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800000061

第61章 厚黑杂谈(6)

现在的学校,由教育部规定,每年何时入学,何时放假,毕业期间若干年,每年分若干周,每周授课若干钟,中分历史几钟,地理几钟……何时加授博物,何时加授地理,均以明令发表,命全国学校一律实行,据表面看起来,是很完备的,很整齐的,其实太限制人的自由了。更可怪者,只消入学之时,报个入校表,载明年龄籍贯等项,修业年满,报个住校日期表,教授起讫表,如果填造合法,即可核准毕业,实际上学生学业,究竟是否完毕,是从不考查的。这个办法的缺点,我可设个比方来说明:今年四川教育厅,召集中等学校校长会议,限期八月十号以前到省,假如也仿学制的办法,规定距省城五百里者,五号起身,距省六百里者,四号起身,距省七百里者,三号起身……每日行一百里。每一日歇某处,第二日歇某处……并规定某日在某处早膳,某处午膳,某处晚膳,还嫌其疏略了,并规定某处打尖,某处休息,某处坐车,某处乘船乘轿……明令发下,叫他们遵照,各校长奉命后,只消报一个公文:说我于某日起身了,到省之后,再报一个表,载明途中食宿行止情形,教育厅查核填造不错,认为此人业已到省,即行开议。究竟此人曾否到省,也不清查。依我想:何必那么麻烦,只消于八月十号,清查人数;如有无故不到,又不呈明的,酌予处分就是了,不惟省去麻烦,且可杜绝流弊。我主张的毕业考试,就是在八月十号清查各校长曾否到省,至于各校长的行程,可以不管他,如或怕他未上过省,不知途中情形,我只说明某处距某处若干里,某处栈房如何,饮食如何,轿马舟车如何,听其自由基本斟酌,就算体贴入微了,何必那么麻烦,费力不讨好。现在学制的弊病,就是政府替人民耽心太过,反把人民害了。

假如我国设立农业部,也仿教育部的办法,规定某种地土种稻,某种地土种麦,某种地土种某种粮食,又规定每年某日播谷,播后若干日即栽秧,栽后若干日即收获,其余各种粮食,俱同样规定,通令全国,一律实行,并令各农民填具表册,呈由农业主管官厅查核,如有特别情形,必预先呈明核准,始能更改。每县设一个农业局,委几个专员,监督实行,由局将农人栽种情形,随时呈报省垣农业厅查核,还怕他们奉行不力,再由农业厅派几个农业视察员,仿省视学的办法,亲到各乡,实地考查,如有应种这样粮食的,种成别样粮食去了,即命他改种,如有抗命不遵的,抑或所填表册与实地情形不符,又或下种收获的时期不合农业部规定,即呈请农业厅,分别处罚。若问农业部为甚么要定出这种规程?他说:饮食为民命所关,教育为民智所关,教养二事,原是一样,教育部的办法,农业部为甚么不可仿办?假如世间果有这种农业部出现,人民岂不闹饥荒吗?其实中国施行这种学制,人民的知识,早经饥荒了,不过饮食为有形之物,饥荒了我们看得见,知识为无形之物,饥荒了我们看不见罢了。现在教育上受病的原因,无须细说,只要把庄子的《马蹄篇》,柳宗元的《郭橐驼传》读一下,就恍然大悟了。

