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62800000002

第2章 我们都有一颗流浪的心(2)

一天下来,他们总是收获颇丰。家里的炊烟升起的时候,他们心照不宣地涌入山径,准备回家。他们肩上扛着的黄色芦苇,便是仲夏的家乡最鲜明的旗帜。

多少年后,我依然记得那些收割芦苇的日子,那样的热闹与温馨,那样的坦然与真挚,那样的相濡以沫与诗情画意……

捕捉一场大雨

那是一个阴郁的秋天的傍晚,空中阴云密布,我的心情一如错乱而缠绕的水草。天上的云显然更黑了,我坐在门口,急切地等待一场雨的降临。

秋日的傍晚,雨前的风已经相当凛冽。有风经过的地方,枝叶起舞,有夏天的张扬,也有秋日的仓皇。看架势,这依然是夏日的阵雨,但空气中,分明已有秋日的落寞。

雷声照例从天边滚滚而来,乍听之下,宛如磨盘从头顶碾过。闪电不时地从天边劈下来,那么张牙舞爪,又那么雷厉风行。

我完全沉浸在天地的漩涡里,心中的烦闷如气球漏气般缓缓释放。

大雨来临的时候,天已完全黑暗。我看不清雨点的大小,也不知道雨幕的方向,只看到一大团一大团的黑影左右摇动。耳边传来雨水打击枝叶的声音,噼里啪啦,气势宏大,不难发现,这是一场大雨。屋外的一切,都在此刻成为了乐器,一瞬间如万鼓齐擂,万琴齐鸣。

晚饭时分,空中的大雨一如既往。外公正在灯光下喝酒,一小口一小口地抿,外婆正在灶头收拾东西。这一切,在雨声中显得格外幽静、安详。

我听到雨点敲击玻璃的声音。灯光下,雨水在玻璃上爬出各种各样的弧线。外公光着背,坐在门口纳凉。虽是初秋,他却依然摇着蒲扇。

此刻,大雨已过,只留余音。淅淅沥沥,瓦片上的雨声一如麻雀走过的沙沙声。我匆匆上了楼,去捕捉一场大雨过后弥留的余韵。

我无法相信,天上的乌云,会如此迅速地撤退,也无法相信,月亮会如此快速地出现的空中。

天空已经澄澈,月亮正从东方的树梢上升起。空中,星光闪耀。而树丛中、屋檐上依然有雨水滴落。雨水的滴答声,在月光下此起彼伏。

那悠远而空灵的声音,在夜空中传得很远,很远……不知何时,虫鸣四起,幽幽的,低低的,似唱非唱,似吟非吟。

我躺在床上,左耳水声,右耳虫鸣,而心中的烦闷,早已烟消云散。

生活是一片浩大的海洋,但总有个港湾,能让你静静停靠。

山林中的养蜂人

那天下午,阳光像金色的水一样从对面的山头漫延过来。我的身边是高低错落的乔木和灌木。耳边突然响起嗡嗡的蜂鸣声,四下张望,并未见蜂影,我想再看个究竟,耳边传来几声咳嗽声,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位年过六旬的养蜂人。

他将圆形蜂桶捆在一根粗粗的竹竿上,将蜂桶送到大树的枝丫间。

少许,蜂桶已稳稳地立在枝丫上。我这才看到枝丫间那团黑乎乎的东西,是一个蜂球,嗡嗡声正是从那里发出的。

老汉坐下来抽烟,并递给我一支。他说,这群蜂是从他家蜂桶里分出来的,早上他就注意到蜂要分群了,但它们迟迟没有动身。十一点左右他去做饭,突然听见嗡嗡声从窗口传来,他忙追到门口,发现蜂朝东南方飞去。于是,他从抽屉里拿了几个面包和几瓶牛奶就飞身追来了。

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它们,没想到它们翻过山头到这里来了,挺能飞的。老汉踩灭烟蒂,仿佛在数落自己淘气的孩子,爱蜂之情溢于言表。

不一会儿,老汉站起来,对着蜂桶喊,快进蜂桶,天快黑了,我们得回家了。蜂像是听懂了他的话,嗡嗡地很快就进了蜂桶。

“小伙子,恐怕你得帮我个忙。”他说,“待会儿我把蜂桶放下来时,你得帮我看着儿点,要是蜂桶摔坏了,这些蜂可不知要怎么度过今晚了。”

