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消防大队服务灾后重建事迹特写
仲夏的朝阳穿过晨雾和建筑工地扬起的沙尘,照射在废墟上板房区内的青川县公安消防大队的警营。身着战斗服的官兵们早已集结在营区狭小的空地上,挥汗如雨地演练2010年“八一”建军节的警民联欢节目。
一阵锣鼓声和喧闹声冲进了警营。县工商局党总支书记谭洪益带着一队工商干部,抬着冒着热气的120斤鲜猪肉来到官兵们面前。他握着大队长向格的手说:“明天是2010年建军节,我代表全县工商干部,恭祝日夜备战执勤的消防官兵们节日快乐。”
一队乔庄镇小学的少先队员,身着蓝色校服,系带鲜红领巾,向消防官兵们献上了洁白美丽的鲜花。
县委书记吴连奇代表青川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大领导班子慰问消防官兵。他声音激昂而情深意切:“全县消防官兵竭诚奉献,服务灾后重建,保卫了平安和谐,党委和政府信赖你们,青川人民不会忘记你们!”是的,党和政府信赖这支忠诚可靠的队伍,人民群众拥戴这支热情服务的队伍。2008年青川县消防大队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有2人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两年来,先后有5人次被省公安厅和公安部消防局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有8人次受到市、县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面对荣誉,面对人民群众称赞,全队官兵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他们不能忘记灾后重建两年多来,在青川这块废墟大地上,在简陋的警营区,全体消防官兵战胜了千难万险,走过了刻骨铭心的战斗历程,他们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如火如荼的灾后重建事业。为确保重建青川的平安和谐,展现了公安消防的新风采,他们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绚丽篇章。
无声的誓言:决不让火魔侵袭帐篷板房区
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摧毁了青川大地的秀美和恬静。青川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全县26万人口中,有4821人遇难,15万人受伤,房屋垮塌130余万间,25万人居无定所,基础设施全面瘫痪。36个乡镇中,有10个集镇被夷为平地,经济损失500多亿元。满目疮痍,一片废墟。高山在悲泣,江河在流泪。然而,有我们伟大的祖国和13亿同胞的及时救援,有人民子弟兵、武警消防战士和志愿者的深情大爱,在震后的48小时内,搭建了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的帐篷安置点120处,其中安置3000人以上的集中帐篷区就有30处。
虽然时值初夏,但是地震后的天气异常炎热,气温高达40℃。临时安置点的帐篷和日常用品,都属易燃材料,如果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杜绝火灾和隐患,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十分担忧和揪心的大事,也是灾区群众焦虑和悸怕的重大心事。这更是摆在消防大队官兵面前严峻的挑战,这将是对全体消防官兵战斗素质和应对能力的又一轮新考验。
废墟上的支部会
地震后的第三天子夜,时任青川大队大队长王强安、教导员刘红军,把刚从救援前线撤回来的全队党员召集到大队办公楼下的一处临时办公点,召开支部会。教导员刘红军虽然连续3天在废墟上抢救被掩埋的群众,只吃了两盒方便面,双眼布满血丝,身体已疲惫不堪,但是声音仍然铿锵有力:“党员同志们,现在是考验我们的严峻时刻,做好帐篷区消防工作,杜绝火灾,不能让灾区群众心灵再受创伤,这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在朦胧的月光下,大家都默默地宣誓:恪尽职守,竭诚奉献,探索新方法,确保无事故。
联动包片责任制
支部会上,大家讨论制定了“分片负责,宣传教育,依靠群众,群防联动”的防火举措。把全县36个乡镇划分为3个片区,大队每名党员负责一个片区,每个消防战士负责2个乡镇。针对临时安置点的特点,大队编印了《帐篷、板房区防火知识》宣传单5万余份,分发到群众手中。
