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4700000045

第45章 诗(2)

全诗的主要特色是以对话体的形式展开,以此铺排展现人物形象。将国君与贤妃二人床笫之间的对话与《郑风·女日鸡鸣》进行对照,不难看出,二首诗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物描写,都没有加以修饰,因此看起来话语自然。这样,我们不仅看到了关心国事的贤妃,还有那荒淫怠慢的国君形象。其次,对话也富有层次感。一、二章妇问夫答,由听觉到视觉,这符合人刚醒来时的生理规律;第三章则全是贤妃在规劝,夫则无从作答。这样整齐之中又有一定变化,就留给人们很大的想像空间。

园有桃

(一)园有桃,其实之殽[1]。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2]?”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3]亦勿思!

(二)园有棘[4],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5]。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6]。“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注释]

[1]实:果实。殽(yáo):借为“肴”,美味食品。[2]何其:为了什么。[3]盖(hé):通“盍”,何不。[4]棘:酸枣树。[5]行国:周游国中。[6]罔极:无常。

[鉴赏]

《园有桃》出自《魏风》,全诗共二章,每章各有十二句。余冠英称之为“忧时的诗”,这是很有道理的。这种忧愤情绪与《离骚》的主人公是完全相同的。本诗作者努力想要忘却这无尽的烦恼,因此他试图借助唱歌作谣、云游异乡,来消磨这无尽的烦恼。但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只留给后人无限的惆怅与遗憾。

除了在手法上运用了兴以外,本诗在结构上也十分具有特色。姚际恒说这首诗“诗如行文,极纵横排宕之致”

(《诗经通论》),句式上除了常见的四字句外,还大量运用了三、五、六字句,以此构成了参差不齐的句子结构,这样吟诵起来就会跌宕有致。另外,本诗用词上也比较讲究,其用词上的灵活性以及丰富的语气变化,十分贴近近于日常口语,《园有桃》可说是一首较早的自由诗。

陟岵

(一)陟彼岵[1]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2]!犹来无止[3]!”

(二)陟彼屺[4]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5]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三)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6]。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注释]

[1]陟(zhì):登。岵(hù):长草木的山。[2]上:借为“尚”,希望。旃(zhān):之焉二字的连读,语助词。

[3]犹:还是。止:停留,指长留他乡。[4]屺(qǐ):无草木的山。[5]季:兄弟中年龄最小者。[6]偕:与人一起行动。

[鉴赏]

《陟岵》出自《魏风》,共三章,每章六句。关于战争的诗,《诗经》里共有二十余首,所表现的既有《小雅·六月》式的“以匡王国”之斗志激昂,也有《秦风·无衣》式的同仇敌忾,本诗则不然,诗中对战争的描写带有深深的无奈与厌恶之情,所深情吟唱的只有浓浓的乡愁以及萦绕身心的亲情。

本诗行文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复沓的方法,在重章叠句之中又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在句式上这三章是一致的,都以四字句为主,但又带有日常口语;在用字上,岵、屺、冈,父、母、兄,子、季、弟,还有已、寐、偕与止、弃、死的这些变化,既表明了征人的活动与其思想的演进,同时加强了诗歌音韵方面的节奏,开创了边塞诗、愁怨诗的先河。

硕鼠

(一)硕[1]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2],莫我肯顾。逝[3]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4]得我所。

(二)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5]。

(三)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6]!

[注释]

[1]硕:大。[2]贯:侍奉。女:通“汝”。[3]逝:通“誓”。[4]爰(yuán):何处,哪里,一说于是,乃。

[5]直:通“值”,代价,一说通“职”,处所。[6]永号:长声哀号。

[鉴赏]

《硕鼠》共三章,每章八句。正如《毛诗序》所指出的,“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可见这一比喻十分贴切而又生动。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对那些贪得无厌、横征暴敛而又漠视百姓死活的统治者的强烈抗议与无比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于那种没有赋税、也没有战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采用比的手法,以“硕鼠”来比拟那些作威作福的统治者,这是由于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硕鼠》在《诗经》之中,乃至中国诗歌史上都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这正是因为它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意义,是辛辣嘲讽贪官污吏的优秀代表作。今天读来,它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蟋蟀

