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4500000045

第45章 政坛背后的金钱推手(1)

在西方世界里,很难想象有哪位政客是不与金钱打交道的,政治永远是有钱人玩的游戏。就拿美国大选来说,竞选双方耗费在大选的经费正在逐届增加,每位候选者背后都有强大的资本作支撑。多年来,在这种竞选模式下,华尔街的许多金融机构都与华盛顿政府保持着极密切的关系,这些关系或明或暗,相互之间已经结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美国这种政经一体的特殊制度,使得像高盛集团这样的金融巨头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能量。高盛集团不仅拉拢政客,甚至在政界扶植效忠自己的亲信,通过这些手段就可以达到控制国家经济决策的目的,进而为自身赢得更大的利益。下面我们就以高盛集团为例子,来深入揭示美国政坛背后的金钱推手……

高盛:输送高官的金融机器

高盛成立于1869年,公司创始人是马克斯·戈德门。高盛公司最初只是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立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早期时候,戈德门每天都会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赚取其中的差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高盛公司仍只是一个保守的家族企业。

随着美国投资银行业的兴起,高盛公司新领袖威迪奥·凯琴斯便打算把公司从单一的票据业务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全面的投资银行。在凯琴斯的带领下,高盛公司引入股票业务,并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随后,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迅速扩展金融业务。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甚至达到了200多美元。

然而好景不长,1929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高盛股价一落千丈,公司因此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其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此后,公司新任领导者西德尼·文伯格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用了整整30年,才使遭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高盛恢复了元气。

20世纪60年代,高盛公司通过增加大宗股票交易,获得了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实力突飞猛进。70年代,高盛抓住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恶意收购的出现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生了新的行业秩序。为此,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旗帜,通过邀请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等方式,以帮助那些正在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狙击恶意收购者。因此,高盛公司一下子成为遭受恶意收购者的天使,并获得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处于一片喧嚣和混乱当中,许多知名投行纷纷开始了规模庞大的重组并购计划。1981年,所罗门公司被菲利普兄弟公司收购;1984年,高盛昔日的合作伙伴雷曼兄弟公司被美国运通公司收购;1986年,摩根士丹利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利用自己20%的股份成功募集了254亿美元的资金。看到众多对手纷纷脱离合伙模式,踏入上市之路,高盛公司也想做出突破,却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

早在1986年12月,高盛公司合伙人及高层领导们就曾为公司上市问题进行过讨论,但部分合伙人以损害利益分配为由加以阻挠,上市计划最终不了了之。到了1994年年初,高盛公司运营业绩创出历史新高,管理层再一次将上市计划提上议程,但又出于公司赢利不稳定的考虑而再次将这一计划否决。后来,受美联储提高利率的影响,固定收益金融产品遭受了重大损失,造成高盛出现大规模的合伙人撤资情况。直到此时,高盛人才终于明白了,只有公开上市,才能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才能保证公司安全、稳健地发展。此后,高盛就公开上市计划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于1999年5月4日成功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时起,美国高盛公司便成为世界经济界关注的焦点,在美国政府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总是能见到高盛的身影。如今,我们在谈论高盛的时候,很难不把它与美国政府联系在一起,它可以依靠庞大政界关系网而影响着美国政府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高盛为何有如此的影响力,答案就在于从这里走出了许多美国政要,如乔舒·博尔顿、罗伯特·鲁宾、亨利·保尔森。如今的高盛公司已成为华盛顿政府的一座“高官训练营”。

高盛公司盛产政府高官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罗斯福总统时代。当时高盛公司的一位高级合伙人西德尼·韦恩伯格就曾被任命为二战期间战争物资供应局的局长。早在罗斯福总统上台以前,西德尼·韦恩伯格就是罗斯福在金融界为数不多的支持者之一。在罗斯福当权以后,韦恩伯格便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许多人安插到政府当中,他为高盛在美国政界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也正是他领导高盛开创了与美国政坛的合作关系。从那时起,有多位高盛出身的企业界精英走进了美国政府,成为华盛顿政权的核心人物。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中仍有多位高盛前高管,他们大多数都在政府中身居要职,控制和影响着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关键领域。

