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61600000017

第17章 冒鹤亭:沉于“晚明想像”的死水中(1)

1959年,冒鹤亭去世。冒老先生走得很平静,很安详。1959年前四十八年,是为1911年,冒鹤亭38岁,正沉浸于“晚明想像”中。再向前半年,他正在夕照寺举行那场盛大的宴会,再向前66年,冒鹤亭20岁,他已经为先祖冒辟疆撰写了年谱。他历仕三朝,安享晚年。却不知,早在他去世那年的66年前,他的中国名士身份就已经死掉了。

成吉思汗子孙

清末士人冒鹤亭曾要求自己的好友为自己刻一枚印章。他的朋友问他,印文是什么。冒鹤亭不假思索地回答:“就刻成吉思汗子孙吧”。刻印的朋友弄不明白,冒鹤亭笑这解释道:“姓冒的本非汉族,实为蒙古族之后。”

后来就有他的朋友打趣说:“如此说来,董小宛可算是王昭君第二了。”

想要弄懂这个故事,就要从冒鹤亭的家世说起。

冒辟疆的冒姓是源于少数民族,本是奇渥温氏的蒙古族,元末庚申君北遁,冒氏留任明廷,便以冒为姓。

冒氏是江苏如皋大姓,冒氏的书香门第自是源远流长。冒鹤亭就是这一大姓中的一员,本名广生,字鹤亭,号疚斋。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生,其先祖就是隐居而不仕清朝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

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过他的这位先祖:“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清兵入关后他就隐居山林,不事清朝,全节而终。”

冒辟疆在清灭后,不肯出仕,隐居在家乡,筑建了一片园林,名为水绘园。而让世人最能对他记忆犹新的就是他与爱妾董小宛凄怨的爱情故事。

这就是冒鹤亭的朋友们为什么说“董小宛可算是王昭君第二”的话了。

据说,冒先生出生时,他的爷爷梦见“其先巢民(冒辟疆)先生来”,所以给其取字“鹤亭”,大概是因为仰慕前贤隐居架亭、与鹤同栖的举动而这样做的。而这一“据说”则让后来的冒先生一生常自比为冒辟疆再世。

冒鹤亭自幼时即聪慧过人,时人谓之神童。11岁那年,他随母亲去广州探望时任两广盐运使的七外祖父周星誉。这次探望,冒鹤亭一生受益价值匪浅。

在中国,并非是多读几本书,或者是有了官职就可以称作文士的。如同贵族一样,三代才能出一个。冒先生后来能悠然自得而被时人看作是文士,与其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广州之行,让冒鹤亭看到了一个诗词的世界。他的七外祖父能词,冒鹤亭到后,这位老人就将自己写的一本词集《东鸥草堂词》送给冒鹤亭,11岁的小冒鹤亭常大声诵读,使他的七外祖父欣喜不已。七外祖父还经常请戏曲班子来家演戏,戏曲中常有优美的唱词,让冒鹤亭羡慕不已。正是这样的耳濡目染,使得冒鹤亭对词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一年后,他就可以填写一些词曲了。但都不是成熟之作,成熟之作还要再等十几年后。

6年后,冒鹤亭辞别七外祖父,回家乡如皋参加县试。这一考就得了个第一,接着又州试第一,成为秀才。第二年,冒鹤亭再回广州,投到广东番禺的著名学者叶衍兰门下,但学的却是词。叶衍兰是清咸丰六年的进士,曾官军机章京,在词上造诣非凡,晚年于广州越华书院教授诗词。冒鹤亭过20岁生日那天,感怀万千,回首此生,已20年了,按照传统读书人的观念,此时该有一个好营生,可他仍旧在这里学词。晚上时,他写了一首词抒发感情,词牌为《念奴娇》:

除非明月,问有谁能证,刹那今古。廿载红尘经小谪,添得丝丝愁缕。醉帽寻花,狂筵舞柘,心事书空语。钵池流水,昨宵新涨春雨。

记得银烛湘帘,酣饮拓戟,水绘壶觞聚。二百年来如梦景,莫问骚坛盟主。名士冠裳,美人裙屐,眼底都非故。荒园寥落,不知愁在何处。

我们今天来看这冒鹤亭的词,还谈不上为上乘,但词中对少年不得志的惆怅之感觉以及对先世遗景与名望如今不再的哀痛倒颇有动人之处。

在广州学词四年后,他又回家参加科考,又是第一名,成为举人,一时间,在当地名声大噪。考中秀才后,他重回广州,继续进修词业。1896年,冒先生离开广州北上,在上海,他与梁启超认识了。据说,梁启超初见冒先生时,见其英姿飒爽,神清气朗,就称赞他与其先祖冒辟疆神形俱似。这一句话,就把两人的距离拉近了。

不过,这次北上之行并没有继续下去,不知是什么原因,冒广转而到了苏州去见了外祖父周星诒。周星诒在清代可谓美名远扬,他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曾在福建建宁做过知府,因触怒权臣,被朝廷罢官后便归田于苏州。当时苏州一带的学者如谭献、俞樾、王鹏运、郑文焯、文廷式、曹元忠及书画家吴昌硕等人与其来往,大家常坐在一起聚唱和谈艺。

冒鹤亭来到这样一个书香氛围,欣喜万分,周星诒对这个外孙也是喜爱有加,将自己所知所学尽力传授,冒鹤亭可能就是在苏州的这段时间,影响了他后来对中国文化的特别关注。

此时的冒鹤亭经过摸索与触类旁通,对填词一技已经颇有造诣,在外公家,他在闲暇之余,将自己所填之词集结成一册,时刻赏析。

他的词被当时一次的词坛老大谭献称道为:“幽忆怨断之音”,甚至还想评定。当时词坛中临桂派领袖王鹏运还将其词称作可与著名词学家朱彝尊和著名词人蒋春霖二位旗鼓相当。他们两位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被自己称赞的词居然是出自20多岁的成吉思汗子孙之手。

叙述到这里,我们才能见到这位成吉思汗子孙的身影。1898年,清朝的大学生们开始搞“公车上书”。并成立保国会。梁启超称他“气咄咄若朝日”,认为他是法国大革命时的牟拉巴和日本革新党人中山光忠。

要知道,当时的政治形势下,谁都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倘若壮着胆子,迎接挑战,如同黑夜里闭着眼向不知名的地方冲锋。

在这些黑夜里的勇士们中,冒鹤亭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但在“公车上书”活动中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在保国会中积极作为。后来死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很被他敬重,就在风声急紧时,他仍旧到林旭处与其彻夜长谈,以尽同志之情。

戊戌政变,六君子或死或逃亡后,许多与此有关的人都离开北京,而冒鹤亭不走。他留在北京,仍旧与当时士人名流往来,谈笑自若。

1903年,管学大臣张之洞、张百熙、荣禄等拟订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第二年正式执行。这套章程包括《学务纲要》、《中学堂章程》、《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校及艺徒学堂各章程》)、《中等农、工、帝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实业学堂通则》、《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任用教员章程》、《各学堂奖励章程》、《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内容涉及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及学务管理等,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目标、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关系,分小学(包括初等小学堂及高等小学堂)9年、中学5年、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及大学6—7年。规定任何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为宗旨。这一学制突出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对以后学制的组织形式影响颇大。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作为当时农工商部的掌印郎的冒鹤亭被荐应试,他选择了经济特科。不过,这次考试的结果恐怕让他终身难忘。考试过程中,他试卷中大谈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卢梭的学说。这自然就惹怒了洋务派的首领阅卷人张之洞。要知道,这位洋务大人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文章中出现了许多新名词,都是西方的,所以,他在其试卷上批了一句道:“论称引卢梭,奈何!”可又觉得不解气,事后他大声跟人说,这个冒鹤亭引用姓卢的思想,卢家有好人吗,卢俊义是男盗,卢莫愁(南齐时的名歌妓)是女娼。

