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1500000012

第12章 课程资源开发理论研究资源(1)

内容精粹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本章从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课程资源的分类、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当前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认识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节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

一、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二、课程资源空间分布

三、课程资源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指的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一、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其中,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资源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当然,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更多的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两者并没有截然的界线。现实中的许多课程资源往往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人力和环境等资源就是如此。

二、课程资源空间分布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也同样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是有所区别的。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只是以往我们忽视了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今后应该加以足够的重视,但决不意味着在整个基础教育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变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策略。按照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的说法:“①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②加强校外课程;③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应该引起重视的倒是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一方面学校要善于合理发掘和运用社区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校内课程资源也可以向社区和其他学校辐射。各级行政部门有责任加强管理,在政策上建立健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相互转换机制,强化各种公共资源间的相互联系与共享。从技术层面来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始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划分界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课程资源还可以划分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在此很难一一列举。不过,按照功能特点和支配权限对课程资源进行分类,足以帮助我们建立课程资源的基本概念框架。(见下图)

三、课程资源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但是它们毕竟还不是一回事。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并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资源也不能直接构成课程,它还只能是备选材料,只有在经过教育学加工并付诸实施时才能成为课程。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

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课程资源状况可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条件性课程资源方面,往往很不平衡。我国的一般情况是,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课程资源的状况比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从理论上讲,即使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所以,目前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被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概念的理解十分狭隘。

因此,当务之急,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加强对于课程资源问题的理论研究,澄清课程资源的概念,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第二节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三、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

对于课程资源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其分类各有不同:

一、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出发,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前者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

后者的特点则是作用于课程却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比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

二、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凡是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内课程资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还仍有所区别,就利用的经常性和便捷性来讲,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占据主要地位,校外课程资源则更多地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三、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

前者突出“天然性”和“自发性”,如用于生物课程的动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课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势等等;后者突出“人工性”和“自觉性”,如为了保存和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公共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等。

四、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前者指看得见摸得着,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活动等。作为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显形课程资源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便捷手段或内容,相对易于开发和利用。而隐形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等,与显形课程资源不同,其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影响。所以隐形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更需付出艰辛的努力。

五、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前者如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广播电视、网络、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后者如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规范、行为准则、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社会风气等。

六、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目前的可利用程度,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

校内课程资源和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七、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课程资源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

从性质上看这些资源包括人、物、环境三大

资源。学校课程资源从空间上又可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教室外(校园)的课程资源两类。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一、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二、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学校位于昌平区西部,是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学校。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给各高中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学校只有抓住契机,迎接挑战,才能够推动学校的全面建设,从而促进昌平区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

课程资源的载体主要是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素材性课程资源总是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果按照课程资源对于人的关系来看,可以把课程资源的载体划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

一、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

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泛指素材性课程资源所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非生命载体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课程教学材料的实物形式,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教学用书、参考资料、学习辅导材料和练习册等纸质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就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物化形态。也就是说,这些纸质印刷品和电子音像制品所承载的内容信息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而它们自身只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纸质印刷品与电子音像制品等载体形式与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科技馆、电教室、语音室、电脑室、文体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一样,都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但它们并不能够成为课程自身的直接构成要素,不能成为课程的实质内容。

二、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

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主要是指掌握了课程素材,具有教育教学素养的教师、教育管理者和学科专家、课程专家等教育研究人员。另外,能够提供课程素材的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生命载体。他们不但是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而且构成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力量。

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具有内生性,即它可以能动地产生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教学资源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教育管理者以及各种层次的教育研究人员,乃至学生和社会人士等作为这种具有内生性的课程资源的主要生命载体,他们自身创造性智慧的释放和创造性价值的实现,是课程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因此,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队伍的建设和优化配置,始终是课程资源建设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在课程资源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课程资源的建设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地进行,通过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个课程资源结构的优化发展。那种盲目追求条件性课程资源更新速度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第四节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一、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二、两个原则: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一、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和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滤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至少要经过三个筛子的过滤筛选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

1.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

2.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

3.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所以,揩发课程资源,特别是开发素材性课程资源,必须反映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诚如美国课程专家泰勒所说:“只有通过利用每一种经验可能会产生的多重结果,才有可能使教学更有效。”

二、两个原则:优先性原则和适应性原则

同类推荐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 吾意独怜才

    吾意独怜才

    张五常教授旅居美国,上世纪80年代回中国香港执教,并将自己身处中美不同的教育环境下的求学经历和教育理念差异著书论述。本书多角度地阐述了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思维方法的差异,进行了深刻地对比和分析,如言辞犀利地抨击港大“校外主考”制、公立大学存在的弊端等。
  • 成电教师风采

    成电教师风采

    古往今来,没有哪一种职业比教师这个职业更神圣。从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到唐朝文学家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到近代已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从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到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无不折射出教师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热门推荐
  • 带着房车游远古

    带着房车游远古

    这是两个大龄儿童穿越远古,咳,顺便遇到真爱的故事……
  • 自由搏击——我的漫漫踢拳路

    自由搏击——我的漫漫踢拳路

    这是一个有关成长的故事。如果不是因为父辈的荒唐,徐天铭应该是一个潇洒的跆拳道少年。殷实的家境,光明的前途,在18岁那年戛然而止。命运把他带入了四角围绳,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他紧握双拳:认命是不可能的,梦想,家人,朋友,我统统用双拳守护。
  • 司宫令

    司宫令

    少女吴蒖蒖从民间被选入宫,成为尚食局内人。她像一粒被春风吹上宫廷屋脊的种子,有了一点尘土,就开始蓬勃生长,游走于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用美食与信念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 时间如沫,回忆如刀

    时间如沫,回忆如刀

    她,原本有幸福的家庭却因财产而被逐出家门,最爱自己的母亲死在自己的眼前,父亲和继母继妹得意的笑,使她狠。她开始害怕爱,害怕痛,害怕爱带来的伤害。他是解开她心结的钥匙,他的女王,永远不会死。她的一生,注定不平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he Soul of the Indian

    The Soul of the Ind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槐树白花

    槐树白花

    小人物的爱情,更加真实,爱情在现今社会在人性和物质的冲击下能否生存,我们该不该反思我们的爱情观
  • 妖迹

    妖迹

    穿越在废物身上,临死之际得劫花帮助,从此身负千劫。一劫灭一劫生。大道三千,身是无量劫。是生是灭,皆在一念之间。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