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4400000036

第36章 纯粹自我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①观②如来③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④即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⑤

①三十二相:本品把三十二相与色、音、声等放在一起论述,便意味着三十二相与色、声、香、味、触、法等一样,都表述“是”的偶然属性,它们都是偶性之“是”。如果说在十三品中,笔者只是推测三十二相指“是”的日常语义,那么,本品为前面的推断提供了依据。

②观:这不是指感觉之眼的观看,而是灵魂之眼的观看,应相当于胡塞尔现象学的“看”。此处是“观”如来,而十三品是“见”如来,因为观意味着对于如来要求一种洞见,洞见是括去一切遮蔽,看到里面去。而见只是一种意见。

③如来:此处一般作为法身佛来理解。众所周知,在佛教哲学中,佛有三身说,即法身佛、报身佛和应身佛。法身佛是等遍一切处,即无所不在,它应指绝对的“是”。应身佛按特定众生的需要而显现佛身。因为显现出来的佛身应属于现象,应是是者。报身佛指依业识而生起作用,成为在发心求道、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所见到的无限庄严的佛身,也即指真如具创造万物的功用。在基督教中,有圣父、圣子和圣灵一说。圣父上帝是最普遍的本质,应相当于法身佛;圣子基督应相当于应身佛。圣灵就是上帝和他的道一起创造万物的智慧,应相当于报身佛。由此可见,佛的三身说与基督教上帝“三位一体”说如出一辙。认信三位一体是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特质,佛教也许同样存在这一特质。也即佛教哲学同样存在三位一体的神,如来就是佛教的上帝。但由于历史上我们未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把三个意思分成三个独立的意思来理解。因此,对佛教三位一体的神便不甚了解。对比中世纪基督教对三位一体的神的讨论,我们似乎少了点什么。再者,何光沪先生曾认为宗教哲学将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范畴“是”界定为使在(使世界存在)、内在(内在于世界存在)和超在(超越于世界存在),这一界定也是将“是”一分为三。上面论述了佛教哲学与西方哲学一样,都是把“是”一分为三理解。我们在读西方哲学时,“是”的三个意义中,最容易被我们接收的意义是有、在,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意义“是”则最容易被我们漏掉。同样,佛经中佛的法身义“是”也被我们漏掉,而只接收了有、在。由此又透露出我们对印欧语系理解上的弱点。

④轮转圣王:梵文Cakravartiraja,也称转轮圣帝、轮王等,意思是旋轮宝(相当于战车)之王。此王即位时,从上天感得轮宝,他转轮宝而降伏四方,又能飞行空中,所以又称飞行皇帝。转轮圣王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圣王,太平盛世,全世界唯一的太平帝王,就叫转轮圣王。佛陀小时,其国正受到乔萨罗国的威胁,其父净饭王便希望他能成为轮转圣王。在这里,佛陀也许把轮转圣王当成一个最伟大的是者。

⑤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论述了如来在命题结构上,它就是只有主词,没有宾词的纯粹自我,但它能够伴随着我的一切表象,却不被任何表象所伴随。因此,不能把色、声、香等规范杂多的偶性用来规范如来。如果如来可以被这些偶性所规范,那么如来将成为了什么,如来就成为如来的变形,不能反映如来的本来面目。

【译文】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可以根据‘是’的日常语义来认识‘是’吗?”

须菩提答:“是的,可以根据‘是’的日常语义来认识‘是’。”

佛说:“须菩提,如果根据‘是’的日常语义来认识‘是’,那么,转轮圣王便是‘是’。”

须菩提马上更正说:“世尊,依我对佛法的理解,不可以根据‘是’的日常语义来认识‘是’。”

这时,佛说出了一偈,意思是:

“如果通过色、音、声等范畴来认识如来,

便是把如来当成一种什么,

如来便成为如来的变形,

不能认识到如来的本来面目。”

【评析】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分析论”和“先验辩证法”中认为,自我只能有一些先验的谓词,而不能有任何经验性的谓词。当自我一有经验性的谓词,我思之我就由逻辑主词变成了实在的主体/实体,也就等于将先验自我当成经验自我甚至经验对象来处理了。康德还认为上述的认识是人类理性的特点,是人们用感性材料、空间和时间以及知性概念等等这些只是使经验成为可能的知识要素去把握、规定那个超验的本体,即将多样性的感觉经验强加于理念之上而构造出实体范畴,导致理性陷入幻相或矛盾。费希特也论证了绝对自我区别于相对自我和非我的地方,就在于它没有谓词,并且不能有谓词;它是不能进一步说明的:“在这个判断里,对于自我什么也没有说,说明自我的可能规定的谓词位子是无限地空着的”;“谓词乃是对主词的规定,没有谓词的绝对自我,意味着它不能由任何其他东西来规定”费希特著,王玖兴译.全部知识学的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34、37.。维特根斯坦也否认能思维、能表象的自我在世界中存在,可经验的自我只是心理学谈论的对象,它只不过是“一束”事实罢了。只有当自我是超越的自我而非经验的自我时,唯我论才是正确的。

