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5900000035

第35章 孔子的教学奥妙(1)

第88问:成人之道——如何理解儒家的

人格塑造理念孔子以仁教人,仁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中心的观念。照后来儒家对论语的解释,仁是人之全德,就是说,仁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德性,仁代表整体的品质德性;狭义的仁与义礼智相分别,广义的仁则包含义礼智信。由于这样的仁是人的全德,所以这表示孔子和儒家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培养全德的人。古礼中的“成人”是指成年人,而孔子则将“成人”的观念转变为人格的概念:具有知、不欲、勇、礼乐、艺多方面德性的人是“成人”,“见义思利,见危授命”的人是“成人”。这样的教育,其基点是服务于一个人的全体的精神成长,服务于他的全部的德行生活,它不是一个专一的技能所能体现的,当然也不是为了把一个人教育为专业的人士。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以前如果有“儒”,这种儒也没有确立起这样的全人教育的理念,只有到了孔子,及孔子以后的儒家才确立起全人教育的理念。而“君子不器”可以说也是体现了这一理念的表现。

在教育上,“道”代表德性为中心的整全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目标和理想,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的实践所始终强调的。中国古代的教育,始终强调学习“做人”。要培养出把品格的操守看得最重要的人,追求人格高尚而鄙薄低俗、不屑功利的人,培养这样的人,是儒家教育的根本的目标。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的专科学校

中国古代教育,除建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系统外,还设立专科学校,培养各种能切实用的专门人才。早在东汉时,就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所文艺专科学校“鸿都门学”,直到明、清,曾设立过律学、医学、武学、阴阳学、算学、书学、画学、玄学、音乐学校、工艺学校等各种专科学校。这些学校培养出不少专业人才,对发展中国的自然科学、法学、文艺等方面起过很大的作用,并对世界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89问:孔子是如何谈论学习的

一般人在评价别人学习的好坏时,都只是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来下结论,而不是根据学习者具有的学习技能,这是因为人们直接看到和注重的是学习的结果,对形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则分析考虑较少。其实,学习者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除了智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外,学习技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任何一个学习者,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即掌握学习方法。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意是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以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现在从事信息处理心理研究的心理学家们,一般同意按先后阶段顺序,将记忆分为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就是说,有些看过的东西,如不立刻予以处理,记忆就会消失。要想知识长期记忆,必须时常温习。所以,作为学生,学前预习,学后复习,是学习的基本方法。作为学习者对于经典的东西要时常温习,同样是一本书,不同时间去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知识链接:

孟子是如何谈论学习的

《孟子·告子上》的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也,小数业;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大王(这里是指齐王)不聪明不值得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能再生长了。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那些谄谀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下围棋作为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就不能学好。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与那个人一起学习,但一定比不上那个人。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啊。

孟子以“一暴十寒”作比喻,解释了大王“不智”的原因,告诉人们,学习不能一曝十寒,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又以“学弈”为喻,通过两人学习态度的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即使是同一位老师来教,即使是最好的老师来教,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由此阐明学习不能三心二意,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的道理,并强调了学习的效果不在于智力因素,而是由学习态度决定的。

《孟子·尽心下》的篇章中还有孟子关于读书的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其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的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血流漂杵呢?”《尚书》中有武王伐纣“流血飘杵,赤地千里”的记载,孟子是不相信的。他认为仁人无敌天下,武王是至仁之人,而纣王是至不仁之人,以至仁伐至不仁,不可能出现杀戮无数的血腥场面。虽然这个推断未必符合史实,但孟子的这种质疑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不能迷信书本,要有敢于质疑批判的精神。

第90问:孔子关于学习的三种境界都有哪三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学习的三种境界,其中“知之”属于学习的最低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被动学”“要我学”阶段,“乐之”属于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们经常讲的“主动学”“我要学”阶段。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句,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知识链接:

王国维关于做学问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描述了成就大事业、大学问之人必经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玉露凋伤,金风乍起,我一夜无眠,独自登上高楼,望遍了通往远方的路。”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日夜相思,容貌憔悴,衣带一天天宽松,人一天天消瘦,但是,为了她,我将至死而无怨无悔。”描述的是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的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贡献。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第91问:教与学的关系——孔子完全了解自己的学生吗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除了其人格的魅力,思想的精邃及知识的渊博外,也与他完美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在汉字中,“教”与“斆”(学)本是同源字,是同一事物紧密相关的两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的同时,就应该顾及到学生“学”的状况,教师不能只顾自己念讲义,而不去看学生“觉悟”了没有。应该说,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孔子是充分体现了教学一体思想的。

