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19700000075

第75章 文学/写作(14)

迷宫与沟壑:卡尔维诺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体

一个幽灵,一个后现代的幽灵主体,在卡尔维诺小说中游荡。尽管“后现代”这个概念众说纷纭,不过把卡尔维诺的写作界定为“后现代”,大概不会有太多的争议。那么,什么是卡尔维诺的后现代?至少,后现代主义的这一面向对卡尔维诺而言至为关键:如果说现代主义强调的是与传统的断裂,那么后现代主义则重新眷顾并回应了传统。比如,三部曲《我们的祖先》中的每一部都可以在他编纂的《意大利童话》里找到源头,也可以说是对那些原型故事的变奏。而《看不见的城市》当然是对《马可·波罗游记》的重新书写,一方面超离了《马可·波罗游记》对实际地理空间的指涉,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作者对当代城市及都会生活的冥思,充满了想象和梦幻。尽管威尼斯是卡尔维诺笔下的城市所不断涉及的隐在对象,但《看不见的城市》不再倚赖现实城市的客观面貌,对一个个城市的叙述更像是在空中飘浮游移的符号碎片,叙事主体的声音变得飘忽迷蒙。小说所叙述的对象虽不失现代城市的影子(比如城市周围有暴增的垃圾、城市由直立和平卧的水管构成),却又无法落实为确定的社会现实。与马可·波罗对东方城市文明繁荣美好的描写不同,卡尔维诺小说里所描写的城市充满了病态、荒诞和混乱,暗示着现代城市文明正在走向衰亡的境遇。

从重写经典的角度来看,小说《命运交叉的城堡》的书写也是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的一次对话——不仅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背景遥相呼应,在形式上,《命运交叉的城堡》也采用了《十日谈》(当然还有《坎特伯雷故事集》、《一千零一夜》等)的嵌套式结构,只不过将薄伽丘的全知叙事转换成了更加复杂的线索,纳入了与塔罗牌图画相关的叙事行为的描述。这些牌又跟传统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比如麦克白夫人、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菲利娅、浮士德、罗兰……)相关联,使得当下的叙事在时空向度上具有了多重的指向。换言之,在此,卡尔维诺的叙事主体绝不是一个全新的、全然摆脱了过去束缚的现代主体,而是不断牵扯、纠缠甚至依赖于他者的后现代主体。在纸牌的摆放间,“我”丢失了主体,主体被混杂到他者迷宫般的符号网络中。

这样的叙事策略体现为卡尔维诺提出的“晶体”写作,亦即在貌似单一的叙事内折射出各异的叙事光谱,这个光谱所铺展的已经不是一个孤立的画面,而是将不同色域拼贴在一起,或者说,是把叙事的碎片组合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因此,卡尔维诺的叙事主体也不是单向、全知的现代主体,而是碎裂、多重、互为扦格、互相映像但又无法同一的后现代主体。《分成两半的子爵》当然透过被炸弹炸成两半的梅达尔多直接展示了“整一”个体的分裂面貌,一半是邪恶,一半是善良。不过,这并不是一次均衡的分割:善良所遭遇的困惑往往显示了善举的霸道、压迫(甚至被说成“好人比坏人更糟”、“加重了别人的不幸”)以及纯粹道德的脆弱虚幻、违反人性,而强大的邪恶反倒对于人性有更深入的认知。《不存在的骑士》则塑造了一个空缺的主体:阿季卢尔夫只有一具铠甲,却没有肉身,甚至在没有口舌的境遇下依旧认真地用刀叉摆弄面前的菜肴,在缺席的状态下执行着主体的功能。

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主人公不再是具有某种自主性的人物个体,而是依赖于本篇文本的读者,但却因为本篇文本的残缺,与女主人公(女读者)不期而遇,并且纠结到其他的文本中去。也可以说,小说的男女主人公只在文本的网络里产生意义,是被残缺的文本牵引的人物。男读者和女读者在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或“她”之间游移不定,而在第一个故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里,“我”一开始就告诉读者:“小说的主人公名字是‘我’,不过除此之外你还一无所知。”这个“我”究竟是谁,小说并未做出明确说明,或者说,这个叙事主体可以是随意的任何人。而用“你”来指称小说中的人物(男/女读者),引发了卡尔维诺小说真正读者的参与感,甚至不同读者会以不同方式与作为小说人物的男女读者产生认同。另一方面,叙事进程中的人称变幻又显示出主体在符号连环中的缺失、递进和无常。实际上,既然人称是可以更换的,主体的位置也就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

