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37100000004

第4章 整体的关照(3)

推进文学一体化这一重大构想的背景和支撑,是中国实行的对多种经济形态的国有化改造的策略。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学构想。所以,对这个文学时代的概括,可以称之为“计划文学”的时代,文学是按照一种固定的、统一的模式进行生产的,“文革”时期的“样板化”是其极端的表现。行政的约束力强化了,文学的民主性在萎缩。而五四新文学中原有的功利性因素,又因中国特殊的社会处境而膨胀起来。计划的文学推进的结果是政治的文学。

中国文学的大众化是左翼文学兴起之后确定的目标。这一思潮也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内涵。由于战争的驱动,使中国把文学的基点放置在广大的农村和农民方面,适应农民的需要成为文学的新方向。这样,中国文学的重心就发生了由本来就薄弱的城市转向了农村。40-50年代之交,中国文化的主流形态是农民文化。以城市知识分子为核心的“五四”新文化传统受到极大的冲击。城乡两种不同质的文化矛盾和冲突,是50年代以来许多文化、文学悲剧产生的根源。

在众多的失落中,却也有意外丰硕的获得。由于表现新的生活和新的人物的倡导,文学比以往更为逼近底层民众的生活,特别是在表现农民由奴隶到主人的生活方面。这是农民文学的胜利,赵树理是其中最杰出的大师级的作家,他创造了中国农民的系列形象。

事情到了极限,就意味着转机。开放的时代唤来了中国文学的又一个青春期。新时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新时期的派生物。它直接被开放中国的阳光所照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前奏,是蒙难的幸存者的归来之歌。对社会和个人的苦难的宣泄,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沉痛和激愤。它改变了一体化时代的“欢乐颂”统一涵盖的格局。对社会异化的批判,伴随着苦难的叙说进入了文学,这是又一个解放的、激情的时代。这时代最常用的词汇是春天和反思,文学恢复了它对生活的真诚。破坏的年代结束了,这是一个建设的年代。

在精神的废墟上召唤人性的复归,历史又一次把启蒙的使命加诸文学。极端的暴虐使人联想起中国漫长的封建暗夜,文学再一次引发人们批判非人的残暴、批判“吃人”的历史。新时期的文学家,几乎每人都自觉地肩负起历史沉重的闸门。他们的文学是无所为的,他们的文学志在唤醒受欺凌、受压迫、受愚昧的无数善良的灵魂。

要是说,中国的“五四”时期是一个文学的浪漫时代,那么,文学新时期则是一个擦干血泪之后的狂欢节。

80年代的终结是狂欢节落幕的子。文学的后新时期无疑是文学新时期的继续。它是一个结束,可能也是一个开始。所谓继续,是在社会开放、文学开放的层面说的,开放的时代在延伸。开放赋予文学以与新时期共有的内涵,但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观的解体,却暗示着某种可怕的“结束”。所以我们要重新召唤文学的理想精神。

市场经济无形的巨手笼罩着中国社会,也笼罩着中国文学。这社会无疑是在进步着,摆脱了精神伽锁的人们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在竞争中发展自己,但对自己之外的一切感到冷漠以及对历史的遗忘,也正像流行病般地传染着中国的创作。这就是我们在前进路上无以摆脱的隐忧。

不无可以检讨之处

已成为历史的新时期文学给人们留下厂许多美好的记忆。文学从来也没有像这个时期那样和人们保持着如此亲密的关系:历史的风景,大地的苦难,民众心头的爱憎,文学如同一面明澈的镜子映照着一切。人们从文学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身影,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人们感谢新时期文学,为它的反思精神和批判锐气,为它义无反顾地维护人性尊严所作的努力。

要说这一阶段文学最可宝贵的历史经验,那就是文学成为大众生活中的需要,它满足着人们情感传达的需要和审美愉悦的需要。文学要是失去了这一点,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人们在文学中找不到自己,那就是文学的悲哀。

80年代后期,文学受到商品社会的鼓舞,有两个重大的走向,一是从理想转向世俗,一是从公众性转向个人化。以往负荷过重的代言职能消失了,文学于是不再承诺。这些转向,可以看作是文学的进步,也可以看作是文学的陷落。

说进步是由于以往的中国文学受到内忧外患的驱使,一直把表现个人生活、情感看作是文学家的局限。在某些时期甚至视这种“个人主义”为“剥削阶级意识”的表现。一种理论长期要求作家压抑和取消自己的个性和风格,而使文学走向普泛化,这就造成了文学的歧误。

文学写作从根本上讲是基于个人经验和体验并以此为基础的个人化的精神劳作。文学的成就往往取决于作家是否以风格特殊的技巧表现他所拥有的独特的感受和情怀。一旦文学失去了个性的特点,他的创造性就受到了致命的损伤。不幸的是,中国文学很长时间内就在这样的导向中滑行。因此,80年代后期文学的个人化,可以看作是对于历史歧误的根本的否定。

中国文学从来也没有获得像90年代这般轻松自由(不是一切障碍均已撤去,只是相对以往而言),文学家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无须听凭他人的指挥。这种氛围无疑是文学繁荣的先决条件,这是中国文学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理应得到爱护和珍惜。

