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36400000006

第6章 喝酒不谈文化

喝酒不谈文化,英雄莫问出处

镜头摇至1969年,山西省忻州定襄县,我插队的地方。

那些年学大寨正如火如荼。兴修水利,挖渠建高灌站。都说那时候农业学大寨是“假干”,出工不出力,但我们村的贫下中农好像觉悟特别高,都干得热火朝天的,四十多年后我回村里转着看,虽然到处都是“莺歌燕舞”,但水利工程竟然还是当年我们学大寨时修的。这和喝酒没关系。

那年挖灌溉渠是寒冬腊月,西北风刮得小刀子一般。学大寨不能因天寒地冻就坐在热炕头上嗑瓜子,那是四十年后农民过的神仙日子。学大寨的确是苦了农民。挖渠要跳进带着冰碴的水沟里,社员们都像电影《上甘岭》中演的冲锋的美国兵,缩头缩脑地往后退。队长实在没法儿了,不知从什么地方淘来一瓶纯高粱烧酒,在人群中一晃,说就这点儿活,干完了,分酒喝。说完二话没说,自己卷起裤腿“扑通”先下去了。那瓶纯高粱烧酒放在队长脱下的棉袄上,阳光下闪闪发光,那光比金子耀眼,比工分烫人。

社员们都纷纷脱了棉袄,卷起裤腿,有的索性脱了棉裤,抡着锹镐下去了,临下去都回头看看那瓶闪着无限诱人光泽的烧酒。要知道那年头,农民好几年,甚至从1960年起就没喝过一口真正的高粱酒。我想起电影《突破乌江》中国民党兵都怕死伏在地上不敢冲锋,这时候国民党的一个营长挥舞着手枪高喊:“弟兄们,冲上去赏五两大烟土!”果然大烟土比命厉害,国民党兵都抱着枪大猫着腰冲起锋来。我们队长真会带兵,大烟土他没有,但他弄来一瓶真正的纯高粱烧酒。

挖渠的进度很快,不是有人催着逼着,也不全是纯高粱烧酒引着诱惑着,因为水太冷待长了人受不了,在那么冷的冰水里干活,不玩命干人会冻僵的。三下五除二,风卷残云一般。下一步,是十几双眼睛都盯着队长,盯着队长手里的那瓶酒,有点儿像一群饿狼瞪着一圈绿眼盯着一只瘦骨嶙峋的小兔子。那瓶酒要分不好,恐怕要出人命。十几条汉子都拿着家伙,都往前挤,谁都想先喝一口,喝一大口,后面的人肯定只能“望梅止渴”。

队长真沉着。队长有中国农民的智慧。他深知自己就踩在悬崖上。他把那瓶烧酒举起来使劲晃了晃,搅起一层层酒泡。又倒过来让一串串细小的酒泡泡神奇地冒上来,像一串串珍珠似的,队长咧开大嘴说,好酒啊!多少年不见的好酒。社员们舔着干燥的嘴唇都眼巴巴地盯着,也同声附和,同声赞扬道,好酒,真是瓶好酒,真正的高粱烧酒!

突然之间就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只有冷风飕飕。队长提着大半桶井水来,社员们围上,仿佛大战前的沉默。队长不慌不忙,有些老奸巨猾的做派,这也是我事后的总结。农民有农民的智慧,这是列宁说过的话。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酒瓶放到嘴里,又拿出来仰起头来对着四周围裹得紧紧的社员憨厚地笑笑,紧接着把酒瓶子放在牙槽上一咬,像吐口痰一样把瓶盖吐得高高的,远远的,然后把酒瓶头朝下,底朝上往水桶上一栽,那瓶纯高粱烧酒就一滴不剩地倒进水桶中。队长说,大家轮着喝,一人先喝一大口!

