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7700000018

第18章 论评判自我情感与行为的基础及责任感(3)

智者会忽视别人的赞美,甚至在他最应受到赞美的时候。但是,所有影响重大的事情,他一定会极其小心谨慎地尽力节制他的行为,以便避免犯下任何应受谴责的过失,而且也尽可能避免被任何人怪罪谴责。

他绝不会为了避免他人的谴责而做出任何他觉得应受谴责的事,比如,疏忽任何他应尽的责任,或错过任何机会去做任何他觉得实在值得赞美的事。虽然有这些修正限制,但他还是会极其谨慎地避免遭受谴责。

对是否受到赞美,即使是在行为该受赞美的时候,仍露出焦虑不安的样子,通常只是某种程度性格软弱的标志,而不是具有大智慧的标志。但是,在想要避免沾惹任何谴责或非议的阴影上身的那种焦虑当中,也许没有任何软弱的性格,而往往有最值得赞美的精明审慎。

造物主仿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并且指派他在这世界上担任他的代理人,要他监督同胞们的行为,使人们成为人类直接的审判官。而他的同胞们也天生被教导,要承认他被赋予的这种权威与审判,要在被他责备时感到羞愧难过,并且要在被他赞美时感到高兴。

人虽然被这样命为人类直接的审判官,但这只是被命为初审的审判官而已。最终的判决要上诉到某个地位更为崇高的法庭——上诉到自己的良心所主持的法庭,上诉到假想中的那位公正且充分了解情况的旁观者所主持的法庭,上诉到他们胸怀里的那个人,那个在他们内心里审判与裁决他们的行为的大法官所主持的法庭。

两个法庭的审判权威所赖以建立的原则,在某些方面相关且近似,但实际上却是不同的。外面的那个人所拥有的审判权威,完全建立在对实际赞扬的渴望和实际责备的反感的基础上;里面的那个人所拥有的审判权威,则是完全建立在对值得赞扬的渴望和对应受责备的反感的基础上。

当外面的那个人为了我们未曾做过的行为,为了未曾影响过我们的动机而赞美我们,那么,里面的那个人就会立即贬抑这种毫无根据的喝彩可能会导致的那种骄傲与陶醉的心理,或为了未曾影响过我们的动机而谴责我们,也会立即纠正这种错误的评判,并且使我们安心相信,我们绝不是那种如此不公正地加诸我们身上的谴责的适当对象。他会告诉我们说,如果我们接受了不应受的赞美,那就会使自己成为可鄙的人。

在这种情况,以及其他某些情况下,里面的那个人像是被外面的那个人的疾言厉色给吓呆了。朝我们身上倾泻而来的谴责,声势宛若排山倒海,把我们分辨什么是值得赞美以及什么是应受谴责的自然感觉能力,全给震慑得痴呆麻痹了。这时,里面的那个人所做的那些判断,也不至于完全扭曲变形或颠倒黑白,然而,那些判断的坚定稳固会受到如此剧烈的撼动,以至于他们确保我们内心宁静的自然功效会大部分遭到摧毁。

当我们的同胞们好像全都大声怒斥我们时,我们不敢宽恕自己。我们行为公正的旁观者似乎带着恐惧和犹豫提出有利于我们的意见。如果所有真实的旁观者的意见与所有人按他们的地位和眼光发表一致而激烈的反对我们的意见,他就会加以小心地考虑。

心里这个半神半人的旁观者,看起来像是某些诗人笔下的那些半神半人那样,虽然含有部分神的血统,不过,却也含有部分人的血统。当他的评判坚定稳固地接受那种分辨什么是值得赞美与什么是应受谴责的感觉指挥时,他的举动似乎与他身上的神的血统相配。但是,当他默默地忍受自己被无知与软弱的旁观者的批判声给吓呆了时,他便泄露出他与人类的血缘关系,他的举动也就似乎比较合适他身上属于人的那一部分血统,而比较不合适神的那一部分血统。

忍辱受苦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有效的慰藉,是在于向高级法庭,向那洞察一切的审判者呼吁,相信他的眼睛绝不会被蒙骗,他的判决绝不会被扭曲。在这个伟大的审判者面前,他自己的清白无辜时机一到就会获得宣告,而他自己的美德最后也将获得奖赏。他脆弱和沮丧的心情得到唯一安慰,是对审判者端正品行的坚定信心。

天性在心绪不宁和惊讶时,他把审判者作为守护者在他心里树立起来,保护他的无辜和平静。

我们对今世的幸福寄托在对来世卑微的希望和期待上,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这样。这种希望和期待在人性中根深蒂固,只有他能支持自身尊严的高贵信念,只有他能够照亮不断逼近的死亡的阴郁景象,在今世的混乱带来的一切深重苦难中,仍保持乐观情绪。