他扎起马步,把本来立着的竹竿慢慢放倒,我站在他三米外的地方迎接蜂桶。他把一块布摊在平整的石块上,我远远地招呼他小心翼翼地蜂桶放到布的中央,将布的四角拢上,再用尼龙绳扎住蜂桶的下端。

四周渐渐黑下来,枝丫间还有几只蜂在嗡嗡作响。老者望着枝头的方向,点起一支烟,幽幽地说,没办法,每次总有几只蜜蜂会掉队。他抽完烟后,抱起蜂桶小心翼翼往山顶走,临走前还朝枝头喊了声,希望你们明天能找到这些同伴。我帮他打着手电,心里也有些伤感。

到老汉家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他抱歉地说:“小伙了,肚子饿了吧,先吃点面包,要等我把蜂安放好才有东西吃。”

他抱着蜂桶走向蜂场,说是蜂场其实只是块空地,地上放着二十来桶蜂。此刻,我耳边嗡嗡声响成一片。老汉打趣地说:“这么早,蜂儿们就开始打鼾了。”他找了个空位放下蜂桶,拿长长的青草放在蜂桶顶端,用薄石板压住。他说,蜂其实很聪明的,做了标记就能认得。

安放好这新成员,老汉又走到每桶蜂前,把耳朵贴到蜂桶上听了听。他婴儿般咧嘴笑着说,都在做美梦了。

老汉住的地方离村子大约有四里路,妻子儿女都劝他不要养蜂,回家过安稳日子,但他说:“在家休息哪能享受到有养蜂的乐趣。”老汉住的是一间土房,据说以前是林场的房子,现在成了他的栖身之所。

那晚,老汉炖了一锅笋干豆腐,还炒了一盘腊肉。他拿出放在柜子里的一瓶酒说:“今晚遇到你真高兴,能这么耐心听老人家胡扯的年轻人不多呀!”我打开酒瓶给他倒满酒,其实我才真正高兴。

酒过三巡后,老汉给我上了一堂科普课。他说,每次想到蜜蜂的劳动,就心疼得直想掉眼泪。蜂蜜要采1500朵花才能获得一蜜囊花,一蜜囊花是多少?还不够蚂蚁喝上几口。一只蜜蜂这一生,只能给我们提供大约0.5克蜂蜜,0.5克蜂蜜要了蜜蜂的一辈子。

许是酒喝多了,老汉老泪纵横,他以近乎悲痛的口气说道:“夏天时,天气炎热无比,它们必须用翅膀不停地扇,把蜂巢的温度降下来才能保住蜂蜜。你说,还有哪样动物活得比蜜蜂还认真?”

老汉的眼泪扑簌簌地落进酒杯里,我也开始跟着哽咽。那晚我们吃完饭,月光已经淌在门口,星星正灿若灯火。

次日起床,屋子里早已不见老汉的身影,我趴在窗口眺望,见老汉正在蜂场,弯着身子侍弄蜂儿。他看看这桶,又看看那桶,每一个都是他的孩子,似乎怎么也看不够。过一会儿,他向屋子走来,有些生气地说:“这些马蜂太可恶了,时不时来抢蜜蜂的蜜,还把蜜蜂咬死。要是我回家了,我怎么放得下心?”

第二次到老汉家已是半年后,深秋,山上分外凉爽。老汉一看到我就说:“这次你来得好,我正好刚取了蜂蜜。”是夜,我与老汉又喝酒至深夜。次日早上,他送给我一瓶蜂蜜。我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不能白拿。”老汉停住手上的动作,一脸严肃地说:“你以为我取蜂蜜是为了卖吗?我这里产蜂蜜不多,基本上送给了要好的朋友。”我一时语塞,嘴里挤不出任何言语,只好拿在手里。

老汉送的那瓶蜂蜜,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忍开启,蜂蜜纯浓,色泽金黄,那颜色像蜜蜂,更像老汉!

