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67700000018

第18章 叶赛宁(1)

1

艾尔玛·邓肯(自从依莎多拉收她做养女之后,她就自称艾尔玛·邓肯了)没有说错。当1921年7月21日,依莎多拉·邓肯登上“巴尔坦尼克”号航轮的甲板时,人们的一致看法是——

她疯了!

新闻界的反响虽然各执己见,但都对邓肯的出走感到匪夷所思。

《泰晤士报》的专栏评论员格兰特就发出了疑问:“依莎多拉·邓肯完全可以在俄国之外的欧洲任何地方,获得她所想获得的一切。她正当盛年,轻易抛开自己事业的顶峰而去苏俄执教,显然是一种女人的天真与幻想。”

《巴黎邮报》说:“依莎多拉·邓肯从一位艺术家演变成一名激进分子是合乎逻辑的,但贸贸然跑到那边去,除了她的神经出了毛病外,应该没有别的解释。”

慕尼黑一家小报的揣测则显得别有用心:“依莎多拉·邓肯出走苏俄的动机有点哗众取宠的味道。她冒着自己被侮辱的危险,也许是因为她无法遏制自己艺术的滑坡吧。”

瑞士《苏黎士报》以其一贯的中立态度,言辞恳切:“无论怎么说,邓肯都是一位令人信服的伟大的舞蹈家,这个美国人给欧洲带来了动感,而不是动荡;带来了旋律,而不是硝烟;带来了节奏,而不是混乱。但欧洲却留不住她!邓肯的离开给欧洲敲响了警钟——高傲的巴黎人、伦敦人,你们自以为优秀的审美感觉哪里去了?”

邓肯这一回领教了舆论的导向作用。临行前,艾尔玛好不容易劝服了她的两位好友、也是邓肯学生的特里萨和莉萨一同前往,以壮行色。不料,她们在即将启航的一刹那突然反悔。邓肯冷静地放她们回去了,这不是去旅行,更不是去做客。她又想起了那位柴可夫斯基小姐。

几天前,一些朋友为她设宴饯行。宴会间,闯进来一批俄国侨民,其中就有这位柴可夫斯基小姐,俏丽的容貌掩饰不住憔悴和失落。她是前沙皇政府农业部长的女儿。她径直走到依莎多拉·邓肯的面前,先是俯下身,而后干脆跪倒在沙发旁,恳求她放弃去俄国的打算。邓肯听到的是声泪俱下的控诉:

“看看他们干的好事吧。由于缺乏粮食,那些布尔什维克人正在宰杀儿童,把他们的肢体挂在肉铺上出售。”

其他人随声附和,一片神鸦社鼓。

邓肯顿时变得脸色煞白,她的表情让人看不出,她是信了,还是不信。但是,她严肃地回答了柴可夫斯基小姐:

“噢,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更必须去那里。”

“你会后悔的,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冷又饿的时候。”发话者阴郁傲慢,原来是前俄国驻法大使、大腹便便的马克拉科夫先生。

“我们会用舞蹈把饥饿和寒冷忘得一干二净。”

邓肯耸了耸肩,她脸上一瞬间开放出来的璀璨笑容,艳丽无比。相形之下,矮壮的马克拉科夫先生像一只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甲壳虫。

2

7月19日,邓肯一行抵达雷瓦尔,依莎多拉·邓肯,艾尔玛·邓肯,还有一位自愿跟着邓肯做佣人的法国姑娘让娜。

午夜,她们转乘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在二等车厢中,她们3人,再加一位腼腆的小伙子。他不认识邓肯,邓肯也不认识他。

慢慢熟络起来,才知道年轻人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名机要员。当邓肯说她是邓肯时,他还是毫无反应。邓肯问他喜不喜欢舞蹈。小伙子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

“很抱歉,我无法回答您的问题。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后来一直在战场上,我根本没有去过剧院。”

“革命成功以后,也不去吗?”

“百废待兴,全国人民都忙于建设,哪有那样的闲心?”

“你的观念是错误的。舞蹈和建设是不矛盾的,任何时代都不能没有艺术。舞蹈能使人上进,激发人们的热情。”

“哦,哦,我真的惭愧,我不懂。”

“那没关系,你那一行,你的党和你的国家,我都还不懂。我们都需要给对方时间,是吗?”

小伙子真诚地笑了。

“许多人说你们是刽子手,你怎么看?”

