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62500000003

第3章 健康教育——治糖灵丹妙药(3)

一、张凤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健康提示:糖尿病患者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抗糖路上一定要积极探索,认真摸索规律,制订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科学降糖。

长寿案例

1978年10月,中国刚刚进行改革开放,人们吃得越来越好。与此相反,张凤阁却开始了“忍饥挨饿”的生活,因为那年他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医生跟他说花生、瓜子这些带油的,还有甜的东西都不能吃,主食一天最多六两。那时,张先生还得下车间工作,一天六两粮食根本不够。

到了1985年,身高一米六八的张先生,体重还不到100斤。一次在出差的路上差点搭上性命。下了火车,往旅馆走的路上,他突然觉得心慌恶心,刚跟同伴说完头晕后就倒下了。

张先生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医生检查,导致张先生昏迷的原因是低血糖病。

如果抢救不及时,昏迷时间再长些,就会造成脑组织损伤,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可是,一直让张先生烦恼的是血糖高。怎么会出现低血糖呢?

其实,低血糖恰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的急性并发症。如果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过量又或是食物摄取不足或推迟进食,还有运动量过大,酗酒,这些做法都会引起低血糖症的发生。当初,张先生不敢吃东西,一味地控制饮食,险些走进了鬼门关。可是糖尿病患者,毕竟不能像健康人那样,随便吃东西。

吃得多了,血糖会升高;而自己控制饮食太厉害,又有低血糖的危害。这下可愁坏了当年的张先生。

1995年的时候,他看到了一篇文章《糖尿病人也有口福》,文章列举了糖尿病患者吃得很多无糖食品。张先生马上让儿女去找专卖店。在孩子们买回来的各种无糖食品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巧克力,每天都能吃很多。然而对上次经验心有余悸的张夫人,却有些担心。为了躲避夫人的盘查,他还设计了一个藏零食的小柜子。等他们不在家的时候,吃两块解解馋。

几年过去了,张先生过足了美食的瘾,没想到又一场危机靠近了。一天,张先生在晨起后锻炼时出现了异样的感觉:恶心、头出汗、心慌、头晕目眩,他很想喊一声在厨房里准备早餐的老伴,但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还没喊出声音就晕过去了。

张先生又一次住进了医院,这次不再是因为低血糖,而是因为血糖太高。医生判断高血糖的原因与张先生的饮食有很大关系。张先生很纳闷:自己明明一直都在吃无糖食品,血糖怎么还会很高呢?

其实,无糖食品的概念是指食品里面不含蔗糖,但是它所含的淀粉、脂肪等物质,在人体内消化以后,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糖分或转换为热量。而这些都会使血糖升高。

例如,张先生吃的无糖巧克力虽然不含蔗糖,但它本身含有100千卡的热量,如果一天吃10块,就有一千千卡的热量。张先生的体重当时是130斤,一天需要的热量应控制在二千千卡以内,他吃巧克力的热量就占了一半,再加上一日三餐,他每天所摄入的总热量肯定是超标的。而过多的热量就导致了血糖指数持续升高。

2002年夏天,在住院的一个月里,张先生都在病床上考虑吃的问题。从那以后,他知道糖尿病患者既不能营养不良,又不能营养过剩。出院后,他决定研究适合自己吃的食物,除了学习糖尿病知识,还喜欢逛菜市场。慢慢地学会了按食品热量搭配饮食的方法,还发现,只要总的热量控制住,吃什么就都不怕了,像猪肉、牛肉这些以前他不敢吃的东西也敢吃了。

一天,张先生又碰到了一个难题,想吃糖葫芦。但经分析,糖葫芦中的热量挺高,不能常吃。如何尝到甜美的食物又能吃得安全呢?

张先生突发灵感,设计了一种粥,起名叫“什锦糊涂粥”,粥里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超量。总的热量也控制在他所需的热量之内。两年下来,张先生的血糖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体重也变标准了。奥秘就在于这道粥里的各种营养成分,比如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可溶性纤维素,有补中益气除烦止渴的作用;山药富含纤维素,以及胆碱、黏液质等成分,具有助消化降血糖的作用。另外,粥里还有枸杞、熟鸡蛋、燕麦、黑木耳、苦瓜。

熬粥的方法也很简单,只要几分钟的时间。

制作方法:

(1)将燕麦、南瓜、山药、枸杞放入锅中加水煮五分钟。

(2)再将苦瓜、黑木耳、熟鸡蛋放入锅中。

(3)按自己的口味加入调味料,搅拌均匀。

其实,这道粥只是张先生总结饮食经验的一个代表作。两次生死考验,时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饮食,而多年的勇敢尝试,也使他对饮食做到了心中有数。

