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6600000022

第22章 堇荼如饴:茶文化的历史扇面(3)

们是过路的,天热人乏,在你家歇歇晌好吗?”钱小聪上下打量了板桥一眼,见这老头打扮虽然朴素,可不像个庄户的人,便说:“这是书斋,不识字的不准进,你既然已经来了,要识字便可站下,不识字赶陕赶路。”板桥笑道:“当然识字。”小聪有点儿傲慢地说:“好吧,那你们先站着,等一会儿我还要考考你。”

板桥找个凳子,靠案桌坐下,差役取出饼子,两人准备吃饭。板桥要小聪去倒点水来喝。小聪无可奈何地到厨房端来一茶壶水。板桥要他再去拿两个碗来。小聪不耐烦地说道:“你这老头真难打发,凑合着点,嘴对嘴地喝点算了,你们是不请自到,哪里要那么些排场。”

板桥感到这学生也实在太欠家教不懂礼仪了。吃完饭后,便想离开这里。可小聪突然说道:“现在我要考你了。老头儿你会作诗吗?”

板桥说:“多少会个一句半句的。”

“那你就以这茶壶为题作—首七言诗吧!”小聪指了指案子上的茶壶说。“你是学生,还是你先作一首,我听一听然后接着作,好吗?”板桥也想试试他的才学。

小聪说声“好”,用手指了指茶壶立即开口吟道:

先吃后喝没个饱,

吃饱喝足尿黄尿,

过路君子虽高贵,

此尿天天不可少。

板桥一听小聪在耍小聪明骂人,气得胡须一翘一翘的,他用眼瞟了这个肚大体肥的傲I曼学生一下,于是也回敬了他一首《茶壶诗》:

嘴尖肚大耳偏高,

方免饥寒便自豪,

量小不能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

小聪听了不解其意,但感到这诗很有趣,要板桥给他抄下来,给他老师瞧瞧。板桥也不客气,提笔在一张毛边纸上记下来,最后还在一边落了“郑燮”二字。

板桥感到这学生实在太欠家教,不懂礼仪。主人钱金贵和袁老师外出归来,小聪便将有个瘦老头借水作诗的事说了一遍,心中觉得很得意。袁老师感到这人很怪,作的诗句很有讽刺意味,于是便问这老头叫什么名字,小聪说是叫“郑变”还在诗上留下了名字,说着顺手将诗稿取来。袁士杰一看吃了一惊,然后说道:“这哪里是什么‘郑变’,分明是县大老爷‘郑燮’嘛!”经他这么一说,钱金贵和小聪都吃了一晾。

袁老师品味着诗文,感到郑板桥讥笑得恰如其分。他从此事联想到上次清明节挨骂的事,觉得这学生不会有大出息,于是不管主人怎么挽留,终于辞别钱家。

此后,钱金贵也曾依仗自己的钱财,再三求师,但是人们一打听这孩子的品性便拒绝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聪这棵“小树”,没有像钱金贵说的那样“自直”,反而坏毛病越来越多了。等钱金贵死后,钱小聪也就更无法无天了。整天不务正业,只是吃、喝、嫖、赌,连个老婆也没娶上,家业很快被他花光了,后来成了叫花子。

可见茶诗不仅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怀,还能巧妙地讽刺他人,给其以警示。现代著名诗人周作人也能够寓哲理于茶诗中,其茶诗具有独特的风格。

周作人(公元1]85年一公元1967年),字起孟,号知堂,晚年号苦茶庵老人。绍兴人,鲁迅之弟,17岁时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东渡日本,入私立法政大学。归国后,任绍兴教育会会长。1917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后兼女师大、燕京大学教授。曾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任《新潮》月刊编辑主任,与郑振铎等发起文学研究会,创办《语丝》杂志,主编《骆驼草》等。

周氏在1927年以后,从新文学潮流中退了出来,退隐于苦茶斋,持“乐生主义”态度,沉湎于饮茶与古玩,追求闲情逸致,作打油诗,自言不等同旧诗,而是变了样的诗,有自创一体、自立门户之意,后来取名为杂体诗。1934年五十岁生日时,他写了两首以喝茶为趣味的自寿诗,题目就叫做《偶作打油诗二首》,

