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95900000005

第5章 书法

甲骨文:字间尽显章法,和谐尽释旋律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的发现过程,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光绪二十五年的秋天,在北京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领导人)的王懿荣突然得了疟疾,便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达仁堂中药店买药。派去的人买回了一剂中药,其中掺杂了一味叫做龙骨的药品。王懿荣无意中发现,一些药品的上面竟然刻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画的符号呢?他这样想着,心中的疑问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一向都有研究的王懿荣开始仔细研究起来,他越看越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是古代文字,但是字体的形状既不是大篆也非小篆。

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进行深入研究,他派人再去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了下来。后来,他又通过一些古董商进行了大范围的收购,总共累计收集了1500多片。

在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分析后,他认为,这些并非什么“龙”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从甲骨上的刻画痕迹中,依稀能够辨识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来又找出商代几位国王的名字。由此肯定这是刻画在兽骨上的古代文字。从此,这些刻着古代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文人学士和古董商人竞相搜求。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中国。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着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对朝廷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后来,人们称王懿荣为“甲骨文之父”。

智慧锦囊:

中国的汉字结构从一开始就采取方块结构,甲骨文就是最好的例子。甲骨文的方块字笔画线条非常讲究空间的均衡、对称、和谐;运笔讲究坚实挺拔、刀迹遒劲;字体结构疏密有度,雄健恢弘,严谨中有飘逸的风骨,气势不凡。甲骨文字的书法风格,就像中国古代先人凡事崇尚和谐,希望达到人性、社会、宇宙万物之间的互相协调、适度。这种精神塑造了中国最早的礼学思想与美学思想,塑造了整个中国的民族性,不但在民间的群众讲究以和谐处世,就连在国家治理方面,也讲究建设和谐社会。

金文:丰盈的笔锋,自然是生活的底色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周朝初期,青铜器冶炼、铸造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殷周王朝用大量的青铜作为赏赐用品。这些人铸造青铜器时,往往要刻铸铭文来记述时王的恩赐,颂扬祖先的功烈,企望长久地留传给子孙后代。当时的青铜器上有记做器原因和用途的,也有记载人名或重要文献的。字形比较原始,字数由少到多,比如西周第二个帝王成王诵时的《令彝》有187个字,西周第十二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有499个字。金文是西周时期通行的字体,各种器物上的文字,比甲骨文长且完整。

锡圭先生曾说:著有族名金文的铜器,时代往往比早期甲骨文晚,甚至在西周早期的铜器上都还时常能看到这种金文。但是它们的字形却比早期甲骨文更象形。这种现象应该是古人对待族名的保守态度造成的。

现今所见到的最早的有铭文的青铜器,都是商代中期以后的文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现存字数最多的是西周遗物“毛公鼎”,载文500字。其次是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鼎,载文469字。再次是与中山王鼎同时出土的中山王方壶,载文448字。各种器物上的文字,多刻或铸在器物的外面,但也不乏铸于器物内壁者,甚至还有的刻或铸在器物的盖、耳子、足、颈之上。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在西周时,铜器主要是王室的器皿,而对这种器皿,不容许诸侯大臣有铸造权。可是到了东周,青铜器物可以任意铸造,而王室之器倒是几乎绝迹了。从字的形体上看,也有很大的发展。特别到了战国的时候,南方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成分。

智慧锦囊:

金文是按照墨书原本铸造的,它不像甲骨文那样需要一笔一笔刻画,所以力求墨书的笔意和美感。它特别强调一种自然美:平整朴素又不失端庄凝重,一笔一画顾盼生辉,就像自然的脉络相连接。其实,有时候越自然的东西往往越能显现事物本身的美态。自然美才是真正的美。

篆书

古人认为“篆尚婉而通”,篆书特有的美,正在于它笔画的婉转曲折。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是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圆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篆书〕小篆:方圆之道,深浅有度

小篆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而成。小篆的鼻祖——李斯,字通古,今河南上蔡县人,后做了秦相,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峄山碑》,系宋代摹刻。所书的刻石多已毁,存世的原石仅两块。

