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0600000037

第37章 分(18)

从长期来看,我估计美国势必会放弃将台湾地区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看法,并认为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卫”台湾地区只是一句噱头。在未来几十年中,台湾地区对于美国来说,战略优先性肯定会大幅减少。中国人也许会考虑通过更加宽松的、台湾人可以接受的政治方案来解决台海问题。曾经在某个时期内,中国大陆事实上已经在台湾问题上对“一国两制”设想做出了进一步的扩充,只不过近期没怎么提而已。或许中国人将来会接受一个类似于英联邦的“中国联邦”或者“联邦制国家”,这样台湾不仅可以像香港那样享有高度的自治,还可以享有某种程度的独立,甚至在国际上还能拥有一定的空间。但这都是后话。就目前来讲,基于以上提到的原因,中国选择对台湾问题持更加乐观的态度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台海局势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民进党政府在某一天正式宣布台湾独立,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必将转而诉诸武力,从而使整个地区--当然也包括美国在内,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当中,必将造成极为深远的影响。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我们也绝不能将它排除在外。

日本--很受伤

1949年以来,台湾问题一直被中国政府视为最大难题。但也有人认为,如

果中国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将台湾问题放一放,那么由于在这段时期内所形成的长远发展趋势,也许台湾问题就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得到有效解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到时候中国在东亚地区面临的最大难题就不再是台湾问题,而是日本了。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前,两国关系一直还是比较和睦的。这次战争是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当时日本放弃了学习东亚,尤其是学习中国,转而向西方国家取经,由此诱发了其对外扩张的野心。历史上日本曾长期向中国进贡,并格外尊重、认同中华文明及其儒家传统。虽然日本也曾时不时地疏远和反抗中国,但考虑到日本的岛国身份以及它自身先进的文明,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日关系比中国同其他西方列强的关系要糟糕得多。许多中国人至今仍将中日甲午战争及后来签订的《马关条约》视为中国“屈辱的世纪”之最,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甲午战争以及让中国在后来的和平时期背上沉重包袱的《马关条约》,给中国人留下了极为痛苦的记忆。第二,日本在中国的世界秩序里如此微不足道,因此中国人认为,败给日本所带来的耻辱要远远超过败给西方蛮族。正是甲午战争中的战败从根本上瓦解了中国人的世界观。按照儒家的观点,日本打败了中国,也就是“学生”打败了“老师”,或者说“小弟弟”打败了“老大哥”。

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耻辱随着日本于1931年霸占中国东北,以及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而进一步深化。关于日本侵华的历史人们已经讨论得很多了,但它给中国留下的伤口却从未愈合。时至今日,中国人一提起日本或者中日关系,就会想到南京大屠杀。虽然那已是70年前发生的事了,但它所造成的伤口至今仍在滴血,而且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它好像就发生在昨天。甚至连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中国方面认为是30万人,至今仍是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当然,上述问题之所以会遗留至今,是因为问题并未了结,日本不仅至今仍不愿为此道歉,而且也没有任何反思历史的迹象,相比之下,德国人倒是为他们在“二战”中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忏悔。日本确实也道歉了,不过只是向美国和欧洲国家,而从来没有向其亚洲邻国,尤其是中国和朝鲜表示过歉意。日本曾经犯下的野蛮罪行远远超过西方列强,但即使是在致歉时,它也只是选择了最老套的外交辞令。

同德国相比,日本这种反差极大的态度正是后明治维新时代日本的写照。当时的日本对西方表示尊重,却看不起自己的邻国。“二战”后很长一段时期,日本也没有反思历史,因为它很快就又获得了本地区的主导地位,并且与那些经济欠发达的邻国建立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同盟关系。作为日本的担保人和保护者,美国在冷战时期既没有要求也不希望日本向中国道歉,因为当时美国正专注于一些新的战略重点。

