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320900000002

第2章 家风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家风是软实力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非常清楚,家庭,而不是个人,才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在西方社会,个人是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问题就出在这里。中国人的小孩出去闯荡,是代表这一家人的。所以,我在外时就会时时刻刻记着,我是曾家的人,我不能丢曾家的脸。不管你走到哪里,都是一样。

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社会就不可能不健全;只要每个家庭都健全,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不健全。所以齐家治国就是这么来的。每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家是无限责任的,不像美国人的家是有限责任的。什么叫有限责任?就是这个小孩子长到18岁以后,父母就没有责任了。你要读书,就自己去贷款;你要工作,就自己去找。你要干什么,不要问父母,由你自己决定。因为你已经长大了,你应该独立。

我们中国人,再怎么忙,逢年过节再怎么挤,都要回家过年。所以很多老外问我:过年那么重要吗?打个电话就好了。他们完全不了解我们在外拼死拼活,就是为了春节那几天短暂的团聚。不然为什么?你看我们每年的春运,那是全世界叹为观止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回家的辛苦吗?手上拎着大包小包,挤了汽车挤火车。但你空手回家行吗?不行。再怎么样也要给父母亲人带份礼物吧。千山万水,不辞劳苦,就为了短短的几天。

在外国人眼里,我们的行为奇笨无比。他们会想:你干脆把车钱寄回去,给你老爸、老妈用就好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乎这个钱,因为他们觉得钱不能代表什么。

在一个中国人的文化意识里,家庭所占的位置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家庭的氛围,注重家风,注重家风的传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渐渐淡泊,家风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

到底什么叫作家风?家风用现在的话来讲,叫作软实力。可见,中国人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格外重视。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不断传承下来的那种很难用语言说得清楚的东西,可以说是一种风气。

我们经常说要门当户对,但是我们常常理解错了,以为只要两家财富及社会地位相当,都有多大的官,都有多少钱,就叫门当户对。其实不然。门当户对指的是两家的家风很接近。因为我们的错误认知,常常使得我们对以前的一些传统的东西很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有点儿迂腐?是不是现在不管用了?这一点是我们要特别小心的。家风中的这个家,是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的。但是每一个人想到家,所想到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现在的人一想到汽车,脑子里所浮现出来的汽车款型几乎都是不一样的。

西方人的家,只是孩子们18岁以前所依托的一个成长的场所。孩子在18岁以后离开家,从此跟家人的关系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我们中国人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家是一辈子的,我们跟家人的关系一辈子都不会改变。于是很多外国人说,中国人永远长不大。我们本来就不需要长大。只要有父母在,无论我们的年龄有多大,在父母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这是《易经》给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启示。

我们认为,社会人群最小的单位是家庭,而不是西方人所说的个人。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我们不会骂他,我们只骂他的父母。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不知道为何要这样?因为中国人对家庭的看法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孩子是谁教的?父母教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老师,老师的责任是在孩子六岁以后,而且他所教的也只是知识而已。家庭是负责道德的,学校是负责知识的。所以,我们骂人,都骂“他妈的”。骂“他妈的”,就是说他妈妈的教养不好,才会有这样的小孩。

所以,我们又误会了“易子而教”。我们往往认为,“易子而教”就是我家孩子我教不了,你去教吧。其实不是这样的。“易子而教”是指知识方面,而不是指道德方面。在道德方面。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对象,其次就是爸爸。所以,父母跟孩子一辈子的道德成长,绝对是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孩子在外面并不代表他个人,他代表的是他的家庭,甚至代表整个家族。所以,孩子在外面说错话,做错事,该骂的是父母。

这样,我们又会觉得,做父母好辛苦啊。的确是,所以在中华文化里面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因为父母很辛苦,所以孩子不能随便去挑剔父母。你怎么能给我吃这么差劲的饭菜?你怎么能给我穿这么难看的衣服?你怎么这么穷?你怎么这么丑?不可以。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批评人家是怎么当父母的,真是愧对圣贤。我希望大家可以真的正本清源,对我们中华文化做一个了解。

