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39200000015

第15章 最完备的纯纸币制度——元朝纸币(2)

在《至元宝钞通行条划》中规定:至元宝钞1贯当中统钞3贯;白银1两官价至元钞2贯,金每两20贯,不准民间私自买卖,赋税可纳中统钞,也可纳至元钞;至元宝钞分11等,自2贯至3文不等。在发行至元钞时,实行“新旧并行”,但实际上是政府想借机取代中统钞。至元二十五年(1288)一月,政府下令“毁中统钞版”。至元二十六年(1289)十月,元朝大臣平章政事桑哥这样说道:“初改至元钞,欲尽收中统钞,故令天下盐课以中统、至元钞相半输官。今中统钞尚为可急敛,宜令赋税并输至元钞,商贩有中统料钞。听易至元钞以行,然后中统钞可尽。”也就是从这年起,政府不再印制中统钞而改印至元钞。至元钞的流通,从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到顺帝至正十年(1330)更发至正交钞时,前后流通了60多年,期间是元朝纸币流通的最重要时期。

至元钞发行后,并没有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这与军费开支过大有关。元朝自开国之日起便东征西讨,大肆征伐。至元二十四年大举南征,仅两个月时间就支出军费30万锭。至元二十九年(1292)再南征爪哇国,支出军费363.8万锭。国库公帑,动辄巨万,岁收数额抵不上半年开支。至大元年(1308)十一月,政府各种支出每年递增,用至元钞对照中统钞发放官俸,一年支出3亿贯,就此一项,就超出了全年财政收入的1倍。朝廷每年因各种赏赐活动就造成了财政上的巨大亏空,至大元年(1308)二月,中书省报告:“‘陛下登极以来,锡赏诸王,恤军力,赈百姓,及殊恩泛赐,帑藏空竭,豫卖盐引。今和林、甘肃、大同、隆兴,两都军粮,诸所营缮,及一切供亿,合用钞八百二十余万锭。往者或遇匮急,奏支钞本。臣等固知钞法非轻,曷敢辄动,然计无所出。

今乞权支钞本七百一十余万锭,以周急用,不急之费姑后之。’帝曰:‘卿等言是。泛赐者不以何人,毋得蒙蔽奏请。’”从中可以看到,政府那年动用钞本700余万锭。而至大二年(1309)九月的尚书省报告是这样说的:“今国用需中统钞五百万锭,前者尝借支钞本至千六十万三千一百余锭。”这就是说九月国库借支钞本已达1000万锭以上,折合至元钞200万锭,折合白银100万锭,此时钞币的通货膨胀开始加剧。

国库中的钞本已快用尽,政府便对币制又进行改革,也就是用新钞代替旧钞。至大二年(1309)九月,朝廷颁布诏令,发行至大银钞。据《元史纪事本末》卷13记载:“九月,帝从乐实言,钞法大坏,乃改造至大银钞,凡十三等,每一两准至元钞五贯,白银一两,黄金一钱。随路立平准行用库,买卖金银,倒换‘昏’钞,或民间丝绵布帛赴库回易,依验时估给价。随处路、府、州、县设立常平仓,以权物货,丰年收籴粟麦米谷,值青黄不接之时,比附时估,减价出粜,以遏沸涌。金银私自买卖,及海船兴贩金、银、铜钱、丝绵、布帛下海者,并禁之。”该诏颁布仅十天,尚书省大臣便提出:“今国用需中统钞五百万锭,前者尝借支钞本至千六十万三千一百余锭,今乞罢中统钞,以至大银钞为母,至元钞为子,仍拨至元钞本百万锭,以给国用。”至大银钞以银为本,以“两”、“厘”为单位,政府禁止民间私自买卖金银,平准行用库缺乏足够的金银兑换银钞,故银钞发行不久,便于铜钱相权。纸币于金银相权,变为于铜钱相权,是元朝纸币制度一个根本性变革。至大以前几乎不用铜钱,现在要以铜钱与钞相权使用,国中不可能有足够的铜钱来充作钞本。

