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3100000011

第11章 俗臣脸谱(4)

935年,石敬瑭造反,杨光远被任命为副招讨使与后唐太原四面都招讨使张敬达奉命出征围攻太原的石敬瑭。石敬瑭向契丹借兵,击败了张敬达,张敬达逃到晋安死守。

残废杨光远看到了契丹兵的勇猛和张敬达的无能,在晋安守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找到张敬达,以一种最标准的无耻语调对这位主帅说,“伟大的契丹兵强马壮,我们还是投降了吧,怎么活着不都是活。”

张敬达虽然能力有限,但忠心无限。他坚决不投降,杨光远只好杀掉了张敬达,开城门迎进了契丹主耶律德光与石敬瑭。

石敬瑭对这位前朝将领的所为很开心,就把他收留下来。杨残废为了得到石敬瑭的信任,在演戏上面大下苦功。每每见到石敬瑭时,他就装出一副郁郁不乐的样子。石敬瑭对他这种表情很是疑惑,就问他,“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的官职不够大呢?有什么事可以商量了。干嘛装出苦大仇深的样子来?”

杨光远就看着天叹口气道:“我对我现在的位子已经非常满意了,只是一想到张敬达,心上就莫名的忧伤,他真可谓是死得其所,而我,哎!”

不知是石敬瑭脑袋进水了,还是杨光远的演技非凡,总之,石敬瑭望着这位残废,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事实上,杨光远这个残废当初在晋安杀张敬达时,其态度是那样的积极、其行动是那样的迅速、其开城门迎接契丹人是那么的虔诚,无论怎么看,上面那句话都肯定不是出于他的真心。

也许撒谎的人会得到报应,报着目的性去演戏的人也会得到报应。不久,杨光远就得了一种病。这种病说厉害也不厉害,但的确让人烦恼。每天早上起来,杨光远就像被人在晚上剔了头一样,枕头上一大堆头发。几天的功夫,头发就离开了他的脑袋,落入尘埃了。

从此,杨光远就光着个脑袋出入于朝堂之上。有大臣看着他的背影跟别人说,你看此人少胳臂缺头发的,将来必不是好鸟。

杨光远也知道自己不是好东西,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还不想把这个消息告诉别人。937年,临清王范延光造反,石敬瑭让杨光远去平定。军队走到半路发生兵乱,士兵们想拥立杨光远为皇帝,杨光远坚决不干,并斩了几名欲拥立他的士兵,又把消息传了出去。石敬瑭知道后,大夸杨光远为古今忠纯第一人。后来,范延光被招降,杨光远觉得自己围困一年多却没有攻下范的城池,功劳没有立,范延光却还被石敬瑭封为高平郡王,他咽不下这口气。请求石敬瑭诛灭范延光,石敬瑭不准,他就跑到范延光的家里把老范推进水中,看着他活活被水灌死,然后,拿走了范的全部家产。

石敬瑭得知后,大为惊讶。许多人对“杨光远不是好鸟”这一论断正在渐渐被证实。石敬瑭对杨光远的这种放纵,枢密使桑维翰认为是姑息养奸,这位其实也不是好东西的枢密使屡次向石敬瑭进言,一定要把这个人干掉,不然,将有后患。杨光远知道了桑维翰的理想后,也向石敬瑭告状,说桑维翰专权乱国。

两个人说得都对,所以,石敬瑭只好把两人都做了处置。先把桑维翰贬到了外地,又把杨光远剥夺了兵权,调他到洛阳去当西京留守。

杨秃子顶着满脑袋亮光去洛阳,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他想到了石敬瑭当上皇帝的过程,就直接想到了契丹。于是,他暗地里和契丹联系,以珍宝奉送。为了给契丹送上最好的东西,他让部下在河、洛之间无恶不作,简直就是一群土狼崽子。

在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杨秃子要造反,但没有人会相信他能成功。认为他不能成功的理由却差强人意:自古以来,哪有过秃头天子、跛脚皇后呢(他老婆是个瘸子)?

可杨光远不这样想,在洛阳折腾得惊天动地,当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承帝位,这位皇帝在大臣景延广的煽风点火下,拒绝向契丹称“儿皇帝”。

为了与契丹进行一场决定是儿是爹的大战,石重贵重新起用杨广远,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当他去山东青州上任时,随从仆役妓妾多达千余骑(马是向皇帝石重贵借的)。到任后,石重贵向他讨要借的马匹,杨秃子大怒。

他派人向契丹密报说:晋人忘恩负义,背弃盟约,不肯再称儿子,做老子的,难道您就不发怒?

