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54200000005

第5章 治世之道

画外音:

《论语》在很多时候都谈到了治世的道理,但孔子的治世之道并不抽象和深奥,孔子一直在用最朴素的语言和最浅显的道理,向他的弟子们陈述治世为政的基本原则,向我们描绘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他的这个理想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理想,《论语》的治世理念是德政,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以道德礼乐维系的和谐社会,那么于丹教授对于《论语》的治世之道会有什么样的解读和感悟呢?孔子的德政理想到底是什么样子?这种政治理想又该如何具体实施呢?而《论语》的治世之道对于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发呢?

于丹:

说到孔子的思想呢,不能不提到他治世的理念,后世一直有这句话叫做“半部论语治天下”,那《论语》里面到底有什么样治世的思想?在今天相隔两千多年之后到底还有没有价值?其实提起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而蔽之就是德政,也就是说在春秋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里,那个社会环境是很特殊的,因为它是一种宗法制度,大家没有现代的这种法律制度,礼乐道德作为维系整个社会秩序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所以那个时候诸子百家在如何治世上其实有很大的分歧,从儒家这个思想渊源一脉相承下去,有一个分支其实后来就发展成了法家,是主张严法酷法的,但起码呢在还没有进入战国之前,在整个社会的矛盾还不那么激烈的时候,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孔子所提出的政治理想还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以道德维系的理想。

我们今天其实评价起孔子的一生,会觉得呢他这一辈子做了两件事,一件成功了就是他的教育,因为他被奉为万世师表。但另一件失败了就是他的治世,因为他的理想不行于天下,他是奔走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向各个君王游说,但是结果怎么样呢?这一件事情从当时到后世给他的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否定的。那我们在今天再提孔子的治世思想,到底有多大的现实价值?我们来看看他怎么理解,他怎么提倡这个德政。

孔子对于政治他有这样一个说法:“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话什么意思呢?道之以政,如果治世仅仅用政治权术在那儿治理的话,再加上一个整齐大家的法度,就是齐之以刑,以刑法加以约束,以政治加以管理,以刑法加以约束,好不好呢?挺好,能达到个底线叫做民免,免什么呢?就是老百姓能够安安定定免去很多的刑罚。但是呢也有个后遗症,就是民免但是无耻,仅仅在行为上免予刑罚这不足以树立他们的廉耻之心,就是人的荣辱观光靠政治和刑罚是确立不起来的。第二句话就是孔子的一个理想,他说如果道之以德,我们如果用道德来进行管理,齐之以礼,用礼仪法度这些东西进行统一的约束,那么老百姓不仅知道有羞耻之心,而且他能够遵循正道,这就叫做有耻且格,就是能够归附遵守正道大礼,这是孔子的理想。

这样一个道德我们放在今天来看,今天的社会是有法制的社会,法制是这个社会的基础底线,也就是说它保障了公众的权力,保障了公众的安全,那么道德是什么呢?道德其实是在底线上对于公民自律,社会核心价值,这样的一些提升,也许在孔子那个时候没有法制为底线,单纯提倡以德治之他一定是失败的,所以有的时候啊,圣贤经典中的一些道理随着整个时代的变化,有些东西会过时,有些会因为我们文明秩序的发达,社会的进步,多元保证的增加,反而比他在那个时候更有普世的意义。我想以德治国这样一个思想,在有了法治的基础保护之下,其实更有它的价值,这就是孔子在当时提出来,但是在当时已经很失败了的这种德治的思想。

画外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孔子关于治世的基本要求,为政者一定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德政才会有一个正确的起点,孔子向来是鼓励弟子从政为政的,并且还经常前往考察指导,而其中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看看学生们能不能做到以身作则。

于丹:

所以孔子教的这些子弟啊,他们也都曾经去过很多地方,也都做过一些小官,那么在《观点》上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子路曾经去做蒲县的县宰,做了一段时间孔子正好路过去看一看学生,他先远远进了蒲县的县境,四下一看说子路这个人不错啊,一看他就是谦恭有礼的尽心竭力的好啊,真不错,又往里走了一段进了县城,四下一看说,哎呀,子路治理这个地方做得不错啊,一看他就是诚实有信而且他能够身体力行,不错啊,真是不错。再往里走走进他的县衙,进了衙门再看一眼,说我一看就知道子路观察仔细做事果断,不错啊,真是不错,那孔子大赞了三通之后陪他一起来的子贡就越来越奇怪,子贡就说老师啊,你到现在你还没见着子路,你都一路上夸了他三遍了,你到底为什么啊?孔子说,你看我们一进入这个县境就发现两边的田地都耕种得整整齐齐,沟渠挖得很深,道路非常通畅,这当然说明他谦恭有礼能够调动百姓,所以大家才会尽心竭力,刚一进来这就已经很具规模做得很好了,他说我们再往里走,进了县城,你看见的房屋整整齐齐没有破败,树木都很茂密,这当然说明他这个人为人笃诚有信,以身作则,率领了民风,不是轻浮的,没有那种华丽的浮夸的这样一种风气。他说你看府衙里,居然很清闲,也没有什么人来告状,而且府衙里的衙役都在尽心做自己的事情,这当然说明子路在这儿他一定是观察仔细做事果断,所有的诉讼都处理完了,不是成天有人在这儿闹事打官司,他说你看到这些觉得我夸他三遍还为过吗?

当然这个故事不见于《论语》,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这种为政的思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真正的政绩不一定要表现在奏折上,不一定一个人说我做了哪些事推行了哪些措施,真正的措施会落实在效果上,你去看效果当然就知道他是怎么样来做的,所以在孔子这里看到的就是一切用事实说话,一个好的治世之道是会反映在国泰民安百姓的这种利益上的,当然这种故事呢,如果我们说孔子的学生到底做出了多少政绩不可考,但是我们的史书里还是记载了,很多中国为官的官员他们是怎么做的,其实儒家的思想在他们的治世之道中一脉相承。

大家都知道晏婴,这在历史上是名相,他在齐国做大夫的时候身正廉洁,一直自己是乘着破车,劣马拉车上朝或者是退朝都是这样的一种做派,齐景公看在眼里就很奇怪,就问他说是不是给你的俸禄太低啊?你为什么就这样破车劣马上朝退朝呢?晏婴说,仰仗现在这么一个很好的时代,我自己的家室都能安顿,我的朋友都有依靠,生活一切都不错,有这样的破车劣马可以依托着我每天来工作,我已经很知足。那齐景公越想觉得这么一个大夫高官,这么一说是不是谦辞啊?退朝以后齐景公就专门找了最华丽的车马,派一个叫梁丘据的人去给他送去,梁丘据去送车马,送到晏婴府上晏婴退回来,再去送再退回来,如是者三,退了三次以后齐景公就有点挂不住了,就把晏婴找来说你是什么意思啊?如果你一定坚持廉政不坐华丽的车马,那你是不是逼着寡人也不再坐这样的车马了,这次晏婴很推心置腹地跟他说,他说其实今天我们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治世里老百姓是要衣食富足,但是富足之后最怕的是他们没有这种廉政之心,不能够以一种清廉政治来立世的话,光有外在的奢华是不能够让一个清明世道长久的,他说那些的高头大马,那些个华丽的车盖,说您可以坐得,其他的高官也可以坐得,但只不过是我自己不想这样做,因为国家委我重任,我要下临百官,如果我不能以身作则的话我怎么要求别人清廉呢?他说我有这样一个基本的破车劣马代步就已经够了,这样我心中最担忧的就是老百姓的浮夸,我必须要做到这一点。

晏婴的口碑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很广,其实他就完成了孔子说的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身正他的政令就一定会是畅达的,所以孔子多次有过这样的言论,“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他说苟正其身,假如一个人端端正正让自己的身心品格清正廉洁,于从政乎何有,在做政治这件事治世管理上你觉得还有什么难的吗?这事不就做到了吗。但是如果一个人他身不能正的话,他又怎么样去正别人呢?所以,以道德而建立治世的体系,这是孔子一再坚持的德政的理想。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的文人是学而优则仕,真正知识通达之后不是拿来炫耀的,而是要能够为国家社稷百姓做点事情。中国太多太多所谓的文人只不过是失意的政治家,而太多的政治家只不过是得意的文人。

