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18200000037

第37章 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研究——以天津市区为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社会大众

历史知识调查研究”课题组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学史可以以古思今,可以从以往的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然而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史学是否还在发挥着它应有的功用?人们对历史知识又了解多少?又有多少人对历史知识感兴趣?今后的历史教学将如何改善及历史学科将如何发展?就以上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的社区居民做了有关历史知识的调查,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旨在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现代城市不同阶层人士的历史知识构成,即其对历史知识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及对史学社会功用及学科发展的看法,以期发现当今历史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而为更好地发挥史学的社会功用出谋划策。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天津市的四个社区共200位居民做被试。在进行问卷调查时,由课题小组成员宣读指示语后,由被试者独立填写问卷。并要求每个被试者要看清题目,尽力作完,并当场收回问卷。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全部收回。有效问卷150份,问卷有效率为75%。调查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二问卷调查的主要结果汇总分析

本问卷共涉及三个主要内容:(一)基本情况;(二)与历史相关背景情况;(三)兴趣、态度及其他。

(一)基本情况

在这项内容上,主要涉及被试者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及对天津历史古迹的了解等情况。本次问卷调查中,被试者基本上都是长期居住在天津市区的居民,其中男性共93人,占被试者的62%,女性57人,占38%。由于我们采用的是偶遇抽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所以男女的比例不是很平衡,但是这并不会影响问卷的有效性。调查中被试者的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78岁,既有初学历史的小学生,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高中生、大学生,也包括学识渊博的学者,年长的老人。因为我们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社会大众对历史知识的了解,被试者基本上都受过不同程度的历史教育,所以不同的年龄阶段的人会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被试者的文化程度囊括了从文盲到硕士等各个不同层次),其中初中、高中及大学本科的文化水平占了83.3%。在问及被试者居住的地方是否有历史古迹时,97.3%的人都回答了各自所知的历史古迹,只有4人没有做出回答。

鼓楼、古文化街、娘娘宫、大沽炮台、宁园及张园等,这说明人们对于周围的历史古迹有一定的了解。以上就是问卷中有关被试者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基于以上的内容,我们将展开问卷中第二部分“与历史相关背景情况”的分析。

(二)与历史相关背景情况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涉及被试者的历史知识的来源、对历史学习方法及历史功用的看法等内容。在150位被试者中,接受过历史教育的有129位,占调查总数的86%,只有21人回答是没有接受过历史教育。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本上初中及其以上文化水平的人们都接受过历史教育,而没有接受过历史教育的只是极少数。

由于这次问卷的被试者只是天津市区的居民,所以我们只能说天津市区的历史教育比较普及,而其他地区的历史教育如何,我们将无从得知。那么,接受过历史教育的人们,他们的历史知识来源于哪呢?

调查显示了人们历史教育来源的主要渠道。历史课本和老师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可见学校教育在人们知识的获取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课本之外的历史书籍也成为人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课本和老师的讲授,课外读物也逐渐成为人们开拓视野的很好的选择。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发展日益发达,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大量的历史电视剧、电影,不管其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不可否认地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使我们的历史知识日益丰富,成为仅次于课本和课外历史读物的第三大历史知识来源。博物馆、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由于其能真实形象地反映历史原貌,使人们印象深刻,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教育仍然是历史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如果要普及历史教育,首先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对于历史电视剧及电影,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他们的作用。如果他们歪曲了历史,由于其传播的广泛性,就会造成很多不懂历史的人对历史的误解,所以我们只能建议在历史电视剧和电影的拍摄过程中,要有专业的历史学家做指导,以免造成对历史知识传播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要加强博物馆、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通过网络将会获取越来越多的历史知识,所以我们更不能忽视网络的作用。

对于学生们来说,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始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那么怎样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的呢?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大部分被试者选择了“理解后再进行适当记忆”这一选项。可见学习历史离不开记忆,虽然这是很多学生所反感的,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记忆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使学生充分地了解、明白历史。然而,许多老师在授课时满堂灌,缩减分析探讨的过程,学生囫囵吞枣,兴趣索然,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些教师照本宣科,纯粹按教材的内容原原本本地把历史结论传授给学生,没有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成为课本的奴隶,学生成为课堂的奴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受到压抑。教学形式单调。目前许多学校历史教学只局限于在学校进行课堂授课,教学场所封闭,没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来创设历史情境,来模仿历史人物,仿造历史文物,也没有把学生带出学校进行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等。这种单调的形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难以使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

