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92600000018

第18章 培养自己的真气(1)

培养自己的真气:这是曾国藩修身养性第七法。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培养自己的真气:能够做到内外统一、光明正大之行,没有奸诈计谋、行险侥幸之念,任何所作所想都能够说得出口,只有这样,才能将真气存蓄于丹田之中.

培养自己的真气,其实就是培养一个人内在的浩然之气。

丈夫居世,无刚不立

曾国藩对人的评价表现了他独特的处世风格。他崇尚刚直,认为汉代的樊哙就是充满了刚直之气的大丈夫。他指出:“汉初功臣,惟樊哙气质较粗,不能与诸贤并论。因而,淮阴侯韩信羞与为伍。然吾观其人,有不可及者二。刘邦初入咸阳,见秦朝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辄谏曰:‘此乃奢丽之物,是秦之所以亡天下的所在。愿大王急还坝上,无留宫中。’这是第一件事。高祖病卧禁中,诏户者无得人群臣。樊哙独排闼直人谏之。以昔何其勇,今何其惫。且引赵高之事以为鉴,二也。此二事者,乃不愧大人格君心者之所为。盖人禀阳刚之气最厚者,其达到事理必有不可掩之伟论。其见于仪度必有不可犯之英风。哙之鸿门,披帷拔剑割彘,与夫坝上还军之请,病中排闼之谏,皆阳刚之气之所为也。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有志之君子养之无害可耳。”

曾国藩常常写信给他的弟弟、子女们,说曾家后代禀承了母亲江氏的刚猛气质,所以才有所成就。他进而认为,刚直二字,“功业文章,皆须此二字贯注其中,皆从倔强二宇做出”。其母江氏刚嫁到曾家时,曾家经济尚不宽裕,但江氏谨守曾家家训,操持家务更加克勤克俭,家庭也渐渐兴旺起来了。特别是江氏贤惠,侍奉阿公、阿婆十分殷勤。即使是阿公晚年卧床三年,屎尿都拉在身上,她与丈夫日夜轮流守护在床边,也毫无怨言。所以曾国藩赞言:曾太夫人“来到曾门,事舅姑四十余年,造次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饬”。江氏自嫁人曾门后,共生有五男四女,“尺布寸缕,皆一手拮据”。曾国藩的父亲常以“人众家贫为虑”,而江氏总是用“好作自强之言”相劝,或以“谐语以解劬苦”。她常对丈夫说:“吾家子女虽多,但某业读,某业耕,某业工贾。吾劳于内,诸子劳于外,岂忧贫哉?”曾国藩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由写字而想到用功不能有恒心的原因,都是因为日甚一日的软弱的意志力消磨损害了它。今天因为听到吴竹如的话,才清楚这事绝对不是意志疲惫软弱的人所能胜任的,一定要刚强、勇猛,拿出浴血奋战的功夫来,千万不能软弱下来,这两点是不能改变的道理。要牢记着《朱子语类》里的‘鸡伏卵’和‘猛火煮’这两条,时时刻刻也不能忘记。”

脚踏实地,学自有得

自立于世,严于律己,始终努力不弃,方能终有所成。

机关算尽的琢磨不如脚踏实地地生活,这是成功者的警言。

曾国藩出身贫穷,一生为官清廉,深知财可帮人也可害人的道理,所以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孙后代敛集财富。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子侄,让他们不要有依靠父辈、继承万贯家业之心,要学会自立。

他为官一生,虽然没有很多遗产,但绝不是没有遗产的人。还远远未到临终前,他就在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他希望自己留给后人的都是有益无害的。