至大银钞流通了仅一年后,并未使钞法好转,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恶化了。至大四年(1311)正月,武宗死,其弟阿裕尔巴里巴特喇(爱育黎拔力八达)执政,立即罢尚书省,并诛杀“变乱旧章,流毒百姓”的丞相托可托等。三月,阿裕尔巴里巴特喇,即仁宗登基。四月,仁宗废除至大银钞,恢复中统钞和至元钞,下诏曰:“我世祖皇帝,参酎古今,立中统、至元钞法,天下流行,公私蒙利,五十年于兹矣。比者尚书省不究利病,辄意变更,既创至大银钞,又铸大元、至大铜钱。钞以倍数太多,轻重失宜,钱以鼓铸弗给,新旧恣用,曾未再期,其弊滋甚。爰咨廷议,允协舆言,皆愿变通,以复旧制。其罢资国院及各处泉货监提举司,买卖铜器,听民自便。应尚书省已发各处至大钞本及至大铜钱,截日封贮,民间行使者,赴行用库倒换。”

至大钞被废除后,财政亏空状况并没有扭转。至大四年,朝廷就日常开销用了600多万锭,土木工程、宫廷完聚这一项用了几百万锭,赏赐用了300多万锭,军费用了700多万锭,仅这几项开支就已用掉了2000多万锭,而国库此时只剩11万锭,够不上日常支出的200分之一。这种入不敷出的巨大财政赤字状况,一直延续着。政府除了不断加印纸钞外,便是改发新钞,变本加厉地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大量印制纸钞,导致备用金更加捉襟见肘,从而引起物价大幅度上涨,纸币贬值,恶行循环导致的最后便是“钞法大坏”。

仁宗延佑六年(1319),纸币发行量从延佑五年30万锭猛增至130万锭。延佑七年,政府除发行中统钞和至元钞外,还印造中统钞本230万贯,至元钞本3000万贯。此时钞本与纸币一样流通,钞本变成了纸币本金。至顺二年(1331),中书省大臣以盐赋十分之一折银所得2000余锭银“易官帑钞本,给宿卫士卒”,“上向所易钞本十万锭、银六百铤,助建寺之需”。

元顺帝即位(1333)后,关东地区颗粒无收,全国灾荒频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钞法”问题愈来愈严重。朝廷大臣黄溍、吴师道在江西乡试中提到了朝廷的用钱问题。黄溍说:“钱出于古而交会创于近代,然所谓交、会者,必以钱为之本,盖合券所以取钱,非以彼易此,使之舍实钱而守虚券也。方今钞法独行,而钱遂积于无用之地。立法之初,固有因有革,及其既久,亦宜有变通之道焉。”吴师道也说道:“钱币之法,所以权衡百物,贸迁有无,历代未有偏废者,国朝始行楮币,一再变法,币益轻而奸益众。往者兴用钱法,轻重适中,已而废不用。夫制法不善,非用钱之咎也,至今议者咸以为惜。”这是朝廷内外要求改革钞法的呼声。

至正十年(1330)十一月,元顺帝下诏:“朕闻帝王之治,因时制宜,损益之方,在乎通变。唯我世祖皇帝,建元之初,颁行中统交钞,以钱为文。虽鼓铸之规未遑,而钱币兼行之意已具。厥后印造至元宝钞,以一当五,名曰子母相权,而钱实未用。历岁滋久,钞法偏虚,物价腾涌,奸伪日萌,民用匮乏。爰询廷臣,博采舆论,佥谓拯救弊必合更张。其以中统交钞一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宝钞两贯,仍铸至元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用,以实钞法。至元宝钞,通行如故。子母相权,新旧相济,上副世祖重法之初意。”诏令全国进行币制改革,而改革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发行新钞,新钞仍命名为中统交钞,“一贯文省权铜钱一千文,准至元钞两贯”。二是铸造至元通宝铜钱,铜钱与历代铜钱并用。

至正十一年后,发行中统钞和至元钞与铜钱并行,由于纸币严重贬值,在交易中,人们往往拒用纸币。时人孔齐在《至正直记》卷1《楮币之患》描述江浙一带纸币败坏时说到:“至正壬辰,天下大乱,钞法颇艰。癸巳又艰涩,至于乙未,将绝于用。遂有观音钞、画钞、折腰钞、波钞、糜不烂之说。观音钞,描不成,画不就,如观音美貌也。画者,如画也。折腰者,折半用也。波者,俗言急走,谓不乐受既走去也。糜不烂,如碎絮筋渣也。丙申绝不用,交易惟用钱耳。”

至元交钞发行后不久,全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从至正十一年五月,在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农民起义军烽火遍至。