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历史学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很多人对于学习历史的功用存有疑惑,尤其是准备上大学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很少有人问津历史,就是选择了历史专业的学生,有时也会感到前途一片渺茫。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把焦点都放在了经济、管理、法律等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上,认为这些学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物质财富,收回能够投资。人们常说学史可以明智,可以以古思今,可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增加智慧……这些道理人们基本都赞同。但是对于讲求功用主义的人们来说,这些道理看起来虚无缥缈,太不实际。人们不愿选择历史专业,不愿将来致力于史学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后不容易找到工作,尤其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更是如此。即使是对历史有兴趣的人们,迫于现实的压力,也不得不选择其他热门专业。出现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学科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发展也应与时俱进,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

(三)兴趣、态度及其他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涉及被试者对历史的兴趣、态度等内容。在150位被试者中,82位选择了对历史感兴趣,占总数的54.7%,而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只有8位,占5.3%。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大众基本上对历史是有兴趣的。由调查我们得知,人们对历史知识具体领域感兴趣的程度呈现如下状况:历史人物(51%)、军事战争(50.7%)、政治事件(48%)、社会文化(34%)、文物掌故(28%)、宗教神话(24%)、科学技术(23.3%)、民族关系对外交往(22.7%)、经济生活(17.3%),由此可见,人们对政治军事战争及社会文化感兴趣者居多。

了解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点,有助于学校的历史教育改革的发展。对于人们比较关注的历史方面,我们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方面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关注。谈到学校教育,让我们来看看被试者印象中历史教育的现状:在150位被试者中,38.7%的人认为历史教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要改革;38.6%的人不了解历史教育的现状或是说不清楚;只有22%的人认为历史教育符合发展的潮流,教科书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的特色。不同的文化水平对历史教育的现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处于小学和初中水平的人们,由于受其文化程度的限制,大部分人不了解历史教育的现状;然而,具有高中和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们,由于其文化程度比较高,各自有自己的思想见地,大部分对历史教育的现状不满意,认为历史教育需要改革。那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呢?由本次调查可知,38.7%的人认为历史教育一般,27.3%的人认为历史教育比较成功和很成功,20%的人认为很不成功,14%的人表示不清楚历史教育现状。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历史教育还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绝大多数表示不满意。

我国历史教育不成功的原因何在呢?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我国,学校教育一般还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无保留地讲授,学生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可能吸收,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这种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切以考试为中心,老师为了考试成绩,就会给学生输入大量的历史知识,并且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同时也会使学生丧失对历史的兴趣。教材难度太深也是历史教育不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历史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然而,由于历史教材编得太深,教学大纲要求过多,这样往往逼得历史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去一一消化内容,也没有时间去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理解历史内容,只能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每一堂课所要传授的历史知识,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结论,导致学生讨厌这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方式。

针对我国目前的历史教育不太令人满意的现状,我们课题组提出了如下的改进建议。

首先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灵活,摒弃以前填鸭式的方法和解决知识传授上的重“知”不重“思”的问题,必须建立起“人本”教育理念,不能只重知识传授,而更应侧重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辩证地看待知识传授与思维能力培养间的关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上,更要注意提高其自主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改变旧的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要大力提倡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它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视、听、说各种感官,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科书的重新编制也是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事情。长期以来,旧的教学大纲与旧的教科书,游离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之外,似乎是想把学生培养成学识渊博、无所不通的历史学家。将那些大而全、繁而难的东西,不加选择地提供给学生,唯恐有所遗漏,其结果适得其反。教科书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内容尽量要言简意赅,也不要太枯燥无味,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科书也要与时俱进,尽量删减一些已经过时且错误的结论,一些重要的史学研究成果也要纳入教科书里面,这样也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史学的前沿动态。

历史知识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门课,因为历史能够让我们了解过去,掌握现在,规划未来;历史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一个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过去,更不能没有自己的历史,所以一定要加强历史知识教育。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社会大众对历史知识的反应,做出了以上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当前历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一定帮助,我们衷心希望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曹大为:《关于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与研究分析》,《学术界》第99期,2003年。

2.蔺大荣、季树平:《让历史教学与时俱进》,《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3期。

3.郭子林:《试论掌握历史知识的制约因素》,《山西教育》2001年第13期。

4.苏 菲:《中学历史教学现状的调查及对高师教法课的思考》,《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5卷第3期,2002年。