画外音:

在《论语》里面问政的言论很多,孔子的回答也很多,其中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治世为政一定要做到勤勉尽责,忠于职守。儒家的这种思想影响了无数代人,在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其中也包括苏东坡。

于丹:

子张问政,也是问老师怎么样去治理这个世道,老师的回答只有八个字,“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居之无倦,一个人在做官的时候安闲的时候,心中不要有任何的倦怠之意,时时要让自己是勤勉的努力的工作着的。行之以忠,去推行你政令去做事的时候,要保持着忠心耿耿做事尽心竭力。做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就够了。那么别的人再继续问,“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子路说老师啊怎么样来治世呢?老师说了四个字,先之劳之,说你要想管理好一方水土,老百姓肯定要做点事,对吧,不管是修道路修房屋这些基本的市政建设,大家挺劳苦吧,那不要紧你身先士卒,你在他们之先,你先去做到这些事情,这叫先之劳之,老百姓就不以为疾苦了,因为你很勤政,大家愿意来跟你一起做事,子路觉得太简单了,说请益,你再给我多说点啊,老师也很吝啬多说了俩字,无倦,就是坚持这么做不要懈怠,不要让自己疲疲塌塌的取得一点政绩就居功自傲了,心就倦怠下来了,保持无倦,一直前行。可以说这样的一种心情,这是在一个治世之中居安思危。

但其实有很多地方官在当时的这种政治秩序中是无安可居的,也就是说只有居危者思危居安者思进,其实才能够让这个政治秩序在勤勉之中,保持一种平静的态势。孔子这样一种道德理想,这样一种勤奋的清廉的理想,其实在太多太多中国文人的身上都有应验的故事。再说一个文人苏东坡,苏东坡从密州迁到徐州,正好赶上大水泛滥,当时的水已经在一个叫曹村的地方决堤了,决堤之后就直逼他的徐州城,城里面一些富人就都纷纷地逃出来想要躲避洪水逃荒去了,他自己拄着手杖出城,跟所有的人讲了一句话,他说有我在洪水绝不至于冲垮了城池,请大家都回去吧,大家回去以后他自己又拄着拐杖到了驻城的军中,他说现在请大家一起来为百姓做事,不要说是这么一个驻城军队,就算现在是皇家禁军也要出来我们一起做事,赶快筑堤保护这座城,那么接待他这个头目看了他很感动,说太守你自己不怕道路泥泞,这么高的年纪拄着拐杖亲自来到这里,我们大家又何敢辞命,所有人穿着短衣光着脚扛着工具一路冲出来,当时筑起一个东南向的大堤就保住了他的城池。所以我们现在说起苏东坡,都觉得他是一个卓越的艺术家,觉得他是一个大文豪,但其实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是有政绩的,而在中国文化中受道德濡染越深,他在从政的理想上会越坚持德政的这种本体思想。

画外音:

德政是孔子的理想,也是中国历代治世为政者的理想,但是德政怎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呢?它有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法呢?

于丹:

孔子的学生跟他有一段很长的对话,子张去问他说:“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孔子给他的答案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老师怎么样具体的措施就能够把治世这件事完成好呢?五件好事提倡尊崇起来,四样恶事能够摒弃掉抑制住,政治风气就会好了。那子张当然想知道哪五美,先来说说五美,孔子就给他说了这样五件事,“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这是五美,惠而不费,这个意思就是一个治世的有权力的人,他要去恩惠百姓,但是又不要过多的破费自己,因为任何一个时代执掌权柄的人他拿着是国家给他的经费,也就是说从事治理世道不是单纯地做慈善,不是拿着经费没完没了地给老百姓,总给他们派大红包,老百姓一定认为政治就好吗?一方面要给大家恩惠,但另一方面不要过分地破费自己,这叫惠而不费。那怎么才能做到呢?这个利益从何而生呢?子张很奇怪,孔子是怎么解释呢?他就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因民之所利,选择老百姓能够得到利益的时机和地方,去引导他们得到利益,这不就惠而不费了吗。也就是说与其给他钱,不如让他自己去创造财富,给他扶持调动他的积极性,使大家能够全盘搞活,得到他们应得的利益,这你不就是又给了他恩惠,自己又不破费吗。所以这是关于惠而不费。

