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27600000012

第12章 自主有什么

常见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都可以从自主的角度去研究,对其发生原因、发展规律、改善方案等进行分析。分别为:自卑——自信——自大、安全感与归属感、成就感与幸福感,行知合一、战胜失败、关于情绪,心理疾病、心理学,自主与年龄,共九节。

自卑——自信——自大

这基本上是心理方面最根本最常见也最重要的问题,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也会影响到所有行为。人贵有自知之明,自我认知,首先是真实的自我与认知的自我是否一致,只有相对一致,才有利于自我实现,才叫做自信,而不一致,对自己的认知远远低于自己的真实水平,叫做自卑,对自己的认知远远高于真实水平,叫做自大,不管自卑还是自大,都是不自信。

可以做个假设,假设社会平均水平为100,如果关注的是身高之类明显客观的指标,你的真实水平为150时,差别很明显,比如姚明,肯定不会认为自己个小,但如果自己的真实水平为105,或者比较的是不容易客观量化的指标比如健康等时,则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自信的人会客观评估,自卑的人会低估自己或高估别人,自大的人会高估自己或低估别人,自卑和自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身体与意识的不一致,理想与现实的不一致,而这种落差会影响到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行为要么过早退缩要么过于轻敌,结果都是失败,失败的结果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和意识的相互信任,降低一致性,形成恶性循环。

如果认知与现实不一致,就会导致结果失败,而人是趋利避害的,失败是不利的,就好比意识告诉身体这样做是对的,是有利的,身体做了,结果却错了,失败了,次数多了之后,身体就会想,意识这家伙是不是在骗我啊,下次不能听他的了,这种情况,就算是发生在企业老板和员工之间,家庭家长与子女之间,也是危害很大的,如果是我们的意识与身体之间貌合神离,阳奉阴违,那还能做什么事呢,能做成什么事呢?

当然,仅仅是对现实和自我进行正确认知和评价也不足够。比如,社会平均为100,自己为95,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没错,但这只是自知,不叫自信,自信会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长期动态的评估,比如,就算身高低一点,但如果能控制住体重,也能保持好的身材,如果年龄还小,也就能想到自己还有机会长高,如果这些都没有,也可以找到其他优势,比如更聪明、更灵活等,自信的人会用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到问题,并用积极的行动去面对去解决,而且更关注自己的优势,以扬长而避短。

大多时候,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之母。原因在于成功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通过发挥优势来实现目标,而失败是由于没有找到自己正确的优势的方向和方法,以自己的不足来和别人的优势竞争。成功可以给人正面的回报,增加自信,虽然承受失败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但毕竟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承受一直失败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而且也没必要,人能选择能去行动的事是很有限的,如果在失败中浪费过多时间和机会,也就没有机会去成功了,这属于方向性的错误,作为尝试和挑战是好的,但没必要故意跟自己过不去。

安全感与归属感

在人的激励因素中,主要有两类:恐惧(避害)和诱惑(趋利)。安全感和归属感主要是从恐惧的方面给自己动力,通过行动通过结果来消减对死亡对失去自我存在的恐惧感和孤独感。相当于胡萝卜加大棒中的大棒,使人不得不动,不敢不做。

安全感和恐惧感是同一回事的两种表现,主要是能引起你不安,你不想去面对的事,比如贫穷、疾病、失恋、破产、死亡等,从本质上说,都是一种失去,不管是生命本身还是生命相关的资源。而且,这种失去往往又是注定的,必然的,所以才更需要更能使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主的产生对自我有利的行为来降低或减缓这种失去的概率和速度,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更绚烂的光彩。

归属感也与安全感有关,更强调互动的质量,即自己属于哪个群体,在群体中属于什么位置等,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企业、社会等,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要最大化降低对失去的恐惧,往往需要将自己与更强大的生命体结合,同化,给自己一种感觉或错觉,比如上名牌大学,进入大公司,考公务员等,这对个人是有利的,至少这种自我安慰对心理健康和生命存在是很有帮助的,更何况这种归属感本身也包括物质上等多种现实的利益。

需要强调的是度,乐不思蜀固然不好,但杞人忧天也大可不必,居安思危指的是适当的可控的可承受的压力,并能及时有效转化为行动的动力,要不然,如果安全感过高,可能忽略必要的努力和准备,安全感过低,则会畏首畏尾,浪费时间,错失大好机会,归属感过高,则会产生依赖,自欺欺人,自以为是,忽略个人的真实能力和成长,应对组织变化的能力降低,归属感过低,则没有协同合作的基础,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不一致也会降低激励效果,影响行动能力,总之,所有过或不足的结果都是适得其反,更容易失败,加快加强失去的速度和概率。

