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800000055

第55章 中国学术之趋势(9)

我国周秦之间,学说纷繁,佛学虽是印度学说,但传入中国已久,业已中国化,就我个人的意见,与他定一个等级,名曰“圣哲等级表”,一佛氏,二庄子,三老子,四孔子,五告子,六孟子,七荀子,八韩非,九杨朱,十墨翟。

此表以老子为中心,庄子向后走,去佛氏为近,是为出世法,孔子以下,向前走,俱是世间法,告子谓性无善无不善,其湍水之喻,实较孟荀之说为优,古来言“性”之人虽多,惟有告子之说,任从何方面说,俱是对的,故列孟荀之上。凡事当以人己两利为原则,退一步言之,亦当利己而无损于人,或利人而无损于己,杨朱利己而损于人,故列第九。墨翟利人而有损于己,故列第十。此表以十级为止。近来的人,喜欢讲斯密士达尔文尼采诸人的学说,如把这三人列入,则斯达二氏的学说,其弊流于损人,斯氏当列第十一,达氏当列第十二。尼采倡超人主义,说:“剿灭弱者,为强者天职。”说:“爱他主义,为奴隶道德。”专作损人利己的工作,其学说为最下,当列第十三。共成十三级。尼采之下,不能再有了。中国之盗跖,和西洋之希特勒、墨索里尼,就其学说言之,应与尼采同列一栏。

我们从第十三级起,向上看,越上越精深,研究起来,越有趣味。从第一级起,向下看,越下越粗浅,实行起来越适用。王弼把老孔融合为一,晋人清谈,则趋入老庄,尤偏重庄子,这是由于老子的谈理,比孔子更精深,庄子谈理,比老子更精深的原故。程明道把儒释道三教,融合为一,开出“理学”一派,而宋明诸儒,多流入佛氏。这是由佛氏谈理,比孔老更精深的缘故。从实施方面言之,印度行佛教而亡国,中国行孔老之教而衰弱,西人行斯密士达尔文诸人之说而盛强,这即是越粗浅越适用的明证,我们研究学理,当力求其深,深则洞见本源,任他事变纷乘,我都可以对付,不致错误。至于实践方面,当力求其浅,浅则愚夫愚妇能知能行,才行得起来。

西人崇奉斯密士之说而国富,崇奉达尔文之说而国强,而世界大战之机,即伏于其中。德皇威廉第二,崇奉尼采之说,故大战之前德国最为昌盛,然败不旋踵。现在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日本军阀,正循威廉覆辙走去,终必收同一之结果,故知斯密士等三人之学说,收效极大,其弊害亦极大。

墨子学说,虽不完备,但确是救时良药,其学说可以责己,而不可以责人,只有少数圣贤才做得到,当今之世,滔滔者皆是损人利己之流,果有少数圣贤,反其道而行之,抱定损己利人之决心,立可出斯民于水火。墨子之说偏激,惟其偏才能医好大病,现在斯密士、达尔文、尼采诸人之言盈天下,墨子之学说,恰是对症良药。

墨子之损己,是出乎自愿,若要强迫他受损,这是不行的,墨子善守,虽以公输之善攻,且无如之何!如果实行墨子之道,决不会蹈印度亡国覆辙,我国学说理论之不完备,莫如墨子,然而施行起来,也可救印度学说和西洋学说两方之偏。所以要想世界太平,非西洋和印度人一齐走入中国这条路不可。

杨朱的学说,也是对症之药,现在的弊病,是少数人争权夺利,大多数人把自己的权利,听凭别人夺去,以致天下大乱。杨朱说:“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守着自己的权利,一丝一毫,不许人侵犯,我也不侵犯人一丝一毫。人人不犯天下,天下自然太平。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君主是从每人身上,掠取些须权利,积而成为最大的权利,才有所谓君王,人人守着自己的权利,丝毫不放,即无所谓君王。犹之人人守着包裹东西,自然就莫得强盗。实行杨朱学说,则那些假借爱国名义,结党营私的人,当然无从立起。各人立在地上,如生铁铸成的一般,无侵夺者,亦无被侵夺者,天下焉得不太平?不过由杨朱之说,失去人我之关联,律以天然之理,尚有未合。

孟子说:“杨朱墨翟之言盖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这个话很值得研究。因为孟子那个时代,人民所受痛苦,与现在一样,所以杨墨的学说,才应运而生,春秋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杨墨的学说,自学理上言之,本是一偏,无如害了那重病,这类办法,确是良药,所以一般学者,都起来研究,而杨墨之言就盈天下了。

