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865200000014

第14章  前提:沟通要求,说到做到

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

2000年的时候,美国一个非常大的质量网站出了个题目:请大家谈谈质量的定义。最后网友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我认为,质量管理之所以到现在都不能成为一门科学,最核心的原因就在于有关质量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直到现在依旧是众说纷纭。

师生对话

杨钢:如何定义质量呢?我们来举个例子。我在昆明出差时,遇到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中午吃饭的时候,我说不能吃辣,昆明一家饭店的服务人员就告诉后厨我不能吃辣的,还专门让服务员写了下来,菜里不放辣椒。可是等菜端上来,我一尝,怎么是辣的?他们说不可能,服务员说真的没放辣椒。我尝了一口,还是辣的。这时候他们的经理、厨师都来了,说保证没放辣的,这时候我觉得我有毛病了。

什么原因?厨师一解释我才明白,他们一般炒菜的时候,要放味精、盐、辣椒粉。辣椒是调料啊,人家确实没特意放,可是他的调料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所以质量是什么?不是“好”。如果我们把质量当成“好”,这就像一个人的口味一样,有人喜欢吃辣的,有人喜欢吃甜的,还有人喜欢吃酸的,大家都不一样。

第二件事是那天下午上课的时候,我问大家什么是“好”,大家都不说话。当时昆明市电视台在现场拍片子,编导就说:“杨老师,我能说一句话吗?”我说可以。他上台跟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他给客户拍了一个片子,个人感觉拍得非常好,可是客户就是不高兴,还跟他吵了起来。他跟客户讲,如果客户再不满意,可以拿着片子到云南省,如果哪个专家,哪个学者,哪个电视的专家说不好,他都不要钱。可客户始终不满意。他很烦,决定让客户去中央电视台,他出路费,如果中央电视台哪个专家,哪个编导说不好,所有的钱他都不要了。直到刚才听我说“质量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他顿悟了,立即就给客户打电话,晚上请客户吃饭。

那么请问,质量到底是什么?

学员:就是客户的要求。

学员:我来自青岛啤酒厂。我们的啤酒品种繁多,总共有几千个品种。之所以研发这么多品种,就是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口味,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我是做质量工作的,我的理解就是,质量就是要令客户获得持续满意。

我们企业在1993年改制之前,库存积压严重。当时一年的产量也就20多万吨,但我们的库存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万吨。经过市场调查,有顾客反映啤酒的口味太多,难以选择。于是我们就把所有当地卖得好的啤酒都买回来,品尝后再作分析。就这样,经过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市场的脉搏。开发出的一款8度的产品,自1996年第一次投放市场就售出了5万箱,不到一周就卖完了。所以,我认为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口味,我们一定要先考虑输出问题。如果只想着把“最好”的产品卖给顾客,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的。

杨钢:大家鼓掌,他说得非常好!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才会说:质量是符合要求。但要怎么做才能符合要求,能不能通过减少要求来实现?

学员:(七嘴八舌)当然不能!那就成缺斤少两、偷工减料了。

杨钢:那么,能不能自行增加要求呢?我们先来讲一个故事。

一家做各种机械零部件的公司,有一年快过年的时候,他们接到了来自日本大阪一家著名企业的订单。他们知道这只是试单,如果产品获得了顾客的认可,那随后的订单就源源不绝了。他们非常兴奋。

因为临近春节,很多运输企业都提前放假了,他们只定到了一艘慢船。管理层考虑,海上运输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旅途中难免有碰撞、湿气等可能会对产品造成损害的情况出现。于是,为了让客户满意,他们自掏腰包订购了包装袋,把所有的货物又都包了一遍。做完这些之后他们非常兴奋,心想:这下子客户该高兴了,客户一高兴大订单就来了,大订单一来,自己的日子就红火了。

货物发走之后他们就天天等待,等着电话响起。

电话终于响了。可电话里顾客的声音听上去却是气急败坏的:谁让你们把货物封起来的!你们知不知道,这批货运到我们车间后,我们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具来打开它,这严重耽误了我们的生产进度,你们要赔偿损失!

几经协商,日方终于同意中方派人过去完成拆包装的事情。

大家想想,一个企业里能马上获得签证的是些什么人?

学员:老总、高层管理者。

杨钢:没错。肯定是公司里有头有脸的人。于是,这家企业里的几个高层管理者急忙办好签证到了日本,外套都没顾得上脱,直接套上工装就开始干活,把整个集装箱里的货一点点全部拆开、打散,放到客户员工的工位上。

这家中国企业的损失就不说了,关键这些管理者在客户的车间里拆了半天的包裹,一个个都很憋屈。他们的老总找到我,不解地问:“杨老师,我们实在不清楚,真心为客户着想,怎么会换来这样的结果呢?”

这是一个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例子,也是根本不清楚质量的定义,一味“掏真心”的教训。显然,要求并不是多多益善,人为地给顾客“增加要求”并不值得效仿。

我们既然不能减少要求,也不能增加要求,那么,能不能另辟蹊径,“曲线”满足顾客要求呢?

