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0600000036

第36章 分(17)

中国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它会如何行事?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只不过谁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答案大都隐藏在遥远的未来,而且充满了无法预知的因素。但有一点是十分清楚的,那就是中国有着漫长的接受邻国进贡的历史,而且历来是一个文明国家,再加上地域辽阔,这些必然都会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影响它会怎样对待和解读本地区其他国家。事实上,这种影响在中国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上已经有所显现了,比如中国在处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香港以及台湾等问题上的态度。可以说,至少在本地区,中国绝不仅仅只是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民族国家。那么,中国到底会表现出怎样的自信呢?我们是应该以现在的中国所表现出来的克制和相对慷慨来预测它未来的行为,还是该认为这些克制和慷慨必将被更具“中国中心论”色彩的态度取代?随着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即使真的出现了后一种情形,我们也不会感到奇怪。

事实上,那正是我们预料之中的情形,至少从长远来看是如此。不论今天的中国如何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如何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中国目前表现出来的克制在很大程度上明显只是在其众多目标中分出了个轻重缓急而已,至少基本上是如此。中国在改革时期的自我约束力的确让人印象深刻,然而,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大为改善,中国在东亚地区拥有了决定性的主导地位之后,它那带有“中国中心论”色彩的观念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当下寻找线索,尽管这些线索也

许散布在各处,彼此之间也没多大联系。我们可以举个例子。

1997年印度尼西亚发生针对当地华人的暴行后,当时的中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中还是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甚至还试图劝阻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纽约、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的华人不要举行针对这一事件的游行。但是,如果我们看看当时互联网上关于该事件的一些评论,就会发现许多华人对此都极度愤怒。有一则评论这样写道:“我的祖国母亲啊,你听到了呼唤的声音没有?你的儿女在国外大声呼唤。帮帮他们吧。我不懂什么是政治,也不敢妄言政治。我不明白什么叫‘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也不知道这是些什么样的‘利益’……我只知道我的同胞遭到了野蛮的屠杀,他们需要帮助,而不仅仅只是道义上的理解和关切。我的祖国啊,他们都是你的儿女。他们的身体里都流淌着汉族的血液。他们的真诚与善良也都是源自你的抚育。帮帮他们吧……”虽然网上出现了这样的评论,但当时的中国政府还是显得相当谨慎和克制。而随着中国在本地区的实力越来越强大,中国同海外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多地成为这些华人所在国的政府所考虑的重点,因为事实上在所有东盟国家,当地华人不仅在经济上拥有很高的地位,而且由于中国的崛起,他们的自信心、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地位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些华人受到中国崛起的鼓舞,也许会利用其更高的社会地位来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他们所在国的政府在处理当地华人事务时则很可能会越来越小心谨慎,因为生怕激怒华人背后的中国。王赓武认为,海外华人虽然同其所在国的其他少数族裔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华人’【与他们】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他们的‘祖国在地理位置上离东南亚较近,国土面积广大,人口众多,有着巨大的潜力’。”

台湾--容不得讨论

中国的地区政策出现新的转型之后,仍然存在两个例外。一个是对中国最为重要的台湾,另一个就是对曾经奴役中国的殖民者、中国最大的对手--日本。虽然中国自21世纪以来确实对东亚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接触、和解以及退让的策略,但对中国台湾和日本的态度却不是这样,同二者的关系或多或少有些停滞不前。

中国对台湾问题尤其关切,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将台湾视为失去的领土、历来就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而且还因为台湾是国共内战的遗留问题,1949年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而蒋介石政府则败逃到了台湾。因此,台湾问题算是中国共产党在内战时期的一个未完成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在台湾回归问题上毫不妥协的深层次原因。对如今的中国政府来说,台湾问题不在可讨论的问题之列,再加上民众强烈的统一情结,对台湾的态度更是不会改变。中国从1949年走到今天,一路上起起伏伏。由于西方国家一开始只承认台湾,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较低;随着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出现了重大转变,在过去的40年里,台湾在国际上始终遭到孤立。

