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37100000003

第3章 整体的关照(2)

这半个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代。其最重要的时代特征,是大规模战争的基本结束,长期处于战乱的中国社会,此寸正处于试图改变战争体制而逐渐转向经济建设的转型时期。但这种意愿在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实现。自本世纪50年代开始直至70年代后期,中国社会又长期陷入了政治动荡之中。频繁开展的政治运动、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和在学术界开展的各种思想批判运动,给中国的学术发展提供了严重的时代背景。思想改造运动改变了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并直接影响了学术创造性的发挥。大跃进的失误、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特别是不断开展的阶级斗争,给中国的学术发展提供了非正常的环境。这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地、同时又是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

中国社会以40年代的结束为标志,开始了一个弃旧从新的新时代。在政治层面上,通常把它描写为“改天换地”的新时代,这种描写给人的印象是准确的。从50年代开始的社会转型,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转折和崭新的开始。这里所谓的新,首先是当代的学术研究、它的参与者,无一例外地都置身于前述那种特殊的环境和气氛中,一方面是社会的转换和更新带给中国的学人以兴奋和激情,间时,伴之而来的则是一个严重的事实一新生的政权对于包括文学研究在内的全部学术研究,有着新的、一致的、规范的要求。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以往的研究,并要求有一个不同于此的新的开端。

如同在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进行改造那样,新的政权也在学术领域强化它的影响。大莆的学术思想改造在施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种改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众多的学者初步掌握了唯物史观、并应用到研究工作中来。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学术的渗透,造成了50年代开始的学术研究的新气象。它对于原有学术构架的调整,对于以往被忽视的研究视点和研究方法的开掘和扩展,使以往薄弱的环节得到了加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冷战时代的两极对立的政治局势和思维方式,无疑也给学术研究的倾向带来了单一性和排他性的缺憾。一个学者的学术思想的形成是长期的。短时间的、强制性的、试图立竿见影的“改造”,不可能创造奇迹。而巨,即使奇迹产生了,对于学术来说,言论一律也未必就是合理的。50年代有过订家争鸣的提法,其实只是一句未能兑现的“提法”而已。

所幸当日成为学术骨干的那一代学者,他们身处新旧交替的时代,接受了那个时代的学术研究的传统和学术流派的影响,他们已拥有自己的信仰和学术思想的改造在某些人、某呰部门取得了成效,特别是在以进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照和处理人文科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别开生面的功效。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独尊’“一家”而造成学术生态的失衡,则是不应忽视的负面影响。那时,这一代学人的学术思想业已定型,他们的学术成就业已成为当代的经典而得到承认一一依然是以各自自有的立场和面孔出现:唯物的或唯心的、传统的或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或非马克思主义的。后来发生的某些对于先前学术结论的调整和改正,多半都有些外在的“粘贴”的味道,而未曾成为融人体系的有机成分。随后发生的事实已有目共睹,即中国的学术研究在愈演愈烈的政治斗争中进入十年动乱的“冬眠期”,这些学者的工作基本中断。

在新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青一代学者的处境,与他们的前辈略有不同:一方面,他们是在前辈学者的关怀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和所谓的“旧知识分子”有着亲密的师承关系。他们在前辈的严格要求下,受到系统的教育和规范的学术训练,就是说,他们是“新”知识分子,但受的是“旧”的学术熏陶和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毕竞年青,他们不但很少“日”的负担,而且敏于接受新知,他们中很多人接受了进步世界观的指导,而且在使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方面卓有成效。这一代学人,他们的身上是“新”“旧”并存,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但从现实的处境看,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并不比他们的师辈好多少。他们的学术研究刚刚开始,头上便笼罩了“史无前例”的乌云。待得劫后归来,他们已是中年景象。

从学养的形成来看这一代学者,中国旧学在他们的成长史上,依然产生着隔代的影响。就是说,他们是在种受压抑的状态下,间接地和有选择地接受了中国的传统学问和做学问的方法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当时是不受鼓励的。但不论如何,他们还是通过切实的指导和训练,使中国的学统得到了承传和绵延。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考察,主流意识形态对他们的影响还是基本的和主要的。在当日“一边倒”的政治取向中,他们较为全面地接受了进步的、社会主义和氏主主义的学术思想并付诸实行。怛无可辩驳的事实是,由于“偏食”,造成了他们在学术发展中的先天的缺憾。

