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79500000004

第4章 羲农陶牧耕 炎黄始一统javascript:

第三回

羲农陶牧耕上古文明始涿鹿

炎黄始一统中国疆域初成形

自从“燧人氏”族可以自由用火之后,“中国”地方有着千丝万缕血缘关系的各支氏族群体的人们都陆续采用了熟食方法。住在水边的人们捉到鱼虾蟹贝,也慢慢学会放到火上烧了来吃。

那时候,水里动物出奇的多,种类繁多,无所不有,而且个个肥硕强壮,翻波逐浪,处处可见。水边居民完全靠它们来充作食物,常常去折些细长的竹竿来,把一头磨尖,当作鱼叉来用,看准一条大鱼游来,便用力向它刺去。因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缘故,往往十有八中,竹尖直透鱼身,血水涌出,人们迅速把竹竿望上一举,那被竹竿刺中的大鱼也随之而起。有时碰巧发现有巨大的鳌鱼和鳄鱼,他们也必须要纠集起多人一起拼力,犹如山里人围猎巨兽那般方能成功。他们有时也下到水里去,捉摸些鱼虾、贝类来果腹。贝类因为好捉,所以吃得多些,贝壳在他们驻地附近堆积如山。有时,发现有大量鱼群时,他们往往呼来多人,把溪水两头截断,然后慢慢把水泻掉,泻到差不多时候,再用手或者工具把水泼出去,水底的鱼无法逃走,只得在泥浆里不停地翻跳。这时,他们就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下去,全数捉来,然后再把截断的地方打开。这种捕鱼方法一直延用至今。

于是,社会便慢慢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神农氏”时代。

“神农氏”族,据说也是从“有巢氏”族派生出来的一个大族。当时氏族里有个叫“柱”的能人最会种地,也最会动脑筋。他改良了许多耕种方法,使收成远远高于其他人。远近各氏族的人们在耕种中遇到问题都会来问他,他也总会想出各种办法去解决。他还造了许多农器具,又在野生植物中选出几种谷类,种植得都相当茂盛。大家纷纷向他学习。其中有一种叫“稷”(注:就是粟、黍)的谷物最受大家喜爱,于是便把当时管理农事的人也称着“稷”。那个叫“柱”的能人自然就被叫作“稷柱”了。后来“稷柱”死了,大家都记得他的功劳,相信他一定是上天成神了。各氏族首领都祭祀他,希望他在天上保佑自己氏族有个好收成,后来便留下了祭“稷”的习俗。

谷类已经栽种成功,大家又都打算再种一些蔬菜、瓜果之类的东西来调剂生活。大家各处去寻觅平时吃过的野菜、野果、茎根、野豆来种。遇到不曾吃过的,但看起来满诱人的植物也一一采摘来尝尝,有酸的,也有甜的,既有苦的,还有辣的。有的是果子好吃,有的却是叶子好吃,有的则是地下的茎根好吃。有时还会碰到又苦又涩的,甚至有毒的植物。

他们依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分门别类地挑选种植。随着人们的经验知识越来越丰富,不仅挑选出来了谷和许多蔬类来种,也分辨出了许多草木的性质,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用处和药性。这就是中国医药的起源。

后人根据“神农氏”时代许多氏族民众尝食百草的经验,写出了第一本药书——《神农本草》。

却说以前在游牧时代,大家虽然也会因为牧场、水草肥瘦之类的事情起些争执,但这些都是天然的,并没有花费人工,用完也都是弃而不顾的,所以起了争执也不会以命相搏。现在可不同了,那些农田是自己花了大量气力、时间开垦出来的,自然不肯白白让人占去,便都在田间地头之间划好地界,各自在各自的地界里播种收割,以免争执。

那时人们还不知施肥、灌溉,播种几次,见收成下降了就另寻新地。如此一来,需要的土地越来越多,平原被开耕完了,只好向山地、丘陵地带推进。“神农氏”族便到他人放火烧山狩猎后的森林、山地上去播撒种子,这样可省去大量劳力。本来这是个偷懒的方法,却想不到在这种烧过的地上播种,收成反而更加丰盛。