家风是传家宝

中国人经常很自豪地告诉别人,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传家宝是什么?多半是宝物,稀世珍宝,可是,类似那样的宝物是比不上家风的。我们也常常听到很多人说,这是我们家的宝贝。宝贝是什么?多半指的是很可爱的孩子,那是宝贝,但是那也不如家风。家风在中国社会,是至关重要的传家宝。中国人所求的,是长治久安。一个家庭如果一阵子好,一阵子坏,还要家风干什么?家风的风气很不容易形成,所以一旦形成,我们就要让它长长久久。这方面,也可以让我们突然间醒悟,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只有我们可以绵延不绝,这是跟家风有着密切关系的。

为什么说家风是传家宝,因为家风是一点一滴累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有父子,有夫妇,有兄弟,有朋友,有君臣,难道其他国家没有吗?当然有,伦理是全世界都有的。那我们这些有什么稀奇呢?我们平常又说错了,我们的特色,不是伦理,而是伦常。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伦,人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这个伦常,怎么让每一代人,每一个家里面的人,都合理地参与?我们在参与前面,特别加上两个字,叫“合理”。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要很清楚,你怎么样合理地参与,才能够使家庭有一个良好的风气。良好的风气,是值得我们世世代代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加以发扬光大的,这才叫家风。

那要怎么样才能做得到呢?这点也是西方人非常困惑的。西方人很重视道德,不是不重视。我们千万不要说中国人怎么样,搞得西方人不能接受,因为我们平常讲的都没有讲到能够让他们心悦诚服的地步,那样反而害了我们的祖先,害了我们的圣贤。

当然,我们讲过,全世界都有伦理,只不过我们有伦常,他们没有。全世界的人都重视道德,西方人把道德交给宗教,他们由上帝来管,我们不是,我们的道德是由家庭来负责。孩子的品德,在外面的言行表现,家长有逃不掉的责任,所以说,家长的责任重大。

因此,我们就想到,孔子有一句话,叫作“反求诸己”。任何事情,不怨天,不尤人。“怨天”是说你怨天,老天根本不理你;“尤人”是你把责任推给学校,推给社会,也无济于事。你必须要反求诸己。我们家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家风这么差?你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家庭才有复兴的希望。

我研究中华文化几十年,发现必须要把家庭教育抓得很紧,非常严谨,一丝不苟,绝对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只有这样,良好的家风才会传下来。我们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我们又把这句话曲解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是指什么?指儿孙将来要做什么,那是他的事儿,你不要去干预他。但是儿孙的福不福,你要替他奠定良好的基础。只要我们有心做到,就永远是充满了希望的。

我从事教育几十年,长期跟年轻人在一起。我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林肯的多,知道岳飞的少。我心里想,学校的老师都在教什么?林肯是了不起,但是我们民族也有了不起的人。宁愿让小孩知道外国的伟人,而不让小孩知道我们本国的伟人,这不是崇洋媚外吗?了解外国的历史跟了解本国的历史,哪个更重要?当然要先了解本国历史了。有多余的时间你再去了解外国。一个人,你住在山东,你对山东完全不关心,你对山东完全不了解,就算全世界你都了解,有什么用呢?

人的认知习惯总是由近及远。我对身边周遭的事情会格外的关心,因为它跟我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最想知道的,是我们社区的变化,而不是那些我从来没有到过,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那些地方跟我们实在没什么关系。我想这样分析应该是合理的。

如果我们老师总是教外国人的历史,最后我们中国的小孩一定会想变成外国人。现在,你随便问一个高中生:你想不想出国?他一定说:想。现在你再怎么说外国不好,他也不会相信了。这是我们不恰当教育的结果。

同时,孩子的父母也要负有很大的责任。很多年轻的学生跟我讲:我从小的时候,我爸妈就跟我讲,做人比较要紧,学业成绩无所谓。你只要考及格就好,你要好好养成好习惯,这才对。其实他们这么说都是在骗我。我说:你怎么可以这样想呢?你怀疑你父母不对。他说:我没有怀疑。当他们吃饭的时候,一看电视,每当某个学生被名牌大学录取了,两个人就眉飞色舞。你看,李家的小孩考取清华了,真棒。他们那种眼神就在告诉我,你不考取就会让我们失望。我就知道,他平常讲的话都是骗人的。

可见,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的言行举止要前后一致,不要前后矛盾,要知道,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家风代表一家人的“气质”