“老子”耶律德光果然发怒了,一方面,就连你老子石敬瑭都要恭敬无比地自称“儿皇帝”,你石重贵算个什么东西,不让你称“孙皇帝”就是给你大面子了,你居然还想只称臣,这是违背道德违背的信义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好久不去中原掠夺了,趁此机会再去掠夺一番。

耶律德光要杨光远提供后晋更为详细的资料,杨光远这时只想契丹进中原帮自己取得皇位,哪里还顾的搜集情报,胡编了一些就给耶律德光送去了。从杨光远送来的情报中,耶律德光看到的是一个“军队人数少,并且没有一点战斗力”的后晋。

944年春节,耶律德光率领五万契丹兵向中原进军,杨光远立即在青州称帝。石重贵派出晋军主力北渡黄河,与契丹军在河北相对峙。

耶律德光先派出一支奇兵,想从黄河下游过河,与杨光远相会合,横扫整个河南,结果被晋军料到,惨败而归。

耶律德光没有办法,看着手下五万士兵,又不好意思撤退,那就与晋军主力决战吧。但当他远远地望见浩如烟海的晋朝士兵时,咬着牙对左右说:“杨光远这小子一句真话都没有,他说晋兵大半都已经饿死了,难道我面前出现的是鬼啊!”

但都到了这一步,作为契丹人,耶律德光不可能不打,一声令下,双方冲进了对方阵营,一场大战开始了。打了一天,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后晋军倒没有什么,因为他们在本土作战,所谓守卫的一方,得到便宜最好,得不到也没有关系,最要紧的是对方不要讨到便宜去。可耶律德光就不行了,他千里迢迢地赶来,就是为占便宜来了,如今,他见占不到便宜,就在夜里撤退了。主帅李守贞也不追赶,他把矛头指向了杨秃子。

杨光远闭城固守,过去了大半年,城里粮食吃完,居民一半以上全被饿死。可耶律德光像是在人间蒸发了一样,毫无动静。

杨秃子的精神压力非常之大,有一天正在召开守城会议,他突然跑出去,向着北方扑通一声跪下,鼻涕眼泪一齐下来,连连磕头,还喊:“皇上啊皇上,您耽误了光远哪!”

活该!

谁让你说谎!

他的儿子杨承勋见老父亲光着脑袋、废了一只胳臂,又是如此情状,就劝他道:“我们还是投降吧,您的皇帝梦该醒了。”

杨秃子摇头,“我以前用纸钱祭天池,纸钱往水里一扔就沉下去了,人家说我会做皇帝。既然能做皇帝,我干嘛投降!”

杨承勋见老父亲有些走火入魔了,为了让父亲彻底清醒过来,他先杀掉了父亲身边的亲信,然后又把杨光远软禁起来,向石重贵上表投降。在投降表里,他请求皇上能赦免父亲的罪过。

石重贵是个心软之人,本就打算像赦免范延光那样赦杨光远不死的,但群臣全部反对。石重贵没有办法,就命令主帅李守贞拿主意。李守贞派人去见杨光远跟他说:“如今我们要回京城了,但没有办法去见。”

杨光远摸了摸光头,说:“你要干什么?”

来人说:“想要大王您的头一用!”

杨光远怒了,大骂:“我有什么罪?你去问问姓石的,当年是我在晋安寨率军投降,让你们石家做上了皇帝,”大哭,“我还想因此挣个富贵,没想到他们这么忘恩负义!”

来人哪里听得这么多废话,挥刀就把他脑袋取了下来。李守贞想了想,对手下人说,“以后就说他是病死的。”

这话许多人都信,因为杨光远这样的人能得上秃头症,肯定就能得上致命的绝症。

据说,后来耶律德光入据中原后,以杨承勋有劫持父亲之罪,把他剁成了肉酱,并封杨光远的另一个儿子作平卢节度使,以示子继父职。

这样看来,耶律德光并也没有辜负杨光远。而是杨光远自己做皇帝心切,谎报军情,说后晋破败,危在旦夕,结果让耶律德光白跑了一趟。

杨光远太心急了,又太相信自己是“真龙天子”的迷信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太心急,可五代时期的人都心急,就像杨光远的头发一样,还没有变白,就赶紧掉落,只能得到被人耻笑的笑柄而已。