即使在那个时代,中国的文学研究仍然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大学的文科和各种研究机构都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活动,学术的血脉并没有中断。这个时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60年代前期周扬领导的文科教材建设的举措。当日许多着名学者如游国恩、王季思、冯至、杨周翰、唐强、王瑶等都参加了这个工作。尽管它仍然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但在那个到处都在开展“大批判”的“破字当头”的肃杀气氛中,周扬此举所蕴涵的建设精神,就显得异常可贵。这次学科教材的建设,不仅编写出了一批适合使用的大学文科课本,而且也培养了一批学术骨干,这些人成了当今活跃十各个文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学研究,其大部时间都在上述那些涉及几代人的学术处境中度过。如今的中国学人,可能会觉得那是很遥远的、梦幻般的历史了,然而,当代年纪稍大的学者,都不会轻易忘记那些艰难困苦而又单纯天真的年代。环境是严峻的,发展是艰难的。然而,中国的学术火种还是得到了绵延和承传。不仅如此,在有些学术领域,还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如在《楚辞》和《诗经》、《红楼梦》和其他古典小说、文学批评史和《文心雕龙》的研究等方面。第一部新文学史出现在这个时期。赵家璧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得到了再版,而且由上海文艺出版社一直编到了现在。《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也编成出版。胡风、秦兆阳、钱谷融等关于中国当代文艺的理论批评,更以抗世疾俗的勇敢立言,给人以振聋发聩的印象。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和出版,更是这个时代的骄傲。

逆境中的生长,夹缝中的存在。中国的文学研究就在这样非常的境遇中,度过它的最艰苦的岁月,终于迎到了自由幵放的新时代。新一代学人生活在与他们的前辈完全不同的人文环境中。这种不同,豸先是学术自身的独立性和它的特殊规律受到了尊重。来自外界的干扰相对地少了,学术和政治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分,不是如同过去那样的纠缠、甚至是粗暴的侵人和取代。再就是外部环境的改善,学术研究不是在过去那样的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中进行。社会的开放促进了学术的开放。中国的文学研究不再是孤立的行动,世界性的双向的和多向性的交流,成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中外文化交流的风景线。

新一代学人因教育制度的完善,大都受到良好的训练,知识面较宽,基础也相对扎实,外语的掌握也有了普遍的提高。这些条件都促使这一代学人具有较为自由的心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开阔的视野,再加上良好的内外环境,促进了不受拘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可以说,特定的时代为中国文学研究铺设了一条通往繁荣发展的广阔道路。

电子时代的学术空间无比广阔,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只在瞬息之间。电脑的普及大大促进了学术的进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令人目不暇接的事实,相对地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不宁和骚动。以往那种相对封闭中的潜心致志,如今变得稀罕了。纷繁的世界性交流,夺走了人们对于固有学统的专注。人们的精力因纷沓的资汛而分散。故此,相对而言,这一代学者的国学根基,较之他们的前辈,则有了普遍的削弱。

半个世纪在大动荡和大悲欢中度过。中国的文学研究也在充满焦虑和希望的苦斗中生长和发展着。我们怀念那些已离开我们的为中国的文学研究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前辈们,我们决心沿着他们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目睹当今学术研究老中青几代同堂的繁荣景象,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半世纪的经验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在当代的延伸和发展。仑以不竭的现代性追求和白话文写作等基本特征认同于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完整地占有20世纪的下半叶,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这50年是中国文学产生激烈动荡、受到巨大挫折、并取得重大成绩的特殊阶段。半世纪的文学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一体化时期”、“新时期”和“后新时期”。一体化的思想形成了40年代而完备于50年代,“文革”则达丁极端。新时期文学始于“文革”结束而在80年代的最后一年画上句号。后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产物,这一阶段目前尚在继续。

文学的一体化时期是社会专政体制的产物。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特点,是用不间断的开展社会运动的方式统一全社会的思想。文学也在这种意图之下,按照统一的模式从文学的内容到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在这种形势下,原先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中崇尚个人价值和个性解放的品质,逐渐地被表达群体意愿的“集体主义”所代替。凡是张扬对文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个人风格以及个人独性,均被视为“个人主义”予以贬抑和批判。当时不断开展的政治和文学改造或批判运动,都旨在消弭这种“个人主义”。其直接的和明显的后果则是几代人在新时代的普遍“失语”。

同类推荐
  • 阿诗玛

    阿诗玛

    《阿诗玛》是云南彝族撒尼人的民间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阿诗玛的传说已经成为撒尼人民日常生活、婚丧礼节以及其他风俗习惯的一部分,在人民中间广为传唱。民族叙事长诗是民族民间文学最重要、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一批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者以及云南各地的文艺调查队对云南的少数民族诗歌进行了收集、翻译、整理,并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诗歌,形成了一个汉译民族民间诗歌的宝库。《阿诗玛》便是其中影响巨大、流传颇广的经典之一。
  •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巴山红旗:红四方面军川陕纪实

