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0700000036

第36章 三、清明祭祖的虎馍

(一)祭先祖先贤

清明节最盛大的祭祀是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第一帝”――轩辕黄帝。黄帝陵建在陕西省黄陵县的桥山上。

早在战国时期,秦灵公三年(前422年)便开始祭祀黄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轩辕黄帝建陵园,先后举行过六次祭祀。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率十八万大军巡视朔方,返回长安途中,在桥山备礼祭黄帝陵,祈先祖保佑汉室江山,并为轩辕黄帝建庙。王莽时期,将祭黄帝定为国祭,并颁布政令,要黎民百姓祭祀轩辕黄帝,并定九月九日重阳节为民间祭祀的日子。

古代官方祭黄帝多就地设灵遥祭,自从普及到民间后,黄帝陵周围的各县乡民们,秋收后纷纷携带各种收获的粮食、瓜果,到黄帝陵前祭献,焚香跪拜,感谢祖先的恩泽,并祈愿来年再获丰收。后来祭黄帝陵的日子定为清明节。

自此之后,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祭祀黄帝的规模越来越大。抗日战争中,祭祀轩辕黄帝成了炎黄子孙团结抗战、共赴国难的誓师。

改革开放以来,每年的清明节,除大陆各方各界代表外,港、澳、台地区人士和海外华裔子孙们,纷纷到桥山拜谒黄帝陵,祭祀共同的祖先。祭祀活动分公祭和民祭。民祭活动较丰富,有献乐、献舞、献牛羊猪三牲和米酒,还祭献五谷、蚕茧、桑麻、草药等。

尤其令人瞩目的是祭献大礼馍。大礼馍由民间面塑高手捏制,由人民代表率青年姑娘们,两人抬一张黄绸铺的托盘,每盘放一个十余斤重的大礼馍,每个馍上插满色彩绚丽、捏制精美的花卉、飞鸟、人物面花,组成《娃娃坐莲》和《百鸟朝凤》。前者喻意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后者喻意黄帝行德政,“万方朝仪”,四方的人民都来投奔。同时,祭献的礼馍中还有黄虎和二龙戏珠造型,象征古老的龙虎文化。这是远古时期先民们对神龙、神虎崇拜的遗存。祭献的礼馍中另有绿狮,说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也融入了外来的文化。

祭老子。河南豫西灵宝县有函谷关,传说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又传说老子曾在正月二十三骑牛到函谷关散金丹,挽救了患瘟疫病人的生命,所以每年正月二十三日,人们都来这里祭祀。

祭老子的时候要举行各种“赛神”活动,还要祭献面塑的“窝窝花”。事先由民间艺术家们和出各种颜色的面,捏出各种花的花瓣、花叶,以及各种飞蝶、飞鸟、鱼、虫,蒸熟后用竹签组合到一起,插到麦秸捆扎的三角形的塔上或牌楼上。可能是商、周祭祖时用白茅草或谷草扎成束置于灵前“灌?”仪式的遗留。最后,在“窝窝花”塔顶上放上大虎馍,或虎家族馍,双龙馍,显得十分华贵而庄严。

老子的姓氏与虎还有很大联系。

“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于孔墨大师皆举其姓,独老子则称老聃,而不称李聃,称老子而不称李子,明见老子原姓老矣。”

古时,虎在“陈、魏、宋、楚之间或谓之李父,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彝族的李、老两字的含义均是虎,所以老子的老姓和李姓,都有虎的意思。

祭伏羲太昊。河南淮阳有伏羲太昊陵,每年三月三开始,周围百余里的人们纷纷到这里祭“人祖”,祈求人丁兴旺。太昊陵又俗称“人祖庙”。

伏羲风姓,按伏羲西羌说,他从甘肃陇东出发,率部族东迁后,“初都陈,又徙鲁”。陈是春秋时的陈国,又叫宛丘,便是今天的淮阳。鲁就是山东的曲阜。传说伏羲是三皇之首,称为牺皇和皇羲。死后陵墓建在淮阳,名谓“太昊之墟”。

祭太昊的烟火很盛,但没有面塑礼馍祭献。从县城到陵区数里长的街道两旁,都是贩卖泥塑和布制品的摊位。泥塑多是黑色,后加彩绘,造型有猿人、飞燕、虎、犬,以虎为大宗。其中有单身虎、双身虎、草帽老虎、虎家族。布制品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布老虎。当地民间对“草帽老虎”有传说:古时,男女野合,因怕羞,便用草帽遮住。“双身虎”是交配中的虎。

到“人祖庙”祭祀的善男信女们,为了生育健康的娃娃,敬完香,拴个泥娃娃,还要买个泥塑老虎或布老虎回家,大概虎也是娃娃的生命。娃娃生下后,要到“人祖庙”还愿,回家仍要买个泥老虎或布老虎,就是让虎神保佑婴儿健康成长,辟除一切妖邪。