“不错。当敌人侵犯我们的时候,当我们冲入敌阵的时候,我们子弹和利刃很少虚发。”

“你还挺幽默的,我想不到。”

“幽默?邓肯女士……”

“请叫我邓肯同志。”

“邓肯同志,你知道这个幽默的代价吗?它是用十几万劳动人民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火车到达苏联国界。

红军士兵威风凛凛地站在新生共和国殷红的旗帜下,宛如一尊壮丽的雕塑,向全世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漠视的尊严。邓肯舞蹈长期以来正是追求这一境界,难怪,她激动得就在狭窄的车厢过道里舞蹈起来。

7月24日凌晨4点。莫斯科到了。

走下火车。站台上没有鲜花,没有笑语,只有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匆匆闪过。克拉辛那句“全苏联人民都会张开手臂来迎接”的承诺,一下变得渺茫了。幸而外交部一位职员开了一辆敞篷车来接这位年轻机要员,邓肯三人才算是搭上了便车。

共和国的开头显然是太艰难了,连邓肯这样一位“贵宾”的接待工作竟然做得如此糟糕,实在令人大惑不解。卢那察尔斯基的解释是:

“我们等了她3天,可她突然在晚上到达。”

这个解释是很别扭的,因为晚点的是火车,不是邓肯。真实原因是,一贯忠于职守的卢那察尔斯基同志那天恰巧去乡下度假了。可见,他的内心里并不相信邓肯真的会抛弃欧洲繁华舒适的大都市生活,来到新生的、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的苏联。邓肯到达的消息一传到这位人民教育委员耳中,他就感到十分内疚,他立即安排邓肯三人住进格尔采尔公寓。

第一个来拜访的客人当然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他正在谋求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搬上舞台。邓肯劝他放弃这种努力,她一贯对歌剧不感兴趣,认为“音乐剧是胡闹”,说、唱、跳三者是不能混合的……两人很友好地争论起来,他们的手始终握在一起,没有分开过。

三天后,邓肯收到了一封请柬,苏联政府将为她设宴洗尘。邓肯兴致盎然,她身着鲜艳的红色上装,系红色发带,穿红色便鞋,出现在会上,理直气壮地宣布:

“我是红色的!”

她直率地对某些与会者提出了批评:“我本来以为今天在这里能看到新的衣饰装束,可是,你们打扮得跟出席外事谈判的外交家一样,只差燕尾服和大礼帽了。你们能把沙皇从王宫里扔出去,为什么还要保持他宫院的陈规陋习?把这些低矮宽大的细眼安乐椅和弱不禁风的包金椅子丢到窗外去吧!”

邓肯觉得她所看到的一切,与她理想中的差之甚远。她的心里有些黯然。但卢那察尔斯基的致词还是让她多云转晴起来:

“邓肯被誉为‘动作的皇后’,但在她的全部动作中,她所采取的最近一个行动——不畏长途跋涉,不管担惊受怕,来到了苏维埃的红色俄国,这是最美丽、最高尚的行动,理应受到人们的高度赞美。”

欧洲舆论界对邓肯在苏联的活动大肆渲染。他们阴阳怪气地称呼她为“共产党员邓肯”“红色邓肯”;他们恶意诋毁说:“一个人老珠黄的芭蕾舞女演员,廉价卖给了布尔什维克。”

艾尔玛和让娜气得哇哇直叫。邓肯笑着说:

“不要气,你越气他们越高兴。资产阶级就是这样低级趣味,他们是无可救药的。”

3

一天,邓肯带着艾尔玛和卢那察尔斯基为她配备的秘书伊利奇·什尼切尔,一道去莫斯科河边散步。在麻雀山下的一片绿荫里,一个身穿军大衣、戴着将军领章的中等个子迎面走来。

他瘦削的面庞,每一个毛孔都散发出一种名叫“坚强”的气息;而笔挺的亚麻色的胡须充满了成熟男性和成功革命者的魅力。

什尼切尔介绍道:波德沃依斯基,“十月彼得格勒”军事委员会主席,攻占冬宫的指挥者,现任体育教育人民委员,正带领一支运动员队伍从事体育场的建造。

邓肯一听,连忙伸出手去:

“我向您表示敬意。自从基督教以来,布尔什维克从事的乃是拯救人类的最伟大的事业。”

“谢谢你对我们事业的支持。邓肯同志,我早听说过你了,欢迎你,欢迎你。”

“我来这里想办一所学校,您能帮助我吗?”

“责无旁贷。不过,我担心你的学校会削弱孩子们刚强的性格。”

“也许您只看过俄国的芭蕾舞,所以会有这样的误解。我将教给他们伟大的、富于英雄气概的动作,不仅女孩子会舞蹈,男孩子也会像索福克勒斯那样在百万大军面前潇洒起舞,为他们开创新的业绩鼓舞斗志。”

“你该不会让我的孩子们全都变成舞蹈家吧?”