为了使消防知识深入人心,提升群众的消防意识,大队还组织3台流动宣传车,在帐篷集中的乔庄镇、木鱼镇、关庄镇反复宣传防火知识。包片的消防战士还对各乡镇的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帐篷板房区防火知识的专题培训,并带领义务消防员开展昼夜巡查,发现隐患,当即整改。在前3天内,全县共查出消防安全隐患135起,都及时消灭在萌芽阶段。
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白昼,还是夜深人静的夜晚,消防官兵们都巡查在帐篷区的临时居住点,用锐敏目光观察着每个细节,用亲和语言提示防范要领,他们把深情大爱播在群众心中,使绿色的帐篷区又增添了平安祥和。
备受青睐的“义务防火儿童团”
教导员刘红军,在帐篷、板房区的巡查中,发现大多数帐篷和板房的搭建较为拥挤,由于时间紧迫,许多线路、管道的安装不合规格。同时,群众在生火做饭时,用电、烧柴、烧煤的无处不在,火险隐患突出,防火任务艰巨,丝毫不能松懈。须有足够的巡查力量,才能及时发现和整改火险隐患。此时,他想到了少年学生们,成立“义务防火儿童团”,为安全防范再增添一道防线。2008年7月中旬,县消防大队会同县抗震救指挥部的领导协商决定,率先在县城所在地的乔庄镇,组织了30名少儿童成立“义务防火儿童团”,由县消防大队进行了一天的防火基础知识培训,制发了袖章和团旗。儿童团下设5个分队,分片负责,每天定时和不定时在各帐篷、板房安置点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和巡查。一旦发现有人使用大功率电器,使用蜡烛照明,人走火未灭,乱扔烟头等安全隐患,便及时整改。
最让乔庄群众感动的一幕是:2008年12月10日上午9时40分,第5分队雍亚分队长带领5名“小消防”,在上坪坝板房区巡查,雍亚细心地发现,有位60多岁老大娘正要锁门离开,但屋内的取暖器还开着。雍亚拉着她说:“婆婆,你取暖器还未关呢!”老大娘说:“开着取暖器,回来时屋子更暖和。”雍亚耐心劝说:“婆婆,这样很危险,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严重,请你拔掉插头再离开好吗?”老大娘觉得小女孩说的有道理,又见围观的群众很多,微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返回屋,拔掉插头锁门离开。
上坝管委会张主任感慨地说:“‘义务防火儿童团’的巡查效果就是好。以前有的居民不听劝告,偷偷使用大功率电器取暖,电源闸刀都烧糊好几次,险些酿成火灾,义务消防员去警示,有的人不能自觉改正。自从这群‘小消防’来了以后,这些人怕孩子们批评,没有脸面,对孩子们指出的隐患,都能及时整改。”
“义务防火儿童团”的作用,得到了青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表扬和称赞,要求在全县推广这一新招。县消防大队党支部作出决定,要求各包片包乡的消防官兵与乡镇抗震救灾指挥部一道,组成“义务防火儿童团”,严防死守、杜绝火灾。2009年1月,全县26个乡镇,都成立“义务防火儿童团”。这支500多人的“小消防”大军,两年来,一直巡查在火险隐患场所,忠实地履行了职责。浙江宁波援建指挥部王指挥长看到“义务防火儿童团”一丝不苟的工作热情,十分感动地说:“在战争年代,儿童团为军队站岗放哨,为惩治敌特、汉奸出力;在土地革命中,儿童团站岗放哨,为惩治土匪、恶霸出力;在今天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儿童团又为杜绝火灾出力。青川儿童了不起。”
实行了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联动防范体系,两年多来,全县的帐篷、板房安置点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县长陈正永在2009年12月召开的总结大会上讲道:“青川灾后的临时安置房,没有发生火灾事故,全县的消防官兵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
在成绩和人民群众的赞扬声中,大队长向格和教导员李烈斌没有丝毫的陶醉感和满足感,而且深感任重道远,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他俩时刻在琢磨,青川灾后重建任务艰巨,如何高质量、高标准服务重建,确保重建工程项目安全,这是消防工作面临的又一新问题,必须勇于探索实践,走出一条具有青川消防特色的新路子。
默默的承诺:重建项目的消防审核实行“三提前”
“青川的明天更美好。”这是温家宝总理视察青川时的题词。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震后一个月,轰轰烈烈的重建新青川的会战打响了。对口援建的浙江大军奔赴到各乡镇;志愿者队伍也日夜兼程开发到各指定地点;青川人民从废墟中站起来,挺起不屈的脊梁,投入重建家园的沸腾战斗。
