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600000014

第14章 创造人文奇迹的螺江陈氏家族(2)

对于教育,陈宝琛始终认为是一项神圣的工作,常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许。经过陈宝琛不辞辛劳的努力终使桑梓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因此,世谓之为八闽教育先驱,诚当之无愧矣。

在陈宝琛重教兴学之时,我们还不能忘记他的另一业绩。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还受任福建铁路总办,并到南洋向华侨筹募一百七十余万元造路款,主持并建成了福建省第一段铁路——漳厦铁路。其后,为便利交通,造福梓里,他又倡修螺洲到福州的公路,因此深受乡人赞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时任江苏巡抚、为陈宝琛同榜进士和挚友的陈伯平,因其政声卓著,深明“大臣以人事君”的大义,认为“如无贤俊,则难济时艰”,于是便专折向朝廷荐举陈宝琛,说:“降调内阁学士陈宝琛从前侍到讲帷,早邀知遇,尔来时事力棘,尤为物望所归。闽省学务、路政赖其主持,虽海外侨人亦莫不翕眼。今年甫六十,精力强壮如初,可胜艰巨之任……亙以道义相砥,而确信其生平……询是表率群伦,为时桢干,倘荷擢用,必有可观。”同时,张之洞也上折力挺陈宝琛。慈禧虽然专横跋扈,但尚知擢用人才。陈宝琛由午门一案,她早已默识在心,知他确是实心任事,知无不言的至诚君子,故经陈、张如此荐陈,遂即准奏召陈宝琛入京复职。这就结束了陈宝琛二十五年谪居生活。而这时期,笔者视之为陈宝琛人生的中部曲。

陈宝琛复出适始越花甲之年。1909年2月,他奉召入京返朝,官复内阁学士,并兼任总理礼部学馆事务,为宣统皇帝汉文师傅、毓庆宫授读,荣授太傅职衔,赐紫禁城骑马,嗣后又赏戴花翎和文官头品顶戴,从而成为清朝的一代帝师。

从溥仪“典学之年”起,陈宝琛给溥仪授课十余载(包括民国后的一段岁月),常与溥仪以及傅杰接近,感情颇为深厚,也深为他们尊敬。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从而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自然,这给溥仪等爱新觉罗皇族带来巨大的打击,但溥仪仍获许留在皇宫生活。此间,陈宝琛曾劝他们赴英深造,以期将来还能成为有用人物。对此,溥仪亦颇动心。后来因为冯玉祥逼宫以及受孙殿英盗陵事件的刺激,引起溥仪的愤怒与怨恨,再加上郑孝胥、罗振玉等的不断诱惑,遂对其师傅陈宝琛之持重稳健产生了反感,以至于认为其过于迂腐,便渐行疏远。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突然大规模武装侵略中国东北,这立即激起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短短的四个多月里侵吞中国东北全境后,日本又将阴谋的魔爪伸向满心妄想复辟清帝制的溥仪。日本人遂暗同罗振玉、郑孝胥磋商,拟让溥仪来东北当所谓“新政府”执政,陈宝琛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他认为在日本人支持下来进行复辟,一定贻害国家民族,成为千古罪人,于是便规劝罗振玉、郑孝胥悬崖勒马,不要出卖溥仪。可他们非但置之不理,而且权欲薰心,一意孤行,于1932年9月在吉林长春举行伪满州国开国典礼,溥仪便被推上“康德皇帝”的傀儡帝位。汉奸郑孝胥成为伪国务总理,罗振玉当上伪监察院院长,从而使东北两百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沦为日本帝国的殖民地,陷数千万东北同胞为亡国奴。为此,陈宝琛悲愤至极,1993年11月8日曾再赴长春力谏溥仪,而日本人曾借机想挽留他,并提出仍给予“太傅”之名,然遭陈之拒绝。陈宝琛对溥仪说:“你左右的人,一个好的也没有!”同时,他借给一家报社求字时,写下“旁观者清”以明心志。当然,此行他仍然拒绝伪满任职安排而“乞得自由身”。他在《车发长春赋别送行诸君子》一诗“渡海瞻天亘七旬,衰癃乞得自由身。永怀旰食勤求莫,习见谦光笃善邻。有忍故能当大任(后改为“有欲岂能无共主”),不和敢说是忠臣。临分哽咽还延跂,周汉中兴匪异人”中,既表达了劝谏失望的无限感慨,也包含了对郑孝胥之流的嘲讽。虽然这次出关又无果而归,但这更彰显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陈宝琛性情耿直,居官清廉,其言论风采、道德文章,均为世人所称颂。其所作诗文,不仅清新俊逸,典雅雄丽,而且不失其温柔敦厚。其领袖诗坛数十年,声名远播。有人称其诗为“体虽出于临川,实则兼有杜、韩、苏、黄之胜”,并非是过誉之评。