于是各氏族纷纷采用这种火种的方式,把山地、丘陵的成片荒地烧将起来,开拓成良田。这种方法越推越广。所以“神农氏”族又被人称作“烈山氏”、“炎氏”。

为了更多地开荒辟地,争夺疆界,各氏族之间变得渐渐不断争斗起来了。

这时,由于畜牧业、制陶业的发展,各氏族中,已经分出专门从事这等工作的氏族。这种社会大分工,便为各氏族之间的物物交换奠定了基础。当时交换的东西主要有毛、麻、肉、皮等等。现在农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迫使民众固定居住下来,耕种固定的田地。渐渐变得生活安定,作物充足,各人都开始有了多余的米粮、牲畜,有时需要交换,便共同约定,以日影正中的午时为准,各人持了多余物品进行交换。这就是最古的市。

一时大家都把多余的东西带到指定的空地上摆列。无非是一些牛羊鸡鸭、黍稷稻梁,骨制的鱼钩、缝针,陶制的砖瓦块,麻布、麻绳,搓好的成捆草绳,有土鬲(音:葛,上古时代像鼎的炊具)、土甗(音:眼,上古时代一种类似蒸笼的炊具)之类的生活器皿,有石锄、石犁、石纺轮、石镰刀之类的农器具,有各地特色的蔬菜瓜果。

为博得买方的喜欢,多换回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大家都是挑上最上好的,或是精工细作,或是精雕细刻上花纹,或是精心上色。那市上,整个成了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的好去处。大家按各自需要东西,谈拢了便互相交换,个个欢喜,谈不拢也无关系。这种交易渐渐普及开来,并逐渐深入到各氏族的内部。

可是这种原始交易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才能完成的。也就是说,赶头牛去的人想得到五个土鬲,而拿着五个土鬲的人也正想得到头牛,这交易才能完成。你说这是多么偶然的事啊。

随着交易的不断扩大,人们渐渐把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东西固定下价值,来充当“等价物”,比如,一头牛大家认为值五只羊,一只羊大家认为值一个土鬲,一个土鬲大家认为值八个石纺轮,于是牛、羊、土鬲、石纺轮就成了“等价物”,它可以按比值互相扩大交换的范围。这种交易虽说已有了进步,但随着社会大分工的扩大和交易的细化,大家都觉得要是有一种“一般等价物”的东西就好了,而且这东西还要每个人都喜欢,都能接受才好。这种想法就促成了“货币”的产生。

起初,游牧氏族中大家会拿某一种牲畜作货币,农耕氏族中会拿某种谷类作货币,渔猎氏族中会拿某种贝壳作货币。渐渐大家都觉得贝壳是一种不错的东西,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还不太会损坏,便于保存,颜色璀璨,人见人爱,大家都当它是个宝贝。因此贝壳作为货币的功能一挨确立,人们便都把交易中得来的贝壳藏起来,作为自己的财产,等到需要货物的时候再拿出去交换。

所以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买、卖、财、货、贵、贱……”等许多繁体字,都有贝字,就是证明贝壳曾经是交易时候不可缺少的媒介。

“神农氏”时代的民众是安居乐业的,一直到了距今五六千年(也有说七八千年)的时候,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那时,“神农氏”这一大族群共同推选出“伊耆氏”出身的一位有名的首领,此人因生于姜水,故姓姜,在曲阜(现在山东曲阜县)地方建都,以放火烧山来开垦荒地,以种植黍、粟为主,氏族民众崇尚红色,脸上常常涂抹红色纹饰,以示神武,故后人称他为“炎帝”。

同一时代,“燧人氏”族群也共同推选出“有熊氏”族出身的一位有名的首领,姓公孙(因长居姬水,后改姬姓),在有熊(现在河南新郑县)地方建都,以种植黍、稷、菽、麦、稻五谷为主,氏族民众崇尚黄色,也常常在脸上涂抹黄色,以示神勇,故后人称他为“黄帝”。

炎帝、黄帝这两位是“神农氏”时代最强大、最杰出的部落首领,因为还是同一先祖“有巢氏”的后裔,两族又曾有血源和通婚关系,所以也算是同宗兄弟。这两个氏族是“中国”地方汉族的共同祖先,所以现在汉族人常常自称为“炎黄子孙”。