成就感与幸福感

在人的激励因素中,主要有两类:恐惧(避害)和诱惑(趋利)。成就感和幸福感主要是从诱惑的方面给自己动力,通过行动通过结果来增强对生命对实现自我扩张的欲望的满足感。相当于胡萝卜加大棒中的胡萝卜,使人心甘情愿,自发主动。

成就感主要与收益结构有关,因为人的时间精力选择都是有限的,而且从结果看,大概率的也是平均水平上下,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做到明显超过别人很多,但即使同样的结果,不同的人能享受到的成就感却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个体收益结构差异,有的人爱钱,有的人好名,有的人重义,只有从在乎的事中获得的成绩才会有更大的成就感,更能增强对自我的信心,更可能继续成功,享受更大的成就感。

幸福感是成就感的一种,也是最高级的一种。央视有一阵子曾问过一个问题:你幸福吗?后来被神奇的网友演绎成各种段子,其实,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你敢不敢认真地问问自己:我幸福吗?

估计很多人不会这样做,因为不敢,我也不敢,害怕去面对真实的自己千疮百孔的玻璃心,于是假装幸福,于是晒幸福,于是比幸福,总之各种幸福,除了真的幸福。

当然,在一个空气污浊,食品不安全,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住不起房,贪腐成风的伟大时代,奢谈幸福是很不靠谱的,大多数人是需要忙于生计,不吃饭会饿死,不谈幸福又不会,但即使如此,我想总会有人需要去想做幸福的梦。

幸福是有条件的,虽然可高可低,但至少需要吃饭不愁,有家有业,跟以前相比,我们很多人本来是可以幸福的,毕竟时代发展进步那么快。幸福有一个公式:幸福=结果/期望,从结果而言,大多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比过去都好多了,要达到基本的生活并不算难,关键在于期望,疯狂的竞争下,最先通货膨胀的往往是期望,各种或真或假的成功案例告诉你你有多弱,有多失败,各种眼花缭乱的广告告诉你你有多穷,有多匮乏,于是,没车不幸福,没房不幸福,没有出过旅游不幸福,没有升职做CEO不幸福,即使娶了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没有新的目标一样不幸福。

其实,别人能给的,物质能给的幸福感是很有限的,更多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要从自己的内心去求,这一点没人教我们,也没人能教我们。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意识,是无形的,无限的,而物质,不管是车子还是房子,都是有限的,想从有限的资源中占有无限的份量,是不可能的,而追随内心,让自己的内心更丰富,用无限可能的意识和创造去开疆扩土,从行动和创造本身得到满足和幸福,这样的幸福才更真实,更可持续发展。

知行合一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古往今来,无数先贤做了大量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智慧,比如王阳明的心学,其核心主张之一就是知行合一,比如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用自己的毕生来探索和践行这一理论。

常言道,知易行难,大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并不一定都能做到,除了自我激励不同的问题之外,自我驱动,行动本身的方法和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方法可能事半功倍,错误的方法可能徒劳无功,方法主要依赖于知,但做和做的能力对结果影响更大,因为不做,就不可能有结果,就更不要说什么成败了,做的能力不足,即使有好的方法,也同样难以成功,走路不困难,但做到行万里路的又有多少,能登山珠峰的又有多少。

知和行往往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修正相互促进的,具体到个人,还涉及到知与行的多少、轻重、先后的比例问题,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的人知一分可以行十分,有的人知十分未必能行一分,有的人行一分可以知十分,有的人行十分未必知一分,这就涉及到行动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差别,比如论语中子贡和颜回,子贡认为自己闻十知一,而颜回可以闻一知十,从思考学习能力来说,子贡不如颜回,但子贡实际上是个成功的商人,而颜回一生清贫,从行动实践能力来说,颜回不如子贡。这也与个人特长有关,有的人善于学习思考,有的人善于行动实践,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但动手能力一般,更多是通过对别人的成果总结整理,通过更强的思考能力发现更深层的规律,为物理学甚至整个人类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当让,通过实验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同样也是伟大的,因为他们都用自己擅长的能力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大到高山仰止,叹为观止。

而知行合一更强调在于合一,知与行的一致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带着学习的心去实践,带着行动的心去学习,学习本身就是做事,就是行,实践本身就是探索,就是知,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对有的人来说,这九九八十一难就是真经,行就是知,对有的人来说,真经就是这九九八十一难,知就是行。要结合自身的性格、能力特点,找到最佳的知与行的先后顺序和多少比例,既要有足够的实践,对现实的客观认知,又要有充分的思考,将行动和知识内化为能力,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工作中学习,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工作,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功。

战胜失败

有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脆弱。

大多数人,即使是自主能力较高,自主适应性较强的人,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他人甚至自己情绪、身体的影响,就好比在波涛汹涌的茫茫大海里,再技术高超、经验丰富、勇敢强壮的水手,也做不到使一叶扁舟平稳的向目标匀速直线运动,形势比人强,逆潮流逆天而动,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