大凡兴设一种制度,总要适合社会的现情,若是不适合现情,无论何种法良意美的制度,施行起来,都会生出弊病。比方四川内部人民,有吃白米饭的,有吃红苕的,有吃杂粮的,假如政府变法,下一个令,勒令全省人民,仿照西人吃牛乳面包,明定期限,满了期,查出有吃米苕杂粮的要受罚。这个法令,如果实行了,不知要饿死若干人。就理论上说,牛乳面包,含的滋养料最多,西人吃了身体强健,成效卓着,这些东西,人人都吃得来的,我们把种米苕杂粮的地方改种麦子,这又何难之有。我们多喂些牛,不但可以取乳,它还可以替人作工,兼之牧畜是一种获利的事,许多人还要集资来办,今由农家附带养点牛,当然是毫不费力的事。从各方面想来,处处合理,似乎可以推行无阻了,无奈不适合现情,非闹到饿死人不可。依我看来,中国一切新政,都是吃牛乳面包的办法,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无怪会生出流弊。我请问:为甚么要吃牛乳面包?自然是要想身体强健,既是如此,我们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了,难道吃米苕杂粮的人,达不到这个目的吗?为甚么禁止米苕杂粮呢?

兴设法度,犹如缝衣服一般,身体长短大小不同,总要量体裁衣。王莽变法,是拿祖人的衣服来穿,他说祖人穿得,我总该穿得。中国变法,是拿邻人的衣服来穿,他说邻人穿得,我也该穿得。于是不假思索,就把他的衣服拿来穿起。你想这种衣服,怎么会合身?外国的良法美意,到了中国,会发生弊病,就是这个缘故。从前的学制,仿照日本,是借东邻的衣服来穿,后来觉得不妥,又打算仿照美国,去借西邻的衣服来穿,依我想不如把身躯量一下,自己缝一件好点。

现在学校的组织法,发源于欧洲,他们有他们的历史,所以行起来适宜。我国的历史,与他们迥然不同,所以行起来弊端百出。这个缘因,我们下细思考一下就了然。

从前欧洲,原是许多小国,各国辖地不宽,君主即是酋长,把人民当如奴隶一般,也可以说当如子弟一般,对于奴隶或子弟,当然要养之教之。后来出了些明君贤相,于教养二字,着实关心。生怕他们衣食不足,凡属农工商贾的事业,政府都设法去保护他,法子想得非常精密。那些君主的用意,本是很好,无奈太精密了些,反转把人束缚紧了。营业不得自由,有碍经济发展。后来斯密士(今译亚当·斯密)着一部《原富》,力言保护政策的错误,主张一切放任,全部书以营业自由为主旨,欧洲各国,采用他那种学说,见之施行,于是欧洲就骤然富强起来了。

我们须知:教养二字,是相连的。先年欧洲那些小君主,生怕他的人民莫得知识,想些法子去教育他,那些法子也是非常的精密,把人束缚得很紧,其流弊也是与营业一样。可惜斯密士当日,只攻击养字方面,未攻击教字方面。经济上种种不自由的组织被他打破了,教育上种种不自由的组织,未曾打破,结果人民能自由营业,还不能自由读书。我国变法的时候,感到科学缺乏,想学他们的科学,就连同他们的组织法,也采用起来。把好好的一个读书自由的中国,变成一个读书不自由的国家,真可谓把好肉割坏了来医。

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缴了费,就入校听讲,不受入学试验的。那个时候读书,何等自由。当时有人讥孔子道:“夫子之门,何其杂也。”或者当时别个收生,还不如孔子之滥,所以才招旁人之疑。可见孔子当日是揭出读书自由的旗帜,来号召学生。至于《孟子》书上,馆人说“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等话,更有研究的价值了。《孟子》一书,据说是他自己做的,他生性好辩,往往无理的地方,都要强词夺理。独至遇看馆人的履不见了,馆人疑是孟子的学生偷的,《孟子》略略声辩,他就明目张胆说:“你平日主张学生来去自由,只要有志读书,就可收他进来,你招收学生,滥到这步田地,保无宵小之辈,参杂其中。”孟子听了未答复一字,反深许馆人是个知己,把他的话,大书特书,记载出来。

由此可知:孔孟时代,读书自由,真是到了极点。学堂之中,不但程度参差不要紧,就是流品复杂也不要紧。后来的教育家,秉承孔孟遗法,生怕人不来读,断莫有要来读书反转拒绝的道理。这个办法,相沿了数千年,自从变法维新,欧洲学校的组织法,由日本传到中国,于是学校之内,招收学生,有种种限制,从此有志读书之士,受了限制,就无书可读了。