这也是“帝”字的最初出现,《说文解字》里的意思就是:“‘王天下’的称号”,即通贯“|”天、地、人“三”者之人的称号。

这时候,在“中国”地方的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苗族部落,主要集中在现在的鲁、苏、皖、浙等地方,人口众多,生产力也较发达,这些部落就是后来“九夷”、“东夷”和“南蛮”各部落的前身。

据说在阳谷(现在山东阳谷)地方的“九黎氏”族最是强大,氏族民众崇尚青色,喜欢在脸上涂抹青色的纹饰,在这一带兴农耕、冶炼铜、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也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其部落首领蚩尤勇猛过人、武力非凡,族人也个个勇猛剽悍。

蚩尤部落因为和炎帝的部落靠近,因此常常有田界、地界等纠纷,故蚩尤常常带领部落族人越界侵扰,杀人放火、抢夺财物。附近其他“中国”各氏族也深受其扰,莫不叫苦连天。炎帝为了保护领地,只好起兵抵御。

那蚩尤十分强悍,兄弟众多,手下更有个叫夸父的勇士相助,此人力敌万夫,无人敢敌,况且他们这时候已经知道了炼铜的方法,手持的铜制兵器坚利无比。两军对垒,只见蚩尤身着斑斓虎皮,头戴牛头型双角铜盔,脸上涂抹着青色的纹饰,手持大铜砍刀,立于阵前,威风凛凛,犹如天神一般,甚是吓人。炎帝所带部落壮丁手持的不过是石枪、石刀、石斧,如何能与铜枪、铜刀相敌,不消几个回合,便纷纷被对方杀得大败而逃。

蚩尤大砍刀一挥,手下众壮丁一起潮水般掩杀过来。炎帝一见已经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得弃了都邑曲阜,带着本族群民众一路望北而逃,一直逃到涿鹿(现在河北涿鹿县)地方方才止住脚步。其他各氏族看见炎帝如此伟大的人物尚且不是蚩尤的对手,哪个还敢去碰硬?蚩尤亲率一队虎狼之师,如入无人之地,所向披靡,一路冒进北上追击。

这边早已惊动了“有熊氏”族的黄帝,他连忙点起本部落所有壮丁,前往涿鹿救援。来到涿鹿附近地方,他首先汇集炎帝所部壮丁、族人于一处后借机吞并——组成了两族同盟,然后,一边召集其他各部落前来商讨对策,一边派出探子前出打探虚实,以定进兵方向。

哪知各氏部落早已被蚩尤吓破了胆,在一起商讨对策时,个个摇头,只是一味强调:从来没有见过这等凶神恶煞,不但兵器尖锐无比,而且头上还有不少戴着铜盔的,就是一刀砍在他头上,也毫不济事;他们杀起我们来,却是一刀一个,一枪一双,这仗如何打得!除非有天神下凡相助,否则绝不能有取胜的可能。

黄帝再三激励,呼吁大家同心御敌。大家只说:并不是不愿同心御敌,只是实在敌不过蚩尤,不想白送了自己氏族民众的性命。黄帝见众首领如此推三阻四,也无话可说了,便也不再勉强他们出兵,只是吩咐他们回去加紧武备,预备协同御敌,一边自己细细筹划起破蚩尤的计谋来。

那时候,各个地方凶猛野兽还是相当多的,“有熊氏”祖先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捕猎凶猛野兽的氏族,后人也多留有几手制服、驯化凶猛野兽的手法,所以黄帝部族里一向囚禁有许多熊罴、貔貅、虎豹一类的凶猛野兽,以示勇武。现在壮丁既然怯阵,只好请凶猛野兽出来打头阵了,黄帝边想,边叫手下勇士应龙前来听令,吩咐他带部分善于驯兽的壮丁即刻返回部落,限时九十日,把那些猛兽训练起来,自己只当是缩头乌龟,偃旗息鼓了。

再说那些壮丁在应龙的带领下,返回部落,专门挑选出一些最凶残的猛兽驯练起来,练了多时,居然也能听懂人意,进退自如了。这边黄帝听报,即刻下令应龙等人将猛兽驱赶到阪泉(现在河北涿鹿县东南)之野的树林里埋伏起来。