后来我才知道,这喝酒里真的有文化。三十年后我去甘肃酒泉,人家对我讲,酒泉因酒而得名。西汉时期霍去病带领大军征匈奴在此地打了胜仗,为犒劳三军,霍去病将汉武帝赐给他的一坛好酒分享三军,酒如何分?三军数万将士眼巴巴地看着他。霍去病告示三军后,把汉武帝赏赐的一坛御酒倒进附近一甘泉之中,三军同饮皇帝酒。三军欢呼,将士同乐,此泉被命名为酒泉,后此地亦被命名为酒泉。我们队长当年肯定没去过酒泉,更不知酒泉的传说,但酒常在,酒常流,文化就在,传统就在。喝酒有文化,喝酒有文章。

镜头摇至我曾经工作过的色织厂男单身宿舍。

“李班长”是后来搬进我们宿舍的。因为他在部队当过兵做过班长,留下这个雅号。李班长实在淳朴,干瘦口讷。后来我发现李班长挺能喝酒,且常常喝醉。有一次,车间领导问我,他为什么没来上班,又没有假条?让我回宿舍看看。我赶忙小跑着回宿舍,一推门,好家伙,犹如进了酒坊,一股强劲的酒气直扑面门。再看李班长直挺挺地僵在床上,床边吐的半脸盆秽物正发出阵阵酒味。醉成这样,李班长至少喝了一瓶65度的白酒。

人要喝得大醉,要么逢大喜,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要么是遇到绕不过去的坎,解不开的难,放不下的愁,想不开的忧。大醉之人,各有各的醉因,各有各的醉态。孔老先生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依我之言,三人醉必不相同,无师可循。

大醉不在喝多少酒。吾有一友,从不喝酒,自知不胜酒力,故远离烧酒。但世事难有规矩。一日老友相逢,又加之其文获大奖,实在推诿不过,也欣逢喜事,架不住亲朋好友相劝,终于喝了一啤酒瓶子盖的烧酒。谁都没想到五分钟后,双眼一闭,已然大醉矣。

李班长是大醉。

李班长有解不开的难,绕不过去的坎,他不找“太白”找谁?

酒后吐真言。他终于在酒后和我深聊了一次。我相信如果他知道基督教是做什么的,他一定会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再不去找酒神,他会去找上帝诉说。

李班长的老婆在距我们厂二十五里地远的轴承厂上班。据说在厂里有一美丽的雅号:黑牡丹。顾名思义,恐怕是人长得漂亮,皮肤有些黑,是轴承厂的“厂花”。家有俊妻,李班长的苦难随之而起了。李班长的老婆终于有了“人”,据他说还不止一位,且都是有权有势的,没人能惹得起的。李班长的老婆家也“凶恶”,否则,一个农村女人怎么能进那么好的工厂当工人?那个时期连北京知识青年还要到山西插队,足见其丈人家的势力和能耐。用李班长的话说,人家看上的是他老实本分,还有他那身军装,实指望他能在部队入党提干以后把老婆也带到大城市去做官太太,没想到他拼死拼活只混了个班长就被解甲归田。还是他老婆、丈人找的关系才把他送进色织厂,现在老婆给他戴了“绿帽子”,似乎还不止一顶,你说这人还怎么做?这脸还怎么要?

喝酒,我给他斟满。

欺负人莫过于此。李班长到轴承厂找他老婆,吵架之后的确动了手,竟然被那“野汉子”当众捆绑起来,痛打一顿以后,被武装民兵押出工厂大门,给他定了罪名是“侮骂、殴打我厂女职工”,明确告诉他,以后再不经允许进他们厂就打断他的狗腿。人家是厂武装部部长,打掉牙都得往肚里咽。李班长真有一次被打得牙掉了,他没咽肚里,而是把它包起来,放在上衣的口袋里。

喝酒。我陪李班长喝酒。

火山爆发,自然规律,人生哲理亦如此。李班长的“丑事”终于爆发了。

那天,我们厂保卫科的两个人铁青着脸来到我们宿舍给李班长收拾东西。李班长被抓起来的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他报仇抓奸打伤了奸夫淫妇,自己也受了重伤,被人家以暴力伤害干部职工罪五花大绑送到县公安局。李班长没啥东西,除去床上那些简单的复员带回来的“军用品”,就是一床底的空酒瓶子。我摸了摸口袋就一块多钱,就连喊带怒掏出来递给保卫科的人。保卫科的人一脸阴沉,像拧一把就能滴水的擦桌布。我说,这些空瓶子也能卖一块多钱,我们不能贪污人家的钱物吧。