谈起高盛与美国政府的复杂关系,我们就不能不提到乔舒·博尔顿这个人,他的工作经历足以说明存在于美国政府与高盛之间的隐秘关系。乔舒·博尔顿早年曾在老布什政府中担任要职。离开老布什政府后,乔舒·博尔顿去了高盛公司,并在那里获到了重用,成为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政府事务的执行主任。2001年,乔舒·博尔顿又重新回到美国政府,成为小布什政府的重要官员。这期间,美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有利于高盛公司发展的政策法规,博尔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如此,高盛公司还利用博尔顿的政治资源,可以及时了解到美国政府最新的政策,从而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可以说,博尔顿对高盛的作用至关重要。

人们都知道,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施政理念有所不同,民主党强调国家财务收支平衡,而共和党则提倡减税政策。当民主党出身的克林顿下台后,美国留下了每年上百亿美元的财政盈余;而当共和党出身的“好战分子”小布什下台后,美国则留下了高达455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以及11万亿美元的内外负债。然而无论是在克林顿执政时期还是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政府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高盛人曾执掌过财政部。克林顿执政时期有过三任财政部长,其中最有影响的财政部长是罗伯特·鲁宾,而他正是从高盛公司走出的商业精英。小布什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也任命了三位财政部长,其中最有争议的就是亨利·保尔森,而他也是高盛的前任总裁。高盛与美国政府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见一斑。

华尔街精英进入国家权力部门并不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只要他们利用自己在华尔街的经验尽心尽力为政府和民众效力,肯定会获得社会的赞誉,然而这些人在担当华盛顿政要后,却在利用手中的权力,频频为高盛公司谋取利益,使得美国政府对华尔街金融机构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2006年,高盛总裁保尔森应布什总统之邀,放弃了在高盛公司3000多万美元的年薪,出任美国联邦财政部长一职。保尔森在财政部长位置上的权力要比他的前辈大得多。前任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曾经在公开场合抱怨过自己被排斥于白宫决策圈之外,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鉴于此前财政部长的处境,老谋深算的保尔森在接受布什政府任命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实权,他可不想成为像奥尼尔那样的白宫傀儡。布什政府为了拉拢这位高盛人士,答应赋予他足够的权力。保尔森在拥有了可以与国务卿及国防部长平起平坐的地位后,这才答应了布什政府的邀请。

保尔森在上任之初,声称自己将会恪尽职守,对所有美国公司保持一视同仁的态度。为了进一步表明自己大公无私的决心,保尔森在上任之前还出售了手中持有的价值5亿美元的高盛股份,并且声明在任期内尽力避免与高盛集团管理层的亲密接触。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保尔森与高盛联袂上演的苦肉计罢了,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民众的信任。保尔森的甜言蜜语一度欺骗了许多人,让人们以为他会是一位大公无私的财政部长。

直到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保尔森终于露出了真面目。当时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濒临破产,雷曼总裁富尔德迫不得已向美国政府求救,希望政府在危机关头能够拉自己一把。此时在美国华盛顿,手握经济大权的正是新任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如果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高盛在华尔街就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高盛公司又岂能轻易错过。

在雷曼兄弟公司渐渐滑向破产深渊的时候,保尔森有足够的能力救它于水火之中,但他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在公开场合大肆宣扬雷曼兄弟公司没有足够优质资产作担保,暗示众多机构拒绝对其施以援助。这让雷曼兄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只得向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更令人气愤的是,对雷曼破产无能为力的保尔森却对高盛公司的“老朋友”AIG公司大献殷勤,为这位“老东家”送去了大笔紧急资金。如此厚此薄彼的行为,也难怪雷曼兄弟公司指责美国政府是高盛手中的傀儡了。

多年来,高盛从它与华盛顿政府的关系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利用这种关系,它可以一举击败几十年来的竞争对手,并将对手推向覆灭的深渊,因此有人便将美国的财政部形容为高盛公司的财政部。事实上,高盛公司不只在美国财政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它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这个国家的多个权力机构之中。多年来,高盛苦心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这张关系网能够让高盛在美国呼风唤雨、一手遮天,并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从而保证高盛世界第一大投资银行的金字招牌。同时,在这张关系网的作用下,高盛可以毫不理会国家政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甚至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也能够凭借着政府的庇护安然脱身。

