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9600000048

第48章 打击豪强,控制四民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惟一出身低微又一步登天坐上皇帝宝座的人。早年生活环境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他了解民间的疾苦,对乡村生活深刻记忆的他,有着本能的强烈的爱与恨。史书记载:“太祖诚心爱民,尤其怜惜贫弱,说到农事艰辛,常常流泪不止。对豪强大姓兼并土地,贪官污吏鱼肉百姓,巧取豪夺,他深恶痛绝。凡犯有以上罪行的,必定用法严治。”然而,朱元璋必定是一位封建帝王,他所创建的明王朝毕竟是以地主阶级作为统治基础的。他不仅大量招纳、提拔他们担任新王朝各级政权的官员,而且还让他们在基层担任里长和粮长,希望他们与自己通力协作,奉公守法,建立起安定的、上下有别的、井然有序的统治秩序,以巩固新王朝。然而贪婪的阶级本性又决定着他们不顾一切地去掠夺和兼并土地,他们不听朱元璋的告诫,不仅欺凌刀;民,而且武断乡曲。他们有田而不纳税,有丁而不应役。拼命的压榨百姓并逃避皇家的赋税和徭役。朱元璋为了维护朱氏王朝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严厉地打击不法豪强。

朱元璋对不法豪强的严厉惩治,也反映在他制定的《大明律》和《大诰》等法律中,《大明律》规定:因战乱而大批离乡背井的农民回乡复业时,人口少而旧田多的富户,如果多占余田,又使土地荒芜的,要治罪。而人丁多旧田又少的贫苦农民,地方官府要按其能力拨给荒田耕种。《大明律》中的规定,有效的限制了豪强富户抢占土地,同时,也使广大贫苦农民能够获得足够的土地,安心生产,建设家园。

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命中书省官员,依据人丁的具体情况,计亩分给临濠贫苦农民闲置的荒地,并严令:如有富户兼并田地为己业,又转租给贫苦农民耕种的,一律治罪。这样,就限制了富户对土地的兼并,保护了贫苦农民的既得利益。

同时,对千方百计隐瞒土地,并通过移动地段或诡寄地他人名下逃避国家赋役的不法豪强地主,朱元璋下令要加重惩处。

尤其是对不服从朝廷法令,有损皇家利益的豪强势族,朱元璋对他们则进行严厉的打击。明朝初年,他有意识地向各地选派了一批酷吏,专门惩治不法豪强。如守镇江的薛岩,他执法极严,使豪强不敢恣肆妄为。又如,苏州府太守王观,因当地拖欠税粮,就将会府的富豪都叫到府衙,命令他们将家中的积储拿出来代为赔偿。除此之外,还利用洪武年间的大案,有意牵连涉杀了许多豪强势家。特别是胡蓝之案,使江南豪强地主多受诛连。仅吴江一县,就有张踌、莫礼、张瑾、李鼎、徐衍等不下千余家受到株连。又如江苏吴县的徐佑之遭到告发,他的女婿,当地望族都文信冒名代为抵罪,被押在刑部大狱,大病一场,出狱即死。这些豪强势族在政治上受到严厉惩处,他们的财产被查抄人官,使其经济陷入破产。如吴江莫礼,曾任户部侍郎,受党案牵连,死于京师,宅第财产均没官。

朱元璋还把许多豪强劣绅迁离故土,徙置他乡。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新王朝的利益,他效法汉高祖刘邦迁徙天下富民于关中的标准,把大量的豪强势族迁离故土。早在1367年(吴元年)十月,朱元璋就下令迁徙苏州的富民充实濠州。

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他对大臣们说起,当初自己对汉高祖刘邦迁徙富民于关中的做法,不很理解,经过深思,才悟出了汉高祖这样做的深意。于是朱元璋下令查验各地家产殷实的富户,一次就将各地富户五千三百户迁到南京。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利用他们的力量来充实京师。