一定要振兴家风。那么,如何振兴家风?我们这里提出三个观念,供大家参考。

第一,人生在世,不是为了争权夺利,不是为了权利义务,我们要善尽自己的责任。丈夫有丈夫的责任,妻子有妻子的责任,儿子有儿子的责任,女儿有女儿的责任。在共同努力之下,先给自己的家庭立个规矩,使邻居都非常欢迎我们。将来走出去,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代表这个家庭,都可以做别人的榜样。若可以做到这些,我们就完全可以达到古圣先贤对我们后代子孙的期望。我们这一辈子,就非常荣幸,因为可以把古圣先贤的理想实现,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想做到的事情。

我们今天最缺乏的就是信任。说明书不敢相信,保证书不敢相信……什么都不敢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家风是值得信任的。我们中国人最喜欢打听。儿子交了个女朋友,做爸爸的一定想办法去打听女孩家怎么样。我们要升迁一个人当高阶层的干部,一定会派人去打听他们家给别人的观感怎么样。家风不容易作假,家风不容易欺骗,它实实在在地代表这一家人的“气质”。气是看不见的,质是看得见的。可见,我们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一阴一阳,因为阴阳永远是不分的。

家风让我们真正地把中华文化落实在每一个家庭中,让每一个人真正地把它表现出来。我们家人之间因为有亲情,所以很容易说“你这样做不太好,你要改一改”。从种种事实,我们可以了解到,家真是一个最能够具体落实中华文化的单位。但我们不是不提倡个人的作用。大家不要看到这里就说“中国没有个人,好可怜”,不是这样的。我们是每一个人都在家里面做好培训,有家人全力支持,这样我们才可以很好地提升自己。

在中国,儿子在外面都说:我爸爸叫我来做什么事,我爸爸让我来向你报告什么事。我们很少说我怎么样,因为你说“我”,人家就不敢相信了。你这么说,那你家人有什么想法?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外面讲了半天话,等于零。每一个人在外,都代表一个家庭。所以,如果你一开始就说我怎么样,人家就会怀疑你这个人到底代表谁,是代表你自己,还是代表你的家庭?从而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第二,中国人最大的美德是成全。我成全你,你成全我,只有家人才做得到,因为家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有浓厚的亲情,所以我们要先从家人之间做起。我们把所有中华的美德,在我们的家里,不分老幼,不分男女,通通发扬出来,这样一家一家做起来,很快就能延伸到一个社区,然后延伸到一个省,最后,让良好的风气能够覆盖整个国家。

我们不要总是感慨:“以前的理想的确是很好,只是做不到。”怎么会做不到呢?孔子说:“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中国人所有的事情都是你想不想做而已,只要你想做,马上就可以做。我们要先记住自己的责任,再弘扬中华文化时就不会忘记。

第三,不要管别人,只管自己。我们不要管别人如何,只问自己要不要。你若要去做,就做,做了有没有成效,以后再说。因为这样的心情,其实是最没有阻碍的,也是最容易成功的。

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养成习惯,当你看到任何事物,当你遭遇到任何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自己:反求诸己。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向内反省,不要老向外假求。我们现在受西方的影响,动不动就向外假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我们,遇事要向内自省。如何向内?就是告诉自己: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东西统统是身外之物。有也罢,没有也罢,都无所谓,不必那么紧张。因为最后两腿一伸,什么都没有了。“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我空空地来,空空地走。一个人怀有这样的心态就平和安详得多,做事情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挂碍。如果一家人都是这样平和安详的心态,那么家庭里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

家风祈求长安

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家族的风气,每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都多多少少有点儿不一样。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刻意避开“一样”或者“不一样”,只说“多多少少有点儿不一样”。这是关键。因为现在的人,要么说一样,要么就说不一样,其实,这都是不存在的。你要求每个家庭都一样,是做不到的,也没必要;你说每个家庭都不一样,那根本不可能,因为大部分家庭都是一样的。

我们今天动不动就说“社会是多元的”,其实对于这句话我们要格外小心。社会能多元到哪里去呢?你能不吃饭吗?你能不上班吗?多元离不开一元,一元离不开多元。换句话说,我们做的所有事情,其实用四个字就可以总结,叫作“大同小异”。所以,家风是大同小异的,而且同的地方比较多,不同的地方比较少。每一个家庭根据各自特殊的状况,做出一些调整,就成了每个家庭独有的家风。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中国人的家风里都会祈求“长安”。“安”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西方人说“OK”,中国人说“安”,这个“安”就相当于西方人所讲的“OK”,意思是说你不要担心了,没有问题了,可以过得去了。我们平常所讲的话,比如“一路平安”“合家安好”“国泰民安”“平安是福”,几乎都离不开“安”字。我们写信给父母,最后也会写上“祝双亲大人安康”,也是要“安”。