元朝政府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愈加庞大,政府财政雪上加霜。于是大量印制纸币便成为政府救急的一种手段。至正十二年、十三年两年间发行至正钞190万锭,至元钞10万锭,至正十五年又发行至正钞600万锭。“以诸郡军需供饷繁浩,命户印造明年钞本六百万锭给之。”“书省臣奏以陕西军旅事剧务殷,去京师道远,供费艰难,请就陕西印造宝钞为便。遂分户部宝钞库等官,置局印造。”政府依靠印钞来支付军费,使交钞的数量急遽增长,新钞在百姓心目中完全失去信用,到后来,“军储供给赏赐犒劳,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钞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昏软者不复行用”。此时民间各地交易都用铜钱,或直接用货物相易,百姓视交钞为“弊楮”。至正十五年浙西每升陈米2.3贯,折合中统钞23贯,即2.3万文;而在北方,“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既而所在郡县,皆以物货相贸易,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人视之若弊楮,而国用由是遂乏矣”。此时的米价如脱缰之马,疯狂暴涨,民间交易,纸币需要车载布负,于是人们又回到了用银、钱或实物来贸易买卖。元末流传这样的歌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叶子奇在《草木子》卷3《杂制篇》中记载道:“至正间,丞相脱脱当承平无事,入邪臣贾鲁之说,欲有所建立,以求名于后世,别立至正交钞,料既窳恶易败,难以倒换,遂涩滞不行。及兵乱,国用不足,多印钞以贾兵,钞贱物贵无所于授,其法遂废。”政府的滥发交钞加速了社会的动荡,促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钞法的失败也表明了元朝政府财政制度的崩溃,与元朝的灭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三节 实施纸币的管理措施

元朝是我国第一个以纸币为唯一流通货币的封建王朝,实施以纸本位货币制度,为此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纸币管理制度。

一、元朝政府鉴于宋、金两朝滥发纸币的恶果,对纸币发行采取了审慎态度,制订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纸币管理措施。政府以行政命令强制纸币流通,同时禁止使用蒙古旧钞,以旧换新;用中统钞兑换南宋纸币,其兑换比价是“会子五十贯,准中统钞一贯”。推行金银与纸币等同流通措施,并逐渐地在全国推广开来,为广大百姓所接受。政府设有纸币发行和管理机构,户部之下设有诸路宝钞提举司、宝钞总库、印造宝钞库、烧钞东西二库、行用六库等。前四处设有朝廷命官一员,下设提举或大使官员,负责行使之任;行用六库,设有提领一员为主要负责人。各路设有平准库和回易库。《元史·食货志》记载:中统五年(1264)设各路平准库主平物价,使相依准,不至低昂,仍给钞一万二千锭以为钞本。

凡钞之昏烂者,至元二年(1263),委官就交钞库以新钞倒换,除工墨三十文。三年减为二十文。二十二年,复增如故。

回易库负责收换昏烂旧钞,平准库专主调剂物价事宜。平准库的工作不仅负责平稳物价,还具有无限制买卖宝货之权。

《廿四史札记》记载:故有元一代专用钞。其所以能行用者,各路立平准行用库,贸易金银,平准钞法。每银一两入库,其价至元钞二贯,出库二贯五分;金一两,入库二十贯,出库二十贯五百文。是民之有金银者,可赴库换钞;有钞者,亦可赴库换金银也。又立回易库,凡钞之昏烂者,许旧库倒换新钞,增工墨费每贯三分。换存之昏钞则解部焚烧。隶行省者,行省委官监烧之。是钞之敝坏者,可赴库易新钞也。至元四年,世祖诏诸路民间包银听以钞输纳,惟丝料入本色,非产丝之地亦以钞输。中书省臣又奏流通钞法,凡赏赐亦多给币帛,课程亦多收钞,制曰可。是丁钱田赋皆可以钞纳也,此所以通行天下也。然钞虚而物实,虚者积轻,势所必然,故赵孟頫言,始造钞时,以钞为本,虚实相权。今二十余年,轻重相去已数十倍,故改中统为至元,二十年后,至元必复如中统矣。今就《元史》各传参核之,卢世荣以钞虚闭回易库,钞有出无入,民间昏钞遂不可行。其后监烧昏钞者欲取能名,率以应烧昏钞指为伪钞,使管库官吏诬服。由是回易库不敢以新钞易昏钞,而民间所存昏钞又不能纳赋税,易货物,于是遂成废纸矣。