这样的世界将会到来,在那里,公正的司法将普施于人,每个人置身于与道德、智力、品质真正相同的人之中,那里具有谦逊才能和美德的人由于被命运压抑,在今世没有机会展示出来。他们不仅不为公众所知,而且他们自己也难以确信,甚至连内心的那个人也不敢提供任何清晰、明显的证据。那些谦虚、沉静、不为人知的美德会得到适当的评价,有时还会超过在今世享有的极高声誉,又由于环境的有利,便成为能够做出最精彩最耀眼的行为的人。在各种情况下,这种教条是这么值得尊敬,是这么具有使软弱的心灵获得抚慰的效果,是这么具有讨人喜欢的吹捧人性庄严伟大的效果,以至于每一个有品德但不幸对这教条起疑的人,都免不了会极其认真、迫切地想要相信他。他的一些最狂热的信徒,使我们相信的那种将在来世里实施的赏罚分配,常和我们整体的道德感直接背道而驰,它就可能遭到反对宗教者的嘲讽与讪笑。

殷勤献媚的弄臣,时常比忠实卖力的公务员更受青睐,随侍在旁阿谀奉承,往往是比功劳或贡献有更直接且更稳当的晋升捷径,这些是我们许多值得尊敬但心怀不平的年长军官所埋怨的。比如,在凡尔赛宫或圣·詹姆斯宫献媚一次,能抵得过两次率军赴德国或法兰德斯浴血征战。但是,这种被认为甚至会使软弱的尘世君主蒙羞的做法,却被当作一项义举归功于神的完美。

然而,社会与和个人对神明的崇拜,甚至被某些德才兼备的人描述成唯一有资格在来世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的美德。这些美德与他们的地位最相称,而他们本身也的确主要以他们见长,并且我们总倾向于高估我们自己的优良品质。

在伟大的审判者眼中,在修道院的一天或一小时的苦行,比在战争中度过光荣的一生功绩更大,像这样把修道士无益的禁欲比作战争中高尚的困苦和危险,这显然与我们全部的道德情感相悖,与自然教导我们控制蔑视或赞赏的原则相悖。

可能正因为这些精神,所有的英雄、政治家、立法者;所有过去的诗人和哲学家;所有那些在人类生活生存、便利和装饰的技艺方面有所发明、有所提高或有所超越的人;所有人类伟大的保护者、指导者和捐助人;所有那些被我们看成是有最大优点和最高尚的美德的人,都被判入地狱。最后,把天国留给了僧侣修士,或是那些言谈举止与僧侣修士相似的人。

对于那些本身对虔诚和沉思的美德没有多大兴趣和癖好的人来说,最值得尊敬的信条被奇怪地运用、有时还遭到鄙视和嘲笑,他们并不会为此而感到惊讶和奇怪。某个行为对本性来说是痛苦的,但是如果是为主做的,或许就能给他们带来圣者的称号。神经受仅仅一天的折磨,就能给予你永久的幸福。

道德点评

人人都有一种向善的愿望,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符合我们本身的期望,我们就会感到十分愉快和满足。此时,如果别人的评价正好与我们的感受一致,我们的自我赞赏就会变得更加坚定。只有轻浮的人才会为自己不应该得到的赞赏而沾沾自喜,即使一个意志坚定且清白的人,在遭到不应有的指责时,也会感到屈辱。一个敏感的人除了会为别人不公正的诋毁而感到伤心外,并不会真正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而感到伤心。当一个情绪低迷、内心痛苦的人感到孤立无援时,他唯一的寄托就是在对来世的期许上,这种希望将鼓励他保持尊严并不断前行。

论良心的影响与权威

虽然良心不能每时每刻都使人感到满足,但在任何时候,良心的影响和权威都不容忽视。良心的发现会唤起人们的良知。倾听自己良心的召唤,能把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看得很清楚,从而恰当地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自私的情感源自人的本性。人性中那些原始的自私情感,使我们把自己的蝇头小利看得比其他人的最高利益重要得多;我们切身利益所引起的快乐或悲伤、渴望和厌恶,也更为强烈。

如果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看待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会发现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当站在自己的立场时,我们会不惜为促进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只有转换我们的立场,才能实现这两种互相对立的利益关系的公平和公正。

这时,我们既不能采取自己的立场和眼光,也不能采取对方的立场和眼光,而只能用与我们毫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的立场和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他的判断不会偏袒任何一方,习惯和经验让我们能轻易而举地做到这一点。