孔子的学说,最为圆满,但对于当时,不甚切要。所以身死数十年后,他在学术上的地盘,会被杨墨夺去,孟子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孔子三千弟子的门徒,全行变为杨墨之徒,大约孟子的师伯师叔,和一切长辈,都是杨墨之徒了,因此孟子才出来,高呼:“打倒杨墨,恢复孔教。”

孟子的学说,本来较杨墨更为圆满,但对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免稍微地带了唱高调的性质,应该先服点杨墨之药,才是对症。现在须有人抱定墨子牺牲自己的精神,出来提倡杨墨的学说,叫人人守着自己的权利,丝毫不放,天下才太平,并且还要先吃点韩非之药,才能吃孔孟之药,何以故呢?诸葛武侯曰:“法行则知恩。”现在这些骄兵悍将,贪官污吏,劣绅土豪,奸商贵族,非痛痛地用韩非的法子,惩治一下,难免不养痈遗患,故我们应当从第十级逆行上去,第十一级以下,暂不必说。

(五)老子与西洋学说

我国学说,当以老子为总代表,他的学说与佛氏相通,这是无待说的,而其学说又与西洋学说相通,兹举严批老子为证:严又陵于老子第三章说道:“试读布鲁达奇英雄传中,来刻谷土一首,考其所以治斯巴达者,则知其作用,与老子同符。此不佞所以云:黄老为民主治道也。”于第十章批曰:“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所用也,……君主之国,未有能用黄老者也,汉之黄老,貌袭而取之耳。”于三十七章批曰:“文明之进,民物熙熙,而文物声名皆大盛,此欲作之且宜防也,老子之意,以为亦镇之以朴而已。此旨与卢梭正同。”又曰:“老子言作用,则称侯王,故知道德经是言治之书。”然孟德斯鸠《法意》篇中言:“民主乃用道德,君主则用礼,至于专制乃用刑。”中国未尝有民主之制也,虽老子不能为未见其物之思想。于是道德之治,于君主中求之不得,乃游心于黄老以上,意以为太古有之,盖太古君不甚尊,民不甚贱,事本与民主为近也,此所以下篇有小国寡民之说,夫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邻国相望,如是之世,正孟德斯鸠《法意》篇中,所指为民主中之真相也,世有善读二书者,必将以我为知矣,呜呼,老子进行,民主之治之所用也。”于第四十六章批曰:“纯是民主主义,读法儒孟德斯鸠《法意》一书;有以征吾言之不妄也。”据严氏这种批评,可见老子学说,又可贯通西洋最优秀的民主思想。

现在西洋经济上所实行的,以斯密士学说为原则,政治上所采用的,以卢梭学说为原则。斯密士在经济上主张自由,卢梭在政治上主张自由,我国的老子,正是主张自由的人,我们提出老子来,就可贯通斯卢二氏之学说,斯密士的自由竞争,一变而为达尔文的强权竞争,再变而为尼采的超人主义,与中国所谓“道德流为刑名”是一样的。西洋有了自由主义,跟着就有法西斯主义,与中国有了黄老之放任,跟着就有申韩之专制,也是一样的。我们知道黄老之道德,与申韩之刑名,原是一贯,即可把各种学说之贯通性和蜕变之痕迹看出来。

我不是说中国有了老子,就可不去研究西洋的学问,我只是提出老子,可见得各种学说,可以互相贯通,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可把西洋的学问,尽量的研究。

(六)学道应走之途径

西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窥见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生出理化各科。中国古人,用仰观俯察的法子,窥了宇宙自然之理,因而则定各种制度。同是窥见自然之理,一则用之物理上,一则用之人事上,双方文化,实有沟通之必要。

中国古人定的制度,许多地方极无条理,却极有道理,如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上者仁民爱物,在下者亲上事长之类,隐然磁电感应之理,不言权利义务,而权利义务,自在其中,人与人之间,生趣盎然。西人则与人之间,划出许多界线,所以西洋的伦理,应当灌注以磁电,才可把冷酷的态度改变。中国则未免太浑囵了,应当参酌西洋组织,果能如此,中西文化即融合了。

