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01900000010

第10章 家长普遍面对的问题

1.对孩子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态,不少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好的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出国深造、一举成名……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功课好、分数高、力争三好学生……有些家长期望孩子学有所长,能在数学竞赛中获奖,能在英语大赛中获奖,能在书法比赛中获奖、能在钢琴比赛中获奖,能在体育比赛中获奖……总之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

家长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与期望是正常的,但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期望值过大,不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实际出发,脱离了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的实际,盲目地、不加分析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使期望落空,信心受挫。

家长不仅对孩子期望很高,而且付出的代价也很大。

(1)经济上的代价

现在的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吃饱、吃好。不少孩子零食不断,营养品不断。北京市海淀区某重点中学的北面是麦当劳餐厅,对面是罗杰斯餐厅,南面是芳香鸡餐厅。中午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去这些餐厅消费。

家长不仅在为孩子吃的方面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且在穿着方面也不惜花高价为孩子购置应时服装。有的孩子是一天一换外衣,有的孩子穿的全是名牌服装。

有一位中学生的父母都已下岗了,父母的穿戴很俭朴,可她穿的服装却很讲究。我曾与这位中学生的父母交谈过,孩子的父母说我们宁可少吃、少喝,也不能在吃穿上亏待孩子。

现在孩子的学习用具真是应有尽有。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在上中学,他有6个崭新、时髦的书包,每个都在百元以上。各式各样的文具堆满了一个大抽屉。父母不惜为孩子购买各种各样的同步练习册、参考书、试题册。

中学生每学期的学杂费高得惊人,这些学杂费相当于有的家长4~6个月的工资。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吃、穿、用的需要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我们在上面列举的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对孩子良好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害无益。培养孩子节约、勤俭、朴素等优良品质是培养青少年良好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学生中的吃、穿、用的“过分现象”容易使孩子养成浪费、奢侈、浮华的不良的个性品质。

君不见大学、中学的集体食堂的泔水桶堆满了大块馒头甚至整个馒头,经历过3年困难时期的中老年人看到此情此景无不感到触目惊心。而现在的大学生、中学生对此却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两种感情、两种反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两代人深层的心理差异。目前大、中学生这种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如不得到及时的、有效的纠正,将对他们人格的形成造成很大缺陷。

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的吃穿用的“过分现象”使他们的价值系统中劳动、贡献、成就的地位下降,而享受、浪费、奢侈的地位上升。因此,及早纠正学生吃穿用方面的“过分现象”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事关重大、有关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的大问题。这一代人是21世纪中华民族的骨干力量,他们价值观的优劣将与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绝不可掉以轻心。

我的儿子王黎恩曾在日本东京都板桥区志村五小学学习一年。日本的小学生中午都是在学校集体用餐,他们吃饭时是自己吃多少盛多少,已成为大家的共同习惯。学生从小就养成节约的习惯,进入社会后这种习惯仍然保留着。我在日本的一些饭店吃饭,没有看到桌面上剩了很多饭菜就扬长而去的现象,吃不完的饭菜由饭馆的服务员用食品袋装好给客人带走。一次我与爱人同孩子谈到大、中学校食堂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我的儿子在日记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征得他的同意摘录其中部分内容如下: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们从小就一直在背诵着,到现在也不会忘记语文书上一位老农民在烈日下锄地的画面。我们从小就说要节约粮食,但现在大学、中学食堂的剩饭桶总是倒得满满的,甚至有些没有吃过的饭菜、馒头也全倒在剩饭桶里,这使我沉思,难道这就叫节约粮食吗?

现在有许多学生的家中经济条件不错,学生便开始浪费,尤其表现在浪费粮食上。有时明知道吃不了但还是要买,以此表示自己有钱、慷慨,这成了一种嗜好,成了一种时髦,形成了“剩饭热”。现在中国还是发展中的国家,还有7000多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剩饭桶中的大量馒头米饭能不再出现。

(2)精神上的代价

现在的父母为孩子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还是可以计算的,而为孩子在精神上的付出是无法计算的。

不少家长每天晚上陪着孩子做作业,随时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苦口婆心、绞尽脑汁地让孩子完成好作业。有些家长在假日、双休日陪着孩子去练琴、学书法、学绘画、学电脑、补习功课……很多家长为子女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学升中学考试、中考、高考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女学生刘某某,在期末考试语文作文考完后,自己误认为跑题了,把这情况告诉了父母。晚饭时她的爸爸不吃不喝坐在院子里不停地抽烟。他的爱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没吃,他说孩子作文考试跑题了我吃不下饭,我比她还伤心。情绪一连几天都很低落,闷闷不语,无精打采。连单位同事都误认为他生了病。