我查学所到的地方,往往有些校长对我说:“本年招收新生一班,投考一二百人,我选了几十人,其余很有些好的,因为额满了,都未收入,我这班学生,程度很整齐。”我听了口虽不言,心中不免纳闷。我们还要行强迫教育,不读书的都要勒令就学,为甚么想来读的,我们反转勒令废学呢?调查未考上那些学生的去路,除废学而外,有往别处寻学校住的,有入私塾的。犹幸有私塾这条路,不然,废学的更多了。

有人说:“现在学校内,教授各种科学,与中国旧学不同,不能不分班教授,每班程度不能不整齐,所以招收学生,不得不加以限制。”我说:程度整齐,固然好,就是程度不齐,也未见得莫有办法。现在学校内的国文历史地理等科,中国旧学是有的,现在学校内英文,是外国字外国音,从前讲说文讲音韵的,是研究古时的字,古时的音,都是一样的艰难。理化等科,也未见得比经学词章艰深好多。至于数学一科,从前的经师,精通的很多,并且他们的程度很高,看他们的着作,就可以知道。他们教授学生,并未取现在这种形式,居然能够把学生教得好,岂不是很奇异的事吗?

有人说:“你既如此主张,我如果充当中学校校长,定要聘你当教员,交一百个程度不齐的学生,请你与我教。”我说:“这件事我能够担任,你把学科挑定了,并规定学期之末,学生程度要教至某个地方为止,到学期满了你来试验,如果学生达不到那种程度,我受罚就是了。至于教授的方法,听我自由,你不必过问。”他问:“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你有甚么办法?”我说:“惟其参差不齐,就有办法了。我提倡学生看书,养成自修的能力,我只须指示门径,说过大概,叫他们自己研究,互相切磋,有不了解的,先问同学,再不了解,才来问我,如此办理,那程度高点的学生,就成为我的助教了。”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可见人的天性,是喜欢为师的。程度高点的学生,有人向他请问,他一定乐于讲解,每与人讲解一次,犹如自己复习一次,于他也是很有益的。当教师的,只立于考察地位,考察各生是否了解,某生之指导,有无错误,如有不合,即予指正。再者,学生的通性,大都喜欢问同学,不十分肯问教师,其有来问教师的,已经是苦心思索,不得其解,这等人即是孔子所称为愤悱的人,只消就他怀疑之点,略略指点,他就会恍然领悟,无须多费言词。我用这个法子做去,即使一百个学生,有一百个程度,教起来也不费好大的力。

王壬秋先生,在四川掌尊经书院,前后不过六年,只用一个教师,造出的学生,有经学专家、词章专家、古文专家、八股专家、历史专家。现在的廖季平、宋芸子两先生,不出四川一步,就造成名震海内的学问。吾川兴设学校,已经二十多年,请问不出四川一步,造成名震海内的学问,有莫得人?这个原因,与学校的组织有关系。尊经书院,后来改为四川高等学堂。假如当日的尊经书院,也像后来高等学堂的组织法,每日八至九摇铃上堂,王先生上去讲经学,写几黑板,命全体学生照抄下堂,休息十分,摇铃,王先生又上堂,九至十讲词章,十至十一讲古文,十一至十二讲八股,午后一至二讲历史,二至三讲小学,每天上六点钟,所有讲录,一一抄齐,又设几个监学去巡查习室,督饬(整顿、整治)全书院学生,温习本日功课。次日上堂,把昨日所讲的逐一抽问,不了解者再讲,到年暑假,在讲录上出题试验,评定甲乙,如此办去,经过六年,我们试想:廖宋诸先生的学问,会操到甚么地步!我可断定,中国内绝不会有廖宋的大名,这就算消灭两个人才。他们二人,早生数十年,逃脱现在学校的组织法,这是他二人的幸福。准此以推,四川兴学十多年,无形之中,不知消灭了多少人才,连被消灭的人,自己都不觉得。

