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5900000008

第8章 孔子坎坷而伟大的一生(7)

知识链接:

为什么古人平均寿命短

在古代,活到三十五六岁就有人自称“老夫”,一般人40岁以后就称老,到了47岁就是所谓的“晚途”,是由于古人平均寿命都不是很长的缘故(杜甫《羌村三首》中的“晚岁迫偷生”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前者46岁,后者38岁,亦同此理)。

有研究显示,中国古代的人均寿命为:北京人时期14岁,奴隶社会时期18~25岁,封建社会时期30~35岁。古代当然也不乏长寿者,孔子和孟子都算比较高寿,但为何古代人普遍不长寿呢?原因大概有:

1.医疗水平低下,很多疾病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生病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出生儿童死亡率高。

2.战争频繁,战争使得大量人员伤亡,现代抗生素还没有发明之前,大多数负伤人员因感染而死亡。

3.社会法制低下,老百姓没有有效的武器可以防御,一些人杀人肆无忌惮,草菅人命的太多。

4.防灾能力差,一旦发生洪水、台风、地震、火灾、瘟疫、干旱等都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第20问:孔子逝世前唱了一首什么歌

曳杖歌

泰山其颓乎?

梁木其坏乎?

哲人其萎乎?

关于孔子作《曳杖歌》前后的情况,在《礼记·檀弓上》《孔子家语·终记解》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都有大体相同的记载。兹引《礼记·檀弓上》中的相关文字如下: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

东汉郑玄在上述引文之末注解说:“明圣人知命。”所谓“知命”,是了解自己的命运,也就是依据已知的情况对未来作出预测。孔子唱这首歌时,只是一种预感,接着病倒了,7天后去世,正应验了他预感的正确。活着,活得清醒;临去世时,也不糊涂。大概这就是孔子之所以为孔子,也是这首《曳杖歌》所要昭示世人的意思吧。

从《礼记》的记载中可以知道,孔子在吟唱这首《曳杖歌》之前,心灵上正经历着微妙的变化:夜里他做了一个不祥的梦,梦见自己正坐在两个廊柱之间被人祭奠;他早早地起了床(“蚤作”),或许梦醒后就一直未曾睡着吧;他反背着手,拖着手杖,从屋内走到门口,显出一副放松随便的样子。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心态支配之下,孔子这位在二十多年前早已知“天命”的哲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也不能不长歌当哭,动情地唱出这首留恋人生、爱惜生命、无奈地直面死亡的悲歌。

《曳杖歌》全文只三句。前两句用比拟,以物比人,以“泰山”、“梁木”拟“哲人”。“泰山”是众山所仰的高山,现在泰山快要崩塌,众山就无可瞻仰了。“梁木”是放置檩条、椽子的地方,现在梁木快要折断,檩条、椽子就无可依托了。紧接着这两个比喻的句子,末句直接说到自身。“哲人”,乃夫子自道;“萎”,原指草木枯死,引申为病危。上述做梦等种种潜意识的以及行为上的异常情况,令孔子自感已经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了。

孔子的弟子子贡,这天早上刚好来看望老师,听了这首歌,由“泰山”、“梁木”的比喻,想到了“哲人其萎”的后果将是“则吾将安放”,意思是他们这些学生就将永远失去孔子这位诲人不倦、可敬可亲的好老师了,不觉心情黯然。孔子从这天起病倒在床上,再也没起来。7天之后,孔子在弟子们的悲痛中离开了人世。后来人们用“泰山其颓”、“哲人其萎”等成语,来比喻圣人的病逝。

知识链接:

古代人对死有哪些避讳的说法

首先,古代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对死亡各有其名称。《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清代,对于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其次,根据人的年龄划分,不满20岁死亡的谓之“殇”,此又分为三类:8~11岁死者为“下殇”;12~15岁死者为“中殇”;16~19岁死者为“上殇”。但男子已订婚,女子已许嫁者则不为“殇”。青壮年死者谓之“夭亡”,但于讣告上均写“疾终”,引魂幡、《荐亡文疏》上均写“云终”、“告终”。老年死者谓之“寿终”。如系家族最高长辈,男加“正寝”,女加“内寝”字样。故后世“正寝”二字已成为死的代名词。再次,根据人的死因划分,为某种事情舍命者谓之“殉”,如为职责因公而死谓之“殉职”;战争中死于阵地者谓之“阵亡”,现作“牺牲”。死于外地谓之“客死”。死于非命谓之“凶死”,等等。再其次,根据人的宗教信仰划分,和尚死谓之“圆寂”、“示寂”;喇嘛死谓之“涅盘”;道士死谓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谓之“归主”;回民伊斯兰教教徒死谓之“无常”。第五,民间对死的敬称(礼貌用语)。有借道家的“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阴阳家“就本”、“星殒”者;一般称人死为“辞世”、“与世长辞”、“过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吊唁时见之于书面的一律称“千古”;灵牌、引魂幡上一律写“已故”。最后,北京民间土语、俏皮话(非礼貌用语)称死者有不同说法。如“见阎王爷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担)”、“听蛐蛐儿叫唤去了(言已入土与秋虫为伴了)”“嗝儿屁着凉了”、“翘辫子”、“踹腿”、“蹬腿儿”,等等。这类词多具有贬义,不能用在丧礼和其他正式场合上。