对国对民都有利。二是铲除了地主大族早已在地方上形成的那种盘根错节,尾大不掉之弊端;三是打击和削弱了豪富们横行乡里、飞扬跋扈、欺压百姓的嚣张气焰,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加强了皇朝统治。经过元末明初长期的战乱,不少的豪强大族在战乱中丧生,明朝初年豪强大姓的势力大为削弱;为了新建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又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和打击的措施。如除以上所述之外,还强迫他们出资修筑京城,逼迫他们借贷给贫苦百姓,使这些豪门大姓更加削弱,尤其是江南的三吴地区,豪强大姓有的死了,有的被迁徙他乡,几乎没有一户保存下来。

在朱元璋的限制和打击下,一批横行乡里的豪族大姓被消灭了,这不仅有利于朱氏王朝的长治久安,而且使广大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朱元璋打击豪强、锄强扶弱的政策,也确实为农民们恢复生产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天下初定,贵在休养生息。他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百姓富足,国家才能富强,百姓生活安定,国家才能安定,从来没有百姓困苦而国家却能富强、安定的道理。”应该说这位出身贫寒的皇帝,他抓住了历史的机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重民心,顺民意,恢复生产,休养生息,以宽待民;同时,又把以猛治国,严惩贪官污吏,沉重打击豪强大姓,锄强扶弱有机地统一起来。朱元璋确实给明初勾画出一幅蓝图,人们仿佛看到,在那残破不堪的田园里,在荒凉满目的田野上,一双双勤劳的双手在辛勤耕耘着。

二十来年的战乱,使明朝初年经济凋敝,人口锐减,面对这满目疮痍的国土,如何尽快地医治好战争的创伤,这是朱元璋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他心中明白,经济的恢复和生产的发展靠谁?要靠农民,新王朝赋税的来源也要取自农民。他们才是国家的财富。达此目的,必须要整顿户籍,控制四民。

早在建国前,陈灌就在宁国创立了户帖,并推行于当地。到洪武二年(1369年)时,朱元璋下令,凡漏户、脱户的百姓都要到当地官府申报立户,违者治罪,明朝初年整顿户籍的工作正式开始。朱元璋曾对中书省官员们阐明:“民为国家的根本,古代管理民事的官员年终要呈报人数给君主,君主将其收藏在内府。因此统计民数是国家的一项重大事情。”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又根据宁国府陈灌的建议,决定在全国颁行户帖制度。进行全国性的人口普查,核定人数,发给户帖。

在户帖上,详细记载着本户的原籍、现住地、家庭人口、姓名、性别、年龄、田产等。而且地方官吏还要随时登记所辖区内人员的变动情况,并依据户帖,每年都要逐级上报所辖区域内实际人口数字以及增减变动情况。各地官府还要以户帖为基础编制出产籍,在户籍和户帖的骑缝处,都要加盖户部的大印,并造册上报。户籍要封存在户部,户帖则发给本户保存,以便随时检查。

朱元璋亲自主持制定的户帖制度是我国古代户籍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也为近现代户籍的形成和管理提供了依据。他对此事非常重视,并督令各地方官府遵照执行,地方官吏要依据户帖挨家挨户地核实,发现不实与隐瞒的都要处斩。朱元璋为了保证核查工作顺利进行,还调动军队在各地核实户帖,凡查出躲避登记的百姓,则发配充军,官吏若有隐瞒,立即斩首。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在建立户籍的基础上,又在全国建立了里甲制度,它以人口为单位,以临近居住的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并推举十户产业殷实的富户,即交纳丁粮多的户为里长,剩下的一百户则编为十甲,每甲十户,立甲首一人,管一甲之事。里甲逐渐发展成为朝廷最基础的政权组织,里长肩负督促生产,追征钱粮,监管民户,防止逃跑,拘捕罪犯,充任公差,以及祭祀鬼神,接待过往官员,办理上供的物料等任务,其职责广而重,如催征钱粮,一户不足,全甲赔补;一甲不足,全里赔补,而且责任最终全落在里长头上。发展到后来,官府的各项公务差不多都交给里甲办理,为了保证公差的稳定和对地方有效的控制,不少地区形成了里长终身的制度,这样里甲便成为全国最基层的社会管理组织单位。而后,朱元璋又让每里推举一名“老人”,由年高望重的人充任。负责在申明亭理断乡里争讼,同时对地方官也起到监察作用。他特许老人可率众人绑缚不法官吏上京处治。老人平时主要是劝民耕作。这是朱元璋控制四民的重要举措之一。

