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88200000037

第37章 附录二 历史上祭祀的礼仪、礼器(2)

自东汉至隋唐,黄帝作为天帝之一在历代国家的郊天大典中得到祭祀。隋朝延续了前朝圜丘、南郊分立的制度,黄帝仍作为五帝之一在圜丘祀天中随祀。隋朝圜丘在国之南,太阳门外道东二里。其丘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广二十丈,再成广十五丈,又三成广十丈,四成广五丈,于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黄帝从祀。其用牲,上帝、配帝用苍犊二,五帝、日月用方色犊各一,五星以下用羊豕各九。凡大祀,斋官皆于其晨集尚书省,受誓戒。散斋四日,致斋三日。祭前一日,昼漏上水五刻,到祀所,沐浴,著明衣,咸不得闻见衰绖哭泣。其祭祀音乐,升坛奏《皇夏》之乐,受王帛,登歌奏《昭夏》之乐,皇帝降南陛,诣罍洗,洗爵讫,升坛,并奏《皇夏》。初升坛,俎入,奏《昭夏》之乐。皇帝初献,奏《□夏》之乐。皇帝既献,作文舞之舞。皇帝饮福酒,作《需夏之乐》。皇帝反爵于坫,还本位,奏《皇夏》之乐。武舞出,作《肆夏》之乐。送神作《昭夏》之乐。就燎位,还大次,并奏《皇夏》。鉴于祭祀礼仪繁琐,隋文帝时把祭祀划分等级。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以及地祇、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唐代《开元礼》规定,皇帝冬至祀圜丘。太史令、郊社令各常服,率其属升设昊天上帝神座于坛上北方南向,席以蒿秸。设高祖神尧皇帝神座于坛上东方西向,席以莞。设五方帝、日月神座于坛第一等,青帝于东陛之北,赤帝于南陛之东,黄帝于南陛之西,白帝于西陛之南,黑帝于北陛之西,大明于东陛之南,夜明于西陛之北,席皆以蒿秸。但唐初的祭天之礼,细节上略有变化。其一是燔祭由迎神之后安排到送神之后。当时李淳风力主纠正了这种做法。他说:“臣等谨按祭祀之礼,必先降神,周人尚臭,祭天则燔柴,祭地则瘗血,祭宗庙则□萧灌鬯,皆贵气臭,用以降神。礼经明白,义释甚祥。燔柴在祭初,礼无所惑,是以三礼义宗,并云祭天以燔柴为始,然后行正,祭地以瘗血为先,然后行正。”但在玄宗所定《开元礼》中,燔柴还是改在礼仪临结束时进行。其二是燔柴时不像以前那样将所有祭品都烧掉,而将皂瓒等收藏起来。

《大唐开元礼》共150卷,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封建礼典,历代考礼引为圭臬,据《开元礼》,唐代郊天的具体礼仪是:

(1)斋戒。前祀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祀官及文武百官俱斋戒。

(2)陈设。前祀三日,诸祠官开始打扫圜丘祭坛,整饬乘舆行道,划分各类祭祀人员的祭祀位置,安置相应祭器。

(3)省牲器。前祀一日,诸祠官检查所供祭品。

(4)銮驾出宫。皇帝亲临圜丘。

(5)奠玉帛。迎神、奏乐、读祝文。

(6)进熟。凡三献。燔柴。

(7)銮驾还宫。

宋朝在祭祀祀仪上因袭唐朝,“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五方帝、日、月、五星以下诸神从祀。又以四郊迎气及土王日专祀五方帝,以五人帝配,五官、三辰、七宿从祀”(《宋史·礼志三》)。宋代祭天也附祭五方帝,黄帝因而在祭天礼中也得到附祭。大德九年(1305),中书省讨论圜丘祭天,主张只按《周礼》祀昊天上帝,取消五方帝附祭。但至大三年(1310)又按唐宋惯例,以五帝从祀。元代英宗至治二年(1322),有旨议南郊祀事,当时有人认为:唐宋以来,坛上神位既设昊天上帝第一等,复有天皇大帝,其五帝与太一、天一等都没有可靠依据。元代文宗至顺以后,官方祭天祀典发生重大变化,即正式废除了对五方帝的祭祀。元初,一度“合祭昊天上帝、皇地祇、五方帝于南郊”,但皇帝已不亲祀。文宗至顺以后,祭天“惟祀昊天上帝”,又取消了四时郊迎之制,结束了黄帝作为方帝享祀的历史。明太祖即位后,命李善长探究祭天之礼的源流,并斟酌古今之宜,务在适中,定议以闻。李善长研究祭天之礼后说:“国有大事在祀,今当遵古制,分祀天地于南、北郊。岁冬至,皇帝大祀天于南郊,昊天上帝南向,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诸神配。方丘在北郊,岁夏至,皇帝大祭地于方泽。”从而进一步简化礼仪,“□正祀典,凡天皇、太一、六天、五帝之类,皆为革除”。

