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00600000041

第41章 分(22)

50多年来,两国的关系较好时充其量也是相互疏远和怀疑,经常相互敌对,甚至曾经爆发冲突。1988年之后,两国关系似乎有所好转,尽管外交辞令看上去很热情,但是实际上两国仍然是彼此反感,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尽管两国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和委员会,两国仍然未能就边界问题达成协议。正是边界冲突直接导致了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当时中国对印度进行了沉重的军事打击,时至今日,印度对此仍然耿耿于怀。第二,尽管印度的实力远不足以在南亚实行无可争议的霸权,但它发现自己面临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和缅甸的挑战,而中国则有意识地与这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以制衡印度,反过来,这些国家也依靠中国以削弱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对于印度不共戴天的仇敌--巴基斯坦之关系至为重要。中国施展了精明的外交手腕,这意味着印度将在南亚地区一直处于守势,无法展现其作为一个大国应有的影响力。印度的外交手腕则远不如中国老练,它不仅没有在南亚建立起霸权地位,甚至未曾尝试在东亚发挥重要影响力,更不用说它还未和散居在东南亚的大批印度人建立任何有意义的关系。

关于两国未来的关系,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第一,中国承认南亚是印度正统的势力范围。实际上,这不太可能。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太过深远和完善,印度无法消除这种影响,中国也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这种结果是中国和其在该地区的正式、非正式盟友都反对的。此外,考虑到中国相对于印度日益增长的实力,这种情况在21世纪的后50年最不可能发生。第二,印度承认中国在南亚的长期存在,并决定接受这一现实,具体表现为承认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是处理该地区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从长远看,这甚至意味着印度默认了中国在南亚和东亚的主导地位。为确保其在亚洲存在、作用和影响的长期增长,中国会防止出现可能影响这些增长的障碍,这是它的一项主要战略目标。关于这一点的其他例子包括:中国反对美日同盟的扩大,拒绝接受关于南中国海有争

议岛屿的任何多方提议或解决方案。第二种设想,即印度承认中国在南亚的角色与这一战略目标相符合。而实际上,许多年来,印度已经被迫适应【至少是在事实上适应】中国在南亚日益增长的势力,所以,第二种设想的因素已经存在,至少是以一种默许的方式存在了。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南亚不断增强的实力。1950年,印度的人均收入比中国高出约40%;1978年,两国的人均收入基本持平。但到了1999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几乎达到了印度的2倍。另外,尽管近年来印度的增长率稳步提升,但仍然明显落后于中国【见图9–7】,换句话说,中国仍然在拉大与印度的经济差距。尽管印度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对中国的经济优势,最突出的是其计算机软件???面的快速发展,但从事计算机软件工作的劳动力仅占很小的比例。2003年,制造业占印度GDP的比例仅略高于20%,而中国的这一比例超过了50%,2001年印度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59%,与之相比,中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0%。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为印度的3倍,而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即使印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中国,印度经济要想达到中国经济的规模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总而言之,至少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实力仍将使印度相形见绌。

这将使第二种设想更为可能,即印度被迫接受并适应中国在南亚的存在。

这似乎也增大了中国最终将成为东亚和南亚主导力量的可能性。但随着一个变数的出现,这场游戏的规则似乎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在克林顿连任期间,美国与印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布什政府延续了这种关系,并将核能合作包括在内--这项协议最终在2008年得到了印度议会的批准。这一协议承认了印度有核国家的地位,这与美国以往的政策相悖--尽管印度尚未签署《核不扩散条约》。这突出地表现了美国的核扩散政策与利益相关,而与原则无关,美国对待中东地区的伊朗和以色列的反差也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美国这种政策大转弯关乎地缘政治,美国想要扶持印度成为世界大国,并在南亚建立新的美国--印度轴心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冷战时期,印度与美国的关系疏远,两国互不信任,两国关系在1989年后也没有改观,美国当时平等对待印度和巴基斯坦,并在印度1998年进行核试验后对其实施制裁。美国之所以愿意进行这种180度的政策大转弯,正是美国对中国日益恐惧的表现。