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一条非常好的国家规则:任何一位鲁国臣民,一旦在其他国家发现鲁国奴隶,都可以拿钱把奴隶赎回来,然后直接去鲁国的国库报销。这条制度非常有效,使鲁国流落在外的奴隶纷纷得以与家人团圆。但事有不巧,故事的主角是大圣人孔子的学生。

话说孔子七十二门徒,个个有名。其中一名学生,有一天外出游学时到了齐国,发现了自己国家的奴隶,然后他就出钱把他们赎回来了。但他跟别人不同的是,他选择了自掏腰包,没有去政府部门报销。此事一经报道,大家纷纷赞叹他人格伟大,有高尚的爱国情怀。但是有一个人却持批评态度,谁呢?他的恩师孔老先生。

对很多人交口称赞的高尚行为,孔子这样评论:“你知不知道,你这种所谓的高尚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府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后别人都不好意思回来报账,这将导致很多人不会去做这件事了,鲁国的奴隶就很难被解救回国了。”这名学生很聪明,听后马上明白了师傅的苦心,也立刻进行了挽救,但社会影响已经造成了,从那以后,果然很多人都不愿意主动赎回自己的同胞了。

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做事要符合要求,而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思维和经营方式。对于每个企业来讲,这都是生死攸关的事。

简言之:质量就是说到做到,也就是诚信。所以,我愿意用诚信来定义质量。它属于一个组织管理的范畴。这也是克劳士比总强调“质量是一个组织的骨骼”的原因。

质量是符合要求,这样可以给企业内部带来“一致性质量”,进而令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再进一步说,质量应该是一个Solution,或者说Solution to Needs,一个满足需要的解决方案。

我经常强调一个词:Prodice(products and services),它代表了产品和服务两方面的意义。实际上,产品和服务总是相依相存的。

洗衣机难道只能洗衣服吗?当客户提出需要的时候,那些优质企业绝不会把服务口号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会一致认为: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难题。洗衣机会被赋予另外的职责——不仅仅可以洗衣服,还可以洗土豆、洗地瓜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管理者的思维问题: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想办法令整个企业组织的服务都以客户为导向,而不能仅仅关着门说我们的东西就是好,我们是行业老大。

ZD法则 当我们谈质量的时候,要避免由里向外的“好”,而要密切关注由外向里的“好”。换句话说,站在客户的立场是可以谈好或不好的,客户一比较就知道谁好谁坏了。

要求是多变的,符合要求是不变的

管理的整个精髓其实就是一个满足要求的问题。那么要求是什么?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它是多维的、动态的。

企业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这是不是符合要求?是,但绝对不够。很多人说我们的产品符合要求了,但是更进一步看呢?符合国家法律要求的产品,有没有符合环保要求,有没有考虑客户的价格要求,有没有思考交货的及时性,考虑产品的审美形式(酒店、汽车等)以及产品的适用性、可靠性,顾客能否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等等。这些问题都能验证是否符合要求。

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顾客,要求也不一样。中国之大,这种区域变化不亚于一个国家。虽然我们都是中国人,但是南方人和北方人坐在一起可能就会带来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怎么办?大家可能觉得这个很难,也经常有人说:“杨老师,我发现要求是‘流动’的!”我说:“不错,要求一定是多变的。”

师生对话

杨钢:“符合要求”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学员:要随着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杨钢:非常正确!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哲理。想在变化中把握核心要求很难,不仅要具备很好的沟通能力,还要能妥善处理很多关系问题。什么原因使得“要求”不断改变?如何判定要求是否符合需求?

学员:客户获得了满足;客户的需要问题被解决了;要求是产品本身的属性;要求也可以理解为客户期望的被满足……

杨钢:综合大家的答案,要求其实就是对问题的解答。比如,你问,我们几点上课。我说9点。你继续问,在哪里。我说在305教室。你再问,我要做什么。我说翻到教材的第几页……问题不断出现,不断被解答,最后有的形成了规则,有的成为规范,有的变成操作手册,这些都是要求。

要求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命令,比如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二是需要;三是欲望。现在我们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怎么进行要求的沟通。

在一个组织里要创建一种善于沟通的氛围很难,首先大家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Open your mind!如果不开放,每个人都等着别人主动跟自己说话,怎能顺畅地沟通呢?

第二点,语言要明确,不要含糊。有这样一个理论:工作生活中困扰我们的问题超过86%都是小问题。但为什么这些小问题得不到解决呢?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山东烟台有一家韩国企业,有一天生产经理突然发现设备坏了,他就跟工程师开始对设备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发现需要一个小扳手,刚好看到一名路过的员工,这位经理就让小伙子去仓库给自己拿一个扳手来。小伙子应声而去。原本3分钟就能往返的路程,小伙子足足用了10多分钟。当小伙子满头大汗地扛着一个巨大号的扳手回来的时候,生产经理傻眼了。短时间的沉默后,经理开始自我反省:自己并没有告诉对方确切需要,这直接导致了小伙子没能顺利完成任务。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由于要求不清楚,造成沟通的双方对要求的理解无法达成一致,进而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当我们谈质量的时候,必须首先谈问题。

ZD法则 要求绝对是多变的,但是,符合要求是绝对不变的。

用沟通扫走麻烦的雪球

当要求不清楚、被省略或被遗忘的时候,就一定会产生问题。想避免问题的出现,就必须进行有效沟通,具体怎样做呢?这是困扰很多企业家的事。很多人认为,既然它这么普遍,是不是即使出现了也不必着急解决呢?