他对自己教学对象的学习和接受情况是完全掌握的。例如他整天和颜回讲学,颜回却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人。但孔子知道,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也知道弟子们的悟性是有差别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当然,学生一旦“觉悟”,孔子也能随时察觉。如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便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对于学生的性情禀赋和日常生活,孔子也了如指掌,不管别人问到哪一位弟子,他都能脱口而谈。如季康子向他打听仲由、端木赐、冉求的情况,他不假思索便说“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即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他还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的话,意即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卤莽,这都表现出孔子对各位弟子习性的深知。

对学生的课外生活,孔子也无不知晓。他不但知道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且还知道子贡不安本分,去囤积投机,发了大财,即所谓“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对一些身处逆境的学生孔子更是关怀备至,冉伯牛患了绝症,孔子亲自看望,在窗外握着学生的手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连连叹息。

正因为孔子既教书,又育人,将教与学融为一体,所以不但师生间关系和谐融洽,其教学质量也是很高的,所以“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知识链接:

我国现代所设立的“孔子学院”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孔子学院,是中国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和传播中华文化,而设立的教育和文化交流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学院由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管理,总部设在北京,境外的孔子学院都是其分支机构。

孔子学院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孔子学院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孔子学院是为了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截至2009年12月,已在8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目标在2012年达到1000所。

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有关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第92问: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读书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孔子是如何看待学与思之关系的?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思维在人认识客观世界乃至于科学的发明创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更应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

同类推荐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中华国学经典(易经)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新国学(第七卷)

    新国学(第七卷)

    本书是第7卷《新国学》,书中具体收录了:《蔡琰的号啕,美杜莎的笑——蔡琰研究的性别反思》、《“儿女情”与“风云气”——论张华文学及其玄儒思想》、《唐代华亭德诚禅师《拨棹歌》所呈现的意涵》、《林希逸诗学思想的特色及其学术基础简论》等研究文章。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斐德罗篇

    斐德罗篇

    两个重要的对话提供重要的见解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和审美方面。菲德拉斯讨论爱的心理,导致熟悉柏拉图式的形式作为对象的概念超越情感。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雨池边的恋爱

    tfboys之雨池边的恋爱

    看了就知道了很不错的.....................
  • 千秋教化

    千秋教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男帝

    男帝

    是个很罗嗦的主角性格养成文主要诉说一个相府庶子后罪人、外族奴隶和贵族在一个女尊世界创业的故事能接受长时间白水描写的就看吧
  • 符道引

    符道引

    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 白色日记

    白色日记

    事故的突发,年幼便失去双亲的京一不得不被其母亲的妹妹关谷美代子收养。被强迫着改变的人生,京一不得不去面对另一种生活。【麻烦死了!】总是将这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话挂在嘴边。转眼间,京一已经上高二了,如今的京一已经变成一个超级麻烦的不良生。【如果可以的话一天会睡24小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校园生活,无聊的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什么都不做的话不会有任何改变吧。管它呢,怎样都好。未来前途什么的,统统都是被无视的东西。既不会有新的开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就是京一的黑白人生。但是,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的改变着……
  • 仰之

    仰之

    握住剑柄的手,松开时,便是死亡。你有信仰吗?呵呵!我有。我叫预言者,不是我可以预言未来,而是我能把现在说的话,变成未来。
  • 旋风少女:女王归来

    旋风少女:女王归来

    个人对旋风少女不太满意…话说第二季没若白真心不好看,这里若白不相信百草,百草决定离开松柏……
  • 混仙魔缘

    混仙魔缘

    是仙是魔,痛苦不断在她身边出现,崩溃后,复仇充斥了她的双眼,她又该作何选择
  • 如果生活变了

    如果生活变了

    如果有一天我所爱的爱我的都不复存在,那么我会做什么?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会做什么,我会看着你的照片痴痴的笑,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聊天。如果明天我就会故去,我希望能拥抱你一下,能在星空下与你畅谈一晚上
  • 创世之子灭世剑

    创世之子灭世剑

    “灭世之子创世剑,九幽圣境得重现。创世之子灭世剑,九天之上风云变!”一把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秘古剑,一对自小分离的双胎兄弟,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创世之子?阴谋阳谋谋而后动,明争暗斗斗破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