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4900000024

第24章 敢作敢为,积极进取(4)

所谓大气魄,就是紧盯自己的大目标而施展出强化实力的宏伟气魄。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是我国满族发展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他的一大功绩,可以说是气魄非凡。

随机应变,才能获取成功局面

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其实是一种灵活辩证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热衷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宗旨未改,在做事为人的“形”上却是一生三变。正是这“三变”包含了人们对他的褒贬。但无论如何,没有这适时的“三变”,他就不会有更大的成功和更高的名声。

有记载说:曾国藩“一生凡三变。书字初学柳公权;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而参以刘石,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这是说习字的三变。“其学问初为翰林词赋,再与唐镜海太常游,究心儒先语录,后又为六书之学,博览乾嘉训诂诸书,而不以宋人注经为然。在京官时,以程朱为依归,至出而办理团练军务,又变而为申韩。曾自称欲着《内经》,言其刚也。”这是说学问上的三变。

纵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他是以儒家为本,以百家为辅。上述各家思想,几乎在他每个时期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的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正体现了曾国藩善于运用各家学说的“权变”之术。

曾国藩的同乡好友欧阳兆熊曾经认为,曾国藩的思想一生有三变。早年在京城时信仰儒家,整治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这个说法大致勾画了曾国藩一生三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曾国藩做京官时把文学功底打得极其扎实。他用程朱理学这块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了深层研究。在新的环境里,他得到了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提拔,登堂入室,其理学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他不仅对理学论证纲常名教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一整套伦理哲学如性、命、理、诚、格物致知等概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还进行了理学所重视的身心修养的系统训练。

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是一种“内圣”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终于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他还施行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唐鉴曾对他说,经济,即经世致用包括在义理之中,曾国藩非常赞同,并大大地加以发挥。他十分重视对现实问题的考察,重视研究解决的办法,提出了很多改革措施。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深入研讨,是他这个时期重要的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于他的一生。

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临危受命,组织湘军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个时期,极为鲜明地表现出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主张的崇尚。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只有采取火烈般的手段才能治理。而且,他还向朝廷表示,即使由此而得残忍严酷之名,也在所不辞。他确实也是这样做的,他设立审案局,对所捕农民严刑拷打,肆意屠杀。他还规定,不完粮者,一经抓获,就地正法。在他看来,儒家的“中庸”之道,在这个时候是行不通了。

曾国藩的老庄思想,一直都有显露。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自太平天国败局已定,即将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思想愈益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心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善始善终,要将权位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做功好了成身退的打算,以消除清政府的疑忌。

三个时期的不同思想倾向,说明曾国藩善于在各种情况下,从诸子百家中吸取养分。容闳说,曾国藩是“旧教育中之特产之物”。无疑,在曾国藩身上,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基因。正是如此才使曾国藩成了封建社会的“三不朽”人物和最后一个精神偶像。

由酷峻变柔顺,是曾国藩处世态度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1858年。曾国藩初出治军,严刑峻法,手段极其刻薄,从李金阳事件便可看得出其残酷无情,且与疆帅多忤逆。然自1858年再起,则大变矣。

这一变化过程有如下记载:先是文正(曾国藩)与胡文忠(胡林翼)书,言恪靖(骆秉璋)遇事掣肘,诬言辱骂,有劝效王小二过年永不说话之语。至八年夺情再起援浙,甫到省,有“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十二字,属恪靖为书纂联以见意,交往如昔,不念旧恶。此次出山后,以柔道行之,以致成功,决无沾沾自喜之色。曾戏谑曰:“他日有为吾做墓志者,铭文吾已撰:不信书,信运气,公之言,告万世。”故予挽联中有“将汗马勋名,问牛相业,都看作秕糠尘垢”数语,自谓道得此老心事出。盖文正尝言以禹墨为体,以庄老为用,可知其所趋向也。

曾国藩为何变得“柔顺”了呢?有人认为应归功于罗汝怀的劝勉。当曾氏丁父忧因事休家,汝怀寄以书,谆谆以尚平实勿争权相劝。其书略云:

独识阁下为奇土,所见四方之土无出其右者,为何?天下为平实坚术之人可以做事,军务尤然。阁下无大僚尊贵之习,行履部伍,亲操细事。庶几大禹之栉风沐雨,手胼足胝,故能船坚顺利,壁垒坚固。即粪厕亦有方隔,所谓道去屎溺,此非高谈渺论不知而作者所能望见也,乃复温乎其容,抑然自下,慕好贤之雅,遵周咨之节,日冀奇士之来于前,然而战胜城弗克,饷弗给,奇士无如何也。阁下本奇,斯不免太奇之病矣。夫救乏自古无奇策,况在今日糈饷之匮。然生财之道,未尝无良法,尤贵有美意。