这个女学生在小学时曾是年级三好生,在升初中时,她所在的小学有6个三好生名额可以保送到重点中学。结果毕业考试后,她的成绩在她们学校的三好生中名列第七,一名之差丧失了上重点中学的机会。她的父母为女儿与第六名三好生只有0.5分之差而没有步入重点中学惋惜万分。父母为了能使女儿择校到重点中学,到处奔波,托关系,走门子,花了不少钱,送了不少礼,奔走半个多月,终因门子不硬以失败而告终。妈妈白发增加了不少,爸爸明显消瘦。这一对夫妻感慨地说,对不起女儿,一辈子遗憾和后悔。

我的朋友齐某某,他的儿子今年考大学,这个孩子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就是太胖,体育总是不达标。为了高考体育达标,他的爸爸提前一个学期就每天坚持让儿子练长跑。每天早晨6点半父子同时走出家门,爸爸给儿子推着自行车带着十几斤重的书包跟随着儿子跑步前进,气喘吁吁满身是汗,30分钟后父子同时到达学校门口。儿子接过父亲手中的自行车挥手拜拜,而爸爸一人徒步回家急忙吃口早饭奔向工厂。

为了孩子晚上能安静地复习功课,我的朋友夫妇俩一年没有看电视。为了能帮助孩子复习功课,年过半百的爸爸每天晚上钻研数学,不停地做儿子练习册上的题。为了孩子能报好志愿,夫妻二人到处奔走,四处咨询,花了上百元钱购买资料。夫妻二人因意见不一致竟吵了几次架。这对夫妻感叹结婚几十年没有吵过架,没想到为了儿子报志愿竟三番五次大吵,真是没有预料到。

高考前一个月,父母就都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事重重,牵肠挂肚。高考前竟两夜没有睡着觉。高考三天父母双双请假护送儿子去考场。

有一年高考第一天,我在7点半时到达人大附中校门口。人大附中是高考考场,我到达时已有不少家长陪着孩子在校门口。校门口很快就水泄不通了。家长手中还拿着吃的及各种饮料,我与几位家长交谈,他们说这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在家里坐不住一定要陪着孩子到这儿才觉得心里踏实些。

有两家电视台采访了我,当晚北京电视台就播出了对我的采访。北京电视台的记者问我是不是送孩子来考试的,我回答不是。我说我是来观察与研究当今高考时考生父母的心态的。记者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说我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他看了我的名片后问我对考生父母送考生上考场有什么看法。我说这种现象是父母对考生过分保护的行为,从而造成考生过分依赖的心理。这种现象对父母的心理健康是不利的。因为它造成父母焦虑、不安、紧张甚至无所适从,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形成心理失调甚至造成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对考生本人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利的,考生对父母的依赖会造成孩子自信心下降,可能造成焦虑、抑郁的情绪,有可能影响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几年前,我应邀在某大学附属中学高中一年级家长会上演讲家教的心理学问题。开会的时间前10分钟家长都到达了会场,我在演讲时,会场秩序很好。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家长会,这反映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也反映出家长对子女精神上的付出。

2.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为孩子付出的代价很大,有时得到的失望却是很多。

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成绩、待人接物、文明礼貌的情况不一样。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态度不同,因此家长对孩子失望的内容和程度也不尽相同。据我的调查研究,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失望的事如下:

(1)自理能力差

现在的中小学生家长普遍对子女的自理能力差表示不满,不用说小学生,就连不少中学生也从不叠被子,他们的被子都是父母给叠的。我的一位朋友的儿子已是高三的学生,从小到现在每天都是妈妈给叠被子。现在已是19岁了,他妈妈让他叠被子,他就说不会叠,他妈妈手把手教他叠被子,他也不正经学。有时他妈妈气急了说:你再不叠被子,我就打你,他就胡乱把被子一卷扔在床角就算完事。据我的抽样调查,北京地区中学生不叠被子或叠得很不像样的绝不是个别人。

自理能力也是一种心理素质,很难想象自理能力很差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将来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能够自食其力。我曾到一些硕士生、博士生的宿舍去进行调查,发现有的博士生、硕士生也是不叠被子,这反映他们缺乏自理能力和自理习惯。很多中、小学生的家长都给自己孩子洗袜子,就连一些高中生包括女学生他们的袜子也是母亲给洗的。我曾调查到一位女中专生,17岁了,她的卫生专用品每次都是她爸爸给洗干净收拾好的。至于很多中学生不会做饭、不会缝补衣服更是常见的事了。

不少家长非常感慨地对子女讲,你都是中学生了连被子都不会叠,连手绢袜子都不会洗,将来怎么办呀?父母能跟你一辈子吗?