研究学问,犹如开矿一般,中国人、印度人、西洋人,各开一个洞子,向前开采。印度人的洞子和中国人的洞子,首先打通。现在又与西洋的洞子接触了。宇宙真理是浑然的一个东西,中国人、印度人、西洋人,分途研究,或从人事上研究,或从物理上研究,分出若干派,各派都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照现在的趋势看去,中西印三方学说,应该融会贯通,人事上的学说,与物理上的学说,也应该融会贯通,我辈生当此时,即当顺应潮流,做这种融合工作,融合过后,再分头研究。像这样的分了又合,合了又分,经了若干次,才能把那个浑然的东西,研究得毫无遗憾,依旧还他一个浑然的特性。

宇宙真理,只有一个,只要研究得彻底,彼此是不会冲突的,如有互相冲突之说,必有一说不彻底,或二说俱不彻底。冲突愈甚,研究愈深,自然就把本源寻出,而二者就融合为一。故冲突者,融合之预兆也。譬如数个泥丸放至盘中,不相接触,则永久不生冲突,永久是个个独立,取之挤之捏之,即可合为一个大泥丸。中国、印度、西洋,三方学术从前是个个独立,不相接触。自佛法西来,与中国固有学术发生冲突,此所谓挤之捏之也,而程明道(程颢)之学说,遂应运而生。欧化东渐,与中国固有学术又发生冲突,此亦所谓挤之捏之也。就天然趋势观之,又必有一种新学说应运而生,将中西印三方学术融合为一。

然则融合中西印三方学术,当出以何种方式呢?我们看从前融合印度学术的方式,就可决定应走的途径了。佛教是出世法,儒教是入世法,二者是相反的。程明道出来,以释氏之法治心,孔氏之法治世,入世出世,打成一片,是走的老子途径。苏子由(苏辙)着一部《老子解》,融合儒释道三教,也是走的老子途径,王阳明(王守仁)在龙场驿,大彻大悟,独推象山(陆九渊),象山推崇明道,也是走入老子途径。思想自由如李卓吾(李贽),独有契于苏子由,仍是走入老子途径。又明朝陈白沙,学于吴康齐,未知入处,乃揖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而白沙之学,论者谓其近于老庄,可见凡是扫除陈言,冥心探索的人,得出的结果,无不走入老子途径。因老子之学,深得宇宙真理故也。据严批老子所说,老子之学,又可贯通西洋学说,我们循着老子途径做去,必可将中西印三方学术,融合为一。

老子之学,内圣外王,其修之于内也,则曰:“致虚静,万物并用,吾以观其复。”其推之于外也,则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孔门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与老子之旨正同,此中国学说之特色也。佛学传入中国,与固有的学术,发生冲突,程明道就用孔门的正心诚意,与佛学的明心见性,打通为一。现在西洋的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传入中国,与固有学术,又生冲突,我们当用孔门的修齐治平,打通为一。西人把个人也,国家也,社会也,看为互不相容之三个物体,而三种主义,遂互相冲突。孔门则身也,家也,国也,天下也,一以贯之,于三者之中,添一个家字,老子更添一乡字,毫不冲突,此中国主义之所以为大同主义也。中印学术,早已融合,现在只做融合中西学术之工作就是了。此种工作,一经完成,则世界学说,汇归于一,学术一致,行为即一致,人世之纷争可免,大同之政治可期。这种责任,应由中国人出来担任,西洋人和印度人是不能担负的,何也?西印两方人士,对于中国学术,素乏深切之研究,而中国人对于本国学术研究了数千年。对于印度学术研究了两千年,甲午庚子之役后,中国人尽量的研究西洋学术,已四十五年,所以融合中西印三方学术的工作,应该中国人出来担负,是在我国学者,顺应此种之趋势,努力为之而已。

同类推荐
  • 雷公根笔记

    雷公根笔记

    本书的短诗,涉及诗歌的多种主题、题材、语言方式和思维向度,取名为《雷公根笔记》是以雷公根,这种伞状的野生植物,纤小坚韧,朴实自然,自由散漫,生机盎然,星星点点长满了南方的野地。雷公根的这种特性,与这部诗集的追求有某种暗合之处。
  • 论语原解

    论语原解

    《论语》为语录体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此书成于众手。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经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的代代传授,并逐渐将传诵的孔门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以成书,因此称为“论”。儒家原始经典之一,是了解孔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 意识荒草

    意识荒草

    本书写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春的林野(经典悦读)

    春的林野(经典悦读)