鄙谚曰:“官出于民,而民出于土地。”其折拨捐抽之法,若使民无怨,且使官无怨,财源无窒塞之患。使民无怨,阁下所知而以为荚谈者也;使官无怨,则阁下所不知而以为口说者也。惟其然也,故折漕自我,拔漕自我,捐资抽税皆欲自我,而不复有人之见存焉。虽军务者阁下之专司,而民者疆吏之职守,各持其是,易地皆然。阁下军政必自己操,大权未尝旁落,而欲兼掌一方土地人民之事,然则圣人之设官分职,官事无摄者非乎?

曾国藩苛求垄断之病在罗汝怀的书中一览无条。曾国藩能虚怀而细之,其1858年以后之立身行事亦深受其影响。如果将1854年因与王錱不惬而不救其败事,于1864年与左宗棠绝交后仍能助其成大功于西北二事相比,即可见曾国藩之待人接物,前后判若两人。

世说曾国藩以禹墨为体,老庄为用,实则曾国藩在1858年之前以禹墨为体,申韩为用。

1858年之后,始改而趋巽顺。如果将曾国藩的一生处世按三个阶段来划分,亦各有其色,第一阶段,为锐意进取奋发向上之时,第二阶段,为擘划经营,功德圆满之时;第三阶段,为自主自抑,持盈保泰,不在胜人处求强的平和时期。民国的何贻馄说:

就曾公之三个时期而言,则早年生活,如朝暾初出,气象蓬勃。不论情感意志,学问德行,均有蒸蒸日上之势。及至中年,则如白日丽天,盛极一时,无论道德学问,事业文章,均已日渐饱满,篾以复加。洎乎晚年,好的斜阳晚照,好景无多,虽德量愈醇,令人仰慕,志气事功,亦少替矣。

可见曾国藩的处世,不仅是一生三变,可谓是一生多变。

一条路走到底,不是明智之举。谋取胜局者都有一个特长:随机应变,巧中取胜。曾国藩一生经过三次大调整,不停地变化谋取胜局的招术,故最终获得胜利。

立大志才能产生大动力

刘邦原是秦帝国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亭长,他在带民夫去服徭役的途中目睹秦始皇外出畅游,发出了“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关于这个故事,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中以凝炼的文笔生动地记载了事件的经过: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叹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

原来,刘邦是带队的头领,施工之处距咸阳估计有几十里的路程,他利用职务之便,有机会观赏了雄伟的咸阳城墙和城楼,游览城中繁华的街市,尤其是目睹了秦始皇帝车驾的出行。

秦始皇车驾外出,一般都是戒备森严,禁止老百姓观看。但也有破例之时,即允许路旁的百姓观看,任人瞻仰,借此机会在百姓面前彰显他的神威。史书记载中的“纵观”,即是任人观看的意思。刘邦有幸赶上这一盛大场面,当时,人山人海,刘邦被人流推至前沿,他叉腿站稳了脚跟,得以观看皇帝车队在他面前驶过的全部情景:

车队前面是类似兵车性质的所谓“高车”,每车驾清一色的四匹高头大马。车上站立着高大魁梧的卫士,手持兵器,身着盔甲,目光直视,威风凛凛。兵车后面是副车,即所谓“安车”。车上椭圆形车盖,车箱分前后二室,外表装饰华丽,前面坐着谦恭谨慎的驾车御官,也是每车驾清一色的四匹高头大马。副车之后是秦始皇帝乘坐的最为豪华壮丽的所谓“金根车”,车上驾六匹清一色的高头大马。金根车过后,又有副车、兵车驶过。整个车队浩浩荡荡,刘邦顿时眼花缭乱,也说不上有多少车从眼前经过,行进了多长时间。

据文献记载,天子车驾出行,有大驾、法驾、小驾之分,除皇帝乘坐的金根车、五时副车之外,大驾有属车(包括兵车在内)八十一乘,法驾有属车三十六乘,小驾有属车九乘。秦始皇此次车驾出行,不是出函谷关巡行帝国的东土,当然不会配备有八十一乘属车的“大驾”;但他恩准百姓“纵观”,用配备九乘属车的“小驾”又不足以在百姓面前显现皇帝的神威;因而他下令配备有三十六乘属车的“法驾”。由金根车、五时副车、三十六乘属车和仪仗所组成的车队,可谓是浩浩荡荡了。

秦始皇当年所乘坐的车驾当然难以保存至今。但是,秦始陵出土的两驾铜车、铜马、铜俑乃是精美的仿真制品,大小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一半,车与系驾的结构完全模拟实物,与真车马基本等同,现已修复完好,向人们展览,使我们有幸从实物上分享刘邦当年所曾享受到的一点眼福。