转眼50年过去,东亚地区已经今非昔比。在发展水平上,日本在本地区已不再是一枝独秀,昔日那个被众多落后邻国包围、自身已达到西方发达水平的日本已经不见了踪影。亚洲四小龙和日本差距越来越小,整个东亚地区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改观,而中国这个日本的老对手则在谱写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经济转型奇迹。简言之,历史终于让中国和日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日本作为一个社会、一种文化,当它有了明确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后,就会全力以赴,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但如果为了适应已有所改变的外部环境,需要对这些目标和途径作一些调整、或者甚至要完全改写时,日本对于这样的转变似乎又觉得难上加难。于是,它会像法国那样,对于转变一拖再拖,直到最后这种转变积累成了需要通过革命才能完成的变革--只不过日本人把这种革命称做“复兴”罢了。面对整个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的转型,日本的确显得有些迷茫,一时间失去了方向,能做的似乎还是过去的老一套,没什么新意。从1955年开始就一直执掌日本政坛的自民党如今发现横向思维事实上已经行不通。中国东亚问题专家朱峰认为:“对于中国的崛起,日本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准备充分。日本人不相信中国能崛起,也不愿意相信。但中国的崛起对日本造成的影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大。”最重要的是,日本或多或少对中国的崛起持否定态度,似乎希望中国的崛起不是事实,希望它随风而去。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日本政治就转向了右翼阵营,而且民族主义情绪更加强烈。这一趋势在始终坚决反对日本扩军的社民党下台后进一步加速发展。日本在位的政治家们对中国的态度开始变得越来越强硬。他们对于过去毕恭毕敬的对华态度也越来越丧失了耐心,不仅日益担心中国的崛起,而且还厌倦了中国老拿日本过去对外殖民的历史说事。在1996年的一次年度民意调查中,对中国没有好感的受访者人数首度超过了持有好感者。而朝鲜半岛危机、朝鲜威胁要发展核武器、朝鲜绑架日本公民等,这些事件都更加刺激了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朝鲜对日本的威胁在后者看来事实上也就代表了中国对日本的态度,因此也更加恶化了日本对中国的看法。1999年,有着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石原慎太郎当选东京都知事。他曾经持反美观点,很快就变得极端反华。与此同时,日本也与美国签订了新的共同防卫协议,矛头直指中国,而且还十分隐晦地把中国台湾也纳入了日本的防卫计划。

在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期间,日本对中国的敌视情绪达到了顶峰。小泉在任时,每年都会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由于靖国神社供奉着日本在“二战”中阵亡军人以及那些甲级战犯的灵位,因此小泉的参拜就带有了明显的政治目的,这不仅让中国十分恼火,同时也助长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然而,小泉的继任者们,不论是在任时间较短、曾经对中国保持强硬态度的安倍晋三,还是之后的福田康夫,都希望缓和小泉时期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并同中国建立一种更加融洽的关系。以民族主义著称的麻生太郎担任日本首相后,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至今尚不清楚。不过也无大碍,因为麻生政府很有可能成为一届短命的政府。

与此同时,日本也发现自己多多少少被其他东亚国家孤立起来了。虽然日本一直十分慷慨地对本地区其他国家给予援助,但由于没有处理好战争遗留问题,日本始终遭到许多邻国的憎恨,尤其是韩国。此外,日本依旧对其邻国持疏远的态度,拒绝向它们开放国内市场,并且只愿意同它们签订双边而不是多边协定,这种状况直到近期中国大胆提出要与东盟合作之后,才有一些极不情愿的改善。日本目前遭遇的孤立通过以下两个案例可见一斑。首先,日本在2005年曾提出希望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以失败而告终,因为中国成功地动员了绝大多数亚洲国家反对日本的提议,最终使日本的计划落空。其次,同样在2005年,中国发生了反日游行,抗议日本在新通过的历史教科书中淡化在“二战”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这一次,亚洲各国还是一边倒地支持中国,反对日本政府。在以上两个案例中,日本遭到孤立的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它既没有重视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实际上对其他所有国家的类似遭遇也同样置若罔闻。