我们的一家国内客户,在某年圣诞节的时候,收到了一家英国客户的采购订单,价值10万美元,对这家客户而言这是一个大单子。英国客户的要求是,因为自己这边要放圣诞假,对方也快放春节假了,所以希望这家客户给自己一个单证,方便及时付款,否则,付款时间很可能会延后3个月。中方老板听完后立即把任务下达给了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又把任务安排给了自己的下属,并询问后者是否清楚单证的具体格式。下属自信满满,说自己以前见过,让领导放心。谁知单证交给英国人后,对方连连摇头,不对呀!中国企业傻眼了,只能是自己承担损失。

这就是典型的沟通不畅引发的小问题,小问题又带来了大麻烦。如果老板在一开始就询问清楚单证的具体情况,并仔细交代给代办人,最后也不会出现大家白忙活一场还要遭受损失的悲剧了。

现实中,每次沟通都有不同的主题、轻重之分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在与对方进行沟通前,我们要知道自己想要讲什么,花费多长时间。沟通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主题确定相应的时间,有时还需要彼此交换意见,甚至共同讨论问题。

ZD法则 麻烦是一个个雪球,不沟通,麻烦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只有及时沟通,才能扫走它。

有效沟通的秘诀

沟通可以让要求更明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呢?

沟通要建立三种关系:互敬、互信、互利。有了它们,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上海有一家专做压缩机的SIRC公司。有一次他们跟一个国内西部客户签了一单生意。压缩机送到客户手里,开机正常运行36小时就可以收尾款了。于是,按照惯例,这家企业的工程人员和销售人员到了客户那里。谁知意外出现了,机器启动后一动不动。他们吓坏了,赶忙仔细检查了一遍机器,可是并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客户很着急,明确提出,倘若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让机器正常运转,就退货。

无奈之下,企业的生产经理、副总马上赶了过来。检查许久后,机器依然纹丝不动。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上海这家企业的人一个个心急如焚。最后他们提议,邀请客户这边的业务骨干、研发人员和当地相关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聚到一起,大家一起进行会诊,所有的费用他们出。客户同意了。

最后问题终于找到了,不是产品本身的原因——从美国引进的机型主要针对的是东部发达地区,这些平原机根本不适合客户所在的西部高原的地理环境。于是他们返回上海后马上跟美国总部联系,要求引进高原机,问题终于圆满解决了。

这个案例中问题的出现,也是因为没有做好沟通工作。为什么沟通很难?大家仔细看看这个“聽”字就明白了。

什么叫“聽”?用耳朵来听。但光有耳朵还不够,还要做到十目一心——要专注,看着对方的眼睛才能进行很好的沟通。

西方人有着理性的逻辑思维:正、反、合。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听一面正的,再听一面反的,然后再说。这也很符合中国《易经》中的一句话:“一阴一阳,为之道。”然而,现在企业是怎么做的呢?很多组织内部是怎么进行上下沟通的呢?开全体会议的时候,总裁说完,副总说,接下来是各级大小领导,领导们都说完了,散会!还有的领导在下属给他汇报工作的时候,他总在着急打电话。这叫“聽”吗?都不是啊!所以这样的企业家难以获得成功。

克劳士比在书里常谈到,当你是一名普通员工的时候,你总在抱怨,埋怨你的上级、主管为什么不愿意主动与下属沟通。可是,当你有一天也成为主管的时候,你会比以前的主管更像一个主管——当你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成为一个标准管理者的时候,在一个组织里,你将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这真的很悲哀。为什么管理者不愿意了解这些真实的情况呢?要知道,一旦沟通不顺畅,我们所谓的“让客户满意”就只能是一句口号。

还有一个观点是这样的,麻烦与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困扰我们86%的问题其实都是麻烦。这些麻烦本来在基层就应该得到解决,但是为什么没有解决呢?

师生对话

杨钢:我想问问大家,麻烦究竟是什么?

学员:我觉得是障碍。

杨钢:麻烦就像一颗颗小小的雪粒,初看微不足道,但如果不及时清除就可能变成雪堆。想及时解决麻烦,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沟通。有效的沟通是什么样子的?

学员:发出指令的一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听到后予以确认。

学员:实际上我觉得沟通应该是面对面的,否则很容易出现失误。

杨钢:最有效的沟通确实应该是面对面的,但在很多工作场所我们都没办法实现。在环境的限制下,沟通的途径可能是电话、传真或E-mail,这时候该怎么办?