有人得知这件事后,觉得很好笑,就写诗调侃道:

赢得南皮唤奈何,

不该试卷用卢梭。

从今卷起书包去,

且应明年进士科。

南皮是张之洞的老家,诗中的“南皮”指的就是张之洞。

可以想见,从积极参加公车上书到在试卷中引西方思想家的话,冒鹤亭俨然已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循规蹈矩的士人了。

在那个激荡澎湃的年代,想要让自己依旧遵循旧轨道,不受外来环境影响,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

或许,也正是因此,正是因为他的思想跟随大潮流在进步,在辛亥革命后,他在江、浙等地海关部门都做过官,后来又陆续被任命为外交交涉员、全国经济调查会会长、考试院高等考试典试员、国史馆编修等职。

曾经做过清朝的官(虽然只是一个掌印郎),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他任何原则,他依旧做他民国的官。我们并不能说他这种行为是无耻的,因为如冒鹤亭这样的中国传士人,早在辛亥革命前就已终结了他们作为士人的身份。

与别人不同的是,冒鹤亭是用了一种沉醉与追忆祖宗的方式来结束的。

祖宗不死

冒鹤亭与先祖冒辟疆出生日相同,再加上冒鹤亭长亭玉立,风度翩翩,完全符合人们想象中隐逸人士的风范,时人称他为“冒襄(冒辟疆)复生”。

的确,无论从哪一角度讲,冒鹤亭都跟这位先祖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或许,冒先生正是凭借着这种出身名门的姿态,从容于士大夫群里的。

早在冒鹤亭20岁时,就已经为祖先冒辟疆撰成了《冒巢民(冒辟疆)先生年谱》。1896年,他请名士孙诒让为《年谱》作序,孙诒让大为称赞:“诵芬述德,其事甚盛,非徒以钩辑排比,为传记家言也”。后来,梁启超又为《年谱》作跋,直称“鹤亭之文,史家之文也。鹤亭之志,殆先生之志也”。

仅仅把祖宗的生平记录下来,当然还不能成为追忆。冒鹤亭对先祖的倾情追忆主要体现在在道德文章方面。他曾对人说,自己定要以这位先祖为楷模,说这话时,眼里充盈着希望与柔情。谈到家世时,他说,冒家全盛时当晚明先祖冒襄时期。

冒鹤亭的诗的确可与先祖冒辟疆有得一拼,时人在论及冒鹤亭之诗时,总会习惯性地在他和冒辟疆之间建立明确联系:“冒郎猛气狎龙虎,继起迢迢三百年。”

这种追忆或者是属意,虽然是冒鹤亭对家世的得意,但最主要的还是晚清那个大时代所造成的。清末明初,国家离乱,天崩地裂,“晚明想像”盛极一时,所谓“晚明现象”就是当时一群士大夫对晚明清初那段历史的人与事的追忆,到后来,已发展成“无报不谈明末事”的现象了。而冒鹤亭“晚明想像”的方式自有大不同,因为他有一位优秀的祖宗,这个祖宗拿到现在这一时代来讲,非常合适。

这位活着的祖宗使他的“晚明想像”更具备了感染力,可同时,又让他过早地结束了传统名士的身份。

沉醉“晚明想像”的冒鹤亭特别喜欢明末时的复社与东林党。他曾在《题沈友卿井梧怀旧图》一诗中写下“我亦东林复社孙,过江谁念旧清门”的句子。非但如此,他还爱以“东林复社”后人自居,因为他有一个好先祖,冒辟疆就是东林党人,同时也是复社成员。所谓爱乌及乌,他对时人于明亡应归于复社的问题上,总是尽力维护与反击。他说,“复社君子乃欲矫首厉角,奋其清议,以与执政相推排,不得谓非愚也。至于易代革命,穷时见节,或饮药而如归,或抗颜而拒顺,或老死岩穴岁寒后凋,士气之伸亦古来未之有也”。