    《春的林野》精选了了许地山《危巢坠简》、《空山灵雨》中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经典散文和小说。包含了他对孩子们童心的呵护、对美好爱情的赞颂、对深厚的亲情的讴歌,以及颂旧社会愚昧的控诉。可以让孩子们在细腻的文笔中,听许地山娓娓道来那旧时光中的故事和情感。
  • 人生与学问

    人生与学问

    感悟人生真谛,探究世间学问,学贯中西,知兼古今,槛外只言片语,道尽世事沧桑,来固欣然,去亦无憾。《人生与学问》是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金克木先生的经典论述,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
热门推荐
  • 所谓的爱从未离开

    所谓的爱从未离开

    有人说,7年足够忘记一段过往的爱情......有人说,7年往事都会随着时光而慢慢变化....有人说,7年能够穿越灵魂的所有............也许,世界上最巧合的事莫过于,我爱你的时候,你也刚好也爱着我...也许,世界上最不巧合的事莫过于,我想放弃你的时候,你依旧在拉着我的手....
  • 我的青梅竹马不可能这么温柔

    我的青梅竹马不可能这么温柔

    独自生活在小镇中的远版尚,暑假中的某一天,一位自称木野青奈的少女到访,让他的生活泛起波澜。「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在黄昏下的湖边,远版尚攥着一叠手稿,大声呐喊:「记得,我从来都没有忘记!」
  • 我有时间加速器

    我有时间加速器

    十五年,我李林一定会破碎虚空。什么?不可能?在时间加速器下,没有不可能!PS:书友群1097297819,欢迎大家来闲聊。
  • 大梦精绝

    大梦精绝

    秦始皇派遣徐福带三千童男童女东渡寻访仙药,下落不明,后猜测徐福漂流到东瀛,落地生根。西汉,塞外突现一智者部落,族姓东方,文帝时突然消失。后有东方朔突现人间神机似鬼神。汉武帝时入朝为官。
  • 凤凰涅磐复仇王爷你这是干甚

    凤凰涅磐复仇王爷你这是干甚

    前世作为统冠后宫的皇后竟被皇上的宠妃陷害,可皇帝非是不听啊,把我打入冷宫!赐杯毒酒暴尸荒野,临死前才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圈套,最初只是想借我的身份来拉拢势利好助他登基称帝,事成之后又嫌我占了他心上人的皇后职位,两人设下圈套,将我和族人除之而后快。呵呵!你以为我稀罕什么皇后之位,发誓重生之后定要搅和你们个昏天黑地,颠覆你整个王朝!之后便游历民间各地,品尝各地美食,搜罗各种美男。可是逍遥王爷你这是干甚?某妖孽男子眯着他那邪魅的桃花眼挑衅的说到:“当然是干――――”
  • 征天问道

    征天问道

    黄金时代的来临,九州大地的陷落,诸多神秘体质的现世,一介凡体的逆袭,九州该何去何从,凡体却真的是凡体吗?战歌吟,九州乱,踏破诸天!
  • 南宁九绝

    南宁九绝

    攻战九天如何?睥睨天下;独醉九天如何?无尘无埃。看千娇娆,百般娇娆度世,生而为圣,此生却难逃千千劫。她攻占九天,杀他父皇,毁他家园,她曾说独醉九天甚好,可是:“没有你,九天又怎样?报仇又怎样?不过空谈,绝宸,你回来。”她曾说他像个和尚,如今他去了大千佛界,遁入空门,她可满意?佛说大爱三生梦一场,浮生若梦不如苦修禅。看来,还真是。只是,千山暮雪,染白了长发……
  • 凡尘往仙

    凡尘往仙

    为此平生只一志,笑含今古了心缘。昔日的剑,旧时的酒,曾经的人……那山依旧是那山,风起潮落两相逢。
  • 驯龙高手和平的信念

    驯龙高手和平的信念

    故事发生在维京人与龙告别8年后,又一次对于维京人与龙的理念的考验……有兴趣的就来看看吧,个人向,无动力更新中……
  • 追捕娇妻:慕少的24小时逼婚令

    追捕娇妻:慕少的24小时逼婚令

    A市呼风唤雨的慕少,终于遇到了让自己咬牙的那个女人。“哦,慕少,这是给你的小费。”那女人随手将一张钞票扔给他,他捡起一看,居然是一张10元钞票。他笑笑,伸出手女人抱住,在她耳边轻轻说:“既然给了钱,那就让你满意。”说完抱起挣扎的女人往房里走去。女人欲哭无泪:“不是说慕少不近女色吗?”他挑挑眉:“你不是女色,你是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