次日,黄帝亲率精强壮丁主动找蚩尤搦战。那蚩尤一路北上,还不曾有过一次像模像样的仗打过,哪把黄帝放在眼里,便带了夸父出来应战。黄帝在阵中一看蚩尤,果然相貌异常凶悍,穿戴诡异。他手下的壮丁一见对方阵势,人人脸上涂抹着青色的纹饰,如鬼神一般,心里已经怕了七分,刚一交手,便纷纷向后退去。

黄帝料想已是压不住阵脚,趁势诈败,率众朝阪泉之野退去。蚩尤不知是计,指挥大队壮丁一起追击。

黄帝率壮丁退到阪泉之野,纷纷躲入树林里埋伏起来,见蚩尤大队已近,放一声暗号,那边林里早有勇士应龙当先闪出,众壮丁驱赶大队猛兽直扑过来。那些猛兽个个张牙舞爪,大肆咆哮,一起朝蚩尤队伍猛扑过来。

蚩尤大吃一惊,稳住阵脚,指挥壮丁拼命抵抗。你想血肉之躯哪能敌得过猛兽,顷刻之间,前队已被猛兽纷纷扑到,霎时哀嚎、求救声大起。后队听前面喊声不得劲,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转身争先恐后退去,登时,前队后队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这边黄帝的壮丁看见蚩尤也害怕猛兽,与常人无异,胆子才壮了起来。黄帝指挥全部壮丁跟在猛兽后面冲杀过去,果然大获全胜。就在黄帝乘胜追击的时候,忽然天色昏暗,狂风大起,倾盆大雨劈头盖脸地落将下来。登时,雨雾弥漫,昏天黑地,全队壮丁衣衫湿透。黄帝见两步以外就看不见人影,恐有暗算,忙下令收兵,收押起猛兽退去。

因为驱使猛兽打败蚩尤,后人往往用猛兽来形容勇敢的军队,因此古书上经常出现的“如熊如罴”、“貔貅虎豹”之类的形容词。近来,也有人提出不同想法,说是,黄帝在打败蚩尤的“涿鹿之战”中,没有驱使真正的猛兽,他驱使的是以猛兽之名来命名的军队。这事究竟如何,无从查考。

这时,各氏族首领已经探得黄帝打败蚩尤的消息,心中并不十分相信,纷纷来到黄帝辕门庆贺,借以探听虚实。原来那时黄帝已经发明了车战方法,打仗时候勇士站在车上过招,宿营时候便将战车首尾相连围成一圈,保护中军,只留一车的空隙作为门,用于出入军营。这门正好处在战车车辕的位置,所以这门又叫辕门。后人据此还称呼黄帝为“轩辕氏”。

各氏族首领祝贺已毕,纷纷退去。众首领在辕门前告诫黄帝道:“战前明明是天色晴明,为何战时忽有这般暴雨?蹊跷的是还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这决不是寻常之事,恐怕是蚩尤使的妖法,你不得不防。”

那个时候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日全食”,自然把它当作是蚩尤使的妖法。

黄帝心知他们都已是惊弓之鸟,便答道:“放宽心,即使天色再黑,我也不惧怕。我已经发明了指南车,自可以辨明方向。现在我需要休养三日,养精蓄锐。三日之后,我依然会率丁追击。请各首领自带本部壮丁,前来助战,看我如何破敌。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彻底灭了这股势力,方能保得大家安居无事。”

众首领听黄帝口气坚决,不敢多言,回去后,纷纷调兵遣将,前来听令。

三日后,雨势已止,只是天色仍然昏暗。黄帝亲自驾起了指南车,率领大军,依照涿鹿方向追击,和蚩尤大战。

这时,蚩尤的长胜面具已破,壮丁们都知道他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寻常人,只是武艺高强些罢了,并不是什么无敌天神,自然信心百倍,勇气倍增,喊杀之声,震天动地。