时任大队长王强安利用吃晚饭的时间,把全队的消防官兵召集到板房内简易的餐桌旁,思索着对大家说:“青川重建三年完成,工程项目很多,消防审核任务繁重,我们该怎么办?”他让大家想办法,出主意。教导员刘红军站着啃着馒头说:“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工作方法,以服务重建为中心,创造新的适合重建速度的工作模式。”参谋李保才说:“我们既要严格技术把关,又不能影响建设方的施工进度。大队的警力又严重不足,只有2人有审核资质,工程项目很多,审核任务重,这是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破解这道难关,大家表示要发扬消防战士不怕吃苦耐劳,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顶着压力上,踩着困难走,决不影响重建工程进展。大队决定,在重建工程消防审核中,创新推行“三提前”工作方法。
提前规划
地震前,全县36个乡镇中有20个乡镇的消防基础设施不规范,是传统的消防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队决定,要乘这次重建东风,把消防基础设施纳入乡镇重建规划,在现有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乡镇的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提前规划设计。
大队的3名党员和援建的参谋党员每人承包3个乡镇,星夜赶赴到乡镇抗震救灾指挥部,与援建指挥部和乡镇领导一道,规划全乡镇的消防设施,纳入重建工程的总体规划。教导员李烈斌主动承担了本县最远的石坝乡、红光乡和关庄镇的场镇消防设施指导。地震摧毁了石坝乡场镇,山体垮塌严重,道路全部断裂沉陷。李烈斌行至距石坝乡还有10公里时,天已漆黑,他借助电筒光亮,艰难地行进在铺满乱石和荆棘的山路上。山谷里每隔半小时就传出轰鸣声,接着就是地下抖动和山上滚落沙石。他虽然听惯了这种余震的咆哮声,但是在这没有人烟的的陡峭山坡上一个人行走,心里真有几分惧怕。当想起自己肩负的使命,他把安危置之度外,加快前进步伐。由于山体垮塌,改变了地貌,李烈斌虽然以前熟悉这段路程,可是现在他连续走了两个小时,都在山上转。当又一次余震袭来时,他不小心跌进了10多米深沟,手脚都刮伤了,他忍着剧痛爬起来,继续行走。黎明时,李烈斌辨清了方向,拖着受伤的腿,艰难地向石坝乡走去。石坝乡长何鹏飞、浙江丽水市援建指挥长郑力平,看到浑身是泥、周身挂彩的李烈斌,都被他的执著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所感动,当场表示,一定按照消防大队提出的技术要求,把消防设施建设纳入乡镇重建的总体规划。
各乡镇重建消防设施的规划方案,得到了浙江援建指挥部的支持和认可。全县在重建场镇设计时,都有合格的消防通道,2至3个消防栓。还针对乡镇有时停电停水的情况,配有备用消防池。
提前介入
为了加快重点项目的审核进度,解决审核警力不足的矛盾,对全县的医院、学校、供水、供电、市场等公益性重点建设项目的消防审核,采取提前介入。消防大队把消防的技术指标要求打印分发到援建单位和业主方,要求在设计、施工时符合消防要求,同时要求学校、医院和公益场所,必须要有合格的消防通道、消防栓和备用消防池。这样在审核时,就缩短了时间,赢得了施工进度。
由于重建时间紧,义务援建的项目多,有漏审的现象存在。包片的消防官兵,及时开展巡逻,主动上门审核。前进乡卫生院属于义务援建项目,是援建方自己设计的图纸,大队长向格主动上门找到援建老板,对设计的不合格消防通道和消防栓的位置提出整改要求,老板感激地说:“你们这种主动和细致的精神感动了我们,一定要把这所卫生院建得更牢固、更安全。”
提前工作日
2009年春,青川县城的重建全面展开。宁波援建指挥部采用先进的建筑理念,结合川北民俗风貌特点,将重建点选在狮子梁下、乔庄河边、依山傍水的新县城,要在两年内拔地而起,横空出世。一夜之间,建设项目的设计图纸像山丘似的堆放在消防大队的板房办公室里,等待审核结论。
大队长、工程师向格和参谋李保才面对艰巨的审核,看到施工方紧迫的建设期,他俩决定,打破常规审核制,急承建方所急,想承建方所想。对小型工程在一个工作日内审核结束,对大型重点工程的审核在3至5个工作日内。并保证审核质量不出现一点差错。
向格和李保才把洗漱用具和被盖都搬进了板房办公室,派了两名消防战士当助手,协助翻阅资料和图纸。他们不分上下班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加快审核进度,吃住在板房办公室,有时一天只能睡2至3个小时。10天内,他们就审核了25个工程项目。承建方看到他们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夸奖说:“消防官兵创造了‘5加2’和‘白和黑’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