安是我们最基本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要求。当你开始不安的时候,再有钱也没有用;当你开始不安的时候,会觉得到处都充满危险。所以,安,家家户户都离不开。

那什么是安呢?现在的中国人,其实都在学西方,见面就说“早安”“午安”“晚安”。那其实是西方人的习惯,中国人是不分早、中、晚的。中国人一天到晚都要安。我们总想把西方这些变成风气,到最后却发现,这些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些跟我们心理上的感觉是相抵触的。中国人不可以说“你好”,不可以说“我好”,只能说“大家好”。

“大家好”的意思是大家安好。因为我们要的是长长久久的安。这个“长”,可以是“长久”的“长”,也可以是“经常”的“常”,这两个字是同音。没有经常,怎么会长久呢?要长久怎么可以脱离经常?所以“长安”这两个字,永远是我们内心共同的需求。

如果从更高层次谈,我们的家风,其实就三句话:马马虎虎,不马虎;随随便便,不随便;糊里糊涂,不糊涂。大家好好把这三句话想一想,就可以想通很多事情。现在大部分人,都是受西方的影响,把它们分得很清楚,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其实这根本就不合事实。阴和阳是永远在一起的。一个人完全不马虎,可能吗?完全马虎,可以吗?该马虎的时候,一定要马虎;不该马虎的时候,绝对不能马虎。该严肃的时候,一本正经;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一点儿。

当然,放松不是放纵。现在很多人就是放纵。比如,在飞机上,穿得比在家里还随便,那是中国人吗?中国人外出就要有外出的样子。外出穿得比在家里还随便,这个人就是没有核心价值,没有中心思想,就是家风已经被败坏掉了。

家风必须和谐

心跟心连在一起,才叫和。当大家的心不齐的时候,就是嘴巴和而心不和,那就是最终会导致一事无成的一团和气。比如爸爸叫儿子出去办事,突然天气变了,这时候爸爸就要赶快跟出去,帮助儿子解决一些事情,不能让儿子自己去。否则,同样的情况出现三次以后,父子感情就会越来越淡。对待任何事情,我们千万记住,人心是肉长的,这句话是最重要的。只要你关心他,他就关心你所交办的事情;但如果你不关心他,他就会依法办理,而少了我们中国人最重视的情。

中国人特别注重和谐。和谐从哪里做起?从家庭做起。如果家庭不和,社区就不可能和;社区不和,县市就不可能和;县市不和,省也就不可能和;各个省都不和,国家怎么可能和呢?而且嘴巴和没有用,心和才重要。怎样才能心和?

第一句话,每个人都要记住,不要因为自己害了大家,不要使自己成为害群之马。每个人都提醒自己不要做害群之马,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败坏了家庭声誉,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连累了整个公司,不要因为自己一个人败坏了整个社会的风气。每个人抱持这样的想法,大家就和谐了。

第二句话,别人的家庭怎么样,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家庭。但是现在的人都是倒过来的,自己的家风一塌糊涂,管理得毫无章法,眼睛却总是盯着别人家,对别人家的这个那个指指点点。其实任何人都管不了别人,谁管得了谁呢?每个人把自己管好,大家自然就会相安无事。不要管别人,因为只要管好了自己,管好了自己的家,别人才会以你为榜样,模仿你。中国人很会模仿,但模仿不等于崇拜,崇拜是很糟糕的。

最后一句话,一个和谐的家庭里面,一个和谐的团体里面,每一个人都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只有影响力。大家都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对上(长辈),可以对下(晚辈),也可以对左右(左邻右舍)。《大学》里对这一点讲得很清楚。《大学》里讲到,你把自己做好了,使得上面的人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也做得好了;而下面的人也会因为不好意思而做得好了;左右的人见大家都做好了,不好意思,也把自己做好了,如此一来,你就有了不起的贡献。这就是充分发挥自己在团体里、在家庭里的影响力的结果。所以,只要你能向上、向下、向左右四方八面发挥一定的影响力,你就是最有价值的。这才是一个有人格的人。

