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38700000106

第106章 五代的买办习气

——司马光评冯道(臣光曰117)

五代冯道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毁誉交加。

冯道字可道,号长乐老。生于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卒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其一身经历五代的整个过程,侍奉五朝、八姓、十三帝。为官四十多年,“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冯道之所以政坛不倒,自有他的过人之处。《通鉴》总结为:“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决断)”。秘决就在这里了。他是小事小糊涂,大事大糊涂,脾气不乱发,话不乱说。要说也千掂量万掂量,别人进言多取祸,他则反受其益。王夫之通过细细研究,得出结论如是:“数十年民之憔悴于虐政,流离死亡以濒尽,而(冯)道不言;其或言也,则摘小疵以示直,听则居其功,不听则终免于斥逐,视人国之存亡,若浮云之聚散,真所谓谗諂面谀之臣也。”

冯道一生有几个要点可看。

后唐庄宗时,任翰林学士,始贵显。后唐明宗时,任宰相,从此尽管改朝换姓,总不离将、相、三公、三师的高位。后唐愍帝时,为首相。时李从珂造反,后唐愍帝刚逃到河北,冯道就准备率百官班迎新主子,并督促卢导赶快起草劝进文书。卢导不肯:天子还在河北,人臣那可轻率劝进。冯道说,“事当务实”。

这句话完泄冯道处世的投机心理。用时话说就是要现实,至于头顶上的星空,他已无暇去考虑。以后屡屡吃里扒外,皆是这种“务实”的贯彻。范文澜说得比较平实:“所谓务实,就是看准(后)唐愍帝必死,李从珂必立。”要我说,冯道的一惯心理,其实最接近买办。

李从珂顺利当上皇帝(后唐末帝),先是免了冯道的宰相职务,而后又委以司空,职责是祭祀时扫扫地。冯道说,扫地我也干。这就是典型的好官我自为之了,至于干什么并不重要。而扫地恰好对他的脾气——不必管事。

后晋高祖入洛阳,任冯道为首相。他要冯道出使契丹行礼,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按这个辈份算,冯道当是契丹的孙子。于是自契丹国回来,大得信任,朝政都委冯道处理。有一次,后晋高祖问及军谋,冯道答:这事我不懂,皇上你自个“圣心独断”,当年后唐明宗也问我这事,臣亦以斯言答之。

契丹灭后晋,冯道没事儿一样入朝。耶律德光责问他:你是那一种老子(老东西)?冯道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辽主喜其能自虐,使为太傅。汉高祖使之为太师,官位达到最高点。郭威举兵入开封,汉隐帝被杀。冯道率百官谒见,仍做太师。

冯道事历十三帝,只失算二次。一是劝进李从珂,却遭到末帝的讨厌,被免去宰相一职。再就是后周世宗要打北汉,冯道力阻不成,反惹怒柴荣。外加看不起冯道的为人,就派他去做山陵使,为后周太祖督造坟墓。葬事完毕,冯道也跟着唉哉了。

然而冯道颇以自己的经历为荣,曾作《长乐老自叙》一篇,历叙自己的显赫经历,自谓孝于家,忠于国,做子做弟做人臣做师长做夫做父,都做得无愧色。这就没事讨骂了。欧阳修骂他无廉耻,这是宋以后之人对冯道的基本论调。欧阳修说:“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事实也恰如欧阳修所言,冯道的处世性格,基本代表五代的习气。冯道死后,时人并不鄙薄其人,反是“皆共称叹,以为与孔子同寿(冯道年七十三),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新五代史》)。《旧五代史·冯道传·赞》说:“道之履行(行为),郁有古人之风;道之字量(气量),深得大臣之体”。与冯道同时期的范质亦称赞:“厚德稽古(同于古圣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改变),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胡三省读到这句话,很生气,批了一句:“夷考范质之为人,盖学冯道者也。”

范质,字文素,后周和北宋初大臣。受周世宗顾命,辅佐七岁的恭帝柴宗训。赵匡胤“陈桥兵变”后,任北宋宰相。

五代跟南朝一样,淡薄所谓的名节,才不管什么忠节不忠节,好官自己做就是。《宋史》云:“五季为国,不四、三传辄易姓,其臣子视事君犹佣者焉,主易则他役,习以为常。故唐方灭即北面于晋,汉甫称禅已相率下拜于周矣。”五代的士人臣子们看待君主,就如雇工与雇主的关系,主人换了,仍可照常卖力气做工吃饭。这不仅不会受到时人的责难,且还看作正常。