重走那五里山路

时隔多年,仍记得那年冬天的寒风依然如同刀片,刮着我稚嫩的脸。15岁的我在镇里读初三,在一个黄昏将近的傍晚,班主任突然在班里宣布,成绩前十名的同学以后每周日早上七点前到校补课。对于其他尖子生而言,这仅仅是牺牲了睡懒觉的时间,但对于离校四十余里的我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耗。

那年,我居住在一个叫向阳庄的自然村里。从家到校,得先走五里山路,再走十里机耕路,再坐半小时汽车。从那时开始,每个周日,我的起床时间便被定在凌晨四点。

周六晚上,洗漱完毕的我早早上了床。在调好第二天的闹钟后,我钻入被窝,等待睡意的来临。我生怕听不到闹钟声,临睡前再三告诉外婆,一定要在四点前叫我起床。直到外婆满口答应,我才安心躺下。然而,第二天的早起却如同一个怪兽,不停地吞噬着我的睡意。明天能起来吗?我迟到了该怎么办?我陷入自我追问的境地里,不可自拔。

我终究安然入睡,并且在凌晨四点准时起床。我下楼的时候,外婆已经烧好早饭,我连忙洗漱,然后坐在小桌子旁狼吞虎咽。至今我才明白,这么早的早餐在我的生命里并不多见。

我扒完饭后,收拾书包准备上学。等待我的,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漫漫山路,外婆给我准备火把,她告诉我,不要害怕,她会陪我走完这五里山路。

那或许是我生命里最难忘的场景。外婆举着火把在我前面开路,她时不时低头,检查是不是有火星掉落在路旁的松毛里。我像只柔弱的兔子一般,紧紧跟在她身后,她总是转过头问我,你能看到路吗?你能不能看到脚下的路?

凌晨五点,我终于走完五里山路。天空开始有发白的迹象,冷风忽然在这个时候吹起。外婆在路边生了一堆火,让我烤了烤手后对我说,乖孩子,接下来的路要你自己走了。我乖巧地点了点头,目送她消失在凌晨的山路里,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此时,天际已经发白,我依稀能够辨别出脚下的路。虽然路宽了,并且天色渐明,但没有外婆的陪伴,孤独向我袭来。我的两边是空旷的田野,那些立在田野中央的草垛如同火柴般点燃我内心的恐惧。为了甩掉内心的惊恐,我开始拼命地奔跑。等我跑完一半机耕路的时候,天色终于清明,我可以看清两边的田野和前方的路了。我心里终于开始舒坦,但为了不错过公共汽车,我依然选择一路狂奔。

很多时候,我总能够按时到校。但碰上雨天,我就没那么幸运了。雨天,天亮的时间比平时整整晚了半个小时,这意味着我要多承受半个小时的黑暗。我不清楚,在那一年里,我目睹了多少黑暗,奔跑过多少黑暗的路,也不知道我到底有怎样的勇气,去独面那么多的黑暗。

大半年后,我初中毕业,与黑暗为伴的日子终于告一段落。拿到中考成绩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但我知道,那些黑暗里的奔跑终于有了回报。后来,我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又上了大学。再后来,我做了一名教师。

多年以后,外婆依然会跟我提及那些年的黑暗,她满脸泪痕地讲述着我那年的艰辛与不易。我总是笑着安慰她,黑暗已经过去了。

如今回忆起来,那些黑暗给我的勇气,不比我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少。那些墨色如稠的凌晨如同厚重的颜料,给我人生铺上了坚实的底色。我终于明白,其实苦难是一面镜子,从背面看是灰不溜秋的银液,从正面看却是明净通亮的玻璃。

水泥覆盖的菜园

小时候,我一直住着老房子,是那种红砖黑瓦,冬暖夏凉的老房子。老房子的旁边有一个宽敞的菜园,菜园里种着四季变换的瓜果和蔬菜。天气晴好的日子,我喜欢倚在窗口,看左邻右舍的人在菜园子里穿梭的身影。她们提着篮子,穿过菜园里的小径,在篱笆边忙忙碌碌,我母亲也常常去菜园,她拿一把剪刀,一边采摘,一边和邻居聊天。

每当早晨或者黄昏的时候,菜园里总是很热闹,仿佛一个菜市场。

事实上,那是我家的菜园,母亲说咱们一家人不需要这么大一个菜园,便让左邻右舍的人都来种。

夏天的傍晚,菜园里就更加热闹了。人们从家里搬来凳子或躺椅,在菜园边或躺或坐,目光穿过篱笆的空隙,落在通往远方的小径上。也有的人干脆席地而坐,让自己淹没在浓重的绿色里。