在碑刻如林的岱庙里,最珍贵、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秦代李斯的小篆碑。此碑历来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其遒劲若虬龙飞动,其清秀如出水芙蓉,举世瞩目,堪称瑰宝。

据说,此碑是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之命所刻,为其歌功颂德,特立于岱顶玉女池上。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其破损,移于碧霞祠东庑。到了清代乾隆五年,碧霞祠突然失火,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李斯碑也因之不翼而飞,下落不明,许多人都为之惋惜。到了嘉庆二十年,喜欢舞文弄墨的泰安新知县汪汝弼上任伊始,就四处张贴告示,悬赏寻碑。

不久,一位90余岁的赵氏老翁,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县衙,对知县说:“我是个瓦匠,以前在山顶修玉女池时,见过一截残碑,不知是否是大人所寻之物。”老翁把碑的形状、字迹等情况一一做了介绍,说:“那截残碑当时被人扔进玉女池,望大人差人前往探查。”知县听了赵翁的介绍,估计十有八九是那丢失的李斯碑,自然喜出望外,也不怕山高路险,亲自上山寻找。果然从玉女池中找到一截残碑,冲洗后,“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等字历历在目,确实是李斯真迹。于是知县大加庆贺,在山顶造房兴宫,还建了一座精美的小亭,取名曰“宝斯亭”,以后又改为“读碑亭”。安放之日,还举行了隆重的仪式,重赏了赵氏老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又过了17个年头。到了道光十二年,东岳庙因年久失修,在一场暴雨中有一面墙塌倒,此祸殃及“读碑亭”,碑亭被砸塌,就任知县徐宗干得知,忙差人去寻找,将碑移到山下,放置于岱庙道院。光绪十六年,有一个小偷看到人们如此珍视此碑,想必此物定值千金,便在一个风雨之夜将此碑偷走。事发以后,继任知县毛蜀云下令全城搜索,终于在十日后于北关的石桥底下发现,重新置于岱庙。现在,李斯碑存于岱庙东御座内,我们今天能目睹秦代书法艺术精品,实在很幸运。

智慧锦囊:

与大篆相比,小篆在用笔上迟重收敛。它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化,讲究上密下疏、地通圆转,深浅不一,方圆有度。做人也当如此。平时,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很容易碰上一些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他们也并非是多嘴,只是在不适宜的场合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让别人觉得很没有面子。说话者也未必就是真心,但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恐怕就没有办法可以弥补了。为人处世,一定要小心谨慎。说话之前一定要想好合适不合适,如果分不清该不该说,最好能够控制,少说为妙。即使没有控制住,话已经出口了,也要想办法补救,将伤害减到最低。

附录

大篆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隶书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有八种形式: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

〔隶书〕飞白:厚重的墨法,杜绝一切诱惑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文学家,在书法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蔡邕不是一个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里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为捕捉灵感,丰富阅历,他经常出门旅行。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向来都很大,无论是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正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着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只是为了消磨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他发现每一次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都会出现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也没顾得上休息,赶紧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他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难看了。但是他一点儿也不气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在民间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

“飞白”是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且能给人以飞动的感觉。飞白书本于八分,是隶书八分体的一种变体。

智慧锦囊:

如果说篆书的特点是均齐圆整,隶书则是自然放纵,它在继承和改进了篆书的特点后,加大了笔法的自由度。墨法上,它追求自然浑厚,笔锋之间浓烈的厚重感,给人温柔可靠的感觉。人性与书法有很多共性,就是注重厚重感。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人只重视眼前利益,喜欢攀比,喜欢奢华。其实做人也应该厚重一些,性格需要稳重,思想也要有所沉淀,毛毛躁躁是注定做不了大事的。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本身就是很复杂的,到处充满了诱惑,如果一时不慎,就可能走弯路,而性格的浮躁,自然就会影响你对生活的判断力。

附录

古隶

古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它的特点是把小篆粗细相等的均匀线条变成平直有棱角的横、竖、撇、捺、挑、钩等的笔画,用笔书写起来就方便多了。同时它放弃了小篆随实物画出来的象形文字的形体,使得在秦代以前象形兼表意的文字转变为表意兼表音的文字,并使从这以后两千余年来的汉字形体开始定型。