当一个伟大的国家,连同其数以万计的居民突然毁于一场地震时,作为一个有情感的外国人,他首先会对这些不幸的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他会忧心忡忡地想到生命无常,人类创造的全部成果就这样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我们总是沉溺于自己的私利而对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高尚的人在任何时候都愿意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不是人性温和的力量,不是上帝用来照亮人心的微弱仁慈的火光,而是自发出现在这种时刻的一种更为强大的力量,一种更为有力的动机。这是理性、道义、良心和那个内心的人,判断我们行为的伟大的法官和裁判。

当我们的行为将要威胁他人的幸福时,他的声音足以震慑我们心中最剧烈的冲动。他向我们大声疾呼:我们不过是无数生命中的一员,决不可高人一等;如果我们如此妄自尊大,必将受到人们的仇视、憎恨和诅咒。

只有他才能让我们明白自己以及自己的私利的确是微不足道,而且只有用公正的旁观者的眼光才能纠正自私心理的歪曲。

他向我们指出:慷慨的行为是合乎情理的,违反正义的行为是丑恶的。为了他人更大的利益而牺牲自己最大的利益是正确的,为了自己得到最大的好处而使他人受到哪怕是最小的伤害,也是丑恶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不是对邻人的爱,也不是对人类的爱推动我们按照神性的美德去行动,那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更强烈的爱,一种更有力的情感,一种对光荣和崇高的爱,对伟大和尊严的爱,对自己本性中优点的爱。

我们的行为在任何方面都决定着他人的幸福或不幸,我们不敢按照自爱提示的那样,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众人的利益都高。我们太重视自己,而太轻视别人,如果这样做我们就会使自己成为同胞们鄙视和愤恨的对象。

这种情感不会限制高尚有美德的人。这种想法深深影响着每个优秀的军人,他们认识到,如果被认为有可能在危险面前退缩,或是在应尽军人职责时犹豫不决、贪生怕死,就会成为战友嘲笑的对象。

个人不能为了使自己获得利益而伤害或损害他人,更不应该把自己看得比其他任何人都重要。不正当地去夺取他人的任何东西或不正当地以他人的损失或不利使自己得利,比从肉体或外部环境的影响带来的死亡、贫穷、痛苦和一切不幸,更与人性相悖。

因不正当的偏爱,他使自己成为人类鄙视和愤恨的对象,也是由鄙视和愤恨自然引起的应受到惩罚的对象。

一般来说,诚实的人害怕的是这种行为带来的内心耻辱,那是印在心中永远不可抹去的污点,而不是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可能落在身上的来自外界的灾难。

当我们的行为不决定他人的幸福或不幸时,当我们的利益完全与他们的利益分离,与他们既无联系也无竞争时,我们不认为,抑制对自己事务天生的或许是不适宜的挂念,以及对他人事务天生的或许同样不适宜的冷淡,是有必要的。

最平常不过的教育教导我们,无论在任何场合,我们和他人之间行事都要公正。纠正消极情感中的不当之处,有人认为只有极为讲究的教育才能做到。经验证明,我们必须求助于最严谨最高深的哲学,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一类哲学家努力增强我们对他人利益的敏感性,另一类哲学家则努力减弱我们对自己利益的敏感性。两类不同的哲学家试图向我们讲授这一道德课程中最难学的部分。前一类使我们同情自己的利益,也同样同情他人的利益;后一类使我们像同情他人的利益一样同情自己的利益。但是,两者都使自己的教义大大超越了自然和适宜性公正的标准。

忧郁的道德家,他们总是指责我们在如此多的同胞遭受苦难时,自己却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认为,我们应该考虑那些可怜的人,他们时刻都在灾难中挣扎;时刻都在因贫穷而倦怠;时刻都经受着疾病的折磨;时刻都恐惧着死亡的到来;时刻都处于仇敌的侮辱和压迫中,而我们对自己的幸福满怀自然的喜悦,是很不虔诚的。

对于那些从未见过和听过,但能确信一直降临在同胞身上的不幸的同情,应该减少幸运带来的快乐,并对所有人表现出一副惯常的忧郁沮丧之态,这也是忧郁的道德家所认为的。不过,他们从未想过,对一无所知的人的不幸表示深切地同情,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知道,整个世界平均起来,若有一个人忍受痛苦或不幸,就有二十个人处在幸福和欢乐之中,或至少是在不错的处境中。我们为什么为一个人哭泣而不为二十个人感到快乐呢?确实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说明,而且,这种虚假的同情不仅荒谬,也是完全无法做到的。

假装有这种品性的人,除了一定的做作和伤感,是没有任意义的。这种悲伤只会使表情和交谈变得阴郁和不快。最后,这种心愿虽然可以实现,但毫无意义,只会使有这种心愿的人感到痛苦。