忠心可骂的桑维翰

石敬瑭之所以咬着牙万无反顾地造反,有两个人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一个是刘知远,另一个就是桑维翰。桑维翰对石敬瑭和其所建立的后唐政权的忠心可谓苍天有鉴,草木有识。为了让整个后唐王朝存在下去,他不余遗力地在契丹与后唐王朝之间寻找平衡点。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

忠心这个东西,如果有,当然是好的,但一味地忠心,不顾大环境,那就能成为被人耻笑的愚蠢之忠。

桑维翰出生在河南洛阳这个大都市,美丽的洛阳城却没有给他带来美丽,他长相是惊天动地的丑,身子不但短脸却非常长。但由于他的知识面很广,所以就对自己的相貌并不在意,偶尔照镜子,还会自嘲:“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

他能遇到石敬瑭,要感谢科举考试。当他以进士身份步入后唐政府时,石敬瑭正在太原任河东节度使。由于他的确有些才干,就成了石敬瑭的掌书记,并和石敬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936年五月,石敬瑭有点想造反,可觉得自己实力难以与后唐王朝抗衡。桑维翰站了出来,以一种他认为最理智的方式献计道:“契丹近在我们身边,如果您能推心屈节事之,万一有急,朝呼夕至,何患无成。”

石敬瑭听了这话,就像是迷途的羔羊找到了回家的路,立即决定造反,要桑维翰向契丹写求救书。契丹进入中原后,封石敬瑭为“儿皇帝”,桑维翰在“儿皇帝”的帐下身价陡升,其他文臣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桑维翰用他的忠心让主子变成了卖国贼,却得到了主子的欢心。

过不久,卢龙节度使赵德钧见石敬瑭这样的人都能当皇帝,他为什么就不能。于是,他和耶律德光取得了联系,要求耶律德光扶助他当中国皇帝。这位赵节度使并没有像石敬瑭那样软弱,他分析了当时契丹进入中原,与后唐军队对峙的困难,在联系信中,他半威胁半请求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耶律德光当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他当时围攻晋安寨久久不下,很担心赵德钧派出大军来支援,一旦如此,他离失败的日子可能就不远了。所以,他准备答应赵德均。反正,立一个皇帝和立两个对他来讲没有什么分别。

石敬瑭知道了这件事后,急忙派桑维翰去劝耶律德光。桑维翰到了耶律德光帐前,从早上跪到晚上,哭泣不已,对耶律德光说:“赵德钧父子不忠不信,向来心怀不轨,总是按兵不动地观望,哪里是个会死战殉国的人,有什么好怕的呢?现在您义兵一举,便大败唐兵,眼看着就要成功,怎么能反被他们讹诈呢?而且一旦我们得了天下,将拿全中国的财富来侍奉您,也哪里是赵德钧父子所允诺的那点蝇头小利可以比的呢!”

耶律德光见到他如此情状,有点不忍,但仍旧把自己的担心说给他听:“你见过捕老鼠的人吧,一个不小心,还会被老鼠咬上一口,何况后唐的大军呢!”

桑维翰向前说道:“您已经掐住了他们的喉咙,他们咬不到了人啦!”耶律德光只好改变主意,为了让桑维翰放心,就指着帐前的石头对赵德钧派来的使者说:“我已经答应石郎了,这块石头不烂,就不能变!”

石敬瑭当了皇帝后,封桑维翰为宰相,至为倚重。不得不承认,桑维翰对朝廷政事的处理方式很让人信服。此人似乎有一目十行的本事,下面递上来的奏折,他能在最短时间能拿出解决方案来。有些大臣觉得他太草率了,但拿到他的处理方法仔细推敲后,发现再也找不出第二种解决方案来。

大概也正因为他有如此才干,又加上他对石敬瑭的忠心,所以才引得一些对朝廷不怀好意的人的反感。杨光远在想要造反前就看不上这位面长身短的家伙,总找他的麻烦。桑维翰通过对杨光远此人的考察,得出结论给石敬瑭:杨光远不是善类,要防备着些。

