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4800000013

第13章 兄弟才德,难分高下(6)

“五四”前夕,沈泽民还与茅盾一起为《学生杂志》翻译了美国的《两月中之建筑谭》和《理工学生在校记》两篇科学小说,开了我国译介外国科学小说之先河。而后,他又大量翻译了十月革命时期苏联的文艺书籍,如《俄国的批评文学》、《俄国的农民歌》等。他还翻译了《近代的丹麦文学》、《塞尔维亚文学概况》等较有特色的著作。

茅盾则于1920年发表了第一篇文学论文《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又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论》,提出文学应当“表现人生并指导人生”,“重思想内容,不重形式”的论点,表露了早期的文学观点。这年初,茅盾由李达、李汉俊介绍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1月开始主编并革新《小说月报》, 12月底又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五四”时期我国英文版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很少,而日文版却很多。沈泽民为了更好地寻求真理,于1920年7月东渡日本,客居于东京小石川大冢洼町二十四番地松叶馆学习日文。

次年1月,沈泽民回上海,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写了《文言白话之争底根本问题及其美丑》等反击复古势力的文章。同年,由茅盾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创办的平民女校教英文,并且翻译《第三国际议案宣言》,还经常在《新青年》、《中国青年》上发表文章,宣传进步思想。不久由蒋光慈介绍,到安徽芜湖省立五中任教。在那里,沈泽民与进步师生组织了“芜湖学社”,并创办了《芜湖》半月刊。1923年回上海,担任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兼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后又辗转浙江上虞、南京等地,于1924年1月起任中共上海地方兼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他与早期共产党人恽代英、萧楚女等发起“革命文学”运动,撰写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艺》、《文学革命与革命文学》等有深远影响的文章。1925年5月,沈泽民与茅盾的妻子孔德址的同学张琴秋(红军唯一的女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结婚。下半年夫妇俩先后赴莫斯科,不久沈泽民又考上了红色教授学院。

1930年4月,茅盾和沈泽民先后由日本和苏联返国。自此以后,兄弟俩分道扬镳,茅盾主要从事文学工作,成为五四运动以来最富有成果的现实主义作家;沈泽民则主要从事革命工作,成为专职的革命家,直至逝世。

沈泽民回国后,在临时中央宣传部工作,参加批判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他在党内刊物《布尔什维克》上发表了《中国革命的当前任务与反对李立三路线》、《三中全会的错误与国际路线》等文章。1931年1月,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沈泽民当选为中央委员,担任宣传部长职务。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沈泽民全副精力投入政治活动,撰写了《第三时期的中国经济》、《关于“金贵银贱”与无产阶级运动的几个问题》等文章,对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下脆弱的我国农业和纺织业等凋敝和破产作了十分深刻而透彻的分析。

同年3月,受党中央派遣到鄂豫皖苏区,沈泽民任中央分局委员,兼鄂豫皖省委书记。1932年6月,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反革命“围剿”,沈泽民坚持在根据地斗争,与徐海东等重建了红二十五军。翌年,蒋介石又发动了第五次“围剿”,部队分散作战,沈泽民不幸染上了恶性疟疾,于11月20日病逝于湖北黄安(今红安)。12月中旬,茅盾与鲁迅在一家白俄咖啡馆见到由白区归来的成仿吾,听到这一噩耗,归途中两人“默然不再作声”。良久,鲁迅问及沈泽民的年龄,茅盾回答道:“虚岁三十三。”鲁迅叹息说:“啊,太年轻了。”

茅盾从日本回来后,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任执行书记。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新路。1936年2月,当获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消息后,鲁迅与茅盾发出致中共中央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同年10月,茅盾和许多文艺工作者发表了《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号召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故事感悟

沈氏兄弟为现代文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间的兄弟之情也通过笔杆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两兄弟的作为对新中国的诞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的精神和品质鼓舞了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史海撷英

