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84900000025

第25章 敢作敢为,积极进取(5)

徐宣和陈矫都是广陵人,以前都在广陵太守陈登手下为官,后来被曹操征召为司空掾属,加以信用。可是二人相处并不和睦,常闹矛盾。由于陈矫原来姓刘,过继给舅父之后改姓为陈,又娶了刘氏本族之女为妻,徐宣便抓住这个短处,在大庭广众之中侮辱陈矫,肆意诋毁。曹操认为这是小题大做,陈矫的故意伤害不利于二人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官僚内部的团结。因此曹操下了这道命令。为了一做到底,曹操对无中生有、颠倒黑白、居心叵测的匿名诽谤者,更是深恶痛绝,立志一查到底。他占据冀州之后,有一次,在邺城,曹操发现有人写匿名信诽谤他人,很是气愤,于是,他决心查个水落石出。魏郡(治邺城)太守国渊请奏审查此事。

国渊细看这封匿名信,发现其中很多处引用了《二京赋》(东汉张衡写的《西京赋》、《东京赋》)。他便让府吏选拔一些少年去拜师求学,并拜访能读《二京赋》的人为师。当访得能读《二京赋》的人之后,就把选来的学生送到他那里求学。然后府吏乘机请这位老师写一份便笺,把便笺同诽谤书信相比较,结果发现二者同出一人之手。国渊当即把这个人逮捕拘留,立案审问。最后弄清楚了他作案的动机。事过不久,曹操迁升国渊为太仆,居列卿之位。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九月,曹操准备攻打高干,在出兵之前,又下了一道《整齐风俗令》:

结党营私,是古代圣贤痛恨之处。听说冀州的风俗,父子分属两派,互相词诽谤。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直不疑没有哥哥,别人却说他与嫂嫂通奸;第五伯鱼三次娶没有父亲的孤女为妻,有人却说他打骂岳父;王凤擅权,谷永却把他与申伯相比;王商忠义,张匡却说他搞不正之风。这些都是以白为黑,欺诈上天和蒙骗君主的例子。我想整顿社会风气,若不除掉诸如上述四种现象,我认为是耻辱。

曹操说的这四件事,均发生在汉代。

直不疑,西汉文帝时官至中大夫,朝廷上有人诽谤他:“不疑形貌英俊,无奈他与嫂子私通。”直不疑解释说:“我压根就没有哥哥。”

第五伯鱼,姓第五,名伦,字伯鱼。东汉光武帝时,做淮阳国医工长。随淮阳王入朝,光武帝开玩笑问他:“听说您为官时,打了岳父,有这种事吗?”第五伦回答说:“我娶的三个妻子都没有父亲。”

王凤,字孝卿。是王莽的伯父、西汉成帝的舅父。成帝时他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专制朝政,引起许多人的不满。谷永见王凤掌权,想攀附他,便向成帝上奏章,吹嘘王凤说他“有申伯之忠”。申伯是周宣王的得力属下,王凤因此提拔谷永为光禄大夫。

王商,字子威。西汉成帝时任丞相,为人忠直,对王凤专权很是不满,遭受了王凤的排挤陷害。张匡时为太中大夫,见王凤要陷害王商,便迎合王凤上书成帝,诬陷王商“执左道以敌政”。后来王商被罢了官。

在军事征战方面,曹操也表现了那种对敌人穷追不舍追到底的精神,曹操打袁尚就有如此表现。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七月,曹操率军围攻袁尚军所控制之邺城时,袁尚回救邺城,正如曹操所料,他沿西山而至,靠着滏水安营扎寨,夜里派兵袭击围城的曹军。曹操迎战,把袁军打得溃不成军,趁机包围袁尚的营寨。包围圈还没有合拢,袁尚害怕了,派原来的豫州刺史阴夔以及陈琳请求投降。曹操不答应,包围得更紧。袁尚趁夜偷偷逃走,去镇守祁山。曹军追击袁尚,袁尚大败,逃至中山国。八月,曹操攻占了邺城。曹操正是靠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才将袁尚打败。

这种颠倒黑白,诽谤诬陷的事例,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问题,而是关系到朝廷政治能否清明,曹操集团的统治能否稳定。曹操下决心要废除这种弊病,因为曹操有要做事就要做到底的决心,所以不但扭转当时的风气,而且此法在打败袁尚时也大显成功。

防止发生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的事常给人带来许多麻烦。李世民力戒周围出现节外生枝的现象。

“旷道不可编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衰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