我有很深的感触。大多数人其实在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之前已经怕了,败了,就像被电击过的小鼠,已经不敢去靠近笼子,哪怕那里有想要的食物或自由。主要问题在于教育,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和社会,都在扼杀一个个小鼠尝试的勇气,告诉他们,你就是个笨蛋,白痴,你没用,你只会失败不会成功,你没资格要求自由、平等、尊严之类的,你活着就应该像个螺丝钉或拉磨的驴子,因为他们都是被教育这样过来的,现在也的确是这样的,所以我们也被这样教育了,估计我们以后也会那样生活,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我们的子女,子子孙孙都会被这样教育,过这样的生活,失败,是教育给我们最深的烙印。

在小时候,也曾有过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曾有过各种花花绿绿的梦想,总之,都过早的结束了,结束于一条跑道,据说现在起跑线已经画到出生之前了,因为是跑道,就只能比速度,就像教育只有一个目的,成绩,而且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且是远远超过了本该有的重要性,全体陷入一种盲目而疯狂的竞争当中。成绩本身没什么罪过,但问题在于成绩会分类,极少数人会获得过多的荣誉和成就感,容易自大,但最起码还是有自信的,大多数人会成为背景,被忽略,被侮辱,这种频繁而深刻的挫败感,对于一个七八岁大的白纸一样的孩子,是不是太残忍了点,当然,这不是说家长、老师和社会不爱孩子,但是爱的方法能不能更好一点,尊重一下自然规律。

大多数人过不了几轮淘汰就已经被失败打败了,自信心早就崩溃了,哀莫大于心死,让一个个孩子的世界一片灰暗,这种伤害,是大多时候无法弥补了,让自己的下一代用一生时间证明自己的预言,有点残酷。极少数极少数幸运儿,小学三五十人成绩好,中学上百人也能名列前茅,高中上千人还能成绩优异,再到考大学上百万人也能挤上独木桥,这样的幸运儿能有几个,更何况即是上了名牌大学,也还有清华北大,还有哈佛耶鲁,好吧,就算你幸运,直到进入社会,你还是那么自信最好再自大一点,不用急,社会是残酷的,很可能一盆冷水,一颗火热的心就又熄灭了,今天有人一毕业就结婚了,现在有房有车,而且人家家里好多套房子,再看看自己,好吧,据说没有在深夜独自流过泪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黑夜那么黑那么冷,而且每天会来,当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你还能认为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吗?还有勇气向心爱的姑娘表白吗?好吧,又是无数人躺枪,总之,人家的目的是让我们认输,输得心服口服,五体投地,一万年不得翻身,不实现当初自己的预言是不会罢休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天生应该是个失败者,LOSER。

难道就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就不能重启一下试试?不要笑,也许真的需要重启,也只能重启,重新去审视一切,关于自己,关于世界,关于未来,关于价值,关于理想,关于爱情,关于幸福,关于成功,重新评估价值。这样做,并不能避免失败,失败是命中注定的,但至少能让我们输得明白点。

我们低估了心的力量,自己的价值和潜力。也许,我们可以尝试另外的生活,一种更自我、更自然、更平衡、更平和的生活,追随自己的本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那么多痛需要去领悟,简单一些,以自己的方式,走自己的路,找自己的归属,一路风光,就不用计较快慢,不管怎样的机遇,怎样的结果,都看淡一点,看开一点,当做生命给我们的礼物,毕竟,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活在每一个山水风月中,活在每一次喜怒哀乐里,结果没有好坏,因为结果只有一个——死亡。选择活着,或者选择死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当然,我没有半点的意思是为了不失败,最好就不要去竞争,不要去做,不要去面对,当然,我也没资格议论这种选择有什么不好,如果真能做到六根清净,万事无忧,倒也是有福之人。但对你我一般人而言,也需要深刻的问自己一个问题,即羁绊我们远行的,让我们不敢去尝试不敢去做的,到底是路,还是我们的脚,还是我们的心?

首先,打败大多数人的失败感其实来自于不重要甚至不需要的事情,比如考试成绩,只要把眼光放大一点,放远一点,人生不如意者固然十之八九,但这十之八九之八九是无关大局,无足重轻的,过去了就过去了,除非你自己把心停留在那里等死。

其次,很多挫折和失败都来源于我们自己,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好多事情本来可以不做的,不举例子,说多了都是泪。

最后,有些重要的必要的挫折感是一定要承受的,而且必须迈过这道坎,也许只有一次,也许有三五次,但总会遇到一些重要时刻,关键点,转折点,战胜了,迈过去了,海阔天空,迈步过去,就只能徘徊彷徨了,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修身养性。不经风霜苦,哪来分外香?