此外,陈宝琛还工于书法,既师承王、柳,又韵继庭坚,独显瘦劲雄健,端直雅观,世誉称之为“弢体”。同时他亦喜画松和收藏古玩与书画。其个人藏书达十余万册,为当时八闽之冠。后来,大多藏书分别赠送给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和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还特为他所捐赠的31230册藏书建了“陈宝琛书室”。

民国十年(1922年)陈宝琛修成《德宗本纪》,并著有《奏稿》和《沧趣楼诗文集》。1933年3月5日,晚清的一代名臣、末代帝师陈宝琛终于在抑郁忧伤中殁于北京,享年88岁。陈宝琛去世后,溥仪特谥之“文忠”并晋赠“太师”。

陈宝琛身为帝师曾有过显赫岁月,但清亡之后的溥仪妄图复辟而叛国。他又为之深感伤悲,虽无力回天,然高风亮节,大义凛然,名垂中华。这也是他人生上中下三部曲中最为闪光的篇章。

三朝元老忠职守 执法如山扬美名

刑部尚书陈若霖

提起陈若霖这个名字,福州地区老一辈的人几乎都知道,他官居刑部尚书,是清朝时的一位大清官。因为那时不少福州民众,甚至同属福州方言区的闽侯、福清、长乐、连江、永泰、闽清、平潭、罗源、古田、屏南各县(以前称之为“福州十邑”)的众多老百姓都曾看过闽剧《陈若霖斩皇子》这出戏,所以,对陈若霖这位清朝大臣都不感到陌生。其实,“斩皇子”倒不是真有其事。这只是由于陈若霖为官清正,廉洁爱民,不畏权势,能秉公执法,深受人民的崇敬和爱戴。这也充分反映了老百姓对权势者(仗势欺人者)嫉恶如仇的心声。于是剧作者陈明锵(也是螺江陈氏族裔)便据此演绎编撰出这个故事。

陈若霖(1759—1832),字宗觐,号望坡,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农历四月二十九日出生于螺洲店前村。

陈若霖少年时曾屡困童子试;直至27岁时,他才考上乾隆丙午科第一名举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终登榜丁未科进士,并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文渊阁校勘《四库全书》,旋任刑部奉天司主事。

33岁时,陈若霖为母丁忧返乡;翌年曾主讲于漳州丹霞书院;嘉庆三年(1798年)补授刑部山西司主事;次年升四川司员外郎,迁郎中,曾奉派总办秋审,充律例馆纂修,并赴各省复查案件:嘉庆八年山东王连等因奸谋杀二命案;嘉庆九年直隶束鹿县王洪中被人殴打,上告败诉,愤而自缢身亡案;嘉庆十一年杨四夫妇用迷药拐卖小孩,并取脑当药售卖的诈骗钱财案等案,均由陈若霖查出实情,申理冤屈并明正典刑。由此,他名声大震,朝廷数次下旨嘉奖,并给予纪录与提级。

嘉庆十三年(1908年),陈若霖外放四川盐茶道,不久又擢升为山东按察使。此后数年,他又历任广东、湖北、四川等省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由于他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明察秋毫,认真清理积案,令刁吏奸人深感畏惧,使徇私舞弊之风不得不有所收敛。