但是,文学也因而潜伏着危机。因为文学(不是全部)不再关心个人以外的世界,文学有意无意地回避现实生活中的严肃的题目,文学不再有历史的记忆,也不能激发公众的热情。下是文学除了受到文学圈内有限人们的兴趣,而在更大的范围、其至是在社会更大的人群中受到冷落。文学沦为个人手中玩物而为公众所拒绝是文学的不幸。

不是说公众不需要,而是公众在失望之余转而他求。例如消费和娱乐的要求促使他们把兴趣转向了流行音乐、肥阜剧或通俗读物。他们的文艺饥渴在那里得到了部分的满足,而文学却因而失去了广大读者群。这就是中国文学在商品时代的特殊遭遇:文学家的孤芳自赏生成了和公众需要的距离;文学家若放弃这种“孤绝”而追随世俗的趣味而又最后失去了“自我”。

问题的症结在于对文学特质之认识的偏离。的确,文学的个人性应当得到尊重,但文学是基于个人的体悟而又作用于个人以外的社会这一特性却受到忽略,即使是最个人化的私秘性的情感,也期待着引起他人的兴味和共鸣,绝对的个人性写作也许只存在于绝对的条件中,例如只供自己阅读的曰记,或只供特定的第二者欣赏的情诗,等等。除此以外,文学作品总要“发表”,发表也就是期待着引发他人的阅读兴趣并产生影响。90年代文学在这一点上,不无可以检讨之处。

漫不经心的现实主义

当前“现实主义”创作的兴起,是对前几年新潮小说玄虚、飘浮和“古老”偏向的一种校正;也是对近年来相当多的作品极端个人化和不关心公众和社会偏向的一种校正。文学总应该对现实说些什么。“遁入空门”完全地逃到“个人”和“历史”中去、从而断绝了人间的喧嚣和烦杂,是当今文学的失误。

因此,当人们看到一幅幅鲜活的底层生活的画图,一个个芸芸众生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使用的语言和展开的描写又是那样接近我们的欣赏习惯时,仿佛这些读者像以往那样只是从橱窗则遥望高级宴席而如今却真实地品尝着家常菜那样地亲切。这一切,对那些执意营造文学的空中褛阁的作家们当然是一个提醒。

所以,当前“现实主义”创作的重新受到关注,是对文学缺失的一种补偿,它的效果是积极的。我们的文学不能沉溺丁游戏和谈玄,文学应当保持和人们生存实际的联系。文学应当让人看到人们身边的烦恼和纠缠、欢喜和忧虑,它应当有泥上味和烟火气。

但是,我们在一片赞扬声中倒是要保持一份冷静和清醒。首先是,即使再好的东西,也不能是一律的提倡,要是因为我们热情失控,出现“千篇一律的现实主义”,那就是文学的后退。另一点,文学最终还是文学,它是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化的精神产品。既是文学作品,既然是服膺于写实原则的作品,那就应当刻划出人物的鲜明性格,至少应当经过“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蹴而就”(鲁迅:《(出关)的关》)这样一些提炼的功夫。可是,现在似乎不讲究这些了。

我读了几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很遗憾没有一个人物的形象是鲜明的、突出的和个性化的。那些有趣的事件讲过之后,人物也跟着消失,没有阿Q,没有孔乙己、甚至也没有三仙姑和李双双!我们的作家要不是创造性的衰退,那便是太漫不经心了。

珍惜自由

散文在近期的“火爆”,与余秋雨“文化苦旅”上的跋涉和“文明的碎片”的拾拣为代表的那一路创作的影响不无关系。但就实情而言,这一路散文的引起注意,大多停留在知识阶层,而且是其中的一部分共鸣者,其涉及面非常有限。散文在一时间的升温,多半是由于女性散文的写作,尤其是青年女性散文的写作。青年女性的散文大量涌入90年代的创作界,这造成了当前文坛的一大奇观。

不论人们如何评价这一类散文,不论人们的价值判断有多大差异,你不能不承认,女件散文的繁荣的确展示了时代进步,更是文学进步的一个侧面。从最低限的估计来看,女人们不顾这样那样的“提示”和“指导”,能够如此这般自如而随意地写自己所思所想所乐于公开的包括具有私秘性的那些内容,这不能不是文学已获得相当自由的一个证实。

现在,人们是越来越注重文学的消遣作用了,不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很容易在游戏或“闲适”上面找到共同的文学趣味。那么,当前的女性散文的走红,是否也适应了这种趣味呢?我们从这类书籍的通过传媒手段的刻意包装中,不难发现其中隐秘的商业动机。

“小女人”在过去是鄙薄至少是表示不敬的话语,如今却变成了一种文学的郑重挺进的行标,这实在让人惊讶。惊讶之余自然还是回到开头的话题上,即眼下的世道的确是大变了。回想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中所说的话,真是恍若隔世。那时的鲁迅,是颇不以小品文的沦为“小摆设”为然的,这当然是那个时代严苛的一面,我们大可不必把当年的价值观挪来套用于今日。但话说回来,文学创作若是如此专注地集中于小情调的宣示和小趣味的传达,若是这般地目不旁视或全力以赴,这是否又有点失度?