当然,这种承受的能力也是需要练习的,除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外,偶尔挑战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事,偶尔经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给自己一些不舒服,只要在合适可控的范围内,就如同通过打疫苗来提高免疫力一样,从一些小事,不重要的事当中学习失败,学习失败的规律,学习与失败的和平共处之道,而不是把学习的机会留到大事当中,留到我们输不起的时候。

总之,不要把自己当做弱者、失败者了,这都是借口,都是逃避,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哪怕再受伤,也要继续笑得漂亮。

关于情绪

情绪的产生是人对生命整体安全性的判断,是包括自身和外界所有意识或物质的刺激的总的效果,使身体和意识做出的反馈:逃跑或战斗。人有四大基本情绪,分别为:喜、怒、哀、惧。如同千万种颜色由三原色红、绿、蓝合成一样,四种基本情绪按照不同比例,也能调出情绪的人间百味。

这四种基本情绪由身体(运动细胞等)和意识(神经细胞等)分别的兴奋和抑制的组合决定,如图所示:

正常情况下,人的情绪是平静的、稳定的,接近中心的原点的位置,身体根据自身的生物规律运行,当意识受到刺激后,不管这种刺激时来自外界还是来自自己的,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并将这种情绪外化为身体表现,影响身体和行为,提高应对刺激的能力,是一种有利的压力,可以提高适应性,提高一致性,增强意识对身体的控制能力。

但如果情绪波动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身体内的平衡就会长期处于一种非正常状态,会影响到体内环境,增加身体的压力,影响身体健康。比如抑郁,与五羟色胺等的功能相关,身体和意识,神经细胞和运动细胞等都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体内新陈代谢减弱,体温降低,蛋白质和细胞活性降低,最终影响到免疫系统等全身和整体健康,比如容易引发癌症;焦虑,与多巴胺和乙一酰胆碱功能有关,身体和意识,神经细胞和运动细胞长期兴奋过度,新陈代谢加快,代谢废物增多,细胞损伤增多,而不能正常修复,降低修复能力,最终也影响身体健康,比如失眠、感染等;恐惧,与甲状腺素功能有关,身体过度紧张,意识过度抑制,首先破坏了意识和身体的一致性,形成了巨大的身体张力,其次,恐惧和愤怒是人应激状态下做出的“反抗或逃跑”的反应,是以牺牲正常体内稳定和平衡短期内的剧烈变动,发生次数多或持续时间长都对身体不利;愤怒,与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有关,身体过度抑制,意识过度兴奋,身体与意识不一致,由于身体抑制,效果类似于抑郁,而大脑神经细胞的过度兴奋,也降低了思考和判断能力,往往会一时冲动,酿下大祸。

情绪的调节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比如基因影响身体内激素和递质的水平和敏感度,怀孕期母体内的环境也有影响,有的婴儿情绪比较稳定,敏感度较低或适应性较高,有的婴儿敏感度高或适应性低的话,就容易引起情绪波动,比如爱哭。但更多更主要的情绪控制和调节能力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练习,比如提高触发情绪变化的阈值,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影响到情绪,或者提高节制情绪表现的能力,当情绪可发作可不发作时,可以控制自己发作的欲望,以及表现的程度,尽量减少对他人的影响和压力,提高自己的修养。

但不发作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不伤害,经常性的压抑情绪的发作后果可能更严重,因此,最重要的,是要学习正确的发泄方法,通过伤害最小的途径把情绪排解出去。可以充分利用意识和身体间的相互影响,追求一致的特点,尤其是通过对身体状态的调节改变心理意识状态,比如,意识过度紧张时,可以通过对身体的放松,比如吃东西,当身体出现吃的行为时,哪怕只是嚼口香糖,哪怕也怕得发抖,但根据进化的固有经验,吃意味着安全,意识就会被身体所“欺骗”,为了与身体保持一致,也会放松下来。比如愤怒或抑郁时,可以通过运动如跑步,使身体兴奋起来,这样,意识为了与身体保持一致,也会走出抑制状态,逐渐恢复正常,而又不会伤害到自身和他人。

当然,自我调节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虽然正确应用以上方法足以面对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但如果真的遇到严重问题,最好找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等进行诊断、指导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影响到身体健康。

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相对于身体疾病种类比较少,发病率也比较低,影响相对较小,但这是在心理问题重视不够,普遍对心理健康要求不高的前提下,基本上只要不是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或正常生活或生命安全时,都不会意识到心理问题,希望这一点以后好起来,更早更多关注心理健康,不仅是防治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更多发挥心理对身体对生活对生命的正面影响和意义。

几乎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意识和身体的不一致,而且是身体和心理、物质与意识、现实与理想、认知与行动的严重不一致,如:

精神分裂:根据精神分析的理论,人是分为多个层次的,如本我、自我、超我等,一般而言,在自我与外界的塑造和适应下,会有一个相对稳定一致的自我,然后在这个自我的基础上开展互动等表现和行为,扮演自己的适当的角色,比如作为丈夫、作为员工、作为公民等,但尽管表现各有侧重,甚至截然不同,但都是基于自我的选择,与核心自我是保持一致的,而不一致的要么忽略,要么压抑,如果过度压抑,或者自我与现实不一致性太大,可能导致压抑的本来不会表现的自我以另一个身份表现出来,就好比同一间房子住了两家人,而且是两家完全不同甚至有仇的人,结果便是今天你赢了,把房间按照你的习惯布置一番,第二天他赢了,就会全部推倒重来,总之就是一个乱字了得。

幻想症:主要是对现实的扭曲,过分敏感,对结果或挫折的承受能力太低,将一些正常的或不存在的事情的危害性过分夸大,类似于身体的过敏,造成意识和身体的不一致,现实与认知的不一致,错误的关注一些事物而不能正常的生活甚至休息。想象力丰富不是什么坏事,但问题是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想象什么是现实,幻想症是无法区分的,因此,就容易陷入自己与自己的战争,不断创造敌人和危险来伤害自己,并自我伤害去实现这些想象,形成恶性循环。

******人格:这类疾病主要问题是极端,极端会使人适应性下降,甚至为零,要么完全按照自己想的做,要么就什么也不要做,要么最好,要么最差,如果是完美主义之类的,要求高点,多努力一点,本身完美主义者就更专注,所以比较容易成功,倒也没什么不好,可问题在于******人格者首先自我认知就有问题,自我认知和自我真实,现实认知和现实真实都是不一致的,往往要求过高,而自身能力过低,还不愿意努力,不失败天理不容,但一失败有没有丝毫调节能力,马上触发毁灭机制,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安全。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其实心理是一个很玄妙的平衡,往往想象力丰富、内心世界丰富、要求高、偏激等特点也很可能会出现在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或艺术家身上,而一些心理疾病患者也很可能有常人所不及的天赋,重要的是一致,是控制,能分得清现实与虚构,意识能控制身体,让心理真正成为身体和行动的发动机,而不是炸药库。

关于治疗,首先当然是找专业机构,如医院、心理咨询师等,求助于专业的帮助,用正确的方法。其次,可以参考习惯形成和改变的规律,找到心理问题的根源后,重建相关的一致性,就像是回到最初发生不一致的时刻,找到正确的有利于一致性的自主调节模型,并用这种新的模型处理以后的身体行为和意识问题,积累一致性,通过重复和坚持来形成新的一致的习惯来替代旧的不一致的习惯。最后,有些不一致是很难甚至无法消除的,根据心理学的规律,于是想去遗忘,就记忆越深刻,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坦然面对,去接受这种不一致,将这种不正常正常化,然后学习与自己的症状和平相处,重构自我和外界的关系,重构一个事实上更一致的自我。

心理学

心理学是帮助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的一门学问,从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你自己”和东方孔子的圣人之学,心理学源远流长,到了近现代,心理学主要分为三大主流派别: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具体的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我从自己的认识,分别做简单的介绍和比较。

行为主义的关键词是:刺激——反应,身体行为,客观实证,确定性,忽略意识。串起来就是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活动可以统一表示为刺激——反应,认为意识是无意义的,是一种身体变化,强调对人的行为和活动的观察测量,用客观的证据研究其确定性的规律。

精神分析的关键词是:本我、自我、超我,性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控制。认为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虽然本我和性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都有动物性的一面,但人同时具有后天教育、习得的自我和超我的一面,承认意识对身体的控制作用。

人本主义的关键词是:人的价值,自由意志,五种需求,意识。主要强调人不同于动物的一面并发扬光大,认为人的精神和意识是有价值的,人不仅有生存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还有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

稍作比较就会发现有趣的一点,就是这三种先后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理论与本书的三个章节有相似之处:行为主义主要研究反馈,精神分析主要研究自主,人本主义主要研究互动,或者说行为主义更关注心理的身体方面,把人当做一个球或细胞,精神分析更关注意识对身体的控制,把人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人本主义更关注意识方面,群体行为,把人当做网中的一个节点。

这一过程也相当于心理学自身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变化的过程,也是心理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指导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从反馈到自主到互动,但并不意味着后来的学说比之前的更对,而是各有所长,时代背景不同,应用范围也不同。行为主义虽然忽略了意识,但其研究方法成熟,确定性高,可测量性强,缺点是忽略了人的意识,也正因为这样,才能像研究物理化学一样得到确定性好的结论,在早期,工业社会初期,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即是到现在,也仍在广泛应用。精神分析更接近于心理的本质,尤其是对于治疗心理疾病等方面,及有较好的确定性和方法,有充分考虑了人的意识。人本主义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也与时代相关,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降低了意识沟通成本,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拉近了现实的距离,当今人与人的关系,人际网络要比过去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而且,随着物质的充裕,人的意识追求也逐步显现并越来越重要,人本主义的理论无疑对这一过程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这一过程也可应用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在早期,婴幼儿没有足够的自我意识,可以应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教育工作,构建正确的自主反馈模型,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而到了学校教育阶段,具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但不完整不确定,没有建立成熟的意识体系和价值判断,精神分析的方法和理论可以指导教育和学习,建立成熟的健康的自我和心理,到了成年以后,更多需要自我实现自我扩张,比如结婚、创业等,而人本主义的方法和理论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自主与年龄