“过早确定一个孩子未来的职业是不对头的,因为他们还不可能进行选择。舞蹈的目的并不是培养舞蹈家,而是解放孩子们的身体和性灵,使他们的身心朝气蓬勃、美丽大方、和谐一致,这将是他们一切事业的基础。”

“那我就放心啦。”

波德沃依斯基带着邓肯几位爬过山埂,指着绿色斜坡顶端的那幢楼房说:

“那儿,将是你们的学校。”

忽然,一群年幼的孩子从树林里跑了过来,他们的赤脚正好向一撮碎玻璃奔去。邓肯举起手想把他们叫住,却被波德沃依斯基阻止:

“未来的革命战士必须学会勇敢,不怕任何险恶与困苦。”

下山了。波德沃依斯基拉着邓肯的手说:

“请跟我来。”

他引导着走上了一条小路,越往前走,越来越陡。邓肯感到整个人都在向下俯冲,双脚滑倒了几次,树枝也划破了她的衣服。她有点害怕了,但她没有说。她调动着自己身上的能量来和这条小路作斗争。

到了河边,邓肯已是筋疲力尽,困顿不堪。波德沃依斯基却是一脸微笑,他的声音仿佛是在发布神谕,凝练,大气,平和:

“亲爱的依莎多拉,我带你走这条崎岖不平、险峻陡峭的小路下山,这是一种象征。我想使你了解,如果你愿意留在苏俄,那你必须准备走这样一条狭窄、险峻的小路。这里,富丽堂皇的大剧院和管弦乐队是不真实的,豪华列车和奢侈旅馆是不真实的,甚至连热情洋溢的观众和热烈的掌声都是不真实的。如果你想有所作为,那么到群众中去,冬天在小谷仓中,夏天在原野上舞蹈,使人民懂得你的舞蹈语言,使孩子们增长知识和才干。还有,即使做了这些,也不要企望接受别人的感谢。”

邓肯满怀热情地投身于新学校的组织工作。在政府的关怀下,她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巴拉绍娃别墅。但是,1000个儿童和一个大剧场依然只是空想。从目前的设备来看,只能办一所容纳40名儿童的寄宿学校,学生年龄在4—10岁之间,特别强调优先录取工人子弟。

波德沃依斯基的魄力与气势给邓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认为这样的人物全世界都应该知道。她饶有兴趣地重操儿时的旧业,写了一篇文章投给一家很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文章迅速登了出来,令邓肯喜出望外的是,她得到了一张支付稿酬的支票。这可是她第一次靠写作赚钱呵!这张支票她保存了很久,直到食物越来越紧张时,她无奈地将它换成钱币,给学校的孩子们买了苹果。

邓肯如是描写她满怀敬意的这位人物:

作为一个人,波德沃依斯基同志站在这座巨大的、倾圮的宫殿的高高的阳台上,鲜艳的红旗在他头顶的蓝天里自由地迎风招展。他怀着无限的爱,以洞察一切的目光俯视和检阅他的军队,他们不是凡人的肉眼所能见到,只能出现在天神的梦境里。看他带着这种对新世界充满伟大梦想的目光站在那里,我转过身去对同伴们说:“这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是共产党人的精英,波德沃依斯基同志,他是像上帝一样的人。”

4

莫斯科画家格奥尔基·雅库洛夫的工作室里,正在举行文艺界朋友的聚会。雅库洛夫是26名巴库委员纪念碑的设计者,一位光芒四射的俄罗斯诗界新星为此专门写了一首《二十六人叙事诗》献给他,这位年轻诗人就是我们下面即将提到的谢尔盖·叶赛宁。

雅库洛夫还是卓有成就的戏剧艺术家,常常担任莫斯科大剧院的主角。这次聚会,他特别邀请了初来乍到的依莎多拉·邓肯。

邓肯独自坐在靠里边墙角的沙发上,双手撑额,好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等待着什么。湛蓝的眸子里,深含几许苍凉的意味。

忽然,一个小伙子破门而入,直闯进来,一边高喊着:

“邓肯是谁?邓肯在哪?我要见邓肯!”

邓肯猛地抬头,四只眼睛就胶着在一块了,再也不能分开。

“你是谁?”邓肯轻声问道。

“谢尔盖·叶赛宁。”

叶赛宁痴痴地望着邓肯,望着邓肯那双痴痴的眼睛。他不自觉地跪伏在沙发旁。

“我的小冒失鬼。”邓肯纤细的五指插进了叶赛宁蓬松的金发里,“我的小天使,我的……”

凌晨四点,叶赛宁与邓肯双双出门,坐上了同一辆马车。

在巴尔绍娃别墅,依莎多拉·邓肯倾听着叶赛宁朗诵自己的诗歌。她似懂非懂地恍惚置身于一种音乐的氛围里,叶赛宁抑扬顿挫的声调激发了她舞蹈的热情。

同类推荐
  • 我创办了共识网

    我创办了共识网

    本书共分为:人生这锅窝窝头、一路驼铃声、智慧的和聪明的、头顶有光环的人若干辑。主要是作者对家乡、亲人、朋友以及儿时的回忆和怀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自己近年来的工作经历等。随着岁月的消逝,这些生命的体验与感悟酝酿出让人唏嘘不已的经典之作。
  • 雷锋

