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51500000050

第50章 定天下(4)

朱元璋听了常遇春死去的噩耗,悲痛万分。待常遇春的尸骨运到南京,朱元璋亲自出奠,将常遇春安葬在钟山上。为表彰常遇春的功绩,朱元璋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谥忠武。又封常遇春的儿子常茂为郑国公。

常遇春的丧事刚刚办好,茹兰的丧事还没有办,朱元璋沉侵在悲伤里,一颗孤独的心,痛痛的、空空的使人非常难受。俗话说祸不单行、福不双至。朱元璋的一颗心还在伤痛之中,有人来报:潭王朱梓要谋反的消息,朱元璋震怒了!只见他睁大着双眼望着苍天,许久也回不过神来。朱梓!谋反!朱元璋从牙缝中嘣出这四个字,已是费了天大的力气,要不是一旁的侍从扶着,早已倒在地上。

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潭王朱梓,是他的第八个儿子。平日里,这些皇子们也常常会犯些错,可朱元璋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之间竟有谋反的人。朱元璋虽然做了皇帝,有着在军事战略、使用人才等方面超出当时各路义军领袖的特殊能力。但从总体上说,他是一个受教育不多,心胸外宽内窄,而又特别自私的枭雄。尽管天下是依靠他的谋臣和一帮兄弟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可是一旦天下到手,他便将天下看作只是他一个人的。在这时候,他不但不愿意与他的谋臣武将共享天下,还处心积虑地思考着如何能使自己永久地独享这天下。如同所有可笑而又自私透顶的皇帝一样,朱元璋将儿子看成自己生命的唯一延续,并由此将天下只让他的儿子们来享有。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除了一个已经封为皇帝接班人的太子朱标,还有一个生下来三个月就夭折的朱楠,其余的二十四个,都先后封了王。可是,对于那么多跟着他一道打天下的文臣武将,朱元璋仅仅只给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这六个人封王,并且全部是在他们死后才得到加封的。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地偏心偏宠。然而,就是这样,朱元璋的儿子中还有人要来造反,他恨得心中滴血了!

朱元璋决定大开杀戒,杀一儆百以泄心头之恨!

162、

灼热的夏日,真叫人烦心!大地原有的一切生气似乎都枯萎了,一切都变得毫无生气,死气沉沉。朱元璋生了一天的气,还在生气,马秀英小心翼翼地来劝他,被他吼了一声赶出去。金碧辉煌的皇宫,此时在朱元璋的眼里,如同象黑漆漆的棺木一样,到处充满了冷漠、萧寂令人感到窒息的气息。

马秀英走了不久,太子朱标来了。他是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当中最喜欢的。在平日,朱元璋见了朱标,总是笑脸相迎,今天朱元璋不但不开笑脸,反而把脸拉得老长老长的。朱标见了,同他母亲马秀英一样,小心翼翼地走到父皇跟前招呼说:“父皇!”

朱元璋第一次对自己这个最爱的儿子冷冷地点了点头,好一会才吐出两个字:

“何事?”

“儿臣听说父皇要杀朱梓……”爱子朱标的话还没有说完,被朱元璋打断。

“你这个孽子,胡说什么朕要杀朱梓?!你!!”

朱标生性温柔,尤其在父亲面前,从来是温文尔雅的,他从来没有见父皇发这么大的皮气,一时不由得愣在那里。朱元璋见了,仍未解恨,怒火冲天的将面前案头上的公文用力一拂,也不去管它们纷纷落地,手指朱标说:“你!你!你怎么能这样说你父皇!!”

朱标吓得跪在地上,连声地说:“请父皇恕罪,孩儿不是那个意思。”

“不是哪个意思?”

“孩儿不是说父皇要……而是请求父皇饶了朱梓这一回!”

朱元璋听了,过了许久,这才稍稍地消了一点气,看着朱标已是哆哆嗦嗦的跪在地上,不免有又些痛心,大喝一声说:“快起来!”

朱标听了,这才费力地爬起来,泪眼婆娑地望着父亲。朱元璋见了,又多一份心痛,却是瞪大了眼问他:“为什么,我要饶朱梓这一回?”

