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3100000008

第8章

二十四、念初中念成了废物一个

往地里倒腾池塘淤泥,能占用整整一冬的时间。就这么玩呗,那个严肃的年头,种庄稼却像闹着玩。老资格的农民说,大坑底的土性是凉的,弄到地里去,能有什么肥力?不好好地上粪,弄点儿大坑土来糊弄,这叫什么世道?

这是农民的真理,但没人听。为什么没人听?你不让社员干这个,那漫长的冬天怎么来填补?人们“挣工分”的欲望怎么能停歇下来?只有用这个办法混,工分才能多,至于工分值不值钱,社员算不开这个账。中国人的哲学——多就是好。

到了初春,地里的活儿就忙了。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刨茬子。

什么叫“茬子”,就是玉米的根。头一年秋收,玉米秸秆用镰刀割掉,剩下根子留在地里,不去管它,到第二年初春再刨下来。

这样处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头一年秋,玉米根子很结实,不要技术的苦活儿。它苦就苦在要始终弯着腰干,右手拿一把小镐,左手握住茬子上端,一镐就要刨下一株茬子,然后用镐把儿磕掉茬子上的泥土,再把茬子一小堆一小堆地堆好。过一段时间,就有马车来拉回生产队,按人头分给各家,做烧柴。

这刨茬子的技术,在于一镐下去的深度,要恰好砍在茬子比较脆弱的部分,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太深了,带的泥土多,清理起来太费力;刨得太浅,一镐刨到茬子最结实的部位,就可能刨不断。总之,这个火候,是需要第六感觉的,理论上根本没法儿说清。

我在刨茬子的时候,不知怎么地就想起了古代战争的取首级,也是这样,一刀一个,咔嚓咔嚓,一定要在颈动脉那儿给它搞断。

农民的活儿,有很多都是这样的,需要经验。

那时候的农民,也有聪明的和笨的之分。聪明的,往往也是最有力气的,都是20多岁小伙儿,他们从小干活,到这年龄已是出神入化。

所使用的农具,也收拾得特别顺手,又锋利,又轻巧。

我们知青是刚入道的,本来手脚就慢,对那些只可意会的诀窍,完全不明白,只能使蛮力气。工具也不大顺手,又重又不锋利。刚开始干“技术活儿”的时候,可是吃了不少苦头。

在农村,还有一类人与我们类似,就是那些念完初中回家务农的“回乡青年”。一般来说,老农的孩子,念书念到小学毕业就下地干活儿,比较合适。农活儿上手得特别快,文化水儿也足够用了,比如念个报纸,也不觉得费劲儿。可是,等到读完初中,再干活儿可就完全不行了,好像是过了最佳适应期,基本等于废物了。

农村的那些个初中生,在我们知青看来,在知识上也等于是废物。

这就是说,农村的孩子念完初中,就毁在了城里人设计的教育制度上。

那年头在农村,能去上初中的,很稀罕,一般都是爹妈的“宝贝疙瘩”。爹妈心疼孩子,顺着孩子的意思,让他们上了中学,其结果就是——养活了一个半残废。

当然,矬子里也有大个儿,贾平凹就是“回乡青年”里的骄傲,名声都传到全世界去了。嘿嘿,这是特例,不能算。

我们知青,学习农活儿的障碍就更大了,从小就没见过猪咋样跑,一下子接触到高难度的活计,能不懵吗?我们全靠一股气撑着,“要做暴风雨中的雄鹰”,不敢奢望有爹妈在跟前疼爱。我记得当年刨茬子,刨得手上鲜血淋漓。那茬子尖儿,锋利着呢,足可以做凶器了。

二十五、春耕奏鸣曲

东北的冬季漫长,到阳历2月还是“春风似剪刀”,能把棉袄打透。

到阳历3月,“老爷儿”才算是有了一点暖和气儿,这时候,就能看见村里的路边,有老农蹲在那儿晒太阳。

直到阳历4月,才算是真正的春天了,起码不下雪了。生产队的老牛,开始忙活翻地。那个时候,口号上老是提“农业机械化”,但这口号大半落实不了。中国人多地少,农业是精耕细作式的,不像苏联、美国那样的大农业,能用上那么多的农业机械。那时候,生产大队也有拖拉机,可大部分时间是摆在大队部里当摆设,没啥大用。老农种地,还是靠牛拉木犁。