目前中学生、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差,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有目共睹的事实。不管怎么说,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能不说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个方面的重大失误。这种失误给青少年带来的心理危害可能是长远的。

心理素质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的外延是很广的,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自理能力对青少年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它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与其他心理素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自理能力强的学生一般说来他的独立性比较强,动手能力比较强。而自理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大,动手能力也比较差。

有不少中小学生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对自己孙子或孙女、外孙或外孙女进行袒护,说什么每天功课那么紧、那么多,哪有空叠被子、洗袜子。有的甚至说只要考个好分,考上名牌大学,我给他叠一辈子被子、洗一辈子袜子都心甘情愿。有的母亲甚至对上中学的儿子说,你只要考试总得100分,我天天都喂你饭吃。这些观念和行为,是目前某些中小学生自理能力越来越差的很重要的心理背景。

学生自理能力差,他的其他心理素质如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的发展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学习成绩是多种心理素质的综合效应,独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操作能力差这些心理素质都会影响考试成绩。自理能力差的人走入社会后,会遭到更多的挫折,体验到更多的失败情绪,对事业的成功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我建议以家庭教育为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协同作战,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这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

(2)对父母不礼貌

我的儿子王黎恩1994年10月~1995年10月在日本东京的一所小学学习,很快就学会了日本人的特别是晚辈在每天离家和每天回家时对长辈的礼貌用语。一般晚辈在离家时先对长辈说一声“我走了”,在回家时说一声“我回来了”,并且都是用的敬语。日本小孩从小受到家庭与学校礼貌教育的熏陶,进入社会后都是彬彬有礼,以礼待人。我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这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分不开的。如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如以礼待人、讲究礼貌在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得到发扬光大,而在我们祖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经常听到脏话、不礼貌的话,经常看到不礼貌的行为、违犯社会公德的行为。

就拿上车排队来说吧,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具有的社会公德,是每一个人应有的心理素质。以北京为例,有多少个乘客按次序排队上车呢?我有一天在动物园乘332路汽车到颐和园,调查332路所经各站的乘客排队上车的情况。结果很遗憾,没有一个车站的乘客是排队按顺序上车的。有的站汽车进站后乘客蜂拥而上,不是老弱病残优先,而是身强力壮者优先,这种情况我在日本从来没有见过。

当前的中小学生有一些人不讲礼貌、不讲社会公德。早晨上学不向家长打招呼,下午放学回家也不向家长打招呼。他们上车也是横冲直撞,在路上边走边打闹,你追我打,一面走一面吃。在路上喝饮料,喝完后把易拉罐往大街上一抛了事。他们不尊重家长,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时常顶撞父母,无理狡辩,强词夺理。

某中学初一年级女生刘某某到另外一个中学去看她小学时的一位同学。看见另外一个长相很好的女学生后就品头论足,双方发生争执。过了几天这个女生又纠集了几个她所谓的好朋去那个学校收拾那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幸亏那天那个女孩不在学校,一场斗殴事件没有发生。而后这些孩子去饭馆大吃大喝一顿,花了不少钱,付款时钱不够了就与饭馆主人大吵起来,蛮不讲理。后来饭馆的主人找到了家长,才算结了账。父母批评这个女孩,她不接受,还顶撞父母,气得她爸爸冠心病发作。她妈妈伤心地说:“我和她爸爸省吃俭用保障她吃好、穿好、用好,没想到一个女孩子竟和人打架,蛮不讲理,无理顶撞父母,真是气死我了。”

(3)学习成绩不佳

很多家长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感到很伤心,很失望。一类家长是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期待过高,孩子没拿到班里的前几位名次就感觉很失望。另一类家长是对孩子的考试分数过低而感到很伤心。有的孩子考试经常得六七十分,有的得四五十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考试分数高,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就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确实不好伤透了父母的心。这些学生逐渐厌学,个别还逃学,可想他们的父母是何等的失望啊!