在早期圜丘郊天仪式中,黄帝处于昊天上帝之下的二陔西南未地。他的地位较为显赫。在祭品供奉上,黄帝与天(地)、始祖各供一犊,而四方帝共供二犊,日月北斗共供一犊。虽然后来,黄帝与其他四帝供品基本趋同,仅仅只有颜色的差异,但这仍然改变不了五帝以黄帝为核心的地位。

(二)五祀之祭

五祀即五帝之祠,五祀之祭就是在五帝祠举行的祭祀。自秦汉至明有五祀之祭。

最先立祠祭祀五帝的是秦襄公。他攻戎救周,列为诸侯,而居西部,自以为主少皞之神,遂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驹、牛、羊各一。后来秦国又分别建赤、黄、青帝畤。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每岁祠祷。用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即用木头所做的龙四条),木禺车马一驷(用木头做的车马四辆),各按照四帝的颜色制作,还有黄犊、羊羔各四头以及皂币作祭品。汉初,汉高祖增立黑帝祠,用秦祭四帝的旧仪祭五帝。文帝时,增加祭祀五帝的祭品“路车”各一乘。武帝时,在祭五帝时获一有角之兽,象麟,于是荐五帝各加一牛,以燎。

秦汉之际开始,五方帝不但用来说明社会历史的变易和朝代更替,还用来解释时序的变迁。《礼记·月令》都以木、火、土、金、水说明季气的转移,将五帝取象于四时。《礼记·月令》云:“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孟秋之月……其帝少嗥,其神蓐收。孟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天子要在各帝所代表的气节来临之际举行祭礼。《礼记·月令》记其事说:“先立春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斋)。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先立秋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

最早祭祀五方帝的是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明帝因为《礼记·月令》记有五郊迎气,遂兆五郊于洛阳四方。立春日迎春东郊,祭青帝句芒,东郊坛距城八里。立夏迎夏于南郊,祭炎帝祝融,南郊距城七里。先立秋十八日,迎黄帝于中兆,祭黄帝后土,中坛离邑五里。立秋日迎秋西郊,祭白帝蓐收,西郊距城九里。冬日迎冬北郊,祭黑帝玄冥,北郊距城六里。车旗服饰各从方色,此制颇为通行。其中祭黄帝的郊礼也专称“黄郊”。具体仪式是:立秋前十八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黄,迎气于黄郊,乐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后汉书·礼仪志》)。

西晋元康元年(291)新礼,以“五帝即上帝,即天帝也。明堂除五帝之位,惟祭上帝”。在这以前,“庚午诏书:明堂及南郊除五帝之位,惟礼天神,新礼奉而用之。”后太史令韩杨上书,“明堂及郊祀五帝如旧仪”(《晋书·礼志上》)。

北魏明元帝泰常三年(418),也曾行五郊礼。“泰常三年,为五精帝兆于四郊,远近依五行数,各为方坛四陛,□遗三重,通四门。以太皞等及诸位随配,侑祭黄帝,常以立秋前十八日。余四帝,各以四立之日”(《魏书·礼志》)。

南北朝和隋代的郊迎制度相循,在四立之日及季夏,各于其方的近郊为兆,迎其帝而祭之:“春迎灵威仰者,三春之始,万物禀之而生,莫不仰其灵德,服而畏之也。夏迎赤熛怒者,火色熛怒,其灵炎至明盛也。秋迎白招拒者,招集,拒大也,言秋时集成万物,其功大也。冬迎叶光纪者,叶抬,光华,纪法也,言冬时收拾光华之色,伏而藏之,皆有法也。中迎含枢纽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阖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万物,开阖有时,纽结有法也。然此五帝之号,皆以其德而名焉。梁、陈、后齐、后周及隋,制度相循,皆以其时之日,各于其郊迎。”(《隋书·礼仪志二》)《隋书·礼仪志二》记隋郊坛情况:“隋五时迎气。青郊为坛,国东春明门外道北,去宫八里,高八尺。赤郊为坛,国南明德门外道西,去宫十三里,高七尺。黄郊为坛,国南安化门外道西,去宫十二里,高七尺……”因离皇宫较远,皇帝较少亲祠,往往由贵臣礼官摄行。