4月,大地上还没有一点儿绿色,翻过的地,黑油油的,有泥土芳香,空气也不那么凛冽了。在枯燥的农村生活中,这个季节,总算能给人一点儿希望。

——憋了一个冬天,即使没有抑郁症的,也给憋得差不多了。

春天最先下种的,是麦子,因为麦种不怕气温低。

我个人参加农业劳动的经历,基本上没体会到过课本上所说的“劳动的幸福”。劳动,就是累死累活,何来幸福?老农虽然都是劳动的好手,但也都鄙视体力劳动,向往着不动胳膊腿儿的脑力劳动。

唯有春天种麦子,让我能体会到一点儿乐趣。

多半是因为这活儿不累吧。农民种麦子的程序,很巧妙:前面是老牛拉犁,先把垄沟翻开,然后有人用一种沙漏一样的下种农具,走一遍,就把种子撒好了,再用脚把土覆盖上。后面再跟一个人,负责撒化肥。

我那时是负责撒化肥的。白色的化肥,30公斤一袋,是叫“硝酸铵”还是叫什么,记不大清楚了。我那时挎个秫秸皮儿编的种子篓,抓一把化肥,均匀地撒在已经下过麦种的垄台上,再用脚覆盖上一层土。

这样,化肥既接触不到麦种,也不会暴露在外面。

生产队可不是大公无私的——种麦子是分给老农自己吃,所以国家卖给队里的一点儿宝贵化肥,大部分都用在了麦地里。

初春的清晨,老农在空旷的田野上吆喝着老牛,前面有人播种,后面是我,像慈善家一样给大地撒着化肥。

田野上,有薄雾,到处是这样一队一队的人。这就是春耕的前奏曲。

可能是出于对绿色的渴望吧,觉得干这活儿有奔头,一点儿也不累。

等到4月下旬,大规模的春耕才算开始,全体动员种玉米、高粱、谷子(小米)。那时候报纸上形容春耕,都是说“人欢马叫”,基本差不多吧。东北的无霜期短,适合下种的时间很短促,所以春耕大忙并不是虚的。情很好”。东北极少闹旱灾,种子播下去后,就靠老天下雨了,不用人工浇水。

像玉米、高粱、谷子之类,都叫“大田作物”,春耕忙的就是种这些。等到一个月后,全部种好,春耕也就到了尾声,其余的再种点儿大豆、黄米、土豆等零七八碎的,都是小意思了。

等到春耕结束,也就到了阳历5月中旬。这个时候,城里已经春暖花开,乡下气候偏冷,除了树叶绿了以外,大地上还是很少绿色,只是地头上冒出了一些小草嫩芽而已。

一直要到城里的春天快结束了,农村的大地上,才能看到到处钻出绿色的苗儿来。

我这样的城市孩子,要不是参加了农业劳动,我关于粮食的概念,也就是粮店卖的大米、白面、高粱米,哪知道“一餐一饭来之不易”?

让青年人到农村干一点活儿,知道知道稼穑之难,磨砺一下心志,现在看来也有一定必要,起码不容易闹精神危机,这也算是知青下乡的唯一好处吧。

二十六、苞米面肚子,的确良裤子

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一年只有4个月勉强有点儿绿色,因此只能种一茬庄稼。在东北,没有所谓“夏种夏收”,就只是春种秋收。其中小麦的成熟期短,到阳历8月初就可以收割了。

整个夏天,东北的农活就一种——锄草,老农叫“铲地”。铲地的农具,是锄头,这跟南方挖地的锄头不一样,它是一种很精巧的农具。

大田里的草,要在7月底之前锄三遍,每一遍之后,还要用牛拉木犁培一遍土,起个保墒的作用,这叫“趟地”。如此三遍,就是“三铲三趟”。

铲地,在农村也是重头戏。一是天热;夏天了,虽然没有关内那么热,但还是晒得慌。二是劳动时间长;高纬度地区夏季白昼极长,前面说过,每天要劳动16小时以上,十分恐怖。三是时间紧;一个生产队,怎么也得有600亩地以上吧,全靠人工一锄一锄干完,够忙活的。

这帽子是麦秸编的,轻巧,戴在脑袋上不重。麦秸之间有缝隙,很透风。而城里人劳动时戴的那种UFO草帽,密不透风,很不实用,老农是绝对不用的。

到了夏天,你看吧,满地都是尖帽子的“清兵”,蔚为壮观。

这铲地,是高难度的技术活儿,拿个大锄头,要把所有的土松一遍,要把杂草锄掉,还要间苗。春天种地时,一个穴里要投放五六颗玉米种子,到初夏就长出来五六株玉米。这一窝玉米争用土地的肥力,是长不好的,所以要除去小的,留一株最大的。