这是李世民在其所着的《帝范》中教训太子的一段话,大意是说:“管治国家的重任帝王不能独力担负,所以要和其他人一起共守政权。因此,帝王需要封立宗室子弟为诸侯王,创建邦国,以为屏蔽皇室的藩篱。帝王与诸侯王利益相关,休戚与共,国家安定之时同心治理,危亡之际协力拯救;强盛之时用心经营,衰弱之际同心共守。远近各诸侯国势均力敌,互相镇慑;同姓诸侯王与异姓王公大臣并负重任,互相牵制。这样,地方政权互相侵略、吞并的途径被堵塞,不遵王命,犯上叛乱的事情就会避免了。”

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为维护唐王朝统治而念念不忘封建之遗法,力主分封功臣与皇室,以作屏藩的思想。

唐初,李渊占领长安,建立唐王朝之后,因天下未定,为消灭异己势力,封亲子为王,扬威于天下,以利于掌管兵权。这是唐朝分封的萌芽。

此后,因其认为仅封亲子,还不足以逞威,于是又广树宗室,“遍封宗子”。不仅恩及弟侄,而且,使“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皆封为王,数达几十人。例加除封从弟李神通为淮安王,还封其十一子中的七子为王,另又封从弟李神符为襄邑郡王外,亦封其七子为郡王。两家合封十六王,是宗室中封王最多的两家,这算得上是典型的滥封宗室。

后来,为不违背自己原先许下的论功行赏的诺言,便又对一些功臣封赏,但没有实际封邑,只能动用国库财物大加赏赐,以至国库更加拮据。武德初期滥封宗室裙带成了李王朝种种弊端,不仅因封赏浩大,致使国用不足,亦因缘喜怒而赏,导致官员内部不和。关于这些弊端,李世民不是不清楚,但是,由于寄希望于同姓宗室,以为藩篱,他又不舍得就此割弃分封制,于是他便开始整日思索,以求“改善”分封制之弊,而充分利用其利。

怎样才能使大唐的天下传之久远?有没有一种完善的制度,可以作保证,以不至于在自己百年之后,因为子孙不肖,而使李氏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他左思右想,一时搜寻不到什么良策。

于是,他就问大臣萧璃:“国家要长治久安,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萧璃答道:“陛下不是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吗?臣纵观历史,国运长久者,莫过于周,周武王分封子弟,国运得以延续八百年之久,可谓坚如磐石了。”

萧璃出身贵族,对分封制有着特殊的感情。他认为秦始皇虽贵为皇帝,拥有至高天上的权力,但他的子弟们却没有寸土之封,原因就于秦王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罢诸侯、设部县。因此,在社会动乱来临时,他们毫无力量镇压人民的反抗。皇帝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在各地反秦武装力量的共同攻击下,秦朝终至二世而亡。

而汉时的异姓王则被同姓王所取代,对于巩固新生的汉王朝,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和影响。英布造反时,荆王刘贾和楚王刘交都曾出兵与英布作战,尽管未能获胜,但是却为刘邦准备平定叛乱,争取了时间。刘邦死后,发生了诸吕之变,吕氏之所以不敢肆无忌惮地夺取刘氏政权,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同姓诸侯王的存在。而首先起兵反对诸吕的,就是齐王刘襄。

后来,京城内的大臣们平定了诸吕之变,掌控了中央政权,但没有人敢篡夺帝位,也是因为有同姓诸侯王的存在。由此,靠刘氏宗亲平定天下,大汉国运才得以持续了四百年之久。见李世民连连点头称是,萧璃又举出反面例子加以论证,他说:“隋朝搞郡县制,结果也是二世而亡。都是因为天下大乱之时,中央既难以应付,又孤立无助。如果搞封建制,各藩王可以就地消弭叛乱,中央危急,各藩王可以拱卫中央。隋亡的结局,陛下是亲眼看见的呀,这个教训难道不应吸取吗?”

李世民原本就有分封之意,见萧璃这么一说,就更坚定了他的决心。与此同时,他也没有琢磨过分封制的弊端——汉代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作为一朝之君,他自然不愿重演这些悲剧。于是,为确保能使李氏江山得以万代法承,他决定召集群臣予以商议。

令李世民大为失望的是,第二天上朝之际,群臣多表示反对。魏征第一个上书,说分封诸侯,不仅会由于官员数量的递增,加重人民负担,加大国家财政开支,同时如果分封诸侯只求得有实力而不以国家为念,那么肯定会不利于边境安全。