过了一段时间,风声好像过去了,我们几个工友去县公安局拘留所看望李班长。终于见到李班长,没想到李班长气色不错,腰板笔直。李班长说人活一口气,我气出了,要杀要剐由他们去,说得有些苍苍凉凉。他又说想起当年在四川大凉山修战备路,为救战友他差一点儿被巨石砸得粉碎,事后立了一项三等功。李班长说当初要是被砸死就好了,省下多少事?还能挂个革命烈士红牌牌。立个三等功顶个屁用?又说得我们凄凄切切,悲悲惨惨的。

换个话题。

我们问他现在最想干什么?他说最想醉。

“那真是神仙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大吃一惊,李班长那点儿文化水平我知道,他说不出这两句诗来。忙问他,方知他服兵役期间,班里有个学生兵,在八一建军节期间喝高了,就说了那么两句,说是曹操想喝酒时的感叹。李班长知道曹操是位了不起的带兵将军,就记住他的语录了。我说曹操的诗还有下文呢,就把曹操的《短歌行》背诵了一遍。李班长笑笑,他的脸被打得有些变形,有点儿像《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让人看后楚楚心酸。李班长说:“我记不得那么多,就像读毛主席的著作,我背不下来,但我能记住几段毛主席语录,那就够我学习应用一辈子的了。曹操的诗我记不住,但曹操的语录我背下来,那两句语录也够我学习应用一辈子的。”

李班长有文化,有见地。谁说喝酒不谈文化?酒中自有文化。

文章不论套,江湖不论道

镜头摇至山西临汾洪洞县广胜寺旁的分水亭。

那分水亭,让人看了感到惊心动魄,还能体验到当年的心惊肉跳。

只有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赌注,中国人的法律,才能决定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分水,敢问爱因斯坦,水分子可分,水可分乎?

那水不好分。

那水连着粮食、收成、幸福、贫困、媳妇、人命……

那水事关人命,人命关天。难怪数百年因水分不开,引来数十辈子人互相仇视、仇恨、械斗、伤残、幡招孤坟,每逢干旱必有大斗。那不是抢水,那是抢粮,抢命。山西洪洞县、赵县两县边境上流着一股清泉水,名字叫霍泉,两县都指望着引霍泉水浇地,几百年争执不断,几百年官司不断,几百年械斗不绝,都认为自家吃了亏,邻家占了便宜。分水之战连绵不绝。据说从唐朝开始已有文字记载,一直到宋元王朝都解决不了。分水难,难于上青天。霍泉的水到明朝因十年九旱就更宝贵了,争水之战不断升级。这时候临汾来了位高明知府,他要亲自操刀,把霍泉水水分两家,公开公平,让洪、赵两县再无干戈。

这位知府的高招儿就是在霍泉的分水点上支一大锅,放满一锅油,将满锅的清油烧沸,然后当众放十枚铜钱入锅。洪、赵两县各推选一名勇士,赤臂下油锅只手取钱,捞上几枚铜钱就分几股水。

两县各级代表百余人分列大油锅两侧。待油烧沸后,由一衙门官员当场从泉水中捞一活灵灵的蛤蟆,放入油锅,蛤蟆瞬间变为一撮黑焦炭状。

抽签决定,赵城先摸。

赵城人这边跪倒一片,四只大黑瓷碗齐齐摆在案头,案头有三牲头,头上有香,披有白绫子缎带。由赵城官员、士绅、长辈三人当众揭开酒坛。这时有赤裸上身,身上涂满符图的巫师朗声高喊:一敬天地。三位当事人把酒分三次倒满一碗,然后集体下跪,磕头。再把碗里的酒倒到一个红瓦罐里。巫师又喊:二敬神仙。三位当事人又恭恭敬敬地磕头倒酒,如从事一项极庄严极肃穆的伟大奠礼。巫师再喊:三敬祖宗。三敬之后,由巫师戴上头冠,披上五彩披带,手端装着酒的红瓦罐又唱又跳又扭又晃,仿佛神灵附其身,妖附灵魂,眼睛都在喷血。然后才把罐中的酒倒在案头上排成川字的酒碗中,有资格端酒的人才一一上前端起酒,而那位选出来沸油锅中赤手捞铜钱的勇士被簇拥到最前面。由巫师和那三位当事人共同把罐,倒满那只最大的碗。

