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5900000032

第32章 孔子与他的弟子们(2)

第80问:孔子学生中最谦逊的是谁

孔子的学生冉求,又名冉有。有一回孟武伯问孔子说:“冉有是否能够办政治?”孔子就回答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就是说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这也就表示说,冉有他很有政治才华。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少欲望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可见才艺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冉有跟子路同样有政治才华,但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子路比较果敢、鲁莽,冉有比较谦逊、退让。也因此孔子对子路、冉有的教导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同样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孔子对子路说,要请教父兄后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有则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这表示冉有天性较迟缓、稳重,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实行,而子路因为好勇胜人,所以抑制他退让些。

冉有不仅在办事上如此,在求道方面,也显出他谦逊的个性。有一回,冉有就跟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道,实在是我能力不到啊!”孔子即鼓励、指正他说:“能力不够总要做,做一半才停止,而你现在自己却先为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停在那里不前进呀!”可见冉有并不是没有能力求道,孔子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才那么鼓励他。由于冉有这种谦逊的个性,有时在办事上,难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

孔子的理想是推行仁政,弟子们皆懂仁义,如有不合仁义的,孔子必会指责与纠正他。当时三家把持政权,季氏比周天子天朝的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做季氏的家臣,不仅没有劝谏季氏,减低人民赋税,还替他搜括,使他更富有。孔子就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一方面指责冉有,同时也希望借此使季氏感悟。

再谈冉有的志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着孔子时,孔子就引导他们各自谈谈将来的志向,孔子问他们说:“如果将来有人能够知道你们而又能够用你们,你们究竟有什么本领可用呢?”当时冉有回答说:“假定有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或是小一点,五六十里的,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即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兴礼作乐一类的事,那我就没有这本领了。只好等待那有才德的君子来实施了。”冉有的志趣是从政,按照孔子的评价,凭他的才艺是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而他说自己只能治理六七十里宽的地方,还说自己没有本领兴礼作乐,这正表现出了他谦逊的品格。

知识链接:

孔子也会发怒

孔子学养深厚、感情丰富,且心系天下,这样的人有时发怒是正常的,论语中就有记载:

一次孔子讲到治理国家先要正名分,子路说孔子太不合时宜了,气得孔子骂子路:你太粗野了……

还有一次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生气,骂他真是烂木头不可雕、粪土墙不能刷。

一次子路让一个学生去做一个地方的长官,孔子说还是先学好本领再去治理百姓。子路说他可以边干边学,气得孔子说:所以我讨厌用花言巧语来狡辩的人。

一次谈到季氏身为一个大夫,却敢享用诸侯才能享用的六十四人的舞蹈,孔子生气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得知学生冉有为季氏敛财,孔子生气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季氏要攻打颛臾,孔子批评当时做季氏家臣的学生冉有和子路,冉有找借口辩解,孔子生气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还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

一天,曾参和父亲在一起干农活,为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就将瓜秧锄断了。曾皙一看,勃然大怒,拿起一根大棒子,跑着向曾参打来。见到父亲生气,曾参没有跑,等着挨打。结果一棒子打在后背,倒在地上昏了过去。见到儿子倒地,曾皙也有些后悔,盛怒之下失手,打坏了可怎么办呢。过了一会,曾参醒了,站起来到父亲身边认错,他诚恳地说:“儿子得罪了父亲,以至于您用那么大的力气来教导我,没累坏您的身子吧。”曾皙也不知说什么好,面有愧色,而且担心儿子的身体。为了不让父亲担心,表明身体没有受到伤害,曾参便弹起琴来,好让父亲知道到他真的没有问题。

在大家一致称赞曾参孝行的时候,孔子却发怒了,他对弟子们说,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我的门。曾参一听到孔子这样说,反复想自己的行为,觉得并无错误之处,就请师兄弟来向孔子请教,为什么夫子要这样呢。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听过舜帝的故事吗?他的父亲待他非常不好。但是如果父亲有事,舜帝一定及时地在旁边效劳,可是当舜帝的父亲要加害他的时候,却从来都找不到他。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的父亲不陷入杀子的‘不父’之罪,而自己也不失去孝行。现在曾参见到他的父亲拿起大棒来打他,却不跑掉,万一打坏了,这不是要将自己的父亲置于‘不父’不慈的境地吗?所以,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这才是真正的孝顺啊。”这番话让曾参折服,他赶快来到孔子这里承认错误。