在佛经中,存在两种佛法,一是由“A是A”即存在语句论述了佛教的绝对真理;另一是陈述语句,它论述了佛教的相对真理。在佛教哲学中,有真言一说,也许真言即指存在语句。而陈述语句即是佛陀平时所说的法。因为陈述语句是展开了的“A是P”,即“S是P”,因为谓词“什么”只能反映主词的某一个方面的偶然属性,而且我们不能限定、也没法限定“什么”的内容,也即“什么”可以有无限多样,人们对其揭示无法穷尽。因此,佛陀才说他的说法如同树叶。这是因为人们的认知思维要求对这一真理给出有效的逻辑证明,也即人们的固有思维习惯是追问“如来是什么”,才能知道如来是什么。也即人们需要有谓词对其有所言说,才能为人们普遍接受。因此,哲学必须采用知识的形式,以语句的形式表述出来。所以,在佛教哲学知识学中,如来这一纯粹自我也是作为承担知识论体系的主词,作为各种宾词的结集点,使一切偶性色、声等都可以依赖于它并通过它而“是”而“在”。

同时,佛教哲学也认识到,宾词虽然被认为是穷尽了主体的本质,但实质上如来成为了什么,即成为了现象而不是如来自身。或说,如来成为先验幻相。因此,范畴只有经验的使用,把范畴运用于经验之外,是非法的超验使用,产生的结论没有客观有效性。部派佛教“蕴不摄无为”的说法,便应是反对范畴的超验使用。佛教哲学中,有“解放”一说,可能便指“解放”基于陈述语句的思维。解放基于陈述语句的思维,即是解放(括去)“如来是什么”中的“什么”,而只剩下“如来是”,也即认识存在语句。本品“法身非相”也指出了法身“如来”不能被范畴所规范,它不能被认识,不能被表象,它不能有任何经验谓词,它只能被思维,即它存在。也即是说,如来是一个纯粹自我,为意识活动的主词。而四句偈便指出了只有在人们括去了一切什么,只剩下如来时,如来才是它自身。因为我们未说出如来是什么,如来便是没有限制的,即无限的,如来便成为了绝对主体。或说,如来除了“是”以外不再是什么。如来没有谓词,它在世界中便是自我呈现,因而也是自我领会。换句话说,如来这个是者的本质(是什么)仅在于它的“是(如何去是)”,这个是者的一切“如是”首先就是“是”本身。如果要谈如来“是什么”,那也只能从如来的“是”来理解。

本品意味着佛教哲学认识到存在着两种“是”,一种是传统哲学中作为最高范畴的“是”,另一种是语言中使用的作为系词的“是”,如果希望通过分析系词“是”来认识存在“是”,便是混淆了存在“是”和系词“是”。

如来既是抽象的“A是A”,同时也可以作为知识论体系的主词,这一情况也存在于西方哲学中。如巴门尼德哲学中存在着抽象的“是”,并且赋予抽象的“是”的许多感性特征,由此造成了“是”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篇》中,第一ousia是超越的、绝对无条件的存在,表示某一“这个”,是更深层的存在,是存在的最初因,最初的prooton,也就是第一的,在背后或底下的“东西”,是要让事物全部显现出来的“东西”;它什么也不是,但它不可能不是它自己;它自身没有相反者,但可容纳相反的属性。而ousia同时又被置于逻辑——关联空间之中,作为第一本体而被九个范畴所述说,这时ousia成为了个体事物。而本品可能是继承了《鹧鸪氏奥义书》2·4中:“在语言和心思退缩之前,是不能找到它的”中的哲学见解。更进一步地说,本品也可以看作是佛教哲学区分了先验理念与先验幻相。

在第四品论述了菩萨不被色、声、香、味、触等所规范,本品论述了如来不被色、声、香、味、触所规范,由此,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佛教把菩萨与如来看作是同一个东西,它们是“是”的一体两面。

同类推荐
  •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

    《写给天空的情书》:她是一位年届八旬的老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乡下的篱笆院里。她似乎并不缺少钱花,只是在闲暇的时候,侍弄些花草和果蔬……由朱丹崖编著的《写给天空的情书》共6篇,主要内容为花开是最好的借口,有月光,我们就不慌,不要等到机遇的柿子成熟,整只整只的忧伤,微喇的时光,有一种爱像海绵。
  • 在文化树下喝茶