(一)蟋蟀在堂[1],岁聿其莫[2]。今我不乐,日月其除[3]。无已大康[4],职思其居[5]。好乐无荒[6],良士瞿瞿[7]。

(二)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8]。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9]。

(三)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10]。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11]。

[注释]

[1]蟋蟀在堂:喻岁暮天寒。[2]聿(yù):语助词。莫:通“暮”,将尽。[3]除:去。[4]已:过度。大:太。康:快乐。[5]职:尚。居:所任之职。[6]荒:荒淫。[7]瞿瞿:惊顾四周的样子。[8]迈:行,过去。[9]蹶(jué)蹶:形容敏捷。[10]慆(tāo):逝去。[11][鉴赏]《蟋蟀》是《唐风》里的第一支民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唐“其地土瘠民贫,勤俭质朴,忧深思远,有尧之遗风”。(《诗集传》)本诗所传达的则是诗人所怀有的那种对国家的深深的忧思,希望国家的股肱之士能够做到居安思危,这也就是《诗集传》中所分析的那样:“故方燕乐而又遽相戒日,今虽不可以不为乐,然不已过于乐乎?盍亦顾念其职之所居者,使其虽好乐而无荒,若彼良士之长虑却顾焉,则可以不至于危亡也。”

这首赋体诗,诗人的思维跳跃很大,先是劝人要及时享乐,后则转为规谏,委婉曲折,而且富有层次。在行文上,采用了常用的四字句,这样便于歌唱。而以蟋蟀这一十分常见的昆虫来作为时令的代称,十分具有特色,堪称是后世以之感时伤物的诗词之始祖。

采苓

(一)采苓[1]采苓,首阳之巅[2]。人之为言[3],苟[4]亦无信。舍旃[5]舍旃,苟亦无然[6]。人之为言,胡[7]得焉!

(二)采苦采苦[8],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9]。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三)采葑[10]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

[注释]

[1]苓:甘草。一释为虎杖,两者均为多年生草本植物。[2]首阳:山名,又称雷首山,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境。巅:山顶。[3]为:通“伪”。为言:伪言,虚假的谎话。[4]苟:诚,确实。[5]舍:抛弃。旃(zhān):之焉两字的连读。[6]然:是、对、正确。无然,没有真实性。[7]胡:何,什么。[8]苦:苦菜。[9]与:赞同。[10]葑(fēng):芜菁,二年生草本植物。[11]从:听从。

[鉴赏]

本诗三章,在结构上大致相同。先以采集甘草的生产活动为兴,引出了假话不可相信之论。然后,进一步说明了假话没有真实性,务必将其抛弃。最后,则提出从假话之中将会得到什么的问题,以供人们思索。

人们在论说事物是非之时,往往受到态度、情感与利害计较的影响,这样就会使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也有人虽然则了解事物的真相,但为着各种原因却产生了假话、谎言,诗的作者称作“为言”也就是“伪言”。

另外,《采苓》在历史上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思想价值,作者认为首阳山顶无苓、首阳山下无苦、首阳山东无葑,也就是说由于其土壤环境条件所限,不适宜苓、苦、葑的生长。这是一种将植物与其生长的土壤环境相统一认识的具体表述。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后世的农学家提出了“土宜”、“地宜”的学说。

蒹葭

(一)蒹葭[1]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2],在水一方。溯洄[3]从之,道阻[4]且长;溯游[5]从之,宛[6]在水中央。

(二)蒹葭凄凄[7],白露未晞[8]。所谓伊人,在水之湄[9]。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0];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1]。

(三)蒹葭采采[12],白露未已[13]。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5];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6]。

[注释]

[1]蒹葭(jiān jiā):蒹是荻,葭为芦苇。[2]伊人:意中人,所爱恋之人。[3]溯洄:逆流而上。[4]阻:险阻。[5]溯游:顺着河流流向,在岸边往下走。[6]宛:好像。[7]凄凄:“萋萋”的假借,形容植物茂盛。[8]晞(xī):晒干。[9]湄(méi):水草交接的岸边。[10]跻(jī):自低而高往上走。[11]坻(chí):江河中比沚还小但地势高的陆地。[12]采采:形容植物众多。[13]已:消失。[14]涘(sì):水边岸涯。[15]右:迂回曲折。