把当前的文学说成是“盛世”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说“危机四伏”也有点过分。若是说存在危机,则我以为危机主要不在行政性的指手划脚过多,而在于作家缺乏节制的放纵。

对于长期不知创作自由为何物的中国作家来说,一旦滥用他所拥有的小小“自由”是相当可忧的。

同类推荐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无情何必生斯世:那些穿越沧桑的经典爱情美文

    122篇爱情美文,122段让人豁然开朗的爱情感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纯爱心灵。不需要模仿,只要感悟就好,在感悟中它们就会在你心灵的土壤中成长,成为你一生的财富。
  • 读者精品——感悟·独白卷

    读者精品——感悟·独白卷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见好

    见好

    畅销书作家柏邦妮有一个好人缘,这让她的每一个被采访者都和她“相见甚欢”,所谓“见好”就是看得见对方的好,但首先要让对方看得见你的好,而柏邦妮就是有这种亲和力。不管是陈丹青的神采奕奕——“他妈的”;黄晓明的细腻——“给每个亲人送礼物,我一定想得很仔细很周全”,还是范冰冰的老辣——“拍《十月围城》,剧组和当地的地头蛇起了冲突,范冰冰亲自去谈判”,柏邦妮都能聊得很开怀,并且得到她最想了解的。这是一本以平常心交流的文集,这里没有光环、不打官腔,有的只是平等相对又妙趣横生的交谈。
热门推荐
  • 白纸门

    白纸门

    这是河北文坛的“三驾马车”之一关仁山长篇巨著,是作者又一部以雪莲湾为背景长篇典范作品。作品围绕有上百年剪纸传统的麦氏家族和远近闻名的造船世家黄氏家族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作品的写作真实入微地反映农村生活,以文学作品记录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起伏,并能引发人们对当代农民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关仁山以冷峻客观的笔触描写现实生活,努力关注当下生活,大胆直面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出一种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与勇气。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我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房屋的思想!
  • 从渡鸦开始进化

    从渡鸦开始进化

    【无限进化】是杜涯独立设计的第一款RPG类型游戏,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选择不同的初始种族,探索世界的奥秘,踏上进化之路。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会因为肝设定太拼而猝死,还穿到了自己亲手构建的这个还未彻底完善的船新世界之中,变成了这个船新世界里的……一只渡鸦???*********本书又名《如何当鸦》,《鸦的自我修养》本书异兽流,不化型,日两更,偶爆发,别问更新时间,问了也不告诉你……告辞!
  • 梦见她

    梦见她

    为情而生,为爱而死......她的存在为了谁?
  • 灵兵

    灵兵

    一个崭新的大陆,一段永恒的传说。兵魂,与人的灵魂一起降生。修灵者,一群修炼兵魂的人。一个热血的男孩——韩小希,带着他的队伍,在这个大陆上不断让传说延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孰是孰非之我是谁

    孰是孰非之我是谁

    沈月桐红红火火恍恍惚惚迷迷糊糊的就“穿越”了刚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的知道了一些事情,又被告知自己本来就是这的“魂”,糊糊涂涂到了现代去才是“穿越”???过了段“安稳”日子,又因为做了个梦,想起了灭门之仇的点点滴滴一幕幕画面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怎么?…给了自己最后一刀的竟然是他?
  • 花落秦宫

    花落秦宫

    偌大一个秦朝,身为古今第一帝的始皇帝嬴政,他的后宫却始终不为人知除了知道后宫佳丽如云,别说有名有姓的,就是单独被记载的都稀罕。难道是始皇帝有意为之?本书以海市蜃楼的方式为您呈现一个庞大的消失于历史空间的秦之后宫,此间女子或美丽善良或心如蛇蝎;或高尚或阴险...她们妖娆的演绎着一个个或凄美或奇特的迷离故事。更为奇特的便是那未来遭地下科学狂人追杀到秦朝的女研究员林乔儿,在偶然间与当时的秦王嬴政相遇,离奇神秘的出现和超凡的未来智慧令秦王以为她是下凡的仙子而心生爱慕,在拨开层层迷雾后,这段跨越时空的感情终于尘埃落定而秦始皇的后宫之谜也即将被揭开…………
  • 伊伊我妻

    伊伊我妻

    本文女主是一个天才少女,她从小就自学完初高中,大学的所有课程,是一个全能大佬……本文男主纳兰钰是盛世集团的太子爷,15岁起开始经营自家产业,18岁成为世界有名的商业大佬……当两个才子才女相遇,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当总所周知的废物筱微的身份一个个暴露,无数人被打脸百里筱微:他们说我是一个学渣某学霸:谁说的,分明就是一个学神好不?百里筱微:有人说我是个音律白痴某音乐界大佬:假的假的,这明明就是个笑话,你可是音乐界的巅峰存在百里筱微:他们还说我没人要……N个大佬说:我是你的,我是你的纳兰钰:你们胆子大了,敢跟我抢人,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