这也是曾家的传统。所谓穷则思俭,俭以善德,俭以养廉,有德有廉可谓君子,于此外又何所求耶?曾国藩认为,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不如教子孙走正道,让子孙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自食其力。正所谓“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哀之始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人如果骄奢淫逸,即使身处富贵,也注定失败。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曾国藩平时对自己的子侄总是严加训诫,要他们学会谋生的一技之长,并告诉他们:在家业兴旺之时,要想到衰败时的光景;人处在高位之时,要想到处于低位时的光景。富贵显赫的人家,更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曾国藩认为富贵不可长久,不可以官为生。常训诫子侄要以种田作为永远的家业命脉,只要这根命脉不断,曾家的人就不会受穷、受苦。家族的兴旺与发达,不能倚仗一时的官爵,如果子孙后代不思进取,懒惰懈怠,再大的家业也会化为乌有。

曾国藩的为人思想与左宗棠不谋而合,左宗棠的教子思想也是以德性为本。左宗棠说:“尔曹能谨慎齐家,不致困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恣情流荡,以沈(同沉)澜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意思是说如果你们任意花销,我积的钱越多,你们犯的错误就越多、越大。左宗棠的话虽严厉,却能警醒后人。

曾国藩一生为官,阅历丰富,且看多了官宦子弟骄奢淫逸,然后四处流浪,最终落个饿死沟壑的下场。基于这种认识,他要求弟弟国潢设法将自己在家乡的田产出手,或捐作元吉公的祭田,或捐作星冈公的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的钱银供家中日需之用。在曾国藩看来,官宦之家不蓄积银两,子弟就会明白,自己如不努力上进,将来父亲不再为官,便有饥寒之患。懂得此中道理,子弟也就会以自强自立勉励自己,学会谋生的技能。

曾国藩认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家庭贤人的出现,曾国藩眼中的“贤人”是指能够自立之人,他常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又说:“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能自树立子孙。”而这种“自树立”之人,是指具有维护家风、兴旺家族能力的子弟。

曾国藩一生崇尚自立于世,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历经艰辛,但始终努力不弃,终有所成。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子弟也是同样要求。他做官不贪,不爱钱,更不为后代积财,在今天也是令人感叹不已的!

1854年2月上旬,曾国藩的父亲命令他写一副对联挂在大厅之上,他写道: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对父亲的见解十分赞同,他常说,他依靠祖宗的积善行德,年纪轻轻就“一帆风顺”做了高官,深怕由于自己一个人享用而致使家道中落,因此极力劝诫各位弟弟和子女们:愿咱家成为耕读孝悌之家,而不愿成为官宦之家。

他在给弟弟的信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时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则平日里可以避免别人眼红,招人妒忌。二是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子孙们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我们曾家历代的立家气象、格局没有改变,从嘉庆末年到道光十九年,我见到祖父星冈公每天生活守常规。不相信医药、堪舆、和尚、巫师、祷祝等事,这也是老弟曾经亲眼见过的。我们这一辈的人认真遵守家风,则家道便可多支撑些年,望老弟率纪泽及各位侄儿切实做好。家中木器还不齐备,请老弟帮兄购置一些,家具只求结实耐用、不要超过三百两银子。不图雕花镂图,但油漆要好一点,这样能经久耐用、房屋不求华美,周围要多种竹木松柏,多留些地做菜园,即使占去一些田地也不要紧,清贫俭朴就像穷苦人家,所领的养廉银全部充公使用。没有购置一廛房地、一区田亩,吃饭不过四簋,男女婚嫁,不过两百银子。”

别说古人了,即使是现在,多数人的观念也是用尽办法为子孙积聚财富。即使后代不能自立也不舍流落街头,遭人耻笑。然而他们却没想过为子孙留下过多财产,反而是害了子孙。因钱多生活无忧,子孙就变得不思进取,最后导致坐吃山空。

敬德修业,不可固愤而废

“没有间歇是最难做到的了,就是圣人那么伟大纯正也从不停止进取。”——倭仁

每个想做成点事情的人都应该全神贯注,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坐着这山想那山。没有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取的,会有很大的危害。

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做到“恒久”。曾国藩认为只要能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曾经引用理学大师倭仁的话说:“没有间歇是最难做到的了,就是圣人那么伟大纯正也从不停止进取。颜回三个月没违师命,这一点很不容易学。像日月那么至高至洁,也并非所有圣贤都能企及的。”