政府放手民间金银买卖,体现政府实施宽松的金融政策,使市场贸易自由便利。政府实行严格的纸币发行制度,使纸币信誉度高,人们乐用宝钞,争相用金银兑换宝钞。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这样描述他在大汗国的所见所闻:这种纸币的制造,无论它的规格和认可手续,都和真正的纯金币或纯银币那样郑重可信。因为,有许多特别任命的官员,不仅在每一张纸币上具名,而且还要盖章。当他们全体依次办完这几道手续后,再由一个皇帝陛下任命的总官,把他所保管的御印,在银朱中一蘸,盖在纸币上。于是,印的形态,因银朱而留在纸上,永不褪色。纸币经过这样处理后,取得了通用货币的充分权威和信用。凡伪造纸币的行为,被看成是弥天大罪,要受到严厉的惩办。

这种纸币大量制造后,便流通于大汗所属领域的各个地方。没有人敢冒生命的危险,拒绝支付使用。

同类推荐
  • 落草为婿

    落草为婿

    陈一道身为当代三好新青年,不明所以的就穿越了。年纪轻轻的还成了山匪头子,这和陈一道所接受的教育完全相悖呀。所以先要改变身份,再带小弟们发家致富。正要大展宏图时,却传来不好的消息,之前抢回山里的小姑娘居然是京城某大人物的千金小姐。这是灭顶之灾,还是通往成功的契机?
  • 爆炒盛唐

    爆炒盛唐

    沈燃完全没想到,自己一介小小庖厨竟也一步步到走到如今的位极人臣之地。他更没弄明白,自己是如何从一众穿越者中脱颖而出的。唯一清楚明白的是,堂堂玄宗李隆基在他面前也要抱着膀子叹上一句:朕究竟该为卿奈何。而他竟然冷眼答曰:老子本来只想养家糊口的。初唐之末,盛唐之初,穿越者大军惨遭屠戮。沈燃空有一副二十一世纪的灵魂,却使不出任何神迹。无妨无妨,搞不了高科技还能搞低科技,背不了古诗词也不耽误印诗集,当不了预言家干脆随机应变吧!只要保住了自己脑袋,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至于后来卷入权位之争仍能游刃有余,收拢人才时竟然一帆风顺,甚至一不小心就干成一代巨贾。他究竟是靠位面之子的逆天运气,还是靠智商碾压的实力制霸,恐怕要慢慢从头讲起了。
  • 疯狂考古直播间

    疯狂考古直播间

    新建了一个群:542888123,砍刀营大家好,我是主播曹飞,欢迎来到疯狂考古直播间。在这里,我将带领大家探秘那些有意思的古代课题,吕布什么样?曹操长什么样?关羽和秦琼谁更厉害?杨玉环到底有没有狐臭?李白是怎么死的?武大郎到底是不是日本人的祖宗……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这里得到解答。……观众:加油,飞哥!我们就喜欢看你这样一本正经的吹牛逼……
  • 王的女人们

    王的女人们

    网红畅销书《王的女人们》,煌煌巨著,洋洋大观。第一卷《乱世英雄乱世情》,简直就是一部秦亡汉兴史,王的女人,吕雉、虞姬、玉儿、戚姬、薄姬等,乱世红颜,鬼神俱惊,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第二卷《江山多娇》,明亡清兴,刀光剑影,大玉儿,陈圆圆……
  • 怒海扬帆1609

    怒海扬帆1609

    初来乍到,请大家给予公羊支持鼓励!之前《纵横大航海》在起点书坊成绩一般,这次换个马甲过来继续书写航海文。喜欢大航海的可以互相交流!聊天打屁群331544737!
热门推荐
  • 蓝色偏执

    蓝色偏执

    沐枳从来不觉得自己会遇上穿越这事。“不,我不相信!”【宿主你好,系统检测到您的孤独值达到百分之七十,已自动为您匹配治愈的小世界。】沐枳痛苦抱头,“你这是致郁小世界吧!?”快穿&双洁&强强&呆呆沐枳
  • 最最亲爱的王俊凯啊