但南朝有一点比五代强,起码南朝还有高水平的文人,而五代(不包括南唐,李后主可是首屈一指的人物)净出草包。即使是进士出身,不学富五车也就算了,却连字都认不全,此亦可怪也。

《旧五代史·崔协传》载,后唐进士崔协“多以文字错误,屡受责罚”,又因“少识文字,时人谓之‘没字碑’”——时下俗话“没字”概出于此。而崔协竟然做了后唐的宰相。当了宰相他也依然是“没字碑”,于是就请枪手,“庙堂代笔,假手于人”。后梁的封舜卿做翰林学士,而翰林学士的职责是替朝廷写公文。此子也不学无术,只好请门生代笔,“当时讥者以为座主辱门生”。周初的中书舍人刘涛干脆让儿子“代草制词”。

中原士人的整体构件如此,其工作能力也可见一斑。后唐末帝时,宰相马裔孙“未悉朝廷旧事”,“遽登相位”。于是奉行“三不开”主义:不开口论议,不开印行事,不开门延士大夫。等于什么也不做。后梁末年,唐庄宗兵进汴州。梁末帝束手无计,群臣只知道相对恸哭。宰相郑珏献计,他可以带传国玉玺入敌营,拖延一点时间。末帝问道:“能了事否(有用吗)?”郑珏低头沉思了半天,说:“但恐不易了(恐怕也起不了大作用)”。左右大臣破啼为哄然大笑。国家危亡在即,大臣们还有心思取笑,亦一奇也。

因此,五代被讥无学术。

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对死于国事的忠臣分为两等。入“死节传”为高,“死事传”次之,而事诸朝者入“杂传”。经他甄别统计,五代能入“死节传”的仅3人,士人无一例。入死事传的有11人,士人仅1人,却是南唐的孙晟。中原死事的都是武人,文士无一个。欧阳修很感无奈:“得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也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苦恼到最后,欧阳修不得不作出让步:“天下五代,士之不幸而生其时,欲全其节而不二者,固鲜矣。于此之时,责士以死与必去,则天下为无士矣。”

然司马光的“臣光曰”第117篇,却是“责士以死与必去”。通过层层抽丝剥茧,力图还原冯道的基本面,籍此提出他心目中理想的为人臣的样子。

司马光辨析了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全身远害”或曰“大隐隐于朝”的命题。

林下之志与经济天下,这两者皆是古代士人宿命性的思想,他们将这两者看作日月经天一样的自然,亦是深刻地浸润于他们的骨子里。自打识字之初,或是父辈,或是先生,或是书卷,无时无刻不在告诫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然后他们的一生,便行藏于独善与兼济之间,并视此为大义。出处坐卧,一以之为准绳。中国士人的集体人格,便打造在这里,最为健康,也最为健全。

于是儒家就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明知政事不治,天下将乱,凭个人的能力独木难支,就没必要去趟浑水。于是相约隐居。而“隐”有二种形式,一是结庐林下,去看云。一是当个小官,拿点微薄的薪水度日。

中国士人眼中的“隐”,并不是脚底抹油,漠然或者漠视,却是要为天下未来遗存读书种子,保留一份薪火相传的火种。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这是明智的全身远害。他要入了居了,如被自杀,哪得有后来光明烛照的修《诗》、《书》与定《礼》、《乐》?于其次,王通上书隋文帝不见用,于是讲学河汾之间,亦为大唐培养了相当的学士。

“全身远害”的实质是说,没有必要作无谓的牺牲。但大义当前的时候,必得要豁得出去——“见危致命”,这是士人权衡死抑或不死的天平。孔子说“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这与不入危邦、不居乱邦,看似挺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上刀山、下火海,不是为了抢劫,却是为了誓死捍卫“人道之大伦”的底限。而“人道之大伦”指什么?“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

“妇之从夫,终身不改”,时下行不通,但我们可以变通理解。家道要不和谐,床头打到床尾,卧房打到客厅,这是家?而“臣之事君,有死无贰”,必得坚守,汉奸买办太多了,家国岂有宁日?

司马光说,盗跖以寿终与子路死于卫乱,“果谁贤乎”?