曾国藩的救世人生哲学观非常突出,这也是他“苟能立志,何事不可为”的思想的核心。曾国藩一生以“敬德修业”四个字来不断勉励自己,督促自己去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做事,以求取每一次进步。

曾国藩从“湘军首领”到“中兴之臣”,可以说是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业,这与他不断进取有很大的关系。在曾国藩身上,特别体现出一种自我修养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人只有敬德、修业两事靠得住。敬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他还这样讲道:“遇逆境,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遇逆境,正可困心横意,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固愤废学。”他把学习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并且要求子孙后代不可抛弃积极进取的精神,要有志、有恒。

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敬德修业”,并且把“敬德修业”看作是每日有所进步的必要基础,这也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表现。他希望“德业并增”,这是他人生之所以进取的重要原因。他认为,要实现“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他主张:“圣贤之所以为圣贤,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与子序言圣人之道,亦由学问,阅历渐推渐广,渐习渐熟,以致以四达不悖。因戏称日:乡人有终年赌博而破家者,语人日:‘吾赌则输矣,而赌之道精矣。’从古圣贤未有不由勉强以几自然,由阅历悔悟以几成熟者也。程子解《孟子》‘苦劳饿乏,拂乱动忍’等,语日‘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

曾国藩认为,若想成为成功者,就要积极进取。没有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是难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生的进取,是从一个人的内心开始的,只要能够坚持下去,阅历就会逐渐增多,就可以获得成功。

积极进取是一种耐力与意志力的体现,一个人无论如何伟大,相对于奔腾不息的历史而言,总是渺小的。一个人不可能一生都是一帆风顺,出现逆境在所难免。对待逆境,不要逃避现实,既不要做以卵击石般的无谓牺牲,又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懂得积极进取。积极进取是一种提升自我的动力,是人生修养中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要求,曾国藩就是在这样一种奋发进取的思想基础上,不断完善自我,所以他终生都以全力为实现这个“敬德修业”的远大抱负和人生目标而锐意奋斗。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我们需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既明且智的头脑,看清楚了再采取对策,既要看到过去,又要看到现在和将来。

我们常说要做明智之人。“明”就是要把问题看清楚。“智”就是以敏慧的思维作出判定,进而能采取正确的对策。我们需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既明且智的头脑,看清楚了再采取对策。这里讲的是一种看问题时应持有的正确眼光,既要看到过去,又要看到现在和将来。

要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看准的机会,除了行动迅速之外,还要看清应当怎样办。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能力,除了要看到、摸准之外,还要看到种种条件的辅助或制约。这就是深一层的眼光了,到底哪些条件可以利用,哪些条件是限制性条件,心里面要有个底。三国时,诸葛亮与周瑜合力在赤壁打曹操,用的一计就是“借东风”。其实,东风是现成的,关键在于会不会利用。

左宗棠认为,做事情要如中国一句成语所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利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顺势的缘故。

左宗棠所说的势,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情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即由恰逢其时,恰在其他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说来,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促成“毕其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

“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此时也许不可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靠的就是分析问题,看问题的眼光。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事情,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还有一个是“顺势”的问题。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人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曾国藩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顺势乘势才易成事,但前提是要会审时度势。审时度势就是说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从而作出明智的决策。如何做到审时度势呢?这就需要有远见卓识。

远见需要眼界,而眼界的宽窄需要新朋友新知识的充溢。在内忧外患的晚清局势下,曾国藩结识有志之士,广纳天下英才,为救国于水火而兴办洋务。他认为唯有自身有足够的实力才能摆脱外国的威胁和挟制,达到自立自强。

在筹办的过程之中,无论是置办轮船枪炮,设立翻译馆还是派遣留洋学生,每项工作他都周密计划,大力支持,结果取得积极效果,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由此可见,潮流时局、发展趋势对于事情的成败有着巨大的影响。有需求有机会的时候就要懂得借势,没有人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毫无意义的、是事倍功半的。就现代而言,国家的法律和政策都代表了一定的“势”。认清这些,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在不勉强的前提下借助局面获得更好的发展,这样的人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甘心吃亏,早有戒备