[16]沚(zhǐ):江河中的小块陆地。

[鉴赏]

对这首诗的主旨,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不同的解说,有人认为是描写爱情,伊人就是作者所思念的恋人;有人说是描绘贤人隐居于水滨,诗人慕而思见之诗;还有人认为,是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而致使贤士隐居。今天看来,从诗人对伊人如此之眷恋、寻访的心情如此之急迫,此诗应当是一首爱情诗。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就是通过交融的情与景,刻意创造了一种深远、朦胧的情境。就其意境之美而言,《蒹葭》不仅在《诗经》之中罕见,也可谓千古绝唱。“伊人”这一意象给人的感觉是扑朔迷离的,秋水茫茫,唯有伊人在彼岸似隐似现。这种惆怅迷茫的怀人之思与四周空寂的环境水乳交融,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无比的写意画。诗、画、情、意这四者的完美融合,使《蒹葭》成为罕见的神品。王国维《人间词话》赞《蒹葭》“最得风人深致”,其成功之处在于“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这个评析是十分中肯的。

月出

(一)月出皎[1]兮!佼人僚兮[2]!舒窈纠兮[3]!劳心悄兮[4]!

(二)月出皓[5]兮!佼人恻[6]兮!舒慽受[7]兮!劳心怪[8]兮!

(三)月出照[9]兮!佼人燎[10]兮!舒夭绍[11]兮!劳心惨[12]兮!

[注释]

[1]皎:洁白明亮。[2]佼(jiǎo)人:佳人。僚(liǎo):美好的样子。[3]舒:宽解。窈:幽远。纠:愁结。[4]劳:烦劳。悄:忧愁。[5]皓:洁白明亮。[6]恻:同“刘”,美好的样子。[7]馒(yǒu)受:体态苗条。[8]怪(sāo):忧郁,忧愁。[9]照:照耀。[10]燎:照明。这儿是说佳人容光焕发,光彩照人,使见之者眼前一亮。

[11]夭绍:轻盈多姿。[12]惨:慎惨。

[鉴赏]

自古以来,月光在中国都被当作美的象征,是诗歌的永恒题材,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咏月诗。这些咏月诗,其审美价值极高,创造的艺术境界也极美,其首出之篇便是这首《月出》。它是陈国民歌,共三章,每章的第一句以月起兴,第二、三句描写了佳人之美,末句都抒发了诗人的相思之情。月色具有一种幽美、空阔的意味,《月出》在后世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共鸣。对此,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做过精辟的概括:“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千百年来,对于月亮,一代代中国人常咏常新,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王昌龄的“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然展新悟”(《送冯六元二》),李白的“若见天涯思故人,浣溪石上窥明月”(《送祝八》),杜甫的“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宋文学家苏轼的《前赤壁赋》意境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等等,所有这些把由月亮而引发的种种复杂情思,由月色而造成的各种美妙意境,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这首《月出》。

七月

(一)七月流火[1],九月授衣[2]。一之日觱发[3],二之日栗烈[4]。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5],四之日举趾[6]。同我妇子,馌[7]彼南亩,田畯[8]至喜。

(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9],有鸣仓庚[10]。女执懿[11]筐,遵彼微行[12],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13]。女心伤悲,殆及[14]公子同归。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新秋集

    新秋集

    “词”这种古老的文学形式本身,需要传统文化的土壤来提供养分。对于失去了传统人文环境的当代人,研习词之一道,首先难以克服的是格律之繁琐,真如“带着镣铐跳舞”。倚声填词的古法早已失传,今天的我们只能够依照传世的词牌,研究平仄、韵脚,逐字逐韵填词,更遑论还要在此基础上表情达意,进入优美而隽永的艺术境界。而最后、也是最繁难的一点,是如何在文学形式与审美格调上,做到古今融汇、古为今用,以古典的一轮明月清辉,照亮今天新一代中国人的襟怀胸次,这是今天的词作者所面临的艰难却又必然要完成的任务。否则我们所写的诗词,只是徒有其表,哪来生命活力?这种种繁难之事,王玉宝先生竟然在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读其词,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知道,这种古典的艺术形式,仍然在很少一部分人的手中,顽强地焕发着生机,这真是很了不起。
  • 别样人间