又逾七年,即嘉庆二十年(1815年)陈若霖因政绩卓著,遂擢任云南巡抚。他十分重视搞好当地民族关系,安抚土司、督办矿务、审核秋审案等,事必躬亲,认真负责。例如:越南水尾州州目黄金珠因私仇勾结云南薛奉章等人,残杀副州目李从政,并劫掠其家。开化府河口汛弁赵秉忠受贿,纵任越人黄金珠等逃入云南。越南政府因追捕不到,遂行文同云南地方政府联系。而云南官吏认为,这是越南州目之间互相残杀案件,置之不理。对此,陈若霖一到任,便认真翻阅旧案牒,发现不少类似上述案件存在严重问题,觉得既有云南弁民和越人一起为非作歹,则必须严办,以明法度。于是,他会同总督先撤下开化府河口汛弁赵秉忠,再严令缉拿薛奉章等诸逃犯归案,并解赴边界正法。同时他下令整肃边防,严禁随意出入边境。陈若霖雷厉风行,除奸惩恶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交口称赞。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二十五年,陈若霖先后任广东、河南、浙江等省巡抚兼河南提督。在广东巡抚任上,他曾兼署两省总督,主持重修了《广东(州)通志》。在任职浙江巡抚时,他组织民力修筑山阴、上虞、萧山等地的塘堤水利工程。每逢水旱灾害,他都及时派员调查实情,组织赈济,并奏请朝廷给予缓征或减免钱粮。由此可以看出,陈若霖是十分关心百姓疾苦的。

道光元年(1821年),陈若霖升任湖广总督。当地胥吏敲诈勒索苗民,陈若霖认真肃清宿弊,在湖南凤凰厅等地,为屯户清厘归还,同时奏请朝廷减苗租,苗民极表感谢。翌年,他又迁调四川总督(明、清两代,总督都是具有节制地方文武官员权力的高官)。

道光四年(1824年)春,陈若霖改授工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不久,他便调任刑部尚书,并且任职达九年之久。在此任内,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为朝野所敬畏和称颂。道光七年八月,他奉命勘察湖北京山王家营溃口后,便奏请先造拦水坝,再治溃口南湖李湾沙块,使下流宣畅,然后添筑溃口各坝护堤,工省而事集中,可期不坏。这足见其办事十分注意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而非敷衍塞责的严谨工作态度。

不期,陈若霖于光绪十一年(1831年),因辛劳过度,突患虚寒、痰喘兼足疾之病不得不奏请休假养病。可假满,病却未见愈。

翌年正月,朝廷准其奏辞职还乡。四月初二陈若霖遂由潞河登舟南下。舟抵天津时其病势益重,十五日逝于途中,享年74岁。其灵柩运归故土,葬于福州南郊北园山头岭。过去陵园前立有石人、石马,后均毁失,其墓地也多有损破。这样一位历史人物的墓地,笔者以为应视为一处历史文化遗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予以关注,并争取加以适当修复。

陈若霖仕宦四十年,不忘乡梓。他除了支持螺江家族宗祠的修建外,也主持修订族谱,并对重修螺洲孔庙、螺洲天后宫以及育婴、恤厘、赈灾等,均不吝鼎力资助,充分表明了他对故里的热爱和对乡亲的关怀之情。

陈若霖勤政爱民,清明廉洁,因此受到清朝乾隆、嘉庆和道光三代皇帝赏识和器重。在陈若霖七十寿辰时,道光帝还特赐五个“福”字,以表贺寿。这五“福”现悬挂在螺洲陈氏宗祠祠厅前梁前方。为旌表刑部尚书陈若霖的功绩,清帝还特旨在其家乡螺洲乡道中修建“尚书里”牌坊以为纪念。牌坊为石构,四柱三门,双层歇山顶。中门底枋石梁上刻有双龙戏珠,坊额上刻有“尚书里”三个大字,上悬圣旨牌。中门坊柱上刻有石联:“典司宗石,允惟折狱之良;属守王章,克佐好生之德”。牌坊甚是雄伟庄严。作为每一位螺江陈氏族人,无不以此为荣!牌坊在“文革”中被拆,仅存部分构件。作者殷切期盼政府有关部门能尽快帮助修复。