GDP的年增长率按照2004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

【%】【美元】16

6000

中国

5000

12

8

3000

20004

4000

1000

0

0

4【年】

0【年】

中国GDP的构成印度GDP的构成

【%】【%】60

60工业

服务业50

50

4040

服务业

农业

30

30工业

2020

农业

1010

00

3【年】

3【年】

图9–7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状况对比

对于印度来说,以往其立场是相对孤立,除了与前苏联保持长期的同盟关系外,它坚定地走不结盟路线,反对与主要大国甚至次一级的大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但印度当权派【主要是军方】也明显地对中国日益崛起的实力感到不安。

美印伙伴关系如何发展,可能将极大地改变南亚地区中印之间的力量均势,在提高印度底气的同时促使中国更加小心行事。美印伙伴关系提出了很多问题,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毫无疑问,如果事实证明这种伙伴关系是牢固有效的,那么这将是在该地区和全球对抗中国极为有效的方法。中国会对此做出何种反应仍然有待观察,最显著的反应或许是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但如果中国决定与印度保持战略和睦,以此来回避美国并拒绝承认自己在南亚的主要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

欧洲

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和其与美国的关系极为不同。当中美关系在中国国内或多或少地引发了持久的争论之时,中欧关系引起的关注相对来说很少【至少直到最近是这样】。经历了1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迄今为止一直较为顺利,冲突很少。从历史角度看,这颇具讽刺意味。毕竟,当初首先是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欧洲列强随后将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而美国则是后来才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来。中国遭受“屈辱的世纪”的始作俑者是欧洲和日本,美国在其中仅仅扮演了一个小角色。现在中欧关系之所以如此低调,恰恰表明了欧洲已经不再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势力了【经济利益除外】,“二战”结束之后,它将这一地位让渡给了美国。欧洲在东亚这一全球重要地区基本销声匿迹,这正生动地表明了1945年以后欧洲全球地位的衰落和其逐渐向地区大国角色的蜕变,这一过程仍在持续,并可能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而加速。除了欧元,人们谈论欧洲在全球的影响力时总是要提到“规范力量”【normativepower】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欧洲规范力量标准的提升需要得到国际体系的认可。尽管如此,由于欧洲的经济总量可与美国匹敌,而且它是西方联盟的另外一半,欧洲对于中国的态度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欧洲对于中国崛起的反应是低调、零散和不连贯的。这表明欧盟在处理与其他国家例如中国的关系时,缺乏作为欧洲战略核心的权力和权限。结果就造成了欧洲在国际社会上的声音通常很小,而且经常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欧盟不是一个能够统一思想、一致行动的单一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联合体和不同利益的代表。在过去的10年里,欧洲与中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猛,欧洲国家从中国大量进口廉价商品,同时,欧洲尤其是德国向中国的出口也有很大增长,产品主要是高科技产品。这使得欧洲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越来越大,来自中国的廉价进口产品也使得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但这没有引起什么政治方面的争议,即使有也和美国方面政治争议的规模不可同日而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欧洲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远比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要小,尽管这一逆差正在迅速扩大;第二,政治方面的关注不是集中在整个欧洲的逆差,而是集中在欧洲各个国家的逆差,后者引起的关注相当少;第三,与美国相比,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人民币和欧元汇率问题的严重争论,尽管随着美元的贬值,欧元对人民币的比价上升幅度很大,这引起了欧洲的日益忧虑;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欧洲忙于处理欧盟扩张所带来的影响,更不用说东欧和中欧国家工人向西欧国家的大规模移民问题,这对欧洲来说影响更为重大,从政治上来说也比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更为敏感。