    别样人间

    过去,家乡人说听戏,不说看戏。那时不象现在的舞台,有灯光、布景许多讲究。戏台上就是两把椅子一张桌,简单得很。而且上万人听戏,好大一片,哪看得清?只远远地见舞台上人影乱晃。便只能借助耳朵了。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
  • 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

    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并非独人类所独有。自然界的万事,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姿态,都有自己的灵魂。灵,于我的感知里,是寻常的世俗的温暖。三九隆冬,在乡野,我曾发现瑟缩的枯草丛中,隐约着斑斑点点的生意,在庭院向阳的角落,印着花花嗒嗒的羞羞怯怯的嫩绿,早春是悄悄地尾冬而来的吗?我从这丁点的春意之中,似乎体味到了春的含义。本书主要讲述了,有关草木虫鱼、乡村风物、民俗风情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解读,书中或草木或风景或鸟兽都刻画的细致入微,把它们的灵魂用文字勾勒出来跃然于纸上。
  •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T. S. 艾略特文集(全5卷)

    托·斯·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现代派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略特文集》共五卷,囊括了艾略特作为诗人、评论家和剧作家所撰写的所有最优秀和最有价值的作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资深艾略特研究专家陆建德教授承担本作品集的主编工作,挑选国内已出版的权威版本,并寻找国内最优秀的译者翻译未译作品,保证了权威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辑、资深翻译家杨自伍先生承担本文集的审订工作,严格把关译本质量。在形式和内容上,本文集都较之过去的译介有更高的起点和角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文集收录《荒原:艾略特文集·诗歌》《大教堂凶杀案:艾略特文集·戏剧》《批评批评家:艾略特文集·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集·论文》和《现代教育和古典文学:艾略特文集·论文》。
热门推荐
  • 随便攻略不好惹

    随便攻略不好惹

    不可思义的情节,不走行常路的系统。变化够多端的人设,植物?精灵?丧尸……都不是问题。
  • 重生之你是我幸运

    重生之你是我幸运

    夏瑜说“前世我孤苦无依,浑浑噩噩,到死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幸得上天垂怜,给了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一次,我只想和他一起过的幸福!”景封说“遇见你,便是我最幸福的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色公主媚君心

    绝色公主媚君心

    她,传言有惊世之才,惊天之貌。又为紫藤王朝唯一的公主。他一代天骄同样有惊世之才,惊天之貌。一场失忆让他和她相遇,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幅员辽阔

    幅员辽阔

    不知为何,来到了全新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身体,但却与原来的世界没有历史联系,身逢战乱,看林凡如何在全新的生活中是升华自己,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 圣樱学院的甜蜜小插曲

    圣樱学院的甜蜜小插曲

    北城纤和北城枫被顾振杰带去做DNA亲子鉴定。而当天是他们俩的生日,北城雪在一家酒店里为他们举行了生日party,但人没有那么多。后来顾振杰带着陌辰熙去参加北城纤和北城枫的生日,陌辰熙就被北城雪定为自己的女婿。更让人震惊的是不近女色的陌辰熙竟然同意交往。后面的内容敬请期待!
  • 倾世妖妃:嫡七小姐蜕变

    倾世妖妃:嫡七小姐蜕变

    她,有她的诅咒,她的使命,她所想保护的人而他,依旧有他的使命,他说想保护的人最后,她的心弦为他波动,他的情绪因她改变但,命运似乎在和他们开玩笑——走到最后一刻,他们终于知道真相……她(他)和他(她)竟是自己一心想要消灭的世仇世家……
  • 力量之歌

    力量之歌

    相传,古时候在一片神州大陆上,四城争霸,生灵涂炭。出生在这片大陆的两个少年,将如何在乱世中长大,并获得力量。是谁在狂妄地叫嚷着要对手引颈受戮;谁又是在为力挽狂澜而生;谁对爱情至死不渝;而谁又是那黑暗中的一缕光明......无常世道谁能料,是福是祸天应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白伤炎修仙传

    白伤炎修仙传

    我以我身,化为斩妖除魔剑的剑魂,握在我最爱的人手上,永远地守护着世间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