(二)民间清明祭祖虎馍

山西、陕西风俗,清明节扫墓祭祖时,多在坟上供“蛇盘盘馍”,或“刺刺馍”、“青杨谷穗馍”,同时也供虎馍。山西襄汾有的乡称“虎虎子馍”,祭奠时让孩子把“虎虎子馍”从坟顶滚下来,然后吃掉,意思是不忘祖宗。

晋南有首清明节民谣:“柳叶菜,虎头馍,祖先坟茔把头磕,陈麦馍馍您吃着,七月十五您回来,给你蒸个大枣果(红枣馒头)。”

临汾、运城人对蛇很反感,清明祭祖时供“蛇盘盘馍”,有单头和双头。人们到墓地绕坟一周后,让孩子把蛇头咬掉,意思是“灭毒头,免灾祸。”

陕西渭南地区的华县,清明扫墓的供品多是虎馍,祭奠完毕给每一个男娃吃一个虎馍,期待他们长大生龙活虎。给女娃吃个“燕子凤雀馍”,意为长大能嫁个好人家。

华县还有种特殊的“柯杈馍”,造型是倒写的人字,下方是虎头,向上伸出两条腿,在墓地专门让家中主事的男人吃,意思是家中后继有人,能够顶门立户。上坟扫墓的同时,要把柳枝插到坟茔上,柳枝上缀着面塑的小寒燕和小老虎。

陕西黄陵、洛川两县风俗相同,清明扫墓插纸作的“花树”,供“罐罐馍”,馍上塑虎头、羊头、牛头。洛川除扫墓供品外,还给家中每一个人捏一个“罐罐馍”。给家中主要劳动的男人的馍上要捏虎头和劳动工具,表明男人有旺盛的虎气。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

    中国文化产业十年

    本书盘点了1999-2009十年间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逐渐走向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政府、企业、学界三个不同角度作了记录,全方位诠释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使读者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国学大师蔡元培不仅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而且还撰有关于国人道德修养的丰富著述,为后人提升道德境界、加强内炼修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读本。本书编者重拾瑰宝,文白并存,精编细选,结集成书,凝聚了他论述国人修身立德处世的全部精髓,是今天的我们思考社会人生、加强内在修养不可多得的道德范本和践行宝鉴。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盛唐见证:大明宫(文化之美)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热门推荐
  • 极限潜力

    极限潜力

    当我经历了强大之后,我发现我原来只想当一个普通人。
  • 盗墓之佛爷

    盗墓之佛爷

    穿越盗墓世界,成为年轻时张启山。且看他如何逍遥自在。
  • 大帝神主

    大帝神主

    比炼丹,我有太虚神炉,比天赋,我有至高武脉,比背景,俺娘是个神……我脾气很好,但千万别惹我。我叫洪峰,疯起来,神主都要跪!
  • 恋上女扮男装伪校霸

    恋上女扮男装伪校霸

    作为M国首富独女沐子一向放荡不羁爱自由,怎能因为一纸婚约放弃自由,且看沐子女扮男装混入H国圣帝贵族学院,找到未婚夫墨泽的把柄,解除婚约,怎料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圣帝校草,拽上了天,最后还捡了个未婚夫!!
  • 开了挂的万磁王

    开了挂的万磁王

    拥有金属异能,穿越了一个神奇的仙侠世界。许义一边默默壮大着自己的异能,一边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
  • 走过石桥

    走过石桥

    本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范小青的中短篇小说集。范小青的作品从叙事风格看,严峻中有温情,沉重中有轻松,或者说在严酷的生存状态的描写中有浪漫精神的人文情怀。编选者从作家众多作品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篇目《城乡简史》《走过石桥》《来自何方的邮件》等。
  • 影视世界休闲行

    影视世界休闲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个现代青年回到过去从新谱写新的人生。在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修行《神话》《生化危机》《太极》《功夫》《大唐双龙》留下的李云的传说
  • 废材逆袭:冰山王爷杀手妃

    废材逆袭:冰山王爷杀手妃

    一次意外,让绝世杀手变成丑颜废材。可她,不会轻易屈服的。看她如何逆袭王妃之位!
  • 东方钞票恋再帐

    东方钞票恋再帐

    不好意思。可否,听我说一个故事呢?我会尽量简短地说,这个故事并不长,也并不复杂,而且也即将和你有关——所以,为了能够让那天到来的时候,不必过于唐突和仓促,也不会过多地剥夺你的日常生活,能够听我说吗?我想再多留下一些力量,即使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对是错,但我的时间不多了。那是另一个世界,不,那是我的世界,名为幻想乡的土地上即将发生的事情。
  • 战场上的幻灵

    战场上的幻灵

    王国军深陷于战争的泥淖之中。在强大的帝国军面前,王国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不是由一个人,而是由千千万万的人的付出所换来的。这些人之中,有无所畏惧的战士,有德高望重的魔法师,有决胜千里的将军,甚至还有老谋深算的政客。老人们在背后策划战争固然有功,但是少年少女们的英勇事迹,也同样值得我们去颂扬。亲爱的读者们,请和英雄们一起,共同经历这伟大的战争,谱写属于自己的壮丽史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