得失盈亏心知肚明,常怀一颗戒备之心有益无害。有大志向的人心装天下事也装己身危,学会保护自己才是发展的前提。

有人说:“吃亏是福”。且要看吃的什么亏,如何吃的。

曾国藩对人性的理解较为黑暗,认为“主动吃亏”之人多半别有用心,因此一定要小心提防。这与他纵横官场,看尽尔虞我诈有密切关系。

一个人主动吃亏,是否有所求,这后面深藏的动机,是非要弄明白不可的。本着正直、善良目的的吃亏应该鼓励,但是如果识别不慎,纵容了心怀不轨的人,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善良还是别有用心,分辨起来可不这么容易。

曾国藩常说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给你恩惠,恩惠背后总是有目的,一旦拿了别人的好处,就不能秉公办理事情了。这和现在所说的:“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请客送礼的事情,自己不做别人做,也要想明白该不该收。有人为了求得官职送礼,这样的人怎么能用呢?有人为了上学送礼,这样的人能学到什么呢?

同类推荐
  • 易经教你闯社会

    易经教你闯社会

    《易经教你闯社会》将《易经》64卦,一一分篇介绍,通过对每一卦象的解析,针对个人人生遇到的困惑、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介绍,文字平白生动,其中穿插案例和详尽的解说。相信,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只要你翻开这本《易经教你闯社会》,就会发现《易经》其实就是一本励志书!千百年来,我们原本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生智慧!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把它当作了一本占卜书,这真是舍本逐末。不问苍生问鬼神,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吧!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感受《易经》巨大的精神能量!
  • 做事不能“太本分”

    做事不能“太本分”

    世界在变化,因为变化而精彩。“在路上总比停在旅店里要好”,认真体会这句话,你会发现,它告诉了我们成功的道理,即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进而搜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去做事,结果会让你感到惊奇和满足。做事老实死板,执旧不变,缺乏技巧,结果往往难如人愿,即便是目的达到了,沉重的脚步总是落后于人。这怎能称得上是一种成功?两者之间,过程一样,步骤相同,确有云泥之别。
  •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所有老板都希望你记住的一句话:不要遇到问题就来找老板,请给我解决方法!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方法决定人生,方法决定命运。借口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方法则是成功路上的高速通道。在问题面前,“不找方法找借口”还是“不找借口找方法”,相信你已经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 心态决定命运全集(白金版)

    心态决定命运全集(白金版)

    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决定我们人生的成败,在平庸中超越自我!在非凡中体味成功!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操纵命运,但你可以调整心态。
  • 给女人的100个忠告

    给女人的100个忠告

    有一位多愁善感的女人卧病在床,一天,她打开家里西面的窗户,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禁不住百感交集,泪流满面。在家照顾她的母亲看见后。赶紧把她叫到东面的窗户前,推开窗户让她张望,看见的却是一户人家正在举办婚礼,一番喜庆的气氛慢慢感染了她,她禁不住露出了笑容。于是,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女儿啊。人生有悲剧也有喜剧,有失败也有成功,有痛苦也有欢乐,你不能只推开一扇窗户,只看到一面的风景啊!”
热门推荐
  • 我梦我爱过

    我梦我爱过

    回忆有时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只是除了回忆,我还拥有什么……《我梦我爱过》其实去年已经开始写了,只是一直没有时间来整理,现在公开出来,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有的地方写得很啰嗦,不要笑话,因为我写的都是真实的经历,并没有扭曲、虚假、做作或夸大事实,文彩也不太好,希望大家谅解。
  • 浪迹山河

    浪迹山河

    幽蓝而深邃,恢弘而繁华的皇城。举世闻名,座无虚席的戏院。一部首演的戏剧,一堂满心期待的戏客。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唱曲悠悠,笑尔辈江湖蹉跎步伐点点,忆我等山河岁月
  • 征伐界

