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94400000009

第9章 阮元与天一阁

自明嘉靖年间建阁至1949年的近400年间,获准登上天一阁的官僚、学者仅数十人,著名学者阮元便是其中之一。阮元于清乾嘉年间任职浙江达十余年,多次登上天一阁,并为之编目、重摹天一阁宋拓《石鼓文》,分析天一阁藏书久而不散的原因,推广天一阁藏书管理经验,成为登阁人中贡献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

一、登阁时间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又号揅经老人、雷塘庵主等,江苏扬州人,占籍仪征。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中进士,历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多次出任地方督抚、学政,充兵部、礼部、户部侍郎,拜体仁阁大学士。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阮元始终坚持学术研究,于宦迹所到之处,提倡经学,奖掖人才,整理典籍,刊刻图书,而且勤奋不懈地钻研学问,撰写了大量的著作,在经学、史学、金石、书画乃至天文历算方面,都有相当造诣。史称“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焉”。

阮元在浙江历官10余年,其中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至嘉庆三年(1798)九月任浙江学政,嘉庆四年(1799)十月至嘉庆十年(1805)十月和嘉庆十二年(1807)二月至嘉庆十四年(1809)八月两任浙江巡抚,为浙江的文化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这十余年中,阮元因公务至天一阁所在城市宁波达十余次。作为一名学者型的长官,对于因“乾隆间,韵建七阁,参用其式且多。写其书入四库,赐以《图书集成》,迹至显荣”的天一阁,当然心存仰慕之心。他在嘉庆十三年(1808)写的《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中云:“余督学至今,数至阁中翻所藏书。”根据记载,时间明确的有三次(实际当超过此数):第一次为他督学浙江的次年,即嘉庆元年(1796),他首次出试宁波,即“登天一阁观书”。第二次为嘉庆二年(1796),当他第二次出使宁波时,“再登天一阁,命范氏子弟编录《天一阁书目》”。第三次为嘉庆八九年间(1803~1804),“惜范氏书目未编,命范氏后人登阁分橱编之”。考嘉庆八九年间,阮元临甬的时间为嘉庆八年十一月初八,离甬回省(杭州)的时间为十一月二十三日,登阁当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时已岁末,阮元后来回忆说在嘉庆八九年间,当属情理之中。“惜范氏书目未编”,则当指未按他的要求编目,故复令再编。

二、登阁成果

阮元登天一阁的最大成果是督促范氏后人编录《天一阁书目》和摹刻天一阁藏北宋拓本《石鼓文》。

公私藏书达到一定数量后,就需要编制藏书目录。藏书目录的基本作用是能够反映某处有哪些藏书,以便检索利用。藏书目录是对藏书加以整理的结果。天一阁自建阁以来至阮元令范氏后人编目录,根据记载已知的书目有范钦手定的《四明范氏书目》,黄宗羲抄录的《天一阁书目》、范左恒重定的《天一阁书目》。这些目录当时均已“不得见矣”。

阮元于嘉庆二年第二次登天一阁,当时可以说无藏书目录,他感叹钱大昕于乾隆年间应邀修《鄞县志》时曾替天一阁编金石目录而未编书目,遂“命范氏子弟编录天一阁书目”。嘉庆七年(1802)编就的《四明天一阁藏书录》就是阮元此次登阁的产物。但嘉庆七年书目“不标撰述者姓氏,不标书卷第,而止标几册几册”,“钦赐《古今图书集成》不与焉。此目不载版本,固无从推测书之佳劣”,“是其草率,有足异者”,因此无以反映天一阁藏书的情况。阮元于嘉庆八年登阁时,“阅其书目”,则“庞杂无序”,于是再次督促范氏后人编目,并亲自起草有关条例。他在序中写道:“余于嘉庆八九年间,命范氏后人,登阁分橱,写编之,成目录十一卷。”书目编成后并未立刻付印,至嘉庆十三年(1808),阮元以督学复来宁波,与宁绍台道陈延杰谈及此事,由陈延杰嘱宁波府学教授汪本校刻,史称“阮目”。

阮目共十二卷(书目十卷,补遗一卷,范氏著作一卷),卷首有阮元《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并附刻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乾隆圣谕,御赐《古今图书集成》目录及《进呈书目》。体例仿《四库全书总目》,分经、史、子、集四部,著撰书人名氏、卷数、写刻版本、序跋、印章较为详细,“是天一阁藏书目录中编辑较早,流传较广,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一部书目”,较能全面反映乾隆年间天一阁进呈图书以后的收藏情况,对于天一阁后来的编目有较大影响。