第二点呢,叫做劳而不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也是一个职业化的时代,大家都有工作,不能说福利社会就让所有的老百姓都歇着不干活吧,总要有劳作,如何做到劳而不怨,又干了活,大家欢欢喜喜没有抱怨,容易吗?怎么才能做到呢?孔子的解释是:“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什么叫可劳,就是你要选准了可劳作的那个时机,比如说春耕秋收这个时候是大家愿意干活的,你不要逼着大家大冬天去大兴土木,这没有必要吧,再比如说大家可能衣食丰足,没有后顾之忧了,你再让他去修个建筑啊,或者是再去改善改善更多的这种设施啊,他是愿意的,但是在他温饱没有满足的时候,你逼着他去服劳役或者是去征兵打仗,那老百姓肯定会抱怨吧,所以时间要挑对了,他的心情要配合好,要有他的积极性,这就叫择可劳这个时机而劳之,让他自己劳得其所,他愿意这样去付,出并且他会乐在其中,又谁怨,你说谁还会抱怨呢?这是关于第二点劳而不怨。

第三点呢叫做欲而不贪,我们过去一说就总会有一个误读,认为儒家是教人清心寡欲没有任何欲望,一个君子无欲则刚,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的欲望他才是一个真君子吗?其实孔子说的是人可以有欲望但不要过分贪婪,这是符合人性的这是一个客观的陈述,孔子说:“欲仁而得仁,又焉贪。”今天我们有一个词叫求仁得仁,对吧,说人是有欲望的,但是要看你的欲望引领你向何方去,如果你的欲望的指引往仁爱之处去而得仁又焉贪,还会有很多贪欲吗?你去引导他的欲望而不是压制他的欲望这就够了,这叫欲而不贪。

那么第四点叫泰而不骄,怎么做到呢?孔子说:“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说在一个真君子的心里,他看别人不在乎你这件事情是多是少是小是大,这叫无众寡无小大,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敢怠慢,不要看到说这个人是一个精通事理的四五十岁有沧桑的人,来问你事情你就重视,一个十来岁的孩子问你事情你可以忽略吗?如果一个人做到无众寡无小大,对什么人都不怠慢这就叫泰而不骄。

最后一点叫做威而不猛,真君子他是威严端庄的,但是他并不凶悍并不凶猛,孔子说:“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他说一个真君子出门见人做事的时候,他的衣冠是整整齐齐的,眼光中有一种磊落,眉宇之间有一种坦然,你对人有一种尊敬那让别人俨然一望就心生敬畏,这样的敬畏其实是一种深刻的尊重,并不是一种惧怕,它跟你的权势无关,跟你的地位无关,跟你的财富无关,它关乎一个人的品德和尊严,有些人他可能很从容但看完了以后就让人尊敬,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威而不猛,他不需要有一种外在凌厉猛烈的气势,富于攻击性,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所以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叫做五美,他说你如果把这五美都做到了,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那你想想这个社会的风气是不是就会好起来,大家都在努力地工作,但是没有过多的贪欲。大家都蓬勃向上,自己的内心是有尊严的,而外在大家都是和气,的这还不美吗?

画外音:

虽然孔子所说的这五美,好像只是对于君子的要求,其实这也正是孔子对于整个社会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五美,那么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理想的德政还会远吗?而孔子认为的需要远离的“四恶”又都是什么呢?

于丹:

子张又接着问他说,你还没说那四恶是什么呢?不是还有四样不好的东西要摒弃吗,孔子说,第一,不教化而杀谓之虐。不先去给社会有一种教化天下,教习,教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给大家一种社会道德风气的树立,要先用一种好的思想风尚去在社会上普及,如果你都没有去教,来了以后就说现在社会怎么这么不好啊,世风日下,伤风败俗,抓几个带头的先把他杀了,看起来是杀一儆百,但是孔子说如果你不实施教化,直接就去杀的话这就叫做虐,就是你暴虐百姓,这是不好的。