心理,是一项极为个人,极为私密,极为封闭的自我修炼,同时,有随时受到生物本能、社会要求、他人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即是独立的,又不是完全独立的,即是自由的,又不是完全自由的,完美的境界,就是在这种不自由中实现自由,就是孔子所追求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这就需要将自身与外界高度一致,将自己的生物本能、自身追求、社会要求的矛盾统一起来,或者找到一个平衡的位置。

即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说过: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可见,养身修心,是一生的大业,不是天生就会的,也不是学习一段时间就能考试及格的,因为大多数时候,社会的要求本身就是对生物本能的限制,是矛盾的,天然不一致的,也是必然不一致的,虽然从更深的意义上是一致的,自我的选择处于中间,人的心理成长、成熟,就是逐步打磨这种不一致,提升认知的层次,理解各种不一致本质上的一致,最终形成身体与意识一致,行动与认知一致,理想与现实一致的完整的自我。

心理主要受个人决定,但家庭、学校、社会同样由重要作用,尤其是早期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健康不仅取决于学习、教育、思考等意识活动,也取决于行动、实践、尝试等身体行为,同时也受到营养、激素等身体健康的影响。

身体是意识的物质基础。遗传等先天影响主要体现在身体方面,比如神经细胞的发育程度,体内的激素和递质的水平等。除了基因外,主要是怀孕期间母亲体内的环境,特别是激素水平,而激素水平,又受到温度、气候、环境、营养、代谢、心情、情绪、思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比如说季节因素,扯一个比较远的话题,星座,很多人觉得星座讲的挺准的,一方面是心理作用,比如语言的多义性,用一些模糊语言,人一般会更多关注与自己一致的,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或不一致的,另外,如果相信,往往会发生暗示效应,即你认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更有可能那样去做,最后跟自己想的越来越一致,这没什么不好,尤其是多关注一些说自己好的、优秀的、能给自己正能量的说法,这不是什么阿Q精神,这是用自我暗示来实现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从概率来说,至少从生理基础上,不同的季节气温、气候、甚至人们的作息时间、生活内容等都是不一样的,会影响到激素水平,进而对婴儿产生一些影响,从概率上说,即是一些确定性高的描述,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是,先天的作用是有限的,而且相差没那么大,后天的作用是占主导的,而且很可能会是天壤之别。

出生以后,除了营养等保证身体健康成长之外,心理成长也同样重要。尤其是早期,根据反馈和自主累积的规律,早期尤其是第一次的经历往往是最重要的,而很多关键性的第一次经历和体验都发生在早期,这一阶段,主要甚至几乎完全依赖家庭,尤其是母亲。

安全感和亲密感,是一周岁之前心理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母亲对婴儿无条件无微不至的爱和关注可以让婴儿学会与人亲密接触、信任别人的能力,获得不被母亲抛弃的安全感,因为婴儿是不具备生存能力的,因此,最大的不安全感来自被母亲抛弃的可能,如果母亲关注不够,不能积极回应婴儿的需求,很容易挫伤到婴儿的安全感,可能出现冷漠、内向,严重的甚至自卑、自闭等,并且,这种早期影响很容易长大后投射到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当中。

1岁到2岁,是初步的独立和自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比如学习走路,学习吃饭,断奶等,就需要家长在给予充分的爱和安全保护的前提下,适当放手,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学习的机会,独处的机会,引导他们的自主能力,有利于提高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2岁到3岁,幼儿具备一定的运动等自主能力,同时也有了破坏性,主要是对现实、对自己的边界是模糊的,因此,建立规则意识就至关重要,约束孩子的动物本能,逐步引导与社会要求靠近,这种早期的简单的规则和常识可能让人终生受益,如果没有及时建立也可能很难弥补。比如:不能打人,说脏话是不好的,不能浪费粮食,做错事要受到惩罚等,还有一些简单的社交礼仪,不能太溺爱,不能养成有钱就任性的习惯,不能唯我独尊,不能为所欲为。

3岁到6岁,是幼儿园阶段,一方面,是知识教育,对一些常识和简单自然规律的教育,更好的人是世界,认识社会,更重要的,在于自我的逐步形成,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位置,自己的特长等,并学习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能力,适应和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子女和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角色。