孔子对曾参发怒,是怒他对父子关系的错误理解,当父亲不对的时候,儿子不能委身去迎合,如果因此而使父亲犯了“不父”的大错,那就不是孝行了。

第81问:孔子的学生中以德著称的是谁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这“七十二贤人”当中,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雍。

众所周知,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为孔子三千弟子之首、七十二贤之冠,他德行高洁,天资聪颖,循礼行仁,尊师重道,深居陋巷,箪食瓢饮,虽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他平生好学不二过,其心三月不违仁,是中国德行修养的代表,好学乐道的典范,被后世尊为“复圣”。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

有一个“颜回偷食”的典故,也能从侧面反映颜回的德行。典故说的是孔子和弟子们被困在蔡、陈时发生的事。当时孔子和弟子们被困了7天,粒米未进,大家都饿得头昏眼花。颜回趁大家午睡的时候,去向人乞讨,得到了一些米,于是他高兴地燃起火来为大家煮粥。在煮粥时,他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就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经过解释,孔子才恍然大悟。孔子非常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孔子另一个以德著称的弟子是闵损。闵损字子蹇,比孔子小15岁,春秋末期鲁国人。闵损守身自爱,“不仕大夫,不贪污君之禄。”季代曾派人去请他出任费邑宰,他却要来人替他婉言推辞,并说,如果再来召我的话,那我就渡过汶水出国去了。闵损是孔子弟子中唯一明确主张不做官的人。有一个时期,晋国、楚国想以高官厚禄,诱使闵损去干有损仁德的事,被他断然拒绝。此事一时间被传为美谈。孔子后来在总结其得意门生的特长时,曾将他与以德行名世的颜渊相提并论,说:“德行:颜渊、闵子蹇、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先进》)。这表明,在孔子看来,他的道德修养是很高的,被列为孔门四科十哲(德行科)之一。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也以德行而著称。冉雍,字仲弓,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冉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他为政“居敬行简”,主张“以德化民”。但是在季氏“仕三月,是待以礼貌,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遂辞去,复从孔子。居则以处,行则以游,师文终身。”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赞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所以后世对冉雍的评价甚高。如荀子在他的《儒效》篇中,就把冉雍与孔子相提并论,说:“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即仲弓)是也。”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读书名言七则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阿宝》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第82问:孔子的学生中以孝著称的是谁

在孔子的学生中,曾参以“孝”而著称。《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曾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公元前505年,死于公元前435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16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据说传世的《孝经》即是曾参所著,《孝经》在汉代和《论语》一起被升格为儒家经典。

很多古籍中都记载了曾子行孝的故事。其中《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据说,《孝子传》里还有这样的记载:“曾子食生鱼甚美,因吐之。人问其故,曾子曰:‘母在之日,不知生鱼味,今我食美,故吐之。’遂终身不食。”因为母亲在世时,从来没有尝过生鱼的美味,因此曾子吃到美味的生鱼,马上就吐出来不吃了,并且终生不再吃生鱼。

曾子事奉父母,可谓尽心尽责,他早晚都问候照顾父母,冷暖饮食等无微不至。《孔子家语》中也有他“弃官养亲”的例子:“齐尝聘,欲与为卿,而不就,曰: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故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齐国曾经要聘请曾子为卿之官员,他没有应聘,是因为不忍心远离亲人,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孔子以其能通孝道,因之以做《孝经》。

知识链接:

《孝经》是一部怎样的儒家经典

《孝经》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在中国社会流传极广,影响巨大。《孝经》的成书时间不晚于战国,是先秦古籍。儒家经典如五经之《易》《尚书》《春秋》等,在先秦均不称“经”,只有《孝经》在书名内有“经”字。因此,《孝经》是儒典中称“经”最早的一部。《孝经》共分十八章,也是儒家十二经中篇幅最短的一部。