唐武德和贞观礼制规定,每岁立春、立夏、季夏、立秋、立冬都要行郊礼。每郊一帝,均用犊牛一头,笾豆各四,簠簋甑俎各一。《大唐开元礼·吉礼》所规定的皇帝季夏土王日祀黄帝于南郊之礼仪是:

第一,斋戒。前祀七日平明,太尉誓百官于尚书省曰:某月某日祀黄帝于南郊,各扬其职。不供其事,国有常刑。皇帝散斋四日,致斋三日,如圜丘之仪。凡预祀之官散斋四日,致斋三日(散斋皆于正寝,致斋二日于本司,一日于祀所,若无本司皆于祀所)。近侍之官应从升者及从祀群官、诸方客使各于本司及公馆清斋一宿。凡散斋是事如旧,惟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杀文书、不行刑罚、不预秽恶,致斋惟祀事得行,其余悉断。其祀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诸祀官致斋之日给酒食及明衣,各习礼于斋所。光禄卿监取明水火(太官令取水于阴鉴,取火于阳燧,火以供爨,水以实樽)。前祀一日,诸卫令其属未后一刻各以其方器守卫□门,与太乐工人俱清斋一宿。

第二,陈设。前祀三日,尚舍直长施大次于外□东门之内道北,南向,尚舍奉御铺御座,卫尉陈馔幔于内□东门之外道南,北向。设文武侍臣次,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诸州使人蕃客等次。前祀二日,太乐令设宫悬之乐于坛南内□之内。设歌钟歌磬于坛上,各如圜丘之仪。右校扫除坛之内外,郊社令积柴于燎坛(其坛于乐悬之南,外□之内),方一丈,高一丈二尺,开上,南出户,六尺。前祀一日,奉礼设御位于坛之东,西向。设望燎位于柴坛之北,南向。设祀官公卿位于内□东门之外道南,分献之官于公卿之南,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重行,西向。令史各陪其后。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设协律郎位于坛上南陛之西,东向。设太乐令位于北悬之间,北向。设从祀之官文官九品已上于执事之南,东方、南方蕃客又于其南,俱每等异位,重行,西向,北上;□公、介公位于内□西门之外道南,武官九品已上于□公、介公之后,西方、北□方蕃客位于其南□,俱每等异位,重行,东向,北上(其褒圣侯于文官三品之下,诸州使人分方各位于其后)。又设祀官及从祀群官等门外位于东西□门之外道南,皆如设次之式。设牲□于东□之外,当门西向;配帝牲□少退,南上。设廪牺令位于牲西南,史陪其后,俱北向。设诸太祝位于牲东,各当牲后,祝史陪其后,俱西向。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南向。设黄帝酒樽于坛之上下,太樽二、著樽罍二、牺樽二、山罍二,在坛上,于东南隅,北向;象樽二、壶樽二、山罍二,在坛下,皆于南陛之东,北向,西上。设配帝著樽二、牺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坛上,于黄帝之酒樽东,北向,西上;镇星、后土氏俱象樽二,各设于神座之左,皆右向(黄帝、配帝之樽置于坫,星辰以下樽藉以席,皆加勺幂,设爵于樽下)。设御洗于坛南陛东南,亚献之洗又于东南,俱北向,罍水在洗东,篚在洗西南肆(篚实以巾爵)。设星辰以下罍洗篚幂各于其方陛道之左,俱内向,执樽罍篚幂者各位于其后。又设玉币之篚于坛之上下樽罍之所。祀日未明五刻,太史令、郊社令升设黄帝含枢纽神座于坛上北方,南向,席以蒿秸;设帝轩辕氏神座于东方,西向,席以莞;设镇星、三辰之座于东北,设后土氏之座于坛之东南,西向,席皆以莞。设神位各于座首。