文人的笔缺德就取得在这里,冒鹤亭既维护了复社,又骂了责备复社的人才是“腾其口说,倒行逆施,以自悖于纲常名教”者流。

这位“东林复社”后人对东林复社的崇敬之情不仅仅是在嘴巴上说,而是身体力行之。

一次,他给林旭写信,在信尾刻下了“东林复社后人”的印字,林旭看到这几个字,伸出拇指,说道:“阔人,阔人”。在“晚明想像”中,冒鹤亭的确可称为是阔人。

然而,这位“阔人”还不知道,自己曾经学填词,一心想成中国传统名士的理想就在这种被称为“阔人”的声音中死亡了。某种程度上说,冒鹤亭的一生其实从开始就已被冒辟疆的身影笼罩上了。

他活在祖宗的身影里,并不由自主地放弃了向新文化所要求的名士之路。

最能体现在他心中祖宗不死的一件事是他对《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的态度。1899年,冒鹤亭的一位朋友慷慨地将他先祖的《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赠送给他。他当时的心情之好,可以想见。为此,特意对好友的割爱之情感激不尽。

在以后的岁月里,但凡是被他认定为有资格为其先祖题写文字的,他都要请人家在《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前写上一段。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上,留下了当时无数名士的手笔。俞荫甫、黄仲弢、丁玄钧、吴昌硕等大名士为其题跋。画中高手金心兰为之补图,萧敬甫、费屺怀为之书后。题诗者则有陈子言、吴彦复、夏敬观、诸贞壮、沈曾植、文廷式、易顺鼎、吴子修、吴絅斋父子、王存善、宋伯鲁、梁星海、徐琪、何乃滢、莫楚生、吴用威、沈信卿、陈三立、范肯堂。这些都是当时大有名气的人物。而范肯堂的题诗颇有代表性:

东林复社去堂堂,水绘亭台亦以荒。

十世顿成来复象,千秋徒为后人狂。

身前横被诸艰试,地下应无滴酒尝。

要语鹤亭还自逸,老夫专以醉为乡。

由此可见,《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已不单是先祖的作品,也不仅是“传赏观玩”的旧迹文物。它成了一种对一段岁月的追忆,或是对一种身份的回头,以此来到达彼岸。《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前的所有诗词,所有跋已经成了清末民初一部分名士在晚明这段敏感历史前的文化感受与特殊心态。

那位曾经和梁鼎芬的老婆淫奔的名士文廷式所题的“寂寥二百年间事,留与君家翰墨香……漫拟亡弓仍楚得,可怜护璧是秦余”就足以道出当时这部分读书人的担心,在他们看来,大清之后,谁都可以制造文厄字祸,而这正是读书人最不愿见到事。

既然不愿见到,倒不如不见,沉醉于自己从未见过的时代,欣赏着那个已经远去时代留给自己的东西,这不是掩耳盗铃,而是顺其自然。

《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对冒鹤亭来讲,就是一道让自己归于平静的道符。四十多年后,七十九岁的他在生日寿筵上还要拿出《冒巢民手书菊饮诗卷》,“悬其斋,以为导饮”,其名士身份的终结可谓是一往情深,无怨无悔的。

祖宗不死,但祖宗不知,他几百年后的后辈已死。

真名士,自风流

真名士,自然要有风流韵事。或许名士二字本身就是风流韵事的别名。

1903年,冒鹤亭当时在刑部任郎中,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件案子,这件案子后来成为满清十大案之一,称为虐婢案,做案人就是当时名动京城的妓女赛金花。

据说,冒鹤亭看到这件案子时,心上就一痛。因为,他们是老熟人。

同类推荐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母爱耀皇宫

    母爱耀皇宫

    本书介绍了顾全大局的赵威后、女中豪杰萧太后、影响三代皇帝的窦太后、被妖魔化的慈禧太后、善良的慈安太后等27位皇太后。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有仙邻邻