事实上,中国大陆的统一愿望曾遭受到最出人意料的打击,那就是支持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胜出,击败了至少原则上主张“一个中国”的国民党。自从陈水扁2000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台湾一直实行的是“去中国化”的政策,民族主义思想日益巩固。但与此自相矛盾的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台湾与中国大陆在经济上的依存度不降反升。虽然陈水扁及其前任李登辉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对此予以否认,但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仍然在迅速发展。到了2003年,台湾排名前1000位的公司有一半已经在大陆投资,这其中就包括台湾地区所有的计算机生产商,它们通常在大陆设立制造厂。

截至2001年,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占到了其对外直接投资的60%,这一比例十分惊人。因此,我们毫不惊奇地发现,如今有不计其数的台湾人在上海和广东居住、工作。而且对中国大陆的出口目前占台湾地区对外出口的40%,远远高于对美国的出口,这一比例过去几年还在快速增长。大陆和台湾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这是否就意味着二者不可避免地会越走越近,直至在政治上也达成某种一致呢?而一些台湾民众的“台湾意识”是否会影响两岸的经贸往来,并最终导致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台湾身份”的本质。“台湾身份”同“中国身份”到底会有多大的区别?它对台湾的民族主义以及台湾的独立会有什么影响呢?通过图8–6我们发现,1992~2006年,认为自己只是中国人的受访者人数持续下降,而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人数则相应增加。然而,另一个群体的人数也在稳步增加,就是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的受访者,他们几乎占到总人数的一半,成为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此外,只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自己要么是中国人,要么是台湾人。因此,图8–6反映的问题格外复杂。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又是中国人,这就意味着有近半数的人并没有把“中国”和“台湾”两个身份对立起来,而是认为二者互为补充。事实上,很多台湾人都认为由于台湾地区和大陆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所以他们的“台湾身份”其实是包含在“中国身份”之中的,二者是共存的关系。这也就说明了“台湾身份”与台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图8–7可以更好地证明这个观点。绝大多数台湾人还是比较认同海峡两岸的现状,认为两岸关系如果真会出现什么改变的话,那也是以后的事,所以他们持有“等等看”的观点。其次是,对两岸现状满意,但认为台湾地区将来仍会独立。持这种观点的人和认为两岸现状会永久保持下去的人在人数上基本相当。第三种观点则支持两??保持现状,并希望两岸将来能够统一,而且人数也不比前两种少多少。最后,只有一小部分人支持台湾现在就独立,他们和希望台湾将来独立的人加起来还不到所有受访者的1/4。这类人在1999年达到最多,随后便一直持平,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降。

以上资料说明,“台湾身份”这个概念是多样化的,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对“台湾身份”的理解因人而异。“台湾身份”似乎并没有多少政治意义,否则它和台独之间就应该有更明确的关系。此外,我们也不应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台湾身份”,即使在台湾地区有很小一部分少数民族的确是这么认为的。至于台湾地区今后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尚且没有定论,因为事实上情况多变,什么结果都可能发生。台湾人的观点也会受到来自诸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中国大陆会对台湾地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台湾地区政治会出现怎样的危机,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就是中国经济和政治从长远来看会有怎样的走势,台湾地区经济前景如何,以及两岸经济融合会对台湾地区造成怎样的影响,等等。

虽然两岸经济融合并不一定就会结出任何政治果实,但在过去的几年里,经济融合的速度和规模毫无疑问对台湾地区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李登辉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由于担心两岸经贸往来会给台湾地区带来不好的后果,下令限制台湾地区企业对大陆进行投资,并加快了“台湾化”进程。他害怕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定会在将来两岸经济交流进一步密切之后坐失良机。陈水扁则继