阮元登阁所干的第二件事便是摩刻天一阁藏北宋拓本《石鼓文》。石鼓出土时间现在未可确知,据《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天兴县”条下记载:“石鼓文在县南十里许,……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勖记其事。”可见它在唐代初年已经出土。中唐时期著名文人韦应物、韩愈分别作《石鼓歌》以宣传,使它名声大振。唐贞元年间,郑余庆将石鼓移至凤翔夫子庙中。五代时战乱频繁,散佚民间。北宋时司马池设法收回九件,重置凤翔府中。皇祐四年,向传师访归一件,方配齐。大观年间移入汴梁,先入国子辟雍,再入保和殿。金人破国,移至燕京。此后除抗战时运往西南外,一直藏于北京,现存故宫博物院。

《石鼓文》自出土后即有传拓。由于历代捶拓,兼以风化,今日石鼓文字已残泐严重,第八鼓已无文字可寻。据统计,现10鼓仅存272字(原共有700余字)。所以欲了解石鼓文原貌,必须依靠较早的拓本。至清代乾嘉年间,唐拓已不存,原最完善的明代安国所藏宋拓本三种因售于日人而下落不明。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成为最佳传本,被金石学家“视为瑰奇之物”。著名学者钱大昕曾过目,并有“四明范氏藏本得字四百有三,又有向传师跋”的记载。全祖望《宋拓石鼓文跋》以为“天一阁石鼓文,乃北宋本,吴兴沈仲说家物,而彭城钱逵,以薛氏释音附之者也。钱氏篆文甚工,后归赵子昂松雪斋。明中叶归鄞丰氏,继归范氏。苍然六百年,未入燕京时拓本也”。阮元也盛加赞赏:“天下乐石,以周石鼓文为最古。石鼓拓本,以浙东天一阁所藏北宋拓本为最古。”冯桂芬题范氏天一阁石鼓文则曰:“诸家石鼓文,杨升庵不足论;自余各本,以天一阁为最。”

天一阁藏宋拓《石鼓文》重模上石,首推海盐张燕昌。据钱大昕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为《天一阁碑目》所作的序中写道:“今年予复至鄞,适海盐张芑堂以摹石鼓文寓范氏,而侍郎八世孙苇舟(亦懋敏)耽嗜书法,三人者晨夕过从。”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摹勒石于海盐。但阮元认为:“海盐张氏燕昌曾双钩刻石,尚未精善。”于是在他第二次登阁时,即“嘉庆二年夏,细审天一阁本”,并重模上石,嵌置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嘉庆十一年阮元因丁父忧闲居扬州,受扬州太守伊秉绶之嘱,又重刻天一阁宋拓石鼓文十石,置扬州府学。伊秉绶《扬州府学重刻石鼓文跋》记其事:“岐阳石鼓文,惟宁波天一阁所藏北宋拓较今本完好之字多,阮中丞芸台先生视学浙江时曾刻置杭州府学,今重摹十石,置之扬州府学。大儒好古,嘉惠艺林,洵盛事也”。阮摹拓本也广为流传。后天一阁藏北宋拓本不知所终,张燕昌所摹之石毁于道光二年(1822)的火药局爆炸事故中,杭州府学、扬州府学竟成遗迹,石也不存。所幸阮元上石后的拓本尚存,今天一阁即有,欲知宋拓情况,只好有求于它了。这也是阮元对天一阁的一大贡献,对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

三、分析天一阁“能久”的原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大多数不传而散,而天一阁至清初黄宗羲登阁时,“从嘉庆至今,盖已百五十年矣”,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始探究它“藏书久而不散”的原因。黄宗羲认为:“范氏能世其家,礼不在范氏乎?幸忽等之云烟过眼,世世子孙,如护目睛。”强调了世守精神,但未曾展开。到了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因建筑庋藏之所,对天一阁何以能久亦十分关心。乾隆三十九年(1774)二十五日谕中云:“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纯用砖甃,不畏火烛。自前明相传至今,并无损坏,其法甚精。”在《文源阁记》中云:“既图以来,乃知其建自明嘉靖末,至于今二百一十余年,虽时修葺,而未曾改移,阁之间数及梁柱宽长尺寸皆有精义,盖取‘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意”。并认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为“压胜之术,意在藏书,其式可法”。故“书楼四库法天一”,庋藏《四库全书》的七阁均模仿天一阁。乾隆分析天一阁能久远的原因,重在建筑结构所具有的“压胜之术”,显然未找到点子上,但显示了他对天一阁“能久”原因的重视。