长寿感言

谁说糖尿病人不能放心大胆地吃东西?只要总的热量控制住,就吃什么都不怕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的医生就是自己。

二、盛瑞玲: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治病良方

健康提示:对于肥胖导致的糖尿病患者,坚持好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治病良方。

长寿案例

盛瑞玲是京城许多家健康杂志的封面模特,但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身高1.54米的盛瑞玲在8年前的体重竟达130斤,从哪个角度看都不上镜。

想当年,盛瑞玲也是天生丽质,身材苗条。但16年前的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她的生活。在卧床休息的几个月里,鸡鸭鱼肉各种食物的进补,及吃饱就睡的生活习惯,使她的体重从96斤增到了126斤。当时盛瑞玲并没有意识到胖是一种病态,反而以为富富态态也挺好的。直到2000年,被老朋友拉着去体检时发现血糖不正常,医生诊断为早期糖尿病。

退休前,盛瑞玲曾是某企业医院的保健医生。糖尿病的突袭,让她一下子从医生变成了患者。她怎么也没想到糖尿病会找上自己,因为她既没有糖尿病家族史,也没有“三高一低”的症状。

复查后才知道,都是“富态”惹的祸。医生解释,盛瑞玲体内多年来堆积起来的脂肪,导致内分泌失调,体内促进糖代谢的胰岛素作用减弱后,她的体重并没有降下来。而最让她担心的是血糖,只要饮食稍有放松,血糖就立刻反弹。

医生没有给盛瑞玲开药,只是送了她四个字:回家减肥。盛瑞玲回家后就严格控致使糖尿病潜伏了下来。因为减肥心切,她经常饿得头晕眼花。然而,两个月制饭量,餐前每种食物必称重量。

她听说减肥不能单靠节食,还要和运动结合起来。于是就去锻炼,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因为总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仍未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盛瑞玲真是一筹莫展。

正在她苦恼的时候,儿子让她帮忙到他的杂志社送摄影作品或者取稿费。盛瑞玲在一个月中,匆匆忙忙地走路,挤公交,不知不觉中体重竟然下降了18斤。后来,她干脆放弃坐车,享受走路带给自己的乐趣。她还说,快走的时候一定要挺胸收腹,大踏步地走。那她为什么不跑步呢?

原来,盛瑞玲每跨一大步,脚底所受的冲击力大概是120.240斤,也就是体重的1.2倍,而如果跑步的话,每跨一步所受的冲击力,能达到六百多斤,是体重的5.6倍。而糖尿病患者的手脚末端血液循环不好,脚底无法承受跑步时带来的压力。

而在走路时,脚底所受的冲击力,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是合适的。还能恰到好处地带动血液循环,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胰岛素重新发挥作用。所以,长期有规律的快步走,不仅会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就在满心欢喜的时候,盛瑞玲常常有低血糖的情况出现,比如眼睛睁不开,意识有点模糊,手发抖。当过医生的她知道这是因为走得太快,身体得不到充分的氧气,过度消耗了体内的糖导致的低血糖。

于是,她对自己快走的方式作出了调整。如果能跟自己说话,说明是在做有氧运动,速度是正好的。如果不能跟自己说话,喘不上气,说明是在做无氧运动,就需要放慢速度了。经过改进,盛瑞玲感觉自己的锻炼方式更有效更安全了。

这样坚持快步走,盛瑞玲感觉身体越来越轻松,心情越来越舒畅。不仅减掉了30斤肥肉,而且控制住了血糖,体检各项指标也都恢复正常。

长寿感言

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我们避免疾病,控制疾病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说: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治病良方。

三、威言:不恐惧、不轻视,积极治疗

健康提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按照医生说的注意控制饮食及锻炼身体,再加上药物治疗,就能有效控制,不会发生并发症。

长寿案例

威言老先生患糖尿病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也就是说,他与糖尿病这个恶魔也整整斗争了十年。所幸的是,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至今身体尚健。但十年的抗病经历,却充满了曲折,回忆起来,这健康的身体也来之不易。

十年前,威先生每天早上都会去舞场跳交谊先生不是很相信,但也觉得不可轻视,便到医院查了空腹血糖、尿糖,结果血糖8.5mmol/L,尿糖3个加号,医生确诊他患了糖尿病。

听到医生的宣判,威先生感觉如五雷轰顶,因为他早就听说糖尿病是一种很棘手的顽症。回家后又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病变、癌症之后引起人类致残致死的第三大杀手。威老先生开始感到恐惧,踏上了“有病乱投医”的漫长道路。

最初医生给他开的也就是常用的药物,如消渴丸、优降糖、二甲双胍等,服用了一段时间,血糖不但没降,反而升高了,这时威先生更加焦虑,害怕万一出现并发症,如失明、烂足,就太可怕了。要是再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就向死亡靠近了。