    在文化树下喝茶

    散文集装帧精美,共20余万字,遴选了作者近年来利用工作、生活闲暇潜心创作的各类散文作品百余篇。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一马平川”,描摹冀中平原的人文风貌,对语生长于斯的这片土地,呈现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第二辑“平原故事”,以故事形式记录平原的流年碎影,试图拨开生活的表象,寻找文化的影子;第三辑“从平原出发”,领略平原之外的景物和风情,字里行间镀染着作者思考的印痕。作品文笔清丽,画面感强,时空转换明快,富有时代气息,深得“新荷花淀派”风韵,于漫不经心间给人以心灵的感动,传递大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关怀。
  •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都曾令万千读者因感动而哭泣。希望你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 爱业敬业

    爱业敬业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爱业敬业》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遇见墨香

    遇见墨香

    本系列丛书共三册,分别为:《飞翔的蒲公英》《青春的序曲》《遇见墨香》,是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深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习作精选,题材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内容广泛,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观察、赞美,还有对生活小事的反思,对亲情的歌颂,对故乡的思念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细腻、真挚。
热门推荐
  • 元素,让这片大陆更奇幻

    元素,让这片大陆更奇幻

    他,从小和爸生活在一起,妈妈走了,6岁那年,他异禀,走上了求学之路,他坚持不懈,刻苦修炼,一次次挫折没能把他压倒,最后走向成功之路!
  • 阵之道

    阵之道

    身负前世血仇,真灵转世之后以武入道。武之一道,有大生死、大造化。且看林封如何纵横各大玄域,成就仙人之境。
  • 霸道总裁强索爱

    霸道总裁强索爱

    一纸契约,安年落成为了谈靳墨的地下情人。人前男人衣冠楚楚,人后,男人霸道成性。传言男人嗜血凶残,但是,在面对着安年落的时候,男人总是宠溺深沉。“谈靳墨,你这个样子真的好吗?你大总裁的形象哪里去了?”某天,女人看着抱着自己的男人,嘴角猛抽道。“宝贝,在面对你的时候,我不是总裁,而是老公。”男人笑的肆意张扬,再度将女人剥皮拆骨。安年落仰天长啸,自己千不该万不该,真的不能够招惹这批狼啊。
  • 我来到了武灵界

    我来到了武灵界

    卖保健品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致富还是修炼?打怪还是寻宝?董浩:“不,我想当网络大亨”
  • 时间销售

    时间销售

    “卖棉花糖咯!卖汽水!”“老板你好!请问您这里销售时间吗”
  • 寻天理

    寻天理

    前世,后世,哪一世能给我清静;人心,命运,何时才可放我自由;天理,人理,可否寻得真理;过去,未来,怎样掌握自己。
  • 浩渺星下

    浩渺星下

    浩渺星辰,现于谷时,位于东方,象征希望。一个架空的世界,拥有庞大的世界观。三块大陆,十二岛屿,六海域,五个种族,九种智慧生物,八种星辰,三十三晷的历史。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世界的边缘,灰暗之地说起……小说风格慢热型。
  • 追月记SL

    追月记SL

    废材流,逆袭,男强女强,穿越………24世纪的王牌杀手凤箫月被渣男欺骗了爱情,天不亡她,她魂穿到国公府大小姐身上,废材?开玩笑!被退婚?谁稀罕?炼器,炼药,御兽,阵法……样样精通当这样的她碰到狡猾的门主,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衡惟慕清

    衡惟慕清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叶清就比较惨了,不仅被雷劈,还掉下了下水道,唯一好点就是,这一搞,就穿越成了丞相府叶家的二小姐。可是为啥别人就是手撕白莲花,吊打渣男,到了叶清这儿,不仅被诬陷成煞物,还得在变态的国师身边待满两年才能祛除煞气,然后还被各种栽赃嫁祸。叶清表示:说好的帅帅的小哥哥呢!不行!咱强烈要求重来!某无良作者:从来?那是不能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的,帅气的小哥哥终归还是会有的,那就要靠你自己多多努力了。各位看官,不如来看看叶清这别样的人生。
  • 武帝弃后

    武帝弃后

    宇文护爱她,不过是因为她像涟漪。宇文邕爱她,不过是她不争不怒。宇文直爱她,是因为两人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地方。兰陵王爱她,是因为她的聪慧才智。何硕是北周权臣宇文护的义女,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这样的身份本该让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偏偏她生性冷淡,不争不夺。惨遭宫妃多次陷害,三度废后。被逼离宫,北齐遇见知己,为救义父险些散命。为了朋友奋不顾身,最后惨死毒酒之下。谁才是拿真心待她的人,爱的人只是她,没有任何理由的就是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