玉米苗刚长出来时,颜色很淡,说明营养不好。锄掉了弱小的苗儿和杂草,留下的那一株,时间不长就长得墨绿墨绿了,说明营养很足了。老农当然不会用“墨绿”这个词儿,只说是“长得黑黑的”,这就能保证秋后打粮食。

所以,铲地的意义很重要。

可是这个活儿,在公社化时期大伙儿也是糊弄。铲地时松土,取巧耍滑的人一锄头下去,带起一些土来,可以掩盖掉一些锄头没到的地方,连同掩盖掉一些杂草。这样,从表面看起来,杂草是没有了,土也都松了,可实质上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地,是没锄好的。草没锄掉,过几天就又钻了出来,和庄稼争肥;土没松好,墒情就不好,庄稼也就长不好。

三铲三趟,每一遍都有大量的杂草留下,地也没全部松土。你想,这活儿不是面子活儿吗?

你糊弄庄稼地,庄稼地就糊弄你。公社化时期产量不高的原因,除了化肥不足、种子不够优良之外,大伙儿干活儿不踏实,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那么,偷奸耍滑的人大约有多大比例呢?说出来吓人——百分之百!

农民为什么不好好种庄稼?这就牵扯到分配的问题。国家那时候要征缴公粮(相当于农业税),以生产队为基本单位,先交完公粮,再留足种子和基本口粮,剩下的叫余粮,余粮也不能自己吃,必须都卖给国家。

等到交完了公粮,留足了种子粮,勉勉强强的够口粮,还能有多少余粮?就是有余粮,国家给的价钱也很低,农民没有积极性。这农民也是人,他们想: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绝大部分粮食交了公,我这不傻吗?于是大伙儿就糊弄,只要挣到工分就行。

所以公社化时期,工分不少,活儿却干得不行,远不如过去“扛活儿”旧时雇工)时代和公社化之前的单干时代。

我那时不懂这些,铲地实打实的,老是落在人家后面。有一位民兵连长跟我比较铁,就跑过来看我铲地,一看就看出了毛病,告诉我:“你小子怎么这么干活儿?那还不得累死?铲一锄头,盖一锄头土,这不就快了吗?”说着,示范了一下,我这才恍然大悟。

那时候报纸上所说的言辞,都无比的“革命”。可是拿笔杆子的人,怎么能知道基层是什么样?老百姓是什么心态?就这样偷奸耍滑的农民,关键时刻怎么能支持你“按既定方针办”?

那时候东北土地辽阔,又肥沃,种点儿啥不好,但是有沉重的“公粮”任务压着,社员们只想种产量最高的,这样容易交足公粮,于是就拼命种单产最高的玉米。旧社会东北大地上的“青纱帐”是高粱地,而我们那会儿,已经很少见到高粱了。

玉米这玩意儿,做成粮食是粗粮,城里人也不爱吃,南方人就更不吃了。可是那年头种了那么多玉米,也不知道都喂了谁了?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儿童趣事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极西的英伦、远东的华夏,这是一个帝国眼中另一个帝国的斑斓光影:从飘渺如梦的“蛮子国”,到定格在画屏上的古典中国;那凝聚东方灵感的园林与戏曲,激起的何止是对异域情调的讶异?而开放的“文人当政”模式,渊懿的儒道思想恰正成为拯时济世的智慧源泉。距离滋生欣羡,接触深化了解。当两大帝国在十九世纪的苍穹下骤然相对,当两次世界大战惊破西方幻梦,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英伦几经风雨之后,仿佛紫檀匣中的珍藏,正散发着幽幽馨香……本书将引导你拨开历史的迷雾,聆听那遥远异域关于中国的声音,追寻数百年中英文化交流的行行足迹。
  •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读者》杂志十年典藏从书:隽永小品

    浸润在美丽、精致、温暖的文字里,便有了脱离凡尘的清高和无畏,生命的歌哭、情感的起落,化为品评人生的幸福与激动,有如看花开花落的超然与从容……案头这本《隽永小品》所散发出的悠长而细密的气息和着秋日的风和雨,摇曳出自若而灵动的风姿。从最初的筛选到今日的编辑成册,仿佛经历了一番心灵的涤荡抑或是情愫的整理,室外喧嚣的车流人声不再传入耳际,像尘世间的纷争和无奈、繁冗与庸常也与己无关。
热门推荐
  • 残忍的梦魇