礼部侍郎李百药亦是极力反对,他在其进呈的《封建论》中指出:时势已变,分封诸侯已不合民意,三代以后再行分封,流弊诸多。分封百王,赐予百姓、土地,必使其滋生野心,而且世袭子弟,无功得贵,骄奢之余,易生是非,若有分封之王趁机谋反,届时再想削弱其势力,势必会招致诸藩群起而叛,于是他指出,若推行郡县制,就能避免上述某些缺陷,可以随时罢黜不称职的牧守令长,所以分封与郡县相比,前者“不若守令之迭居也”。魏征的“必致厚敛”与李百药的适足资乱,颇能动摇人心,其中李百药的透彻说理与精辟分析,使李世民不得不“竟从其议”,暂停封建。而魏征的据理力排更是不容忽视。这样,由于群臣的反对,李世民一时也难下决心,只好将分封一事暂予搁置。

但是,李世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封建制的计划。魏征等人反对分封的缘故与他的有所不同,他们为百姓利益考虑的多,为皇室宗亲的利益想得少。

李世民想到更多的是怎样使子孙后代能永保大唐江山不易于他人之手,是如何使子孙永安、江山水固。国家强盛固然最妙,但即使不能兴旺发达,只要还是李家的天下,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如果不能担保江山永固,那么他人的江山即使再兴盛,自然也与自己无关。

因此,只要对巩固李氏江山有利,先不计较手段的好坏。与大臣相比,他对国祚的长远问题,考虑得自然更多。周朝分封子弟延祚八百余年也给予了他很大的激励,他因此更为坚定地相信,分封诸侯必可以更为稳固地保护朝廷。

太子之争的流血事件也使他认为,皇室宗亲若都留在京城,很容易同室操戈,因此,将之分封到外地,亦是避免内乱的一个良策。对这一点,以后在授予吴王李恪齐州都督时,他还对大臣说:“论父子之情,谁都希望朝夕相见,但是国家事大,需要他们出阁去保卫朝廷。同时让他们各司其政,早有定分,以绝其觊觎皇位之心。”因此,在分封问题上,他一直坚信,分封绝对利大于弊。

贞观四年、五年,关中连年丰收,突厥之乱也已平定。面对这种有利形势,他终于于贞观五年十一月下令:“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德行可称,忠节显着者,宜令作镇藩部,宣条牧民,贻厥子孙,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黜免。”这个诏喻中有和过去一样的亲王、郡王就封藩国、分土临民,还首次提出功臣拥有与藩王一样出镇外藩和子孙世袭的封建特权。只有发生谋反之类的“大故”,才能免爵除名。言外之意是一般“小过”并不影响世袭可谓恩厚矣。但是,因为遭到反对,这一诏令终未得到落实。

分封制一直受抵,因此一拖再拖,但是,李世民却并未因此而死心。相隔五年半后,贞观十一年元月他又正式下诏,分封宗室子弟吴王李恪等二十一人和异姓功臣长孙无忌等二十多人为世袭刺史。诏令说:“建立藩屏以辅助王室,为了使天下大治,国运无疆,所以施行分封,使诸侯王与天子有共治之职,又有分土之实,所任刺史,均可使子孙代代相承。周武王分封子弟,汉高祖分封同姓子弟及异姓功臣为王,都是国家论无不破的基础,是古代治世的良法,魏晋不循周汉良法,有名无实,不能藩卫王室而灭国。为此,总结前代经验,斟酌利弊,采取君臣共同治理、王位世袭的制度,现在的刺史就是古代的诸侯,这是比较周、汉封建措施而制定的作法。”

发布这一诏令,李世民精心构思了许久。封建诸王,可以带来“建藩屏以辅王室”的利益;“封建亲贤”可以带来功臣“子孙长久之道”的好处。李世民请求于亲亲相爱的封建宗法观念,很自然地认为父子之情乃是骨肉之亲,付之外藩,以作屏障,最可倚任。他从封建血统论出发,推而及之,认为可与功臣联姻,结成亲家,以“亲贤作屏”,期望功臣后代“辅朕子孙,共传永久”。这样既能维护皇室与功臣的既得利益,又能形成一个皇子皇孙与功臣后裔共存共荣的血缘集团。他认为这样一来,屏藩皇室的目的也就不难实现了。

李世民的想法可谓用心良苦,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时势已变,再行分封,已与古时大不相宜。一味以古析今,恰如刻舟求剑,没有了现实性和合理性,容易产生弊端。同时,历史上亲贤之间互相残杀之事不胜枚举,如果亲亲之间存有恶念,单靠分封并不能使得亲王即得相爱。而还有很致命的一点就是,分封诸侯,往往是诸侯弱就不足以藩卫中央,诸侯强就要抵制中央,将自己置于这种两难的境地之中,岂能长治久安?