我依然记得那些流荧飞蹿的夜晚,我和一群小孩对几只萤火虫穷追不舍。我们把捉来的萤火虫装进玻璃瓶,把瓶子挂在小径旁的树枝上,那便是我记忆中最早的路灯。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路灯,各回各家,各入各梦。

次日,我们把瓶子打开,放掉瓶里的萤火虫,等到晚上的时候再抓新放进去,挂上新一轮的路灯。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喜欢躲在楼上看太阳。阳光穿过瓦缝,一束束照射在楼板上。细细的尘埃在光束下纷飞。那时的我,总觉得自己身处森林,四周的黑暗是无边无际的树木,一束束阳光便是闯进森林的利剑。我喜欢和我的朋友们在楼上奔跑,我们一边奔跑,一边躲过那些如利剑般的阳光,乐此不疲。

我喜欢有风的夜晚,晚风一阵一阵从屋顶上经过。瓦缝里漏下的风声,如同那些从沙漏里落下的细沙,清晰可闻。我同样喜欢听春夜的雨声和泉水声。在那些时光里,风声和雨声总离我那么近,我时时刻刻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它们的来临和离去。

后来,我终究告别了这样的时光。几年后,我回到家乡,村里已经高楼林立。我无法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看见人们采摘蔬菜的样子,也无法继续躺在宽敞的菜园里。我无法再进行躲避阳光的游戏,也无法再捕捉到风声和雨声。我的老房子被新房子所取代,我们挂过萤火虫的地方成为宽阔的水泥路。

我无法再见到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已经永远地被水泥所覆盖。

听春笋拔节的声音

三月,我躺在床上,听雷声从屋顶滚过。母亲说,明天准有笋尖儿往上冒了,那一夜我睡得特别不踏实。

我从小就偏爱挖笋。每天放学回家,我就放下书包往竹林里钻。什么家庭作业、家务琐事,统统都被我抛到脑后。母亲说,瞧你小子,把这股劲儿放到学习上就好了,说完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但是机灵的我,总能捕捉到责怪背后的怜爱和宠溺。

第二天一早,我扛着锄头往竹林里钻。竹林里还残留着一些水汽,白蒙蒙的,在林梢浮着,似给竹林披了纱巾。

还未到清明,春笋还不愿抛头露面。这个时候挖笋最有意思,因为春笋总和我进行着捉迷藏的游戏。我细细寻找时,怎么也寻不到它。而当我失望之极时,它却忽然跳进我的视线,于是,我的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在挖笋的时间里,我的情绪就这样起起伏伏地波动着。也正因如此,我对挖笋总是乐此不疲。

同类推荐
  •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那么慢,那么美:三生三世里的宋词

    宋朝文人的自由培育了优质文化的佳酿,然而也是因为太过自由,而显得凌乱、散漫,每每励精图治的最后都是人去朝空。如果非要为宋朝的历史寻找一个可以匹配的标本,应该就是曾卓的那首诗,“一棵悬崖边的树”。她被历史的风吹到悬崖边,因为崖边的晚照、晴空、如茵的绿草、奔流的小溪而变得绿冠成荫。也因为这种滋养,宋朝的大树生长得越来越丰盈。可惜枝繁叶茂的时候,她也负着危险。她总像是即将要展翅飞翔,又像是会倾跌进深谷里一样。“物极必反”,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能够明辨这一层,便会对宋朝的风华有不同的理解。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机智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古今中外流传最广,最有创意,最给人启迪的机智故事。
  •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大胆说出你的爱:最经典的爱情散文(时文选粹)

    本书编入了近百篇经典爱情散文,其中既有当今的网络红文,也有文学新锐的得意之作,这些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有的虽如流星,只是瞬间划过,却在夜幕里留下永恒的光亮;有的虽如落英,仿佛似曾相识,却让人欲罢不能,让你在掩卷之际,忍不住回眸顾盼。这些爱情故事将生活的各个片段、各种场合、各种细节作为切入点,将爱情的细腻和伟大表达得酣畅淋漓,用朴实无华的小故事来抛砖引玉,以精简准确的爱情感悟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文章之后都有思考和感悟,悟出爱情的真谛,呼吸爱情的余味。
  • 寸草痴心