【%】6050403020100

6【年】

图8–6台湾人对台湾身份和中国身份的认识变化

保持现状;以后再说

现状会永远保持下去保持现状;以后独立【%】保持现状;以后统一

45独立统一4035302520

15105020022003200420052006【年】

图8–7支持统一和独立的台湾人

承了李登辉的政策,只不过面对来自台湾商界的巨大压力,这才有所退让,放松了李登辉时期的一些限制措施。台湾地区企业越来越依赖大陆市场以及它们设在大陆的制造业基地,这不仅对台湾商界意义重大,对台湾选民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虽然台湾地区经济历史上曾严重依赖于美国市场,但我们已经看到,大陆市场正迅速取而代之。对周边的许多邻国来说,大陆市场同样非常重要。

由于台湾地区与大陆在地理位置上本来就相邻,再加上二者拥有共同的习俗、中国大陆正试图深化与台湾的关文化以及语言,所以二者的经贸往来也系,与台湾各界群众建立联系,以便对就发展得更快、更深入。因此,如果我两岸的政治氛围施加影响,并借此向台们要预测台湾地区经济的未来,或者要湾政府施加政治压力。

预测台湾人未来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把中国大陆作为一个核心因素考虑进来。在2005年的一次民意调查中,赞成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往来的台湾人是反对者的两倍,这一点也不奇怪。如今,中国大陆正试图深化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与台湾各界群众建立联系,以便对两岸的政治氛围施加影响,并借此向台湾当局施加政治压力。

正是由于台湾民意明显反复不定,所以对其施加影响才显得格外重要,只不过中国政府到目前为止似乎对此还不够重视。为什么不重视呢?原因有三。第一,中国人认为台湾地区是“失地”,也就是说,台湾地区和香港都应回归中国,这是历史的必然,并不是出于什么人民主权之类的要求。换言之,台湾回归的合法性依据是过去的历史,而不是当今的现实。因此,在有关主权移交的谈判中,唱主角的仅仅是中国人和英国人,而香港人在谈判中并没有代表性。当然,这和世界其他前殖民地通过谈判获得独立的一般情形完全不同,因为在谈判桌上,其他前殖民地总是享有充分的代表权。第二,中国人对待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态度表明,国家主权对中国意义重大。第三,中国对台湾地区的看法格外体现出了中国化的色彩,认为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应该是中国味很浓的地方,过去是,将来也永远都是,这一点不会改变,无论人们喜欢与否。这个问题和结语中关于汉族人本质的部分直接相关。所有汉族人虽然都同宗同源,而事实上汉族人却是一个十分多样化的群体。因此,类似“台湾身份”会取代或者削弱“中国身份”这样的观点实在不足为信。

近年来中国在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上似乎变得更加自信了,并开始重视台湾民意的作用。比如,中国政府开始寻求国民党的支持,并于2005年邀请了国民党前领导人连战访问大陆。考虑到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是台独的坚定支持者,

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在经贸上的相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为什么中国方面会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两岸很可能会继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呢?绝大多数台湾人续保持现状,同时两岸的政治关系也会还是十分务实的,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持更加密切。两岸保持现状。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经贸上的相互依存度进一步提高,两岸很可能会继续保持现状,同时两岸的政治关系也会更加密切。

中国领导层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已经比过去要缓和和耐心多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只要台湾地区不宣布独立,中国就准备将两岸现状永久保持下去,这样中国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从而避免了一旦台海有事,必将严重影响中国在全球以及本地区的地位这样的局面。此外,中国人还深信,时间是站在大陆这边的。因为很明显,台湾地区经济会越来越依赖大陆,而大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越来越吸引台湾人。同时,台湾地区还发现自己正面临着另一种危险,那就是被排除在以东盟为核心的新的地区贸易框架之外。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在台海地区的军事力量有了质的提升,因此也必将成为一支强大的遏制力量,防止台湾方面做出任何冒险举动。另外,美国也试图约束陈水扁的台独行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北京的一种鼓舞。