6岁到12岁,基本为小学阶段,是对幼儿园阶段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逐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更好地完成成自己的角色和准备下一步的发展。

12岁到18岁为中学阶段,除了身体的快速成长和发育,逐渐进入青春期之外,知识和能力也快速增长,进入叛逆期,是一个渴望自由,渴望独立,渴望自我的阶段,需要学习自我控制、独立生活的能力,逐步减少对家庭和老师的依赖,深刻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有理想,还有对爱情的渴望。

18岁到22岁为大学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拥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和自由权,但同时也是需要对自己负责,真正约束自己,寻找自己,发现自己,形成自我,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确立相对明确完整的自我,另一方面,互动,与人合作的能力更加重要,比如谈恋爱。总体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即是对学校教育,对自我形成的总的完善和提高,又是对社会竞争,对自我扩张的总的实践和模拟。

进入社会之后,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自己负全部责任,有完整自我的个体,反正社会是这么要求的,能不能做到是你自己的事。进入社会,年龄不再是决定性重要的因素了,婚姻、家庭、子女、朋友、事业、财富等,就如同一道道关口,需要一个一个去过,有的人可能几年就过完了,实现人生巅峰,有的人,可能一生连一个关口也过不去。

初入社会,往往是最危险的阶段,因为之前所有的认知和自我都是相对自由被保护的,而进入社会,就意味着接受检验和验证,是理想与现实,认知与真实自我与社会不一致性最大冲突最激烈的时候,而且往往是承受能力初步形成,较弱的时候,很可能会一下子冲击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初具规模的自我意识也会崩溃。

不一致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识到自己错了,就需要修正自我认知,重新通过自我改造与社会保持一致性,虽然也很痛苦,但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另一种情况是你与现实不一致,但你相信你是对的,你有以往诶有相信,社会错了,可是,又能怎样呢?改造社会,开玩笑,你又不是谁谁,改造自己,保持与社会一致性,可是,如果这种不一致涉及到核心自我呢,涉及到你的底线呢,涉及到支撑你或者支撑你呼吸的东西呢?有人也许会觉得矫情,可人又不是动物,给两根骨头就摇尾巴,总有些东西,是你不想失去的,怎么办呢?

柳传志曾说过,最聪明最顶尖的人才,是可以遵从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标准而不妨碍其做事的人,只有一套价值标准的一般没什么自我,大多数人有自我,而且必然与社会有不一致,却找不到统一或平衡的方法,所以做不了最顶尖的人。

总之,自我与现实是相互磨合的,最终必然达到一致,区别在于改变的是谁,改变了什么,成长,就是通过自我或对外界的改变,存异求同,减少相互的摩擦,一步一步,一关一关,实现人生价值,修正自我与外界的边界,重构自我与外界的一致,平衡而进取,螺旋式上升。如果能打通事业、爱情、家庭三关,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功德圆满了,如果还能有机会打通社会甚至历史的制约,那就真是名垂千古,人生无憾了。

同类推荐
  • 谁在为爱哭泣

    谁在为爱哭泣

    一群年轻人在爱情中的沉浮起落。冯德的爱情宣言:你缺的那一半,由我来补。赵立的爱情理念:爱情就是一个舞台,你要学会和不同的人对戏。王靖的爱:我给!张辉:媳妇第一,其他妞也不能落。韦言:爱情是个麻烦的东西。孟诩:野百合还能有春天呢。于勇:看官且看,且慢看
  • 比银河更遥远的距离

    比银河更遥远的距离

    高中时,陆宁悄悄的把自己对纪长南的喜欢藏起来。而纪长南有一个学习顶呱呱的女朋友,但陆宁知道,他的女朋友是个势利眼。纪长南,是陆宁的白月光,也是陆宁不敢触碰的梦。后来提及,陆宁和纪长南都只是一笑而过。这段感情,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被冲散。你和我之间,是比银河更遥远的的距离。
  • 在苏醒前离别

    在苏醒前离别

    這是一名平凡女子...意外成為特務...到邁向復仇之路的...一小段故事~.......... 短篇文章》採第一人稱視角。人物取自手遊【戀愛警報~東京特勤部】關廠了QQ某些腳本些許浮誇,歡迎試閱(2014/5/1創作)沒錯…咲芵我就是這麼懶…我其實很認真的好咪!為了偷懶?哦不,為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咲芵決定…把一篇故事硬拆成三集~啦啦回鍋感覺心塞塞,尤其在看過自己的舊文(*ˊー`*)
  • 余生有你焉之我幸