因此,截至目前,欧洲对于中国崛起的经济影响的担心至今仍然相对较少,但随着欧元的升值和贸易逆差的扩大,已经有明确的迹象表明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目前,主流观点仍然是中国的崛起对欧盟来说利大于弊,因为这降低了消费品价格,但一些欠发达的欧洲国家,例如葡萄牙和希腊以及刚加入欧盟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中国存在直接竞争,情况因此变得更加复杂。而且,次贷危机和经济发展低迷的影响已经让很多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对全球化和中国崛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深感焦虑。其结果是,加剧了欧洲国家与中国之间的经济紧张关系,随即对双边贸易的限制性行为就有可能激化,比如针对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这会打击“中国经济崛起对欧洲是非常有利的”这一信念,欧洲民众的情绪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会更加关注中国崛起对欧洲的负面影响。另外,中国跨国公司对欧洲重要行业的投资,也加剧了欧洲民众的担忧。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公司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创立自有品牌与欧洲品牌进行竞争,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外国公司将显著增多,抵制中国“不正当”竞争的呼声将会日益高涨,这或许会导致欧洲断绝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从而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但在目前阶段,评判中国对欧洲日益增长的竞争性挑战将

会带来什么政治影响尚且为时过早。

欧洲在东亚没有重大的外交存在,这表明,与仍为该地区“安全主宰者”的美国不同,欧洲与中国没有重大的地缘政治冲突。在美国关心的所有重大议题上,例如中国台湾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或者美日同盟,欧洲都只是一个观望者。它甚至不是美国在东亚地区双边同盟体系的一员。因此,中欧关系的发展不受这些因素的阻碍。与这类议题最近似的莫过于欧洲曾实行对华武器禁运,中国一直努力游说欧洲解除这一禁令。欧盟本来决定解除这一禁令,但迫于美国的巨大压力,以及美国倡导在大西洋联盟内部就这一议题展开投票,欧盟最终收回了这一决定。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只有将此事变成一种信任条款,才能达成维持现状的目的,这也表明欧洲或许已经准备在对华关系问题上进行独立思考了。但这并不表明从长远看欧洲将脱离美国转而支持中国【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但从主要欧洲国家【例如德国和法国】对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反应来看,随着美国政策向单边主义倾斜,欧洲不打算再继续跟从美国。

对于美欧关系,完全有理由做出以下猜测:在奥巴马政府任内,美欧关系会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虽然不可能回到冷战时期的那种亲密关系。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东重要性的提升,跨大西洋关系将不再是美国对外关系的主轴。也就是说,与那种欧美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全天候的关系相比,新型的欧美关系将是一种根据具体事务进行灵活合作的关系。随着全球事务的焦点越来越多地转向中美关系,欧洲在处理对外关系上有可能会寻求一种更加灵活、自主的策略,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地夸大任何一种对未来前景的设想,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地缘政治方面,不论是达尔富尔问题、贸易谈判还是气候变化,欧洲更有可能是站在美国一边,而不是中国一边。在一个大幕徐徐拉开的新世界里,出于历史、文化、民族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欧洲更有可能和美国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崛起的大国和衰落的大国

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会面并就两国关系达成和解,以及接下来1979年两国建立全面外交关系以来,近40年来中美关系的潜在特点一直是稳定和延续,虽然美国国内的舆论经常背道而驰。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很多阶段,比如联合对抗前苏联、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中国90年代末期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当然还有美国总统的更替,从尼克松、里根到卡特、克林顿,两国的关系从根本上说一直很平稳,美国不仅逐渐对中国放开了国内市场,还同意其加入国际组织;而反过来,中国则根据美国的态度,缓和并协调其政策。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来证明美国立场正当性的理由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或许美国统治者为什么一贯支持这一立场的原因一时半会儿不是那么明显,但主要原因是有根源的。毛泽东与尼克松达成的和解发生在冷战时期的黑暗岁月里,这在美国与前苏联的竞争中无疑意味着地缘政治的巨大胜利。这也使美国人产生了一种对中美关系的持久忠诚和承诺,正是这种忠诚和承诺保证了对华关系的长期稳定。