    雷锋

    本书主要以雷锋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主要内容包括参加建设、走进军营、关荣入党几部分。
  •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

    作者在这部传记中,想通过大量生动而翔实的史料,选择独特视角,描述这位伟大统帅大半个世纪的军旅生涯所创建的辉煌战绩和他从一个列兵成长为俄军大元帅的光辉战斗历程。同时还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揭示俄国政坛内部的尔虞我诈及宫廷中的骄奢淫逸。此外,还利用查找的史料介绍元帅的不幸婚姻和家庭生活趣闻轶事,以便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伟大统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就是这么娇艳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就是这么娇艳

    中国古代美女很多,但配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八个字的只有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这四位。本书围绕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位绝世女子的坎坷命运展开,重点记述了她们的情感纠结和爱情生活。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热门推荐
  • 逸室宜家

    逸室宜家

    前世惨死在庶妹之手。今生回到过去,却发现一切竟然与自己所知全然不同。这其中的变数来自于谁?她是否逃离过去的命运。重生之后,信他还是防他?
  • 猎魔指南

    猎魔指南

    范不卓十岁那年得到了一本《猎魔指南·一》,从此踏上了猎魔人的道路。只是,他不能向别人证明他是猎魔人,因为,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我要当救世主!
  • 往生之仙魔录

    往生之仙魔录

    深夜的一场命案,消失了二十一年的她,重现世间。前尘之事,牵出了多少是非恩怨。暗中操控、推波助澜,又是谁在她本欲平凡度日的道路上,用尽手段?是对是错又如何?是仙是魔又如何!终是一朝恩义偿完,洗尽铅华,与君共勉!
  • 近卫瞳的幸福

    近卫瞳的幸福

    近卫瞳觉得现在的生活就很好,没事写写剧本撒撒娇,当然,也要为铃木一太郎生几个孩子。
  • 晴空有雨

    晴空有雨

    这个年纪的女孩大都有可怕的执着灰飞烟灭也不觉得可惜等历经浮沉洗净铅华再翻过人生前几页才发现情话烫舌真情有价玫瑰只不过是一朵红色艳俗的花
  • 女总裁的无敌龙婿

    女总裁的无敌龙婿

    身为上门女婿,陈阳有着无数的心酸和无奈,偶然间的一次机会,陈阳化身为龙,曾经瞧不起我的人,全部都将诚服在我脚下,而我爱的人,将由我陈阳来护佑她们一世安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向日葵盛开的夏天

    当向日葵盛开的夏天

    木柒葵,7岁父母双亡,寄住在远房表亲家,开始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9岁那年的夏天,她看见了一个站在盛开的向日葵中的黑发少年,当少年用冷清的眸子看向她的时候,木柒葵感觉仿佛呼吸都能停止,那是种惊人的感染力,阳光跳跃在他的发梢,黑曜石般璀璨的眼珠毫无波澜,明明是如此冷淡的少年,站在怒放的向日葵中竟有种与火光共舞的灼烧力量,明明是激不起一丝涟漪的脸庞,却有着浅浅的,似妖的魅惑。——这便是她的哥哥,木情深木情深看着缩在转角处的小女孩,她的个头小小,好奇地探出个脑袋远远望着他。女孩有着一头长及脚踝的栗色长发,发梢微微卷起,琥珀色的眼珠光华流离,明媚的脸庞竟是连向日葵也暗淡几分,木情深心神一动,竟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朝她招了招木柒葵走出转角,无丝毫犹豫地朝那个,冷清,却又似要燃烧的少年走去在木柒葵向木情深伸出那纤细,白嫩的手臂的时候其实他们都知道,他们注定彼此交织牵连。
  • 网游之第一世纪

    网游之第一世纪

    一个对武器了如指掌的后备特工,带着游戏里认识的几个伙伴,勇闯游戏江湖。
  • 拐个王爷好过年

    拐个王爷好过年

    网红万晓溪睁眼成了小狐狸,还麻雀变凤凰住进了玄王的心窝窝。都说她是小耗子进了大米仓祖坟青烟炸开了花,万晓溪却只想微信WiFi撩帅锅。奈何家里有只大老虎:“你是我顾莫离的王妃,敢跑个试试看?”赤手空拳打天下,夫妻合体全不怕!既然来了,再成个网红又怎样?【此文甜宠不虐,男强女强1V1,手撕白莲花不带怕的,硬扛阴谋boss不带怂的!生活如此多娇,就要嗨嗨嗨不完!!!一起入坑一起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