我们对素不相识人,对那些完全位于我们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的命运的关心,只会徒增我们的烦恼,而对他们本身毫无作用。我们不必为遥远的世界人来折磨自己。因为,所有的人即使是与我们相隔最远的,也无疑应享有我们良好的祝愿,而我们良好的祝愿自然也会给予他们。

对他人成功的喜悦,我们不表示认同,一直认为是很自然平常的事情。如果嫉妒不妨碍我们对他人的好运产生好感,它就会变得非常强烈。

同类推荐
  • 孔子说为人

    孔子说为人

    本书对孔子的精彩思想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将孔子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世事的体察和经验加以展示,结合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进行解说,书中对孔子的思想有较为透切的观察,文字之美和思想之深有机结合,内容明白晓畅、妙语连珠、精彩观点随意而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书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警醒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神游天际。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本书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魔域天机

    魔域天机

    这是一个用世界的终极规则战斗的故事。夏轻尘穿越古代武界。这里,百种魔域世界横空出世。西方蛮族以此为凭,入侵神州。华夏强者们奋起抗击,却惨遭屠戮。因为,魔的领域内规则神秘。不明天机所在,纵习成盖世仙术,也必败无疑!“这些魔域不简单,隐藏天机指向的都是某种西学流派。不过,知己知彼,樯橹灰飞烟灭!探出其中的规则,以西方之道反杀西方蛮军,我们能做到!”夏轻尘信心十足。
  • 无限装殖

    无限装殖

    神秘的众神游戏,超现代的御神装殖,魔兽丛林中的火龙王,邪恶山脉的统治者,死亡峡谷的地狱君主。可怕而邪恶的马头人王国,充满着魔法力量的海域亚特兰蒂斯城,死神的领地,魔鬼的海域,被称为海上亡灵之国的百慕大,受到神诅咒的古老文明吴哥窟。
  • 我的野蛮婆婆改编

    我的野蛮婆婆改编

    改编自电视剧我的野蛮婆婆1,会将女主的身份改变还有年代改变。不喜勿喷。
  • 重生之转身

    重生之转身

    一次偶然,一个奇遇,一个法宝,一点态度,最终人生大不同。
  • 将乱世

    将乱世

    当乱世将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名身份卑微的少年将是揭开乱世的豪杰。当少年看到帝国旗帜:如果你想建立一番功业,彪柄千古,那就来帝国黑血铁骑吧!当他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黑血铁骑,谁也不曾预料帝国引以为傲的铁拳将会亲自击垮帝国千年的基业。
  • 陌梨陌上来

    陌梨陌上来

    陌梨的座右铭一直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看刚迈出大学里的单纯小白再遇见渣男之后,如何蜕变成一代驰骋职场的女神。(撇嘴,女神经还差不多好么~~)咳咳,一代女神的故事~“覃陌梨,别再纠缠我了,我不想玩你,都说了我不喜欢你,这样我给你两个选择要么你和我开房,我就和你一人谈恋爱,要么离我远一些”某渣男一脸痞相。“别逼我恨你”眼泪顺着某梨的眼角滑落到嘴唇,她的内心很绝望。五年后“陌梨,这么多年我发现我最爱的人只有你,给我个机会好么?”“不好意思啊,想不起来了,您是哪位?”某渣男石化本文不虐心,不虐肺,开始小虐虐女主,后来大虐虐渣男~总之以真人真事改编,绝对有意想不到的狗血剧情
  • 都市首富赘婿

    都市首富赘婿

    平凡的何遇在父亲的关系下当上了叶家的上门女婿。有一天,地位不高的他在逛街时救下了一个老头,没想到他竟然因此成了首富……
  • 末日核爆

    末日核爆

    幸存者们的故事核爆,末日,幸存者,机械生命,拯救世界
  • 我老婆是重生大BOSS

    我老婆是重生大BOSS

    吴穷意外身亡,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了武侠游戏《武林》之中,成了一个即将冻死的小乞丐。游戏中第四个资料片的最终BOSS,未来祸乱天下的魔门门主,要做他的红颜知己。游戏中第五个资料片的最终BOSS,还未成长起来的正道魁首,想要为他披上嫁衣。看着眼前相爱相杀的两个绝世女子,吴穷一脸绝望地看向身边女扮男装的腹黑少女。少女折扇遮脸,语笑嫣然。她是游戏最后一个资料片的终极大BOSS,未来一统天下的绝世女帝......PS: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穿越者与几个重生大BOSS之间一边相爱相杀,一边四处搞事的轻松有趣的故事,大概......PS:新书《姐姐有妖气》推荐给大家,还是同样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仙天道录

    仙天道录

    仙之道,道长生,长生念,因缘起,起不灭,为执念。念执深,为魔障!为情,一念成仙,为孽,一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