“茅盾”的由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实行了臭名昭著的宁汉合流,对革命人士大肆屠杀。国内形势急转直下,非常险恶。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不得不离开武汉,最后到了上海,住在景云里。恰好,这时鲁迅和叶圣陶也住在这里。沈雁冰不便出门,又没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现了问题,于是就动手写起小说来。可有许多的报社都不登他的文章,于是他写文章的时候内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笔名是“矛盾”。后来,他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叶圣陶看后非常高兴,就决定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可叶圣陶认为“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氏,并且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张在“矛”字上加了一个草字头,改作“茅盾”。沈雁冰对这一改动也很满意,以后就一直以此为笔名了。

茅盾当时写的这部小说,就是著名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

◎文苑拾萃

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之一,每四年颁发一次的低频率更是增加了该奖项的权威性。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已故)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献县张氏两兄弟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经》

张岱年(1909—2004年),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

张岱年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其长兄张申府,也是闻名中外的思想家、哲学家,是中国最早的共产主义小组组建人之一,后来又转变为著名的民主人士。张家一门出了两位哲学家、思想家,他们都是我国现代文化名人之一。

张申府1893年出生于老家河北献县,父亲张濂是清末的进士,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自幼就喜读书。13岁离开家乡,进京求学。1913年,张申府在北京高等师范学堂附属中学班就读。秋天,跳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设文、法、理、工科和预科,本科设在地安门的马神庙,预科设在北河沿的清代译学馆旧址。所谓“预科”相当于北大的附属高中,学制为三年(后改两年),毕业后可以免试升入本科。

张申府在预科理科上了一年,觉得并不太吃力,便想去考本科,可是北大的理工科有严格的规定:凡报考本科者,必须有高等专门学校毕业的文凭。初期读文科的人并不太多,因此报考文科只要求同等学力,并不注重文凭。他升学心切,暑假改了一个名字,考上了文科。北大文科分哲学、历史、国文学、英文学4个学门(后改称为系),张申府选学了哲学。他虽然入了哲学门,却一心不忘数学。在哲学门不到两个月,又转入了数学门。可是转了数学门,他又放不下哲学。在哲学门两个月的学习中,时间虽然很短,但眼界大开,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他上的是数学的课,读的却多是哲学的书。从那时起,他主要研究的都是哲学及其有关科目。

1919年,张申府参加五四运动,曾参与创办《每周评论》,并任《新青年》编委。张申府很早就对西方思想家罗素产生兴趣。他先后翻译了罗素的《我们所能做的》、《哲学之价值》等文章,还撰写了若干介绍罗素的文章,发表在当时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上,这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很大。1920年10月,罗素来中国讲学,张申府得知后,9月中旬就从北京赶到上海迎接罗素。

抗战爆发后,张申府为民主救亡运动奔走呼号。他是救国会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二·九”游行运动的总指挥,这引起了反动政府的嫉恨,并因此被捕入狱,后经冯玉祥将军保释出狱。出狱之后,张申府又讲了几个月的课,到暑假时,清华大学在反动统治者的授意之下,把张申府解聘了。张申府离开清华之后,仍在武汉、重庆参加救国民主运动,是民主同盟的发起人之一。

1948年9月,张申府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呼吁和平》,发表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杂志《观察》上。因为这篇文章,张申府受到了严厉批判,被开除了盟籍,从此便在政治上、学术上销声匿迹。

晚年,张申府仍致力于哲学思考。80岁时计划撰写《知在论》来表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其首篇是《实、活、中》,发表于《中国哲学史研究》。

1986年6月20日,他猝然病逝,走完了漫长的人生路程。

张申府比张岱年大16岁,是张岱年的大哥,更是他学术上的领路人。

张岱年1909年5月23日(农历四月初五)生于北京,幼年随母在乡间居住。小时候,他背书很慢,被视为不聪明的学生。只是有一次,上高中二年级时,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文章,他写了一篇《评韩》(批评韩非),国文老师阅后非常赞赏,并在班里表扬说“张岱年的文章够大学三年级的水平了”,并把它推荐刊登在了《师大附中月刊》上。