对此,宋代史学家范祖禹就说:“三代封国;后世郡县,时也。因时制宜,以便其民,顺也。古之法不可用于今,如今之法不可用于古也。后世如有王者,亲亲而尊贤,务德而爱民,慎择守令以治郡县,亦足以致太平、而兴礼乐矣,何必如古封建,乃为盛矣。”也正因这样,他的分封之念一再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最终未得实现。后来事实也已证明,分封一事并不足以阻挡祸患发生。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与齐王李祜造反,李世民一面平叛,一面诏斥李祜“坏磐石之宗”。而功臣后裔也不能“共传永久”,事隔一代,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参与谋反,就身死族灭了。

分封之制虽未落实,但从中我们却能深切感受到李世民想要子孙万代长执政天下的急迫心情。他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无非就是为了永保家族富贵。

他认为,要实现这个目的,最可靠的应当首推自家之人。毕竟血浓于水,若把子孙封作外藩去屏障中央,自比任何他人都更可信任,而若再将功勋亲贤与皇族联姻,组成庞大的血缘集团来共治天下,那么,世代以私天下,当不为难。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李世民长存已久的帝王之念:利我子孙者,必当行之;损我子孙者,定当弃之。从他称帝之始,这一信念可以说就牢牢地贯穿于李世民整整一生。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曾国藩做人智慧,胡雪岩经商谋略

    商海博弈必读胡雪岩,官商策略,商战权谋打造一代红顶商人;为人处世须学曾国藩,内圣外王,传统智慧成就一代中兴名臣。为官经商、创业投资、突破困局、持家教子……让我们在曾国藩、胡雪岩的传奇人生中找到最传统的中国式智慧。
  •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决定高考志愿成败的50个细节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数家长从孩子上高一开始,关注高考。近年来,关注孩子高考的家长日趋“超前”,在今年作者接待的咨询家长中,甚至出现了小学生的家长。广大考生和家长已经形成共识:考得好更要报得好;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那么,填报高考志愿中,有哪些非常重要而我们又容易忽视的细节和技巧呢,书中自有志愿经。
  • 掌握交际方法(实用生活文库)

    掌握交际方法(实用生活文库)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处世很重要的一环。本书内容包括交际导航、交际故事、故事感悟三个部分,注重在故事中透视交际的方法和技巧。
  •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每天给心灵放个假——夏

    生活也许不能每天都是艳阳高照,人生也许不是每天都能如意顺畅,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每天给生活一缕清风,每天给心灵一次放假,每天给生命一帖处方,每天给人生一个惊喜,每天给自己一片阳光……
  • 懂得选择舍得放弃全集

    懂得选择舍得放弃全集

    本书是励志书,强调了放弃也是一种选择,态度决定一切、智慧处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汉江平原上的人家

    汉江平原上的人家

    以江岩、章瑜、余雲为主人翁展开的半生虐心情感家庭生活故事,且不论对与错,却仅以此文献给那些弱智的人和不愿意让子女接受教育的父母......
  • 阿拉贡铁鹰

    阿拉贡铁鹰

    穿越成为一个贵族家的次子,并参加了十字军东征。当他从东方回来时,除了满满的荷包、强悍的军队之外,还有一个金手指和不断膨胀的野心。霍斯克劳德王朝——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 弹指青春一挥间

    弹指青春一挥间

    那一缕缕充满希望的阳光,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坚强不屈的毅力。青春,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铺成了一条石子路,把我们引到成功。
  • 巾帼风华

    巾帼风华

    她是连笑都暖了十里春风的女子,是长安城里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将军。曾喋血沙场也曾风雨朝堂,与逐鹿江湖焉与争霸天下,一身红衣飒风而动,本是无意穿堂风,却偏又孤倨引山洪。且看第一巾帼,终与谁人比肩。
  • 遇见她的每一天

    遇见她的每一天

    每天重复枯燥乏味的生活。直到遇到她.....从”日行一善”的日常开始。
  • 魔凌帝空

    魔凌帝空

    原本的绝世天才,如今却入赘他家。在一次一次的嘲笑当中,使他下定决心游历大陆,梦想着成为一方强者。可却因此让他的命运与传说中的七十二柱圣魔神相互羁绊在了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唐门传之沐汐

    唐门传之沐汐

    苏沐汐因为失恋了,而坠入了魔道,在潜心修炼几年后在古代称霸,还成立了一个门派,这个门派就是唐门。苏沐汐在当唐门门主的时候救了魔王之子厉明澜,在他们相处的那段时间,厉明澜对苏沐汐产生了感情……
  • 神棍老婆别想逃

    神棍老婆别想逃

    她是个天真活泼的小女生,然而他的出现却打破她原本的平凡生活,竟在不知不觉中,她也成为了众多飞蛾里的其中一个,明知没结果,却还是奋不顾身地飞向了他,故事的种种究竟为何会物是人非呢?让我们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