依现在学校的组织,学生的劳力和时间,无谓牺牲的地方太多了。比方这点钟的功课,某个学生本是早已了然,但是铃子一响,还是要上去坐一点钟,这就算牺牲了一点钟的劳力和时间。某个学生,程度太差,就听了讲,还是不了解,也要叫上去坐一点钟,这也是牺牲了一点钟的劳力和时间。我调查学校,常常冷眼观察,见得有些不必讲的,他也反复地讲,不必做的事,也叫学生去做,牺牲的时间,合计拢来,真是不可思议。每每听见教员向学生说道,时间的贵重,同黄金一般,一寸光阴要当一寸黄金,我们不独要惜寸阴,并且要惜分阴。我听了只好暗笑,心想凡无须讲解的话,也拿来讲解,耽搁几秒钟,教员自己算是损失了几秒黄金,每个学生,也损失几秒黄金,合全班学生计之,那个损失就很大了。学生的黄金,被学校损失尽了,学生不知道,学校也不知道,彼此还互相劝勉,保守黄金,真可谓不思之甚了。

以现在学校的组织法言之,管理人对于形式上负责任,铃子一响,只要他能把学生全体弄上讲堂去坐起,他的责任就算尽了,教员对于时间负责任,只要每点钟能在讲堂上讲过十分,或四十五分,他的责任也就算尽了。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本是很好的教授法,而今用不着了,铃子一响,就要上堂听讲,不愤者也要启,不悱者也要发,学校的组织如此,怎么会不生流弊?

我们把斯密士(今译亚当·斯密)发明那个分工的原理研究一下,就知道学校内的学生损失的努力和时间,真是不可思议了。

据斯密士的调查,一个人做针,每天只能做二十枚,倘如把做针的工作,分开来,一个人拉,一个人截,一个人钻,一个人磨,共分为十八人,每天可做八万六千枚,平均每人每天做四千八百枚,所得成绩增加二百多倍。现在学校的组织,每日要学几种科学,每科以一点钟为限,这就像一人做针,时而拉,时而截,时而钻,时而磨一样,当然是有许多劳力和时间,作为无益的消耗了。虽说学生肄(学习)习各种学科,与做针的情形不同,但是我们明白了那个原理,就知道每点改习一种学科,是最不经济的。中学校应习的各科,不该同时并进,所有各科肄习的先后,与夫肄业的时间,都该酌量变通,取消那每天习五六科的办法,所得的效果,一定要增加许多。

我们取一种未经学过的科学,自己去研究,就知道其中的甘苦了。遇着不了解的地方,往往钻研许久,都不了解,一经了解,以下的即迎刃而解。有时候发生了兴趣,津津有味,自己不忍释手,进行非常之快,比那教师讲授的速度,真有天渊之隔,而且是自己研究得来的,心中也非常畅快。我常想,当初我进学校的时候,倘若学校中许多用这样的法子去研究,遇有不了解的地方,有教师可以请问,不至阻碍进行,能了解的地方,听我一直前进,不受限制,我可自信所得的学问,要增加许多。

煨肉的方法,初时用猛火,到了沸腾后,改用微火,只要能够保持沸腾的温度,虽是微火,所得的效果仍与猛火无异。我们看书,有时发生兴趣,津津有味,这就是煨肉到了沸腾点的时候,我们就该一直看下去,这时用力少而成功多。倘此时无故把他搁下,隔许多时候,又来看,自己也觉兴味莫得前时那么好,看下去较为艰难了,这就是煨肉停了火的缘故。必要耐心看许久,方才发生兴趣。我们把平日自己一人看书的经验,下细观察,就可发现学校中每一钟换习一科的弊病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文人的另类面孔