学员:以电话合同为例,接到电话的这一方必须要回一个电话,就合同的理解达成一致。

学员:我觉得应该把达成一致的标准形成文字并记录下来。

学员:我觉得沟通应该分两类:一类是有唯一答案的,有明确含义理解的,双方相隔多远都没关系;另一类是答案不唯一的,这就需要双方相互提问,并确认下来。

学员:我觉得沟通应该先确定对象。比如杨老师给我们讲课,我们都很容易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双方很容易达成共识;而同样的问题要是和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沟通,那就不一样了。因此,确定了沟通的对象,沟通才会有效。

杨钢:谢谢。戴明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只有上帝才有资格不用数据说话。显然,我们沟通时也不能离开数据,即尽量使用量化、标准化的东西,这样会最大可能地避免彼此之间产生分歧,也会明显减少误会,还会使彼此的理解更加准确、透彻。

如下表所示,这是某企业归纳整理出的管理者沟通通病一览表。

ZD法则“聽”的下面是个什么字?“王”,也就是说,要想出人头地,成为成功者,一定要做到“兼听”。

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管理者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管理者应该是干什么的?管理者的角色有三个: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确定正确的要求;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下属做到符合要求。

所以要想让员工、下属一次做对,第一条就是要确保每项任务都有一个正确的要求,不要含糊,要明确。去买张机票,你一定要问什么时间,比如是明天下午三点半,从哪里出发去哪里的,是头等舱还是商务舱,一定要弄清楚。但是我们的员工在接受任务的时候,如果提出问题,有些领导却只是挥挥手说:“你自己看着办!”请问下属能一次就做对吗?或者,请问领导提供了相应的资源,下属就能一次就做对吗?未必吧!

员工带着领导的命令到了财务部门,结果财务部门说今天盘点,没有现金;或者有钱,到办公室签字,却发现领导刚走,只能再等等了。所以作为管理者,必须能帮助员工做到符合要求——这件事太重要了。你直接跟财务经理说我们的老总特别着急;直接给办公室打电话一定要派车;这种情况下,下属去办事,能不能一次就做好呢?除非下属的个人能力有问题,否则一定可以。

现代管理强调什么?每个经理都应该是资源的提供者,而不是客户。想做到这一点,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学会运用基本的法则——领导法则。

《领导法则》这本书非常有意思。作者是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领导学专家,沃伦·本尼斯,他曾当过南加州大学校长,创办了领导学研究所。他主要的成就还不在这里——他担任过四届美国总统的领导学顾问。他对克劳士比非常欣赏,世纪之交的时候,他主编了一套书,叫《二十一世纪的领导》,把最重要的一本书——《领导法则》交给克劳士比,并说:“我们是殊途同归的。”因为克劳士比是实践性的,而他是理论性的。克劳士比在《领导法则》中说了四条“注释1”:

第一,做事要有条理。每个人都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议程。

第二,要有个性强烈的哲学思想。那些成功的人,都很有主见,有自己的思想。那些没有个人思想的人则很难成功,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是没有个人哲学思想的。前面谈到了企业文化,全世界都知道美国领导人的个人魅力,而领导个人价值观对企业的影响,则高达90%,有的时候甚至会更高一点,达到惊人的92%。而很多国内企业,企业文化鲜明吗?领导人的个人魅力突出吗?张瑞敏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他个人鲜明的哲学思想功不可没。他总会把他的哲学思想传递给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一层一层地铺散开来。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

海尔公司每个周六上午,都会召开100余人参加的沟通会,叫“务虚会”。张瑞敏会把自己的思考心得跟大家进行沟通,力求把自己的思想传达下去。

第三,培育关系。组织就像一株植物,在一个确定的环境里生长。想想看,各种关系:内部关系、外部关系,政府关系、社会关系,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企业的生存环境。

第四,国际化。企业怎么实现国际化?这也是要进行深入思考的。国际化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有些人的认识非常浅显,认为国际化在欧洲是这样的:学会3种语言,要在3个不同的国家工作过,或者在3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里做过经理,这是硬指标。但是我们说国际化要具备3项技能:第一,要懂一门外语,最好是英语,懂得跟大家沟通;第二,最好懂得互联网知识;第三,最好会开车。

克劳士比有句名言:“组织反射出领导者的诚信。”质量来自对组织的领导——最重要的是,来自领导者本人。一旦态度受到正确方式的影响,质量就会自己形成。而现实情况却是,他们多年来接受了太多的错误信息,并因太多的方案、系统和老套的故事困惑不已。所以,对组织领导者们、老板们和企业高管们真正的洗礼,就是学习如何管理质量,而不是把时间和金钱浪费在一些“系统”上,比如ISO9000和质量奖,除非你别有目的。

