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75800000020

第20章 区域城市化

一、城市化内涵

“城市化”一词是从英语Urbanization翻译过来的。最早由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师、建筑师依勒德丰索·塞尔达,在《城市化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大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我国研究城市与乡村的有关学术文献中开始出现“城市化”一词。

城市化的本质问题,不同学科的研究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经济学侧重经济与城市的关系,认为城市化是引起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方式重大变化的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和机制;社会学者立足社会学视角强调,城市化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产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后果;地理学家根据地域角度强调城市化是居民聚集和经济布局的空间区位再分布,并呈现出日益集中化的过程。

实际上,城市化的发展形态有两种模式:一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空间转移;二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结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显然,前者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是与传统工业化模式相适应的传统城市化;后者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与新型工业化模式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

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根据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于是提出了城市化发展过程呈S型曲线。

城市化发展的诺瑟姆型曲线图

曲线表明,城市化发展呈阶段性:初级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缓慢,当人口超过10%,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城市化发展呈加速状态,进入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大约超过70%时,城市化又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在城市化初级阶段,在国民经济中农业占很大比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就业劳动力中也占较大比重,但是农业生产率又比较低下,无力提供大量的商品性农业产品,社会的资金积累有限,成为瓶颈、加之科学技术水平低下,使加工工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工业化也处在初级阶段,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不足,所以城市发展缓慢。

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开土地,工业化进入起飞阶段,初期工业化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生活消费品生产为主,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城市,特别是进入大城市,进入工厂就业,进入城市的各类服务业,促使城市化进入高速成长期。

在城市化后期阶段,工业已由劳动密集型过渡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原来进入工业的一部分劳动力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农业基本实现现代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也已经大致完成,没有更多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城市,城市化从而进入缓慢发展和注重提高城市质量的时期。

三、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过程,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主要有水平指标、速度指标和综合指标。

(1)水平指标一般是对区域或国家而言,很少针对单个城市。虽然多个因素可以反应城市化水平,但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指标。最常用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速度指标最常用的是城市化水平百分点的年变化。

(3)综合指标。对于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指标构成和方法,本书选择较为简明的一种评价方法。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主要由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反映。因此,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五个方面可以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实力和经济结构指标,共同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指标体现了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指标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方便程度;环境建设指标是反映城市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综合指标的因子分析基本思想及因子分析数学模型。

①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确认待分析的原有若干变量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

构造因子变量;

利用旋转方法使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

计算因子变量得分;

依据得分作出评价。

四、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一)城市化及其基础工业化是由政府发动的

这种政府发动型城市化具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1)城镇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形成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二位一体的城镇网络。在某些阶段,城市发展的政治指向优先于经济指向。中央政府以四个直辖市为依托;省政府重点发展省会城市;县政府主要发展县城;镇政府把镇企业集中于镇;乡政府把乡级企业集中于乡所在地。几乎可以说,每级政权都把非农产业集中于自己的周围。这种城镇网络的主要优点是让各级政权可以集中有限的生产要素重点发展政权所在地的城镇或非农产业集聚点;其缺陷是容易造成政府利用权力对企业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和经济侵权。

(2)由于政府是城镇化的主体,政府能通过各种有力的措施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盲目转移。我国政府通过户口、就业、商品粮、住房等管制措施,使城镇人口没有过度膨胀,然而却形成了城乡壁垒和城镇居民的世袭制。

(3)政府发动的城镇化可以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镇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我国城镇化初始阶段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农业,但这种积累方式不是通过个人储蓄、不是通过税收,主要是通过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来进行隐性的积累。

(4)政府发动的城镇化可以使政府根据某种目标进行“爆发”式的城市化。我国“一五”时期的城镇化速度和前十年改革时期的城镇化速度都是惊人的。但政府也可以使城镇化迅猛减速,我国历史上的两次逆城镇化运动就是一个证明。

(二)城市化是都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

都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大都市的集中;农村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的集中过程。一般说来,中国农民在其经济生活中同城市直接打交道很少,主要是同县城或建制镇打交道。绝大部分农民是把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出来后,通过镇或县城进入流通,然后在镇上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这是我国独有的二元城市化结构。