依我来看,冯道似也有“大隐隐于朝”的意思。但这句话,要找本原出处相当不容易。白居易有《中隐》诗:“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其思想与司马光所说的“优游下僚”,大体接近。坊间也有“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隐于朝,是说做太平官,还是无所事事?不好说。司马光就称赞与姚崇搭裆的卢怀慎,虽也是宰相,却不管事。但卢怀慎有一个长处,宽宏大量,不见功眼红,不拆台,这很难得。按理说,冯道亦是如此啊,《通鉴》不是说他“为人清俭宽弘”么?清朝的钱大昕,就应用“二证考据法”,从金石文里考证出,五代时期“政由枢密”,宰相不过是虚职,“名为宰相辅,实同庶僚”,替冯道开脱。但冯道涉嫌当“买办”,专门经纪新主子代替旧主子,这是铁定的事,与有实权没实权无关。

那么“优游下僚”为什么不受指责呢?道理很简单,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普通公务员替县长作决策。而身为高级官僚,“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当是他的本份。而冯道官是做得够大的了,“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却占着茅坑不拉屎,窃位素餐,一无作为。以至吃里扒外,当着老皇帝的官,却去劝进新主子,尔后再接着当大官,富贵自如。司马光于是痛批冯道“兹乃奸臣之尤”,顶级奸臣也。

司马光理想中的臣子是这样:为人臣“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当死的时候就得死,无有“朝为仇敌,暮为君臣”的道理。如果大节有亏,即使有小善,也不足称道。

附:臣光曰117: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絍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

或以为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余年,近者四三年,虽有忠智,将若之何。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岂复独罪道哉。臣愚以为忠臣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智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今道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相,国存则依违拱嘿,窃位素餐,国亡则图全苟免,迎谒劝进。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兹乃奸臣之尤,安得与他人为比哉。或谓道能全身远害于乱世,斯亦贤已。臣谓君子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岂专以全身远害为贤哉。然则盗跖病终而子路醢,果谁贤乎﹖抑此非特道之愆也,时君亦有责焉。何则﹖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为臣。彼相前朝,语其忠则反君事雠,语其智则社稷为墟。后来之君,不诛不弃,乃复用以为相,彼又安肯尽忠于我而能获其用乎。故曰,非特道之愆,亦时君之责也。(《通鉴》卷291)

同类推荐
  • 大周中兴

    大周中兴

    天下如棋,高手弈之。商王朝灭亡已久,一场国人暴动,牵出殷商余孽惊天阴谋;周王朝由盛转衰,天子临终托孤,开启大周王室中兴大计。华夷争雄于野,正邪逐鹿于朝。天子,公卿,诸侯,谁忠谁奸?四夷,巫教,商盟,谁弱谁强?阴谋,阳谋,鬼谋,谁智谁愚?爱恨,恩怨,情仇,谁是谁非?西周末年,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ps:本文目标200万字,拟免费完本。(卷二、卷三大修中,不影响阅读。)
  • 关于三国那些事儿

    关于三国那些事儿

    塞北野草,内蒙古人氏,无用之人一个,从小爱好书法古玩文物之类的东西,对历史略知一二,对三国尤其着迷,作者不才愿带着各位喜欢三国的小伙伴们一起走一趟三国之路,用最通俗逗比的语言和第三人称的描述,带大家领略一回当年的三国鼎力,当年的万丈豪情!搞笑三国,我们是认真的!
  •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主要内容:典故成语是历史积淀的文化精华,时间越长,芳香越醇和,意味越悠长。《中华上下五千年妙典趣话》汇集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各个时期产生的绝妙典故成语,以生动的文笔向读者朋友真实细致地展示其产生、由来以及故事背景等,每一个都有深刻的道理、良多的意趣、高超的智慧让人品味和领悟。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曾产生过无数的典故成语,它们不但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语言文字宝库,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作用和进步意义可说是十分巨大。
  • 历史年鉴之1908

    历史年鉴之1908

    本系列包含了世界历程、科技、文学、宗教、哲学、历史、国运纪事等各方面的整理记录,作为系列年鉴。
  • 回到大唐当军阀

    回到大唐当军阀

    一次意外秦明来到隋朝末年,结交雄阔海、单雄信等人共赴瓦岗寨。。。
热门推荐
  • 有狐,自远方来

    有狐,自远方来

    千年前,他是天界战将、天帝的庶兄,天界最强大的存在,而她则是妖艳美貌的魔君,纵横魔界,却心性单纯,嗜血好战。天魔大战,他引她杀他,他残喘之时,她痛苦的问,“为什么?”他露出微笑,“我下不了手……”“你就是算准了我会随你自尽!”她愤然取出内丹,抛之弃之,抱住他,随着眼角的泪,一齐消散在了空中。千年后,她是人间一个小小女侠,稍会法术,低调内敛,狡猾而善良,而他则是天界烧包人见人爱的狐仙,偶然下界,却碰上了她,她悲愤,“天涯何处无芳花,何必单挂狗尾巴。”他则肃然,“你是不一般的狗尾巴……”“……”|前世缘已尽,今世缘且起&
  • 英雄联盟之自家徒弟养成记