其一:

前世出家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

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

老去无端玩古董,闲来随分种胡麻。

旁人若问其中意,请到寒斋吃苦茶。

其二:

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着袈裟。

中年意趣窗前草,外道天涯洞里蛇。

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

谈狐说鬼寻常事,只欠工夫吃讲茶。

此诗文字诙谐,重在趣味,冷中有热,寄沉痛于悠闲,反映其听谈鬼、学画蛇、玩古董、种胡麻、品苦茶的生活。语不避俗,问有禅意,如“中年意趣窗前草”一句有禅宗语录中“黄花草木,无非般若”之意。末句“请到寒斋吃苦茶”则用一洋典,周作人在1965年12月致香港鲍耀明的信中对此句有所说明:“打油诗本来不足深究,只是末句本来有个典故,而中国人大抵不懂得,因为这是出在漱石(日本知名作家)之《猫》里面,恐怕在卷下吧,苦沙弥得到从巢鸭风俗院里的‘天道公平’来信,大为佩服,其尾一句,此即是请到寒斋吃苦茶的原典也。”

这两首诗初刊于林语堂主编的以“幽默与闲适”为宗旨的《人间世》,林氏为诗取名为《五十自寿》。当时得到他的一些朋友的激赏,和者源源而来。钱玄同步其韵有两首,其一云:“但乐无家不出家,不归佛法没袈裟。推翻桐选驱鬼,打倒纲伦斩毒蛇。读史敢言无舜禹,谈音尚欲析遮麻。寒宵凛冽怀三友,蜜桔酥糖普洱茶。”反映了这位当年的健将对破除旧文化的勇敢无畏以及治史研音开拓精神的怀恋。又如沈尹默步其韵诗两首,最后一联云:“等是

林语堂主编《人间世》杂志创刊号,周作闲言休更说,且来上寿一杯茶。…‘知堂人在五十岁生日时在此杂志上写了两首以喝茶为趣味的自寿诗。究是难知者,苦雨无端又苦茶。”蔡元培也作两首步其韵,最后两联云:“园地仍归君自己,可能亲掇雨前茶。”“春秋自有太平世,且咬馍馍且品茶。”林语堂步其韵一诗的最后一联云:“别来但喜君无恙,徒恨不能共话茶。”沈兼士诗的最后一联云:“眼前一例君须记,茶苦原来即苦茶。”刘半农唱和了四首,最后一联分别云:“最是安闲临睡顷,一支烟卷一枝茶。”“有时回到乡间云,白粥油条胜早茶。”“书匠生涯喝白水,每年招考吃回茶。”“铁观音好无缘喝,且喝便宜龙井茶。”后来胡适、王礼锡等也步韵唱和其诗。

周作人与这些唱和者都是当时知名文人与教授,且其中有不少是当年新文化运动的健将,故一经发表,影响极大。这些诗反映了30年代中期在国民党专制时代知识分子受高压统治的压抑,加以内战外侮,政局不稳,以致要用茶来排解其沉郁心理的一个侧面,故每称之为“苦茶”。

苦者,苦涩也,难以言传也,用以排解也,由此可见茶的妙用,可谓含意深沉。林语堂说他的诗是“冷中有热,寄沉痛于悠闲”确也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却反映了当年文化健将在此时消极隐退、逃避现实、不敢担当天下兴亡责任的意识,所以诗之流传时又遭到不少进步人士的抨击。

陈子展用原韵和了一首,其中说:“选将笑话供人笑,怕惹麻烦爱肉麻。误尽苍生欲谁责,清淡娓娓一杯茶。”讽刺最厉害的莫过于巴人,他说:“几个无聊的作家,洋服也妄称袈裟。”并用原韵作两首诗,最后一联分别为:

“饱食谈狐兼说鬼,群居终日品烟茶。”“救死充饥棒锤饭,卫生止渴玻璃茶。”