第21问:“孔林”是孔子的墓地还是孔子家族的墓地

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其后代从冢而葬,几千年以来便形成了今天的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省曲阜县城北2公里处,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林墙全部用灰砖砌成,高达三四米,长达7.3公里,占地3000亩,墙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相传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树木种植于孔林之内,因而树种极多。

孔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蚁成群,除孔子、孔鲤、孔及这祖孙三代墓葬和建筑外,还有孔令贻、孔毓垢、孔闻韶、孔尚任墓等。这里的墓碑除一批著名的汉代石碑被移入孔庙之外,尚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康有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孔林中神道长达1000米,苍松翠柏,夹道侍立,龙干虬枝,多为宋、元时代所植。林道尽头为“至圣林”木构牌坊,这是孔林的大门。由此往北是二林门,为一座城堡式的建筑,亦称“观楼”。四周筑墙,墙高4米,周长达7000余米。墙内有一河,即著名的圣水——洙水河。洙水桥北不远处为享殿,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享殿之后,正中大墓为孔子坟地,墓前有明人黄养正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东边为其子“泗水侯”孔鲤墓;前为其孙“沂国述圣公”孔子思墓。据传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

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的演变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知识链接:

古人缘何要将夭折的小儿“瓮葬”

盛行于东南沿海地区的“瓮葬”习俗(亦称“启棺拾骨”),其历史可上溯至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已经发掘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原始初民最早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瓮棺葬”,亦即后世“瓮葬”的雏形。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的瓮棺葬绝大多数都是夭折儿童的葬具,而成年和少年死者则被直接埋入土坑墓圹。以半坡遗址为例,在已经发掘出的二百五十座墓葬中,成人土坑墓一百七十四座,儿童瓮棺墓七十三座,幼儿土坑墓仅三座。众多的儿童瓮棺墓,既显示出当时社会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极高的现象,也说明儿童死后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此外,无论是在半坡遗址还是在北首岭遗址中,用于儿童葬具的瓮、钵等陶器,在其底部或棺盖上,大多留有一个小孔。这些小孔,有的是很规则的圆形,有的则是不规则的形状,小孔上往往还加盖着一块小陶片,其内表面还涂有红色颜料。凡此种种,意义何在,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有一种猜测是,人们将夭折的儿童装入瓮棺,而不是直接埋入黄土中,目的是希望给其留有一定的空间,瓮棺盖或瓮棺底部的小孔,则是希望他(她)能恢复呼吸,得以复生。郭沫若参观半坡遗址时写下一首诗:“半坡小儿冢,瓮棺盛尸骸;瓮盖有圆孔,气可通内外。”(《访半坡遗址四首》)似乎也是同类意见的艺术性表达。既然人已经死了,何以又望其“通气”呢?有人推测这可能与当时的诊断技术落后、幼儿常出现“假死”的现象有关系,所以大人存此侥幸念头。

另一种猜测是,盆、钵底部的小孔当是供灵魂出入的通道,这与当时人们对灵魂的信仰有关。如此葬俗,与近代某些地区小孩死后并不埋葬,而葬于树杈上,认为小孩的灵魂弱小,埋在地下便出不来的意识是一致的。

还有一种猜测是,支配儿童瓮棺葬仪的是远古人类的生殖崇拜观念,在这种葬法中,瓮棺象征女性的子宫,覆盖棺孔的陶片涂红是象征经血,瓮棺内小儿尸体的下肢或作蜷曲状,则是恢复人居母胎时的状态,所以以瓮棺葬小儿的目的,其实是祈望他(她)复生或再生。