当秦始皇的车驾从围观的百姓面前驶过的时候,警戒线随即撤除,人群也随之鼎沸起来。当时,刘邦也弄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冒出了这样一句犯有杀头大罪的狂言。好在当时离散的观众人声鼎沸,估计没什么人听到他说的,但刘邦却对自己一字一字吐出的这七个字,听得格外清楚。

刘邦虽有幸看到了秦始皇出游,但也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即没有看到秦始皇的“龙颜”。但他脑海中所想象的皇帝的尊容,肯定会比实际要神秘与高大得多,所以这对他具有长久的诱惑力。

次年秋天,沛县下一批来咸阳服徭役的民夫到达阿房宫工地,刘邦这才率领去年来到这里的民夫启程返回家乡。

家乡到底是家乡,亲人毕竟是亲人。暂且不说刘邦同父母、朋友、妻子怎样叙一年多来的离别之情,也不说刘邦与朋友在谈天畅及他在关中、咸阳的心情和皇帝车驾仪仗和自己的口出狂言之类,但有一点却是事实:

刘邦在关中、咸阳神往离宫别馆和纵观皇帝车驾前前后后的那些日子,他早已把家乡的父母、朋友、妻子儿女忘在脑后,仿佛自己成了另外一个世界的主人,同以前断绝了一切。因而,当他回到家乡的亲朋之间、身在温柔之乡却仍对关中、咸阳不能忘怀,时时神往。刘邦在关中忘记家乡,在家乡又神往关中,这就决定了他之后又屡次隔年带领服徭役的民夫去咸阳,这就是《本纪》所说的“高祖常徭咸阳”。刘邦在沛县生活了四十多年,他除了熟知终年劳苦的农夫之外,所见到过的人物上至郡守令,下至守令的属吏,除了萧、曹之外,他一律瞧不起。但瞧不起守令及其属吏不算什么,但“大志”从何谈起?他屡次带领民夫去关中,走咸阻,才知道人比间有多大,见到了他从未见到过的一切。沛县是刘邦生活了四十年的真实世界,关中与咸阳也是现实世界,但这个现实世界镌刻在刘邦的头脑中,却是他心中的理想王国。

在这个理想王国中,固然要有士农工商四民,人人安居乐业,但国王则是他刘邦,他享有关中的三百余处离宫别馆,拥有秦皇帝那样的车驾仪仗,手下有世俗恶习的文武百官,后宫有数不清的嫔妃美人……

从刘邦的经历来看,“常徭咸阳”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多次来到关中,实际上是在接受“洗礼”,洗去身上的世习俗气,终于找到了大致的终极目标。至此,他在物质上生活于现实世界之中,而在精神上向往另一个理想的世界,从而形成了他的双重人格。在后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洪流中可谓英雄辈出,刘邦不过是其中之一。

但是,那些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是现实世界里的英雄豪杰,论指挥作战的本领和拥有的势力,超过刘邦者大有人在,但谁也没有像刘邦这样曾多次到关中接受洗礼,没有像刘邦那样多年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理想王国,说穿了,谁都没有在秦始皇生前便有“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大志,也没有在起义之初便想当皇帝的雄心和壮志,因此一个个都败给刘邦。

试想,刘邦如果不是“常徭咸阳”并树立了“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大志,他又如何能在秦末乱世,于多路诸侯之中贵为皇帝?又怎能以微弱之势而定鼎天下呢?

自古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多志高于人,而终成大事。英年周瑜立下“灭曹贼指日可待”之决心,而于赤壁之战立下千古奇功;岳飞抒出“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而成为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立下志愿,之后毕生为之奋斗,必然会成就一番大事。

要做就要做到底

曹操做事情坚持要做就要做到底。这在他整顿世风革除诽谤之风时就可以看出来。

曹操注意社会风气的整顿,尤其是对一些影响内部团结,不利于政治稳定的结党营私、造谣诽谤、颠倒黑白、挟嫌报复等歪风邪气,更是大力加以革除和禁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下了一道命令说:

自从国家发生祸乱,社会风气败坏,诽谤难以用来评判人们的好坏。建安五年以前发生的此类事情,一概不再追究论处。今后如用旧事来诽谤别人,就用他加给别人的罪,加在他自己身上。

