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1400000053

第53章 用橄榄球来塑造精英

专制王朝对体现个人主义的勇武一直惧怕,担心更多的不是军队不能打仗,而是军队要造反。所以尚文轻武,军人缺乏训练,甚至到了扛不动自己的口粮的地步。教育精英们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文人,遇到危机只会坐而论道,毫无行动能力。最后,中国作为世界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国家,常常被人口只有我们百分之几的小民族征服。这也难怪西方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了。这一传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中仍然根深蒂固。这样的教育不改变,中国就还是一个硕大的病夫,中国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大国气象。

橄榄球如今已经是美国最商业化的体育项目之一,运动员常常是些大学也没有上完的大老粗。然而,橄榄球在美国的流行,最初还要归功于培养统治精英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大学橄榄球联赛开始成型。特别是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三巨头的联赛,逐渐奠定了橄榄球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这一粗野的比赛,其核心的教育目的就是把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精英培养成世界的征服者和统治者。

用体育来培养精英,来源于古希腊的教育观念。古希腊人认为,刻苦的体育训练,可以培养公民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忍受巨大痛苦的能力,同时也锻造了强健的身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公民,在战场上就是最好的战士。特别是在斯巴达,立国之本是少数斯巴达公民对数倍于己的被征服人口的奴役,每个人必须有以一当十的能力才能生存。所以斯巴达对公民的训练,严格得近于残酷。而在几百年不停的战争中,斯巴达和雅典是希腊世界中最有生命力的城邦,并最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击败了雅典。斯巴达的教育,对后来的西方世界影响至大至深。

19世纪大英帝国崛起,使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也使这个民族不得不面对斯巴达人曾经面临的困境:这么一个小小的民族,如何维持对全球众多人口的统治?这对英国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培养“雄赳赳的基督徒品格”,也就成了教育的目标。剑桥大学的教授查尔斯·金斯利(Charles Kingsley)为此强调严酷的体育训练在精英教育中的意义。他认为体育能够给英国的特权阶层提供痛苦的经验和耐久力,塑造坚强的人格和体魄,使他们有能力和意志完成上帝的使命。我们中国人大概都以为,19世纪的英国教育培养的是儒雅的“英国绅士”,但忽视了这种教育更重视培养所谓“雄健的基督徒”。

这套教育,对当时在剑桥读书的美国上流社会子弟恩迪科特·皮博迪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毕业回国后,他于1884年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郊外40多英里的地方建立了著名的格罗顿寄宿学校,彻底贯彻英国式的教育哲学。此校的毕业生,很快就成为哈佛的中坚,也成为美国统治精英集团的核心。比如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阁僚、后来成为国务卿的迪安·艾奇逊全是格罗顿出身。美国政治、经济界的精英,也大多把自己的孩子往格罗顿送。皮博迪和当时的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成为美国教育界最有影响的两位人物。富兰克林·罗斯福毕生都把皮博迪视为自己的恩师,甚至安排皮博迪为自己的葬礼致辞,根本没有考虑到皮博迪比他大20多岁,很难熬到他死的那天。

以英国公学的范本来经营格罗顿的皮博迪,自然把竞技体育视为教育的一大核心。他认为,竞技体育培养学生的忠诚、勇气、合作精神和男子汉气概,能够教他们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拼到最后一口气,同时懂得自我控制、遵守规则、保持荣誉和尊严、公平竞争。而他最大的热情就在橄榄球上。他认为,橄榄球对学生的道德发育来说,超出了对他们的身体成长的意义。橄榄球场上的拼杀,能够培养出好的战士。他信奉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道德哲学:在善与恶的竞争中,有时需要用暴力来维持道德秩序。所以,在他的学校,无论学生体格如何,都必须进行橄榄球训练。