第三,省牲器。省牲之日午后十刻,去坛二百步所,诸卫之属禁断行人。晡后二刻,郊社令帅府史二人及斋郎以樽坫罍洗篚幂人设于位。晡后三刻,诸太祝与廪牺令以牲就□位,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诣坛东陛,升视涤濯于上(于视濯执樽者皆举幂告洁),讫引太常卿降复位。谒者进太尉之左,白请就门外位。谒者赞引各引祀官以下就门外位,谒者引太常卿就省牲位,南向立。廪牺令少前曰:请省牲。退复位,太常即省牲。廪牺令又前北面举手曰:充。俱还本位,诸太祝各循牲一匝。西向举手曰:充。俱还本位。诸太祝与廪牺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令。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镬,审视濯溉,谒者赞引各引官御史就厨省馔具讫,还斋所。祀日未明十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各置于馔所,遂烹牲。

第四,銮驾出宫(如圜丘之仪)。

第五,奠玉帛。祀日未明三刻,诸祀官各服其服,郊社令、良酝令各率其属人实樽罍玉币(凡六樽之次,太樽为上,实以□齐,著樽次之,实以醴齐;牺樽次之,实以盎齐;象樽次之,实以醍齐;壶樽次之,实以沉齐;山罍为下,实以清酒。配帝著樽为上,实以沉齐;牺樽次之,实以醴齐;象樽次之,实以盎齐;山罍为下,实以清酒。其镇星、后土氏之象樽,俱实以醍齐。玄酒各实于五齐之上樽。礼神之玉以黄琮,其币各以黄)。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诸笾豆簠簋入设于内□东门之外馔幔内。未明二刻,奉礼帅赞者先入就位,赞引引御史、博士、诸太祝及令史、祝史与执樽罍篚幂者人自东门,当坛南,重行,北面,西上,立定。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凡奉礼有辞赞者皆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讫,执樽罍篚幂者各就位,赞引引御史诸太祝诣坛东陛,升行扫除于上,令史、祝史行扫除于下讫,各引就位。驾将至,谒者、赞引各引祀官,通事、舍人分引从祀诸官、诸方客使先至者就门外位。驾至大次门外,迥辂南向,将军降立于辂右,侍中进当銮驾前,跪奏称:侍中臣某言请降辂,□伏兴,还侍位,皇帝降辂之大次。通事、舍人各引文武五品以上从祀之官皆就□外位。太乐令帅工人二舞次人就位,文舞人陈于悬内,武舞立于悬南道西。谒者引司空人行扫除讫,出复位。皇帝停大次半刻顷,通事、舍人赞引各引从祀群官、介公、□公、诸方客使先入就位,太常博士引太常卿立于大次门,当门北向、侍中版奏外办,皇帝服大裘而冕出次,华盖侍卫如常仪。博士引太常卿,太常卿引皇帝(凡太常卿前导皆博士先引),至内□门外,殿中监进大□,尚衣奉御,又以镇□授殿中监,殿中监受进,皇帝□大□,执镇□,华盖仗卫停于门外,近侍者从人如常。谒者引礼部尚书、太常少卿陪从如常。皇帝至版位,西向立(每立定太常卿博士,即退立于左),谒者、赞引各引祀官次入就位立定。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在位者皆再拜(其先拜者不拜)。太常卿前奏: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协律郎跪□兴举麾(凡取物者皆跪倪伏而取以兴,奠物则奠讫枕伏而后兴),鼓柷奏宫音,乃以黄钟之均,文舞之舞,乐六成,偃麾戛□,乐止。太常卿前奏:再拜。退复位。皇帝再拜。奉礼曰:众官再拜。众官在位者皆再拜。上下诸太祝俱取玉币于篚,各立于樽所,太常卿引皇帝,《太和》之乐作,皇帝诣坛升自南陛,侍中、中书令以下左右卫量人从升坛。皇帝升坛,北向立,乐止。太祝加玉于币以授侍中,侍中奉玉帛,东向进,皇帝□镇圭,受玉帛,登歌作《肃和》之乐,以大吕之均。太常卿引皇帝进,北面跪奠于黄帝含枢纽神座前,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北向再拜讫。太常卿引皇帝立于西方,东向。又太祝以币授侍中,侍中奉币北面进,皇帝受币。太常卿引皇帝进,东而跪奠于帝轩辕氏神座,□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东向再拜讫,登歌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皇帝初奠配帝之币,星辰以下,诸祝各以币进奠于神座、还樽所。初群官拜讫,祝史各奉毛血之豆立于门外,于登歌止,祝史奉毛血人各由其陛升,诸太祝迎取于坛上,俱进奠于神座前。诸太祝与祝史退立于樽所。