今隶

今隶是正书的古称。正书由汉隶发展演变而成,在唐代仍把正书沿称为“隶书”。为区别于汉魏时代通用的隶书,又别称正书为“今隶”。

秦隶

秦代隶书,又称佐书。秦始皇时下杜人程邈作。秦隶在结体上有自己特殊的时代特征,既有后世隶书的特征,又包含了篆书的特点。

汉隶

汉隶,它是由篆书圆转婉通的笔画演变成为方折的笔画,字形由修长变为偏方,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由缓慢变为的速,从而显示出生动活泼、风格多样的气息,给书写者带来很大的方便。

草隶

草隶,又称隶草,是隶书的草率写法,流行于后汉至西晋间。特点是存隶意,但少顿挫,多圆转连属。近代出土的西北汉晋简牍上常可看到这种书体。

魏隶

汉末曹魏时期兴盛的隶书。这种隶书基本上承袭汉隶,但在结构上有一定变化,其特点是较汉隶方严规整,结体、运笔都比汉隶矜持滞重,缺乏汉隶那种古雅雄逸的自然风韵。

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盛行于东晋、南北朝。楷书用笔灵活多变,讲究藏露悬垂,结构由隶书的扁平变为方正,追求一种豪放奇逸的美。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孟)等。

〔楷书〕颜体:豁达大度,宽容最美

公元782年,唐王朝有五个藩镇叛乱,其中以自称天下都元帅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兵势最强。五镇叛乱,使朝廷大为震惊。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说:“不要紧。只要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劝导他们,无须动刀枪,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卢杞推荐年老的太子太师颜真卿,唐德宗马上同意。

颜真卿是当时一个很有威望的老臣。安史之乱前,他担任平原太守。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河北各郡大都被叛军占领,只有平原城因为颜真卿坚决抵抗,没有陷落。颜真卿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写的字雄浑刚健,挺拔有力,表现了他的刚强性格。他为人正直,常常被奸人诬陷排挤,只是因为他威望高,一些奸人不得不表面上尊重他。

宰相卢杞是个心歹之人。他嫉恨颜真卿,所以趁藩镇叛乱的机会,派颜真卿去做劝导工作,成心陷害他。许多文武官员听说朝廷派年迈的颜真卿去叛镇,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是,颜真卿却不在乎,带了几个随从就到淮西去了。

李希烈听到颜真卿来了,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的时候,叫1000多人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劝说李希烈停止叛乱,那些部将就冲了上来,个个手里持刀,围住颜真卿,摆出要杀他的架势。颜真卿面不改色,朝着他们冷笑。李希烈假惺惺地站起来护住颜真卿,命令他的部将退出。接着,把颜真卿送到驿馆里,企图慢慢软化他。

过了几天,四个叛镇的头目都派使者来跟李希烈联络,劝李希烈即位称帝。李希烈大摆筵席招待他们,也请颜真卿参加。那些使者见颜真卿来了,都向李希烈祝贺说:“早就听说颜太师德高望重,现在元帅将要即位称帝,这不是有现成的宰相了吗?”颜真卿听后,朝着使者骂道:“什么宰相不宰相!我年纪快80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四名使者被颜真卿凛然的神色吓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李希烈没办法,只好把颜真卿关了,派兵士监视着。

兵士们在院子里掘了一个见方的土坑,扬言要把颜真卿活埋。第二天,李希烈来看他,颜真卿对李希烈说:“你何必玩弄这些花招。一刀把我砍了,岂不痛快!”过了一年,李希烈自称楚帝,又派部将逼颜真卿投降,无果,就派人逼迫颜真卿自杀了。

颜真卿虽然死了,但是他创立的颜体却像是中国书法上的一朵奇葩,亮丽而夺目。颜体是楷书的一种。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余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标志之一。

智慧锦囊:

唐代书法发展空间很广,出现了很多书法名家。在楷书书法美上追求“肃然巍然”、大气磅礴的境界,产生了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端庄宽舒、刚健雄强的风格。颜体注重的是阳刚美,豁达大方,与唐代的时代精神——“豁达宏大”之风相应和,同时也体现了做人的风骨。自古以来,国人讲究的就是豁达、宽容,这对人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早上坐公交,赶上上班的高峰期,车总是很堵,人又多,就容易产生摩擦,如果不懂得宽容,一味地去和人争吵,那么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还可能因为自己的计较影响到别人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尝试着敞开自己的胸怀,把中国自古留下来的宽容大度延续下去。