3.现在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的心理

我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对家长进行了下列问题的调查:看过心理学书的人占5%,95%的家长没有阅读过心理学方面的书;90%的人没有听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看过有关儿童教育方面书的占28%,有72%的家长没有看过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

我问过一些家长为什么不看看有关心理学的书呢?有的家长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都不知道,也就更谈不上看了。有的家长说,有时拿起心理学的书看,其中很多专业名词看不懂。有的家长说有时想看但不知道看哪些方面的书对教育孩子有用,又没人指导。有的家长说每天忙忙碌碌没时间看书。

现在大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的心理,因此教育方法不当,对子女的教育效果不满意,甚至事与愿违,生气着急。现举几例家长教育子女违反儿童心理、违反学生心理,造成与子女不和与冲突的故事。

一位家长在星期天给女儿辅导数学,辅导了一小时后,女儿的注意力就不太集中了。到了一个半小时,女儿就开始东张西望了。到了两个小时,家长突然发起脾气:“我星期天还有事要做,忙得很。其他事都顾不上先给你辅导数学,你倒好,东张西望,心不在焉,你这样能学习好吗?不管你啦!”爸爸扬长而去,女儿哭哭啼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欢而散的结果呢?这是家长不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在50分钟是不成问题的,但过了一小时就不够稳定了。连续学习两个小时,注意力分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家长宋某某找我心理咨询。她说,“王教授我儿子上小学时很乖,听我的话,什么事都靠我。初中一年级还行但已有些变化,上完初二就不像话了,我的话他不听,说我像个鸡婆婆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为此我们母子俩整天打嘴架,烦死我了”。我对他讲:“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上的过渡时期,他由幼稚向成熟方面发展,由依赖向独立方面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评价和认识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他们的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自我意识发展了,是不是就唯我独尊了、不听话了。不能这样讲,但从现象看也有相似的地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了。正如有的初二、初三的学生说,我们可留恋的儿童时代已经过去了。”

“初中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大人’了,自我意识、独立性都逐渐在发展,有了自己的主张、自己的看法。因此不愿意听家长嘱咐这、嘱咐那,这不行、那不行。对家长的唠叨反感甚至顶撞。”

宋某某说那我以后就不管了,随他便吧,爱怎么怎么,我也不生那个气了。我说那也不行,你用对小学生的管教方法来管教初中生,违反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效果不好,造成了母子关系紧张。你现在说不再管他了也不对,管还是要管,关键在于要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初中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他们已不像小学生那样幼稚了,但还不像大人那样成熟。因此有时在行动上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力所不及的现象,还需要家长进行循循善诱的指导,鼓励孩子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指导孩子学会客观地、全面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引导他们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我监督,使他们在心理行为上逐步成熟起来。

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找我心理咨询。她说她省吃俭用给儿子买了一架电子琴,并在繁忙的家务中每个星期天带着儿子到少年宫电子琴班学习电子琴。孩子对电子琴不感兴趣,上课不用心听讲,还主动与别的孩子讲话甚至打闹,并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责备。老师找家长说:“你儿子不好好学也罢了,可他上课说话与同学打闹使整个班都受到很大影响。”这孩子回家也不按老师的要求去练琴,他妈逼他练他就应付一下了事。可他与小朋友踢起足球却没完没了,吃饭时叫几次都不回家,心完全投入到踢足球上,宁可不吃饭也要踢足球。

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各有所爱这是正常现象。少年儿童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的。孩子没有学电子琴的兴趣,强迫他去练也没有什么好效果;他如果对电子琴有兴趣,你不督促他去练,他也会主动去练。就像他有踢足球的兴趣一样,不吃饭也要踢。我对这位母亲说,你是没有了解你儿子的真正兴趣所在,他不喜欢电子琴,你强行让他去练,因此才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

现在确有一部分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而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往往不符合孩子的兴趣,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不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电子琴、钢琴、琵琶,家长不能赶时髦,看人家孩子练电子琴而不顾自己孩子的真正兴趣爱好,也盲目地去强迫孩子学电子琴。

我认为家长要经常地、仔细地观察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再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孩子学业、时间等情况引导孩子去培养某一兴趣,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兴趣得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

一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杜某某,她找我心理咨询,说她女儿今年高二,学习成绩也很好,希望明年能考重点大学。“这孩子最近非常用功学习,每天晚上做作业都做到11点。可是逐渐发现她做作业的速度比以前慢多了,甚至很简单的题也反复检查,反复演算,这样下去怎么办呢?我看孩子很用功,对写作业速度不快她自己也很痛苦,我也不能批评她,孩子的工夫下到了,再批评她不是更伤心吗?王教授你看该怎么办呢?”