(三)我国城镇非农产业中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三产业滞后,工业化首先是从大中城市开始的

不同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以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革命,我国的工业化是从重工业开始的。相对于我国的工业基础来说,我国应有更高的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的发展被重型结构所阻碍了,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不同于拉丁美洲国家把高度的城镇化建立在服务性行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城镇化是工业起飞型城镇化,第三产业相当不发达。我国的工业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和省会城市,而农村工业化在1978年以前主要是县工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使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端在大城市,另一端在县城。

(四)城市构成不协调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规模结构“头重脚轻”,大城市比重过高。美国在城市化水平由10%左右上升到30%左右的这段时间里,特大城市从无发展到3座,到1970年只有6座。与我国城镇化水平相似的印度只有10座,而到1988年,仅按照非农业人口计算的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有28个。日本10万人口以上城市人口中的比重仅为33%,而我国达到43%。另一方面,我国小城市发展不足。1988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我国10-30万小城市人口在10万人以上城市总人口中的比重为27%,而英国的这一比例为62%,法国为60%,西德为44%,日本为36%。我国大城市优先发展的状况是同我国中心城市工业的发展道路分不开的。

(2)城市的地域分布不平衡。我国城市偏集于东部沿海。几十年来,由于我国政府有意识地加速开发西部和内地,城市的平衡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没有根本改变。长江三角洲、辽中平原、京津唐地区,城市密集,特别是大城市高度集中。西部和中部虽然新增城市较多,但其中城市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城市人口发展的绝对水平不高,城市经济效益比较低。

(3)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集于工业。新中国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来自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工业型城市化”的特点。建国后,矿业、工业城市发展迅速,商业城市、金融城市、旅游城市、科技教育城市的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类型的城市有了一定发展。

五、我国新型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现代化转型。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但人口转移只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外延,而不是它的实质。新型城市化并不单纯追求人口向城市的转移,而是更强调通过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所形成的城市化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带动,最大限度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我国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发展新型城市化,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转变型城市化的转变是必由之路。

新型城市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就是城市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空间联系加深,城乡资源配置和分工体系不断优化,从而导致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不断提升城市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层次。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表现在城市方面,是城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对区域来说,那些与城市相关的产业亦即城需型产业将会得到新的发展,城需型产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升区域产业的多元化、高度化和市场化程度。这样,就能从产业层次引导区域经济逐步融入城市经济,从广度上推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产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只有基于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换,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才可能进入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在城市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必然的趋势。

(二)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城市化是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因为城乡差距不仅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的差距,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不仅是为了分享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还包括对劳动条件和劳动收入城市化的追求。所以,城市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社会经济意义,还在于直接推进区域劳动者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大批“城市农民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步入就业结构城市化转型的潮流。当然,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最重要的是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通过城市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不断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既能使城市劳动者在总体上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又能有一定的余力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农村地区如能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产业结构的另一面是就业结构,两者具有同向变动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必然会导致区域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就业问题和城市化问题都是中国现代化的难点问题,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既可以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又可以为农民就地实现就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创造条件,对突破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就业难题和城市化难题,都具有巨大的作用。

(三)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是在不改变城乡空间存在的前提下,优化城乡布局的空间关系,拓展城乡经济的空间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空间影响作用,提升区域的城市化水平。

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强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形成城市圈或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空间结构逐步演变为城乡融合的一体化空间结构。经验表明,在“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区域,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有两种空间开发模式:一是通过发展城市,依靠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来带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二是通过发展小城镇,依靠小城镇拉动农村发展的空间开发。前者称为城市带动式的顺向空间开发模式;后者称为农村突变式的逆向空间开发模式。从我国各省区的情况看,如果单纯依靠前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城市的辐射能力,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带动面不会很大;如果单纯依靠后一种空间开发模式,限于小城镇的发展水平,空间结构城市化转型的发展水平不会很高。比较符合实际的是,应将这两种空间开发模式有机结合,走农村突变式的逆向开发模式与城市带动式的顺向开发模式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可能会更有效地推进空间结构的城市化转型。