    寸草痴心

    我很清楚,其实自己谈不上写作,只是出于对文学的一种爱好,善于读书,又勤于记录,把自己心里想说的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都会秉持不同的视角,作为我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也许很不完善,也许还缺乏更深入的思考,但至少是我真实、坦荡与光明的记述。
  • 镜像与流年:一个人的美学史

    镜像与流年:一个人的美学史

    本书是刘成纪老师的学术随笔,全书以时间为轴贯穿起作者关于美学、人生以及生活中诸多寻常事件引发的感悟与思考,文笔清新,情感真挚,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巧思与妙笔迭出,可读性强。从中可看到一位中年学者的睿智与博识,更可感到一个与我们相似的人在生活点滴中所寄予的美好。
热门推荐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 上苍纪

    上苍纪

    不详乌光漫延,所有在劫难逃……在这末日危城之际,一抹来自另一面世界的灵苏醒……这是一个孤独者,默默拯救苍生的故事。
  • 应该读点经济学2

    应该读点经济学2

    充满经济学智慧、经济学趣味的书中,作者为我们揭开了宏观经济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汇率、利率、税率和物价指数背后有什么秘密7通货膨胀是不是政府的把戏?财经新闻和娱乐新闻,究竟哪个更加有趣?经济学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必备的知识,然而,世界会变,经济学的知识也会不断变化,因此,在这个不断变革的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会经济学的思考方式,体味思考后大彻大悟的乐趣,而这,也是《应该读点经济学2:以经济学的观点看世界》的最终目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至尊

    战至尊

    一代强者,穿越到了斗武大陆,却发现自己变成了废材。前世的记忆成了他今生最大的宝藏,成就了他的强者之路。‘天下无我这般人,手握日月摘星辰
  • 斗皇纪

    斗皇纪

    雷蒙大陆,一个以强者为尊的大陆,这里的一切武技都以斗气为基础,实力强大的斗者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他们掌握着这片大陆的至高权利。雷蒙大陆也是一个魔兽横行的地方,横贯整片大陆的魔兽山脉里生活着数量多到无法计数的魔兽,它们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雷林,一个来自深山老林的少年,从小无法修炼斗气的他,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盗墓贼。一座座上古时期的古墓被雷林一一打开,古墓中遗留着失传已久的远古修炼秘法和绝世珍宝,从此他踏上了一条通天大道!这是一个盗墓贼踏破星辰的故事,一切精彩尽在《斗皇纪》!
  • 第八军区

    第八军区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可是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两划军区,地处中原的中州地区都是榜上无名。但是,少数知道内情的高层,心里都清楚:地处中原的第八军区,注定是不能有名分的镇国之师。因为,第八军区的作用只有八个字:降妖伏魔,为民除害!也许安享太平的国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它的存在,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把这一切的一切都推向风口浪尖。这个人是谁?不知道!能知道的就是,他的出现,直接告诉民众,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人类存在,还有仙佛神魔,还有乱力怪神……
  • 你的眉间落了一场雪

    你的眉间落了一场雪

    两个家族的无心之举,却牵动了一场漫长的爱情之旅。从一见倾心到执子之手,慕天冬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等来了自己的爱人。而对于柳颉之来说,她等来了这个守护她接下来一生的男人。
  • 军干子弟

    军干子弟

    杨元朝是军干子弟,政治前途看好,正在提拔的关键,处处以衙内自居的哥哥却犯下命案,被绳之以法。杨元朝为此放弃升迁机会,为照顾家乡军区的父母,同时抱着自省的心理去往家乡。从市刑处到公安厅,杨元朝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与努力?还原一群真正的军干子弟……
  •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绝代佣兵妃:狂倾九界

    [本文女强+一对一!]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顶级佣兵。更是另黑白两道闻风丧胆,“暗夜”里的暗。她一直都是站在顶峰的人。她是冷血无情的代言人,她有着睥睨天下的狂妄。他是闻名四国的“天才医师”。他一直冷眼看着这个世界,一直都是以局外人活在这个世上,他骨子里都是冷酷无情,他有着云淡风轻的气质。一次偶然的相遇,却让两人纠缠了在一起,是劫?还是缘?[这是我的第一篇文,希望各位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