登陆注册
6129300000037

第37章 史观的偏激与限制(1)

——关于韩玉涛《书朱关田作<;唐代书法考评>;后》及其他若干问题的驳议1996年第4期《书法研究》刊登了韩玉涛先生《书朱关田作〈唐代书法考评〉后》文,笔者深为韩先生奖掖后生、扶持学子的精神所感动。然在文中,韩玉涛先生缺乏史学见地的偏颇断语和不够严肃的文风却使笔者十分惋惜。重阅1990年第3期《中国书法》刊载的刘正成先生《韩玉涛的〈风骚之意〉》文,恍然之间,忆及笔者早就想缘刘正成引韩氏的几个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因故搁浅,直至今日,因笔者久居陋乡,无法拜读到韩先生《书法美学》《写意之尤》大作,故谨就刘正成先生《韩玉涛的〈风骚之意〉》(下简《风骚》)文中所引韩氏书论观点,及韩玉涛《书朱关田作〈唐代书法考评〉后》(下简《书后》)所涉问题作一征证,略呈一得之见,以就教于韩玉涛先生及学界诸贤。

《书后》文第二部分中,韩氏缘朱氏考证疑“脱漏”二字。韩氏身为学界前辈,不但未指陈朱氏治史方法之弊,而自己也附会其中,并对“脱漏”二字不厌其烦,考证再三,推倒朱氏“卅八”说,仅得“偶然”二字。这里,笔者着实被韩、朱二先生殚精竭虑的治学精神所感动,但这种考证补阙方法上的失误是不足为训的。补阙,作为学术研究中的过程推理,有助于得出结论是必要的,但在没有觅得确证的条件下,将臆测结果行之于文,那是万万不可的。史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表明:“治史者谓宜常以老吏断狱之态临之,对于所受理之案牍,断不能率尔轻信,若不能得以确证以释所疑,宁付诸盖阙而已。”梁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中国文字表情达意之玄奥,读者是知之不少的。杜甫“身轻一鸟过”诗句遗漏一“过”字,数文豪补以“疾”“落”“起”“下”等等,其意皆不能及,例此不胜枚举。即便骈文用字,绝非如数理所能推算。朱、韩二位先生皆从文义中推断,终未得其确证,况所考二字于朱文《孙过庭及其书谱序考》并非“至关重要”。朱氏穿凿,韩氏附会。这种治史方法上的弊病是不足取的。

《书后》第二部分起笔就有“关田拿手的,是史料,是考据,但他并没有流连忘返,为资料所役使。他是有见解的……这种又按又断的史笔,在《孙过庭及其书谱序考》一文中,表现得最充分”。

作为品评,这无疑是肯定朱关田先生学术成果的。而接下来,却是韩氏滔滔不绝地沿朱氏补“卅八”后,自己考得“偶然”二字。洋洋洒洒几于四千言之篇幅,得出“关田推断为44岁(韩氏推为43岁——笔者注),绕了大弯子,似因昧于骈文文例”。再下则继有“(按:从‘然而’到‘名理’的标点,徐邦达先生《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页7,关田书页147都点错了,也是因为不谙骈文的缘故)。”尔后又在这部分结论说:“现在回到关田书。我认为,关田对孙过庭的研究,特别是149页至152页那些根据原始,深入窔奥,所做的天才的推测,是关田此书的最高成就……关田没有沉滞于史料,而是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翱翔飞舞,凭高视下,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看透了历史的奥赜。”韩先生对朱氏治学所作的浪漫描述,可知朱关田先生治学之洒脱,然对于学术研究之甘苦,朱氏肯定是了然于心的。

按说,朱关田先生学识疏于骈文本无可厚非,况史书中有关断句问题作为千余年学案至今令很多学者无以明断。韩先生褒扬朱氏之学识与精证说……又按又断……

表现得最充分”,通过“旁证博引”,得出的结论却是朱关田先生的病症。从这部分行文来看,即出现好——不好——好这样的结论。我们知道,这是篇独立的书评,对很多读者说来,毕竟没有朱氏原作置于案头作参照,究竟这部书好在何处?读者仍然是丈二和尚。根据韩氏的纠误,给笔者的印象是,朱氏此著只是一本“漏洞百出”的书而已。

况且,韩氏评述中有触目惊心的“看透了历史的奥赜”这样的字眼,这无疑是韩氏感染了当代书法理论界假、大、空话所带来的不良学术用语习惯。稍有学识的人都知道,做任何一种学问,根本就没有“看透了历史奥赜”之人,即使那些国学大师们也不敢受用这一品花翎顶戴,当然他们也绝不会毫无分寸地评判他人。大师与普通学人的区别在于,大师洞察某一领域较为深彻,而普通学人则较浅显,只是范围、程度不同罢了。韩氏捧给朱关田先生的这顶帽子,不知朱氏敢受用否?

