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2600000063

第63章 吴廷翰的哲学思想(1)

吴廷翰是王廷相之后又一位以气论为哲学基础的思想家,其宇宙论、性论及功夫论都有独到之处。他对陆九渊、王阳明思想的批评,虽不无偏颇,但皆有一定理据。他在理欲、知行、分殊与综贯方面的观点,都显得平实而深刻。

吴廷翰(1490—1559)字崧伯,南直隶无为州人。幼即颖异,十二岁开始学易,二十九岁中举人,次年登进士。授兵部主事,转吏部文选司郎中。吏部诠选时,与上司争执选簿,出为广东佥事,转岭南分巡道、督学政,不久迁浙江参议,又调山西参议。大灾之年,请蠲除借贷,拆卖淫祠,出府库存粮救济灾民。性端严亢直,往往忤逆权要。年四十余,即致仕,家居三十余年。曾致书王阳明论学。喜家乡所产紫苏气味芳烈,于百万湖畔筑室,曰苏原,自号苏原居士。平日读书,于座旁置一瓮,有心得即书于纸上,投之瓮中。其《瓮记》、《椟记》皆此类读书札记汇辑。又有《吉斋漫录》、《文集》、《诗集》、《湖山小稿》等。今人汇编为《吴廷翰集》。吴廷翰著作在国内极少见,而在日本则流传甚广,对日本古义学派的创始人伊藤仁斋产生过重要影响。

吴廷翰之学受外祖父张纶影响甚大,对张纶的学问人品,极表敬仰,至晚年仍对张纶之教益感念至深。另外,吴廷翰的思想,明显受了王廷相的影响,在著作中多次引述王廷相并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

一气之混沦为天地万物之祖

吴廷翰以气为宇宙的始基,道、理、阴阳、太极、性、神等,皆以气为基础,皆是气的不同方面的规定。他在《吉斋漫录》开篇即对气及各重要范畴作了明确界定:

何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何谓气?一阴一阳之谓气。然则阴阳何物乎?曰气。然则何以谓道?曰气即道,道即气。天地之初,一气而已矣,非有所谓道者别为一物,以并出乎其间也。气之混沦为天地万物之祖,至尊而无上,至极而无以加,则谓之太极。及其分也,轻清者敷施而发散,重浊者翕聚而凝结,故谓之阴阳。阴阳既分,两仪、四象、五行、四时、万化、万事皆由此出,故谓之道。太极者,以此气之极至而言也。阴阳者,以此气之有动静而言也。道者,以此气之为天地人物所由以出而言也,非有二也。然又以其变易则谓之易,“生生之谓易”是也;灵妙则谓之神,“阴阳不测之谓神”是也;为天地人物之所生成则谓之性,“成之者性”是也。(《吴廷翰集》第5页)

这一大段界说,旨明辞清,要言不繁,且以《易传》为助。天地万物之祖,即宇宙万象的始基和本体,即气的混沌未分之时。混沦言其滚合无间,无缝隙,无边际。此混沦之气,即太极。太极言其最为根本,最为原始,天地万物皆从此出,故至极至尊。此处太极取《易传》“太极”原意,指阴阳未分的混沌元气。阴阳指气中本有的动与静、轻清与重浊、敷施发散与翕聚凝结等两种对立的势力。所谓“道即气”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道的构成即阴阳之气,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之义,言孤阴孤阳不可谓道,道必为阴阳之气。二是道为万物之宗,天地万物皆从此出,道为天地间一切事物的根源。气又是生生之易,因为天地万物产生和变易皆气之周流,出于彼而入于此,生生不息,万古如斯。神谓气之阴阳变化微妙不测,不知其极。而他对性的解释最为独特,性指天地万物的性质。天地万物的性质千差万别,皆由气所成就,故说“成之者性”。与前人谓万物之不同由于理,气只是填充事物形式的纯质料这种解释不同。对于宋代以来争论不休的理气关系,吴廷翰也作了详细分析。他的根本观点是,理为气之条理,气为理之始基。理非在气之外别为一物,也非在气之先为气之“所以然”。他说:

气之为理,殊无可疑,盖一气之始,混沌而已。无气之名,又安有理之名乎?及其分而为两仪,为四象,为五行、四时、人物、男女、古今,以至于万变万化,秩然井然,各有条理,所谓脉络分明是已。此气之所以又名为理也。(《吴廷翰集》第6页)

理也者,气得其理之名,亦犹变易之谓易、不测之谓神之类,非气之外别有理也。(《吴廷翰集》第5页)

这里明确说,理是一个表示功能、状态的范畴,不是一个表示存在的范畴。理以气为基础。自然界中的非常规运动,如灾异、妖沴、浊乱,好像是气的条理的舛错。实际上也是有根据的,也是气的运动变化中本有的,亦不可不为理。吴廷翰的这一见解,批评了程颐、朱熹以道为理,以道、理为气的所以然,理逻辑上先于气,比气更根本的观点。对于《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程颐曾解释说:“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又说:“所以开阖者道,开阖便是阴阳。”(《二程遗书》卷十五)朱熹也曾说:“阴阳是气不是道,所以阴阳者乃道也。”“阴阳只是阴阳,道便是太极。”在程颐和朱熹这里,道和理是气的所以然,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道和理在逻辑上先于气。虽然朱熹反复强调理并不是时间上、发生过程上先于气,但理是气所以如此的根据,理内在地制约着气,理比气更根本,这就是朱熹所说的:“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有是理后生是气。”(《朱子语类》卷一)“若论本原,即有理然后有气。”(《答赵致道书》,《朱子文集》卷五十九)

吴廷翰不同意朱熹以上思想,他说:

据是数说,虽不能离阴阳以言道,然其曰“所以为阴阳”,终是有一物以为阴阳先也。其曰“道便是太极”,“太极生阴阳”,终是有道而后有阴阳也。其曰“离了阴阳便无道”,其下以形影喻之,似又先有阴阳而后有道也。其曰“当离合看”,夫可离可合,终是道自道,阴阳自阴阳也。(《吴廷翰集》第6页)

此处所论,紧紧抓住朱熹论述中理气分而为二之嫌,处处贯彻他的理为气之条理的根本思想。对“太极”、“性命”等概念的解释,也遵从这一路向。

吴廷翰对“太极”反复加以讨论辨证,意在消除朱熹以太极为天地万物之理这一见解的影响。朱熹注释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底”。吴廷翰认为,太极只是表示气的至尊无上,至极无以加之义。说太极是造化的枢纽,品汇的根底,只是说混沦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并非在万物之上别为一物。以太极为万化之枢纽与根底,与老子“道生天地”之说无二致。他不同意朱熹对《太极图说》的解释,而对程颢“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器亦道,道亦器”之说十分赞赏,说“此处论道最精”,并发挥说:“上天之事,只是气。理即气之条理,用即气之妙用,命于人即气为之命。”(《吴廷翰集》第8页)对元代吴澄解“无极而太极”时所说“道也,理也,诚也,天也,帝也,神也,命也,性也,德也,太极也,名虽不同,其实一也”,吴廷翰也表示赞同。但对吴澄未曾指出这些概念同一于气表示遗憾,认为吴澄只认识到这些概念可以互相说明、互相假借,而未能指出其同一的基础,则尚是悬空之说。他对此补充说:“所谓道、理必有一物以当之,除却此气,无他物矣。”(《吴廷翰集》第12页)

吴廷翰对气的动静也作了探讨,他反对后人据周敦颐“主静”之说而以静为太极本体,他赞成程颢“动静无端阴阳无始”。认为,气为天地万物之祖,气中本有阴阳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势用,阴阳即动静。阴阳二端,循环不息,动前有静,静前又有动,不可分先后。他指出:

“‘易有太极’乃包阴阳动静而言之,何等浑沦。故凡单言阴阳动静者,毕竟皆指一端,非谓太极之全体也。”(《吴廷翰集》第13页)

太极全体即阴阳。孤阴孤阳皆不可以说太极。他还指出,周敦颐《太极图说》中“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一句,此静字并非“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之静,而是“定”之意,即程颢《定性书》中“动亦定,静亦定”之“定”。“定”即“中正仁义之止处”(《吴廷翰集》第13页)。

所以,静作为修养功夫说,“主静之静,必兼动静”(《吴廷翰集》第14页)。所谓主静,内容是“无欲”。无欲不是禅宗所谓一念不生,而是在“五性感动,善恶分,万事出”时,以中正仁义等道德原则加以规范。吴廷翰此说寓有反对静为世界本原之意。他不仅认为“主静必兼动静,乃为正当”(《吴廷翰集》第15页),而且对朱熹把静解释为“诚之复而性之真”,把专一、翕聚等静中功夫作为直遂、发散的根据,也明确表示反对,斥之为偏颇之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吴廷翰的动静观以“动静无端,阴阳无始”为指归,这与他的气本论是一致的。

在修养论上,吴廷翰主张“主静”。但他所谓“主静”,实际上是“主敬”。他虽然同意朱熹“主静似偏,故程子只说敬”及“主静字只好作敬字看”的说法,但仍认为“静”字包括敬,它比“敬”字更多宇宙论意味,不只是心的虔敬状态。他说:“不若识得静字浑沦,则敬义皆在其中。”(《吴廷翰集》第16页)意思是,静字包“敬以直内”和“义以方外”二者,具有贯穿天人、内外的特点。主静即“无欲”,主静包有事无事,包性情、中和,主静是动静合一之学,他说:“只无欲便是主静。盖人能无欲,则虽在蓊翳逼塞之中,而此心无物;虽在胶葛纷扰之地,而此心无事。无事无物,便是静之贞境。然无事以有事为功夫,无物以有物为主宰,此处乃是动静合一之学。”(《吴廷翰集》第16页)从这里可以看出,他在修养论上,虽用周敦颐“无欲故静”字,但意思上已加入了二程“主敬”的内容,已变为动静一贯敬义夹持了。

吴廷翰对“性”的解释最为独特。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区别了生理意义的性和伦理意义的性。他也不同意宋儒“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生理意义的性,是人生命活动的根据,它以气为基础。吴廷翰说:

生者,人之性也。性者,人之所以生也。盖人之有生,一气而已。朕兆之初,天地灵秀之气孕于无形,乃性之本;其后以渐而凝,则形色、象貌、精神、魂魄莫非性生,而心为大。其灵明之妙,则形色、象貌有所宰,精神魂魄有所寓,而性于是乎全矣。故曰:

心者,生道也;性者,心之所以生也。知觉运动,心之灵明,其实性所出也。无性则无知觉运动,无知觉运动则亦无心矣。(《吴廷翰集》第28页)

这里,吴廷翰是从人的生理活动的本质这个角度去理解性的,性是生命的根据,生命是性的展开。人性规定了人的生命活动的性质、范围,人的生命活动和其他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区别。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人性决定了人的后天的一切,从形体活动到精神世界。“生者,人之性也。性者,人之所以生也。”就是对上面所说的意思的概括。吴廷翰这个关于性的解释,不同于告子的“生之谓性”,也不同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更不同于宋明理学“仁义礼智信”之“五常之性”。告子所谓性主要是指人的生理本能,主要是食色。《中庸》所谓性,指人之得于天的道德原则。五常之性,是道德原则的具体化。而吴廷翰把眼光放在人不同于其他生物族类的全部丰富性上来认识“性”,放在人的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之所以如此的根据这一高度来认识性,具有很强烈的生命本体论的意味。