在《看不见的城市》里,马可·波罗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又是主要的叙事者。不过,这个叙事者也常常陷于可疑的境地,比如第二章里有这样的叙述:“马可·波罗想象着自己回答(或者忽必烈想象着他的回答)”;还有,“马可·波罗能够解释或者自己想象解释或者被想象成解释或者终于能够解释”;或者,如忽必烈对马可·波罗所说的:“你的那城市现在不存在,或许从来就不曾存在过,将来也不会存在,你为什么拿这些宽心的童话来哄人消遣呢。”这样,单一的、绝对的叙事主体变异为多重的、不可靠的甚至虚幻的叙事主体。而在《命运交叉的城堡》、《命运交叉的饭馆》里,众人因为穿越了树林而失去了言说的能力,叙事者经由读解众人的塔罗牌图片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故事内容变成了由塔罗牌排列的网状结构随机来决定,也就是说,叙事主体并无原初的绝对性和正当性。塔罗牌的形象虽然明确,意义却并不是确定的,纸牌组合排列的各种可能也使得叙事主体的权威染上了某种武断的色彩。在另一种情形下,叙事主体的权威越加暴露,叙事的可靠性就越弱。《不存在的骑士》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对主观叙事的极端化就经由透露创作过程中的行为瓦解了叙事主体的正当性,揭示了叙事本身的虚构性:“由于我把鲸画得比船大,船将处于劣势。接着我画出许多指向四面八方的箭头,它们互相交错,意在说明在这里鲸与船进行生死搏斗。”

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男女读者这两个人物的阅读欲望,以及我们(现实读者)的阅读欲望,是由作者不详、装订出错、没有下文的残书激发起来的。一个寻找小说全本的过程却使男读者发现,“其实最吸引他的倒并不一定是小说情节的连续发展,小说那诱人而没有结尾的开端倒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故事是由一系列的出错所连续推进的,起始是男读者买了一本题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小说,却发现因为装订错误,小说的第32页之后又跳回之前的页码而无法卒读,并在要求书店更换书籍的时候被告知这本小说根本不是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而是波兰作家的《马尔堡市郊外》,但之后又发现根本也不是波兰小说,而是一本辛梅里亚语小说……《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整部小说就在这样的叙述沟壑中蜿蜒前行,在十个小说残本间不断跳跃,从一个缺憾拐向另一个缺憾,而缺憾本身当然就是阅读的欲望亟须填补的空白。正如在小说的一开始,叙事者“我”带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行李箱,至于这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我”所设想的碰上另一个携带箱子的人并交换箱子是基于怎样的秘密约定,卡尔维诺都蓄意留下了未知的、引发想象的空白。可以说,作为缺失的欲望对象,成为卡尔维诺叙事艺术的隐秘动力。不确定性,作为空缺、裂隙的不确定性,大概是卡尔维诺小说后现代叙事最主要的面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有个城市与名字相分离的皮拉城,无论是想象还是现实都无法规范它。名与实之间的沟壑,也正是卡尔维诺叙事主体的所(不)在之处。

卡尔维诺的人物总是迷失在他的小说叙事中,或者也可以说,他的小说总是营造出一座巨大的迷宫,使得原本可能是理性的主体失去了目标。《看不见的城市》里的许多城市都呈现出迷宫的样貌,如“细小的城市之五”的奥塔维亚便是蛛网之城,“城市与贸易之五”提到的斯麦拉尔迪那则交织着网状的运河渠道和阡陌街巷,而在“城市与天空之三”所描绘的泰克拉,映入眼帘的是脚手架、钢筋骨架、绳子吊着的或架子撑着的木浮桥、梯子和桁架,使得旅行者无所适从。《命运交叉的城堡》里的“我”虽然讲述了其他人的故事,却把自己的故事混杂并丢失在交错摆放的纸牌阵中,“交叉”的意象本身就是迷宫的主要特征。《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第七个故事《一条条相互交叉的线》中,主人公则用镜片组成的万花筒原理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他唯一考虑的就是如何安放那些镜片,以配置最佳的万花筒——一个光影组成的视像迷宫。而《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整部小说更是一个文本的迷宫,无法厘清完整的线索。正是在这样的迷宫叙事中,卡尔维诺营造了惯于迷失也往往缺失的后现代主体。

同类推荐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床榻艺术史

    床榻艺术史

    床是家居必备之物,是家具中的大件。床放在卧室之中,在古代是“闺房用物”,既然是寝具,当然是深藏于卧室深闺之中,平时不被外人所见,经历“文革”十年动乱,侥幸保存了下来。
  • 安定史话

    安定史话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安定区的地理环境、地质风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详尽地介绍了安定区的历史发展与沿革,和安定区内丰富的文化遗存,并对安定区的民俗与传统工艺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 野味读书:书人 书事 书论