我们一直强调,管理上有一个基本的规则: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所以,如果领导者希望有机会去改变组织,以摆脱困扰,必须采取两种行动——这是克劳士比建议的——第一,了解那些想让你接受挑战的问题:收入、利润、员工和客户的营业额、库存(如果适用)以及其他的基本因素;第二,从质量入手,换言之,就是从客户入手,从为客户做错的事情开始,找出它们并改正过来,同时识别、削减做错事的成本和所付出的额外代价。这时你会发现,质量不再是“麻烦”和“敌人”,而是实实在在的利润贡献者。

聪明的领导者懂得这点。于是,哈罗德·吉宁在ITT慧眼识英雄,挖来了克劳士比。克劳士比刚进ITT时,ITT的PONC高居集团销售额的20%,14年后,他离开时,数字已经被削减至5%,相当于克劳士比平均每年为公司直接在账面上节省了近3亿美元。

还有一个领导者更加值得尊敬。他就是美国纺织业领导者米里肯公司的老板米里肯先生。他在公司里一直有一个规则,除了质量人员和重要客户之外,他不去机场接送任何人。你们想想看,老板亲自到机场接送每一个下属企业的质量人员,这本身意味着什么?不用说,老板传达出来的那份对质量的关注与执着,绝对可以让该公司成为行业领袖。

还有施乐公司的CEO戴维·卡恩斯,他通过质量开始了一场著名的“质量领先运动”,一举从日本人手中夺回失地,重登领导者位置,他本人也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

我们还可以罗列出许多例子。或许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些企业领导人如此关注质量,而我们国内的一些老板们却更多地把心用在搞钱、搞关系、把东西卖出去上呢?当然,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真正的领导者与“小老板”的区别在于,他知道什么是近忧、什么是远虑。因为在他们看来,质量就是组织的绩效,是驱动盈利的战略方法。

ZD法则 对质量来说,关键在于,老板要进行思考、要切实花费时间在上面,否则,就一定会变成那种老百姓所谓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候没必要”的尴尬情况。

“注释1”参见《领导法则》(The Absolute of Leadership),克劳士比著,克劳士比管理顾问中心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质量战略如何驱动盈利?

在一次美国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的高层研讨会上,一个美国小伙子在中间休息时问我:“杨先生,这个汉字‘品’实在是有意思,我听得不太明白,您能不能再给我讲清楚一点呢?”

我笑着说道:“好啊,你看,这‘品’是三个口,口是什么,是嘴,mouth。很简单,比如去餐馆吃饭时,点什么菜不是我们厨师说了算,不是我们服务员说了算,而是由谁说了算呢?”

他不假思索地说道:“当然是由客人啊!”

我说:“对!‘品’的含义是一种客户化的思维,是要用客户的嘴来品的。”

小伙子对我的解释非常感兴趣,然后他又指着“质”问我:“这个字呢?”

我说:“你看,这个字啊,上面是个斤,斤是什么呢,是measurement,衡量,是用秤来称一称,称什么呢?下面是贝,我们古人是用贝壳作为钱币来交换的,把两个字连在一起,实际上是什么意思呢?它是用秤来称一称money,钱!”

小伙子一下子眼睛就亮了。我继续说道:“实际上,‘品’和‘质’这两个词,是很有创意的,它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客户最在意的价值,是‘品’,另外一部分是企业最迫切的成本,是‘质’,把客户的价值和企业的成本结合在一起,能够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听到这里,这位小伙子忍不住大呼“酷”了!

质量与利润向来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哈佛商学院做了一个调研,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库——PIMS,其含义是“营销战略对利润的影响”。很多美国的管理者,开始做战略的时候,都要查一下这个库,以便得出一个结果——质量驱动盈利。

弗兰克·普度公司(Frank Perdue),位于美国东海岸马里兰州的索尔兹伯,这家农场的下面有一家鸡肉加工厂。当时美国东部各种分割鸡肉企业竞争得非常激烈,最后大家价格战打得筋疲力尽,已经是无法再战了,于是,老弗兰克退休,让位给他的儿子小弗兰克。

小弗兰克上台之后,并没有掀起一场价格战,而是打了一场价值战。价值战怎么打?就从质量开始,而从质量开始实际上又是从客户开始,从客户的需求开始,从客户的价值开始。这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什么叫打“品质战”。

于是,小弗兰克就开始自己或者让公正的第三方,对他们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调研。经过调研,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客户在三个方面对他们的品牌和产品是有所诉求的:

第一是黄鸟鸡。客户普遍反映他们买鸡肉的时候特别喜欢买黄鸟鸡,因为它非常鲜嫩。如果说大家知道了它的特点是鲜嫩的话,那接下来该如何进行质量改进呢?