罗伯特·鲁宾:借机上位的财政部长

在美国,许多人都认为,高盛公司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是得益于公司高层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因为“朝中有人”,才能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在高盛人筹划上市的同时,他们也展开了另一项重大计划,目的是为了获得政治上的支持。高盛的政治阴谋是相当隐蔽的,它不仅拉拢政治家,还将公司人士安插进政府,并出任高官,从而直接获取政治利益。曾几何时,高盛被世人称为“白宫干部学校”,它先后向华盛顿输出了许多政府官员,而罗伯特·鲁宾就是其中之一。如果用工作地点来概括鲁宾的履历,那实在简单不过——从华尔街到华盛顿,再从华盛顿到华尔街。

1938年,鲁宾出生于纽约市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在鲁宾出生不久后,他全家便搬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鲁宾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和充满梦想与激情的少年时代。

1960年,从迈阿密高中毕业的鲁宾进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后来,他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1964年,鲁宾又获得了耶鲁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的学士学位,并在纽约的佳利律师事务所找到了一份工作。两年之后,积累了丰富工作经验的鲁宾离开佳利律师事务所,进入高盛公司。当时,有很多人对鲁宾在高盛公司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早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年轻的鲁宾就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非常“闲散”的印象。此外,由于鲁宾经常不加掩饰地宣称自己“对金融没有半点兴趣”,使得他的同学们都认为,一个如此“毫无进取心”的人要想在以工作压力大而著称的高盛公司出人头地,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1966年,在一次偶然机会下,罗伯特·鲁宾结识了公司的传奇人物格斯·利维,后者是高盛公司利用资本金进行大胆套利业务的开创者。鲁宾便在利维的手下进行套汇交易,成为公司的一名套汇交易员。套汇交易是华尔街人惯用的“把戏”,鲁宾玩起来得心应手。鲁宾自高中开始,便对扑克牌技术非常在行,而这帮了他大忙,因为玩扑克牌与套汇交易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相通的——收集相关的数据,冷静分析各种风险,并愿意为可能出现的结果投下高昂的赌注。1977年,鲁宾凭借出色的业绩被《财富》杂志誉为华尔街从事套汇交易的“四骑士”之一。

罗伯特·鲁宾在高盛公司的职业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按照高盛公司的惯例,公司员工工作10年后可获得合伙人的资格,而罗伯特·鲁宾仅在工作5年后就顺利成为合伙人,14年后就入驻了管理委员会。到1987年,鲁宾已成为高盛公司的联合首席执行官之一,他与史蒂芬·弗里德曼共同管理公司日常经营活动。虽然鲁宾与史蒂芬·弗里德曼同为首席执行官,但两人在工作上配合得相当默契,他们之间很少产生分歧,即使偶尔出现了不同意见,双方也会心平气和地进一步沟通,让问题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在鲁宾与史蒂芬·弗里德曼的共同领导下,高盛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诸多领域内广泛开展各种业务,不仅使得新兴的资本投资业务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让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也得以巩固,在他们的努力下高盛被打造成为全球第一的投资银行。

1987年,高盛公司的合伙人罗伯特·弗里德曼因从事内幕交易而被判入狱,高盛公司形象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影响。就在这关键时刻,罗伯特·鲁宾当机立断,提出“零缺陷”措施,以杜绝公司管理层可能出现的一切过失。在这一措施的作用下,高盛公司全体人员团结一致,对自己的行为严加约束,有效地遏制了更多的负面连锁反应,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外部压力,从而挽回了公司的声誉。这个事件的顺利解决充分体现了罗伯特·鲁宾在危机面前的沉着冷静,并获得高盛公司众多合伙人的一致信任。

同类推荐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经济学通识》就是薛兆丰教授的一部自选集,他从自己10多年写作的文章中,精选出98篇。就像他所说的:“想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支持者,或真正的自由主义支持者,你绕不开这本书所讨论的每一个议题。”读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随时烧脑毁三观的冲击感。你将逐渐学会,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衡量;你知道不仅要看“局部”,而且还要看“全部”;你不仅能看见“别人看得见的”,还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你会发现“事实是什么”比“别人怎么形容”更重要;你还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原来颠倒过来才对。
  •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包括更新了相关数据、结合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增加了“案例分析”特色模块、扩充了复习思考题,力求既能使理论教学和业务实践相结合,又能充分反映当今国际货运代理领域的最新变化和动态,从而更加迎合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强化学生基础理论的创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