“他是我的亲弟弟,是父皇你的亲生儿子。”朱标流着眼泪为他的八弟求情,说:“杀了他,父皇你也会痛心的。”

“那么,你认为这事该怎么处理?”朱元璋恼怒地反问儿子。

“施之以仁爱。”朱标期盼地望着父亲说。

“你知道他犯得什么罪吗?”朱元璋又问。

“谋反。”太子很坦率地回答。

朱元璋的天下是凭武力打出来的,十多年的腥风血雨,严酷的战争训练得他明白:权力是靠武力和权威维持的,他之所以早早地立下太子,一来是出于对朱标的偏爱,更主要的还是要树立起一个权威,断绝其他王子争位的念头。可是,他的儿子中,还是有人想来争夺王位。朱元璋深知以前王朝许多王位之争的惨事,绝不能容忍这种惨烈的事情在自己的皇朝中发生,他必需杀一儆百。没想到,这个仁慈的太子受不了,他不忍心他的亲弟弟惨死在父亲的手上,要来为他的弟弟求情。这事我不跟他讲清楚,看样子还真不行。朱元璋想到这里,圆睁着眼问道:

“谋反!你知道他是谋反,你对谋反的人,你还要施之以仁爱?”

朱标此时虽然有些害怕,但想到亲弟弟就要被处死,他徒增了不少勇气,于是底着头说:

“父皇不是一直教我要仁爱吗?古代圣人也说,一个君主,如能重礼教而轻刑法,天下就可以治理得很好,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

朱元璋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大胆来反驳他,可儿子的反驳又是他常常告诫儿子的话,他当然一时无话可说,只在心里狠狠地骂道:“这个宋濂,怎么把我的儿子教成这样!”

其实,朱元璋就是喜欢与仁厚的人打交道,所以,他才把朱标等王子交给以厚道著称的大儒家宋濂教育。然而,喜欢与仁厚的人打交道是一回事,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仁厚又是另一回事。朱元璋曾夸宋濂为“开国文臣之首”,对他赞颂有佳。那时,朱元璋因为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希望他儿子能如宋濂那样博学,那样厚道。有一次他带朱标一道郊游,看到路旁有一丛荆棘,朱元璋停下来摘下一条荆棘对朱标说:“古人曾以此为刑具,考打犯罪之人,你猜是为什么?”

朱标瞪大眼睛看着父亲手中轻轻摆动的荆条,摇摇头。朱元璋便用荆条抽了一下朱标,听到儿子“唉哟”的呼叫,朱元璋哈哈大笑了。

“痛不痛?”他问儿子。

“痛。”儿子如实回答。

“可是,如果用这个打你呢?”朱元生意指着身边的一根铁棍又问儿子。

“可能会更痛。”朱标还是老实地回答,因为他确实还没有被这样的铁棍打过。

“你说对了。”朱元璋夸奖儿子;“这铁棍打起来会更痛,不过不仅仅是更痛,还会伤了你的骨头,让人致残或致死。”

朱标点着头,眼睛睁得更大。

“你说,古人为什么用荆条作刑具,而不用铁棍?”

朱标又只能摇头了。

“我告诉你,这正是古人仁厚的地方。用荆条惩罚罪犯,既让他痛,又不伤他筋骨,不会打残打死罪犯。朱标,古人的仁厚,你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朱标终于懂了父亲的一番苦心,认真地点着头。朱标天性仁慈,很象他的母亲马秀英,加之从小在宋濂的教育下,为人更是厚道友善。可是,当朱元璋从自己的经验来看治理天下时,又感到朱标过于懦弱,似乎难以做好皇帝要做的一些事情。因为喜欢与厚道人相交的朱元璋自己并不是个仁厚之人,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又要不断地与朱标发生冲突。

当了皇帝后的朱元璋,已经逐渐习惯了别人在他面前唯唯喏喏,朱标的顶撞,使他又气又恼,却也没什么办法,眼瞪着儿子,在心里骂完宋廉对朱标一挥手说:

“你可以退下了。朕要告诉你,朱梓定斩不赦,从现在起,有谁再敢劝朕,斩!”

从这以后,朱元璋便很少跟朱标提仁义礼教,只是常给他讲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王者独步天下的手段。这是后话。

第二天,朱元璋下朝特别早,他一会儿想到处死的晋王,一会儿想到懦弱的太子,再也安不下心来,走出大殿,经自住大本堂走去。他要去看看太子朱标,对于这个今后要接自己班的儿子,他非常担心。

163、

大本堂是宋濂一手办起来的,朱元璋的皇子皇孙们都在这里读书。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虽然越来越反感儒生,但却希望他的儿子们都能够多读一些儒家的书籍,多明白一些儒家的道理,因此,一直将大本堂交给以宋濂为首的大儒们在主持大局,每日里为他的太子们讲课。