对于中国来说,近40年来维持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一直是其外交政策的根本宗旨之一。从一开始,中美关系就处于邓小平战略的核心位置,它确保了中国拥有一个相对安宁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其集中力量和资源发展经济。邓小平发表讲话称必须“坚持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这既表明了会将中美关系置于首要位置,同时也表明,与其他文化不同,独特的长期洞察力是中国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对于中国领导层来说,在整个改革阶段,维持和发展中美关系一直是一项重要原则,这是公认、无可争议的,长期以来,这种做法也使中国更好、更深入地认识了美国。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富裕的杠杆: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

    这是一本讲述技术革新的书籍。那么,一名经济史学家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呢?技术是关于如何获得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和服务,即,它是关于生产制造的。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分野,并非像海明威所说的那样在于“富国比穷国的钱更多”,而在于富国生产了更多的物品和服务。
  • 见证辉煌

    见证辉煌

    本书收集了对多位在浙工作多年的外籍人士的访谈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为浙江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提供了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现代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激励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概述,现代激励理论,东西方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比较等。
  •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现状·问题·对策:庆阳市“三农”问题研究

    本书包括十个专题:农村组织制度建设、农村市场制度建设、农业结构调整、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
热门推荐
  • 三剑灭世

    三剑灭世

    三剑出世,恶神降临,人魔仙三族不计前嫌共同抵抗,盘古的预言就要降临!
  • 陆太太她又美又娇

    陆太太她又美又娇

    宁年好做了一个梦,梦到被自己欺负小可怜在多年后成为了牛哄哄的人物,找上她报当年欺他之仇多年后,再相见,当年被自己欺负的小可怜早已是一副我不好惹的样子。不仅搬到了她家对面还每日上门她问好。蹭吃蹭喝最后还蹭……听闻他欠了一屁股债,宁年好豪爽的掏出自己所有积蓄给他还钱,自此她不仅给养自己还给养某小白脸。相处之中她看着某人身上一个个不小心滑落的马甲,一个比一个牛。粉的某大佬作者是他,喜欢的某款游戏是他家的,还有……。有人问:为什么要装小白脸。他笑:“某人以为我找上她是报当年被欺之仇,怕吓着她,只好低调,装小白脸。”
  • 肝胆病名家医案

    肝胆病名家医案

    本书通俗易懂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案例教学时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广大中医、中西结合临床工作者阅读参考。
  • 无限穿梭沟通群

    无限穿梭沟通群

    齐天大圣“你们谁有玄铁石?我需要打磨一下我的如意金箍棒了。”卧龙诸葛“玄铁石?那可不太好找……”鬼才郭嘉“这……确实很难找。”等一下……这是什么鬼啊,我白月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群聊里啊……这帮人的名字也好奇怪啊……事实证明,这不是一帮假神仙,而是真的,于是,白月的崛起之路就此开启。(作者ps:实际上这段和正文没多大关系,可能是我脑抽了,实际上其实是……算了,进来看看不就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候天石传之黉门院风云

    候天石传之黉门院风云

    触龙门圣女王君柔奉命卧底沧海派,在生下一个男婴之后,为配合教主统一天下大计,被逼抛夫弃子,改名王清梦,进入彦王府,后又成为皇帝身边的妃子王夫人。为了掩盖她之前嫁入沧海派的秘密,触龙门将沧海派灭门,她的儿子却奇迹般地被活了下来,被将军秦川收养,改名秦平烟,十七年后进入皇家最高学府黉门院,卷入武林和朝堂和后宫的诸般争斗~~~~
  • 女助理

    女助理

    小说写一位川妹子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做助理,这家公司的老板是女性红军后代,性格开放、大气,得到川妹子协助下公司逐渐发展壮大。
  • 从斗罗开始当皇太子

    从斗罗开始当皇太子

    我叫雪清河。八岁那年救了一个叫小雪的小女孩,收他为侍女。十岁的时候父皇要为我举办狩猎大会,怎么办怎么办,在线等,怎么破。
  • 小七爷记

    小七爷记

    我名叫小七,人称小七爷。我是一位孤儿,从小靠乞讨生活,直至一天我遇见了我人生中的光,她带我见了世界的万丈光芒。她教我一切生存办法,让我变得强大,不被任何人欺负。慢慢的我开始伪装自己,成为一个伪装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