    残忍的梦魇

    家里不喜欢女孩子,父母离婚,异卵双胞胎分开了她身为姐姐,继母对她不错。她身为妹妹,生母对她凑合。“尹希,你从今以后不再是我姐姐,我要夺走你的一切,一切!”尹染撕毁她们的合影,“你等着吧。”……尹希走在回家的小路上,自己的亲妹妹将她的未婚夫拐走,而她又有谁呢?她留下了绝望的泪水,走进冰冷的大海之中……“尹希,别离开我。”南城君抱住她,“尹希,你失去的,我会弥补给你。”“南城君,你以为你是谁……上帝吗?”……
  • 水溶黛心:梦红楼之溶黛

    水溶黛心:梦红楼之溶黛

    几多红楼梦,几段痴情诗,红楼再续,再续红楼,大观园内,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水转珠旋,水转一日,珠随之转。水止时,方是珠沉时。波涛涌,同舟济,披荆斩棘。风雨停,彩虹现,风平浪静。取舍之间如何抉择?携手相看红尘?孤寂相顾遥望?
  • 我的契约俏老婆

    我的契约俏老婆

    别人做保镖不是保护大小姐就是美女总裁,而吴峥却要保护老婆大人。可恶的是,老婆大人竟然把他当佣人使唤,不听命令就让跪键盘。忍,我忍!吴峥发誓,总有一天让老婆大人变成他的女佣,想干嘛就干嘛,不听话就实施吴峥式邪恶惩罚。
  • 王俊凯之爱你

    王俊凯之爱你

    不喜勿喷。。。。。。。。。。。。。。。。。。。。。。。。。。
  • 血色童谣

    血色童谣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期,贫民窟七岁的女孩艾莉丝被父母卖到了大麻制造厂,她几经逃脱,半面脸颊烧毁,在乞讨、盗窃的犯罪路上多次游走,后来在野蛮后父的帮助下,假扮身份混进了伦敦郊区一座即将落魄的女子贵族学院,为了生存,虚伪的至亲、冷漠的老师、无法相互理解的朋友先后成为了她前进道路的牺牲。然而,在她16岁生日的一天,一本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吸引住她的注意,在夕阳将落的时候,她坠入了那个绿树、阳光、读书的午后,她梦见一只不敢暴露自己身份的白兔爱上了一个内向的金发女生,女生是那么爱为她朗读童话书的姐姐,而艾莉丝自己,则爱上了那只白兔...
  •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生活在美利坚的森林游侠

    养着森林黑豹,喝着野生蜂蜜。住着贴近自然的‘活’木屋,看着花王人参争奇斗艳。生活在森林里的游侠,大自然是我的朋友,树木是我的战友,大地是我的好友。自然的回馈让周博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慢慢崛起,明星富翁对他趋之若即,他却只愿生活在森林自然中。
  • 寸城

    寸城

    陈莫问,莫问来,莫问去,令人族敬畏,令万族胆破,且看他的一路来去。
  • 名门暖婚:秦少宠不停

    名门暖婚:秦少宠不停

    三年前的一场阴谋,让她和他步入了一段貌合神离婚姻,原本亲密无间的姐姐却趁机俘获了他的心。三年后,面对只剩半年寿命的总裁老公,她决定不再隐忍,她要报复!偷偷怀上他的孩子,揭穿姐姐伪善的面具,接管他的企业,她要为自己重活一次。可剧情怎么就峰回路转起来了?难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开始疯狂的宠她,宠,就硬宠,宠不停。“哼,你以为这样我就能原谅你之前的所作所为?”被宠到上天,甜到发腻的她,嘴上说着,心里却慢慢动摇了。且看这一对欢喜冤家如何虐心再发糖!
  • 再世荆宗

    再世荆宗

    几卷风云天地幻,天降大难名门间。数度寒雨洗朝露,徒留嗣后在世间。江湖游历在我心,鸿鹄壮志誓血名。世人不解我之为,我笑世人不懂吾。
  • 一鹿有你,晗凯在心

    一鹿有你,晗凯在心

    这是关于鹿晗和王俊凯的小说,到最后女主还是和鹿晗在一起了,虽说年龄有点差距,但是,好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