“家和万事兴。”和谐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自觉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从自己做起,不仅要自尊,还要敬人,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和谐。

一个家长,如果做到家人都听他的,那这个人就太霸道了。一个家长,如果做到所有人都对他有意见,那他也是失败的。做家长,不能适可而止,就会要么太失败,要么太霸道。一个团体,要保留百分之五的反对声音,才是真正的和。和到百分之九十五是真和,和到百分之百,我们就知道那是假的,因为百分之百和,就表示很多人有意见也不讲出来,才会这样百分之百一致。那百分之五的不同意见有一个代号,就叫魏征。领导或者家长看到有魏征,他就会很小心,如果没有魏征,他可能就会变得很霸道。

同类推荐
  • 中国圣贤启示录

    中国圣贤启示录

    20世纪初期,由于一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出版,德国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中国热”,布莱希特就是在这种气氛中接触中国古典文化的。流亡期间,布莱希特阅读了儒家、道家的部分经典著作,开始效仿中国古典哲学笔法,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陆续撰写了一系列小故事,假托老子、墨子之名,反映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就是《中国圣贤启示录》,或名《易经故事》。本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教育部“主题出版”重点图书。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本系列丛书主要讲述了敦煌归义军史,本书为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
  •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古代军事思想、自然与文化遗产

    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古代军事思想、自然与文化遗产

    本书分为古代军事思想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综述、先秦军事形势的变化及兵家群体的出现、长城、故宫、颐和园等。
热门推荐
  • 宠物小精灵之擎苍

    宠物小精灵之擎苍

    Z国落魄少年意外穿越宠物小精灵的世界,带着他对小精灵的资料记忆,在真新镇开始了他的神奇宝贝之旅,收服所有的宝贝是他的目标,当然,强大的实力是必不可少的……
  • 吾为国士

    吾为国士

    元庆三年,禹水断流,天大旱。国如腐木,根烂叶枯,国外强敌眈眈,拒敌之关尽失。显亡国之兆,而无人可救国。大世之变,乱国之争。吾:自负才情薄天时,亦有竹马绕青梅。本欲乱世纷争至,觅得将相帝王来。惜年幼,苦寒门,时可怜?少年穷!既如此,为何救世,吾心不甘。问君何以待我?“君以国士待之,我必国士报之。”
  • 灵煞九天

    灵煞九天

    我本轻狂书生,笑看世间百态!何谓灵?何谓煞?苍天可知否?踏破荆棘路,驭兽闯天涯!我宁乱生死,破轮回,百劫炼心!只愿佳人梦醒,再舞罗裙,伴我长相守!
  • 长生与长安

    长生与长安

    那一年,皇帝刚炼出来的长生丹被银月偷出来给长安吃了,银月被处死。长安发誓,不管你轮回多少世,护你永长安。
  • 虚空之形

    虚空之形

    异族少女敲开了辉的房门,两个人的命运就此交织在一起。是失去,还是获得?在这一切的背后,究竟又会是什么等待着他们?于是乎,冒险升级系轻黑暗日常就此开始了,而这,即为虚空之形。
  • 最难穿越者

    最难穿越者

    上个厕所穿越你可见过?群众演员张伟。本以为可以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结果反而是悲催之路的开始,我叫张伟。我太难了…………
  • 异世天途路

    异世天途路

    若所谓正义便是无欲则刚,那么我愿坠身为魔若所谓天道便是结清寡欲,那么我愿逆天伐道纵你天帝大能我也愿在这世间,征战不休,哪怕打破苍穹,纵横八荒我也征战这异世
  • 最强凶兽签到系统

    最强凶兽签到系统

    秦孟凡获得了《最强凶兽签到系统》后,就越境单挑,获得女儿!随着它的修为越来越强大他也慢慢的变成了无论是修真界或仙界或凶魔界都是最强的凶兽种族!
  • 我欲踏天

    我欲踏天

    道衍轮回,不羡镜花水月;仙戮十方,休问造化三千;一条气势磅礴的荒脉万年死寂,究竟蛰伏着何等惊天秘辛?一个个道尊大帝前赴后继,只为追逐那星空中亘古长存的杀狱,究竟窥探到了何等的天机?凡人白漠为族人所害、误入死地、得造化钟灵,一路踏破仙凡!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