《孝经》的作者是谁,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孔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曾子所作,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是第三种观点,即《孝经》是由曾子的弟子编录而成。该书以孔子与其弟子曾参谈话的形式,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全书文字不足二千,篇幅虽短,但内容很丰富,也很深刻。后世讨论孝的书籍,其宗旨很少有能超出《孝经》的。《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三才章》),“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开宗明义章》)。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

实际上,《孝经》是在告诫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协调好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的现实的一种曲折的反映和批判。

第83问:孔子的学生中最擅长文学的是谁

在孔子的学生中,言偃和卜商都擅长于文学。这里的文学,特指诗、书、礼、乐文章而言。

言偃,字子游,吴国人,小孔子45岁,是孔门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被称为“北学中国,南方一人”。言偃以文学著名,源自于他能行礼乐之教。言偃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化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赞,孔子曾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又被誉“南方夫子”。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肆
  •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的成事之道

    李鸿章是中国清朝末期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晚清最杰出的外交家。他的后半生致力于外交事业。李鸿章不仅是一位中国近代史上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而且也是一位影响了近代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晚清军政重臣。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热门推荐
  • 新编历史小丛书:祖逖北伐

    新编历史小丛书:祖逖北伐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士族出身,任西晋司州主簿。值大乱前夕,怀抱报国之志,对每况愈下的政局十分关切。半夜里听见鸡鸣,即起身至户外,拔剑起舞,留下了“闻鸡起舞”的佳话。《祖逖北伐》,写的是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祖逖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
  • 长夜仙光

    长夜仙光

    黑暗时代,人人如狗。恶人不止,征战不休。看,那是正经仙人赵龙虎在铲奸除恶!赵龙虎曰:好人做到底,送人送到西,莫急,本仙这就送你上西天。
  • 缘劫:倾城小公子

    缘劫:倾城小公子

    “小公子,你在想什么?”她落下一枚棋子,望着不远处的大宅,“小事而已,如何搞垮云家。”青苏默,这云家绝对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小锦落,你在想什么?”她抬起眸,抿了一口桃花酿,“小事而已,最近桃花酿的酒香愈加浓郁了。”锦泽默,这小酒鬼的鼻子绝对是属狗的。“小东西,你在想什么?”她脸色绯红,偏头倚靠在他的怀里,“在想一件大事。”他剑眉轻挑,“何事?”她莞尔一笑,“想你。”
  • 半游离

    半游离

    一个叫光点的小男孩以半游离的状态去了未来,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解开了二十一世纪的人们解不开的迷,让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提前遇见了未来
  • 超级兑换系统之末世

    超级兑换系统之末世

    未来的某一天,地球突然陷入末世危机!人们为了生存,卸下了平时儒雅的面具!暴力!阴谋!陷害!无所不用,当然,还有一些人们在坚守着最后的道德底线!而意外得到了神秘系统的宅男龙飞,从此开始一生亦正亦邪,为所欲为的末世之旅!
  • 关于,二十

    关于,二十

    不是最好的时光里有你们在,而是你们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你知道城乡结合部么?你知道那里的女生二十岁是什么模样么?笑看三个走在迷茫路上的二十岁女生,一路跌跌撞撞,看看那里是否有你自己的影子?
  • 剑与光明

    剑与光明

    这是一个英雄与恶魔共舞,飞龙与爬虫共生的世界,信仰光明即能通往重生之桥,反之堕落至至暗之境,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光明大陆笼罩的酸腐丑恶,亦将随风飘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偶识此道

    偶识此道

    一九三一年四月里,在那个不可思议的早晨,那潮湿而又阳光映照的空气便已令人心旷神怡了。它像丝光糖那样香甜、清凉,滋润而鲜亮,这是过滤后的春天气息,未搀假的臭氧,而且就在斯特拉斯堡大街,人们也意外地闻到了抽了芽开了花的草地和大海散发出来的香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