刘正成先生在《风骚》文中说:

他(韩玉涛)对孙过庭褒扬有加,把这位“中世纪伟大的美学家”抬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他认为,比起来,在当时的哲学上,顾恺之是个“矮子”,谢赫“也不行”,钟嵘“殊无哲理”,就是刘勰“也差一些”,而且“仅限于文学”,他认为“第一次从哲理的高度深刻地概括中国书道本质的,中国艺术本质,中国艺术方法本质的,应是孙过庭了”。

今之学术界,不乏为博取空名而泯灭史德,想当然妄断,期冀来个令理论界瞠目的惊颤效果。韩氏概莫能外。缘上引文所知,韩先生为了拔高孙过庭,不惜代价甚至诋毁式地否定了顾恺之,否定了谢赫,否定了钟嵘,面对刘勰这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人,韩先生不无碍口与羞色地说“仅限于文学”。这里,笔者不否认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存在的审美价值作用,但若将书法与文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其社会价值和审美功用孰轻孰重?即使以文学的旁枝——诗歌,与书法作一比较,我相信,读者也会肯定诗歌的分量要重一些。按韩氏所说,刘勰“仅限于文学”,那么,孙过庭除以书法彪炳史册外,还在哪个艺术领域放着光芒?

我不否认孙过庭,我们不能否认顾恺之,不能否定谢赫,不能否定钟嵘,更不能否定刘勰。因为,一种艺术理论,抑或一个人对艺术创作中的澈析与透见,导引艺术实践日趋递进与达美,则此种理论或个人已不经然地处在历史审美文化的哲学高度了。下面,笔者对韩氏所否定的顾恺之、谢赫、钟嵘、刘勰的理论价值和后世文艺理论的影响作一分析,看看韩氏之说能否成立。

先说顾恺之。他的画论一方面提出“四体妍媸,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强调“传神”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又提出“其于诸像……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指出人物画形似与传神的内存联系,形有失,必将影响人物画神气的表达。他重传神,而否弃形似,这个审美观过去应用,现在应用,将来照样还用,因为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审美的基础观念。在他的画论中,极重视人物骨相,屡用“骨法”“奇骨”“天骨”“骨趣”“隽骨”等语,因时代使然,他莫能用“素描”这一西方绘画概念来表达。依笔者研究断言,顾恺之是中国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第一个具有“素描”与“艺用人体结构”意识的画家和理论家。我们不妨把中世纪后期哥特式法国艺术家——素描先驱维拉.尔.德.奥尔库尔(VILLARD DE HO……R)的素描作品作一对比,很显然,顾恺之的人物从人体结构比例乃至传神效果上都要比奥尔库尔的素描科学多了,艺术得多了,且中国的顾恺之要比法国的奥尔库尔整整早9个世纪。只不过顾氏而后,中国的绘画一直走着一条相当纯净并独具艺术趣味的尚“韵”的中国式艺术道路。对于中国的,抑或世界美术史的发展,顾氏的美学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次说谢赫。“气韵生动”是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所提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条。他本人虽未对该命题的内涵作进一步的直接申述,但通过他对陆探微、张墨和苟勗等位列“第一品”的大画家所作的评论中,仍可了解该命题内涵的大要,即:在人物画创作中,最美者应使人物的生命和精神,借笔墨线条的有韵律变化,生动地表现在画面上;换言之,应使空间画面能表现出时间生命的属性。他的这一命题与顾恺之的“传神”命题无疑存在着相通之处,但谢赫的“韵”既包涵了审美对象言谈话语音韵之美的把握,又包涵了画家笔下的线条应具有音韵之美的基本要求,这比顾恺之“传神说”(将人的精神传达出来)显然是美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可以说,谢赫的“气韵生动”命题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色。他的绘画理论亦波及书法领域,开辟了“品”论艺术的先河,为后世所宗。韩氏谓谢赫“也不行”,实乃“苟兴新说,竟无益于将来”。(孙过庭《书谱》)韩氏断言,岂能立世?