甚至在马来西亚,也有人严斥周作人在国难当头时的无聊与肉麻,如槟城随安老人说:“辽阳归云已远家,逃世难披一袭裟。愿入深山驱猛虎,誓将飞剑抉长蛇。机声吓断黄梁梦,气素冲销粉腿麻。塞外青纱昏惨惨,几人到此品新茶?”此诗刊登在当地的《繁星》杂志上。以旧体诗嬉笑怒骂,联系时事,富有生活气息,因而皆成妙趣,也成为30年代文坛佳话。

平仄之间的人生哲理——茶对联的逸事

茶联的出现,最迟应在宋代。但目前有记载的,而且数量又比较多的,乃是在清代,尤以郑燮(郑板桥)为最。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难得糊涂”郑板桥的人生哲学,充分表达出郑板桥落拓不羁的豁达生格,也是民间流传最广、最为人熟知的一段话。

郑板桥生于公元1693年,字克柔,自号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自幼颖晤,资质过人,父亲郑之本是位安贫乐道的私塾先生,郑板桥从小接受父亲启蒙。十九岁的郑板桥参加县学考试,考中了秀才。然而,秀才只是读书人最起码的头衔,在地方上虽风光,但对实际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帮助。

二十三岁的郑板桥在父亲的安排下,娶了同乡的徐氏为妻,次年女儿出世,使原本贫困的生活,更加拮据,为维持生计,到扬州卖字画。扬州风景怡人,歌舞升平,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常有富商巨贾出入其问,是个卖字画的好地方。郑板桥的书画尽管风格独特,别具—格,但是由于郑板桥当时名气不大,因此卖价不高。不过他却在此地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他与金农、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翔、黄慎、李鳝,豪放不羁,皆以善画而闻名于扬州,被称为“扬州八怪”。

公元1732年,全国各省举行乡试,原本无意仕途的他,迫于生活的窘困,不得不以不惑之年参加乡试,结果一试中举。后来又在友人程羽宸的资助下,赴焦山读书,经过三年苦读,通过会试、殿试,郑板桥一举考中进士,虽然已经四十四岁“高龄”,但也算是扬眉吐气了。接着他顶着“进士第”的光环重回扬州,此时的扬州没变,郑板桥没变,只是扬州市侩们对郑板桥的看法变了,他的字、他的画、他的诗词,突然间都成了无价的墨宝。为此,板桥特地刻了两个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二十年前旧板桥”,盖在每幅字画上,用以讽刺那些不懂艺术,却又喜欢附庸风雅的暴发户。

郑板桥一生与茶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仅擅长作茶诗,而且茶联也颇有水平。郑板桥死于公元l765年,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活到七十三岁高寿,有人以为和他喜欢喝茶有关,郑板桥一生中也写过许多茶联。“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写得生动,这正是他的生活与人生观的写照。他还曾经为焦山自然庵题写了一副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仅仅十四个字,就勾勒出焦山的自然风光,使人吟一联而览焦山风光。

民间流传一则郑板桥诙谐风趣的逸事:有一次他造访了一座寺庙,寺庙住持并不认识他,见他相貌平常,因此随意说了句:“坐。”对侍者说:“茶。”交谈时,发觉他谈吐不俗,因而心生敬意,于是改口说:“请坐。”吩咐侍者说:“奉茶。”后来住持得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态度大变,毕恭毕敬地说:“请上坐。”连忙叫侍者:“奉好茶。”当郑板桥欲离去时,住持请郑板桥题字留念,侍者奉上笔砚,只见郑板桥不假思索地写下了:“坐,请坐,请上坐。茶,奉茶,奉好茶。”住持原先还满心欢喜,但仔细一想,才知被板桥愚弄了。

相传郑板桥曾自己发明一种木屐,前后齿是活动的,可以拆卸的,郑板桥常在上坡时,去其前齿,下坡时则去其后齿,如此不管上山、下山都如履平地,健步如飞。如此独树一帜的言行举止,真不隗为“扬州八怪”之首。