1920年春,母亲病逝,张岱年与二哥张崇年(河北大学物理系教授)等兄弟姊妹才随父亲到北京,从此与大哥张申府同住在一个大家庭内,并受其影响。

1928年,张岱年考入清华大学,旋即退学,又报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被录取。1931年,张岱年发表了成名作《关于老子年代的一个假定》,此文后收入罗根泽先生主编的《古史辩》第四册。其后,他又在《大公报·世界思潮》副刊上发表大量哲学文章。于是,经“冯友兰先生、金岳霖先生推荐,梅贻琦校长批准”,他于1933年从北师大一毕业就被“清华大学聘为哲学系助教”。

次年,张岱年因其父病亡而悲伤不已,难以继续工作,遂于暑假前辞去清华大学的教职,静心休养。

1935年,张岱年经冯友兰和其兄张申府的共同介绍,与也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校友,又是冯友兰的堂妹冯让兰女士喜结良缘。他们以学术上切磋发展友谊,生活上相互照顾,感情日深。

幸福的新婚生活使张岱年心情愉悦,身体康复。于是,他决定暂留在家中埋头著书立说。经过一年多的辛勤耕耘,结出了两大硕果:其一是写出了《哲学上一个可能的综合》一文,这意味着张岱年开始创造自己的哲学体系;其二是写出了《中国哲学大纲》,这标志着张岱年在“中国哲学史”方面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大硕果的取得,都和冯友兰、张申府等人的启迪分不开。这一年,他只有27岁,就走进大哲学家的行列之中了。大约在1934年,张申府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锺书和我的兄弟张岱年并为国宝”。

八年抗战期间,张岱年未能随清华大学南迁,而是羁留在北平。虽然生活日艰,但是却有了充足的时间读书、钻研、著述。1943年,私立中国大学校长何其巩聘请他去任教。1942年至1948年,他先后写出《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五部著作。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于1946年5月10日由昆明西南联大迁回北平清华园复校。此前,冯友兰已于1946年1月15日特致函梅贻琦校长,推荐张岱年为清华哲学系教授。1946年至1948年,其间冯友兰所授的“中国哲学史”改由张岱年讲授,张岱年同时还开设了“哲学概论”、“孔孟哲学”、“老庄哲学”等课。

1952年进行了全国高校院系的第一次大调整,其中哲学系调整幅度很大,全国各大学的哲学系都合并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冯、张两位先生也同时调入北大哲学系,他们参加了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工作。

在1978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大会上,张岱年被推举为会长,前后担任会长十年,1989年被推为名誉会长。后来,他自己一再要求辞去会长、理事职务,主动让贤。

同类推荐
  • 寒流肆虐

    寒流肆虐

    寒流是人类面临的可怕敌人,寒流导致的冰冻灾害对人类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寒流肆虐,暴风雪、霜冻、“魔鬼雨”、雪崩……各种极端寒流天气来袭,让人类遭受了严酷的考验,如何防御寒流及应对冰冻灾害?《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寒流肆虐》将告诉你答案。本丛书在讲述防灾避险知识的同时,以揭秘形式,全面剖析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及成因,并选取全世界影响重大的灾难事件,以故事方式讲述给读者。本丛书突破了传统的科普书框架,摒弃说教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以讲故事娓娓道来,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丰富,让读者在阅读的乐趣中学到防灾避险知识。
  • 同桌好好玩——同桌上好佳

    同桌好好玩——同桌上好佳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星愿少女(麻瓜小魔女系列)

    星愿少女(麻瓜小魔女系列)