吴廷翰对性的来源的追溯,也是独特的。他认为人的生命,若从最本质的根源说,只是气。个体生命是天地间的灵秀之气孕育而成。气是人的生命的基础。人从受胎到渐渐长大,其形体结构、象貌特征乃至精神活动,归根结蒂是气的作用。但气一经作为构成人体的基质,它的作用就要受“性”这一生物族类特征的规定。在人所有被气所生,从气获得的诸要素中,心最重要。心的本质是灵明,心是人的形体的主宰,精神活动发生的地方。而心的活动,也以性为根据,所以吴廷翰说:“性者,心之所以生也。知觉运动,心之灵明,其实性所出也。”(《吴廷翰集》第28页)它不能为心所统,所以吴廷翰反对宋儒“心统性情”之论,他反驳说:“性生乎心而妙乎心者也,而岂心之所能统乎?”(《吴廷翰集》第28页)意思是说,心从性生,性制约着心的活动,所以性不能为心所统。吴廷翰从人的生物族类的本质去说明人的要素结构、活动方式,这比单从人的伦理性、社会性着眼,更为全面、深刻。

吴廷翰也考察了人的伦理之性,即所谓“五常”,但也用气去解释:

问:“性何以有仁义礼智之名也?”曰:“仁义礼智即天之阴阳二气,仁礼为气之阳,义智为气之阴。”(《吴廷翰集》第28页)

这里以仁礼为气之阳,义智为气之阴,有取于朱熹。朱熹认为仁义礼智各有意味:“仁是个温和的意思,义是惨烈刚断的意思,礼是宣著发挥的意思,智是收敛无痕的意思。”(《近思录注》卷一引)温和、宣发为阳,惨烈、收敛为阴。但朱熹以仁义礼智为性,以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情,性是形而上者,情是形而下者,故不能说仁义礼智之气。仁之温和、义之惨烈刚断等是就仁义之性表现为恻隐、羞恶之情以后的象征之义说,吴廷翰以上说法是随着朱熹的象征之义说的。

吴廷翰也讨论了在天之阴阳二气与在人之性情的关系,他说:

方其在天,此气流布,氤氲太和,故但谓之阴阳,谓之道,谓之善。及其生人,则人得之以为有生之本,而形色、象貌、精神、魂魄,皆其所为,而心则全体之所在,故谓之性。然其在中未易窥测,亦无名目,浑沦而已。及其感动,则恻隐而知其为仁,羞恶而知其为义,辞让而知其为礼,是非而知其为知,则性之名所由起也。亦非性本有此名也,因情之发各有条理而分别之耳。此仁义礼智所以先儒独以理言也。(《吴廷翰集》第28页)

此说法,与朱熹的观点有同有异。其同在以未发已发分性情,性为理,情为气。其不同在于朱熹以“天命之谓性”、“性即理”为根据,以性得于天,一性浑然,因不同感发而有不同的表现,如见孺子入井而恻隐之情感发,其根据在性中之仁等。而吴廷翰以气为最后根据,“及其生人,则人得之以为有生之本”。心为气构成的肉体的枢纽,即所谓“全体之所在”,性即心中之蕴,其根据也在气。而心的活动,归根结底是气的活动,是心这种特殊的气对于外界所感而发生的不同反应。此反映为情,情发生反应的根据在性。所以吴廷翰又说:“故人之所以为人者,皆心之知觉运动为之,而心之所以能者,则性为之,但性不可见,因情而见耳。”(《吴廷翰集》第28页)吴廷翰把他的性论,放在气的基础上,即使仁义礼智四德也以气为最后根据。

由于吴廷翰以气释性,所以他反对宋儒“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区别。他认为,性即是气,在本属于气的东西前面再加“气质”二字,是头上安头。气质之性既不通,与气质之性相对的“天地之性”亦可不立。先儒以孟子所谓“性善”言天命之性,以人之生理本能言气质之性。而天地之性是心之气的条理,气质之性是人之形气的本有性质,皆以气为基础。他反问道:“凡言性也者,即是气质,若说有‘气质之性’,则性有不是气质者乎?”(《吴廷翰集》第29页)