    中国文人的另类面孔

    本书是李国文老师关于中国文人的散文集,通过历史上的文人故事品百态人生。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本书收录了这一百多篇优秀作品,并在吸纳当代专家学者评析的基础上,对每篇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介绍了现代散文的历史发展及其艺术成就。
  •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

    《小城日记》是诗人唐呈的一部诗集。它主要讲述了在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感情。
  • 沉默的告白

    沉默的告白

    我的生命在日光之下展开,我的写作也在日光之下开始,我在赞美光明的同时,也在指证黑暗。感谢上帝,赋予我拒绝与黑暗、谎言和邪恶为伍的力量,让我有成为“光明之子”的渴求与盼望。文字其实就是某种神秘的呼唤,呼唤那些相似的灵魂前来聚集。好的文字必然有直抵灵魂深处的回音。他们微笑着接受厄运的降临,并因此获得了穿透性的视力。
热门推荐
  • 独步成仙

    独步成仙

    一段凡人的成仙史一段仙界囚龙的秘辛陆小天最初的追求不过是踏上永生的仙道,但披荆斩棘得偿所愿之后,却发现仙远远不是尽头呃,书名从《仙武神煌》改成《独步成仙》了...................PS:推荐锤子已经完本书《抗战之钢铁风暴》种田文...................陆小天群:1**1**5**2**4**2**0**9**3
  • 最后的千年

    最后的千年

    古怪的戒指,神秘的老者,为了给爷爷报仇,他一段神奇的旅途,炼丹,炼器,修行。五行神石,寒冰长剑,皆由我收下了!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黑道总裁娇宠妻

    黑道总裁娇宠妻

    她十岁的时候被他带回家,才十五岁的他就已经有这一个成年男子的冷漠,可是对她却是无尽的宠爱与呵护。为她修建欧式城堡,为她在外打拼天下,就算他的双手沾满鲜血与黑暗,他也要把她保护起来,不要她受一点伤害。为博红颜一笑他宁愿放弃全世界。可是一天某女问道“爵,如果有一天我先离开这个世界,你会怎么样?”某男“我也会离开”【宠文+】小女神第一作品请支持
  • 史上最牛掌门

    史上最牛掌门

    苍天玩弄世人!让一个年轻小伙穿越到仙凡大陆成为一代掌门。穿成一般的掌门也就罢了,偏偏还是个穷的叮当响的低级门派掌门!就算这样孟宇也就认了,但老天喜欢高难度!成为修真界第一大门派,成为修真界第一大富豪这种要求孟宇咬牙切齿的能够承受,竟然还要他泡上修真界四大美女,这种坑爹要求之下,孟宇含泪为了完成这一大使命而努力奋斗着。
  • 异魔大帝

    异魔大帝

    你有天赋,我有努力,你有家族,我有机缘,你孤傲一世,我低调踏破苍天。
  • 现在我是你的皇上

    现在我是你的皇上

    女主角经意外穿越到了古代,不小心遇到了自己的男主。男主也不小心穿越了。但是女主穿越了皇上。却穿越了他冷宫中的女人。
  •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童话只存于安徒生的世界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少是最初料想之中那一年的他们正值青春不然间错过如期而至她说——我不念旧最后他们都清楚——所有欺骗中自欺欺人是最为严重的
  • 风尘隐侠鹰爪王21

    风尘隐侠鹰爪王21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魔道之游戏人生

    魔道之游戏人生

    穿行在网游与现实的断层之间,寻求灵魂得以安放的桃园。置身无法无天的蛮荒世界,善恶之间,是魔与道的交锋。巅峰路上,印证的终是那些凡俗的世道人心。
  • 我的南宋我的兵

    我的南宋我的兵

    绍兴元年,南宋统治岌岌可危,经济凋零,百业待兴!奸臣当道,忠厚被害!武不能定江山,文不可救社稷!高宗正统无人继,两王相争欲不能!特种兵朱浩重生而来,原本想平凡过此生,却不料重踏兵王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