    苍穹之上,有一个被诡异的幽蓝色光芒笼罩的星球——潘多拉星。来自宇宙的暗黑能量涌动着,苍茫大地,浩瀚宇宙,即将掀起一场浩劫……水晶天使座下的麻瓜魔法师们,又将踏上新的历险征程……见证过《冰封魔咒》、《永恒天使》、《麻瓜女生》的读者朋友,不可错过的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在这里,你又将收获怎样的感动呢……金色装《星愿少女》四月初,盛装启幕,恭候尊享,待您品鉴!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本书详细介绍了人体起源、人体的脑、身体、人体的血液、人体的奥妙等方面的知识,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人体结构,从而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热门推荐
  • 异世追魂

    异世追魂

    这是本不一样的都市小说,主角和渡被雷劈走前,三韦星球上的人类生活,还是相对和平稳定的,三韦星球主要由七大国组成七星联邦议会,东方…盛世皇朝汉国,南方…大不裂颤联邦英印帝国,法老皇朝阿门帝国,西方…亚力山大联邦美拿帝国,酋长联盟非比特国,北方…法德伦联邦帝国,科特利亚联盟国。三韦星球有两个地方称之为极地,一个是冰川极寒区域,另一个是三大海洋汇聚中心白雾大三角洲。
  • 宫妆

    宫妆

    作为万里挑一的和亲美人,云婵以为,下半辈子就要在番邦为和平奋斗了。没想到,到了地方被人家“退了货”。气死了老皇帝、为太后所不容,这前路也算昏暗到家了。快要绝望的时候,被陛下“捡”了回去……
  • 陈海拉我想给你一个美好

    陈海拉我想给你一个美好

    这篇文章从一刚开始的真实,到最后就如文章的名字一样,我出于私心,给了陈海拉一个美好,但我还在连载中,想法很多,可能会边写边改掉,甚至推翻我一开始的想法,新人作者,多多支持啦
  • 农女成仙:灵兽养殖哪家强

    农女成仙:灵兽养殖哪家强

    白小葱坐上昆仑山灵兽门首席长老之位的第五十年,终于决定著书立说,写成了一本《论养殖能手的自我修养》,讲述了灵兽仙子这三百年来从养鸡养猪养大鹅到养灵鹿养仙鹤养凤凰的成长历程,堪称修真界励志典范,农家女人生楷模。某凤凰怒:竟敢把我跟家禽相提并论?这小作者好大胆子!白小葱:哦,你要敢动她,我就先断你三月口粮,再烧你梧桐宫。凤凰(可怜巴巴):娘子,你到底站哪边?!白小葱:这是作者!我亲妈!你亲岳母!我要是站你那边,信不信她分分钟把你写成一只鸡?!唔,知我者,我家小葱也~
  • 闲逛世界

    闲逛世界

    我是简介,至于为什么我再简介里,是因为我在进行套娃行为……不时断更,请勿吐槽作者爱水,请勿吐槽简介纱毕,请勿吐槽
  • 早安,贺先生!

    早安,贺先生!

    “我娶你!”在被男友嘲笑讥讽的酒会上,他牵起她的手。那一刻,他悄悄住进了她的心底最深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碎云起

    梦碎云起

    哥写的不是小说,是寂寞,也是人生。此文仅限给80后的所有读者,伴君同在……
  • 修仙小保镖

    修仙小保镖

    韩凡落悬崖,认识一老头,教他修仙,传功法后灵魂消散…………如果你想知道下面情节是什么,请你用手指按收藏即可?_?。
  • 燕雀台

    燕雀台

    有国才有家,尊师门,敬师门,师门二字是信仰是活下去的理由。世间之人本是两面,又有谁知道看似友善的面皮下会是怎样的嘴脸?背叛者,伤我师门者,虽远,必诛!这是一个关于大家的故事,独木不成林,我们一起,那么万事才有可能性?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祥子是个一无所有,却心怀奋斗热情的乡下人。他勤快、善良,有自己的梦想。他相信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就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生活让他的人生三起三落。挫折终将他磨成他所不屑一顾的人……年轻是美好的,奋斗是苦涩的,在残酷的世界里,努力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