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53800000062

第62章 厚黑杂谈(7)

例如中学校内,学生上讲堂,听教习讲某种科学,初时一二十分钟,还莫甚么趣味,这因为煨肉的水还是冷的。后来越听越有趣味,就是到了沸点的时候了。忽然铃子一响,改授他科,这就像肉还未煨好,就把罐子提开,改为煮饭一样。学生又要经过一二十分钟久,才能发生兴趣,正在津津有味的时候,钟点又满了,又改授他科,这就是饭还未熟,又改而炒菜。每天学习五六科,改变五六次,结果时间也耗废了,精力也疲倦,所受的长益,还是莫可好多。

有人说:每日功课,难易相同,才不亏脑力,每一点钟换一种科学,使脑筋一变,才不受损伤。这个说法,我也有点怀疑,请问世间事何者为难?何者为易?依我的解释:(一)前进无阻则易,前进有阻则难,所以行平直的路易,行曲折崎岖的路难。(二)顺其习惯则易,违其习惯则难,所以读书人以写字为易,挑担为难,乡下农人,以挑担为易,写字为难。学生学习某种学科,正津津有味的时候,如果听他一直学下去,岂不是前进无阻吗?我们忽然换一种科学,喊他去学,这就像行路的人,正在埋头前进,然后有了障碍,不得不折而他走一样。又学生津津有味的时候,顺着他的惯性,叫他前进,自然是很便易的,为甚么要改授他科,阻止他的惯性?我们下细考察那种办法,明明是化易为难,何尝是难易相同?明明是紊乱学生脑筋,何得谓变换脑筋?即使说学生用功久了,脑筋应该休息,所习科学,应该难易相同,我们也只能讲明这个道理,使学生自择其所谓难,所谓易,我不能入学生之脑中,代择其所谓难,所谓易。学生习某科,他要想继续下去,不肯中止,这是可以的,他自觉厌烦了,想另换一科,也是可以的,纯由学生自动,教师在旁边辅导,随时指点,却不强制他,他的进步,自然很快,脑筋也不会损伤。

工场的管理法,以最少消耗,收最大的效果为大原则,对于金钱材料劳力时间四者,俱有精密的计划。金钱材料,不能妄费,自不必说,就是工人的劳力,与夫作工的时候,都是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不使他有丝毫的虚耗。我们如果用管理工场的眼光来考察学校,他那金钱材料劳力时间四者的虚耗,真要令人惊骇不已,无一个学校不是以最大的消耗,收最小的效果,无怪乎教育日形退化。

劳力与时间的虚耗,前面已经说明了,至于金钱材料的虚耗随在皆是,姑举一二件来说。我曾说过:各学校的仪器标本,封锁的时候多,用他的时候少,为甚么不把他公开,使一般人都享受利益?这就是材料不经济的地方。

从前书院的山长,得了几百串钱,那全书院的学生数十个,或是百多个,都由山长一人去教,此外莫得一个冗员。现在教育上的组织法,就是拿钱的人多,教书的人少。教育厅设厅长、科长、科员几十个人,是拿金钱不教书的。四川全省设省视学十人,是拿钱不教书的。百四十几县,每县教育局长一人,是拿钱不教书的。每县设几个视学员,是拿钱不教书的。中等以上学校校长,一百几十个,是拿钱不教书的。全省高小校校长几百个,很有些未担任学科,是拿钱不教书的。从前书院时代,学生的品行,由山长负责,未另支薪,现在把他划分出来,每校设管理员数人,拿钱不教书,这些人所得薪水,都比从前山长优厚,尽都喊他不消教书,实际上在教书的,只有所谓教员罢了。此外还有文牍收支雇员书记人等,都是拿钱不教书的。至于教育局董事,教育委员或学董,都有点舆费,也是拿钱不教书的。拿钱不教书的人有这么多,教育经费哪得不支绌?

用了那么多的金钱,费了那么大的劳力,所得的结果,不过是造成一个读书不自由的组织罢了。

我把他所有的组织法细加考察,无在不是荆棘发生,诸多窒碍。维新之初,手订学制的诸公,未免太不思索了。

外国的法令制度,只要能够适合我国的需要,我们仿办起来,一定是推行无阻的。例如中国男子辫发、女子缠足,相沿也是很久的,如今男子学外国男子,把发剪了,女子学外国女子把足放了,未见发生何种流弊,这就是所服之药对了症的缘故。现在的学校,弊端百出,人人一谈及此,不是骂学生不好,就是骂管教员不好。依我想,如果少数学校不良,我们可以怪管教员,可以怪学生,而今则多数学校,都是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学制方面考虑一下。