于是,除了服用医生开的药物外,他还千方百计寻找治疗糖尿病的“灵丹妙药”。

只要听患者说某种偏方对降糖有疗效,他就马上买来服用;看到报纸广告说某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好,就不惜重金地购买,当时认为花钱买健康,值得。但事与愿违,吃过了不下十几种所谓的“灵丹妙药”后,病情还是没有好转。

在各种“灵丹妙药”及治疗仪不见效果的情况下,威先生只好再次去请教医生。医生建议他采用胰岛素治疗,但由于对胰岛素存在偏见,威先生拒绝使用。直到2002年3月的一天,威先生照例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发现血糖上升到17.5mmol/L,医生要求他立刻住院接受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经过几天胰岛素治疗,威先生的血糖终于降到了正常值。出院时,医生建议他早晚各注射一次胰岛素,早24个单位,晚18个单位。他买了可以自己注射胰岛素的针,十分方便,基本无疼感。还买了血糖仪,这样可以随时检测血糖,省去了上医院的麻烦。

从此,威先生的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值内,但偶尔会突然升高,他认真回忆自己所吃的食物,找出原因并加以注意,血糖也就降下来了。经过长期的摸索,威先生找到了适合的抗病方式,平安地走过了十年。

长寿感言

糖尿病患者得了病,要做到一不恐惧,二不轻视,再加上积极治疗,在与病魔斗争中逐渐学会找到规律,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可以长寿。

(第三节)糖尿病患者抗糖启示——也可以正常生活

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地控制自身的体重、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亲人对患者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爱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只要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是完全可以正常的结婚生子,家庭生活同样可以美满幸福。

一、肥胖与糖尿病

健康提示:2型糖尿病和肥胖是一对姊妹病。胖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是正常人的3倍。体重每增加1公斤,患病的危险就增加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八成都是胖人。而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每减1公斤,寿命就会延长3.4个月。

抗糖案例

1994年,身高1.68米的王先生,体重238斤,腰围3尺4寸。而2006年,王先生身高依然是1.68米,体重却降到了150斤,腰围是2尺6寸。同一个人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这还要从十多年前说起。

1994年10月,刚刚过了45岁生日的王先生,突然觉得身体很不舒服。上楼很费劲,他也不在意,但很快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他总是感觉很渴,怎么喝水都不解渴。然后就是整宿都睡不着觉,一躺下去就想尿,夜间多达七八次,甚至十二三次。

喝得多,尿得多,这让王先生预感到了什么。

然而,一天晚上,在卫生间的偶然发现,更印证了他的预感。他看到自己的尿液黏得像蜂蜜一样,能把鞋给粘起来,他的脑子里闪现出“糖尿病”这三个字。

第二天一早,他去了医院。经过血糖检查,他的空腹血糖竟然达到18mmol/L,是正常人最高值的两倍多。医生确诊王先生得的是2型糖尿病。主要原因正是他的肥胖。所谓2型糖尿病,是相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的,1型糖尿病又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而2型糖尿病,自身往往是能够分泌足够的胰岛素,但是由于一些原因,胰岛素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肥胖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究竟怎么样才能算是肥胖?

公式:体重指数(BMI)=体重的公斤(kg)数/身高的平方(米的平方)

肥胖:体重指数(BMI)大于28

超重:24小于体重指数(BMI)小于28

由于脂肪堆积位置的不同,肥胖也有很多种。那么,哪种肥胖是最危险的呢?

按照中医的分法,分为:膏人、脂人、肉人。膏人就是有大肚子的人;脂人是全身都胖,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肉人就是虽然体重指数很高,但主要是肌肉而不是脂肪。

这三种人,膏人的危险性最大。肚子大,主要是内脏脂肪多,而相对于皮下脂肪,内脏脂肪的危害性更大,因为它对人体代谢的影响最直接。

真正的治疗在于治本,王先生这种情况就必须减肥。减肥成功后会使糖尿病得到很大的缓解。尽管医生反复强调肥胖的危害,王先生并没有把自己的胖当成一种病态。医生看出了他的心思,所以,除了给王先生开出辅助减肥的中药,以及降糖药物外,还安排他去糖尿病患者的病房看一看。

不知情的王先生来到病房后,很快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他看到了各种各样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惨状。深受触动的王先生便开始了严格的减肥计划,一天不超过六两粮食,加强运动,从最开始走50米腿都会抽筋,到如今健步如飞,一小时能走5公里,坚持12年下来,他的体重下来了,高血糖也降到了正常水平。

研究发现,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每减一公斤,寿命就会延长三到四个月。照此推算,王先生的寿命要比减肥前延长十几年呢。