5.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执笔:李倩倩,项目指导教师:王利华、郭伟)

同类推荐
  • 俄罗斯学(第一辑)

    俄罗斯学(第一辑)

    俄罗斯在经历了二十年社会转型的急剧动荡之后,其政治态势已基本稳定,其经济形势已开始复兴。然而,细观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转型和态势,却尚未完成“复兴”和“软着陆”。用中国学术界熟识的词汇——“史学危机”、“哲学贫困”和“文学疲乏”来形容俄罗斯学术界曾经面临并至今仍未终结的状况似乎不为过。俄罗斯学术界路穷思变,力图从俄国学术文化传统、苏联学术经验和教训中汲取“营养。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点在于理论繁简得当,案例分析客观,作为教材可以给教师以充分发挥、创造的空间;作为自学用书,既能保证公共关系体系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也是希望或正在从事公关职业的人员自学参考书。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热门推荐
  • 超完美逆袭高手

    超完美逆袭高手

    那一刻相遇,再也难以相忘,日月更换,冷暖交替,那颗滚汤的心,火焰不息。红尘波澜涟漪,甜蜜如毒酒伤人,我梦画醉美彩虹,牵她手漫步虹桥,纵然突发电闪雷鸣,紧相拥何惧风雨?只待雨过天晴、云开雾散,泪洒她脸庞,滋润那两朵桃花盛开,娇艳粉红,我陶醉着......?笑看她彩虹之上,翩翩起舞……!
  • 深渊狱主

    深渊狱主

    深渊地狱里关着世界上最邪恶的生物,每个深渊地狱里面的原住民都是深渊地狱的看护者。可能会断更,但是应该不会鸽吧←_←
  • 顽鬼道

    顽鬼道

    夜将至,鬼道铺满忧愁的花瓣,残钟奏响盛世冥音。他来了。谁来了?拥有就是失去的开始,最好信宿命。总有人活,更有人死。仙道的快活林遇上冬天。
  • 我有一间精灵培育屋

    我有一间精灵培育屋

    【2020最好看的精灵都市文】平行宇宙,华夏大陆。一间不起眼的培育屋.....开张了。十八岁的周易就是这间培育屋的老板,带着前世的记忆在新的世界中开始了他的成功(HuYou)之路。什么?伊布只有三种进化型?你们难道不知道丑丑鱼可以进化成美纳斯吗!?……
  • 弃妃重生:庶女复仇录

    弃妃重生:庶女复仇录

    前世的她天真无邪,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亡了国亡了亲人亡了心。天回地转,她重生了,不再是前世的和亲公主,而是敌国丞相府的庶女!渣女颤手指着她:“你个恶毒的贱人!”她回眸微微一笑:“你又能把我如何?”渣男含情脉脉:“跟了我可好?”她扬起下巴道:“有多远滚多远。”波澜不惊的心再起涟漪之时,她气急败坏地指责道:“你你你.....”某腹黑男沉默许久:“是我亲得不够好么?那...再来一次?”“.......”她觉得她要被气死了.....
  • 冥王的契约新娘

    冥王的契约新娘

    一世的契约却换来的是他的冷漠!一场假死换来的是新的自由,花开花落!终究不能相见!新的圣战以悄然无声的打响………
  • 太乙仙元志

    太乙仙元志

    无垠的夜幕降临,天地间却是一片血红。少年踏上了寂灭的土地,寻找他内心渴望的光辉。面前是深渊,背后是烈焰,纵然千难万险,他也要打破束缚,渡劫成仙!
  • 花落灿

    花落灿

    从前,有一只小草,在阳光的沐浴下随风摆动,突然,有一个白色不明物体出现,小草默默……白色不明物体默默……白色不明物体省去开场白拔起小草就走,留下一阵清风……
  • 封神位

    封神位

    “世上本来没有神,先人们说谁是神,大家鼓掌通过,于是那人就成了神”对于草根来说,他们永远无法踏上成神之路,甚至连鼓掌的机会都没有。但是乔阳不信这个邪,凭着得到的至神遗骨,纵使杀戮四野,夺魂灭魄,他也要硬生生地为自己踏出一条热血之路!且看乔阳如何傲世巅峰,掌乾坤,封神位!
  • 人如鲸落

    人如鲸落

    当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最终会沉入海底,科学家赋予这个过程一个名字——鲸落。一座鲸鱼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好吧不要误会,本文讲的其实是一对普通夫妇由年轻到年老的鲸落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