第一个全面、系统分析天一阁“能久”的原因的是阮元。阮元认为天一阁之所以“能久”,原因有三,“不使持烟火者入其中,其能久一也”。图籍的损坏,除禁毁、兵燹、变卖、借而不还、失窃等人为因素外,自然灾害也是造成藏书亡佚的重要原因,而火灾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国家藏书和私人藏书毁于火灾的史不绝书,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天一阁由于“构于月湖之西,宅之东,墙圃周围,林木荫翳。阁前略有池石,与阛阓相远,宽闲静谧”,且“烟酒切忌登楼”,消除了自然灾害因素中最严重的隐患。天一阁“能久”的第二个原因是管理措施的严格和处罚的严厉。阮元认为“司马殁后,封闭甚严,继乃子孙各房相约为例,凡锁钥,分房掌之。禁以书下阁梯,非各房子孙齐,不开锁。”由于阁书为家族公有共管,互相制约,个人难以处理。同时又有严厉的惩罚措施。阮元首次在文献中记录了天一阁“禁约”:子孙无故开门入阁者,罚不与祭三次;私领亲友入阁及擅开橱者,罚不与祭一年;擅将书借出者,罚不与祭三年;因而典鬻者,永摈逐不与祭。阮元由此得出结论:“其例严密如此,所以能久二也。”以上二点是从管理方面入手进行分析,而制度是人定的,需要人的遵守,否则也是一纸空文。至阮元登阁时,范氏子孙尚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能遵守古训,维护藏书。阮元认为:“范氏以书为教,自明至今,子孙繁衍,其读书在科目学校者,彬彬然以不与祭为辱,以天一阁后人为荣,每学使者按部必求其后人优待之。自奉诏旨之褒,而阁乃永垂不朽矣。其所以能久者三也。”到目前为止,对天一阁“藏之久而不散”原因的分析,尚无从根本上突破阮元的三点论,这是阮元多次登阁、认真分析的结果。

四、推广天一阁的管理经验

作为一名学者型的官僚,阮元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尤其在表彰典籍方面不遗余力。他于嘉庆十四年(1809)在杭州灵隐寺立书藏,并撰《杭州灵隐书藏记》及《书藏条例》;后又于嘉庆十八年(1813)在镇江焦山立书藏,并撰《焦山书藏记》及《书藏条例》。两家的收藏范围十分广泛,“此藏立,则凡愿以其所著、所刊、所写、所藏之书藏此藏者,皆裒之。”他意在藏之名山,传之久远。因此对岿然独存的海内藏书之家之最久者——天一阁的管理经验十分重视。杭州书藏与焦山书藏的《书藏条例》如出一辙,其第六条规定:“书即入藏,不许复出。纵有翻阅之人,照天一阁之例,但在楼中,毋出楼门。烟灯毋许近楼。寺僧鬻借霉乱者,外人有携窃涂损者,皆究之。”可以说是天一阁相关制度的浓缩。阮元对于天一阁藏书管理经验的推广,使得范氏的家族行为升华为一种藏书的管理理论,从而载入中国藏书史。

总之,阮元以学者位致通显,在身体力行、著述不辍的同时,时刻以提倡学术、奖掖人才、建设文化为己任,他与天一阁的关系便是明证。

同类推荐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优秀小学数学教师必知的7件事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谁的人才素质高、人才储备多,谁就能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在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搞好基础教育,除了靠政府投入建设一流的校园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可见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呢?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 辅导员手记

    辅导员手记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组编的《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丛书:辅导员手记》没有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真实记录;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思考体会;没有超凡的创造,有的只是辅导员工作和成长的创新经验。在这本书里,您将看到他们的无私付出和积极心态,触摸到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动力,体会到他们日常面临的各种挑战和令人称赞的智慧才华,感受到他们促进学生成长发展的“正能量”,从而进一步准确把握当代北京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想和心理状态,深刻理解他们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并油然而生崇高的敬意!
  • 2049,相信中国

    2049,相信中国

    中国是唯一的无神论世俗大国,唯一的文明持续五千年不间断的大国,唯一的数次和平崛起的大国,唯一的在殖民浪潮中未被同化的大国,唯一的财富和科技持续拥有二千年中心地位之一的大国,唯一的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大国……一个唯一是巧合,许多唯一就是特质。本书带领读者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向读者展示秦汉唐宋的辉煌,雅片战争的屈辱,新时代的雄心。通过对比,用事实和理论向世人论证,2049年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富足、和平和文明超越的大国。随着中国的雄起,世界将走向三极化。
热门推荐
  • 我是个传说