黄帝亲率全部壮丁,身先士卒,指挥手下将蚩尤团团围住。蚩尤那边夸父自恃勇武,抡起大刀,狂呼出战。黄帝这边,应龙也是舞动双刀,迎着苦战。两人大战百余回合。应龙已感力乏,虚晃一招,故意使出破绽。夸父心急,一心想尽快得胜,大步抢进,不想正好中计,被应龙反手一刀生生砍死。

蚩尤一见夸父战死登时泄了一半气,只得拼死突出重围,带着一班军心涣散的壮丁,望南逃去。

正在这时,天色已明,黄帝率兵紧紧追击。追到一个叫中冀(注:古指冀州涿鹿地区)的地方,蚩尤料想无法走脱,只得回身抵抗。应龙当先赶到,奋力相博。蚩尤此时已经无心恋战,心里想的只是如何尽快脱身逃跑。你说,一个是三心二意,一个是拼死战斗,那蚩尤虽然十二分了得,但是不到十个回合,也被应龙一刀砍到。

众壮丁一见自己首领蚩尤已死,个个放下手中武器,纷纷投降,黄帝命人打扫战场,获得战利品无数。

却说各氏族壮丁本来都是勉强前来助战,所以在天色昏暗时,大多只是在后面胆战心惊地慢慢跟着。后来天色放明时,才稍稍加快些脚步紧张地跟了上来。一见黄帝已在指挥打扫战场了,莫不惊诧不已,都纷纷猜测说,一定是黄帝得了什么天女仙书,或是请到了什么天神帮助,才把蚩尤的妖雾打败了,这么说来,黄帝也一定是天人下凡。

大家正在议论纷纷之时,天上的太阳忽然拨开云雾,射出万道耀眼金光,把个雨后初晴的天空映得五彩缤纷、斑斓耀眼。五彩缤纷的天空衬托着高高站在车上指挥的黄帝,人们逆光望去,越发觉得黄帝威容显赫,仪表堂堂。这种情景经民众一传,便传说成那五色云彩只是天上天神专有的,它是用金枝玉叶做成的光环,现在它独独笼罩在黄帝头上,可见是上天降福助其胜利,灭了蚩尤。

其实雨后初晴,天上出现彩虹也是自然现象,只是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这种自然现象罢了。各氏族民众都已闻得黄帝灭了蚩尤,无不又惊又喜,把黄帝佩服得五体投地,都说他是上天的儿子。各氏族首领也自然同心拥戴黄帝为天子,自愿执行臣礼。

黄帝乘势率丁东进,一直进抵到东方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了“封泰山”的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在东夷部落中,选择了一位叫少皞清的氏族头领,任命他为“正司马鸟师”替代蚩尤继续统领东夷各部落,并与东夷各部落同自己的炎黄部落互结为同盟,形成了最初的华夏部落联盟。

且说蚩尤死后,其苗族众多部落四散,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逃避,有的继续留在原地被融入了炎黄联盟部落。因此蚩尤与黄帝、炎帝被后人合称为“中华三祖”。

黄帝为了各氏族安全,同时也为了炫耀自己炎黄联盟部落的威武,趁势又带兵巡行各地,以示昭彰。据说,他此次巡行东到大海,南至长江,西达崆峒(现在甘肃境内),北征“荤鬻”(注:即以后的山戎,位于现在山西以北),初步奠定了整个“中国”的疆域规模,并把都邑从有熊(新郑)地方迁至涿鹿地方。

他还派人推算天文,分出岁、月,还制定十个天干、十二个地支,用来计算岁、月、日。天干、地支相配用完一轮正好是六十,称一个甲子;十二个地支用来计算月。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历法,称为“黄帝历”或“黄历”。从此中国才有了岁月可查。

可惜的是,这“黄历”的计算方法早已失传,以致他那个时代距今到底有多少年,也无法正确考证。有人说大约距今五千五百余年,也有人说距今大约八千余年。但华夏族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其文明传承脉络是:“大地湾文明”和“裴李岗文明”、“仰韶文明”、“龙山文明”和“二里头文明”。