    英雄联盟之自家徒弟养成记

    她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和他并肩而立,偏偏命运捉弄,他们被迫分离,可她不放弃,一直追寻他的脚步,一直为当初的梦想而努力。他没有遇到她之前,自负,目中无人,桀骜不驯,高冷,是国内电竞圈公认的电竞天才,所向披靡,甚少有人能与之为敌,却因为自己的自大,败给了努力型的对手。而她不过是他电竞低迷时期的小插曲,却未曾想过,这个小插曲伴随了他电竞生涯的一生。他是欧洲炙手可热的电竞选手,仅仅两年的时间,挑战所有欧洲电竞权威,无一败绩,他被誉为欧洲电竞曙光,欧洲电竞界的新生力量,赋予厚望的他面对他和她时,又该是怎么样的情景。
  • 这个法师超级凶

    这个法师超级凶

    一个噩梦困扰了楚承霄二十多年,最终噩梦成真,一个陌生的法师带他来到了陌生的地方,新的旅程开始了。
  • 星域万界

    星域万界

    混沌之始,鸿蒙之气,鸿蒙之气衍天地元气,天地元气则化阴阳两仪,两仪之力化五行,五行衍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繁衍之初诞生空间、生命、雷电等等,而万物之根基是为五行之力。
  • 鬼王君临

    鬼王君临

    花开开彼岸,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人就踏着这红的指引通向幽冥之域。是红,是刺眼的血色。是无边繁华凋落后的在再一次盛开。盛开在那遥远不可触及的彼岸。花叶不相见。只见叶子不见花,再见花时叶以逝。那又是谁和谁立下的狠毒的誓言。不分离。可能吗?永不见,残酷吗?,,,,她爱他,为了她倾尽才华,将他推上帝位,却在一朝功成将她全族尽杀,,,
  • 摸鱼犯案集

    摸鱼犯案集

    温柔乡“衔玉公子”李闲玉温润如玉,才情过人,屡破奇案,名扬天下;花衣巷“鬼娘子”邵药儿能通阴阳,会趋鬼神,明辨凶嫌,誉满江湖;栾光寺“小菩提”慧智年少早慧,过目不忘,五羊城“杨半仙”杨灿算尽锱铢,断绝纰漏。有他们这样的人存在才使得这个江湖不会风雨飘摇,这个江湖就是他们的江湖。但,摸鱼门犯案数十,在这个江湖里,却没有它的传说,只能隐隐约约的有些影子,言罢,言罢,毕竟这江湖其实是浑水摸鱼的江湖。
  • AR的日记

    AR的日记

    “你好,这里是AR,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你的吗?”“我杀了一个人,请你帮我解决。”“怎么办?我们家出现了怪事,请救救我!!!”“我快要死了啊!!!帮助我!!!”千千万万的回答,冲进我的脑袋里,帮,还是不帮?可他们都是自作自受,我为什么要帮呢。那就看着他们灭亡吧。反正与我无关。
  • 心典世记

    心典世记

    陌生的空间,熟悉的元素。抱着暮雪的大腿到来墨染学院遇到了不少事件。随着大战的爆发,面对曾经勾肩搭背的伙伴,剑锋也就多了一丝柔软。可谁想到战争刚结束,魇族忽然出现向联盟宣战,同是精灵族毒系的暮雪悄然消失……而此时仒吕君喊道:“我的杂酱面呢?”
  • 先锋经典文库:城南旧事

    先锋经典文库: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步入文坛30年的经典之作。这本自传体小说,将作者的童年生活细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作者童年时迁至北京,定居城南。老北京的城墙根下,是少女英子的成长轨迹。作品细腻、率真,以孩童清澈的视角,在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社会情况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段段不一样的悲欢故事。同时寄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淡淡乡愁。
  • 绿茶养成之路

    绿茶养成之路

    别人的快穿系统都是攻略男神,金手指,美貌设定值。她的却是绿茶,妥妥的绿茶体质。每到一个任务世界必备男主“盯上”,然后彻底秒掉结束任务。好家伙嘛,什么任务世界她没去过?穿成妖孽美男,勾搭绝世美人,这都不在话下。至于穿成一株植物,和别的药草争宠,这是什么设定?系统你给我出来,回应周雨晴的只有卡卡卡卡卡的声音。好吧,尽管这样她还得做任务,她的绿茶养成之路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