我说,根据和你女儿的表现,十有八九你女儿患有强迫症状,我说请你女儿来和我交谈一下。经过我与她女儿谈话之后,我郑重地告诉这位母亲,她女儿确有强迫症状。这位母亲惊讶地问什么叫强迫症状?强迫症状指的是明知某种想法没有必要,想也没有用,但非想不可,自己也很痛苦,翻来覆去地想,心里也难过,或者某种动作反复去做,明知做也没有用,但是自己控制不住。你女儿明知那样简单的数学题是不会做错的,经过检查证明是做对了,但还是要反复检查,她也很痛苦,这就是强迫症状。

现在我们有些家长对孩子一些外观性的行为问题,如顶撞父母、摔东西、一不顺心就哭闹,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很重视孩子的这些行为,尽管没有什么好办法去解决。但是对像杜某某的女儿的那种内隐性的心理毛病却往往熟视无睹,也不认为孩子有什么毛病,因此往往也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心理调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心理了解得太少。

同类推荐
  • 孕产妇营养全书

    孕产妇营养全书

    由吴莹担任主编的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是孕前准备期要重视营养、怀孕阶段合理膳食、孕期异常的饮食调养、产后营养不容忽视、产后异常的饮食调养;从孕前3个月至产后恢复期结束,一直陪伴你度过人生中最痛并幸福着的刻骨铭心的时光。针对你每个饮食的细节,来做出最科学、健康的调理方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劲补,更是针对现代80后准妈妈口味的新鲜尝试,是适合当代准妈妈孕期的最佳营养搭配宝典。
  • 宝宝培育100分

    宝宝培育100分

    本书主要讲述科学的育养方法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如果养育的方法不科学,将会给宝宝的身体发育带来不利的影响。
  •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接纳孩子:犹太人的家教制胜之道

    本书将犹太人的教子智慧与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相结合,告诉你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教育法,让你的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快乐、聪明、健康地成长。
  •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慢养:给孩子一个好性格

    孩子长大后,最怀念父母的不是汽车、房子、财产,甚至不是念最好的学校。他们最怀念父母的是,父母帮助他们培养了好性格。本书以“华文卡内基之父”黑幼龙四个性格各异子女的生动成长经历,讲述了孩子的“好性格”是怎样“慢养”出来的。
  • 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0~6岁宝宝早教大百科

    本书从言语能力、知觉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能力以及玩具游戏等几大方面的内容,为爸爸妈妈提供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轻松开发宝宝的大脑潜能。
热门推荐
  • 情语之淮

    情语之淮

    学生时代的爱情总是浪漫的。学习好,会弹钢琴,会唱歌,会跳舞还长得好看的她遇到了他和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星河大英雄

    星河大英雄

    “这特么都是技术活,该赏!”“李大毛打了八十多颗资源星球呢,败光算完!”“我说王老头,你能不能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大男人这样看着大男人,我怵得慌啊!”“老子可是要做星河大英雄的男人……不过媳妇,咱能不能先让我成为男人再说?”有个十年打下八十多颗星球的虎人帝王,甘愿用额头去接他丢来的鞋,竖起大拇指,高呼一声“准”;有个穿越而来的特种兵愣是隐姓埋名了多年,不做那书中开挂主角,只为做他红花绿叶;有个一个指挥鬼才神将,一个人一夜拿下半颗星球,一举扬名,却只是为了给在他感冒的时候给他送拿到两片感冒药;有个倾城美人大刺客,剑舞迷眼,一剑刺来,却不舍得要他的命……他叫李巨熊,十年流放归来,放着太子爷不当,偏偏要个连副,扬言要做那最能“败家”的星河大英雄!【要看爽,没问题啊,不过……哥几个,收藏走一个先?】
  • MM你够酷之社会篇