那位勇士赤裸着上身,画满了鬼符,额头上裹着表示招魂幡的白绫子缎带,双手接过那碗几乎外溢的酒,就在此时,那位巫师在他耳畔反复交代几句。那位勇士一气喝下那满满一大碗烧酒,几乎不能行走,让巫师搀扶着走到了油锅前,一跺脚,仰天大叫一声,伸手入油锅,一阵人肉焦酥的清烟,让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科学家也解释不了这种现象。赵城的勇士一把从沸腾的油锅底下抓出一把铜钱,然后仰天倒在锅旁,这时候,只见他突然张开大口,仰天吐出一大口热气腾腾的烧酒。这就是巫师反复交代的,下油锅前无论如何不能吐,下油锅后无论如何都要吐。这样毒气随酒气而出,毒不攻心,人就能活下来了。

从此,直到今天,霍泉水在十条等距离的铁栅栏中流过,其中七孔流出的水被水渠引向赵城,三孔水流到洪洞。可惜,那位为赵城勇捞七枚铜钱的勇士未能留下名字。

这是我几十年前刚当记者时采访写的稿子,被编辑部毫不犹豫地枪毙掉了。但可以看出,在那残酷分水的拼搏中,中国酒文化的演绎。祭祀的酒是神酒,酒只有在敬完天、地、神后才能分而饮之,那叩首的仪式和西周时期的祭酒几乎无二。呜呼,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能如此流传,一脉相承?喝酒不谈文化,文化难离喝酒。

镜头摇至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的剧本。

经过若干次修改,最终确定把戏中人物座山雕的联络副官“一撮毛”改名为“野狼嗥”。据说全中国男人中,叫“一撮毛”的车量斗载,重名了,好叫不好听,故把原来曲波著《林海雪原》中的“一撮毛”改为“野狼嗥”。这个世界上叫“野狼嗥”的恐怕凤毛麟角。再有就是改定唱腔,其中有一句杨子荣在威虎山上唱的:“我一连灌他八大碗,栾平他醉成泥一摊!”后几上几下改为“我一连灌他三大碗”。查曲波原作中确实是灌了栾平八大碗,为什么灌了八大碗才把这个栾副官灌倒呢?曲波的解释是当时的酒都是老百姓自己家酿的一些果子酒,不是什么蒸馏烧酒,酒精含量极低。有人估计大概就是三五度。能喝酒的,酒量大的,八大碗几乎肯定可以灌一个水饱,但不一定能灌醉人。杨子荣山东人,闯荡过江湖,能喝酒,因此八大碗只灌醉了栾平栾副官,杨子荣没事。那为什么要改呢?考虑到是不是把土匪突出得太厉害了,观众不明白当时当地酒的情况,把一个土匪连灌八大碗,有突出土匪,长土匪气之嫌,故改为三大碗。

土匪到底是不是能喝酒?顺着曲波的原著看下去,杨子荣打入威虎山是一对八的喝过大酒,但杨子荣并没喝醉,八大金刚特别是座山雕也没喝得醉成一摊泥。这回曲波说得明白,威虎山上喝的酒都是土匪自己酿的野果酒,因此酒劲不大。但不知为什么仿佛给人的印象是土匪个个都能喝大酒。其实座山雕就不太能喝酒,也不喜欢喝酒。东北剿匪时,土匪被解放军剿得鸡飞狗跳的,几天几夜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吃不上一顿热乎饭,哪儿来的什么烧酒喝?每天喝的都是西北风。写小说搞创作的人可能都受《水浒传》的影响,认为当土匪都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土匪没那么多酒文化,也没那么强的战斗力,皆乌合之众。

听一位革命前辈说,能打仗的部队都能喝酒。我问过一句,中国民间有句俗话,酒助人胆。那位打过数十仗,真正是负过伤、跨过江、抗过美、援过朝的革命前辈说,那是国民党的部队,咱们解放军是酒助英雄胆。