抗洪赈灾救百姓 虽为高官民为先

礼部侍郎陈霞蔚

陈霞蔚(1753—1810),字孝敏,号质斋,螺洲店前村人,清乾隆甲子科举人,甲会魁,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进士,任吏部主事,升文选司正郎。

嘉庆元年(1796年),陈霞蔚受命总理七省漕务户部坐粮厅;嘉庆三年特授内阁侍读学士,升太常少卿,继又奉命督学,迁通政司副使;嘉庆四年擢通政司通政使;翌年正月奉命祭告河渎及历代陵寝。嘉庆六年直隶水灾,他负责查办南路七州县。他星夜出京,而芦沟桥一带平地已成巨川。他不避艰险,乘船至急流中指挥抢险。水退后,他由涿州(今河北涿县)沿河视察灾情,经固安、永清、霸州,组织守吏捐资煮粥救济,以疏民困。对偏僻的地方,他还让人把银米送到灾民的家里去。当年,他即奏请截留漕米六十石、南路厅拨银十一万两,以备赈需,大得民心。皇帝特赐五言六韵御制诗,以为奖励。

不久,陈霞蔚又受命视察保定、文安等县的灾情。见文安地势低,积水成洼,村落分散,便调“邻封左贰”帮同散放,又不时按村抽查,以防克扣、浮冒诸弊,使南路七州“帑无虚糜,民沾实惠”。其事录入《钦定辛酉工赈纪事》。同年中秋,他督学山西,“裁抑奔竞,禁绝馈遗”,严肃处理平阳县夹带、解州冒名、大同县换卷、汾州撞骗等舞弊案,山西学风为之一新。

乾隆七年(1802年),陈霞蔚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九年擢兵部右侍郎;不久兼署吏部右侍郎;是年冬,因兵部属员补缺事,引例互岐,遂与诸侍郎受吏议,降太常寺少卿;不久又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稽查中书科事务;乾隆十五年奉命祭告西岳江渎,适母丧而奔归苏州而病逝,终年58岁。

建言算术入乡试 河南学政开新风

河南学政陈琇莹

陈琇莹(约1854—1893),字芸敏,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先升河南道监察御史,继擢兵科给事中。

同类推荐
  • 斗秦

    斗秦

    新书《风流巫医》已经上传,绝对精彩!下面有直通车,希望大家支持。
  • 幻想三国之小胖快跑

    幻想三国之小胖快跑

    秦越是个两百斤的胖。央视八套,古装电视剧《三国》最近开播了。两者本来毫无关系。可是宅男小胖每一集都要被迫穿越到电视剧中。直到电视剧播放结束。于是,全国人民都把这部戏当穿越古装喜剧看了,收视率爆表。秦越也从宅男变成了全民皆知的大明星,搞笑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三国孔邑传

    三国孔邑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这曲《临江仙》道尽了对逝去英雄的凭吊和对沧桑历史的感触,千载之下读来,仍是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平静,仿佛回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
  • 靖康十七年

    靖康十七年

    靖康耻,犹未雪!穿越成为史上最悲惨的皇帝,国破就在眼前,赵桓该奋起抵抗,还是……这是一个拯救大宋,并对外扩张,建立世界第一强国的故事。
  • 梦移天下之郑氏明王

    梦移天下之郑氏明王

    文中把亲情、友情、爱情,理想,信仰抽象概括为联系,即对某种事物已经产生情感。认为人可以六亲不认,情感淡漠,没有信仰,理想,却必须要拥有联系,因为联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见证与被见证自我的存在。文中以此为基重新阐述了亲情,友情,爱情,辅之人无善恶,认为人的善是一种情感,恶只是一种处事态度。情感又可以被哲学塑造,哲学对人的作用。又把情感和观念挂钩,认为两者是一种思维世界的规则,作用就和现实世界的法律风俗,伦理教条等规则一样,只是为了规框自身。是以又对现实社会的规则作出自己的阐述,认为文明的不同就是内部规则的不同,规则影响着个人的观念,也被个人的思想所影响。
热门推荐
  • 华娱从捧红大田甜开始