    征伐界

    他,有父有母却无家可归;他,生为凡躯却行神之事;他,无长无师却征伐天下,举世无敌。
  • 陛下溺宠,皇后娘娘别想逃

    陛下溺宠,皇后娘娘别想逃

    他,掌握人生死的帝王,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影阁少主,一场车祸她穿越来到这个架空的时代,算了,随遇而安吧,只是这个杀戮果断的帝王是什么情况?第一次见面她被人流带入了他的怀中,让他念念不忘那如繁星的双眸,同是也在心中埋下爱的萌芽。第二次见面她在湖边戏水,让他沉迷不能自拔,可却寻而不得。爱的萌芽破土而出。第三次见面她俏皮可爱,聪明伶俐,让他敞开了那冰冷无情的心房。从此宠她无下线。他为她废除三宫六院,为她学会了所有的一切,为她杀了所有伤害她的人,哪怕是她的家人,把她宠成了一个所有人的羡慕的皇后。对她一切都无所谓,只要她开心就好。在他眼中万里江山不及她倾城一笑(一对一专宠,宠甜所有人。)
  • 全面攻略

    全面攻略

    苏牧得到一个系统。据说世界上没有不能被攻略的东西。可以通过好感度、拆解度、剖析度、清理度……进行攻略。也可以通过恋爱值、仰慕值、仇恨值、恐惧值……进行攻略。攻略成功获得目标技能、天赋、血脉、图纸……于是苏牧看着眼前的星辰大海陷入了沉思。“所以我是应该跟宇宙谈一场恋爱呢…还是直接锤爆它的狗头?”——————————Ps:轻松向偏日常流,欢迎入坑~群号:796104597,欢迎大佬们加入黎明社!
  • 朝日太阳

    朝日太阳

    白血病少年一家对抗病魔的生活故事。在这里,你会感悟到很多人生哲理。
  • 末世之公主陛下

    末世之公主陛下

    在末世里沫沫受到了许多伤害,闺蜜的背叛,男朋友的出轨,最后被挖去晶核而惨死。重活一世她发誓要手撕渣男贱女好好在末世中当女王 来看看沫沫是怎样与朋友们走向黎明吧
  • 爆笑修仙萌狐不准逃

    爆笑修仙萌狐不准逃

    某个美好的夜晚,洛安安童鞋被一个西瓜砸到了修仙界,成为九尾狐幼崽一枚。好吧,从此顺应天意成为白富美迎娶高富帅走上狐生巅峰。怎么可能!!!“你确定你真的是狐狸吗,你的智商让我很怀疑!”又或者“你是得罪了天道吗,不然怎么生的这么丑!”毒舌正太出言讽刺。胡说,宝宝明明是最可爱最聪明的淑女狐,嗯哼!总之,说好的谪仙暖男呢,说好的一统天下呢,都是套路,宝宝要回家!且看萌狐携空间修仙谈恋爱的搞笑日常。你一定会喜欢哒!
  • 月清歌

    月清歌

    沈月清觉得自己失忆可能是一个意外,谁叫她那么单纯呢?可是后来才知道自己的失忆就是那个连面都没见过自小定下娃娃亲的一个公子哥一手造成的。好吧,沈月清忍了,反正也不想和这种人渣纠缠久了,于是背上包裹,打算孤身一人策马江湖,但是没想到,不知道算不算是好事还是坏事的事情发生了......
  • 乱斗神话

    乱斗神话

    “荣华不过一世;富贵安能百岁?”“传说的乐土化为废墟,不老长生的神灵落为尘埃。”“所谓神灵,不过是狂妄者自封的无聊称谓罢了……”低沉的话语从孟云嘴中徐徐道来:“所谓荣耀,却是亿万枯骨所堆砌的坟冢……”见孟云越说越离谱,爱莉亚不由一惊,难道有什么奇怪的东西混进了‘众神’的数据库?……好吧,言归正传。且看欢脱宅男带着一只呆萌狐娘毁灭……呃,拯救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