杨光远得知后,大为恼火,939年七月,他向石敬瑭告状,说,桑维翰专权误国。石敬瑭当然知道两个人的毛病,但他不能做出决断,因为得罪了谁都不是好事。于是,就把两人都做了处分。桑维翰被贬出京师去当相州节度使,当时的相州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抓到的盗贼,家里的财产一律充公。桑维翰来到相州后,认为这条规定没有法律依据,上奏石敬瑭要求取消。石敬瑭批准,而且下令各州都按此办理。当地百姓都对这位丑节度使感恩戴德。

941年六月,镇州节度使安重荣上表请求与契丹绝交,石敬瑭一畏惧契丹,一畏惧安重荣,因此而犹豫不决。桑维翰知道后,连夜写了一封信给石敬瑭,详细地列出了不可以与契丹为敌的七条理由:一、契丹近来国力强盛;二、中国军队新败于契丹,士气低落,国贫民弱;三、契丹对朝廷有恩,虽然索求甚多,但还没有到侵凌的地步,而且我们就算能够战胜契丹,仍然会后患无穷,何况我们根本没有能战胜的把握;四、最近契丹部族和睦,牲畜繁盛,没有可乘之机;五、契丹军队不畏劳苦,耐饥渴,打仗不需要太多辎重,这些都不是中国军队所能比得上的;六、中国和契丹的边境都是平原,利于契丹骑兵,不利于中国步兵,骑兵来去自如,我军会疲于奔命;七、战事一起,所耗军费会远远多于我们进贡给契丹的金帛,藩镇会因此专权,对朝廷的欺辱,只会比契丹更甚。最后,他说,当初汉高祖向冒顿进贡,唐高祖也曾经向突厥称臣,这又有什么耻辱呢。

石敬瑭看完这封信后,豁然开朗,就仿佛找到了指路明灯,他对桑维翰的使者说:“我最近给这事闹得心神不宁,看了你主子的奏疏,心意乃决,真是心情舒畅啊!”

942年六月,石重贵即位,一位优秀的喜欢说大话的同平章事景延广被重用,这位景延广一受到重用,就让石重贵与契丹交恶。桑维翰极力反对,石重贵不听。

944年正月,契丹入中原,石重贵与契丹大战,双方都没有得到好处。有人就跟石重贵说,想要安天下,非桑维翰不可。

于是,桑维翰被调进京师,主持朝政。但这个时候的桑维翰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他把持着朝政,事无巨细都要经过他手。许多大臣为此叫苦不迭。但这些大臣并非只是叫苦,在五代,谁也不怕谁。端明殿学士冯玉向石重贵屡屡进言,说桑维翰似有二心。石重贵眨了眨他那双大眼睛,就把桑维翰贬为开封尹。

946年十一月,契丹再此大举入侵,晋朝上下人心惶惶,不知道该怎么办。桑维翰见形势危急,求见石重贵。石重贵这个时候没有时间见他,因为他正在后宫玩鸟。

桑维翰从宫门前走时,有人听到他叹息道:“晋氏要亡了。”

他的嘴也真叫嘴,说后晋要亡,后晋想不亡都不成。两个月后,投降了契丹的晋大将张彦泽攻入大梁,许多人都劝桑维翰逃跑。桑维翰看着镜子的那张长脸,说道:“我是国家大臣,现在国事至此,我逃跑,岂不被人耻笑?”

他府中的人可没有他这么高尚,转瞬之间跑得一干二净。而他却坐在府里,喝茶看天。

同类推荐
  • 上品衙内

    上品衙内

    宋徽宗期间,大将王厚扫河煌虐得吐蕃跪地求饶,名将种师道马踏横山逼得西夏俯首称臣,武装太监童贯南下平方腊,大奸臣蔡京兴学办全民教育,赵佶妙笔生花玩起石头更不亦乐乎,大宋双绝李师师、赵元奴争奇斗艳难分高下,这是一个世风开放文明爆发的大时代,当金兵铁蹄入侵,一切烟消云散!现实社会职场大鳄,意外穿越到水浒世界小种经略相公的儿子种彦峰身上,利用现代知识和对水浒世界的了解,让好汉任其驱使、美女任其戏耍,国难来临,一雪种家军前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种家军千古!
  • 慕云记