作为给太子们传道授业的地方,朱元璋对于大本堂还是颇有感情的,对于大本堂的主持人宋濂,还是颇有敬意的。以往,每次到大本堂来,朱元璋总是要先见见宋濂,向他询问一下皇子皇孙们的学习情况。这一回,朱元璋因太子朱标的事迁怒了宋濂,当他走进大本堂后,再不去见宋濂,而是直接找到朱标。那一天,因为朱标为他的八弟朱梓的事来劝朱元璋,被朱元璋声色具厉地赶了出去。事后,朱元璋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悔。朱标能为他弟弟求情,说明他宅心仁厚,虽说他不能理解自己严厉处置叛逆的良苦用心,但还是不应该对他这么粗暴。自己既然立了他为太子,要让他继承大明王朝的大统,就应该更耐心地对他进行教诲。何况朱标这个孩子,人品还是非常好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教育的。这么想着,朱元璋决定到大本堂来,看看朱标,与他好好谈谈心。

作为最听话的好“学生”朱标,此时正襟跪坐,双手捧着孔夫子的“中庸”,愁眉苦脸地似乎在想其他事情。朱元璋见了,自然是很不高兴,可又一想儿子肯定在为昨日之事烦恼伤心,他还只有这么点年纪,心中有了这么大的事情,没人开导,一天两天是会想不开的。这么看来,朕是来对了。朱元璋这么想着,便把一肚子的不高兴都忍了下来,很平和地望着朱标。朱标正在心不在焉地读书,突然看到父皇来到眼前,大吃一惊,手上的书差点掉在地上。

朱标确实在想着晋王被杀的事,他为父皇的做法感到痛心,他有些慌乱地请父皇坐下。朱元璋接过朱标的书看着。这时的朱标虽然还刚满十五岁,可朱元璋已明白,在书本的“功夫”上,自己远远不及儿子,因此也就不愿与儿子作书本知识的探讨。简单询问几句,朱元璋提起他的茹兰妃子,伤感地告诉朱标说:

“茹兰妃死了,葬礼就在明天,你一定要去一下。”

朱标点头,说:“儿臣遵命。”

“明天你去时,一定要穿齐衰之孝。”朱元璋又说。

此刻,朱标的心已渐渐平静下来,他受宋濂教育这么些年,对“礼”知道得颇多,想了想开口说:

“父皇,齐衰之孝是重孝,我是你的太子,给她穿这样重的孝恐怕不太合适。”

朱元璋没想到朱标竟然会在这事上反对他,一下子气得脖子涨筋,抽出屁股下的坐垫就朝朱标扔去。朱标吓坏了,惊恐地拾起地上的坐垫,递给父皇。朱元璋接过坐垫,望着儿子害怕的样子,气消了许多,斩钉截铁地说:

“礼法你要坚持,父命你更不可违,礼法是人订的,你父皇就是订礼法的人,两者有了不同,该遵循什么?你懂了吗?”

朱标想了想,低声回答:“孩儿懂了。”

“说,该遵循什么?”

“父命!”朱标怯怯地说。

“大声一点。”

“父命!”朱标尽管尽了力,声音还是不太大。

朱元璋看一眼可怜兮兮的儿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当了皇帝以后,自己分明地感到很多人怕他,开始还有些不乐意,久而久之,就慢慢地习惯了,对不怕他的人,反而很是恼怒,可对于自己的儿子,却不希望也怕他。朱元璋决定带儿子到自己那里去,走一走,再聊一聊,培养一下父子感情。他也不唤宋濂来见个面,带了朱标,离开大本堂。

朱元璋带着朱标在皇宫的后花园走了一遭,感觉有些累了,就让儿子随自己来到书房。他一方面对太子的厚道有些反感,另方面又欣赏太子的这种厚道。茹蓝死了,朱元璋一时还想不起那位妃子更满意,决定把时间再给朱标一点,与他谈谈,谁知话还没开口,李善长就来求见。

164、

连日来的骄阳高照,许多人都为此烦心,独有李善长,心里喜癫癫的。一大早起来,在院子里耍猴般地锻炼了一下自己的身体,然后吩咐下人,往皇宫里去。他今日不去大殿,而是直接到后宫去见朱元璋。

自从朱元璋去了开封,李善长一直是每天早早地就起来,准时地到朝堂去,认认真真的处理好每天该处理的朝政大小事情。朱元璋从北平回到南京,他即刻去见朱元璋,要向他汇报朝廷的事情。不料朱元璋却朝他挥挥手,说:“朝中大事还劳烦你再主持几日。”