第六,进熟。皇帝既升奠玉帛,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陈于内□门外,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司徒奉天帝之俎。皇帝既至位,乐止,太官令引馔人俎,初入门,《雍和》之乐作,以黄钟之均,馔至阶,乐止。祝史俱进跪彻毛血之豆,降自东陛以出,黄帝之馔升自南陛,配帝之馔升自东陛,诸太祝迎引于坛上,各设于神座前(笾豆盖幂先彻乃升,簠簋既奠却盖于下)。设讫,谒者引司徒、太官令帅进馔者俱降自东陛以出,司徒复位,诸太祝各还樽所。又进设星辰以下之馔,相次而毕。太常卿引皇帝诣罍洗,乐作,皇帝至罍洗,乐止。侍中跪取□,兴沃水,又侍中跪取盘,兴承水进,皇帝盥手,黄门侍郎跪取巾于篚,兴进,皇帝帨手讫,黄门侍郎受巾,跪奠于篚,遂取匏爵于篚,兴皇帝受爵,侍中酌罍水,侍中奉盘,皇帝洗爵,黄门侍郎又授巾,皆如初。皇帝拭爵讫,侍中奠盘□,黄门侍郎受巾奠于篚,皆如常。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诣坛,升自南陛,乐止。谒者引司徒升自东陛,立于樽所,斋郎奉俎从升,立于司徒之后。太常卿引皇帝诣黄帝酒樽所,执樽者举幂,侍中赞酌□齐讫,《寿和》之乐作。太常卿引皇帝进黄帝含枢纽神座前,北向跪奠爵,□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北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于神座之右,东向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黄帝含枢纽:爰兹溽暑,实惟土润,戊己统位,黄钟在宫,敬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恭备燔祀,式虔厚德,帝轩辕氏配神作主。尚飨。”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跪奠版于神座前,兴还樽所,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诣配帝酒樽所,执樽者举幂,侍中取爵于坫进,皇帝受爵,侍中赞酌□齐讫,乐作,太常卿引皇帝进帝轩辕氏神座前,东向跪奠爵,□伏兴,太常卿引皇帝少退,东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神座之右,北面跪读祝文曰:“维某年岁次月朔日,子嗣开元神武皇帝臣讳敢昭告于帝轩辕氏:时维季夏,位膺土德,式奉明禋于黄帝含枢纽。惟帝功施厚地,道合上玄,谨以制币牺齐粢盛庶品,肃陈明荐,作主配神。尚飨。”讫,兴,皇帝再拜。初读祝文讫,乐作,太祝进跪奠版于神座,兴还樽所,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皇帝进黄帝神座前,北向立,乐作,太祝各以爵酌上樽福酒合置一爵,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受爵,西向进,皇帝再拜,受爵跪祭酒,啐酒奠爵,□伏兴。太祝各帅斋郎进俎,太祝减神前胙肉加于俎,以胙肉共置一俎上。太祝持俎以授司徒,司徒奉俎西向进,皇帝受以授左右,谒者引司徒降复位。皇帝跪取爵,遂□饮卒爵。侍中受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复于坫。皇帝□伏兴,再拜,乐止,太常卿引皇帝,乐作。皇帝降自南陛,还版位,西向立,乐止,文舞出,鼓柷作《舒和》之乐,出讫,戛□乐止,武舞人,鼓柷作《舒和》之乐,立定,戛□乐止。

同类推荐
  • 最强猛士之汉末崛起

    最强猛士之汉末崛起

    新书《恶少的日常》已经在起点发布,敬请收藏!
  • 摊牌了我是长乐

    摊牌了我是长乐

    穿越到大唐,开局在长安城内获得了一家店。至此李折羽在发家致富的路上一去不复返。李世民叫我当官?算了!赚钱重要。长乐叫我成婚?别急!先立业后成家。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九州风云梦

    九州风云梦

    天下分九州,九州设九主,九主共尊一人为共主,行天下之权。九州风云变幻,英雄才俊辈出熊桓作为荆州二公子,从最开始的无所事事到最终的胸怀天下,是经历让他不断改变。出生宫廷的他家世如此之好他还在努力变强平凡的我们是不是也该更加努力?!熊桓年少的说过的话未来是我们的,终兑现……
  • 历史快餐.二十世纪:变革年代