同类推荐
  •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大约3500年前,摩西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作为道德准则;后来,这十条诫命成为了西方的社会道德基础。然而,这十条诫命从内容上看,都是针对大奸大恶之事,似乎与常人无关。那么如今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道德准则呢?本书对这些道德律进行了探究,为读者展现了古人的准则背后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立场,并由此与当今的生活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参考。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诸子箴言

    诸子箴言

    本书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最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其包括《论语》、《孟子》、《荀子》、《中庸》、《老子》、《庄子》、《列子》、《商子》等著作。
  • 跟王阳明学心学

    跟王阳明学心学

    本书共分为十九章,每一小节文章开头均以王阳明的一句或一段经典言论做引,在正文具体展开论述其思想的精炼和智慧所在。本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从宽心、诚心、进取心、道德心、孝敬心、素净心、喜乐心等十九个方面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智慧。王阳明的心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在苏城

    在苏城

    她记得他说过他要她,不要江山。可是却亲手违背了这个诺言。一瞬间,她国破家亡,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液。她没死,因为《在苏城》,还有她未完成的夙愿!因为容颜,她一步登天,成为最受宠的嫔妃。因为嫉妒,她身陷后宫,沦为最卑贱的宫女。她以为命运到此该划上句号,在冷宫里面陪着她的母后度过余生......然而守护她的人,她爱的人,爱她的人,在这座城里面,三个男人和她,有着千丝万缕的爱恨情愁。纠纠缠缠,她想要的很简单,可是却怎么也得不到。她不想要的很痛苦,可是却不得不去步步为营。
  • 占块地盘当大王

    占块地盘当大王

    十七世纪正是大航海的时代,主角悲催被雷劈,附身被葡萄牙贩运的猪仔……
  • 绝色倾城:天才丹药师

    绝色倾城:天才丹药师

    她,是凤家大小姐凤倾城,是凌云城出了名的废物大小姐。她,是二十二世纪,英国女皇的小公主,是世界第一家族凤家的小公主凤倾城,是众人皆知的天才鬼医。一场车祸,导致她穿越到那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哼,废物?那你就看废物怎么打败你!我若是废物,世界上就没有天才了!她强势回归,废物大小姐?全系召唤师!神级丹药师!上古神兽召唤师传承者!
  •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爱心的情感故事》讲述了红包里只有一元钱、走过泥泞、感激、圣诞快乐等情感故事。
  • 穿越之坚持

    穿越之坚持

    失恋就够了,难得救一次人,怎么还会被车撞,结果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她不想穿越,她只想回家,只想和那群好朋友在一起,就算不可以也至少让她不要这么多灾多难的行不行,她不要混的多好,只想找个人能携手到白头就行了,为什么这么小的愿望都不能实现,她就不信没一个可以执手到老的人。
  • 夫骄

    夫骄

    再次睁眼,苏槿穿成了村里最穷人家的农媳,面对慈祥的婆母,温润如玉的书生相公,她该怎么破?当然是挽起袖子赚钱养家,辅佐书生相公当状元郎,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后来不小心出了个岔子,她肚里多了一个“小包子”。本文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女主和男主共同成长史,前期比较弱,后期无敌。(本文大概都是一些家里长家里短的事,以及男女主之间相濡以沫的故事,介意者勿入。)欢迎加入群聊:九七六一三六八二六
  • 女配她修仙不方

    女配她修仙不方

    无论过去几年,无论修为几何,那个爱穿红衣的女子,她依旧,似少女,红裙翻飞,慵懒逍遥。
  •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

    本书精选了孔子的名言,并对这些名言产生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同时,也将作者对这些名言的理解给以启发性的诠释。这样,读其故事,阅其名言,观其行,思于今,相信同学们收获会更大。
  • 分子与细胞

    分子与细胞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改编小说。第一视角,学习“生”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