第二样叫做不戒视成谓之暴,戒是告诫,提前告诫,告诉你要做什么事情。不戒视之,眼睛的这个视,看的这个视,视之表示急切要成功立刻就要成功,事先不告诫你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而上来急功近利说我马上就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典型,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把什么事情就要做好,马上就要做,孔子说这叫做暴,你有前期铺垫吗?就好像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有人说,哎呀,我要吃三个馒头我就能饱了,前两个我不吃了,直接吃第三个馒头吧,那没有前两个馒头垫底你吃的永远是第一个,急功近利这就是一种暴行,这是不好的事情。

第三个恶呢叫做,慢令致期谓之贼,什么叫贼?慢令致期,就是事先不督促,到最后赶工期,事先说,哎呀,大家都从从容容给大家一件事情去做吧,然后过了几天就声色俱厉说你们怎么都这么没责任心啊,怎么这么多天还没完成,今天下午必须得完活,四点钟必须得交上来,这样你对人是不负责的,你在一开始为什么不交待工期呢?如果开始是慢令,你怠慢了自己的法令,没有给大家做出明确的规定,那么后面就不要致期,还专门限定期限,你这样是陷别人于不义,当然就是贼。

第四恶,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啬为之有司,与是给予,犹之与人,同样是给人钱财,该出手该给大家的时候不要吝啬,要真正有恩德厚待于人,如果说什么事情大家都做好了,尽心竭力,而最后去发放钱财的时候同样是怎么也要给,开始犹豫了,能少给少给点吧,能够不给要不就不给了吧,这样一琢磨出手不大方,孔子说出纳吝啬这叫有司,有司是一种小官,就是差不多相当于一个管财务的这种小头目,他说真正治理世道做大政治的人,他出手不会像一个不上台面的有司一样那么吝啬,他一定要用他的奖赏兑现他的诺言去厚待于人,他做不出那种出手不体面的事,如果那么做是第四恶。

这段话很长,但是这段话里面他掰开了揉碎了讲了很多的道理,他回答了子张什么是好的政治?怎么样做能够让很多的风气真正建立起来?大家会对孔子的理想多多少少大家都会有些置疑,认为过分理想化,但是他有他自己一套理想化的推导,就是他需要时间,需要纯朴的民心,需要稳定的社会风气,需要从容地建立,当然外在的这些条件也都是他假想出来的前提,但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他这样一个循环的理想,在他这个理想中有很多细节,我们不能全盘地照搬,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指望着一个乌托邦的来临,但是他会有一些推导的逻辑给我们启发,真正经典的意义从来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种宗旨性指导,而是在思维方式上对后人永远保有启发。那么这样的一种为政思想真正做下去的话,身体力行于细微处会见出功夫。

画外音: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治世之道离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遥远,两千多年前孔子没有实现的理想,今天我们却能够体验到它的温暖,只要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就都能够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尽心尽力,同时也会寻找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

于丹:

也许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他的道德理想施于政治以美德风行天下,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当整个文明的脚步走过两千多年,在我们今天这样一种复合的秩序之下,在有了法制为准绳这样保证的社会基础之上,可能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发挥了它自己的功能,也许我们在今天站在今天去看古人,我们能够获得的启发会更多,我们从中得到的内心的那种信任和温暖可能不同于他那个时代,也就是说没有必要刻舟求剑,没有必要墨守成规,没有人说孔子在历史上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并不妨碍他的这些理想作为温暖的种子延续到我们今天的信任之中,让我们自己在自己的行为体系中,由这个启发去完善发达获得一个更为有效的人生之路。好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读懂孔子

    读懂孔子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春秋末年,社会经济急剧变化,新旧制度交替。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提出“仁”的思想。其核心是关于人性、人道、人生价值等问题探讨,从而建立起人学的思想体系。孔子注重教育,堪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至今还体现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本书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卢梭的智慧

    卢梭的智慧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热门推荐
  • 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

    作品讲诉了作者在游览小鸟天堂景区发生的点点滴滴,偶遇两位香港大叔触发的一系列情节。
  • 我的毕业班生活志

    我的毕业班生活志

    每个人都会经历小学的毕业生活,这是一段令人心情五味杂陈的时光。有小升初考试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有校园生活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欢笑与烦恼,更有与感情深厚的同学们分别的不舍和悲伤……小学生活是一篇记载着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独立处世的青少年的乐章,它是那样缤纷美好,我将会把这篇欢快的乐章中那些跳动的美妙音符,一一记录在《我的毕业班生活志》里,相信它会成为我永远珍贵的回忆。
  • 传教士们