朱元璋为了使百姓各守本业,还下令让各地方均设“见丁着业牌”,每天传递,起着让乡邻百姓相互了解监督的作用。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地域、血缘和乡族关系,极力在乡村推行教化;将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的思想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以此来制约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意识形态方面控制四民。

朱元璋运用文武之道,一方面严厉打击豪强望族,削弱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另一方面又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天下百姓,将他们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即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发展了生产;又巩固了新王朝统治,使之长治久安。从这个意义上讲,朱元璋是个成功者。

同类推荐
  • 世界十大股神

    世界十大股神

    2007年,中国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涨不断改写着各项新的纪录,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在这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过程中,全国上下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的热潮。殊不知“股票有风险,人市需谨慎”,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在1720年炒股赔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其实,技巧和方法因人而异。这本书将通过对世界十大知名股神炒股方法和投资技巧的介绍来告诉大家如何制定一套屡试不爽的炒股圣经。
  •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

    沈善洪校长生于1931年,2011年是他的八十华诞。沈校长的部下和学生决定出版一部文集以资纪念,推举现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此事。文集定名为《知行合一:沈善洪教授八秩寿庆文集》,在向沈善洪教授致以美好祝福的同时,对原杭州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实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回顾,为浙江大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 Ⅵ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皮卡小镇之七彩水晶花

    皮卡小镇之七彩水晶花

    16岁的女孩纳兰晴雨因为去世的爷爷留下的信而寻找七彩水晶花,带着宠物和闺蜜云梦瑶和墨滢雪,踏上了这段冒险旅程。。。
  • 宅男闯无限

    宅男闯无限

    某吊丝因私拆电表,被电后穿越到主神空间的故事。且看某宅如何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三生之海棠花开

    三生之海棠花开

    海棠花精尘世历劫时,一滴情泪落在伴她生长千年的丑石上,丑石因而生出一颗情心,伴她下凡历劫。海棠这一颗因丑石而流的清泪,却给了丑石一颗因泪而生的心。这一世的纠缠,不知是石要还花之泪,还是花要还石之心。恩怨情仇,李婉棠与石青在初唐的岁月里的纠缠牵泮,只为了却三生石上的一段前缘。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雷

    本书主要介绍手雷、水雷、鱼雷等雷的制造、分类、特征、应用等基础知识。
  • 蔓陀萝

    蔓陀萝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红警之异界末世

    红警之异界末世

    没有遍地的晶核,没有烂大街的进化者,没有连导弹都炸不死的丧尸,没有多重限制的基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末世的合理性。(附:不建议阅读)
  • 不当炮灰女

    不当炮灰女

    11小说中,总有一两个女的特别惨,俗话为炮灰。我觉得不爽,就写了这个恶搞的,看官别认真。希望借着这篇东东,发掘我的幽默潜能。简介太叔公穿越成为皇后,本来是个欢天喜地的生活。谁知道,他老公搞外遇了,而且对方还是个美男。受了委屈的太叔公绝对不做小媳妇,拍拍屁股就开始走天涯,开始了幸福之旅。然后,美男顺手拈来,武功权力通通往身上招呼,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热闹精彩。谁说女人定要抓住无情郎不放?只要跨出别人的一台戏,自己就能做回属于自己的戏中主角。
  • 过生如影

    过生如影

    她,江湖上行侠仗义的女侠,手持一剑,所过之处,留下的只有背影。只知这女子身着一身红衣,嚣张而美艳。他,一身白衣,温润如玉,游历江湖,四处行医。遇见彼此,便是另一个开始,她是他生命的色彩,他是她生命的暖阳。
  • 骗婚

    骗婚

    骗婚故事原型发生在银川农村,读之仿佛使人回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
  • 炫音季节

    炫音季节

    本书是青春校园小说。描写了三个青年音乐人人生奋斗及曲折的感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