他说,辽沈战役中他们纵队打得最艰苦最凶也最有功,他们纵队首长酷爱喝酒,以豪饮出名,东野无人不知。每临大战必要喝大酒,只要警卫连一出动打狗,四下买烧酒,肯定部队要打大仗,要打恶仗。

当时他们纵队挡住了廖耀湘十万精锐大军北归沈阳之路,能不能全歼廖兵团关键在能不能堵住廖耀湘回窜。人家是十万王牌之师,新一军新六军都是响当当的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全部美械装备。他们纵队刚刚打完锦州,部队连口气也没来得及喘,酒都没顾上喝一口,新兵都没补充一个就拉上去了。纵队首长的一句话胜似战前动员讲一个钟头。仗打赢了,喝烧酒;仗打输了,喝狗屁!那仗打得真叫惨烈,师打残了,团打垮了,营连快打光了。但我们打赢了,围住了廖耀湘兵团,活捉了廖耀湘。打完仗,纵队首长带着一群领导扛着酒坛子到烈士墓前,首长说的话一辈子不能忘:虽说你们在地下,我们在地上,但烧酒得一块儿喝,胜仗得一块儿庆,喝!一碗一碗的纯高粱烧锅酒,将士们滴酒未沾唇,却倒在了黑土地上,让烈士们先喝……

最先攻入沈阳城的东野二纵的部队,开过一次庆功会。团里是用汽车把敌人仓库中的酒拉来的,那真叫管够,让弟兄们大开眼界。即使是自称为酒篓子、酒坛子的老酒徒也没见过那样的酒,有美国酒、法国酒、日本酒,各种啤酒、荷兰汽水,有关内的各种大曲、二曲、特曲,还有东北的各种烧锅酒。五颜六色像等待检阅的万国兵。那是庆功酒、胜利酒,今日不醉更待何日?也奇怪,喝那么多酒就是没人醉,团长倒好像先醉了,他端着玻璃酒杯光激动,说不出话来了。团长想起了战争,想起了阵亡的烈士,想起出关这三年的艰难困苦,啥也不说了,一仰脖底朝天,干了!然后才冒出一句由衷的话:东北全境都解放了,全东北都是我们的了!都是解放区啦!这是多么大的胜利啊。全体将士虽然都喝得七分酒三分醉了,但却不约而同地唱起“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团长带头,扭起来,一直扭到大街上。

谁说大兵没文化?谁说喝酒莫谈文化,那才是没文化。醉,没留下丝毫痛苦、丝毫遗憾,只有酒香和幸福,那是征服者、战胜者、胜利者的酒后一舞。

酒里日出醉里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镜头摇至辽宁鞍山郊外“柴员外”的庄园。

柴员外名片头衔不少,且都是实官实职,从董事长、总经理到基金会会长、理事会会长,人很热情、豪爽、直率,没有像鲁迅先生说的“人一阔,脸就变了”。拿起电话来就说,我有几个朋友来了,杀头驴。一共十一个字,一秒钟通话时间,把我吓一跳。杀头猪,吃口现杀现宰的杀猪菜就上好口味了,杀头驴?看着我睁大眼睛,柴总真挚诚恳地笑着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咱们自己家庄园养的驴,一天跑两次山坡,喂四次精料,吃全天然青草,喝三次豆浆,柴员外还挺幽默,说人家都说卸磨杀驴,咱们是先君子后小人。我猛然间想起《水浒传》中的柴进柴大官人,柴员外可是柴大官人之后?手中可有“丹书铁券”?但柴员外的宅子、庄园肯定让柴大官人羞愧难言,相形见绌。

吃饭不进餐厅,是在后花园内。

老北京王府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师爷胖丫头”。我拿眼量了量柴员外后花园搭的天棚,有一丈八尺高,比当年庆王爷府中的天棚还要高出一尺多。坐在天棚下,清风徐来,鸟语花香。仿佛听见有潺潺流水声,循声而望,但见一尺左右深宽的水渠中清澈透底的水急流而去。阳光下,渠底竟然如铺宝石,五颜六色,七彩缤纷,把渠水映照得光怪陆离。细看方知,竟然全是一瓶一瓶啤酒衔头接尾地躺在水渠底下。柴员外十分自豪地说,这叫“拔”得“瓦凉瓦凉”的,比冰箱里冻出来的自然、润口、不扎嗓子眼。方知,那渠水是专门从地下深井中抽出来的,啤酒在凉水中已经浸泡了两天两夜了,喝酒要喝自然凉。原来如此。