同类推荐
  • 策划那些事儿

    策划那些事儿

    为什么地大物博的俄罗斯近几年大赚石油美元,普京总统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为什么日本在高速公路上一路欣喜狂奔的时候,却在突然之间掉入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大悬崖?……“小样,别以为穿个马甲我就认不出来了。”以史为鉴,了解那些重大策划,让你轻松看透波云诡谲背后的真实。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7年中国经济研究新进展、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等。
  •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凭什么我们这么穷

    本书是《谁绑架了我们的生活》一书精编版。在原书基础上,本书从通胀的本质入手,用生动的小故事和鲜明的比喻,为读者分析了房产、教育、医改、政府等关键词背后的联系,诠释通货膨胀的前因后果,告诉们为什么会感觉自己越来越“穷”。
  • 智能化物业管理概论

    智能化物业管理概论

    本书从智能物业的基本原理出发,力求理论与实践、应用与管理相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物业智能化技术,讨论智能物业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内容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物业的概念及其物业智能化管理的特点、物业智能化的技术及其管理基础、智能物业中的物业设备自动化系统及其应用管理、智能物业的消防系统及其应用管理、保安监控系统及其应用管理、通信网络系统及其应用管理、综合布线系统及智能物业的设备管理等。
热门推荐
  • 从末世开始养成世界

    从末世开始养成世界

    是谁,在末世中玩养成,这是末世的扭曲,还是世界的沦丧。是谁,在人族举族伐天时,斩落他们。是谁,化作诸天万界的幕后黑手,收割着文明的果实。………………是他,是他,就是他,脸厚心黑的苏夜。
  • 你又在装逼了

    你又在装逼了

    方白穿越另一个,平行世界,这个世界…………
  • 狐妖的穿梭人生

    狐妖的穿梭人生

    跟个人类谈了好几世恋爱了,不谈了,成仙吧!你以为成仙就完事了?并没有!天界崩溃了!那怎么办?那到地府去吧,听说那里也不错。那个人类还记得我。。。好朋友无处可去!自创空间来得爽!这回该完事了吧?你快醒醒,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原来我之前是个实验体?
  • 重生之狂拽少女

    重生之狂拽少女

    我不为天生,不为人亡,生而为赢!!砚思宁VS顾城
  • ①号院:魅惑王子vs华丽公主

    ①号院:魅惑王子vs华丽公主

    (【院·街】姐妹文)绚烂夺目的皇城里,创造了一位比王子还要邪魅,比骑士还要帅气,比恶魔还要霸道的顶级皇子。当华丽公主出现的那一刻,温柔冷酷的殿下看上了她,一条宝石蓝碎金项链刻印着两人的未来。而此时,魅惑皇子却霸道的在她脚踝上深深的烙印下他的专属皇冠。未来,由抽签决定,切勿轻易调换。当命运之轮启动的那一刻,我的公主准备好了吗?
  • 听风轻雨

    听风轻雨

    由多篇小小说组成~皆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大多以第一人称(我)叙述,穿越,古代,现代,玄幻,科幻等都会写吧感谢观看
  • 我就是神皇

    我就是神皇

    爱好是泡妞,修炼是日常,而杀人?只是无聊消遣消遣而已对于来到这个世界就是神皇的他来说是不是也需要努力下呢?
  • 炫月祭

    炫月祭

    什么是魔?大多数人所不认同的皆为魔。什么是妖?那超脱了自身束缚的皆为妖。这是一个璀璨的时代,那些消失的都将回归。这也是个残酷的时代,群雄出,血雨淋。
  • 接吻长安街

    接吻长安街

    《接吻长安街》是夏天敏老师近年来的优秀短篇合集,收录了《月色晦明》《下山去充电》《漫过花园洋房里的浓烟》《拯救文化站》《接吻长安街》《冰冷的链条》《讨债》《在那无聊的日子里》等精彩短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冬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冬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十五岁,满身桐花的少年出现在她身边,她以为岁月能就此直到永远。十八岁,一场噩梦陡然袭来,她离开了她的少年,从此南北相隔、再无关联。二十三岁,命运迫使他们再度重逢,可故人非故、桐花不再,荒唐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原来,似水流年终抵不过命运多舛,年少之欢终难逃情深缘浅。春有桐花,幸而你在旁。冬有雪花,最好你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