这么被训练出来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到了哈佛,想的当然不是读书,而是进橄榄球队。当时的哈佛和耶鲁、普林斯顿一样,学生的首务是竞争进入精英秘密会社,再就是进入橄榄球队,读书的重要性远远排在后面。运动场是证明自己的领袖才能的地方。竞技体育要求献身精神,要求参与者为自己的队作出牺牲,是进入公共生活的准备。读书则是私人的事情,是为自己。读书好常常会给人一种与世隔绝、自私自利的印象。当时读书刻苦、功课甚好的犹太人,就是这样的典型,让许多人不屑于与之为伍。所以,罗斯福和其他1/4的新生一到哈佛就先到橄榄球队试身手。他身高6英尺1英寸,是个高个,但体重仅146磅,并无特别天分,最后落选。其实在格罗顿时,他体育上就不突出,也许这是他成不了皮博迪的得意门生的原因之一。皮博迪后来在总统大选时竟投了罗斯福的对手胡佛的票,让罗斯福大为伤心。因为他把皮博迪视为自己一生的精神导师。

橄榄球早在殖民地时代就传入美国,并且很快在大学校园中流行。不过,一直到19世纪末期,还章法混乱,不同的队有不同的规则,常常主场按主队规则打,客场入境随俗、按人家的规则打。在19世纪70年代,以常青藤为主的东部大学渐渐完成了对规则的整合,大学橄榄球渐热。1893年,耶鲁与普林斯顿在纽约的一战,竟吸引了4万观众。10年后,哈佛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橄榄球体育场,有35万个座位,后来很快扩张到58万个座位。耶鲁则在1914年建立了全美国最大的橄榄球场,有7万个座位。虽然现在的常青藤橄榄球联盟是美国大学橄榄球的低段位,但当时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这三巨头却是超霸。特别是耶鲁,在传奇般的教练沃尔特·坎普(Walter Camp)的带领下,从1872年到1909年,赢了324场,输17场,平18场,垄断大学橄榄球冠军,是美国橄榄球的王中之王。

但是,随着橄榄球竞争的白热化,比赛从激烈变得粗野残酷,使许多人开始反对这一运动。其中最主要的人物,就是哈佛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其实,查尔斯·艾略特校长并非不看重体育。1881年,他还称赞日益盛行的大学校际体育比赛把那些驼背、软弱、病病歪歪的学生转化成了强健、精力充沛、体格完美的理想型精英。他自己当年作为哈佛划船队的一员,还和队友一起破了哈佛的纪录。那时的大学校长中,运动健将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查尔斯·艾略特的继任者A.劳伦斯·洛厄尔,就曾是大学顶尖的中长跑选手,赢过半英里、一英里、两英里等许多项目。

查尔斯·艾略特开始反对橄榄球,不仅在于其野蛮,而且和他个人的教育观念、他的“男子汉”的观念有关。当时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格罗顿的校长恩迪科特·皮博迪,都感觉到美国势将崛起为一个世界帝国,教育要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统治世界培养精英,学生要成为无所畏惧、坚韧不拔、敢于牺牲、能够吃其他人无法吃的苦的战士,以胜任统治世界的使命。所以他们对近乎残酷的橄榄球,一直持鼓励态度。艾略特则反对美国的扩张,反对以强凌弱。他坚信美国的价值是民主,绅士的品质是“体贴周到、慷慨宽容、工作努力、保护弱者”。橄榄球比赛一旦发展到野蛮程度,他就要叫停。早在1895年,他就要罢掉橄榄球,称之为是比斗鸡、斗牛还残酷的运动,并且他注意到运动员的学业一般都不佳。橄榄球和他要提高哈佛学术质量的目标也不一致。

1905年,艾略特几乎得手。在1904年,21人在橄榄球赛中丧生。当时美国大学很少,比赛也少,这样的死亡率,把橄榄球场变得比现在的伊拉克战场还危险。那时精英大学的学生踊跃报名进橄榄球队,确实得有些敢于牺牲的勇气。1905年,媒体刊登了斯沃斯莫尔学院一位运动员死亡的照片:他的脸被打得血肉模糊、无法辨认。这张照片让全国震惊。1905年后,哥伦比亚、斯坦福、西北大学、加州大学等校退出橄榄球比赛。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艾略特把哈佛的橄榄球也给封杀,其他剩下的几所学校就会效法。