中国的崛起要求日本在思维方式上做出根本性的转变。其实,如果日本几十年前就愿意为自己的战争罪行向邻国道歉的话,那么日本现在的利益也就有了最大的保障。但是,日本至今仍没有任何道歉的迹象。不仅如此,日本还一日本对中国崛起的反应暴露出其本直死抱着各种“二战”后的立场不放,质上的弱点,日本就像一只兔子,在迎结果让中国通过近期高超而迅速的外交面而来的汽车的明亮车灯下显得有些惊活动成功占有了先机。日本对中国崛起慌失措。

的反应暴露出其本质上的弱点,日本就像一只兔子,在迎面而来的汽车的明亮车灯下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同时,中日关系也停滞不前,似乎固定在了冷战时期的状态,而在两国关系的每一次起伏之下,不是你获利就是我受伤,两相抵消,

总是没有双赢的结果。中日之间的争论也许有很多,但历史问题显然是最主要的,决定了其他所有问题的走向。

但就目前而言,迄今为止中日之间最重要、也最危险的争论就是关于中国东海上的钓鱼岛归属问题。早在1990年,当时中日就已经在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冲突。钓鱼岛不同于南中国海上的南沙群岛,因为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已经探明了巨大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所以它也就有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处理南沙群岛问题时一样,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已经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联合开采石油的协议可能会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但有关岛屿争端和大陆架划界的问题却不能得到最终解决。考虑到中日关系现状,钓鱼岛之争很可能会成为两国爆发大规模冲突的导火索。

对于民众普遍存在的仇日情绪,中国政府历来都加以抑制,但有时候还是无法控制,比如2005年就在多个中国城市出现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这首先源于中国人对日本的仇视态度。和中国对美国的敌视比起来,中国对日本的仇视要深得多。这并不奇怪。因为除了朝鲜战争,中美两国并没有单独交战的历史,而且1971年中美就在全新的基础上重建了两国关系,这些基础一直延续到今天。此外,中美两国在地理上相隔遥远,分属太平洋的两岸。相比之下,中国和日本之间敌对状态已经持续了100多年,而且从未间断过。虽然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最主要、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在两国现代关系中,根本找不到和解与共存的因素。中国人也许并不怎么喜欢美国人,但通常对他们都比较注重。相反,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中国人常常都对日本颇有微词。

不仅如此,中国的崛起更是强化了这种仇日情绪。时殷弘认为,如今的中国人普遍有仇日情绪,“如果中国对日本让步,那???就意味着中国无法崛起。如果对日本都要让步的话,那么中国的崛起还有什么意义呢?”时间是站在中国一边的,这是可以肯定的。尽管日本目前仍是东亚头号经济大国【按折算汇率后的GDP来计算】,而且也是东亚地区最发达的国家,但从长期看中国必将取而代之。假设中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那么中日两国间的实力天平将来定会向中国一边倾斜。中国注定会崛起为东亚经济的核心,因此,即使它目前还未表现出很强的“中国中心论”的态度,但在不久的将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对日本来说,当前的中国已经拥有了巨大的经济影响力,因为在2008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在2000~2003年这段时间内,日本对华出口总额翻了一番。此外,对许多日本跨国公司来说,中国作为其制造业基地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不论愿意与否,日本和中国正变得越来越相互依赖。当然,这并不是说中日关系就一定会变得更加和睦,因为两国之间相互敌视的根基实在是太深了,很难发展成和睦的关系。

那么,中日关系到底会何去何从呢?可能性有好几种。迄今为止,日本在本地区一直是独树一帜,和其他国家保持着距离。我们发现,日本的这种态度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就存在,它习惯于仰慕西方而鄙视亚洲其他国家,因此,要完全改变这种思维方式,对日本来说不仅十分困难,而且也难以接受。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由于在安全问题上一直依赖美国,同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就进一步疏远了。日美之间的安全协议决定了日本必须更多地向太平洋以东的美国寻求支持,而不是与西边的亚洲其他国家加强合作。这也促使日本更多地把自己定位成亚太地区而不仅仅是东亚地区的强国。日本的这种心态在2007年得以充分体现,当时日本和澳大利亚签订了一份安全协议,后者是美国最忠实的盟友之一,而此前日本也只是和美国签订了类似的协议。虽然日本和澳大利亚既没有明说、也完全否认,但它们之间的协议针对的显然是中国。此外,我们在之前也提到过,《日美安保条约》在过去的10年里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因此,日本未来最可能的走向便是在这条老路上继续前进。