〔楷书〕柳体:刚柔并济的人生哲学

柳公权小的时候,字写得很糟,常常因为字写得七扭八歪而受先生和父亲的训斥。小公权很要强,他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字。经过一年多的日夜苦练,他写的字大有起色,渐渐成为全村最拔尖的了。他写的大字,得到同窗称赞、老师夸奖,连严厉的父亲的脸上也露出了微笑,小公权很得意。

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完了。这时,一个卖豆腐脑儿的老头来到桑树下歇凉。他很有兴致地看孩子们练字,柳公权递过自己写的说:“老爷爷,你看我写得好吗?”老头接过一看,上面写的是“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老头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沉吟了一会儿才说:“我看这字写得并不好,不值得在人前夸。这字好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脑儿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有形无体,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见老头一直批评他,不服气地说:“人家都说我的字写得好,你偏说不好,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头笑着推辞:“我老汉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里看看去吧!”

起初小公权很生气,以为老头在骂他。后来想到老头和蔼的面容,又不大像骂他,就决定到华京城里去看看。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上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畸形的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地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惭愧极了,心想:和字画汤老爷爷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他“扑通”一声跪在字画汤面前,说:“我愿拜你为师,请收下我,愿师傅告诉我写字的秘诀……”字画汤经不住柳公权的苦苦哀求,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提起笔,写道: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老人向公权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牢地铭刻在心里,他深深地谢过字画汤,才依依不舍地回去了。

自此,柳公权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服补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并创立了柳体字。

柳体字结构严谨,刚柔相济,疏朗开阔,为书法界所珍视,素有“颜筋柳骨”的美称。它的特点是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较收敛,有的则很舒展。

智慧锦囊:

柳体在吸收前人写字风格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特色,重视刚柔并济,追求字体的“筋骨”美。以柔化刚,以刚克柔,不畏强,不欺弱,人生也当如此。一直在电影上有所建树的成龙,是很多人的偶像,他一路拼搏,从最初的打杂工成长为今天的影视巨星,甚至可以让自己的电影直击好莱坞。可是成名之后,他不忘回报社会,成立了“成龙基金”,用善意回馈每一位喜欢他的影迷。拼搏时,一路向前,尽显男儿本色,是阳刚的体现;面对需要帮助的人,能够放下巨星的光环,尽显人性的温柔。所以刚柔并济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追求,更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附录

虞体

虞世南,字伯施,浙江余姚人,是由隋入唐的“初唐四大书家”之一。自幼跟智永和尚习书法,所谓“深得山阴真传”,就是指他深信王羲之的笔法。唐代自文宗以下,历朝皇帝都以王羲之的书体为楷模。太宗曾“以金帛赐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虞的书法,继承多于创造,加上虞世南博学卓识,坦诚忠直,故而深得宠幸。太宗誓言远学王羲之,近学虞世南,足见其影响力。“虞体”后世评述不一,他的书法笔圆体方,外柔内刚,几无一点雕饰或火气,也自成书风,而他的行草书,则几乎是王羲之行草诸帖的嫡传。

赵体

赵体是书法家赵孟的书体。赵孟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摹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

行书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类。

〔行书〕行楷:进退自如的处世之道

行楷是字体的一种,是近似于楷书的行书。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在行楷上成就颇丰,他的《洛神赋十三行》是行楷发展史上的代表作之一。

王献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八岁时开始学书法,师承其父。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就悄悄从他背后走过,突然伸手去抽出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有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拿起笔来就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众人都对献之的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由此滋长了骄傲情绪。他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问母亲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但是没说出来。他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儿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

小献之心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这5年完全是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的结果呢?”母亲见他的傲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工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用尽了18大缸水来练字,终于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智慧锦囊:

在书法的几种字体中,行书最具亲和力。行楷介于正草之间,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可以从楷书和行书中得来,所以进可以尽显行书的流丽婀娜,退可表现楷书的端庄刚健,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智慧融合体。人生的智慧同样在于进退自如。人生就好像一个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人入戏太深,难免会为其中的细节所动,即使戏曲终了,也没办法及时抽身;有人没有融入戏中,就好像是一个看客,所以只能永远坐在观众席上。所以,人生能否快乐,就看你能否在舞台上进退自如,能否掌握好让和抢的节奏,而生命的美丽也将在这一进一退之间绽放。

〔行书〕行草:自由、随意的人生情趣

类似于草书的行书,叫做行草。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是行草的行家。

苏轼的楷书极少,他的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严谨法度,他总是喜欢追求自己的风格,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他的行书,更是随行大小,肉丰骨劲,拙中藏的,兼有颜真卿、杨凝式二家长处。

苏轼晚年的作品相对较少,以《答谢民师帖》、《渡海帖》等最知名。其中《答谢民师帖》是给谢举廉的手札,前部已经缺损,文又载入《东坡集》,是苏轼表白个人文学创作见解的一篇重要文章,书法强劲有力,不似《黄州寒食诗》那样变化多端。清代顾文彬跋中引用前人书评“东坡尺牍狎书,姿态横生,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来称赞此帖书法之妙。苏轼不计较书法的工拙、丑妍的得失,他在学术的创作上取得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因而成为北宋的书法大家。但是因元祜党人案受牵连,不仅《宣和书谱》等对苏轼没有记载,而且他的书法作品也被大量毁去。世间流传下来的苏轼的书法真迹有近30件,早中期作品以《治平帖》为最知名,考为其30余岁所作。至中期,名作较多,如楷书《前赤壁赋》和《祭黄几道文》;行书《杜甫桤木诗》、《黄州寒食诗》和《新岁展庆,人来得书二帖》等。

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正是这种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这种注重书法而更重自由的表现形式,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的做法,影响了他身后一代又一代人。

智慧锦囊:

与行楷相比,行草多了草书的自由随意,更加不拘泥于小节,想放就放,想收就收。笔锋之间是人生的重现。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些事可能很重要,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加以重视,有些事也真的是无关紧要,那么事情过去了,就要学会忘记。如果我们不分事情的大小,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上,就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加重思想的负担。所以生活不必过于拘谨,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该努力的时候就去努力,随意一些,自由一些,别管别人怎么说,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脸色,就做一个最简单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

草书

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用笔上起抢收曳,化断为连,一气呵成,变化丰富而又气脉贯通。草书在所有的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反映事物多样的动态美,也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情感。广义的草书包括草篆、草录、章草、今草、狂草等,狭义的草书,指具有一定法度而自成体系的草写书法,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草书〕章草:高瞻远瞩,以独立的眼光看世界

章草是早期的草书,始于汉代,“今草”的前身,由草写的隶书演变而成。与“今草”的区别,主要是保留隶书笔法的形迹,上下字独立而不连写。其得名有几种说法:其一,《书苑菁华》引唐代蔡希综说:“章草兴于汉章帝。”认为由汉章帝创始。其二,《书断》卷上引唐代韦续说:“因章帝所好名焉。”认为由汉章帝爱好而得名。其三,《书断》载后汉北海王受明帝命草书尺牍十首,章帝命杜度草书上事。认为因用于章奏而得名。其四,《书断》引王愔语:“汉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章》,解散隶体粗书云,汉俗简堕,渐以行之。”认为由史游《急就章》而得名。近代有学者考证,“章”含有字体结构彰明严格之义,故得名。

章草是早期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勾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偏方,笔带横势。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

关于“章草”的由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书体的出现,遵循着产生、发展、成熟的客观规律,章草亦然。将某种书体的原创归属于某个朝代的某个人,不是一种科学的论证方式。章草是一种特殊的书体,主要抽去书体象形成分的“符号化”,而“符号化”的基础是:只要不误读,能代表原字、说明原字就可以了。

智慧锦囊:

章草因从隶书演化而成,所以笔法上还残留一些隶书的形迹,构造彰明,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既飘扬洒落,又渗透了坚定和刚强。独立同样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蜕变。小时候,我们的身边总是有父母的唠叨。长大了,满心希望自己会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可是年龄越大,外部强加给我们的规矩就越多。你有你自己的思想,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学会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适应大的环境,并保持独立的思维。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维系独立的风格不是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但它确实能够帮你逃出大多数人盲目遵从的轨迹,让你收获做人的快意和满足。

〔草书〕今草:借力发力,成功者善“变”

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素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在今草上成就最高。

王羲之7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铄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觉得不是很满意。因平时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寻找历代碑刻,揣摩其风格特色,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凝眉苦思,甚至废寝忘食。

他养了很多鹅,觉得那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平时的一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很是招人喜爱。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二谢帖》、《奉桔帖》、《快雪时晴帖》、《黄庭经》等。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蛇”,王羲之的书法是极美的。

智慧锦囊:

今草的表现力丰富,笔终而意无尽,气势连贯,借力发力,点画之间流畅跳荡,随势而变,线条形态纵横,虽包举万类,各有现象,却最终会统一到抽象的形态。世界上的事物大多相似,书法的道理自然可以应用于人生。同样是包罗万象,同样是经历丰富,但是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通常要牺牲很多东西,比如你想考上好大学,你就必须要努力学习,放弃很多玩乐的时间;你要有一份好收入,就要努力工作,也丢失了很多自由。但是生活也有很多的变通,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学习上,你可以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借助于别人的学习经验来丰富自己;工作上,也可以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懂得变通,才能收获更多。

〔草书〕狂草:狂放也是真性情

到了唐代,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在草书艺术史上,怀素其人和他的《自叙帖》,一直为书法爱好者谈论了1200多年。

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10岁出家为僧。年少时在经禅的空闲之时,就爱好书法。那时因为贫穷,没有钱买纸墨,为了练字,他种了一万多棵芭蕉,用蕉叶代纸。由于住处触目都是蕉林,因此风趣地把住所称为“绿天庵”。他又用漆盘、漆板代纸,勤学精研,盘、板都写穿了,还写坏了很多笔头,后把它们埋在一起,名为“笔冢”。

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却无心修禅,平日里更是喜欢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他以“狂草”名扬于世上。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王公名流也都爱结交这个狂僧。唐任华有诗写道:“狂僧前日动京华,朝骑王公大人马,暮宿王公大人家。谁不造素屏,谁不涂粉壁。粉壁摇晴光,素屏凝晓霜。待君挥洒兮不可弥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盘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之后始癫狂……”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以狂继癫”,所以把他二人并称“颠张醉素”,对后世影响极大。

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飞草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常出现很多缺漏相比,实在高明得多。是知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他从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净经》、《圣母帖》、《藏真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

智慧锦囊:

狂草是草书中最为纵情狂放的一种,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笔势连绵回绕,酣畅淋漓;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出神入化。中国自古不乏狂放之人。大凡自命不凡的人内心都有点狂,但在中国这个以谦虚为美德的国度里,狂在表面的毕竟不多,且也多为俗世所不容。实际上,在儒家老祖宗那里,狂并非是大逆不道之事,相反,倒还是一种甚为可贵的美德。孔子有言:“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按照孔老夫子的意思,如果能兼有狂者和狷者的长处,取中行之道,自然最好;若不可得,退而求次,或狂或狷,亦不失为圣人。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民俗文化——中华节俗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习的思想和行为的传承性事像。它以有规律的活动约束人们的行为和意识,这种约束力来自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
  • 品三国狼图腾全集

    品三国狼图腾全集

    一部《三国》所以耐人细读,主要因潜藏各种狼智慧与规则,既可知当时风云场面,也可知人与人的狼王角力。总之,胜负之道尽在这部名著中。《三国》不是一口气读完即能知其深意的书,需要慢慢读,慢慢品,才能琢磨出其中的狼智慧与规则。本书结合正史中的一些论点,揭开笼罩在演义迷雾之下的“英雄之狼”的真相,使那些被冤枉的英雄之狼也有“咸鱼翻身”的一天。本书探讨三国中众多事件的真真假假,让你以全新的观点来看三国的风流人物,了解真正的历史。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北省份——甘肃省最具魅力的地方之一。这里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中国“彩陶王”的出土地、“大禹治水之极地”、“自然生态旅游的乐园”、“中国花椒之乡”、“中国民歌(花儿)采录地”,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物产,勤劳淳朴的父老乡亲。
  • 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本书以民间文化为切入口,通过对“人生礼仪的规范”、“四时八节的约定”、“百行百业的印痕”、“民间文艺的记录”等四大方面的民风民俗的细致描摹,全面审视其中的慈风孝行,并从慈孝文化的土壤与传承两个角度进行总结升华,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传统慈孝文化。
热门推荐
  • 风雨归途