要改良教育,可以采用古人改良政治的法子:战国时候,兵伐扰攘,人心险诈,与现在的情形是一样。嬴秦继起,政令烦苛,民不聊生,人人思乱,也与现在的情形一样。到了汉朝的时候,人心忽然淳朴起来了,这岂不是很奇异的事吗?其实并不奇异,他得力的地方:第一在汉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第二在文景之世,用黄老之术,休养生息,就把元气培补起来了。汉高祖的谋臣是张良,他是讲黄老之学,约法三章,当然是他上的条陈。惠帝用曹参为丞相,曹参奉盖公为师,盖公是黄老专家,所以曹参为相,专主清静无为,文景沿用他的法子,就成了三代下顶好的时代。这可说汉初所请的医生,与所害的病相合了。诸葛武侯说:“秦的政治很苛细,人民苦极了,所以高祖立法很宽,刘璋暗弱,人民很疲玩,所以我立法很严。”真是通达治体的话。武侯淡泊宁静,他的性情,很近黄老,后来治蜀,却纯用申韩,我们试把他的本传读一遍,又把韩非子研究一下,就见许多举动纯是韩非家法,他并且手写申韩,以教后主,真所谓对症下药,可算名医,宜乎后人称他是三代以下第一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改良教育,就有办法了。

现在关于教育的条令,非常苛细,教育界排挤倾轧,无所不有,学生凌厉嚣张,动辄就闹风潮,教育紊乱的状况与战国嬴秦的政治相似。依我的主张,要想改良教育,最好的是仿汉高祖约法三章的办法。学校中规定:凡有嫖赌偷盗与夫吸鸦烟的,严重处罚,其他苛细的规则一切删除,遇有应该救正的地方,临时酌定,学文景之世,休养生息,可断定学潮就会平息,教育就会发达,这是我深信不疑的。

黄老之术,表面上看来,是莫得甚么道理,其实有绝大的道理。汉初取他的法子去治国,所得的效果,是彰彰可考的;养生的人,用他的法子去治身,无不享高寿,是人人知道的。我主张用他的法子去办学,可断定必会办好。斯密士一部《原富》,主张放任,听其自然,这明明是黄老之术。斯密士用之于养字方面,既已收了绝大的效果,我们把这个原则,应用于教字方面,一定也会收绝大的效果。

现在中国的政治,一方面政令苛细,人民愁苦,一方面又是执政暗弱,人民疲玩,武侯所说的两种现象,同时并存。那执政的暗弱,算是中国有的,那苛细的法令,是从外国抄袭来的。所以我们改良政治,当黄老与申韩二者并用,改良教育,也是如此。校中把嫖赌偷盗鸦片烟悬为厉禁,犯者严重处罚,绝不徇情,是用申韩之术。把苛细规则一切除去,是用黄老之术。主持教育的人,对于教育事业,持放任主义,是用黄老之术。考试时极端严格,舞弊者严重处罚,无丝毫假借,是用申韩之术。教育上能够如此办去,自然可望整顿,政治上一切事都如此办,自然也会整顿好。

庄子是尊崇黄老的人,他主张治天下要除去害马者,因为害马者是有碍自然的。斯密士谈经济,主张把营业上的障碍物去了,才能自由发展,其用意与庄子同。斯密士主张关于交通的事项由政府办,人民力量不能担任的事业由政府办,其余一切放任,听人民自由去做,政府不必过问。政府应负的责任,只是清查商标,不许冒充他人招牌。遇有不履行契约,意图赖骗的人,政府依法惩办就是了。我们把他的法子,应用到教育方面,为种种的设备,使人民随在有就学的机会。高级点的学校,人民力量不能担任,由政府办,其余一切放任,政府只设一个考试制去考试学生。这考试制用意,就是不许他冒充招牌,不许他任意赖骗,照这样办法,教育自然会发达。人非饮食不能生活,人无知识不能在社会上立脚,其切如果一样的,所以人的知识欲,与饮食欲是相等的,二者都于人的生存上有关系,政府替他筹划,不如听他自己筹划,还要周密得多。斯密士在经济方面,窥破了此点,故主张放任,听其自然。我们知道:人民的知识欲望,与饮食相等,所以教育事业,也该放任,也该听其自然。

放任主义,施之经济方面,还有流弊,施之教育方面,不会有流弊,因为经济上一切放任,就生出自由竞争的现象,外国的大资本家,就是自由竞争产出来的。金钱的数目有限,他占多了,我就要少得点,我占多了,他就要少得点,所以自由竞争,就造成贫富的阶级。惟关于知识则不然,断莫有你把学问操好了,我的学问就操不好的道理,所以放任主义,施之教育,不会生流弊。

有人说:放任主义,施之智育方面,或许要得,施之管理方面,如何要得?我说:管理方面,采用这个原理,为甚么要不得?中国因为国家贫弱才变法,才改书院为学校,中国贫弱,有他贫弱的原因,其罪过并不在学生,并不是由于学生在书院中放任惯了,害了国家社会,为甚么要设些严厉的规则,把学生拘束起来?这也是药不对症,并且是对于无病的人妄加针砭。