    最最亲爱的王俊凯啊

    遥远的童话里,那少女眉目如画无论有多苦难,即使受了伤害最后还是会有英俊的王子骑着白马来其实每个女孩都有一双水晶鞋影射着水晶下的寂寞和易碎的爱情筹码但是只要学会坚强有阳光的地方便有希望
  • 冷面总裁笨蛋妻

    冷面总裁笨蛋妻

    钱朵朵,十六岁的中学生,姿色平平,成绩差强人意。芊惠,二十二岁,天之娇女,绝色的容颜,魔鬼般的身材,傲人的学历,家族企业的唯一继承人。这两个原本八杆子也扯不上关系的人,因为一个非常荒诞的意外,钱朵朵身死,灵魂却出窍了。当钱朵朵清醒过来,她已然成了芊惠!等等,她才十六岁,怎么莫名奇妙的成了别人的老婆?而且她的老公还是整日一副冷冰冰,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这些都不是重点,最要命的是,钱朵朵一直暗恋的那个男生,怎么变成她的小叔子了?而她竟然成了他的大嫂?!
  • 史上无记录

    史上无记录

    异世求生是什么体验?是走在路上被打晕再被人贩子拐卖?是被人利用差点丢了性命?是救了人还被对方从楼上丢下来?是没日没夜的学武还被人秒杀?...史皮寳每种都体验了一把。百兰枼说:“我虽然已经半死不活,但是杀死你也是易如反掌。”末之遥说:“你好像不太知道阶下囚是什么意思?”东蛰说:“还好你离开了,做了件不错的事。”胥悦说:“我不是请你来当个客人。”元冰说:“既然来了,就好好想想怎么活着。”东方瑞说:“弱者是不值得同情。”傅青书说:“看着一个人不仅脏了眼还脏了心。”...这个世界已经动荡,而她手握大棒,被一双手推到了世界的顶端。昏暗的书房内,一阵趿拉趿拉的脚步声传来,史皮寳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出现的幻听..一道影子落在她脚跟前,她抬头看过去,夜明珠的亮光本就很弱更是背着光,她只看到一个高大的轮廓..这道影子就站在那儿,没再迈出脚步..过了一会儿,史皮寳的内心慢慢的开始凉了起来..史皮寳张嘴准备大叫!这个身影却直直的向她的方向倒下去。“碰。”身影的主人与地板撞出了巨大的声音。史皮寳小心的爬了过去,发现他嘴角勾着笑容,睡得如婴儿般安稳.
  • 小蝴蝶迷

    小蝴蝶迷

    根据清道光年间民间传说改编,结合庄生梦蝶典故。暖心治愈系列。
  • 灵界神域之灵界之旅

    灵界神域之灵界之旅

    四人行,必有我师焉,只不过途中还遇到很多奇葩人物,哈哈~师父灵师长有令!去灵界找灵道长修炼!
  • 踏碎洪荒界

    踏碎洪荒界

    千年后的今天,天地灵气悄然复苏~武道天赋觉醒!一个注定平平无奇的少年,在被系统上身后,拥有了别样人生……
  • 魔鬼手札

    魔鬼手札

    凌厉地斗气承载着骑士信仰、神秘且叵测的魔法给大陆带来希望、神殿的圣光笼罩着无数生灵,一个腹黑且不要脸的落寞贵族少年,在选择成为魔鬼地道路上披荆斩棘……“你们……终将为帝国的繁荣洒尽最后一滴鲜血!为了帝国!为了家园!”伟大的帝国西北行省统帅,罗恩·布鲁克林给一众散兵游勇如是洗脑。
  • 故乡水

    故乡水

    《故乡水》,是“无法寻找到故园”的游子李文俊老先生年届九十高龄遴选出的一本特别的散文集——创作散文加翻译散文。 创作散文部分,涵盖回忆童年在上海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的工作和学习,与译界同仁如钱钟书夫妇、萧乾等人的真挚友情,也有旧时光里淘书、玩古董、出国奇遇等生活记趣。所选篇目文采斐然,语言朴实无华又生动活泼,有情趣有史料,正如作者所希望的,“花些力气,把数年前的种种琐事一一变为可以稍久保存的铅字”,从某种程度上真实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生活侧面。 翻译散文部分,读者可以静心聆听女作家威拉·凯瑟那场神秘而美丽动人的“邂逅”,或者跟随法利·莫瓦特前去领略诗一般“雪”的王国,更可翻开《密西西比》,走进文学大师福克纳隐秘的个性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