同类推荐
  • 怎样办好农家乐

    怎样办好农家乐

    本书内容包括:了解农家乐文化的重要性、了解农家乐市场特点、开办我的农家乐、农家乐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农家乐规划与设计、餐饮服务内容与技巧、客房服务内容与技巧。
  •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经典文选(传统经典文献导读丛书)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经典文选(传统经典文献导读丛书)

    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文献选编”丛书之一。全书以需求与供给、消费与人口、经济管理、经济伦理四个篇章,编选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关经济思想的文献,对于人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中国经济随笔

    中国经济随笔

    自2008年爆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和平崛起日益为世人瞩目。作为著名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作者曾参与中国经济改革进程,对中国经济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中国经济随笔》就是作者在2008年和2009年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一些思考,多涉及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话题,也介绍了作者本人如何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提供政策建议,既具理论价值,更具实用价值。作者对中国诸多经济问题的评判既不是随兴而发的议论,也不是学究式的套套逻辑,而是以学理为依据的客观评判,他对经济学理论如何应用于社会变革的诸多……
  • 杨致恒文集

    杨致恒文集

    本书收录了《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也评梅林的<马克思传>中的错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关于发展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重大意义》等论文。
热门推荐
  • The Marble Faun

    The Marble Fa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汉小子

    东汉小子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是谁把老子弄过来的!我要回我现代大都市啊!史学甲一个人咆哮着,在遭到现实毒打以后,终于认清了现实,洗衣做饭没问题,干活打杂没问题,从此过上了穿越生活……
  • 十年之约:我还在等你,而你在哪

    十年之约:我还在等你,而你在哪

    “你到底是谁?谁让你来的?”“我就是封晓晨啊!我不是封晓晨我还能是谁啊?”“你不是!”紧接着那个男的伸出手从额头上撕了一层皮下来……“他不是你爸,你爸在国外,那个死了的也不是你妈!那只是你的大姨,你妈她回来了!”“你闭嘴,我不想听,也不想见到你,你给我走!”……
  • 前辈的伟业

    前辈的伟业

    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组织:红二代算什么,皇帝的江山都是我们穿越者打下来的。富二代算什么,世界财团一半都是我们穿越者联盟的。官二代算什么,皇帝都是穿越者,你能比皇帝厉害么。星二代算什么,影视圈,娱乐圈他们都称我们为教父。而作为穿二代的施福,一直在追寻穿越前辈的道路上。PS.喜欢本书的童鞋可以加入书架收藏,有推荐票的投两张啦。本书日更两章6000+,本书书友群:41374291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文安梦

    安文安梦

    这就是一个初入社会小人物的小资生活体验……
  • 核脑

    核脑

    人脑要革命!人,究竟是大脑的主宰还是大脑的附庸?只有战争才能做会最后的裁决吗?也许还有出路……
  • 初夏的苜蓿草

    初夏的苜蓿草

    在初夏的苜蓿草,闪烁着露珠的光芒,在初夏的约定,他们是否还记得?那一件件伤及入骨的往事他们是否会一一奉还?
  • 修身·齐家·治企

    修身·齐家·治企

    学习本书的体会:钱是永远赚不尽的,只有工作进展才能让你有满足感!不希望去改变别人,只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用德去经营企业,不要透支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商业天规:和气生财。商人要懂政治,不去玩政治。
  • 老子,兽人

    老子,兽人

    俺们走!俺们走!俺们莽穿全宇宙!俺们走!俺们走!俺们打起来没个头!什么,有两个两心三肺的巨人正穿着动力装甲站在太空里互砍?等等,这是战锤世界?Waaagh,看俺去削了丫!伴随着重金属摇滚响彻全宇宙,孟南决定在这个胡逼而又欢乐的故事里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亚空间群,③③九⑦五④五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