画龙点睛的茶联

其实,在我国,凡是在以茶联谊的场所,诸如茶馆、茶楼、茶亭、茶座等的门庭或石柱上,茶道、茶礼、茶艺表演的厅堂内,往往可以看到以茶为题材的楹联、对联和匾额,这便是茶联,茶联是对联宝库中的一枝鲜花。它运用对联的文学特征,以茶事为题材,按照对联特点拟写而成。其内容广泛、意味深长、雅俗共赏,既可宣传茶叶功效,又能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吊茗情趣。

很多茶联是非常有哲理意味的,我们撷取其中几副来品味。北京有个万和楼茶社,其门口赫然挂着“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的对联,对联将茶中的吸引人的口感和沁人心脾的香气同酒和书进行比较。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上海一壶春茶楼的对联,这副对联是:

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

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茶联启迪人们要淡泊名利,陶冶情操。在当代的咏茶联中,更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充满时代气息。

清代乾隆年问,广东梅县叶新莲曾为茶酒店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为人忙,为己忙,忙里偷闲,吃杯荼去;

谋食苦,谋衣苦,苦中取乐,拿壶酒来。

联语通俗易懂,辛酸中有风趣。

相传,清代广州著名茶楼陶陶居以“陶陶”两字征联,一人应征写了一联: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将东晋名人陶潜、陶侃嵌入联中,“陶陶”二字嵌得自然得体。重庆嘉陵江茶楼一联,更是立意新颖,构思精巧: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来。

上海天然居茶楼一联,更是独具匠心,顺念倒念都成联,为广大客人所喜爱: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我国许多旅游胜地,也常常以茶联吸引游客。如五岳衡山望岳门外有一茶联:

红透夕阳,如趁余辉停马足;

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成都望江楼有一联,为清代何绍基书写,真把一个望江楼写活了: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有一联:

扫来竹叶烹茶叶,

劈碎松根煮菜根。

这副出自明代童汉臣的茶联,一直流传至今: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仅仅十个字,品质优异的蒙山茶跃然纸上。欣赏一副副巧妙的茶联,就像喝一杯杯龙井香茶那样甘醇,耐人寻味,它使你的生活无形中多了几分诗意和文化的色彩,它能充实你的生活,使你增添无限的情趣。竹无俗韵,茗有奇香。人们常说竹解心虚,茶性清淡,竹被视为刚直谦恭的君子,同样诗人们也说“茶有君子性”。正因如此,茶竹结缘。

有一副出于抗战时期重庆某茶馆的茶联:

空袭无常贵客茶资先付,

官方有令国防秘密休谈。

寥寥数语,平淡无奇,感伤时局,却见真情,隐讽官家,令人啼笑,荡荡民心,尽在言外。

几十年前,在西安莲湖公园中出现了一个“奇园茶社”,门上贴着一副对联:

奇乎?不奇,不奇亦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下联第一字把“奇园”二字分别嵌入,别致有味,然而当时人们只知是一副趣联,却不了解其中的真意。直到后来,报纸披露该茶社原是西安地下党的一个秘密交通站,人们才明白“不奇亦奇,是园非园”的奥秘。生活的文化——茶歇后语中的智慧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中国特色、不乏幽默色彩的语言形式,被比做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束智慧的花朵”。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值得关注的是,在大量的歇后语中,不乏与茶有关的精品。这是因为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些都与我们的茶文化特性一脉相承。

以“茶壶”为载体制作而成的歇后语比较多,如“茶壶里喊冤—胡(壶)闹”、“茶壶里煮挂面——难怪(拐)”、“茶壶里开染坊——无法摆布”、“茶壶里贴饼子—一无法下手”、“茶壶里洗澡——扑腾不开”、“茶壶没肚儿一光剩嘴”、“抱着茶壶喝水——嘴对嘴”、“茶壶茶盖——不分离”等。

同类推荐
  •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向来风花雪月:江南爱情笔记

    杭州最适合谈情说爱之处,或者说最易触景生情之处,应该还是在西湖边上。触景生情,小时候学写作文总是学不会,总是假生情或生假情。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在杭州生活的笔记,书中记录的是风景,记录的是历史,记录的是文化,记录的更是感情!
  •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西夏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包括西夏人的自然崇拜、原始巫术意识、西夏佛教溯源、西夏人的华儒情怀、西夏佛教的兴起、西夏佛教的风貌以及西夏的社会习俗等内容,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对西夏人的社会生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透视,对研究西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本书以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为反思对象,梳理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成绩,,总结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展开背景、核心问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研究主体的心路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反思,对文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 伊斯兰文化史略