欧洲行征兵制,全国人民,皆有当兵的义务,厉行军国民教育。故学校之内,纯以兵法部勒,校长是个司令官,学监仿佛是个营连长,学生的起居动作,都是军营式的组织,处处取整齐严肃,使他养成习惯,将来入伍当兵,自然容易,西洋学校用意在此。我们中国并未行征兵制,学校之中,也用军营式的组织,学生在校的生活,也带有军营生活状态,这也是无谓的事。

有人说:学校之中,施行这种规则,目的在养成学生守时间守秩序的习惯,这种训练是不可少的。我说:施了这种训练,能不能够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还是个疑问。川省兴设学校,二十多年,受过这种训练的人,却也不少,请问成效安在?即如四川省议会的议员,是人民选他出来,那些人都是进过学校,受过这种训练的,并且很多是当过校长教员的,曾经拿这种规则去范围人,何以这些人聚在一处,全不遵守时间,往往无故不到,开会之时,不足法定人数。讲到秩序一层,更说不上,打墨盒,飞板凳,报纸登载,不一而足,请问养成的良好习惯安在?因为一毕业出来,莫得司令官管束他,他就回复未入校以前的状况了。会场之中虽然有个主席,却莫得校长的威权,不能记过扣分,不能悬牌斥退,他们不守时间,不守秩序,也无怪其然。

所以我说:施行严厉规则,不过校中形式上好看点罢了,其实莫得甚么成效,在社会上不会发生何种影响。有人说:西人受了那种训练,毕业出来不会忘去,依然能够守时间,守秩序,中国人在校中受了同样的训练,毕业出来,还是不守时间,不守秩序,这是由于中国人道德观念缺乏的缘故。我说:这不是道德上的关系,是行征兵制与不行征兵制的关系,欧洲行征兵制,全国皆兵,即以全国为一军营,全国的组织,是一个军营的放大形。校中生活,与社会生活,是一致的,人民守时间,守秩序,校内校外是一样的,故学生入校遵守规则,不感何种痛苦,毕业出来不会把校中养成的习惯抛去。

中国从前也行过征兵制,也是用兵法部勒全国,后来进化了,依分功之例,兵与民分而为二,民出财以养兵,兵出力以卫民。民与兵既经分开,无须乎再用兵法去部勒国民。兼之大一统之后,战争的事渐渐减少,所养的兵,也渐渐少,需用兵法的地方,既经少了,社会上造下军营式的组织,就逐渐消失。人民一切动作,纯任自由,养成了习惯,所以一入学校,受军营式的训练,即感觉痛苦,随时发生风潮,一出学校,即与社会同化,校中所施的训练,就等于零了。这就是由于欧洲的社会有拘束力,中国的社会莫得拘束力,欧洲养成那种习惯,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涵濡渐渍。中国养成这种习惯,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涵濡渐渍,所以要改良中国人的习惯,当另想法子,不是区区厉行校规,所能挽救的,更不是空言道德,就能生效的。

现在各校关于请假点名,晚间熄灯,早晨起床,清查学生上堂人数,与夫其他事项,俱由学校职员管理,往往因此等事项,学生与管理人生出恶感,酿成极大风潮。我想:此等事,可改归学生自行料理,教职员将此等规则的必要,向学生剀切(切实)。说明,使他们自立公约轮流担任,管理人从旁襄(帮)助,不必取司令官的态度,用强力去干涉他。因为用强力去干涉,学生居于被动地位,将来走到莫人干涉的地方,他就依然不规则起来了。如果使他们自立公约,养成自动的习惯,将来毕业出来,到了议场这类地方,大家感觉有守时间守秩序的必要,自然就能够定出公约,互相遵守了。

关于学生的操行,只好用儒家的旧学说,注重人格感化。当教师的,果然言可为坊,行可为表,利用学生的摹仿性,自然不知不觉,一切行为,就同教师一样了。

凡人作事,关于心理,心想做就做,心不想做就不做,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当先改变人的心理,心理改变了,生出来的效果,是很大的。例如有人出来提倡某种学说,始而少数人心理改变,少数人的行为就改变了,继而多数人心理改变,多数人的行为就改变了,到了多数人的行为改变,就成为一种风气了。这个道理,曾国藩的那篇《原才》,说得很明白,要想改良学生的操行,应该采用这个法子。

改变心理的方法,在不断地予以暗示。教师人格高尚,即是一种很好的暗示。耶稣的教理,本是很粗浅的,他的教能够推行得那么广,不是他的教理足以折服人,是他那种人格,足以感化人,他那种毅力,足以转移人。现在学校内对于学生的操行,不用耶稣传教的法子,去用商鞅行政的法子,并且是秦始皇箝制人民的法子,所以遇有可乘之隙,学生中有人出来振臂一呼,就应者四起了。全国学潮的根源,就在此处。