种种猜测似乎都颇有道理,看来这个谜底的揭示,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展开。

同类推荐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 苏菲的哲学课

    苏菲的哲学课

    这是一本哲学家为中学生编写的入门书。贾尼科是颇负盛名的法国哲学家,他女儿苏菲中学时开始接触哲学,他觉得市面上的哲学书都太深奥、枯燥了,于是决定亲手为女儿写一本哲学入门书。一天一堂课,总共30堂,每堂15分钟,用假期里的30天掌握哲学常识。本书篇幅虽然不长,却遍布着思考的轨迹。无论你是否接触过哲学,只要跟着贾尼科的脚步,一步步慢慢思考,都会发现哲学的乐趣与价值!懂点哲学,换个角度,未来的道路或许大有不同。
  • 孟子一百句

    孟子一百句

    本书内容包括:人性原本是善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善?;说“心”;人与动物的差别就那么一点点;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是做不到还是不想做等。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热门推荐
  • 叛仙伏魔

    叛仙伏魔

    舍弃仙家,不做仙风道骨。诛杀魔族,只为心爱之人。成仙成魔只在一念之间
  • 相迎行

    相迎行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夹毂问君家……现代文明思维如何去理解古代先哲,这话题一万人有一万个解读。一个现代底层人,意外穿越到了古代。他发现的不止这些……!
  • 绯宇宙

    绯宇宙

    真实的真相往往不止一个,虚伪的背后是虚伪支撑着它,看不穿的深渊才叫深渊,猜不透的结局才叫结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道之路修炼以道

    大道之路修炼以道

    茫茫浩瀚星河,十五大超级势力称霸各方,十六大天道神兵回归星河,引发浩瀚星河史上最为惨烈的星河大战......在远古传说中,天道神兵进化成混沌天兵,将会引发什么惊天事件......本书中,看人族贵公子如何在谈笑间冠绝人族,带领人族称霸浩瀚星河,征服宇宙位面,屹立权力之巅,主宰生灵命运,掌控天道轮回......
  • 求求你追上我

    求求你追上我

    林是姓,尘是名,代表一骑绝尘。天地异变,灵气复苏,林尘一觉醒来,脑子里突然出现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传承——疾道林尘眼睛微微眯起,精光一闪而过。自此,林尘所在之地,雁过拔毛;天材地宝,拿了就跑。以他人之物养自身,暗中发展,谨慎从事,深谙苟字真传,在这诡谲的世界上挣的一点美好。(本书为慢热文,请大家坐好,准备后期起飞!)
  • 一场流星雨

    一场流星雨

    一次陕西旅游改变了她的人生,奇妙的穿越让她回到公元前230年,遇见了他,是她不幸的开始——他残忍暴戾、冷血无情、仇视女人,但是,从遇见她开始,他深深被她吸引了!千年前,她是他的女人……千年后,她不属于他……
  • 清水浊

    清水浊

    四十年前礼朝在与潜朝的国战中取得胜利,潜朝灭。后礼朝又用了五年征服周边各国,从而奠定礼朝中央大朝的地位。在这过程出现了两个礼朝脊梁,文江远道,后被拜为丞相,武秋剑心,封异性王,驻守封地。正当大礼朝百废待兴的时候,身为囯之脊柱的江丞相被人当街刺杀,刺客毫发无伤的逃走。皇帝大怒,举国彻查,然连刺客是谁都没查出。后皇帝许高官厚禄,金银珠宝,悬赏刺客,但四十年过去了,老皇帝早已驾崩,但刺客仍然毫无线索。几十年和平安然的日子使人们都快忘掉了这件事情,直到,初元帝的小儿子与皇宫中被人掳走,而掳走他的人正是当年的刺客。
  • 旅者手札

    旅者手札

    旅行者伊尔萨的大陆见闻录见证魔兽森林,无尽之海,巨龙山脉,戈壁沙漠等各处的风土人情,魔兽巨怪。
  • 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聪明,可以理解为正确认知世界的能力,中国人造字就是想告诉我们任何人只要耳聪目明就算聪明。但如今却造就出大批的精明之人,所谓精明我以为就是急于表现聪明,争名争利、争风争气,小胜一分便自以为得逞,聊以自慰,于是就不讲求规则,不顾及规范、标准甚至底线。其实,所有人只需要迟钝一点、愚笨一点、木讷一点,就会变得高明起来,高明实际上就是善于掩饰聪明,没有必要去耍弄脑子里头隐藏着的小聪明。数百年前的“权谋”,上个世纪的“厚黑”,近十几年的“忽悠”,实在害苦了中国人,实在深深地腐蚀了这个原本很伟大的民族。中国人的聪明啊,实在常常用得不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