李善长只好点头称是,他一回去就弄清了是什么原因,朱元璋想处理一下陆茹兰的事情。看来我还得再等几日,李善长对自己说。谁知道第二天就传来了陆茹兰的死讯,接着是常遇春牺牲的消息,然后又是朱梓谋反的事情。弄得朱元璋身心疲惫,无心打理朝政。李善长也就这么等了下来。现如今,常遇春的丧事办妥了,谋反的晋王也杀了,至于茹兰妃子的丧事,李善长认为这对朱元璋算不上什么,影响不了他的心情。于是,感到自己应该去找朱元璋了。

李善长来到后宫之后,张公公客气地对他点点头,进去通报不久,回来带他去见朱元璋。君臣之礼之后,李善长对一旁的太子夸赞了几句,然后就开始反映情况,说:

“如今天旱太久,南京周围,田土开裂,庄稼干枯,不少地方,恐怕是要颗粒无收了。”

朱元璋对农民有着很朴实的感情,对农时的好坏也非常关心。李善长的话,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他认为李善长一定是有个什么好建议要说出来,看了朱标一眼,示意他也要认真地听一听,谁知李善长的话头一转说:

“有一件事,不知皇上是否听说。”

“是什么事?”

“就是在杀李彬时,刘伯温说过,杀李彬,天必雨!可是现在,李彬的骨头都让蛆虫吃光了,老天爷却还是没有下雨。”

李善长之所以一直要找朱元璋,主要还是要向他说李彬的事情。因为李彬被杀,李善长已经怒不可竭。从前他曾那么敬重刘伯温,是真心佩服刘伯温的能力,这能力可以帮助朱元璋取得胜利,他李善长跟随朱元璋这么些年,实在是太希望他能早一点取得天下。可如今,天下已经取得了,自己又比他官大,以前的那点佩服没了,刘伯温倒显得有些多余。李善长不能容忍刘伯温这么不给他面子,从刘伯温拒绝他救李彬的第一天起,李善长发誓要报复刘伯温。从这以后,李善长就一直在找报复刘伯温的机会。不久,他自认为已经抓住了刘伯温的辩子,所以才一直想见到朱元璋。今日他十分得意地来了,一心想借朱元璋之手,将刘伯温干掉,以泄心头之恨。

却不料,朱元璋听了关于李彬的事,心里非常地烦,但还是不动声色地问:“依丞相之见,该当如何处置?”

李善长想了想,一字一句地说:“李彬犯贪,应当斩,我也看了皇上的圣批,正是这么定的。可是,当时南京就已经处在大旱中,我曾建议刘御史待大旱过后再行刑,他却一点都听不进去,当了大家的面说了那样的话,如今百姓议论纷纷,说朝庭的话不算数,这大大地影响了朝庭的威信,不加惩罚,不好与百姓交待。”

“你看这事该怎么惩罚?”朱元璋听李善长讲完,眼瞪着他问道。

李善长一时语塞,稍一停说:“刘伯温是朝中大臣,一生建功颇多,怎么惩罚,还凭皇上作主,臣下照办就是了。”

“待我想一想吧。”朱元璋说,示意李善长离去。

跟了朱元璋十多年,李善长对朱元璋的每个眼神意思都了解得很透,于是连忙告辞。李善长走后,朱元璋问朱标:

“你说,这事让你来办,该如何处之?”

“我认为刘御史这回预言虽说不准,但最好是不要处罚。”

“为什么?”

同类推荐
  • 史玉柱传奇

    史玉柱传奇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本书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李姓的起源、李姓的发展和变迁、李姓主要分布、少数民族李姓、李姓郡望与堂号、李姓名胜古迹、李姓名人等。关于姓氏,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大姓是李姓吗?李姓起源于什么时候呢?李氏族系又有哪些典故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开始李姓穿越之旅吧!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名人传记丛书——巴尔扎克

    名人传记丛书——巴尔扎克

    一位半路出家的文学青年,他对文学创作的不断追求如同跋涉在沙漠中的行者对水的渴望。他的一生著述等身,但同时也债台高筑;他崇尚纯粹的文学艺术,但却受生活所迫屡次成为令自己所不耻的文佣。他通过写实风格的小说来针砭时弊,他的慧眼观察如科学实验般可信。
  • 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以自己脾睨古今的大气派,在一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兴利除弊,治理天下;又以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纵情声色...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莫欣凉的红包群