    本书以纪实的笔法,真实形象地描述了1932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建立川陕苏区、发展壮大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最后迎接中央红军并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的全过程,满怀深情地颂扬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生动有力地刻画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伟大红军精神。
  • 一个人的微战争

    一个人的微战争

    本书是一部富有浓郁军旅特色的散文集,全书共四十一个不同的小故事。从那些最不经意的地方入手,折射当代军营生活的侧面——面对冒烟的炸弹、战友的暴毙,思考武器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思考战争的命运,书中处处透出悲悯的情怀。陌生化是该书一大特色,作为一名曾经的武器操作手,作者巧妙地把人带进一个个陌生的领地,阅读该书犹如一次陌生的心灵旅行。书中没有波澜壮阔的大场面,处处都似一个人的微战争,让人看到那最不经意背后的人性光辉,看到不一样的军营,以及军营背后神秘而真实的生活,一切未知等待读者亲自揭秘……
  •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2014年,教育部社科司选派冯秀军、白显良等4名优秀思政课教师赴美国和英国访学数月,本书即作者访学期间,观察英美两国思政课教学乃至整个国民教育时所思所想的结晶。全书由40篇随笔组成,以小见大,从英美访学期间的一些细节问题谈起,如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英美国家的外语教学、英美美国贫困阶层的发展空间、英美如何进行感恩教育、美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领袖等方面,思考并比较中西教育理念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
  •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海上繁花:张爱玲与《海上花》

    解构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张爱玲.品读平淡而近自然的《海上花》倾听比《红楼梦》更亲切的人生回声.
热门推荐
  • 枕上书,席上人

    枕上书,席上人

    她第一次出来工作,遇到出来鬼混的爹,尴尬之际,遇上晋隽阳,一场交易后,他笑得极温柔,“小惜,我喜欢夜里的你——热情如火。”以为,第一次亦是最后一次,可最终,越缠越紧······如众所愿,她成为睡在他身边的人,床第间他亲着她低声呢喃,小惜,小惜,珍惜,晚安,晚安······他满腹算计,却又在她面前总是谦谦有礼,温润如玉,让全城的人都羡慕她。要什么,他给什么,他给了她无尽的宠爱……可只有她知道,除去一身华丽的衣裳——他充其量只是一禽兽。枕上人,未必枕上了心······
  • 我对你余情未了

    我对你余情未了

    遇到喜欢的人时,有些人会突然变得自卑,有些人会勇敢追爱。遇到喜欢的人时,你会怎么做?
  • 我家夫人又作妖了

    我家夫人又作妖了

    他是富家少爷,她是逃婚少女,两人相见,会发生怎样的火花呢?
  • 三国志新传

    三国志新传

    项少龙改变历史后的三国世界!
  • 沙滩贝壳的忧伤

    沙滩贝壳的忧伤

    冷酷的苏安溪,调皮的金夜雨,恶毒的苏宁,拽到死的夏晗沫,她们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金夜雨和苏安溪永远不可能和好,一心想报仇的苏安溪,又怎样地开启她的复仇游戏,夏晗沫又会怎样的帮助苏安溪?让我们拭目以待
  • 君有一曲长生歌

    君有一曲长生歌

    我有一曲长生歌,赠与佳人解忧愁,谁堪世人争长生,江湖从此血海流!
  •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阿佩莱斯线条》是二十世纪杰出的俄罗斯作家、一九五八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中短篇小说和随笔,继承了俄罗斯叙事文学的伟大传统,并赋予了诗人特有的瑰丽奇特的想象、隐喻和象征。这在本书中得到了高度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此情如水

    此情如水

    《此情如水》截取当代历史的一瞬间,一座城市发生的重大变迁而出现的政治生态、人文环境与社会矛盾的漩涡,生动而真实、深刻而丰满地塑造了主人公任重、高山和3个知识女性,在事业、爱情、友谊、人生价值和生活选择中的不同命运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该怎样珍惜友谊、爱情、生命、时光和自己生存的世界。
  • 格局

    格局

    格局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不放的鸟儿是不可能飞到白云之上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地在天地间翱翔!其实人生的格局就在你怎么看自己,在你所认识的人,在你说的每句话,在你给人的感觉,在你做事的态度,在你经历的遭遇,在你的每个念头,在你的所作所为。本书共有48个思考题,帮你更深层地了解自己,从而改变思维方式,调整处事格局。
  • 贵公子的翡翠女王

    贵公子的翡翠女王

    她本是豪门千金,却因误信小人,而导致家产被夺,万千宠爱在一夕之间变成家破人亡,含恨身死。重生而来的她,拥有一双看破世间万物的双眼,重获新生,她定要将害她之人挫骨扬灰!只是,啊喂,这个人是怎么回事,不是有洁癖么,不是不喜欢女人么,抱她那么紧做什么?非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