    传教士们

    身为一介应届毕业生的常陆艺,厕所上到一半突然被召唤到了奇幻风的异世界,而且还是一家落魄教派的“代言人”?魔法?半年搓不出个火球;装逼?诗词歌赋理化工科全都不会;身板?看着体长一米半的低级魔兽常陆艺叹了口气。那咋办嘛?孔老夫子教育我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就是:一穷二白的时候,恁也就尽管莽,别怂。
  •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1938—1941重庆大轰炸

    血腥轰炸,惨烈惊世。政要、平民,空中搏杀、外交风云……四个家庭演绎血与火中的人生命运、民族命运。周恩来运筹帷幄,蒋介石“以拖待变”,汪精卫无耻叛国……本书披露个中情景。中国脊梁,抗战史诗。把日本法西斯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 程序员去修仙

    程序员去修仙

    林温茗今年三十一岁,在凡界已经打了八年代码,但修仙界才是他真正的舞台。进入天下第一修仙门派蜀中道门他走的是统招生渠道,但获得师叔公、老祖的赏识他靠的是某者荣耀百星王者的实力,扬名修仙界他靠的是电子实战系统的开发。随着他不断地站到更高的地方,逐渐可以看见修仙界平和表面之下的暗流汹涌。直到折竹之战过后,天下大乱之时,他才发现自己看似平凡的母亲竟然也是一方大佬。而自己三十年前故去的父亲,更是传说中最接近神的男人。三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 腹黑殿下宠妻:妖娆魔女临世无双

    腹黑殿下宠妻:妖娆魔女临世无双

    一朝穿越,她成功回归与集万千辱名的废材白痴苏轻玥身上,她是野种?真是可笑,本小姐有着纯正而高贵的血统!是废材?七系全修算么?过人天赋谁人比肩?是丑女?呵呵,倾国倾城勉勉强强描述本小姐的容貌!是个无德无才的米虫?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云星大陆的她是千机阁阁主!没人追,没人要么?哎,强大如斯,冷酷邪魅卓尔不凡的尊主殿下与我相爱,各色美男整天围着我绕!尊主殿下都生气了!辱她者,欺她者,尊主殿下灭之……当她遇上他,即将会上演怎样的好戏呢?
  • 最终命斗

    最终命斗

    这是一场神魔的游戏,失败者会被忘却,成功者将会获得成神成魔的机遇,无尽的考验,无尽的拼搏,在这生命是廉价的,许许多多的强者或强队他们的最初或者最终的目的或者只是好好的活着
  • 科学狂人修仙传

    科学狂人修仙传

    3000年,李良,一个被称为科学狂人的家伙穿越到了仙侠世界,成了一个没落的炼器宗弟子。从此,修真界开始倔起一个天才级的炼器宗师!当那些名门大派晚上照明用的是夜明珠,而李良用的是电灯,比那夜明珠亮一百倍!当其它人用燃烧真元之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矿石中炼成巴掌大的一块精金,还沾沾自喜,李良一次性就可以炼它个几吨。当那些人为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成一把上品飞剑而欣喜的时候,李良可以搞出一条流水线,进行批量生产。。。。。。。
  • 金莲劫

    金莲劫

    简介:穿越女主投生修仙世家。由于出生时天有异象从小女扮男装,天下四分,东启萧家、南洲薛家、西岐徐家、北陵韩家、后韩家得到上古凶器‘蚩尤旗’妄想江湖,四处掠杀、血流成河、民不聊生。三大家族合力讨伐韩家。
  • 都市之神职高手

    都市之神职高手

    “神职系统”:一、神印在身,战无不胜(获得强大的力量);二、守护无辜之人,裁决黑暗势力(扮演英雄,伸张正义);三、完成神职任务,提升力量体系,获取丰厚酬劳。杨轩意外得到这个系统后,原以为能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过上平步青云、羡煞旁人的生活。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渐渐发现神职系统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