    莫欣凉的红包群

    没有比她更倒霉的人了吧!!年幼失去父母,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可怜,没日没夜干活,好不容易逃离了亲戚,以为遇到了能给自己温暖的人,不料对方只是盯着父母留下的遗产。好在老天都是比较疼爱笨小孩,微信莫名其妙被拉到一个群里,还是强制性不能退出的。OMG,魔王?玉帝?妲己?快,掐我脸,告诉我这是真的!!一个有一个微信红包群,正式开启异世代购之旅。
  • 御行九天

    御行九天

    这个空间包涵无数两面性,人们把黑暗掩埋,修饰光明,贪欲与狰狞做伴,权势欺人,富贵欺人,从丑陋的灵魂深处孕育出了毁灭文明的气味。在一个狭小细缝空间内,传承了奇术异能的遗迹空间里,跃跃欲动的代行者为了寻找契约之人。在失落荒野等待着这个世界的清扫者
  • 许你余生柔情万种

    许你余生柔情万种

    【专情、双洁、独宠、爽文、多重身份、现实中带着玛丽苏】遭受生活暴击安唯兮昏迷于一场大雨之中,在她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冷漠的历庭新赶巧救下了安唯兮,命运的齿轮转动,将两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一次又一次的相处之中,两人对彼此逐渐心动,从青丝变华发,两人一同携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我陪你一起和我势均力敌。”“好,你陪我一起。”“历医生,我们分手吧!”“你敢?”“不敢。”“安小姐,请问您打算什么时候恋爱呢?”“可是我已经结婚了,不能恋爱了。”“谁说你不能恋爱了,是我还不够宠你吗?”“历庭新,你个臭男人,都是你害的,我再也不生了。”“不生了,不生了。”高大的男人紧紧握着产床上女人的手,听着女人一声又一声的惨叫,脸上都是悔恨的泪水。“历庭新,我觉得不能浪费你的好基因,我们在生一个吧!”平日里高大威严的历庭新头上正扎着着粉红色的小揪揪,顶着黑眼圈招呼着地板上学着行走的两个娃儿,满脸都是泪。“老婆,我错了,我不该让你生孩子的。”PS:这是一个齁甜齁甜的宠文,同时也是女主一步一步变得成功的励志文,也是男主一步一步慢慢改变自己的冷漠,对世界充满热情的态度文。
  • 晗光倾城之exo

    晗光倾城之exo

    相识于白衣胜雪的校园,也是因为父母的关系才相识。我说“对不起,我不能遵守我们的约定了,鹿晗现在我们说再见吧!以后你……要好好的……”我强忍着眼角的泪,咬紧嘴唇,对你说着。你说“我们还会再见的……”你给了我一个微笑。不到两月后……一场车祸我失去所以关于你的记忆三年后,我们重聚于异国他乡……在韩国我爱上了你所在的组合:EXO但我喜欢的并不是你,而是你把他当做弟弟的吴世勋但因为你惊鸿一瞥,便成为我们的故事从新开始……终于,我们不得不面临分离,在韩国读完了大学的我回到了中国。一天一个莫名的电话打了来,屏幕显示;韩国来电……
  • 我的高材生女友

    我的高材生女友

    一个是文质彬彬的文化人,一个是无赖的小流氓,两兄弟在现实世界碌碌无为,眼看要没出路了,却因为机缘巧合穿越到了一个平行的古代时空。到了古代,他们依旧郁郁不得志,不是生意失败就是科举失意,好像老天存心和他们作对死的,经过一番折腾,他们终于进入了封建王朝的权利中心,满心欢喜的他们预备大干一场青史留名。而等待着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 盛如歌

    盛如歌

    相府嫡女捉奸就捉奸吧,还被小三设计砍死,再次醒来身体里却住着另外一个灵魂,本想装疯卖傻混日子,却一个不小心惹了腹黑太子,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新婚夜居然被下药,我去,你大爷,这个太子未免也太变态了。
  • 泯灵

    泯灵

    无聊之余,想写一部小说和大家一起分享,不是什么才子,小说不足之处还望创世的朋友们多多指点,多多教诲。
  • 冥血狂歌

    冥血狂歌

    一段旷世神话,一曲清扬高歌,一语命中守护,一世恩怨情仇。冥界大乱,位面战争一触即发,六位少年奉师之命独闯三大位面支星,战乾坤,斗苍穹!(若是诸位有兴趣可以加叶子qq:1453830746,或者进群:298789979,叶子来者不拒哦)
  • 你在我的时光里微笑

    你在我的时光里微笑

    时光,浓淡相宜,而你,远近相安。其实,这是短篇集合,喜欢的可以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