对于“黄历”,有一种说法不妨参考一下:一旦为一日,月一盈为一月,一个甲子为一岁。这种说法是建立在天干、地支最初是用来计算日子的,也就是说六十日,即一个甲子日为一岁。这种说法至少可以解释,那时人们为什么通常可以活几百岁乃至上千岁。以致后来的帝王不明就里都要问仙求丹,以求长生不老。中国上古历史上有名的伏羲和女娲,据记载,分别活了一千一百五十岁和九百岁,还有那个叫彭祖的也活了八百多岁,用这种算法折算下来,就是一百八十九岁、一百四十八岁和一百三十余岁,比较符合实际。本人是比较倾向于这种说法的。

且说,黄帝这边又命自己的元妃西陵氏人嫘祖,教导人们养蚕。那时人们还不知道养蚕有何用处,所以学的人并不很多。嫘祖教人们怎么养蚕,怎样上箔、缫丝、织帛等各种方法。织出的丝帛相当光滑细润,染上颜色,制成衣裳,光彩夺目,穿在身上,人人羡慕。只是制作太费人工,还不能普遍穿戴。

那时,有一个叫仓颉的人,将以前人们创造出来的所有文字总结起来,加以修改、添加、创造,用来记载天下发生的事情。这些文字都是各地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结晶,他们把日常看见的东西,形象化描绘出来,来表达内心要说的话。这些文字一经仓颉整理、改造就更加系统,更加完善了。这些象形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的文字之一。

还有一个叫伶伦的人,精通音乐,他把竹子截成十二个长短不一的段,集合在一起吹将起来,根据每段竹子的高、低、清、浊分成十二音阶的“律吕”(注:相当于现在的校音的音高),再按“律吕”制成各种音高不等的乐器,然后一起配合演奏音乐,就相当于现在的“交响乐”一般。

黄帝还和一个叫岐伯的人,一起研究医法,所以后人就用“岐黄”两字来代表中医术。相传《黄帝内经》就是记录黄帝和岐伯一问一答的一部古代医书,也有人说是后人伪托之书。

黄帝手下还有一个叫隶首的人,精通数学、算数,黄帝命他制定了度量衡,就是日常所用的尺、斗、秤来计量东西,他还发明了算盘。

以上这些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发明。

当时还从蚩尤部落里获得了炼铜的方法,不仅铸造了铜质兵器,还浇铸了铜质钱币,铸造了宝鼎用来烹煮食物。但那时采铜、炼铜都是极其困难的事,因此铜是相当宝贵的材料。

黄帝又祭天地、百神,规划各处地方,计量田亩,开挖井渠,划野(《说文解字》:邑外为郊,郊外为野)分州。规定: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合计十万八千家为一州,全国共分九州。

此外,黄帝还设官司职,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官名)共一百二十个官位管理天下各氏部落。

黄帝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

他还提出德治,即“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

尤其是“九德之臣”,即后来的法官、狱官,负责教化百姓行“九德”,即“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同时,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还规定衣服冠冕、宫室舟车、日用器具等级,一时新旧发明、制度不计其数。

据史书记载,黄帝时代,中国文化已经开始展露出璀璨的光芒。

经过这么一番动作,黄帝部落的影响自然大增,各个部落无不心悦诚服。这个时候,各个氏族部落已经统统改称为“国”,其部落首领根据部落大小改叫“王”或“君”。

其实这“国”字,在《说文解字》里只是“邦”的意思,这“王”字就是天、地、人三者贯其中而天下所归的意思,这“君”就是尊者的意思。黄帝部落自然成了“中央邦”,作为天的儿子的黄帝自然也成了君王天子。

黄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下令召集各国,大会于釜山(现在河北涿鹿县西南)。史书记载,到会的竟达“万国”之众。万国君、王皆以黄帝为君王,对其文治武功大加称颂,自愿执行臣礼。黄帝也极尽地主之谊,尽情款待。一时黄帝名声更加显赫天下。无怪乎,后人皆以“黄帝子孙”而自豪,上古时代的许多发明,都算在他的头上也不足为怪了。

至此,中国上古时期的“三皇”时代在历经了四、五千年,由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诸多氏统治后终于结束了,开始进入上古时期的“五帝”时代。

其实,这“三皇”有许多说法,有巢氏、昊英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祝融氏和神农氏等都可以被称为“三皇”,只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是目前比较普遍、集中的说法而已。正是:

上古文明三皇创,继承光大黄帝始。

同类推荐
  • 屠执天下

    屠执天下

    作为一名下九流屠夫的后人,岳岩连进学和科举的资格都没有。这是豪门、世族、大户可以任意践踏法律,而平民却只能逆来顺受的时代。直到平地起惊雷,有刑徒三人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岳岩才觉得,自己总算有机会可以翻身而起了。唯一需要他顾及的就是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需要他来养活。
  • 国士从名伶开始

    国士从名伶开始

    梅小月穿越到异世,重生成为了一个小伶人,身上不小心获得了系统加持,一步步走上了国士之路。(轻松穿越系统文,闲暇消磨首选)
  • 大世王朝

    大世王朝

    我曾经见过很多人,他们有好有坏;也曾经做过很多事,同样有好有坏。我甚至一度认为,自己就是天之骄子,自己是顺天而赢。但当我油尽灯枯、回首一生的时候,我才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如此可笑渺小,如此孤独无靠。我叫慕容皓,我曾是北燕的三皇子,也是大世王朝的开国之君,更是这天下芸芸众生中的一颗尘埃。我曾经为了自己的利益,杀过人,害过人;也同样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过,奋斗过。我曾经有我爱着、并爱着我的姐姐,我曾经有忠于我的部下,我曾经有个美满的家庭,有个爱我的妻子。但到最后,我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若有来生,我也会毫不犹豫的重新走上这条孤家寡人之路!这是我的时代,这是我的万里江山!这是我的,大世王朝!
  • 唐蛮

    唐蛮

    我叫林蛮,从陨石中诞生,是唐国的一名“天外来客”,是“唐十三”的创建者,是这片大陆的“魔鬼”……即使与全世界为敌,吾亦心怀天下,不忘初心。…………林蛮:我的野蛮你不懂!ps:全架空,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一段“野蛮生长的历史。
  • 大秦全面战争

    大秦全面战争

    穿了?还带着全面战争系统这个金手指?那就不能浪费这个天赋,下定决心征服全球;我来我见我征服!
热门推荐
  • 海贼王之巨人的宝箱

    海贼王之巨人的宝箱

    背负着种族的秘密的少年;誓死加入海军;探寻巨人宝箱的秘密!不一样的新世界,属于洛亚的海军传说!
  • 素女成仙记

    素女成仙记

    陆黎刚刚过完十八岁成人礼,自以为躲过了闺蜜的帽子,却没躲过命运的棺材。一睁开眼睛发现视线一片模糊,大喊救命扶我一把,张口变成了婴儿响亮的哭喊。陆黎:……woc!救命这一定是妖法,她不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变成刚出世的婴儿。勤勤恳恳种了十几年的稻子土豆茄子,某天村里来了一个仙人说来测试孩童灵根收作弟子。陆黎:……md这不是种田文吗?突如其来的修仙是要闹哪样?! ps:除了第一章是第一人称之外,其余全部章节全为第三人称 蠢作是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喵没有强行按头让看,看不惯可以关闭,谢谢合作(?>?<?) 佛系作者,随缘更新:笔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十方仙道

    十方仙道

    天若弃我,天亦可欺,世若遗我,世当戮灭。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就十方仙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晨的踪迹

    清晨的踪迹

    她一直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整个皇宫为什么都变成这样?自己的国家不报,为何一心为他国,“天哪?乐伶公主?你的国家你不要了吗?”她摆摆手臂,“要你管不成?山人自有妙计。”她不是无理取闹,只是他未曾知道……
  • 神途之回到原点

    神途之回到原点

    一个拥有着九十九种神通的牛人回到都市的日常这是一个神祇的轮回,意图那名为‘自由’权柄。故事属于慢热轻松无敌文,不脑残,不种马,不会见到美女就走不动。有日常有感动有装逼打脸。(神是没有所谓的形态和性别的,所以有洁癖的请绕路)
  • 许之任之

    许之任之

    “我想我永远都不想再见到你了。”曾经与你相守,如今我却再不想见到你了。但你反而更加频繁地出现在我面前是怎么回事(摔)谢笕(穿越)×未凝星(重生)慎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