显然,可以去选种鸡,用新技术培养更鲜嫩的鸡肉,或采取其他的改进措施。那接下来一定要做广告。广告怎么做呢?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有效的广告,叫作“硬汉做嫩鸡”!通过形象上的强烈对比,鲜明地传达出黄鸟鸡那种肉质鲜嫩的感觉。

消费者对普度鸡的第二个诉求是肉多。骨头小肉多,这是消费者的一种认知。那么,接下来大家应该清楚如何去改进了。也许从配方上入手,也许从饲料上入手等,但做过很多改进之后,又该怎么去宣传呢?他们的市场营销部门又完成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广告:“买我们的鸡肉吧,在我们的上面咬一口等于咬别人的三口!”这条广告非常有趣,也达到了震撼消费者的效果。

消费者的第三种需求,是普度鸡上面没有幼毛,买回去就可以加工,不用再去花时间剃毛了,很方便。显然,针对这一条,他们开始进一步改进。技术部门建议说,如果我们在某一个工序上增加一个鼓风机,就可以把幼毛彻底去除干净了。

我先停一下。假如在你们单位里落实这一建议,你们该如何去做呢?会不会交给采购部门去进行比价采购:一家可能是乡镇企业产的,要十几万元,另一家可能是合资企业产的,要五十多万元,还有一家国企产的,要近三十万元;最后,可能买了三十万元的,也可能买了十几万元的,功能都能实现,财务上也比较经济。我想这是企业的常规做法,而不是优胜者打破常规的选择。

普度会怎么做呢,它会使用更高明的战略吗?答案是肯定的。小弗兰克非常清楚,品牌不是我们在那里忽悠出来,而是公关出来的。于是,他开始实施“蚊蝇策略”。显然他进行的选择不是关于价格的,也不是关于功能的,而是首先寻找一头大象,然后骑到它的头上去。他开始在华尔街的蓝筹股里面寻找,因为作为“绩优股”企业,经常会有《华尔街日报》《财富》等财经报刊的记者到他们那里蹲点,向他们索要新闻。找来找去,小弗兰克找到了劳斯莱斯(Rolls Royce),一头专门做飞机发动机的超级大象。有一天,一个财经杂志的记者到了劳斯莱斯公司,问他们的公关人员:“今天有什么动态新闻吗?”他们说:“今天没有什么,平安无事。”正在聊天中,突然这位发言人说:“不对,好像有一件怪事。”记者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

发言人说:“我今天得到一个消息,一家养鸡场竟然花巨款向我们订购了一台鼓风机。我们都觉得非常奇怪,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记者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了:“养鸡场买鼓风机干什么啊?搞恐怖活动吗?还是想干什么?”于是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秘密地跟踪普度公司了。消费者们也被他们的系列“揭秘”式报道弄得充满好奇,都在关心普度公司,并希望看到最后的真相。最后真相大白:原来普度这家小小的鸡肉加工厂,没有贪图便宜随便地去买一部鼓风机,而是花巨款向劳斯莱斯公司买鼓风机,目的就在于能够使消费者在吃鸡肉的时候更加方便,不需要花精力去剃毛啦!

你们告诉我这个结论值多少钱?这种公关的力量一下子使得普度鸡的品牌形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我们这时候来看一看数据的对比。我们把它分为老弗兰克时期和小弗兰克时期。不难发现,在老弗兰克时期,几项关键的购买因素和竞争对手相比,基本上都是同质化的,大家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黄鸟(7分)、肉骨比(6分)、无幼毛(5分)和新鲜的程度(7分),以及服务的有效性(8分)和品牌的形象(6分)。但是,进入小弗兰克时期,仅半年之后,我们会发现,上述各项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分:黄鸟(8.1分>竞争者7.2分)、肉骨比(9.0分>竞争者7.3分)、无幼毛(9.2分>竞争者6.5分)以及品牌形象(9.3分>竞争者6.5分),其他几项与竞争者旗鼓相当:新鲜程度(8分),以及服务的有效性(8分)。

换句话说,半年以后,整个东部的市场全被普度鸡所垄断了,它的利润基本上是同行的7到8倍,所占市场份额也超过了主要市场的50%,还不包括纽约这样一些有竞争力的城市和地区。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也就是说打价格战时,质量和价格的权重基本上是:价格占90%,质量占10%;当你打质量战、价值战时,质量和价格的权重基本上变成了:质量占70%,价格占30%。

小弗兰克最后解释说:“如果你相信质量的无限力量,并在你的工厂中全面贯彻质量标准,那么,剩下来的事(市场份额、成长和利润)就好办了。”

从普度公司的转变中我们看到,一个企业要想真正盈利,要打“价值战”,而不是“价格战”。而“价值战”是什么?也就是质量的战争。一个企业要想达到卓越,质量一定要优胜。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通过品质塑造品牌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创一个所谓的品牌。所以,企业应该走从品质到品牌的道路,而不是依托媒体“忽悠出”的“名牌”。

无论哪个行业,最后即使打价格战,也一定要关注你的消费者群体,这是必然的。你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不认真审视这一点,以后一定会头破血流的。

ZD法则 质量能够体现满足客户要求的能力。要从质量入手,真心实意地为满足消费者的价值感进行质量上的改进,从而让质量成为在消费者心中进行品牌升华的关键。

留住客户的成功分析模型

如何有效地确定要求与沟通要求,成功留住客户呢?在沟通上有一个模型,这个模型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建立一个成功的分析模型,进而做到由浅入深地识别要求,要求总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显性的,第二是隐性的。