    野味读书:书人 书事 书论

    《野味读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书里书外”,“书里”收录孙犁自述的读书经过;“书外”则是可能影响孙犁精神成长的文化生活。如果我们把文化生活的内容也算作一种“读书”,则“书外”的部分也算该是孙犁读书生活的一部分。第二辑“书前书后”,部分是孙犁的读书笔记。因为爱书,孙犁常在书上施以封皮,而因书衣多在书前书后,我们就为本辑取了这个名字。“书前书后”里的文章乍看有些杂乱,但除去不多的孙犁对文学作品(及其作者)——古代多列入集部——的评论,这部分文字的大宗在古代属于史部。第三辑“书长书短”,是爱书人孙犁在买书、得书、藏书等方面长长短短的叙述,进而延伸至新的契机境界:“读中国历史,有时是令人心情沉重,很不愉快的。倒不如读圣贤的经书,虽然都是一些空洞的话,有时却是开人心胸,引导向上的。古人有此经验,所以劝人读史读经,两相结合。这是很有道理的。”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校园争宠记之星空下的爱恋

    校园争宠记之星空下的爱恋

    在一个贵族学院中,校草:萧逸,整天受那些贵族女生追捧。可是,他都冷眼相待。只要惹到他,他没准就把你拿去喂鲨鱼,或把你丢到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去!......校花:杨雨琪,也整天像校草一样受别人追捧,但他也一样理也不理。但是不会像萧逸那样那么残酷。刘家两兄弟一直在江州读书。他们也是校草哦!林婉容整天跟在萧逸的面前转来转去。自己也不嫌烦。他们到底会发生什么事呢?
  • 仙界的学院

    仙界的学院

    萧梦兮在回家的路上被抢劫,随之而来的是被女娲选中,去仙界学院学习什么?仙界正在遭受劫难?什么?我可以拯救仙界?哦?我是太阳神指定的有缘人?
  • 城中剑府

    城中剑府

    我叫李米恩,16岁,虽然无父无母但也不算孤儿,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喜欢《盗墓笔记》,《天龙八部》,《鹿鼎记》。所以没事爱往古玩市场跑,梦想能淘到一真的宝贝,再卖上个高价,摇身变成富豪。也梦想着能像韦爵爷一样在这社会底层翻出点风浪,成为一代大侠。虽然不可能实现,但咱也给时刻准备着不是。毕竟有那么一句话叫做“机会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得嘞,我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天上掉馅饼咯!可谁成想,这馅饼还偏偏就砸的这么准,说实话,我还没完全准备好呢,现在就要去当大侠了。没办法,老天爷啊,我这命就够苦的了,希望你给我准备的反派都是弱鸡挨着就死,碰着就亡,美女见到就倒贴,大佬看了就相助。拜托,拜托,好运,好运啊……
  • 六念

    六念

    时光匆匆,一转眼小学的六年生活就要结束,虽然我们都舍不得彼此,但……老师在我们五年级时就说过:我们的相见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缘分,好好珍惜我们所剩无几的时光吧。这部小说将会是我们珍贵的回忆……
  • 绝品医仙在都市

    绝品医仙在都市

    绝品医仙叶凡大帝在众多天材地宝的守护下,渡劫失败,在凡世一个小乞丐身上重生,他发现自己身上还有那颗超品神器,混沌珠。看一个医仙大帝如何在都市混的风生水起,如何重新修炼再登高峰?
  • 花开有时

    花开有时

    洛宇:“我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是不被祝福的。”彦滦:“从今以后,你不再是一个人,我会陪着你。”杜辰晓:“为什么父亲连一个微笑都那么吝啬,我已经很努力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恩爱夫妻理财经

    恩爱夫妻理财经

    本书通过事例、观念与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精准而富于趣味地告诉新婚夫妻:夫妻理财要定好位;做好家庭理财规划;用好稳妥可靠的理财工具——储蓄;投资理财,让钱生钱;学好日常生活这套“理财经”;不同类型家庭的理财经;理财误区和错误八个方面的问题。提醒新婚夫妻注重一个“节”字,家业初立,在“节流”的同时进行“开源”。
  • 快穿之我的cp不可拆

    快穿之我的cp不可拆

    重生,穿越,穿书……总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未卜先知,了解剧情走向,逆袭男女主,拆官配,走向人生巅峰。而女主的任务就是从这些人的手中保住官配。我们的口号是:官配大过天,cp不可拆!
  • 天定颜则

    天定颜则

    这也许就是命中注定,让他们相遇。男人走近尤颜。“你...”“严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