    有仙邻邻

    这世间是有仙的,只是凡人被万丈红尘迷了眼,被功名利禄迷了心,便是有仙人站在面前,又有谁会真的认为,此人是仙?而且修仙一途坎坷曲折,凡登堂入室者,不进则退!如此一来,又有哪个仙人敢在人间驻留?
  • 斗战天极

    斗战天极

    小子林玄,肩负重任,生为战破苍穹,死为红颜天下,若有来生,我必执子之手,携你步入天穹,揽星摘月.....待君千年,只为与你再入苍穹,共赴轮回......
  • 杀马特消亡史

    杀马特消亡史

    他,是被所有势力敌视的男人,键气伤人,却于葬爱家族长公主诞下一子。他的父亲乃是世界至强者,从小被人追杀,母亲惨死表哥手中。看他如何手打癌坤,脚踢社会人,尽请关注
  • 我是佐助

    我是佐助

    意外穿越到火影,成了宇智波一族唯一的幸存者宇智波佐助。本来想以佐助的身份安稳活下来的方舟,看着面前出现的巨大黄金狮子头,立即傻眼了,这是什么状况。(说一下,本书是综漫,不是纯粹的火影。)
  • 超神冒险团

    超神冒险团

    当各种游戏降临异世界时,带来的究竟是变革,进步,亦或毁灭?而身为游戏玩家的王耀,无意间来到异世界后,才发现自己居然也变成了游戏中的角色。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上,已经被各种乱入的游戏人物和怪物占领。王耀神色复杂,当即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一票人,他松了口气:“呼!幸好我还带着一群dnf的神装满级大佬。”选材:dnf、拳皇、恶魔城、红色警戒、英雄联盟、魔兽、cf、枪神纪、qq飞车,孤岛危机、生化危机、辐射、暗黑破坏神等(待添加),不保证全部写到。
  • 冷血特工玩转异世

    冷血特工玩转异世

    她,二十一世纪顶级特工,因被男友和闺密暗算而死。竟然穿越成轩辕府的废柴大小姐。没关系,姐解了毒,乃是绝世天才,踩渣男斗渣女,只是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帝为什么一直喊她“娘子”……
  • 骑鲸者

    骑鲸者

    这绝不是一篇英雄的墓志铭,这只是一个海上旅行者一段人生经历的点滴记录。那些曾经的人与事,或激情、或琐碎都如同疾风拂过的海面,难以留下恒久的印记。如果你愿意,不妨泡一杯清茶,放松片刻的心情,悠然的读上一段,属于一个旅行者的航海日志……
  • 留在彼此最美的年华

    留在彼此最美的年华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虽不至于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也绝对能感动人心、幸福温馨。它就像是生活,平凡中有波折,幸福里也有苦涩。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好的他,一起携手,迈出自己勇敢的那一步。
  • 箱庭图书馆

    箱庭图书馆

    寂寞的高中生们 黑夜里的孩子们 平行世界里拼命呼救的另一个我无论是推理悬疑还是奇幻科幻,这六个故事其实都发生在现实之中“箱庭”是属于每个人的微观风景也是属于每个人的心理治疗法——《便利店日和!》在便利店打工的两名学生,下班前的最后一刻,遇上进店抢劫的强盗……《白色足迹》凭空出现在雪地上的足迹,是平行世界的那个人发出的求救信号,我能救她吗?《奇境》品学兼优的孩子无意间捡到一把钥匙,到处寻找钥匙孔,却意外发现凶杀案……《小说家创造法》被同学欺凌的少年想要成为小说家,那真的能改变他的命运吗?《王国之旗》离家出走的女高中生,无意间进入孩子们的夜间王国而被囚禁,她能逃脱吗?《青春绝缘体》孤孤单单的学弟与不善交际的学姐,只能在社团里用毒舌互相取暖,卑鄙而又怯懦地逃避现实的我们俩,该怎么做才能继续活下去?
  • 不死神笔录

    不死神笔录

    单纯直白的死神在污浊的人世间为自己带来的孩子解决问题并带他们走,体察世间万物以及他所说的纯情为证明自己没有他所说的动情,奈何自己已经对他爱到了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