    我是个传说

    意外来到平行空间,绑定成神系统,落魄的大专学生从此踏上人生巅峰,手揽美女总裁,坐拥极品校花,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 灵仙游记

    灵仙游记

    什么都不记得的少女苏薇,灵气无法聚集,如何在凶险的修仙界,看尽美景荣华
  • 荒月修仙传

    荒月修仙传

    身于月落村的吴坷从小到大都抱着当大侠的梦,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吴坷吞了传说中的天府神力,导致月落村造魔族的毁灭,吴坷最后。。。。让我们关注吧!喜欢就收藏月落修仙传,一起跟吴坷修仙吧!
  •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小窍门

    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活小窍门

    本书介绍了生活方面的一些基本常识,内容涉及日常饮食、穿着、卫生保健、文明礼仪等多个方面。
  • 异世魔头:绝色神妃凰逆九霄

    异世魔头:绝色神妃凰逆九霄

    她,乃二十三世纪纵横世界的异能魔头,杀手界无冕之王,杀伐决断,腹黑孤傲,人人畏惧胆颤,谈之色变,所到之处人心惶惶。同样,身负异能,独具灵武与一身。一块劳什子,一场爆炸,令她身陨。芳魂入异世,她重生为玄沧大陆风秦帝国夜家四小姐,身性懦弱,灵脉毫无,不折不扣的废物病秧子。凤眸初睁,眨眼间,草包废材不复存。一双绿瞳清冷凌厉,睥睨九霄,纤纤玉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霸气重生,丹药神器随手来,秘法神术皆修得,上古万兽皆臣服。不知怎的,却惹了个神秘腹黑又绝色的家伙,冷面怪胎,紧紧缠着她,不放手。前世,她与他早有交集,百转轮回,历万劫,受万苦,她终是站在他面前,九霄上,她被践踏如泥,这次他誓要将她护为珍宝,宠之入骨。她转身回眸,有一人早在九霄云巅上等候许久,她道:“几万年了,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死缠烂打的男人。他道:“我等你来负责啊!撩拨了我,不负责不是个女子所为。千秋万载,唯深情,不可辜负。【本书,女强男强热血十足,男女主身心干净】
  • 暖阳如灿

    暖阳如灿

    苏氏集团的破产,使苏漓跌到谷底,父亲因贪污被判刑。母亲也病了....昔日对她像亲姐妹的闺蜜也对她百般嘲讽。这时他出现了!像是在黑暗中的火光,那么温暖那么明亮!男主朴灿烈,EXO其他成员也会在文中出现。【男主有点腹黑,毒蛇,但同时也是暖男一枚!】男配:白贤,世勋.【本文围绕EXO-K】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天扶摇录

    九天扶摇录

    一剑寒光清彻,冷光坠若流星。可还记得当年那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吾辈剑仙,曾御剑飞天,逐日追星,亦曾朝起东海,暮落西冥。在天之涯,卧看日月斗转,星河沉浮;在地之谷,笑对山岳崩塌,海潮升落……说什么荣华富贵?论什么仙凡尊卑?……持我手中剑,试问九天之上孰高孰低!PS:本书已签约,请放心收藏!
  • 混在仙家

    混在仙家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一段刻骨铭心的情缘,一场生死相许的轮回。混在仙家,凄美另类的修仙故事。
  • 爱你的时光:你好,杨先生

    爱你的时光:你好,杨先生

    18岁最美好的花季,当爱情的萌芽迸发时,情同手足的他们又是怎样的(小场景)林夕正看得起兴时,后背猛地被人拍了一下“啊”杨帆再看看林夕那微红的脸心里已悄然明白些什么嘴角微微上翘往下喊道:“嗨,何少在下面干嘛”“你傻呀,你干嘛啊,找死”当两人还在较劲时,涵予和何安然已经上来教室“林——夕——”她转过头笑嘻嘻地摆出一脸无辜地的表情问道:“涵予怎么”“你说呢,说你在上面偷窥我们干嘛”涵予一脸兴师问罪的表情“没有,我在看风景是杨科这个混蛋跑过来打扰了我的雅兴而已”林夕眨巴眨巴眼镜摆出一副真诚的模样,而一旁一直没说话的何安然走到杨帆的身旁问道:“她说的是真的吗”“你说呢”杨帆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