有人说:考试制只能考察学生的知识,不能考察学生的操行,施行此制未免把德育方面抛弃了。我说:考试制固然不能改正学生的操行,就是现在的学校那种办法,也不能改正学生的操行,要想学生有良好的操行,当格外想法,所以我才有上文的种种说法。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故事

    《精忠旗》、《清忠谱》、《窦娥冤》随着悲剧情节层层推进,最终以主人公的死亡达到高潮,往往在主人公的最终死亡之后又加上了申冤昭雪、仇人毁灭的结局。《娇红记》的结局是一个痛苦的“团圆”,男女主人公以死殉情,双双成仙之后,仍难以排遣人间万种愁怀:“两鸳鸯,双飞陇头,似啼鹃哀鸣树头。《长生殿》、《汉宫秋》、《桃花扇》悲剧性冲突的发生、发展与高潮都紧紧围绕着主人公爱情与事业的矛盾与冲撞,要江山还是要美人,这是一种两难选择。《桃花扇》的主人公李香君、侯方域历尽磨难再度相逢,却已不知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只能带着亡国之痛遁入空门。
  •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打破天荒: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与洋浦风波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邓小平提出在海南建特区;海南实行准经济特区政策;中央给予海南优惠政策;正式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海南走出汽车事件的阴影等。
  •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时给人以极大的享受和美感。作者笔下的世界天真未凿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散文集。书内选取了他的一些短小精致的散文作品,以故乡为线索串联起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他的故乡,他的幼时,时光渐行渐远,那时的万物愈灵愈美。
  • 表意的焦虑

    表意的焦虑

    从“文革”后的历史意识,到“先锋派”的形式主义实验,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从九十年代的“晚生代”到“时尚前卫”,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变化紧张而匆忙。本书既揭示出那些最具有活力的创新景观,也分析那些激进变革引发的矛盾和困境。作者以雄健的理论思辨,集历史宏观把握与艺术微观透视于一体,其阐释高屋建瓴而又生动精辟。在同类研究中,本书独树一帜,不愧为一次勇敢的探索和开拓。
  • 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

    本书是著名记者、作家、翻译家萧干的又一本回忆录。在本书中,萧乾先生详细地回忆了他的文学创作和心路历程,并阐释了他的文学创作观点,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他对世界与人生的意味深长的重新认识和深度思考,有很高的文学和数据价值。
热门推荐
  • 陆总裁的一眼万年

    陆总裁的一眼万年

    对你,是一眼万年。对你,是日久生情。你的霸道,你的宠爱,都是我生命中最亮的光。陆琛霆:你只要负责开心就好,其他的由我来。白陌璃:你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爱你,就是这么简单,只因为那一次的偶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界武巅

    凡界武巅

    年幼因凌峰突遭家难,几历生死,机缘巧合之下一步步走向武道巅峰,从此生死由我不由天
  • 渎灵

    渎灵

    为了给妹妹赚治病的钱,小海踏上了旅途,虽然前途未知,但他仍旧是坚定,自己一定会将妹妹的病治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说推荐合集

    小说推荐合集

    腹黑,宫斗,校园,玄幻,鬼畜,恐怖,惊悚,暗黑,宠文,穿越,重生,各种类型,各种吐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推不到的
  •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老北京的婚丧与喜庆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快穿女配反派boss轻撩

    快穿女配反派boss轻撩

    【1V1小甜文,男主始终同一人】苏夏一不小心,绑定了一个垃圾系统,从此走上了一条虐渣打脸,炮灰逆袭之路。系统:“宿主,遇到白莲花了肿么办?”苏夏:“我比她更白莲。”系统:“宿主,遇到绿茶婊了肿么办?”苏夏:“我比她更绿茶。”系统:“宿主,遇到心机婊了肿么办?”苏夏:“我比她更心机。”系统瑟瑟发抖:“宿主,遇到反派boss了怎么办?”苏夏包袱款款:“二狗子,还等什么,快跑!”反派boss将苏夏堵到了墙角:”宝贝,你还想逃到哪里去?”苏夏哭唧唧:“嘤嘤嘤~”系统心灾乐祸脸:“宿主,小黑屋了解一下。”作天作地小妖精X白切黑反派大佬
  • 血染江山故人离

    血染江山故人离

    一份承诺一份痴,一世情缘一世悲,一如初见一如念,一页念想一页情;一颦一笑一世醉,一杯一酒一世泪,一歌一舞一世守,一生一双一世缘;一枪一马为国征,一刀一剑为君舞,一琴一萧为心曲,一草一木为君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