    MM你够酷之社会篇

    已完结]天才智商的四个唯恐天下不乱的魔女,只用了两年时间,不但从远近闻名的贵族学校——华南虎大学毕业,而且更是成了高校界的神话。毕业之后,在黑道界龙头飞龙帮的女当家小飞龙的带领下,将她们的魔爪伸向了社会。那么……她们在之后的岁月又会做出怎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 萌少养成记

    萌少养成记

    高薪招聘女佣一枚,要求细心、耐心和有爱心,月薪1万元。PS只要你是一枚合格的女佣,我会满足你所有要求。这是曲苡星邮箱里冒出的一条招聘信息。月薪1万元哪有这样的好事吖,查找地址,潜入,黑掉。她得意的完成一系列程序,骗子算你不走运,碰到电脑高才生。“曲苡星,你托我帮你找的工作找到了,豪宅女佣月薪1万。”等等,这个待遇怎么这么熟悉?天呢~!这皇宫一般的别墅就是未来她工人的场所,这个长的超帅又冷俊的家伙就是她的大Boss。不好了!她黑掉的竟然就是她Boss那台配置极高的电脑,就当不知道好了。“以后你的名字就叫小白兔了~!”眼前这位笑容无害的少年就是她大Boss本尊吗?而且大Boss还擅自主张地给她改了名,什么嘛!“我是小狗狗,汪汪汪~!”头上飙出三条黑线,大Boss脑子进水了吧?难到他体内住着两个人?还是有钱人都这么……到底是世界疯了,还是她疯了?大Boss你是高价雇我来陪你演戏的吗?好吧,拿人钱财替人消灭,谁让你是我的衣食父母官呢!小白兔就小白兔吧,套上女佣装,戴上特制的兔耳朵,从此她便是他犬少爷的兔女佣……
  • 却话巴山夜雨

    却话巴山夜雨

    最后一届90后中学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与往届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青春在校园,那就让校园找回来。希望大家都怀着一颗年少的心。希望在小说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文笔不是很好,本文谨献给彭宁和他的同学们,还有千千万万怀有恰同学少年的人
  • 界星辰

    界星辰

    展望星空,谁能与我牵绊前行。俯视星辰,谁又愿和我一起跌落凡尘。我逍遥一时又逍遥一世,漫漫桃花路,我该如何前行……男主洛天突遭意外。被迫拜了神界大佬为师。习得各种神奇的仙术。从而也真正的认识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当他学有所成的时候!他又回到了令他怀念的故乡。回想着那些灰暗的时光!洛天不禁感叹道:“我去!”“我这十几年,都TM的,不是白活了吗?”“要不我也统治个世界玩玩?”从此,洛天脑子一热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代嫁红颜

    代嫁红颜

    她是受尽欺辱的私生女,只因妹妹不肯嫁残疾王爷,她成了代嫁王妃,不料竟陷入权利之争!轮椅上温柔似水的他,却是扮猪吃虎,他费尽心机,步步为营,只为夺得大权。当他撕下伪装,对她一生禁锢:“女人是玩物。可惜,你只是本王的一颗棋子。”
  • 我不做大仙儿

    我不做大仙儿

    修仙大学冒出个跳大神儿的,他还妄想得道飞升!?别开玩笑了!且看他如何作妖耍宝。
  • 重生之狂妃狠狠爱

    重生之狂妃狠狠爱

    当顶尖杀手进入草包皇贵妃的身体里,注定是一场腥风血雨。羞辱她的妃子,直接揍!打过她的嫔妃,踩回去!等等,那个笑的一脸欠扁的男的,似乎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恶首……看招!“爱妃,你要投怀送抱?”慕容锐笑了。风九霄轻哼,一拳挥出;“给老娘滚!”“打是亲,骂是爱,爱妃,请不要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在冷宫当农民

    我在冷宫当农民

    农林大学学生季秋秋穿越了,穿越成了冷空弃后,还发现了随身空间。废弃皇后,有空间。这不就是古代言情中大女主的命吗?哈哈哈,我季秋秋要成为大女主了。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空间里全部都是植物种子?算了算了,那就发挥农业大学生的本领吧。从此以后,宫中皆传冷宫里的那位娘娘经常鼓捣出新鲜的玩意儿,什么土豆番茄小龙虾,引得后宫嫔妃经常去冷宫蹭饭。终于有一天,某皇帝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冷宫里总是飘来奇异的香味儿呢?不行!我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