    伊斯兰文化史略

    本书从文学、教育、科技、宗教哲学等方面简明而又系统地阐述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各个时期穆斯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神龙法师异界游

    神龙法师异界游

    一名立志成为法师,但是却没有任何法师天赋的少年,一条误入不属于自己世界的神龙。奇葩的组合,一样的不甘,从此大陆不在平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娓娓浮尘

    娓娓浮尘

    匆匆浮生谁与聊,黄土沙尘酒一瓢,柴米油盐酱醋茶,且看今朝霸王杀,遥记昔年鸿门宴,距今已有数千年,踏雪宝马今犹在,美人开遍断肠崖,造化会元万年功,且听我与君诉来。
  • 妞,爷就好这口

    妞,爷就好这口

    他伸出食指,勾起她的下颌,俊美的脸庞上漾起恣意的笑容,“等你彻底成熟了,我会毫不犹豫地摘下来……”她低头看看自己,心说:姑奶奶其实早就熟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妞,爷就好这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电母

    电母

    引领雷电,我是雷女。操控电能,我是电母。总持一切,我是雷神
  • 师父就是你了

    师父就是你了

    当冷绝无情的神界帝尊,落入凡尘,过了一世凡人后……他看着怀中因救他将自己变为废人消散在眼前的神界女子,想着每天她晃悠在自己眼前求他收她为徒,想着她身陨前喊他的第一声“师父”。他自语道:“这就是情吗?似乎还是无情好些。”他苏醒的那刻,一头墨发化为了白头,天地变了颜色,六界都在颤抖!众人皆知:那个可怕的男人他回来了!百年后——当仙界都避之不及的神女涅槃重生成了废物,还失了忆后……虽被众仙嫌弃,但她却有一个让众生皆惧的师父。“师父,我觉得你有点眼熟,我好像在哪见过你!”“是么?为师可没见过你。”呵,傻徒弟。徒弟:“……”好吧!师父虽然表面对她冷清又严厉,但她知道,师父总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宠着她。她也定不负师父的期望,她要跟上师父的脚步,陪他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一起俯视众生!(本文1v1,修仙升级打怪,女主在师父的带领下,步步登上巅峰)
  • 无人的荒岛上亮起的第一盏灯

    无人的荒岛上亮起的第一盏灯

    她,一心只想过着平凡简单的生活不喜世间的是是非非,但命运却总是和她开着天大但玩笑就连那最纯正但友谊也经不起爱情但考验最后她该何去何从。。。。
  • 最后一句我爱你

    最后一句我爱你

    一个是天资聪明的姐姐,一个是质朴善良的妹妹,姐姐拥有完美的一切,而妹妹只能是她身边的附属品,欲望让姐姐迷失自我走上不可回头的路,善良的妹妹能用什么来唤醒沉迷的姐姐?友情?爱情?
  • 逆风精英

    逆风精英

    世界顶尖人才培养学院坐落在一个四周环山,方圆一百公里都属于联合国共有。但是,当时一个超级无敌国B国如日中天,起了贪念,决心统一世界,第一步把魔爪伸向了这个学院。一时间,B国部队潜入了这里,看千羡尘如何逃脱,建立军队。
  • EXO之等你来爱我

    EXO之等你来爱我

    三年前的她是无忧无虑的“公主”,她不曾想过三年后的悲剧...他,冷酷无情,有着未婚妻,可他遇到她后,他说:“女人,我是不是...不小心爱上你了?”他,玩世不恭,心里装着旧爱,可是他对她只是逢场作戏,可是他却爱上她了,他说:“你是唯一的,不是谁的替身,这次,我不会再放开你的手了。”他,温柔暖男,从此只对他一人柔情,他说:“给我一次机会,让我来保护你,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