    风雨归途

    遥望星空,飘渺天际,是否有着另一群生命?悉心感悟,在你我的身边,是否存在其他世界?正所谓,一砂一世界,一叶一浮沉。生命何以得到永恒,青春怎可无需言悔?猪脚整装待发,且看猪脚怎样书写无悔人生,见证永恒传奇。----------------------------------------------“快救救我们,帮我们破开封印。”“快救我们返回自己的家园。”杂乱的声音徘徊着,经久不息。“你,你们是谁?”听到问话,刚才求救的声音一个个的现出了本来面貌。身长万丈的青龙、满身赤焰的凤凰、阎王、天帝、甚至还有女娲,盘古大神……。一个一个只存在于中国古老神话中的神明显露了出来。《风雨归途》群6357256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如何生态养殖泥鳅

    本书根据泥鳅生态养殖生产实际和相关法规,提出了生态养殖泥鳅的要求,介绍了与养殖生产密切相关的泥鳅的生态特征,系统地介绍了生态养殖泥鳅如何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饵料配套、商品泥鳅等方面的技术关键及其特点。
  • 重生之践踏之路

    重生之践踏之路

    天虽能纳地但奈我何?鹰以俯视我以傲世,芸芸众生谁能挡我?御女无数!立下无数坟墓!!
  • 念神传说

    念神传说

    这世界本没有传说,议论的人多了,传说自然便诞生了……牛肉为您精心打造的念师世界,最纯正的玄幻异界,没有穿越,没有斗气,没有魔法,只有激情,只有热血,只有精彩,请入!念师等级:见习念师、1—9星念师、大念师、念尊、念王、念皇、念圣、念神【起点第四组签约作品,请放心收藏阅读,牛肉将带您走进一个只属于念师的世界!】PS:牛肉天天双眼紧盯屏幕,试图以念力操控本书的推荐票天天10000+,点击天天100000+,收藏天天1000000+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最佳距离并非最短距离

    本书汇集经典故事,尽释人生哲理。内容包括:寻找一个有苦难的天堂、关键在于心态、寂寞是一种清福等。
  • 综影视之人心

    综影视之人心

    这篇小说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喜欢的人一个好的结局,圆我的意难平。夜清乐(女)快穿世界如下:第一世界幻城——岚裳cp樱空释第二世界择天记——白落衡cp唐三十六第三世界……(未知)(经常拆官配,强组cp,不喜勿入)由于作者君还是学生,课程排满,作业成摞,而且蠢作者课余活动很多,所以我的小说都是缘更,在此跟大家说声抱歉
  • 神说要有光o3

    神说要有光o3

    禾蹙是一个御姐属性的女人,为了钱,她装成爱哭包,装成嘤嘤怪,装绿茶装圣母婊装白莲花,无所不能,禾蹙认为自己的演技已经登峰造极了,奥斯卡欠她一个小金人——有没有人说过让她肩扛的担子能不能轻一点,好像很久都没有了,神说要有光,她的光是什么?出现了吗?她不知道,但是,霍贺舟知道,看见她第一眼就知道——[PS:本书双洁,看的爽就行,别追究太多细节,欢迎入坑,更新不稳定。]
  •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一世倾城:独宠祸国妖孽

    她本是前朝公主,一朝得变风云突起。本以为能安心男扮女装安心做她的丞相,不想他杀光她的心腹却独把自己压在床榻。当一次又一次逃离失败,她被压在御书房的书桌上,耳边传来他的轻喃。“朕对你,势在必得。你休想从我这里逃离,不管是心还是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