柴员外悠悠然地说:“渠中水五颜六色就对了,那是因为有五朵金花,五花争艳,岂能不艳?”看我茫然,他才徐徐道来,“渠中放着国内外的五种名啤,故称五花争艳。想喝哪瓶拎哪瓶,哪瓶对口喝哪瓶。”《水浒传》中的柴大官人没这么牛。

上桌方知,还有外国友人,原来是俄罗斯人,柴员外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有买卖,且做得还不小。其中有个俄国人中国话讲得挺溜,一看就是中国通。他自我介绍,中国名字叫艾我中,看我有点儿不太明白,就用东北话解释说,八年前,他起的中国名字叫爱我中华。后来因为有人说四个字是日本人的名字,他就改成三个字了。这洋大个儿挺懂幽默。我调侃他,说你没有日本名字吗?他翻着蓝眼珠子极认真极严肃地说,有,在日本学习期间有一个日本名字。叫什么?我问。他说叫艾我吾太郎。桌上有位朋友说,改为艾我武大郎吧?引起哄然大笑。没想到那个艾我中却摊开双手,耸着肩膀,无奈而坦诚地说:“连潘金莲都不爱武大郎,我怎么能去爱呢?”这家伙不可小觑。

喝酒,正题。

我发现“柴员外”的朋友来了不少,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是一方的人物。

柴员外的长项是整啤的。

在北京喝酒,有许多人讲究共同饮前三杯,叫三杯过后尽开颜。柴员外在东北关外,他柴家庄园讲究“三气成仙”,人人面前摆三瓶刚刚从冰冷渠水中拎出来的啤酒,每个人面前不摆啤酒酒杯,所谓“三气成仙”是用啤酒瓶子互相一磕一碰要听响听脆,然后对嘴吹,要求一口气吹到底。连吹三瓶,这才成仙,成仙后再开席。

我试了试,这仙绝对不是一般人能成的,没有几年的硬功夫是练不成的。我只吹了三分之一瓶还不到,噎得我啤酒从口腔鼻子里往外冒。其滋味真如五味瓶打翻,不知该笑该怒该喊该骂。但桌上人人都成了“仙”。

一个腰围绝对不超过二尺一的丝瓜脸据说也是一方“员外”,说当初他们整的时候没人坐着吹,都是站着,每个人脚踩一箱啤酒,把十二瓶吹完再坐下慢慢喝。我有些疑惑,这般细柳小腰,灌水不过半桶恐其肚皮爆矣。实践出真知,这位瘦细员外那天至少喝了整整两箱啤酒,还不算白酒。

吃过一波驴肉方知柴员外的用心良苦,原来当地有一百验不疲的经验:二斤“龙肉”三斤酒。驴肉之所以被称为龙肉,因龙能治水,也能治水做成的酒,因此吃了龙肉酒不醉人,可以放心大胆地喝。

酒过三波,菜过五上,开始斗酒。围绕酒说“本事”。柴员外庄园酒文化深。

我一瓶没吹,抛砖引玉说一斗酒的老段子。

法国人、俄国人、中国人酒桌上比酒。

法国人说我们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全世界闻名,魅力无穷。说着放一白鼠在桌上,白耗子一开始还吓得匍匐在桌上浑身乱颤,一动不敢动。法国人用小勺喂了它一口波尔多的葡萄酒。没想到,小白鼠一个激灵打了个倒立,然后竟然在桌上,众目睽睽之下跳起芭蕾舞来了,跳得真美,也跳疯了。法国人高兴地说,法国葡萄酒真神奇!