    历史快餐.二十世纪:变革年代

    20世纪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变革最快的世纪,无论是在政治、社会、经济、科技还是文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世纪借助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而快速崛起的日本,在20世纪实力进一步上升,最终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世界反法西斯的浪潮,以及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最终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民族独立运动重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其中不结盟运动代表着亚洲国家政治上独立自主意识的觉醒。最令世人瞩目的则是中国的崛起,中国自辛亥革命再到新中国的建立,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走上崛起的道路。
热门推荐
  • 我能回档不死

    我能回档不死

    重生平行世界,这里却处处透着诡异……午夜十二点后不准进入卫生间。凌晨两点准时响起敲门声。一个披头散发、骨瘦如柴的女人总是背对着自己。遇到诡异事件了?还好我能回档!这是一个重生者在诡异入侵的世界里,步步为营,用奇葩姿势对抗诡异的故事。欢迎加入本书群641434073
  • 穿越之萌萌王妃别想逃

    穿越之萌萌王妃别想逃

    她本来是21世纪医学界的鬼才,怎料天妒英才,她好端端的,却被雷劈了。''小琉璃,如果你被雷劈了的话,你会不会死?''"回王妃,会的。''好吧,她放弃了,她放弃了寻找回去的方法。
  • 斗罗大陆之元年

    斗罗大陆之元年

    数万年前龙神力量降临斗罗大陆,对这世间万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长安分明是一个平凡无奇的穷小子,却意外觉醒出不世武魂,这到底是天意,还是因果缘分?长家世代传承下来的古玉在等待着谁,最终又将归还给何人?……历史如画卷般展开,我们究竟是那作画之人,有着自己掌握的命运?还是活在画中,一笔一划早已有了结果?在这里,有人出离了红尘,有人宁愿血海成魔,有人立志要杀得这世间再无不平之事,还有更多的人,他们哭哭笑笑没有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九八四

    一九八四

    这是一个战后虚拟的世界,全球分割为3个性质雷同、相互攻伐的极权帝国——大洋国、欧亚国与东亚国。英国伦敦成为大洋国一个行省的首府,成为巨大专制机器中的一部分。人们极度崇拜大洋国首领“老大哥”,孩子自发组成小队,监视告发自己的父母;有异端思想的人随时会悄无声息地失踪;物资极度匮乏,但高级党员的享用却不受限制;已刊发的报道随时会被修改;性欲被严厉压制,因为性和爱是不受意识形态控制的;国家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思想警察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街角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是否就是密探;更要命的是,在你卧室、客厅、路上、电梯……任何地方,都悬挂着监视的铁幕。
  • 我该用哪种姿势结束战斗

    我该用哪种姿势结束战斗

    一句话简介:沙盒游戏中的无线之旅。————————————————“卡尔加纳,今天该你洗碗了!”“吾乃第三宇宙之主,万界之王,尔等凡人竟敢折辱于我?!”“卡尔加纳,我觉得这个月预算已经不够买肉了。”“等等,我去我去!”
  • 他们的青春迷茫

    他们的青春迷茫

    一切她都没想到,就这样发生了,所谓月有悲欢离合,人有阴晴圆缺,不过,后来还是在一起了,永远不分开,一起挺过了所有,更期待以后……
  • 机动女武神

    机动女武神

    (?????????)无系统非套路有脑(?????????)机甲巨兽间的星际战争,赛博朋克中的江湖恩仇!船新的战斗模式,机甲星战与玄幻武侠的结合!欢迎大家阅读长篇古武机甲小说《机动女武神》(原名《出击吧!薇薇安!》)前期铺垫有一些,世界观较新颖,剧情紧凑感谢耐心阅读的亲们(??`??)书友群已弹射升空:20364984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撩妻请克制

    总裁撩妻请克制

    一场大火,温念安狼狈的远走他乡。多年后重逢,她一躲再躲,却终归陷进陆衍行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心甘情愿的投进他的怀里。婚后,陆衍行护她、爱她,几乎将她捧成掌上明珠,成了云城人人羡恨的陆太太。可直到生父出狱,她在万念俱灰之时撞见了陆衍行抱着另一个女人时,才恍然大悟,这场备受宠爱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