这可急坏了支持橄榄球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和格罗顿的校长恩迪科特·皮博迪。早在1896年,罗斯福的盟友、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Henry Cabot Lodge)针对艾略特要废除橄榄球的主张就指出:“体育比赛所消耗的时间,比赛中的伤痛,是英语民族征服世界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罗斯福自己也认为艾略特废除橄榄球的做法是“孩子的行为”,是娇纵溺爱,相信艾略特的教育哲学早晚会蚕食“我们种族的战斗精神”。在1907年对哈佛学生的演讲中他明确指出:我们不能坐视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畏惧身体的痛苦、从肉搏中退缩的人。因为我们的国家需要那些有勇气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对抗心灵和身体的敌人的男子汉!

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罗斯福竭尽全力挽救大学橄榄球。在他的密友皮博迪的建议下,他于1905年10月在白宫召开改革橄榄球的会议。受邀请的只有哈佛、耶鲁、普林斯顿这三巨头。他深信,这三巨头是大学的领头羊,说服了他们,其他学校就会效法。当时参加的哈佛橄榄球教练小威廉·里德(William Reid Jr.)是罗斯福的重要盟友,年薪7000美元,比任何哈佛教授的工资都高。改革也是由他来主持。会议结束后发表文件,要求严格规则,限制野蛮行为,使橄榄球变得温和一些、让人更好接受一些。结果,虽然艾略特坚持要废除橄榄球,但哈佛校董事会被改革所打动,投票保留橄榄球。

橄榄球逃过这一危机,以后就蒸蒸日上。“二战”后,美国的大学教育虽然越来越注重知识训练,但体育仍然是教育之本,大学申请的竞争中,体育还是一个重要的筹码。这大概也构成了中美教育的重要分途。

西方传统上是个尚武的社会,当今的美国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体育由此成为教育的一个核心。看看美国的统治阶层,从政治家、将军、企业领袖,到媒体大腕、大学教授,运动健将到处都是。不喜欢体育的反而成了怪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人数虽然很少,但统治世界已经两百多年。这样的成就至今还没有人能比。其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以体育为核心的教育,自然功不可没。中国则很早就没有了军事传统。“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当兵不是特权,而是服劳役,能躲就躲。而且专制王朝对体现个人主义的勇武一直惧怕,担心更多的不是军队不能打仗,而是军队要造反。所以尚文轻武,军人缺乏训练,甚至到了扛不动自己的口粮的地步。教育精英们也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无用文人,遇到危机只会坐而论道,毫无行动能力。最后,中国作为世界最富有、人口最多的国家,常常被人口只有我们百分之几的小民族所征服。这也难怪西方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了。这一传统,在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中仍然根深蒂固。这样的教育不改变,中国就还是一个硕大的病夫,中国永远不可能有一个大国气象。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七卷)

    悦读MOOK(第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中古汉语判断句研究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守望学生成长

    守望学生成长

    本书稿作者陈美彬是中学高级教师,现在仍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他根据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撰成。本书稿运用散文笔法,采用案例叙事的方式,按时间顺序,详近略远,选取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个个精彩案例(集中在16个孩子身上,涉及自尊、压力、厌学、追星、网隐、早恋、体罚、管理、评教等方方面面),展现作者从教历程,探寻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此表现教育的真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
热门推荐
  • 少女升职记

    少女升职记

    无知少女寻找亲人,却意外成为张府女仆,怎么才能解脱呢,在张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从钱有座山

    从钱有座山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不对不对,是从“钱”有座山,山里没有庙,只有见“钱”“颜”开的......
  • 倾城王爷的无盐“丑”妃