三说钟嵘。他继承前人观点,认为诗人感于外物,“摇荡性情”,遂发而为诗。强调诗的审美作用,认为诗人喜悦、哀怨之情激荡于胸中时,可以用诗歌“吟咏情性”,以得到感情上的平静,这在古典诗歌理论发展上是先觉的。在诗的审美标准上,提出“滋味说”,主张诗歌“千之以风力”,感情表达明朗而富于感染力,有“凄怆”“悲凉”的悲剧性情感的动人力量。他的这种观点,对千载而下迄今的文学创作领域影响是至深的。

同类推荐
  • 听画

    听画

    《听画》由杨佴旻和关勇共同创作。收入杨佴旻绘画作品约百张,循彩墨派余韵,独辟蹊径,以东方媒材塑静物,以中化西,成功的创作了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色彩水墨画。关勇为每幅画配词,如《忆秦娥·白菊花》、《添字采桑子·瓶插百合》、《欸乃曲·大宇宙》等。一画一诗,诗画契合,相得益彰。以诗入画,以诗听画。
  • 少儿戏剧表演

    少儿戏剧表演

    本书旨在向学生、教育工作者、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介绍儿童教育的趣味内容,戏剧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颇有裨益且具有高激发性的教学方式。本书吸取了欧洲与国内的教育戏剧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教研实践总结发展出的一本适合中国儿童的戏剧表演书册。全书贯穿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可以引导老师或家长学会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法。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对联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对联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雕塑:知道这些就够了

    雕塑:知道这些就够了

    沉静的思想者、健美的大卫、美轮美奂的维纳斯……神秘的雕塑仿佛常人无法企及的艺术。然而,作者戴尔·沃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揭开了雕塑过程的神秘面纱。从材料选择到工具选用,从涂色到上釉,从初级到进阶,从技法到文化……雕塑并非遥不可及。快快下载此书,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乐趣!
  •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最经典的艺术常识

    本书是艺术基本常识类读本,内容涉及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篆刻、舞蹈、戏剧等各个艺术门类,从基本常识、历史沿革,到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作品等,包罗万象,精彩纷呈。便于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获取知识,提高欣赏、分析各种艺术作品的能力。
热门推荐
  • 噬魂大师

    噬魂大师

    生命的本质就应该是思维,如果思维有力量。那么神明不就是生命所进化的最终目标?一个吃货的逗比之旅。(不太会写简介,建议看看正文)
  • 技能交换大师

    技能交换大师

    钧者,平衡也。枢者,轴也。庄齐意外获得天钧道枢能力。可以公平的,交换对方任何东西。化学知识交换酒剑仙的御剑术;物理知识交换黑天魔的金蛊术;庄齐笑了笑说道:我这人很仗义的,你看看微积分多么有用的学科啊,换你一门技能,是不是太划算了!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以前怎样爱现在依然不变

    以前怎样爱现在依然不变

    简介可能与书里的内容不符。五年前他和她是一对男女朋友,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五年后,他们再次相遇,两人身份相差很多。一个王者,一个刚有一点名气的小作家五年前他爱她入骨,五年后他恨她入骨
  • 千年缘之错恋

    千年缘之错恋

    她,21世纪神医因为该死的车祸而穿越到了架空王朝。她不求一世富贵,只求一世幸福!可是到头来,换来是生生的背叛!“为什么?”答案只是:江山。她直到生命的尽头才发现,原来自己真正深爱的是那个自己所痛恨的他。那个痛恨的他才是最爱自己的,可惜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 镜界突破

    镜界突破

    某天全校人都获得了自己的异能,除了李镜吾……
  • 道缺水

    道缺水

    水水是一个刚刚考上一个普通二本的普通女大学生,高考完的那个晚上,爷爷把她拉到房间里,自此水水才知道家族守护了百年的秘密。
  • 超频全人类

    超频全人类

    昨夜的星光还在闪烁,今日已经物是人非。来自高度文明的一场游戏,让人类陷入了地狱,我们不再是食物链的顶端,甚至卑微的可怜。冷酷无情的神族,弑杀的虫族,隐藏在人心阴暗面的恶魔族······这是一场种族延续的战争,适者生存,不适者将被淘汰。全人类都人手一份的游戏《超频》,在你开启试炼模式之后,恐怖才刚刚开始·········当毁灭整个人族的叛徒“云阳”回到了十年之前,他又该如何选择??一梦十年前,你再看我········有几分像从前。(本书不涉及影视和书本剧情,不圣母,不后宫,以网游和无限流的结合。)
  • 网球王子之助教闯青学

    网球王子之助教闯青学

    藤原真希,一位可以称作天才的网球女孩,阴差阳错之下成为青学男网的助教。看她混得风生水起,笑傲网球!【本文暂无cp,有点小暧昧哦】【封面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