比如喝茶,看得见的要求是什么?器皿,茶叶,水,茶叶的颜色。那看不见的呢?味道、温度,这些潜在因素企业是可以识别和计量的。我们为什么一直很注重理解呢?比如,说到茶,会被赋予一种文化色彩。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每个省对茶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当地的文化,然后去挖掘、沟通、参与,进而让客户高兴,最后让客户获得成功。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多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这个模型怎么建立?其实说到底建立模型最后都会归结到一个解决方案上去。为了印证这一点,我们可以随便找一个例子,比如研讨客户对茶叶的要求,为此开一个头脑风暴会:分析客户的要求中哪些是可以识别的,哪些是可以理解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哪些是可以参与的,还有哪些是做了会让客户感到高兴的等等。

为此,我们需要先做一些调查,把必要的要素列出来,你就会发现原来客户花1万元买了一台电脑,花1.3万元买了一套解决方案。然而,可能连客户自己也不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要替客户做的东西。这其中有很多量化指标,丢失一个客户怎么样,一个老客户回头又怎么样,有很多的数字,需要大家注意。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一次我到一家专卖店买衣服,刚到门口,服务员就说欢迎,询问我要买什么。我说看看,她就笑着退到了我旁边。我走到了试衣的地方,她一下子又站到了我面前,手上拿两套衣服问我是不是要这个。我说不错,她问我做什么工作的,我说当老师,她笑着说很多学者都喜欢这种服装,它很适合我。我说确实不错。服务员就让我试试看。我推说算了,这时又过来一个服务员说你试试看,一定很好。人一被捧就高兴是不是?于是我就进了试衣间。从试衣间一出来,又有好几个服务员围上来,好多人说:“太好了!走两步!”那时候我觉得快不会走路了,这种赞扬真的会让你心情愉悦,于是我准备买下。就在我准备交钱的时候,服务员又拿了条领带过来,说这个领带很好,一般我们都不推荐,某某名人刚买走一条。我一看确实不错就买下了。

回头想想,觉得此次购物经历非常舒服。于是问她们:“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服务员掏出一个小本子说:“先生你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本子,经理要求每个人对客户进行观察:哪些人进来一定会消费;哪些人进来是溜达的,是可买可不买的;哪些人进来后我们根本不需要理他,因为他根本不会买。然后简单问问这个人的职业,年龄多大,回去做好统计。最后我们每个人手里基本上都有这么一个模型。客户一进来,我们就知道他会不会消费,是不是要购物。你一进来,我们就相信你一定会买,确定了这一点,我们再观察并在档案里面查找什么职业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服装,然后我们再看看你在哪里摸了一下,拿出哪件衣服比划过,我们再将您喜好的衣服进行组合,基本上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我听后恍然大悟。

这些业务员之所以能成功售出衣服,是因为她们手上有一个构建好的模型。有了这套模型,就能让客户感受到她们充满热情的服务,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回头客。

客户有两类:一类是关系客户,特别愿意与一家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过程,因为省时间,可能每次他都去同一个地方消费,甚至会介绍自己的朋友去;另一类是交易客户,他们会选择对其有利的购物机会,比如哪家打折他就会跑去哪家购物。对这种客户不需有太多的关注,甚至可以大胆地从你的数据库里把他删除掉。当然交易客户里还有20%是可以升级成关系客户的。所以企业要做的就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关系客户。

我们如何建立成功分析的模型?举个例子,算卦先生非常有效地掌握了一套模型。你路过时,他会基本准确地说出你面色暗淡有灾相;或者是你容光焕发有福运。很多人一听说自己最近运气不好,就会对近来发生的事产生联想,如果确实符合,就会对算卦先生表示认可,你一高兴他就成功了。换到管理上,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揣摩客户的心思,激发客户的购买欲。

ZD法则 仅让客户满意是不够的,客户满意只是解决有用性;我们做生意的基础不仅仅是让客户满意,还要让客户变得忠诚,这才是我们做生意的目标。

同类推荐
  • 金牌美容顾问销售实战教程

    金牌美容顾问销售实战教程

    本书是清华大学客座教授、金牌美容顾问朱俐安著作的销售实战教程,内容鲜活,作者站在理论和实践和前沿,针对美容业成长中的最新问题,如当前美容业管理中常见的错误,美容院经营中的观念和技术问题,如何突破美容院的销售障碍,如何选择新的广告媒体等等,全部采用问答的方式作了深入而详尽的介绍。非常实用,能使销售人员避免销售误区,是美容院销售倍增的利器,是所有美容院院长必备的销售训练宝典。更是对销售人员非常具有实用意义的一本工具书。
  •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把身边的庸才变干将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累:把身边的庸才变干将