从长远来看,我们有理由作以下预测:美国也许会逐渐意识到,台湾地区将不再属于美国的根本利益,美国没有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它。2008年年初,国民党在“立法院”和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均取得成功,进一步证明了大陆乐观态度的正确性。鉴于陈水扁当政时期造成的经济低迷以及与大陆关系的恶化,新任领导人马英九承诺将维持现状并加强和大陆的关系。双方已经同意开通直航和旅游线路,两岸的经济联系也将进一步加深,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将类似于它与香港的关系,这些举动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回暖上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实际上,我们极有可能在近期就看到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同类推荐
  • 经济运行的逻辑

    经济运行的逻辑

    在高善文眼中,经济运行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用什么方法预判经济前景?他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思路是什么?高善文入行以后,经历了券商研究业务从乏人问津到门庭若市的海天变迁,目睹了市场从绝望到疯狂的几度轮回。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后面,他始终追求对中国经济的独特理解和统一的逻辑分析体系。本书中,作者对通货膨胀、经济周期、产业周期、资产重估等问题都进行了自成一体的论述,与读者分享他对中国经济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大数据:你的规划是什么

    本书以颠覆性科技为主题,文章包括颠覆商业世界的十个趋势、扬帆海外:中国国企的世界梦、关乎2500亿美元: 如果中国不能填补高技能人才缺口、地方政府融资模式探讨、本土车企如何实现“中国梦”?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本书可供中国企业高管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 郎咸平说对了吗

    郎咸平说对了吗

    著名经济学家曹建海作序推荐——在郎咸平先生恢弘的光环下,存在三点明显不足:一是郎教授在走穴上投入精力过多,没有时间治学,并且他将迈过知识创造年龄了;二是太惯于散兵游勇,不能团结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游走于富豪官员之中,对中国下层缺乏了解。
  •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通过比较研究等方式,以“算术”分析经济上的收支而导出政治上国力判断的结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研究方式。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近代天津对外贸易研究

    从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区域经济如何发展?本书将为揭示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天津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热门推荐
  • 固执分散

    固执分散

    不断地成长,慢慢懂得,一路笑闹,也确有辛酸(谢谢收藏本文的,更有动力写文了O(∩_∩)O,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留言)
  • 万界装逼成神系统

    万界装逼成神系统

    穿越万界,收集各大世界主角做小弟。看主角怎样在万界做大佬,成就世界至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春风一度压海棠

    春风一度压海棠

    一个是外表完美内心糙汉手握重权、人狠话不多的小王爷、一个是同样外表完美内心狂野胆识过人、人美路子野的谢府嫡女。上天让两人相遇,是X的爆发还是饥渴的无奈。敬请关注每天晚上8点大梁朝CCAV年度巨献《春风一度压海棠》让我们跟随剧情走进宠夫狂魔世界。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青葫剑仙

    青葫剑仙

    “道友留步,你且猜猜我这葫芦里到底有多少口剑?”..................道友卒。这是一本武侠小说。书友群1022791327
  • 斗罗之终极反派系统

    斗罗之终极反派系统

    “嘤___!”夜晚从星魂村中传了出来,这声婴啼响彻整个村子。另一边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站在一柄长剑之上追逐着一团黑色的不知名物体。那黑色的不知名物体似乎感应到了星魂村刚出生婴儿体内的巨大能量,朝着那婴儿的方向飞了过去。眨眼之间一人一黑色物体就到了婴儿家上方。
  • 盗墓笔记之地阴诡城

    盗墓笔记之地阴诡城

    从长白山一别后,吴邪的盗墓历程难道就此结束吗……?
  • 混蛋小子闯天下

    混蛋小子闯天下

    “生命可贵,爱情价高,天下美女,小爷全要,谁若不服,过来单挑。”丁小浩,一个彻彻底底的小混蛋,他从覆灭的九龙山庄中走出,踏入江湖,勇闯天下,一段可笑、可歌、可泣的人生旅程就此拉开序幕。
  • 再等樱花盼

    再等樱花盼

    一场车祸,让溪然忘记了之前的记忆。同时也不能用双脚走路。不过,还有个好男人在自己身边呢!“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独裁”某女弱弱的问。结果第二天,“许逸,我明明已经不能走路了,你现在要让我连站都不可以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