    慕云记

    14岁的少年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能做些什么?正是不会权谋,不懂人心的年纪。好在未逢乱世,生活逍遥些当个富家子也不成问题。寻常巷陌里,酒香四溢,轻歌曼舞。但似乎皇帝对他有想法?公主对他也有想法?就连他那个十岁的妹妹,也一直在琢磨着他什么……新人新作,走过路过点一章看看嘛!好看留爪不好看砸砖!书友群:【312324321】话说末尾四位不错的说……
  • 终卿何时见

    终卿何时见

    “我一直觉得,我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们本就不可能在一起,你可知她是何身份!天下人都不会认同你们的”“可我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她走。”“你这样罔顾人伦,会沦为天下人耻笑,即便如此你也不在乎吗!?”“我宁负天下,也绝不会负她”“你可知,八年前救我一命的,正是她眼里的星光,我怎舍得,让那星辰就此陨落。”
  • 君臣心

    君臣心

    乌云遮盖夜晚的天空下,本就漆黑的夜晚更是增添了一抹暗夜中肃杀的寂静。漆黑的黎明,峪州城下传来哒哒哒的马蹄声,马蹄声越来越大,甚至都能听闻到马匹奔跑起来粗重的呼吸声,城墙上的守兵点着火把,借着火把散发出去的光芒向着声音的方照去,可是几丈高的城墙仅仅只是火把的光芒却不足以照到士兵想要看到的地方。
  • 独霸水浒

    独霸水浒

    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水浒!火爆爽文,尽在独霸水浒!
热门推荐
  • 神踪鬼迹

    神踪鬼迹

    神踪鬼迹,不入法眼。但入法眼,神形俱灭!鬼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有人贪婪,鬼恰恰能反映出,人的本性。——一杯无邪&刘辰白注:本文会以风趣幽默的手法表达出社会百态,人间冷暖,以“鬼”为主线,揭开一个个阴谋……
  • 风云之杀手之王

    风云之杀手之王

    大神不是天生的,技术是苦练的。高东阳为生活所迫,进入游戏打钱,选择了刺客,引起各帮的追杀最后从菜鸟成神之路,
  •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银河帝国8:我,机器人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斗罗世界普升之路

    斗罗世界普升之路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斗罗世界。请看斗罗世界如何一步一步普升为至高界。女主是天道,猜猜看是谁?
  • 贵族王子与冷艳公主

    贵族王子与冷艳公主

    她转学到星河贵族高中,因为一场意外,她变成了一个冷淡的人,为了不引起骚动,把自己化妆成很丑的样子,在平民班学习,改名冰沫,一次偶然的相遇,四大家族之首的凌氏独子凌慕言喜欢上了她,一起度过了很多挫折,走到了一起,他改变了她......
  • 花花公主

    花花公主

    这个男人竟敢当众拒绝她叶大小姐的419要求?!虽然是她初衷不良,拿他当大冒险对象,可是也不能这么让她下不了台!不仅眼高于顶,还把她扁得一无是处,士可忍孰不可忍,发誓这辈子都不要再见到他!可是谁想得到他竟然是大哥的高中校友,还是时尚界最神秘的服装设计大师。兜兜转转当中,两人再次相遇,并且水火交融,阴错阳差地住在了一起,口头签了“上床不说爱”的契约游戏中。只是在这场游戏越玩越过火的时候,叶霏菲发现自己的心似乎已经沦陷了,然而就在这时,一场意外让二人不得不分开。再次相遇时,却得知他心中已经有个深爱了二十五年的女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中国人可以吃得更安全

    从谈恋爱到结婚、怀孕、生孩子,今天才发现,自己已经做了近10年的家庭主妇。研究工作和家庭主妇的双重身份,自然让我对食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自己正在处理的、经历的各种饮食安全问题,让我很早就有了一种想法——用我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人受益。
  • 幽梦影(国学大书院)

    幽梦影(国学大书院)

    寄情山光水色、花鸟虫鱼讥讽官场科第、庸俗人情勘破参悟儒释道三家思想《幽梦影》是清代张潮的一部文艺格言随感小品集,也是一部人生格言集。本书收录了219条人生的领悟和自然的静赏,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如梦一般的迷离,如影一般的朦胧,让我们享受那种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
  • 刚柔之道

    刚柔之道

    中国家电企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00年才能完成的飞跃,其残酷程度、淘汰速度、变革力度不言而喻。美的和格力一个“刚强霸道”,一个“柔情似水”,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当今商界王道?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家电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你揭开中国式商道管理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