    “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的这句名言明确道出了领导者在一个团队中的决定性作用。俗话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有的能将自身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成为业务上的顶尖高手,但他们却缺乏通过自己做人的魅力影响别人的能力,对下属的管理也只是利用职权进行生硬的约束,这种领导可称为“一人红,红一点”。而有的虽然自己在业务上并不十分拔尖,却能通过自己做人的魅力使别人乃至整个团队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就像一根火柴点燃一堆干柴一样,让自己带领的团队燃起熊熊之火,这种领导可称为“大家红,红一片”。“一人红”式的领导只能自己累到病干到死,而整个团队的业绩可能并不理想;而“大家红”式的领导能使整个团队发挥“1+1>2”的效应,从而轻松取得辉煌业绩。
  • 工业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工业企业管理基础知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愈来愈多的工作需要投入管理者的知识、智慧和创新活动,而目标管理等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使普通工作人员由被动地按计划执行转变为参与工作目标确定的主动思考者。这也使得企业工作人员既是某项工作的执行者,又是该项工作的管理者;既是管理客体,又是管理主体。
  • 炒股要懂k线图

    炒股要懂k线图

    股票投资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掌握什么技巧才能在牛市、熊市都赚钱?炒股就靠两招:一靠心态,二靠技术。《炒股要懂K线图》,主要谈实际操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原则、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理论、走势图分析、K线识别技术、股市技术分析的一般指标等。之所以在书名中突出K线图,因为这是所有炒股技术的基础,在K线技术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其他技术的精进。
  •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黄金投资实用全书

    目前,世界黄金市场已从商品消费需求主导转向投资需求主导。黄金价格正处于周期性上升初期,投资投机正当时。为了帮助普通老百姓熟悉黄金投资,本书详细介绍了黄金、黄金市场、黄金投资分析、黄金投资风险控制等普通老百姓投资黄金最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从实务的角度指导读者进行黄金投资。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逆天小姐

    重生之逆天小姐

    纳兰蓉凌,被自己最好的姐妹——孟佳怜陷害,被自己最爱的男人——萧宸容杀死!重生归来,这一世,她再也不会是那只傻乎乎的,被别人卖了还帮他数钱的小绵羊了!前一世发生过的悲剧今生不在容忍,前一生害过自己的人这一世也绝不放过!让我们走进《重生之逆天小姐》,看重生之后的纳兰蓉凌会做些什么,面对萧宸容,看看纳兰蓉凌会怎么做。大家可以加上曦漾的QQ:2964965664,和曦漾一起面对纳兰蓉凌的生活。
  • 我用生命告诉你什么才叫剑侠客

    我用生命告诉你什么才叫剑侠客

    这是一篇热血又不失恶搞和悲伤的作品。看完也许你会笑,也许你会触景生情,也许你会热血沸腾,也许你会不屑的怒斥它无聊。没有严谨的思维,,没有妙笔生花的叹而观止。它只是单纯的告诉你,一个无名小卒的崛起之路,一个每个人都有的巅峰梦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主神难为

    快穿之主神难为

    主神大人不好当,竹笙觉得自己总在作死的边缘试探。(⌒-⌒;)竹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孩,直到那一年,她高考结束获得了人生中第一台手机,她的人生就发生了一些奇异的变化……*?゜??*:.?..?.:*?'又名《我的手机每天都在叫我拯救世界》《不是我想玩手机,是我的手机需要我》《我如此一个平凡弱女子竟然开始了如此奇幻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六道封天

    六道封天

    我欲封天,天必可封,仙亦如何,妖亦如何,尽在我掌中。
  • 听见你的心声

    听见你的心声

    《微阅读1+1工程·听见你的心声》为“阅读1+1工程”系列图书第二辑中的一本,收录了作者厉周吉近十余年创作及发表的优秀微型小说作品共80余篇。所选作品短小精悍,语言或朴实平淡或优美华丽,给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扉的小故事。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阅读1+1工程”代表了中国微型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向读者推荐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
  • 高调的道门当代天下行走

    高调的道门当代天下行走

    出名要趁早,不只是凡世间的真理,也是修真者间的名言,莫测的气运天机,在这个时代究竟钟情于谁?谁更优秀、谁更博学、谁更受到宗门的重视、谁更受到天地的青睐、谁更强、甚至是谁更~帅!就能得到更多的气运、更多的资源、更多的愿力!
  • 死亡日记最后的时光

    死亡日记最后的时光

    人的一生很短,充满着辛酸与苦楚,充满着欢笑与执著,充满着泪水与幸福,我们在青春年华里走过光荣岁月,看遍风花雪月的人情世故,尝尽冷暖自知的无耐。都说不相信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我们在遇到事情时总会一筹莫展。当逆向行驶时,那一片天空虽然也美,却比来时的路加倍艰辛。生命总是太过短暂,尽管现实无法改变却仍旧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希望会有一个新的结局,如果可以我宁愿一直一无所知。如果结局已经注定,若能踏着一路繁花似锦,步步迈向生命的终点,我便此生无憾。人生太过短促,偌大世界能路过也是一种幸福。你可想过我想要的其实只是:踏踏实实做自己,能做自己的主角。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