俄国人咧开大嘴无声地笑了,不出声的大笑在顿河两岸是极轻蔑瞧不起的表示。他让一只又小又瘦又弱的小白鼠喝了一口他带来的伏特加。小耗子像还了阳的怪物,先活动活动手脚,小耗子爪左右一捺,爪指之间发出极脆极亮的“噼啪”声,像老式的马克沁重机枪连发,吓了众人一跳。但见小耗子疯狂至极,抢起桌上的餐刀餐叉像古代武士一样拼杀起来,最后一个完美亮相,秀肌肉,两爪一使劲,竟然把一把头号大钢叉窝弯了,把头号不锈钢的大汤勺掰断了。这回,俄国人头往起一昂,放肆地哈哈大笑起来,似乎是一种胜利者、征服者的欢笑。

轮到中国人了。送来的是只病怏怏的小白鼠。中国人并不介意这种“设局”,给病鼠喂了一勺中国白酒,高粱烧。没想到小病老鼠转眼不见了,满桌的洋人都畅怀大笑,中国酒似乎栽了。没想到笑声之中,小病白鼠一身精神一个箭步跳到餐桌上,这一跃足有一米五高,手里还托着一整块板砖,小耗子眼大瞪,耗子须倒立,不仅怒发冲冠,全身的毛发皆倒立如刺,大叫一声:“猫那孙子哪儿去了?我一板砖拍了它!”这工夫,有一德国人围在桌边观斗,他带着一条纯种德国黑背狗,身长如虎,头大如斗,对着小病鼠凶凶地低啸一声,没想到一下子激怒了小病鼠,小病鼠二话不说,抡圆了就一拳,只一鼠拳竟把那条德国黑背打得当场满脸花,立马晕过去,四脚抽搐,命在旦夕。

中国人一片喝彩声,再干白的!再吹啤的!

艾我中说,既然是斗酒,我也斗一斗。中国话说得地道,有股飘香的大蒜子味。

说斗酒桌上有位德国人,拿出一瓶纯德国烧酒,绿瓶绿皮连酒都是原液。这个世界上喝过纯绿酒的人不多,据说酒力奇大。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长和大副就是因为喝上了这种被译为“绿妖”的德国烧酒,神经被麻醉了,才导致冰海沉船!但大家喝了以后,并未出现“泰坦尼克号现象”。

中国人拿出的是纯粮食烧酒,是经过至少两次蒸馏法酿制的,酒精度都在79度到81度。据说一杯酒下肚,就醉在其中,就会展示中国功夫,闹酒。但大家连干三杯,并未出现李小龙。

俄国人出场了,拿的是瓶毫不起眼的伏特加。包装太不讲究了,像伏尔加河畔农舍中自酿的农家乐。没想到法国人一杯下肚竟然眼含热泪地高声大唱《马赛曲》;美国人一杯落地一个标准的立正,两目圆瞪,高唱《星条旗永不落》;中国人干了,刚放下杯竟然泪流满面,咬牙切齿地说,操他妈小日本的,在我们家乡搞过“三光政策”,有朝一日,非灭了那小丫挺的不可!轮到俄国人,俄国人说,我刚刚吹了一瓶,还有吗?

艾我中真会玩文化。他答应散席后送我们每人一瓶俄罗斯最好的艾达龙牌伏特加。

酒后醉后有文化。

酒足肉饱后,文房四宝摆开。二丈二的红酸枝木大条案上,一字摆开六张安徽宣城老店的纯正宣纸。

柴员外有七八分酒了,醉态却有八九分,摇晃有度,醉而不倒。他出一题目,题词不能离酒、醉、情,题中未有一个字,罚一杯,或吹一瓶;未有两个字加倍。不题不写者自罚白加啤。并放言:席中无戏言。柴员外估计家藏有“丹书铁券”,玩得还挺深沉。没想到第一个提笔留字的竟是艾我中,我都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克格勃?他太精通中国了。中国字写得不好,蜘蛛爬似的,他自解自嘲为蜘蛛体。他写的就是柴员外出的三字题,不同的是中间加两点,韵味就来了。酒·醉·情。那帮“王朝马汉”初入我眼无非都是“帮闲”“土豪”,没想到拎起酒瓶能吹,提起笔来敢写:“酒醉人,情更醉人”;“酒不醉人,情醉人”;“醉因酒,情因醉”;“情,醉,酒”……