二、抗糖路上,有爱相伴

健康提示:只要血糖控制在一定水平,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结婚、生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家庭生活同样会幸福美满。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关爱。

1984年的韩先生,外表潇洒、学习成绩优异,又被分到某国家机关工作,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个幸运儿。但是就在那年,他被查出来患有糖尿病。血糖最高时竟达到28mmol/L,而且起伏不定。

同类推荐
  • 微波炉美味600款

    微波炉美味600款

    本套菜谱共30本,汇集了南北方以及各种风味的菜系,每本600余种做法。本书介绍微波炉美味的做法,简单好学易做,是符合大众口味的家居生活常备书籍。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 人体健康手册

    人体健康手册

    身体拥有大量复杂、精确而有效的反馈机制和修复能力,常常足以应会疾病的侵袭。学会利用人体的这种能力,同时学会分辩何时需要医疗手段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一旦掌握和利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你将发现,自己正享受着它所带来的自由——否则,你就失去了这样的健康机会!学会利用身体的这种能力,同时学会分辩何时需要医疗手段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客观而科学的人体使用手册,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体各器官的日常保养,让读者知道能够按照人体的规律去保养维护自己的身体。
  •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

    药补不如食补。《美食天下(第2辑):中老年常见病调理食谱》选用最常见易得的食材药材,用最简单易做的烹饪方法,教您制作近200道经典药膳食谱,帮您轻松对症食疗。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全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全集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阐释和剖析了常见不良心理、不良情绪、意志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心理病症、身体疾病、性心理障碍等的心理成因,提出了解决心理问题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方法,以及特殊情境下如何进行心理呵护。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的心理走向阳光,学会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知识,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 风衣里藏着的爱

    风衣里藏着的爱

    本书是一部启迪读者心灵的故事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曲折生动的情节,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友情、亲情等故事,或赞美,或鞭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更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愿我们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编著本书的初衷。
  • 薄情陷阱:男神手到擒来

    薄情陷阱:男神手到擒来

    她爱他,却不甘心错嫁与他。她恨他,却放下自尊跟随他。“夏锦”外界传言这个女人是权泽衡的命。他宠她,惯她,爱她却也亲手毁了她。三年后,一个拥有和“夏锦”一样外貌的女人,硬生生的介入他的世界。她高贵优雅,她身手敏捷,她家世显赫当着所有记者的面,扬言要夺下权泽衡“女人,你哪里来的自信?”权泽衡鹰眸眯成危险的幅度,似笑非笑的看着那个自信的女人。女人苍白的唇一勾,嘴角挂着淡雅的笑意,纤细的手扯过权泽衡白衬衫的领带,黑白分明的眼底暗潮涌动:“你要多自信,我便可以多自信。”
  • 地球有话说

    地球有话说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天庭契约

    天庭契约

    面对天庭发来的契约牛奋只说了三个字:“老子不签!”结果玉帝告诉牛奋:不签切你小丁丁,当时牛奋就傻了,为了子孙为了白富美,他签了这不平等的契约从此牛奋和天庭有了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 嫡女重生,殿下太腹黑

    嫡女重生,殿下太腹黑

    一朝重回八岁,她没想找夫君,只想报仇虐渣渣,救前世被抄家的家人,顺道做个医术超群的大夫。喂!那个谁?你不是要当皇帝,抢你兄弟的老婆吗?莫名其妙成为皇子妃,她靠!莫名其妙被吃干抹尽,她怒!“……你别得寸进尺啊!”“……本殿下的尺寸,只进洞!”
  • 小幽默大道理全集

    小幽默大道理全集

    讲一个可以使你发笑的故事给你听,希望你在笑过之后可以知道,其实我想告诉你的更多。在生活中捕捉有幽默感的事物,透出哲理,并使人会心一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也许是老生常谈了!但自一个又一个微小的故事中得来的哲理,却让我们获益良多!
  • 我的牧师女友

    我的牧师女友

    你可能听过因为出轨、异地恋而分手的,你有没有听说过因为要灵修而分手的?这个小说会告诉你这神奇的体验。
  • 重生为魔帝

    重生为魔帝

    重生成魔帝,周围全是大魔头,古风内心慌得一笔。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这是一个需要静心的时代,远处的喧嚣和近在咫尺的焦躁与急迫,已经让我们不能正常呼吸。进入这本书所描写的场景,可以让你静下来,慢慢发现身边那些生活的美。
  • 浅夏微凉雾漫成书

    浅夏微凉雾漫成书

    有着幼时被卖来卖去悲惨命运的纪漫漫,在十四岁那年遇到了林雾,从此命运的帷幕拉开,青春暗影的泥谭里。层层叠叠的藤蔓缠绕。是谁辜负了谁,亦或是谁又错过了谁。无从安放的黑白色青春,该何去何从?