    倾城王爷的无盐“丑”妃

    顾倾城,是京城富甲一方顾员外的第九个女儿。她的大名流传在坊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丑的没话说!滕怀王朱瞻垲,是明仁宗朱高炽庶八子。俊美不凡,堪称“绝色王爷”。他娶她,要求只有一个,便是两人自愿签订一纸契约,一年后两人的婚姻关系自动解除。一年内两人不得干涉彼此间的正常生活……
  • 异界破命

    异界破命

    异能者死后被命运之神复活到异界并给了一个任务:杀死其它的穿越者!修炼上古秘典的秦逸龙,开启阴阳双瞳后会在都市和校园带来怎样的冲击?当他面对震惊世界阴谋的同时,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两大异能惊异界,魔法武道共生辉!带着命运之神赐予的任务,给异界大陆带来一个命运的主宰。诛杀其余穿越者,寻回最爱女人之灵魂。林天翔融入折影大陆之中成就破命之旅。
  • 境灵虚空

    境灵虚空

    一踏虚空,一聚天地,一威八荒!命运之子,握九天星辰,一问天归!回眸一看,不过是灯火阑珊处,红尘岁月,梦亦轮回,人亦如此!天才重获修炼之气,走上巅峰之路;三千之上,界源为尊!恒宇之中,无上为神!境灵虚空,一碎万千慧界,看杨玉天如何破碎次界虚空!
  • 荒神战记

    荒神战记

    定天年间,大玄朝周边国家战乱不断,百姓哀鸿遍野,东洲神母怜悯众生,传大同巫术与民间,减轻百姓的痛苦,后各地大同巫师聚集一处,迁往东洲星云岛,传度神法。磐岩,西川凉城人,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被皇都富商王成收养。在抢夺神谕后结识千秋,又遇神秘巫女赠其一卷咒书,自此便踏上了寻巫的路途。
  • 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综合知识全真模拟试卷

    本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难度适宜。二、贴近考试。三、解析透彻。四、新颖实用。五、超值服务。本书具有针对性强、题量适中、解析精练等特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四川省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复习用书。
  • 倾城絮恋

    倾城絮恋

    一对欢喜冤家——邓紫嫣和南宫逸总共有10对情侣都是TK公司各位董事的子女们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日久生情主要的是两位主角怎么凑也凑不到一起后来在大家的努力下帮南宫逸向邓紫嫣求婚后来缘分让他们走在了一起最后他们十对情侣再次举行了一个从所未有的一个盛大的婚礼
  • 求道伐仙

    求道伐仙

    人一世百载,到头来不过一捧黄土,世间种种,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是传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服天命,不受拘束,与天斗,与地斗。有着排山倒海,飞天遁地之能,而这一类人,我们称他们为"求道者"。所谓朝闻道,夕死足矣。
  • 宇宙基本法之平衡法则

    宇宙基本法之平衡法则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不懈的追求长生不老,究竟人类能否做到?人类的灵魂是什么?生与死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有人能够修炼成仙?茫茫宇宙中到底有没有神仙?神仙真的就值得羡慕吗?宇宙有无尽头?宇宙外边是什么?某年某天,全球被无数个金字塔形的星舰包围。一时间,各国政府各界反映纷纭,各种学说风生水起。灭世派和救赎派成了最大的两个派别,互相攻击各展神通。这些降临地球的入侵者们静静悬浮高空,没有任何反应,各国雷达均无法探测飞行器位置,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各国政府聚集到一起紧急讨论,终因分歧过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不欢而散。稍后不久,某小国难以忍受压力,向飞行器发射数枚导弹进行试探,导弹在距飞行器千米之外如同融化一般消失不见。全球军政各界哗然一片。同时,几个大国各自成立应急小组与入侵者尝试接触。生存还是灭亡?这一艰难选择第一次赤裸裸的摆放在全人类的面前,面对空前强大的入侵者,地球人该何去何从?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