    余生有你焉之我幸

    一条咸鱼穿越了的故事。在刘晴遇到浮生之前,她以为她只想跟纸片人恋爱。遇到浮生之后,她更想只跟纸片人恋爱了。
  • 名曰换生

    名曰换生

    竹马青梅,情深不寿……………………………
热门推荐
  • 八方烈

    八方烈

    仙神锁,魔王钥,混沌万古长纷争起,万界乱,提刀踏火行摘花灭神,飞叶弑仙,怒火乍起焚山煮海极涯宗少年林浩得一枚神奇的铜钱从此收尽万古宝藏,斩尽前魔,灭尽后世仙交流QQ群:398110877
  • 凤鸾鸣九霄

    凤鸾鸣九霄

    她是陨落的天才,是毒脉少主,一身血脉,历经三轮更替,是圣药,亦是至毒。沉寂五年,归来。她遇见一个少年,那是她的未婚夫,是君澜帝国极负盛名的十皇子,帝都人人惧之的混世魔王。一纸婚书,将他们绑在一起,她想逃脱,而他步步为营,诱哄她为他倾心。**有人曾问凤千颜“为什么会选择君墨卿。”凤千颜想,大概是因为只有这个人会问她一声疼不疼,也只有这个人会把她当成一个小孩来宠。君墨卿曾说“我家姑娘现在还不懂何为喜欢,没关系的,我会教她,余生那么长,总有一天她会懂的。”————落日下的余晖洒在脸上,君墨卿望着远方,问身旁的女孩“小颜儿,在我之前你有喜欢过其他人吗?”女孩扬了扬眉,似是有些疑惑他问的这个问题,“你是第一个。”君墨卿转头,看向女孩,轻轻的笑了笑,略带笑意的嗓音在凤千颜耳边响起。“那你得学会从一而终!”……**茫茫人世间,他们是彼此的救赎……
  • 末世驯兽系统

    末世驯兽系统

    齐海的精神支柱,就是那神奇的驯兽系统。飞禽走兽亦或者两栖昆虫系统都有。只有不断的赚取积分,来兑换那强大的战兽,才能在末世中立足。-----------------------------------------------------------由于文章漏洞较多,差评不少,本人决定改文,下周将不做更新。给诸位带来不便还望见谅!感谢支持本书的读者。书不会断,这点大家可以放心!
  • 从斗罗开始无敌万界

    从斗罗开始无敌万界

    至尊重生,注定荣光!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凡我陈幽冥失去的东西,我都将亲手十倍,百倍拿回来!谁挡谁死!这是一个独行诸天无敌的故事……
  • 梨树下的甜

    梨树下的甜

    女主林恩筱一直苦苦追求男主白泽浩。两家的公司都非常有名。而当他们联姻后婚礼那天白泽浩迟迟不露面,林恩筱失望透顶,从此不再追求他。苏瑶是女主的闺蜜,她喜欢男二林轩辰,林恩筱和苏瑶互相扶持追求男神......
  • 替身罪后

    替身罪后

    穿越而来,醒来时已是当朝丞相的独生爱女——秋若言,出尘脱俗,人淡如菊。为了父亲,她甘愿入宫为后。大婚之夜,独守空房。她却并不在乎,她本来也不想和他有所纠缠。残存的记忆里总是有一抹影子在梦里徘徊不散,他是她这身体本主的爱人吧?
  • 光之手记

    光之手记

    欧落洛,一个充满理想,富有才干的在校大学生。在一次招聘会上成功打败所有对手,成为EV7唯一的一个总经理助理实习生。而在她进入公司后才发现,她要坐的竟是总经理的位置……而事情远不止这样,当她发现这个公司董事长的公子上官崇政竟是她要一起工作对象的时候,一连串麻烦接踵而至……欧落洛的梦想在这样的一连串看似棘手的麻烦中渐渐产生了摇摆,她在EV7找到了自己的真爱,可又发现这个真爱竟是一场“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好玩的情人游戏

    不好玩的情人游戏

    鸡叫两遍时,莲花就醒了,这情况在平日里是少有的,因为鸡叫两遍往往是她睡得最香的时候。可今天不同,丈夫杞原要进城上学——去省鲁迅文学院进修。
  • 酷少独爱小痞妻

    酷少独爱小痞妻

    什么?他打算娶她?帮她养孩子?包袱款款,不用派车,她亲自登门!可惜,这真不是位吃素的主,瞧瞧他的话……“对、我、唯、命、是、从。”他冷哼!“好!”“你是妻,也是奴。暖了被,给我滚蛋!”他继续!“恩!”“帮我的情妇倒咖啡,收回你的苦瓜脸!”他命令!“哦!”“不准你叫宝宝‘儿子’!”他登鼻子上脸!“那叫什么?”“少爷!”没有最无情,只有更无情!妹的!老虎不发威当她是病猫?!!
  • 一笑就想你

    一笑就想你

    “网瘾”校花江灿妮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从来就没试过一瞬间就成了别人的“贤妻”.从此生活变得不再“网瘾”,一笑就“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