柴员外是东道主,醉眼醺醺地提起笔来,在他出的题词中每字后面加一个“人”:“酒人醉人情人”。

柴员外没醉。

同类推荐
  •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

    本书为等待香港系列第三册,主要来自作者近年在《城市画报》等刊物的专栏,延续其作品的一贯特点,可以视为等待香港系列的补编,林奕华的文章,好似同他一起坐在沙发上,轻松地听他娓娓分享对每样事的想法和感受。是他把认知的分享给读者。同时,他又像一个敏感的聆听者,把一些“回答”转化成“提问”。而在这两本书里,作者基本完成的了早年的一个夙愿,写几本书,白描出香港人的感情与文化基因。
  •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灯下漫笔-鲁迅诗文选

    本书所选的鲁迅散文稍稍远离了他耿直、犀利、斥责黑暗现实的主色调。它记录的是鲁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反思。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生活的颤音

    生活的颤音

    《浙东作家文丛(第10辑):生活的颤音》是生活给我的馈赠,也是我对生活的感恩和回报,[美是生活],我信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这一命题。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热门推荐
  • 嫡女恋爱史:呆萌王爷别乱来

    嫡女恋爱史:呆萌王爷别乱来

    天啊,我这辈子倒了什么大霉?先是摔下悬崖,然后穿越,之后又被太子萌的不要不要的,而且还要入宫住?!嗷嗷嗷!不要哇!我最讨厌深宫了!以上是某女的内心独白。当某女想完这些时,被拉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某位呆萌的太子温柔地说:“你都是我的人了,还想走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种下一颗种子

    我种下一颗种子

    莫名其妙梦见自己吃土,结果脑海中就多出了一个叫奇妙花园的系统,本以为之后就能够凭借这个系统走向人生巅峰,可没想到的是,世界也迎来了全所未有的剧变,奇妙花园更是变成了我的一种能力……韩新: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开始只是想当一个技术型主播而已……
  • 灰姑娘NO

    灰姑娘NO

    一位平凡的女高中生一个偶然闯入了富人的圈子,她在学校被恶搞还被他.........。他斜了斜眼媚笑道:“祸是你闯的,那你就慢慢还吧!”她看了看他,便冲着他笑了笑:“放心,欠你的我会还完的。”
  • 育豆记

    育豆记

    养一个孩子很难,单亲母亲更是难上加难。在养育豆豆的过程中,我痛苦并快乐着,艰难并甜蜜着,我和孩子在一起成长着。我从怀孕写到孩子十八岁,用了18年时间。作品中有孩子的各种成长记录,也有我的心路历程。我希望这些经历能对即将做父母或已做父母的朋友们有一点点帮助,那我便能欣慰了。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无耻之徒

    无耻之徒

    *起点四组编辑签约作品*……在淫荡与高尚之间你用淫荡的目光打量她,她用同样淫荡的目光打量你;于是高尚诞生了你用淫荡的目光打量她却被更淫荡的目光回敬于是你知道了什么才是淫荡你用淫荡的目光打量她她紧锁眉头于是你陷入了苦痛的挣扎在淫荡与高尚之间是否愿做无耻之徒…………[无耻门徒]44799304欢迎大家加入,将无耻进行到底……
  • 纳天下

    纳天下

    异世大陆,天下分五洲十朝,皇朝下又有诸多诸侯国,看恪道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晶之恋

    晶之恋

    命运会眷顾他们吗,让他们的愿望如愿以偿吗?一切都是一个谜,前面的路也许布满了荆棘,但他们依然坚守!三个女孩三与三个美男,总在不禁意间相遇,难道这就是缘分?相遇不知是福还是祸,但他们一直坚持从不放弃。
  • 吕贝卡的救赎

    吕贝卡的救赎

    没有人天生就是骗子,却与生俱来皆有情感。80后纯情剩女与70后魅力熟男的爱情,婚姻到底是坟墓,还是出路?一段被庞氏骗局绑架了的啼笑姻缘。5年前,他给她设了一个庞氏局,骗光了她的所有。5年后,乾坤颠倒,他终究没能逃出她的恢恢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