    中国的法律体系如何逐步健全;金融改革如何能走得更远;重大民生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行政性调控如何淡出,市场化调控如何跟进;在全球化时代,中国想要什么样的世界,世界想要什么样的中国……复活风云激荡的过往事件,重现载沉载浮的财经人物,总结中国十余年来在政治经济诸多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步,激发人们继续前行的勇气……新闻本身是易碎的,但新闻记者对于永恒性的追求是始终不渝的。
  •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经济学不是教你诈

    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和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算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论述了所有的政府事务及与君主荣誉、百姓幸福和国家昌盛有关的事项都可以用算术的一般法则来证实;通过比较研究等方式,以“算术”分析经济上的收支而导出政治上国力判断的结论,是一种值得借鉴的研究方式。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以极其普通的科学原理解释纷繁错综的世界,是一本视角独特的政治经济学名著。
热门推荐
  • 网游之不落光辉

    网游之不落光辉

    本书有一分痴,一分真,一分惆怅,一分嚣张,一分离谱,一分夸张,一分YY,一分萧飒,一分儿女情,一分兄弟义,一分感天动地,一分铁血丹心,还有八十八分对读者的尊重。不会让你看后发出又是老一套的感慨,不会让你用去了宝贵的时间却又露出:“现在的书怎么都象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那样的无奈。这就是我对读者的尊重,不管我的书是不是合你的口味,我一定要让你们看到新的东西,否则,我对不起大家!喜欢看我书的,愿意长期支持我的,看了我的书想骂我的,愿意共同交流的,愿意互帮互助的,请加QQ群:推荐好友书网游之无名店小二6697084753578538(新开)12981290(新开)70577189(新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儿童益智补脑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重生之河山乱

    重生之河山乱

    一场车祸将她从未完成的复仇之路卷进新的政治漩涡。凌王府的嫡女凌雯儿,和戏子私奔,被官府抓了正着,再到服毒自尽,琴棋书画样样稀松,生在王侯家却抓了一手烂牌。前世的仇人,转世的姻缘,且看女主楚琪如何逆天改命!
  • 降魔高手在都市

    降魔高手在都市

    李毅,一个高考失利的高中生,在古董店购买了一块神秘水晶……从此以后,黑夜之中多出了一个守夜人,“妖魔鬼怪,禁止通行”,当然美女是可以通过的,只要……李毅露出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笑容。
  • 血族之十三圣器

    血族之十三圣器

    十三轮血红色的月亮静静地漂浮在黑暗的天空上。大地,同样安静地,燃烧。血红色的火焰,弥漫在空气中的每一个角落。痛苦的哭嚎,血腥的空气,悲伤的倾诉,邪恶的气息,愤怒的咆哮……末日!火焚末日!!圣战!千年圣战!!血脉之战!!!
  • 因为爱—画地为牢

    因为爱—画地为牢

    人生若只如初见,倾世覆过,我便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 巫门鬼医

    巫门鬼医

    误入大巫之墓,一不小心成了巫医。许瞑实在不喜欢巫医这个职业,哪位MM会喜欢身上老爬着几只毒虫的男人?可医难自医,这职业病一发,就控制不住了。养养虫,下下蛊,医医人!且看许瞑以巫入医,行于都市,游走在亦正亦邪间的精彩人生。
  • 英雄联盟之光头强

    英雄联盟之光头强

    李青,光头强协会的会长,作为一个瞎子却没有投身到伟大的按摩事业当中,他只想将光头强协会发扬光大,带着一头狗熊跟一只逗比猴子,他踏上了征服英雄联盟的旅程!
  • 我亲爱的AI男友

    我亲爱的AI男友

    养父神秘失踪,养母虐待,她一怒之下搬出家,创造机器人顾嘉阔从此开启不一样的人生。2680年科技时代时空隧道的秘密!AI恐怖计划的幕后黑手。层层迷雾终将会被解开!阳光美丽,内心沉着冷静有些自负的顾梦星。高冷腹黑,内心温柔体贴的顾嘉阔。邪魅不羁,内心沉稳善良的肖奕。拥有双重身份的女二周舒桐,她又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没有情感的机器人和女博士展开的人机虐恋。他们结局到底是长相厮守还是分道扬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