    华娱从捧红大田甜开始

    孔方,一名朝九晚五新世纪的园丁;035,未来黑科技产品,大田甜脑残粉;这是一篇主角孔方被未来黑科技产品035威胁,走上捧红大田甜的悲摧道路的故事。ps:华娱单女主文
  • 莫名的我就喜欢你

    莫名的我就喜欢你

    等待的是前一份情,还是新的独宠,她最终会选择谁,而女主角喜欢的他最终会承认他的感情吗
  • 万万没想到:你不能错过的法律常识

    万万没想到:你不能错过的法律常识

    基本上涉及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主题之下,都设【事件回顾】【法律分析】【知识延伸】【法条链接】,从故事引申出法律知识,并不断延伸,从点到面,提供“一站式”阅读体验。
  • 向希行

    向希行

    女主一路成长男主一路相随糖多多请品尝现代修仙玄幻
  • 生前身后

    生前身后

    讲述一个帝国的兴起。一对总角之交,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或为自己的抱负,或为自己的家族,一步步地慢慢前行。其间有得意,也有失落,狂笑过,也低头过。从一个生涩的少年,逐渐地成长。写中国古代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写出很新奇东西的题材,几千年乱世与治世的交替,史书比任何一个小说作者都更有想象力,琵琶想写做的便只是努力地塑造着他们的形象,性格,以及从稚嫩到成熟,有最初的坚守到慢慢忘记一切曾经坚持的东西。也希望大家会喜欢
  • 把我的十七年都给你

    把我的十七年都给你

    混乱的时代,两个少年奇迹般的相遇,改变了彼此的一生……
  • 西游打卡系统

    西游打卡系统

    一觉醒来穿越成了唐僧???还自带一个打卡系统可以打卡领东西?还好还没有接受九环锡杖和锦澜袈裟!!还有操作的机会,要是去了西天说是极乐,但其实就是每天看着一群男人自娱自乐,连牌都没得打。……什么你说我是金蝉子转世?有取经义务?放屁老子都死了九回了!!……什么?你说大乘佛法教化众生救万民于水火?你就不要骗人了!万民疾苦是因为生产力不够发达,你一个佛法有屁用。……反正西天是不可能去西天的,只能斩妖除魔,帮助帮助些需要帮助的人,每天打打卡混混日子这样子。……【诸天打卡系统可以获得各种东西,包括科技,动漫游戏里的能力,综合一天的经历为依据决定打卡评价和收获】
  • 他来时风止

    他来时风止

    苏行止热爱世间万物,万物是江晚星,她是例外,更是偏爱。这世间欠她的一切温柔他来还。绕过江山错落,才发现她是人间星火。江晚星抬头看天,满天星河都知道她不快乐。人间本不美好,但好在,他来了。人间不值得,但苏行止值得。她原本以为他是药,后来发现他不是,他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老人家常说,多晒晒太阳病就会好了。
  • 如果可以不想再爱你

    如果可以不想再爱你

    (给你两年考虑的时间,我只喜欢你两年,两年过后你要是还是一样的答案的话——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永远消失。)每次午夜梦回想到这句话时都觉的是一个笑话。这种没有回应没有未的爱情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以前总是每次要自己要放弃的时候总是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就好,结束一拖就是十年,要不是那天,那么的意外,我们怎么会在遇见。
  • 为我医相思

    为我医相思

    如果在周小蝶那个年代,也有“年度人物”这种评选,她一定能连续三年摘取“最悲惨女性”的桂冠。她只不过是好心救了一个江湖人士,就这么误入江湖,被盛怒的师父赶出家门;她那个生来就和她有仇的哥哥,竟然在最后关头为妹妹承担了七十七鞭惩罚——遗憾的是,在挨到第六十八鞭时挂了……她一个弱女子,女扮男装当医生,艰难地经营一家药店,连续三年没有一个疑难杂症上门——但最惨的还是——老哥竟然没死!一露面就抢了她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