曹操的这一道命令是针对徐宣诋毁陈矫而发的,被称为《为徐宣议陈矫令》。

同类推荐
  • 把“坏人”变贵人

    把“坏人”变贵人

    每个人都会有判断上的盲点,事业或生活当中,有时也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寻找问题解答之时,更应该建立自信。如果你是一个一味跟着众人前进的人,那么不妨多给自己一些信心,因为,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坏人”设下的陷阱,不要一味地听取别人的指引,也许他们给你的会是一条深不可测的“圈套”。
  •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只爱女人

    上帝之所以将女人造得曲线玲珑、娇柔细嫩、兰心慧质、妖媚风情,是来自于上帝造人时突发的灵感。毫无疑问,女人是上帝的得意之作。女人是尤物,必须要有人来呵护和宠爱,因此,男人的使命自然就是服务于女人。宠爱她、爱护她,让她快乐幸福成了每个男人的天职。上帝这样的定位,自然让男人既羡慕又嫉妒得发狂,但女人就是如此,既然上帝刻意如此安排,为什么我们要违抗上帝的旨意,不去享受人生,不去享受男人的服务?所以,作为女人,如果不骄傲就是拂逆上帝的旨意!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工作中的佼佼者,家庭中的女皇。假使稍显霸道也无妨,因为上帝都会为我们的行为让路。
  •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服从:优秀员工必备的职业精神

    本书主要讲述了如何培养员工的服从意识和敬业精神,如何做一名让员工绝对服从的领导。
  • 催人泪下的一幕

    催人泪下的一幕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

    《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收集了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创始人的成长故事,比如:3D电影创始人詹姆斯·卡梅隆、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摇滚创始人约翰·列侬、肯德基创始人山德士上校……每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背后,必将有一个伟大的创始人,他们敢于打破传统,不循规蹈矩,第一个做出这个世界上还未有存在的东西,并且获得巨大的成功以及财富。在做成这件事之前,他们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推动着他们义无反顾地勇敢尝试?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平凡人无法超越的奇迹?《谁在创新这个世界:给年轻人的21个财富故事》将一一揭秘。
热门推荐
  • 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

    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

    人,往往都是这样:深陷其中时,找别人的缺点,跳出圈外,才会审视自己的问题,只是,有没有机会再回头?当你过尽千帆,还是觉得那个人最好的时候,命运,还会不会再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他,是风流富家子,人送雅号“公共汽车”,她,是只爱钱不懂感情的妓女,这样原本两个注定没有爱情的人,会有怎样非凡的故事?敬请关注《都市爱情2有关欲望》韩计、蔡小华
  • 半睡半醒半梦中

    半睡半醒半梦中

    缘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是真实存过的一段记忆还是只是梦一场真亦假时假亦真
  • 我的神魔手指

    我的神魔手指

    拇指为神,竖起拇指,气运加持,无往不利。中指为魔,竖起中指,从敌人身上抽取属性、物品。天赋、修为、基因、气血、精神力、意志、悟性、资质、功法、武技……不够?血脉、神通、神性、法则、奥义。还不够?待我把神魔手指升升级先。或者,我打个响指试试?
  • 凰定九澜

    凰定九澜

    “第一眼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她。”俊美的男子微微一笑,却是满眼荒芜。“可惜,你宁为他挡我一剑,也不肯给我报恩的机会。”一剑潇然,也萧然。那个绝色的主神,却永远的沉睡了。“此生,能够守在你身旁,已足够。我等着,你醒来的那天。”这万里河山,是为了予你江山为聘;这九重天穹,是为了共你天地为媒。当她苏醒,世间的一切,是否已变化?
  • 时空管理局的人格障碍局长

    时空管理局的人格障碍局长

    我希望写一本书,能让我自己开心就好。可能我这本书不会写的多认真,但能找到一些快乐才是我的目的。
  • 异界之最强皇帝系统

    异界之最强皇帝系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必将横扫八荒,一统宇宙!注:前期有点低武,后期才会写到仙人境界。且本书写的是一个皇帝的一生!不是仅仅只有争霸,皇帝也是人,所以此书写的比较生活……
  • 我就是要跟你作对

    我就是要跟你作对

    我是大人物们的宠儿,真宗的千金大小姐,拥有外星人般高科技的头脑,而我,就是个典型的冷血动物,从小到大放荡不羁,从来没人敢管我,从来没有人能走进我的心里,简直是灭绝人性!而这样百毒不侵的我,在这个学期却遇见了能让我难得服软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从不被吃掉开始

    重生从不被吃掉开始

    “衍哥哥,我喜欢上你了!让我吃掉你吧!”墨小柒满脸认真的说道。“不行!我说过多少遍了,人族不会通过吃掉对方,来表达爱意!”陆衍满脸无奈的嘶吼出声。一个重生的魔宗圣子,一个注定要吃掉伴侣的魔蛛一族。两个人相爱后,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